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以毒攻毒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翦假裝在看兵法,實際上卻是斜眼看向坐在旁邊的王齕,微微挺起腰杆,隨意問起:“老將軍是如何看的?”
“哼!”
王齕把頭扭向外麵,目光穿過大半個秦營,來到正在施粥的趙軍營地處,無可奈何道:“我能怎麽看?公子年紀小,喜歡胡鬧,你也年紀小,跟著他胡鬧?把倡女找到軍中,讓她在大庭廣眾之下勾引趙軍,我看你們兩個是相見恨晚!”
“嗯?”
王翦聽到感興趣的話,挑起眉毛,說道:“倒也不恨晚,剛剛好。”
說著說著,他還不由自主地笑了出來。
王翦把一點兒也沒有看進去的兵法放下,看上去心情不錯,話也多了起來,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公子行事每每出人意料,卻總有收獲,我倒是覺得他適合當個坐鎮中軍的主帥,而不是在鹹陽經營酒樓賭坊。”
他輕微歎氣,有些惋惜道:“不過,大王都管不了他,我還是不操這份心了。”
“據公子所說,敵將李牧是個可怕的對手,如果能夠用他的辦法,讓趙王疏遠李牧,甚至逼走李牧,就如同當年的廉頗,別說倡女在大庭廣眾之下勾引趙軍,就算是立刻放走這些趙軍,也是值得的。”
“千軍易求,一將難得,就賭公子的眼光錯不了,那李牧若真是有武安君之風,付出什麽代價都是值得的。”
王齕無心聽取這些,成蟜的來信,他也看到了,有著自己的 看法,不用王翦幫他分析解讀。
他擺手製止還想繼續說下去的王翦,道:“我是擔心你,身為一軍主將,卻做出這種事來,徒惹流言蜚語,以後還要如何帶兵?”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用擔心了。”
王翦笑嗬嗬說起:“公子的信,我第一時間就派人給大王送去了,現在應該已經到了,主意是他的,功勞自然也應該是他的。我的任務是看住趙軍,除掉趙軍,其他的都是公子做的,我就是迫於權威,不得不被動配合,就算以後惹出了事端,我最多也就是個從犯。”
聽到王翦這麽說,王齕眉心的皺紋變得更多了,雙眉距離靠近。
王翦拿著一旁的竹簡,用一角輕輕地磕在桌麵上,不甚在意道:“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公子是王弟,在秦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就放心,這秦國就沒有他擔不起的責任,背不動的黑鍋。”
“你還想讓他背黑鍋?”
成蟜名聲在外,王齕早就耳熟能詳,頓時大為吃驚。
王翦眸光平靜地探出營地,聚焦點越來越遠,十分平靜道:“還沒想好,不過與公子打好關係,有利於我等武將在外作戰。”
王齕仍舊擔憂,“平日見你長袖善舞,到了公子這裏,像是變了個人。”
王翦道:“送錢,給的少他看不上,給的多,我沒有;送人情,整個秦國都是他王兄的,未來是整個天下,他什麽都不缺,既然如此,我便反其道而行之,欠他人情,隻要我欠著他人情沒還,總有一天用得上這層關係。”
“老夫不懂這些,戰事已經月餘,隻希望早日結束。”
王齕皺著的眉頭一直沒鬆開,他明白王翦的打算,但不代表他理解這種行為,轉移話題道。
“快了,要不了多久了。”王翦回道。
“好你個王翦,在信中說遇到難事,讓我過來幫忙,結果我這一路走來,全是我軍大勝的消息。”
爽朗的聲音飄進帳內,門外還沒有看到人影。
王齕在大腦中快速匹配著聲音的主人,片刻愣神後,道:“楊端和來得還真快。”
“這說明和楚國沒有打起來,不然的話,就算是大王的詔書,都不可能讓他跑這麽快。”
王齕點點頭,認可王翦的話,含笑道:“他就是來找仗打的。”
“怎麽,說我壞話?”
門外闖進來一道身影,正是從武關趕來的楊端和,胡子拉碴,看上去有些狼狽,但脊背挺得筆直,精神狀態在線。
他大大咧咧地挨著王齕身邊坐下,顧不得風塵仆仆,直勾勾地盯著王齕的鬢角,感傷道:“兄長,有些時日不見,你的白發變得更多了。”
“哪壺不開提哪壺!”
