第447章 閣下能活,自然知曉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騎兵,是騎兵,我們的騎兵!”
“援軍來了,弟兄們擋住趙人,王將軍來救我們了。”
“長矛兵,長矛兵!上前擋住趙人,不要讓他們衝擊弓弩兵陣地!”
趙軍發現王翦的同時,單方麵被屠殺的秦軍步卒,也發現了援兵的到來。
援兵的到來,為瀕臨潰散邊緣的秦軍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仿佛激發了身體最深處的潛能,麵對難以戰勝的趙國騎兵,他們再次爆發出驚人的戰力。
盾兵頂著盾兵, 擋在最前麵,身後跟著長矛兵,高舉著長矛,把想要靠近的趙軍逼退。
即便如此,也未能完全擋住趙軍的攻擊。
趙軍騎兵的大部分衝擊,都被前排的士卒擋住。
仍然有零零落落的箭矢,自天際降下,落在後麵的弓弩兵頭上。
偶爾有幾個脫離大部隊,過於高估自身實力的趙國騎兵,繞開前排防禦的秦軍,直衝後麵的弓弩兵陣地。
試圖衝亂弓弩兵,從背後擊潰盾兵和長矛兵的陣型,為正麵迎戰的趙軍減輕壓力。
然而,事實總是難遂人願。
在與趙軍相遇的瞬間,便開始往後躲的秦軍弩兵。
此時,早早便箭矢上弦,斷著軍弩,瞄準衝過來的趙國騎兵。
戰事不利,危機來臨的時候,他們憑借豐富的戰場經驗,提前躲到後麵。
而今,援兵到來,秦軍將領組織硬扛反擊,他們同樣能夠憑借出色的戰場經驗,做出快速的反應。
“咻咻咻~!”
他們接連不斷地扣動弩機,射出鋒利的弩箭,直取趙人的性命。
一支支弩箭,攜帶著秦軍的希望,為趙軍士卒送去死亡的寒意。
盡管如此,也不能夠解決掉所有的敵軍。
一名趙軍騎兵衝的太快,根本來不及放箭將其擊殺。
眼看著他的長劍,就要落在一名慌亂的秦軍頭上,在其旁邊的另一名騎兵,大吼一聲,奮力揮出手中唯一的兵器——長弓。
質地堅韌的木質長弓,仿佛是硬邦邦的長劍,抽中戰馬的長臉。
戰馬吃痛發狂,馬背上的趙軍匆忙收回兵器,想要穩住戰馬的癲狂。
然而,一道身影,已經從遠處躍過來,如同從天而降一般,砸在他的身上。
因為單邊馬鐙的作用,巨大的撞擊力,並沒有將其完全撞下馬去。
但不等他慶幸度過一劫,沒有被戰馬踩成肉泥。
便傳來一陣窒息感。
一根細長有韌性的弓弦,套在他的脖子上,在秦兵的拖拽下,死死地勒緊他的脖子。
很快,他就感受到頭暈眼花,雙腿再也沒有力氣,去勾進馬鐙。
整個人被拖著掉到馬下。
被騎兵壓著暴打,存了一肚子氣的秦軍,立刻拿著弓弩衝到前麵。
或拳打腳踢,或長弓軍弩奮力抽打。
戰場上,刀劍相向不是死敵,勝似死敵,沒有人會在乎一名騎兵的死亡。
更何況還是,敵軍陣營的騎兵。
那名騎兵的死亡,在這座戰場上,並沒有引起任何的反響,甚至沒有人注意到。
大概,隻有等到戰鬥結束,雙方打掃戰場吧,互相歸還士卒遺體的時候,才會有相熟的同袍,會認出他來。
將他遺物帶回家中,交給秦人。
更慘的是,沒有人認出來,就這麽成為孤魂野鬼。
這樣的死亡,對個人來說,是一條性命吧,是他的全部與所有。
但若是將一場戰鬥,看作是兩個人的互毆。
一兩個士兵的死去,不過是他們折斷的指甲,甚至更加細微的傷勢,毫不起眼。
戰鬥還在繼續,所有人就如同細胞一般,按部就班,到達指定位置,發揮著該有的作用。
隨著王翦的趕到,戰場上的雙方兵力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秦軍取得了少量的兵力優勢。
奈何,擁有大量的步卒,不一定能夠抗衡全員騎兵的趙軍。
李牧主動殺出戰場,在一片空曠處,召集趙軍。
沒多久他的身邊,便匯聚了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
這一支隊伍既像是刻意等待王翦,與之開戰,又像是置身戰場之外,看準時機,隨時準備切入戰場,扭轉局勢。
李牧用眼角的餘光,關注著還在激烈廝殺的戰場。
盡管秦軍在努力挽回潰散,仍舊不是騎兵的對手。
每到他們陣型即將完成之際,趙軍便能夠憑借靈活的機動能力,快速抽離戰場。
然後,憑借精湛的騎術,在秦軍陣型剛剛成型之際,再掉頭殺回來。
猛力衝擊一點,使得秦軍無論做多少次努力,都難以抗衡趙軍的猛攻。
秦軍組織一次陣型,趙軍便衝擊一次,屠殺一次。
殺不動,便抽離戰場,兜個圈子再折返回來,周而複始,屢試不爽。
對於趙軍來說,這是最好的戰術。
一直消耗下去,將這支秦軍耗死在這裏。
但,王翦的到來,讓秦軍有了勝利的希望。
隻要秦騎兵狠下心馳援,不計生死地加入戰場。
如此一來,便能夠使混亂的戰場變得更加混亂。
雙方騎兵互相纏住,陷入戰場中,誰也別想衝出來。
騎兵的機動靈活,便就此失去作用。
而被騎兵屠殺的秦軍步卒,會迅速組織陣型,扭轉戰場局勢。
就是因為看清楚這一點,李牧才抽離戰場,在空曠地帶匯聚騎兵。
趙軍人數不占優勢,勝在戰力。
完全可以分兵行動,他親自率領騎兵主力與王翦交戰。
剩下的騎兵,不必與秦軍步卒廝殺,隻要拖住對方,不要其凝聚陣型即可。
待到身邊匯聚的騎兵越來越多。
李牧向趕來的副將下令道:“率領一萬騎兵,衝擊也好,遠距離遊走騎射也好,一定要組織秦軍步卒匯聚陣型。”
說著,他將手中的劍,指向衝過來的王翦。
兩個人的目光,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隻是遠遠地在半空中發生碰撞,便能夠清晰感受到對方潛藏身體裏的戰意,如同熊熊烈火一般。
李牧腳後跟輕輕地磕碰在戰馬的腹部,收到指令的戰馬,四蹄翻飛。
“兒郎們,隨我會一會秦國騎兵,告訴他們,趙騎才是天底下最強大的騎兵!”
“哦謔~!”
李牧向來身先士卒,其身後跟著的士卒,口中發出怪叫聲。
激動,興奮,囂張,還有必勝的信念。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迎麵而來的秦軍。
秦國騎兵,如同王翦那沉穩的性子一般。
一言不發地跟著王翦衝鋒。
隊伍中除了馬蹄聲,兵器的碰撞聲,以及偶爾傳來的戰馬嘶鳴聲,便沒有其他的聲音。
如果說趙軍,像是恣意汪洋的年輕人,熱情主動。
那麽秦軍更像是沉穩可靠的中年,內斂有力,仿佛蘊含著一股強大的力量,隨時可能爆發出來。
實際上,秦軍上下所有人都知道,趙國騎兵的強大與可怕。
他們不會因為趙軍的呼喊,而覺得對方沒有軍紀,不堪一擊。
隻有凝重,更加凝重。
眼看著雙方就要碰撞在一起,王翦控製不住地握緊劍柄。
盡管這不是他第一次上戰場,更談不上凶險。
但,心中的緊張與重視,前所未有。
這是秦國騎兵,與趙國騎兵的第一次大規模交戰。
以逸待勞,能夠打個平手,就是王翦最好的期待。
他是有自信,借助秦國的強大國力,率領秦軍滅掉六國。
卻也能夠認清楚秦軍的優勢劣勢,能夠看到天下各國的優點缺點。
揚長避短,倒是能夠減少趙騎兵對秦軍的殺傷。
可接觸過李牧後,王翦認為這是個可敬的對手,是個了不起的對手。
李牧也一定會選擇揚長避短。
為了將來攻趙,不被李牧斬殺,折損大量兵力。
王翦今日冒險,與趙軍一戰,意義非凡。
“殺!”