王齕起身就是一腳,看似怒氣騰騰,實際上並沒有用多大力氣,兩個人隻是在打鬧玩笑。
楊端和嘿了一聲,側身躲開王齕的攻擊,捂著心口,情真意切道:“多日未見,兄長見麵就打,也不怕閃了老腰。”
王翦招招手,示意兩個老家夥暫時停下打鬧,敘舊的話回頭再說。
他從案幾上拿起一卷竹簡,交到楊端和手裏,說道:“楊老將軍,去一趟邢丘吧,公子在那裏,副將是馮劫,城外是趙軍的援兵,我派了幾波斥候前往,都被公子扣下了,目前隻知道趙軍援軍將領是李牧,兵力裝備一概不知。”
“明白了,你是擔心公子為了穩住軍心,刻意隱瞞趙軍的實力。”
王翦點點頭,繼續說道:“賁兒他們資曆尚淺,這件事就隻能拜托老將軍了,此次援韓,尚未結束,一旦秦趙之間打破當下的微妙狀態,將會爆發一場規模更大的戰事。”
“戰事越大,老夫越喜歡。”
楊端和想去看一眼王齕,終究還是忍住了。
他害怕從對方眼中看到英雄老矣的無力感,否則,王翦也不會刻意把他從武關請來。
“老將軍到了邢丘,一是勸公子在戰事再起之前回國,二是伺機消耗趙軍有生力量,加固邢丘城防,為大軍過河作戰掃清障礙。”
王翦話剛說完,王齕便問出自己的疑惑:“公子會回來嗎?”
“放心,我有辦法。”楊端和自信道。
王翦笑笑不說話,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楊端和顯然不是初生牛犢,他也是一頭猛虎。
說得再簡單點兒,那就是惡人自有惡人磨。
楊端和不拘小節,敢當麵頂撞大王,敢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對付一個離經叛道的成蟜,那就是以毒攻毒。
“那就吃頓便飯,今日過河。”王翦道。
這麽急?
為何不在信中提起快馬加鞭,讓他一個人先行一步?
楊端和按下心中的疑問,點頭答應。
什麽情況,等到了邢丘就知道了。
......
韓國新鄭,王宮。
此前趙軍兵臨城下,韓王下落不明,所有人都在收拾家中細軟,隨時準備跑路。
根本沒有人在乎韓王安的下落。
而今趙軍敗走,戰事尚未完全結束。
那些隨時準備跑路的韓國公族,便一個個生龍活虎地跳了出來,匯聚在冷清日久的韓王宮。
丞相張平,目光呆滯,神情木訥,看著交頭接耳的韓國群臣,聽著他們打自己的算盤,仿佛孤身存在於另外一個世界裏。
宮中的宦官來了一趟又一趟,這些官員就是不願意離開。
他們不願意走,是心中各有盤算。
張平與他們不同,兒子丟了,不,是被人劫走了。
他有證據,當日回家後,他去找張良的時候,在房間裏發現了暈倒的下人。
問過下人後,得知有個陌生人突然闖進張良的房間裏,二話不說,扛起人就走。
那些下人看到後上前阻攔,也被幹淨利落地打暈。
也有人說,劫匪是張良的熟人,因為張良在看到對方的長相時,說了一個名字,由於隔得太遠,沒有聽清楚,好像是什麽毅來著。
新王冷落,兒子失蹤,韓國危機,三重打擊下,張平一夜間蒼老十歲不止。
原本因為操心國事直不起來的腰脊,彎的更低了。
他不想參與這些公族的破事,他隻想找到兒子,找到老張家的繼承人。
張平離開位置,低頭看著腳尖,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去,穿過人群,走到殿外,喃喃自語:“子房,你究竟去了何處?”
“丞相大人。可是想念令郎了?”
甘羅不請自來,他聽說韓國停了好些時日的朝會重新召開了,心中好奇,沒有王的朝會是怎麽進來的,便自己做主過來了。
他還是那份少年郎模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和打擊,他恢複了初到秦國時的意氣風發,褪去了那時的青澀稚嫩。
張平隻是簡單瞥了眼,沒有回應對方,繞開甘羅的行進路線,往別處走去。
“丞相大人,這天下之大,想要找到一個人實屬不易。”
“可也要看看,是誰在找人。”
甘羅雖說今天是衝著朝會來的,但他隻是隨意看了眼殿中的群臣,便回頭望向張平,明裏暗裏聊了起來。
張平拖著輕浮的腳步,往前走了兩步,忽然頓住,快速回頭,目光極度克製,問道:“甘大人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韓國勢弱,韓王又不肯幫丞相大人尋找令郎,這天下之大,怕是再難有相見之日,若是劫匪存有惡念,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甘羅嘖嘖兩聲,搖頭說著,他不是嚇唬張平,隻是就事論事,沒法說出真相的另一種提點罷了。
若是張良一直不合作,不交流,不服軟,相信公子不會養一個光吃飯不幹活的家夥。
張平整個身子轉了過來,朝著甘羅走了兩步,拉住他的手,激動道:“甘大人,韓國弱小,但是秦國強大,看在老夫這些時日與秦軍行方便的份上,能不能請你幫忙向秦王求求情,隻要能夠找到子房,要我做什麽都可以!”
(明天補剩下三千,作揖!)
(如下)
我要你個老頭兒做什麽。
這個念頭剛一出現,甘羅嚇了一跳,他知道這是住在知笙樓辦公的後遺症,雖然一直都在有意識地防備著,但終究是防不勝防。
他輕輕咳嗽兩下,掩飾外人並不知道的尷尬,搖頭道:“張相乃是儒家前輩,學富五車,若是願意前往秦國麵見我王,相信我王一定願意幫張相這個小忙,甚至是在將來一統天下後,一直尋找下去,直至找到為止。”
甘羅看著有些動搖的張平,說道:“天下人都說秦國無信,秦王無義,而韓國離秦這麽近,張相應該看得到我王對自己的臣子,向來都是慷慨大方,不吝賞賜的,就算是在下,曾經誤入歧途,險些走到我王對立麵,幸得公子點撥,忠心我王,而今暫留韓國,也得到足夠的權力相授,能夠在韓國便宜行事。”
張平眼中的灼熱火光迅速衰減,讓他去做秦王的臣子,他做不到。
但是,讓他此生再也見不到兒子,他也接受不了。
他搖頭連歎,苦惱不已。
一陣涼風吹來,卷起幾片枯黃的落葉。
甘羅目送張平佝僂著身子離開。
對於張平的心境,他無法感同身受,但是他完完全全能夠理解。
張平學於儒家,五世相韓,甘羅不敢說在他的心裏絕對沒有半點個人之私,但忠於韓國,大抵不會輕於兒子的份量。
他搓了搓發涼的手掌,提起衣領,遮住露在外麵的脖子,轉身進入大殿。
“韓王不在國內,諸公今日開這朝會,可是有什麽天大的事情想要商定?”
大殿內的議論應聲而落。
一個個在位置上站好,伸長了脖子,看著走進殿內的甘羅。
別看他年紀最小,背後代表的畢竟是秦國。
而此時此刻,秦軍正在韓國境內作戰,這些韓國大臣就算是有為難輕視的心思,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流露出來,自討麻煩。
甘羅眸底平淡如水,第一次享受這些人的敬畏之時,他心中是初次體會到權柄優越的滿心歡。
久而久之,他的心態早就有所變化,能夠平靜地對待這一切,麵對這些人,他的眼中甚至還帶著些許憐憫。
甘羅一路向前,走向王座的位置。
眾位大臣個個屏住呼吸,有緊張,有恐懼,害怕甘羅就此僭越。
也有興奮與期待者,在他們看來,隻要甘羅不知天高地厚地坐上去,到時候把消息傳回秦國,一個心懷不軌的臣子,定然會死無葬身之地,那時韓國就可以暫時擺脫秦國。
甘羅就這麽平靜地往前走著,在幾乎要靠近王座的時候,躬身朝著空置的王座行禮,滴水不漏道:“外臣甘羅,見過韓王。”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在場所有人措手不及。
不過是個空位,用得著這麽作秀嗎?
不止一個人有這種想法,最關鍵的是,有不少自詡忠心韓國的大臣,沒有行禮。
即便是作秀,他們也在甘羅麵前輸掉了。
眾人心思各異,甘羅卻是待著目的來的,不會給他們開口的機會。
他轉身麵朝韓國百官,道:“韓王正在與秦王同遊,你們今天的朝會,如果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現在就可以結束了。”
“當年楚懷王被困秦國,也是這麽對外說的,秦國若是不願意放回我王,那就隻能另立新王了。 ”
“我等今日聚在此處,就是為了商議迎回大王一事。”
“我王去了秦國這麽久都沒有相信,恐怕是回不來了,我等在此扶立新王,是韓國國事,甘大人雖說代表秦國來韓,可也隻是負責與趙國之間的戰事而已。”
甘羅目光淡然地看著眼前的韓國官員們。
這些人在彼此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不願意得罪他,甚至是敬而遠之。
而今涉及到他們的切身利益,瞬間就變了臉。
有些人更是直接撕破臉皮,道出今日在此,是為了扶立新王,都想攬下這一份大功。
畢竟,韓王安也是剛登基不久,沒有穩定的根基,他們改換門庭起來,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甘羅淡淡笑著,聽完眾人的議論,說道:“等到戰事完全結束,韓王就會回來,至於擁立新王之事,諸位大可不必著急。”
“什麽等到戰事結束!我看秦國根本就不想放人。”
“秦王與韓國簽訂盟約還不滿足,想要控製我王來掌控韓國,未免逼人太甚了吧?”