王翦振臂一揮,反手奪過身後士兵手中的旗幟。
他雙手用力揮動,掃向衝在最前麵的李牧。
試圖將對方擊落馬下。
李牧靈活側身,整個人和馬腹貼在一起。
雙目緊緊地盯著眼前,雙手用力環住戰馬。
聽著秦軍的旗幟,擦著他的頭皮掠過,李牧把握時機,一劍揮出。
他的目標不是王翦。
方才,王翦反手扯旗,李牧就知道這是個強勁的對手,不是能夠一擊必殺的草包廢物。
他的長劍,朝著王翦的副將劈去。
在副將匆忙舉劍格擋之際,李牧手腕靈活轉動。
劍鋒換了角度,刁鑽狠毒地殺向副將的脖頸。
副將看著致命一劍,腦海中隻有一個想法。
擋住,擋住!
然而,他根本來不及回手格擋,雙手行進的速度奇慢無比。
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李牧的劍鋒,一點點逼近自己,而無能為力。
“當!”
李牧的劍鋒,沒有刺中副將。
他所擔心的血濺當場也沒有發生。
看著近在咫尺的兩柄劍鋒,他汗流浹背地吞下口水。
已然失去了對身體的控製。
在戰場上發呆,可是很危險的行為。
王翦雙手用力,將李牧的劍鋒擋回去。
“啪!”
他趁著空隙,揮起馬鞭狠狠地抽在副將身上。
王翦沒有空去看鞭子落在哪裏。
就算是抽中麵門,也比發呆死在戰場上要強得多。
“趙將李牧,久仰大名!”
王翦向前幾步,把副將護在身後,給其換回一些恢複的時間。
李牧對王翦沒什麽好感,甚至還滿懷敵意。
不過,該有的操守他還是有的,並沒有趁機偷襲拱手見禮的王翦,握緊劍柄,冷哼道:“秦將王翦,秦國又一位白起。”
“閣下去過成皋了?”
王翦明知故問,帶著些冷嘲熱諷。
李牧的話,指向性過於明確,想不懂都難。
他邀戰道:“此戰結束,閣下若是還活著,有機會知道那些被俘虜的趙軍去了何處。”
“援軍來了,弟兄們擋住趙人,王將軍來救我們了。”
“長矛兵,長矛兵!上前擋住趙人,不要讓他們衝擊弓弩兵陣地!”
趙軍發現王翦的同時,單方麵被屠殺的秦軍步卒,也發現了援兵的到來。
援兵的到來,為瀕臨潰散邊緣的秦軍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仿佛激發了身體最深處的潛能,麵對難以戰勝的趙國騎兵,他們再次爆發出驚人的戰力。
盾兵頂著盾兵, 擋在最前麵,身後跟著長矛兵,高舉著長矛,把想要靠近的趙軍逼退。
即便如此,也未能完全擋住趙軍的攻擊。
趙軍騎兵的大部分衝擊,都被前排的士卒擋住。
仍然有零零落落的箭矢,自天際降下,落在後麵的弓弩兵頭上。
偶爾有幾個脫離大部隊,過於高估自身實力的趙國騎兵,繞開前排防禦的秦軍,直衝後麵的弓弩兵陣地。
試圖衝亂弓弩兵,從背後擊潰盾兵和長矛兵的陣型,為正麵迎戰的趙軍減輕壓力。
然而,事實總是難遂人願。
在與趙軍相遇的瞬間,便開始往後躲的秦軍弩兵。
此時,早早便箭矢上弦,斷著軍弩,瞄準衝過來的趙國騎兵。
戰事不利,危機來臨的時候,他們憑借豐富的戰場經驗,提前躲到後麵。
而今,援兵到來,秦軍將領組織硬扛反擊,他們同樣能夠憑借出色的戰場經驗,做出快速的反應。
“咻咻咻~!”
他們接連不斷地扣動弩機,射出鋒利的弩箭,直取趙人的性命。
一支支弩箭,攜帶著秦軍的希望,為趙軍士卒送去死亡的寒意。
盡管如此,也不能夠解決掉所有的敵軍。
一名趙軍騎兵衝的太快,根本來不及放箭將其擊殺。
眼看著他的長劍,就要落在一名慌亂的秦軍頭上,在其旁邊的另一名騎兵,大吼一聲,奮力揮出手中唯一的兵器——長弓。
質地堅韌的木質長弓,仿佛是硬邦邦的長劍,抽中戰馬的長臉。
戰馬吃痛發狂,馬背上的趙軍匆忙收回兵器,想要穩住戰馬的癲狂。
然而,一道身影,已經從遠處躍過來,如同從天而降一般,砸在他的身上。
因為單邊馬鐙的作用,巨大的撞擊力,並沒有將其完全撞下馬去。
但不等他慶幸度過一劫,沒有被戰馬踩成肉泥。
便傳來一陣窒息感。
一根細長有韌性的弓弦,套在他的脖子上,在秦兵的拖拽下,死死地勒緊他的脖子。
很快,他就感受到頭暈眼花,雙腿再也沒有力氣,去勾進馬鐙。
整個人被拖著掉到馬下。
被騎兵壓著暴打,存了一肚子氣的秦軍,立刻拿著弓弩衝到前麵。
或拳打腳踢,或長弓軍弩奮力抽打。
戰場上,刀劍相向不是死敵,勝似死敵,沒有人會在乎一名騎兵的死亡。
更何況還是,敵軍陣營的騎兵。
那名騎兵的死亡,在這座戰場上,並沒有引起任何的反響,甚至沒有人注意到。
大概,隻有等到戰鬥結束,雙方打掃戰場吧,互相歸還士卒遺體的時候,才會有相熟的同袍,會認出他來。
將他遺物帶回家中,交給秦人。
更慘的是,沒有人認出來,就這麽成為孤魂野鬼。
這樣的死亡,對個人來說,是一條性命吧,是他的全部與所有。
但若是將一場戰鬥,看作是兩個人的互毆。
一兩個士兵的死去,不過是他們折斷的指甲,甚至更加細微的傷勢,毫不起眼。
戰鬥還在繼續,所有人就如同細胞一般,按部就班,到達指定位置,發揮著該有的作用。
隨著王翦的趕到,戰場上的雙方兵力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秦軍取得了少量的兵力優勢。
奈何,擁有大量的步卒,不一定能夠抗衡全員騎兵的趙軍。
李牧主動殺出戰場,在一片空曠處,召集趙軍。
沒多久他的身邊,便匯聚了一支龐大的騎兵隊伍。
這一支隊伍既像是刻意等待王翦,與之開戰,又像是置身戰場之外,看準時機,隨時準備切入戰場,扭轉局勢。
李牧用眼角的餘光,關注著還在激烈廝殺的戰場。
盡管秦軍在努力挽回潰散,仍舊不是騎兵的對手。
每到他們陣型即將完成之際,趙軍便能夠憑借靈活的機動能力,快速抽離戰場。
然後,憑借精湛的騎術,在秦軍陣型剛剛成型之際,再掉頭殺回來。
猛力衝擊一點,使得秦軍無論做多少次努力,都難以抗衡趙軍的猛攻。
秦軍組織一次陣型,趙軍便衝擊一次,屠殺一次。
殺不動,便抽離戰場,兜個圈子再折返回來,周而複始,屢試不爽。
對於趙軍來說,這是最好的戰術。
一直消耗下去,將這支秦軍耗死在這裏。
但,王翦的到來,讓秦軍有了勝利的希望。
隻要秦騎兵狠下心馳援,不計生死地加入戰場。
如此一來,便能夠使混亂的戰場變得更加混亂。
雙方騎兵互相纏住,陷入戰場中,誰也別想衝出來。
騎兵的機動靈活,便就此失去作用。
而被騎兵屠殺的秦軍步卒,會迅速組織陣型,扭轉戰場局勢。
就是因為看清楚這一點,李牧才抽離戰場,在空曠地帶匯聚騎兵。
趙軍人數不占優勢,勝在戰力。
完全可以分兵行動,他親自率領騎兵主力與王翦交戰。
剩下的騎兵,不必與秦軍步卒廝殺,隻要拖住對方,不要其凝聚陣型即可。
待到身邊匯聚的騎兵越來越多。
李牧向趕來的副將下令道:“率領一萬騎兵,衝擊也好,遠距離遊走騎射也好,一定要組織秦軍步卒匯聚陣型。”
說著,他將手中的劍,指向衝過來的王翦。
兩個人的目光,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隻是遠遠地在半空中發生碰撞,便能夠清晰感受到對方潛藏身體裏的戰意,如同熊熊烈火一般。
李牧腳後跟輕輕地磕碰在戰馬的腹部,收到指令的戰馬,四蹄翻飛。
“兒郎們,隨我會一會秦國騎兵,告訴他們,趙騎才是天底下最強大的騎兵!”