“韓國的內政,請甘大人不要幹預,兩國的盟書中可沒有說你能夠幹涉韓國內政。”
甘羅聽完忍不住發笑,看著那幾個跳得最歡的人,不知道該說其單純天真,還是說利欲熏心。
秦軍還沒有撤退,就想著扶立新王,真要讓他們做成了,公子扶立韓安的一切付出豈不是白費?
甘羅舉起手,用力拍了兩下,道:“各位敬酒不喝喝罰酒,那就別怪在下不顧情麵了。”
踏踏踏!
整齊極具威懾力的聲音傳來,眾人回頭看去,隻見一隊穿著黑色甲胄的精銳秦軍,匯聚在門外,正朝著殿內走來。
上躥下跳的韓國官員,瞬間慌了神,支支吾吾起來:
“甘大人,你這是做什麽?”
“我等不過是說出心中的擔憂罷了,隻要甘大人能夠讓我們信服即可,何必調動秦軍呢?”
“帶領秦軍擅自進入韓國王宮,甘大人莫不是想要謀奪韓王之位?難道就不怕秦王一怒之下,發兵來攻?”
甘羅麵對著眾人,沒有說話,直到大隊秦軍衝進殿內,將韓國百官包圍起來,吵吵鬧鬧的眾人,瞬間安靜下來。
他看了眼守在門口的秦軍百夫長,以及他身後沒有全部進來的秦軍,這就是背後擁有強大國家的底氣,處理所有事情,果真是無比的簡單。
強大不一定就是要去欺負,也可以是為了讓別人在自己說話的時候閉嘴。
這一刻,甘羅體會最為深刻,他說道:“你一句他一句的,想來各位沒有聽清楚我剛剛說的什麽,現在安靜了,那我再說一遍。”
“韓王與我王同遊秦國,戰事結束後,就會回來。”
甘羅往前走來,從人群中穿過,步伐堅定地往外走去,道:“若是有人聽明白了就自行離開,回到家中好好等著,若是聽不明白,那我就隻能送你們回去了。”
甘羅往前走了十幾步,來到了人群中段,再有十幾步就能走出去。
在場的韓國百官仍舊沒有人主動離開。
他輕笑一下,補充道:“在我走出大殿之後,仍舊沒有離開的,我會派人送你們走。”
“走,快走!”
聽到甘羅給出的最後權限後,不少人畏懼害怕地行動起來,一個個越過甘羅,大步出逃。
也有不服氣,不相信,為了利益大膽一搏的野心家,攔在想要離開的同僚麵前,聲嘶力竭地勸說道:“甘羅不過是嬴成蟜的走狗,根本不受秦王器重,他手中也不過隻有王翦留下的這一支衛隊。
各位可都是韓國的中流砥柱,若是沒有了各位,韓國可就真的完了,秦王還需要韓國牽製趙國,一定不會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
隻要各位堅持留下,就不信他敢拿我們怎麽樣!”
“好言難勸該死鬼。”
甘羅立在原地,朝著門口的秦軍百夫長使了個眼神。
百夫長一招手,十幾個全副武裝的秦軍出現在他的身邊。
兩人一組,他每抬手指向一個鬧事作亂的人,就會有一組秦軍闖進去,把人帶走。
“甘羅,你不能抓我,我是韓國宗室。”
“我世代為將,韓國棟梁...”
爭辯?抗議?求饒?
那些話隻能和動嘴皮子的甘羅說說,但秦軍下場的那一刻,他們說什麽都晚了,絕對的武力才是主導。
看著幾個鬧事的家夥被拖走,甘羅麵無表情地繼續往前走,提醒道:“還有五步,想回家的各位,抓緊時間。”
如此平常簡單的一句話。
結合當下的處境,還有秦軍的凶悍以及威懾,這就是對韓國百官直擊心靈的震懾。
他們的內心不僅僅是恐懼,而是身為貴族的尊嚴與高貴,都被秦軍踩在腳下狠狠踐踏,卻還不敢有所反對。
作為親曆者,在目睹秦軍入場前後的趙韓局勢變化後,沒有人不怕。
甘羅直接抓人,則是擊碎了他們心中最後的僥幸。
“甘大人,等一等,等一等!”
甘羅一隻腳邁過門檻,有不少官員已經衝出了大殿,他身後傳來急切的呼喊聲,回頭看去,離他最近的是幾個行動緩慢的白發老人,在賣力地走著。
而在大殿深處,還有十幾個人剛剛動身。
他平穩地邁過門檻,來到大殿外麵,嗤笑道:“裏麵那些全部帶走。”
甘羅不是不近人情,但老人家行動緩慢都走到門口了,那些人卻還在大後麵,一看就是不知所畏,還在想著躲一次僥幸,試探自己。
百夫長聽話照做,目光定在幾個老人家身上,始終挪不開。
甘羅主動扶住近在眼前的一個老人,道:“公子常常說,要尊老愛幼,他們是真的行走不便,不是沒有走,所以就別抓了。”
老人猛地抽回手,害怕且抗拒,“甘大人,在下能走,能走!”