“哦謔~!”
李牧向來身先士卒,其身後跟著的士卒,口中發出怪叫聲。
激動,興奮,囂張,還有必勝的信念。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迎麵而來的秦軍。
秦國騎兵,如同王翦那沉穩的性子一般。
一言不發地跟著王翦衝鋒。
隊伍中除了馬蹄聲,兵器的碰撞聲,以及偶爾傳來的戰馬嘶鳴聲,便沒有其他的聲音。
如果說趙軍,像是恣意汪洋的年輕人,熱情主動。
那麽秦軍更像是沉穩可靠的中年,內斂有力,仿佛蘊含著一股強大的力量,隨時可能爆發出來。
實際上,秦軍上下所有人都知道,趙國騎兵的強大與可怕。
他們不會因為趙軍的呼喊,而覺得對方沒有軍紀,不堪一擊。
隻有凝重,更加凝重。
眼看著雙方就要碰撞在一起,王翦控製不住地握緊劍柄。
盡管這不是他第一次上戰場,更談不上凶險。
但,心中的緊張與重視,前所未有。
這是秦國騎兵,與趙國騎兵的第一次大規模交戰。
以逸待勞,能夠打個平手,就是王翦最好的期待。
他是有自信,借助秦國的強大國力,率領秦軍滅掉六國。
卻也能夠認清楚秦軍的優勢劣勢,能夠看到天下各國的優點缺點。
揚長避短,倒是能夠減少趙騎兵對秦軍的殺傷。
可接觸過李牧後,王翦認為這是個可敬的對手,是個了不起的對手。
李牧也一定會選擇揚長避短。
為了將來攻趙,不被李牧斬殺,折損大量兵力。
王翦今日冒險,與趙軍一戰,意義非凡。
“殺!”
王翦振臂一揮,反手奪過身後士兵手中的旗幟。
他雙手用力揮動,掃向衝在最前麵的李牧。
試圖將對方擊落馬下。
李牧靈活側身,整個人和馬腹貼在一起。
雙目緊緊地盯著眼前,雙手用力環住戰馬。
聽著秦軍的旗幟,擦著他的頭皮掠過,李牧把握時機,一劍揮出。
他的目標不是王翦。
方才,王翦反手扯旗,李牧就知道這是個強勁的對手,不是能夠一擊必殺的草包廢物。
他的長劍,朝著王翦的副將劈去。
在副將匆忙舉劍格擋之際,李牧手腕靈活轉動。
劍鋒換了角度,刁鑽狠毒地殺向副將的脖頸。
副將看著致命一劍,腦海中隻有一個想法。
擋住,擋住!
然而,他根本來不及回手格擋,雙手行進的速度奇慢無比。
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李牧的劍鋒,一點點逼近自己,而無能為力。
“當!”
李牧的劍鋒,沒有刺中副將。
他所擔心的血濺當場也沒有發生。
看著近在咫尺的兩柄劍鋒,他汗流浹背地吞下口水。
已然失去了對身體的控製。
在戰場上發呆,可是很危險的行為。
王翦雙手用力,將李牧的劍鋒擋回去。
“啪!”
他趁著空隙,揮起馬鞭狠狠地抽在副將身上。
王翦沒有空去看鞭子落在哪裏。
就算是抽中麵門,也比發呆死在戰場上要強得多。
“趙將李牧,久仰大名!”
王翦向前幾步,把副將護在身後,給其換回一些恢複的時間。
李牧對王翦沒什麽好感,甚至還滿懷敵意。
不過,該有的操守他還是有的,並沒有趁機偷襲拱手見禮的王翦,握緊劍柄,冷哼道:“秦將王翦,秦國又一位白起。”
“閣下去過成皋了?”
王翦明知故問,帶著些冷嘲熱諷。
李牧的話,指向性過於明確,想不懂都難。
他邀戰道:“此戰結束,閣下若是還活著,有機會知道那些被俘虜的趙軍去了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