“哼!”
王齕把頭扭向外麵,目光穿過大半個秦營,來到正在施粥的趙軍營地處,無可奈何道:“我能怎麽看?公子年紀小,喜歡胡鬧,你也年紀小,跟著他胡鬧?把倡女找到軍中,讓她在大庭廣眾之下勾引趙軍,我看你們兩個是相見恨晚!”
“嗯?”
王翦聽到感興趣的話,挑起眉毛,說道:“倒也不恨晚,剛剛好。”
說著說著,他還不由自主地笑了出來。
王翦把一點兒也沒有看進去的兵法放下,看上去心情不錯,話也多了起來,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公子行事每每出人意料,卻總有收獲,我倒是覺得他適合當個坐鎮中軍的主帥,而不是在鹹陽經營酒樓賭坊。”
他輕微歎氣,有些惋惜道:“不過,大王都管不了他,我還是不操這份心了。”
“據公子所說,敵將李牧是個可怕的對手,如果能夠用他的辦法,讓趙王疏遠李牧,甚至逼走李牧,就如同當年的廉頗,別說倡女在大庭廣眾之下勾引趙軍,就算是立刻放走這些趙軍,也是值得的。”
“千軍易求,一將難得,就賭公子的眼光錯不了,那李牧若真是有武安君之風,付出什麽代價都是值得的。”
王齕無心聽取這些,成蟜的來信,他也看到了,有著自己的 看法,不用王翦幫他分析解讀。
他擺手製止還想繼續說下去的王翦,道:“我是擔心你,身為一軍主將,卻做出這種事來,徒惹流言蜚語,以後還要如何帶兵?”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用擔心了。”
王翦笑嗬嗬說起:“公子的信,我第一時間就派人給大王送去了,現在應該已經到了,主意是他的,功勞自然也應該是他的。我的任務是看住趙軍,除掉趙軍,其他的都是公子做的,我就是迫於權威,不得不被動配合,就算以後惹出了事端,我最多也就是個從犯。”
聽到王翦這麽說,王齕眉心的皺紋變得更多了,雙眉距離靠近。
王翦拿著一旁的竹簡,用一角輕輕地磕在桌麵上,不甚在意道:“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公子是王弟,在秦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就放心,這秦國就沒有他擔不起的責任,背不動的黑鍋。”
“你還想讓他背黑鍋?”
成蟜名聲在外,王齕早就耳熟能詳,頓時大為吃驚。
王翦眸光平靜地探出營地,聚焦點越來越遠,十分平靜道:“還沒想好,不過與公子打好關係,有利於我等武將在外作戰。”
王齕仍舊擔憂,“平日見你長袖善舞,到了公子這裏,像是變了個人。”
王翦道:“送錢,給的少他看不上,給的多,我沒有;送人情,整個秦國都是他王兄的,未來是整個天下,他什麽都不缺,既然如此,我便反其道而行之,欠他人情,隻要我欠著他人情沒還,總有一天用得上這層關係。”
“老夫不懂這些,戰事已經月餘,隻希望早日結束。”
王齕皺著的眉頭一直沒鬆開,他明白王翦的打算,但不代表他理解這種行為,轉移話題道。
“快了,要不了多久了。”王翦回道。
“好你個王翦,在信中說遇到難事,讓我過來幫忙,結果我這一路走來,全是我軍大勝的消息。”
爽朗的聲音飄進帳內,門外還沒有看到人影。
王齕在大腦中快速匹配著聲音的主人,片刻愣神後,道:“楊端和來得還真快。”
“這說明和楚國沒有打起來,不然的話,就算是大王的詔書,都不可能讓他跑這麽快。”
王齕點點頭,認可王翦的話,含笑道:“他就是來找仗打的。”
“怎麽,說我壞話?”
門外闖進來一道身影,正是從武關趕來的楊端和,胡子拉碴,看上去有些狼狽,但脊背挺得筆直,精神狀態在線。
他大大咧咧地挨著王齕身邊坐下,顧不得風塵仆仆,直勾勾地盯著王齕的鬢角,感傷道:“兄長,有些時日不見,你的白發變得更多了。”
“哪壺不開提哪壺!”
王齕起身就是一腳,看似怒氣騰騰,實際上並沒有用多大力氣,兩個人隻是在打鬧玩笑。
楊端和嘿了一聲,側身躲開王齕的攻擊,捂著心口,情真意切道:“多日未見,兄長見麵就打,也不怕閃了老腰。”
王翦招招手,示意兩個老家夥暫時停下打鬧,敘舊的話回頭再說。
他從案幾上拿起一卷竹簡,交到楊端和手裏,說道:“楊老將軍,去一趟邢丘吧,公子在那裏,副將是馮劫,城外是趙軍的援兵,我派了幾波斥候前往,都被公子扣下了,目前隻知道趙軍援軍將領是李牧,兵力裝備一概不知。”
“明白了,你是擔心公子為了穩住軍心,刻意隱瞞趙軍的實力。”
王翦點點頭,繼續說道:“賁兒他們資曆尚淺,這件事就隻能拜托老將軍了,此次援韓,尚未結束,一旦秦趙之間打破當下的微妙狀態,將會爆發一場規模更大的戰事。”
“戰事越大,老夫越喜歡。”
楊端和想去看一眼王齕,終究還是忍住了。
他害怕從對方眼中看到英雄老矣的無力感,否則,王翦也不會刻意把他從武關請來。
“老將軍到了邢丘,一是勸公子在戰事再起之前回國,二是伺機消耗趙軍有生力量,加固邢丘城防,為大軍過河作戰掃清障礙。”
王翦話剛說完,王齕便問出自己的疑惑:“公子會回來嗎?”
“放心,我有辦法。”楊端和自信道。
王翦笑笑不說話,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楊端和顯然不是初生牛犢,他也是一頭猛虎。
說得再簡單點兒,那就是惡人自有惡人磨。
楊端和不拘小節,敢當麵頂撞大王,敢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對付一個離經叛道的成蟜,那就是以毒攻毒。
“那就吃頓便飯,今日過河。”王翦道。
這麽急?
為何不在信中提起快馬加鞭,讓他一個人先行一步?
楊端和按下心中的疑問,點頭答應。
什麽情況,等到了邢丘就知道了。
......
韓國新鄭,王宮。
此前趙軍兵臨城下,韓王下落不明,所有人都在收拾家中細軟,隨時準備跑路。
根本沒有人在乎韓王安的下落。
而今趙軍敗走,戰事尚未完全結束。
那些隨時準備跑路的韓國公族,便一個個生龍活虎地跳了出來,匯聚在冷清日久的韓王宮。
丞相張平,目光呆滯,神情木訥,看著交頭接耳的韓國群臣,聽著他們打自己的算盤,仿佛孤身存在於另外一個世界裏。
宮中的宦官來了一趟又一趟,這些官員就是不願意離開。
他們不願意走,是心中各有盤算。
張平與他們不同,兒子丟了,不,是被人劫走了。
他有證據,當日回家後,他去找張良的時候,在房間裏發現了暈倒的下人。
問過下人後,得知有個陌生人突然闖進張良的房間裏,二話不說,扛起人就走。
那些下人看到後上前阻攔,也被幹淨利落地打暈。
也有人說,劫匪是張良的熟人,因為張良在看到對方的長相時,說了一個名字,由於隔得太遠,沒有聽清楚,好像是什麽毅來著。
新王冷落,兒子失蹤,韓國危機,三重打擊下,張平一夜間蒼老十歲不止。
原本因為操心國事直不起來的腰脊,彎的更低了。
他不想參與這些公族的破事,他隻想找到兒子,找到老張家的繼承人。
張平離開位置,低頭看著腳尖,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去,穿過人群,走到殿外,喃喃自語:“子房,你究竟去了何處?”
“丞相大人。可是想念令郎了?”
甘羅不請自來,他聽說韓國停了好些時日的朝會重新召開了,心中好奇,沒有王的朝會是怎麽進來的,便自己做主過來了。
他還是那份少年郎模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和打擊,他恢複了初到秦國時的意氣風發,褪去了那時的青澀稚嫩。
張平隻是簡單瞥了眼,沒有回應對方,繞開甘羅的行進路線,往別處走去。
“丞相大人,這天下之大,想要找到一個人實屬不易。”
“可也要看看,是誰在找人。”
甘羅雖說今天是衝著朝會來的,但他隻是隨意看了眼殿中的群臣,便回頭望向張平,明裏暗裏聊了起來。
張平拖著輕浮的腳步,往前走了兩步,忽然頓住,快速回頭,目光極度克製,問道:“甘大人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韓國勢弱,韓王又不肯幫丞相大人尋找令郎,這天下之大,怕是再難有相見之日,若是劫匪存有惡念,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甘羅嘖嘖兩聲,搖頭說著,他不是嚇唬張平,隻是就事論事,沒法說出真相的另一種提點罷了。
若是張良一直不合作,不交流,不服軟,相信公子不會養一個光吃飯不幹活的家夥。
張平整個身子轉了過來,朝著甘羅走了兩步,拉住他的手,激動道:“甘大人,韓國弱小,但是秦國強大,看在老夫這些時日與秦軍行方便的份上,能不能請你幫忙向秦王求求情,隻要能夠找到子房,要我做什麽都可以!”
(明天補剩下三千,作揖!)
(如下)
我要你個老頭兒做什麽。
這個念頭剛一出現,甘羅嚇了一跳,他知道這是住在知笙樓辦公的後遺症,雖然一直都在有意識地防備著,但終究是防不勝防。
他輕輕咳嗽兩下,掩飾外人並不知道的尷尬,搖頭道:“張相乃是儒家前輩,學富五車,若是願意前往秦國麵見我王,相信我王一定願意幫張相這個小忙,甚至是在將來一統天下後,一直尋找下去,直至找到為止。”
甘羅看著有些動搖的張平,說道:“天下人都說秦國無信,秦王無義,而韓國離秦這麽近,張相應該看得到我王對自己的臣子,向來都是慷慨大方,不吝賞賜的,就算是在下,曾經誤入歧途,險些走到我王對立麵,幸得公子點撥,忠心我王,而今暫留韓國,也得到足夠的權力相授,能夠在韓國便宜行事。”
張平眼中的灼熱火光迅速衰減,讓他去做秦王的臣子,他做不到。
但是,讓他此生再也見不到兒子,他也接受不了。
他搖頭連歎,苦惱不已。
一陣涼風吹來,卷起幾片枯黃的落葉。
甘羅目送張平佝僂著身子離開。
對於張平的心境,他無法感同身受,但是他完完全全能夠理解。
張平學於儒家,五世相韓,甘羅不敢說在他的心裏絕對沒有半點個人之私,但忠於韓國,大抵不會輕於兒子的份量。
他搓了搓發涼的手掌,提起衣領,遮住露在外麵的脖子,轉身進入大殿。
“韓王不在國內,諸公今日開這朝會,可是有什麽天大的事情想要商定?”
大殿內的議論應聲而落。
一個個在位置上站好,伸長了脖子,看著走進殿內的甘羅。
別看他年紀最小,背後代表的畢竟是秦國。
而此時此刻,秦軍正在韓國境內作戰,這些韓國大臣就算是有為難輕視的心思,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流露出來,自討麻煩。
甘羅眸底平淡如水,第一次享受這些人的敬畏之時,他心中是初次體會到權柄優越的滿心歡。
久而久之,他的心態早就有所變化,能夠平靜地對待這一切,麵對這些人,他的眼中甚至還帶著些許憐憫。
甘羅一路向前,走向王座的位置。
眾位大臣個個屏住呼吸,有緊張,有恐懼,害怕甘羅就此僭越。
也有興奮與期待者,在他們看來,隻要甘羅不知天高地厚地坐上去,到時候把消息傳回秦國,一個心懷不軌的臣子,定然會死無葬身之地,那時韓國就可以暫時擺脫秦國。
甘羅就這麽平靜地往前走著,在幾乎要靠近王座的時候,躬身朝著空置的王座行禮,滴水不漏道:“外臣甘羅,見過韓王。”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在場所有人措手不及。
不過是個空位,用得著這麽作秀嗎?
不止一個人有這種想法,最關鍵的是,有不少自詡忠心韓國的大臣,沒有行禮。
即便是作秀,他們也在甘羅麵前輸掉了。
眾人心思各異,甘羅卻是待著目的來的,不會給他們開口的機會。
他轉身麵朝韓國百官,道:“韓王正在與秦王同遊,你們今天的朝會,如果沒有什麽重要的事情,現在就可以結束了。”
“當年楚懷王被困秦國,也是這麽對外說的,秦國若是不願意放回我王,那就隻能另立新王了。 ”
“我等今日聚在此處,就是為了商議迎回大王一事。”
“我王去了秦國這麽久都沒有相信,恐怕是回不來了,我等在此扶立新王,是韓國國事,甘大人雖說代表秦國來韓,可也隻是負責與趙國之間的戰事而已。”
甘羅目光淡然地看著眼前的韓國官員們。
這些人在彼此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不願意得罪他,甚至是敬而遠之。
而今涉及到他們的切身利益,瞬間就變了臉。
有些人更是直接撕破臉皮,道出今日在此,是為了扶立新王,都想攬下這一份大功。
畢竟,韓王安也是剛登基不久,沒有穩定的根基,他們改換門庭起來,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甘羅淡淡笑著,聽完眾人的議論,說道:“等到戰事完全結束,韓王就會回來,至於擁立新王之事,諸位大可不必著急。”
“什麽等到戰事結束!我看秦國根本就不想放人。”
“秦王與韓國簽訂盟約還不滿足,想要控製我王來掌控韓國,未免逼人太甚了吧?”
“韓國的內政,請甘大人不要幹預,兩國的盟書中可沒有說你能夠幹涉韓國內政。”
甘羅聽完忍不住發笑,看著那幾個跳得最歡的人,不知道該說其單純天真,還是說利欲熏心。
秦軍還沒有撤退,就想著扶立新王,真要讓他們做成了,公子扶立韓安的一切付出豈不是白費?
甘羅舉起手,用力拍了兩下,道:“各位敬酒不喝喝罰酒,那就別怪在下不顧情麵了。”
踏踏踏!
整齊極具威懾力的聲音傳來,眾人回頭看去,隻見一隊穿著黑色甲胄的精銳秦軍,匯聚在門外,正朝著殿內走來。
上躥下跳的韓國官員,瞬間慌了神,支支吾吾起來:
“甘大人,你這是做什麽?”
“我等不過是說出心中的擔憂罷了,隻要甘大人能夠讓我們信服即可,何必調動秦軍呢?”
“帶領秦軍擅自進入韓國王宮,甘大人莫不是想要謀奪韓王之位?難道就不怕秦王一怒之下,發兵來攻?”
甘羅麵對著眾人,沒有說話,直到大隊秦軍衝進殿內,將韓國百官包圍起來,吵吵鬧鬧的眾人,瞬間安靜下來。
他看了眼守在門口的秦軍百夫長,以及他身後沒有全部進來的秦軍,這就是背後擁有強大國家的底氣,處理所有事情,果真是無比的簡單。
強大不一定就是要去欺負,也可以是為了讓別人在自己說話的時候閉嘴。
這一刻,甘羅體會最為深刻,他說道:“你一句他一句的,想來各位沒有聽清楚我剛剛說的什麽,現在安靜了,那我再說一遍。”
“韓王與我王同遊秦國,戰事結束後,就會回來。”
甘羅往前走來,從人群中穿過,步伐堅定地往外走去,道:“若是有人聽明白了就自行離開,回到家中好好等著,若是聽不明白,那我就隻能送你們回去了。”
甘羅往前走了十幾步,來到了人群中段,再有十幾步就能走出去。
在場的韓國百官仍舊沒有人主動離開。
他輕笑一下,補充道:“在我走出大殿之後,仍舊沒有離開的,我會派人送你們走。”
“走,快走!”
聽到甘羅給出的最後權限後,不少人畏懼害怕地行動起來,一個個越過甘羅,大步出逃。
也有不服氣,不相信,為了利益大膽一搏的野心家,攔在想要離開的同僚麵前,聲嘶力竭地勸說道:“甘羅不過是嬴成蟜的走狗,根本不受秦王器重,他手中也不過隻有王翦留下的這一支衛隊。
各位可都是韓國的中流砥柱,若是沒有了各位,韓國可就真的完了,秦王還需要韓國牽製趙國,一定不會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
隻要各位堅持留下,就不信他敢拿我們怎麽樣!”
“好言難勸該死鬼。”
甘羅立在原地,朝著門口的秦軍百夫長使了個眼神。
百夫長一招手,十幾個全副武裝的秦軍出現在他的身邊。
兩人一組,他每抬手指向一個鬧事作亂的人,就會有一組秦軍闖進去,把人帶走。
“甘羅,你不能抓我,我是韓國宗室。”
“我世代為將,韓國棟梁...”
爭辯?抗議?求饒?
那些話隻能和動嘴皮子的甘羅說說,但秦軍下場的那一刻,他們說什麽都晚了,絕對的武力才是主導。
看著幾個鬧事的家夥被拖走,甘羅麵無表情地繼續往前走,提醒道:“還有五步,想回家的各位,抓緊時間。”
如此平常簡單的一句話。
結合當下的處境,還有秦軍的凶悍以及威懾,這就是對韓國百官直擊心靈的震懾。
他們的內心不僅僅是恐懼,而是身為貴族的尊嚴與高貴,都被秦軍踩在腳下狠狠踐踏,卻還不敢有所反對。
作為親曆者,在目睹秦軍入場前後的趙韓局勢變化後,沒有人不怕。
甘羅直接抓人,則是擊碎了他們心中最後的僥幸。
“甘大人,等一等,等一等!”
甘羅一隻腳邁過門檻,有不少官員已經衝出了大殿,他身後傳來急切的呼喊聲,回頭看去,離他最近的是幾個行動緩慢的白發老人,在賣力地走著。
而在大殿深處,還有十幾個人剛剛動身。
他平穩地邁過門檻,來到大殿外麵,嗤笑道:“裏麵那些全部帶走。”
甘羅不是不近人情,但老人家行動緩慢都走到門口了,那些人卻還在大後麵,一看就是不知所畏,還在想著躲一次僥幸,試探自己。
百夫長聽話照做,目光定在幾個老人家身上,始終挪不開。
甘羅主動扶住近在眼前的一個老人,道:“公子常常說,要尊老愛幼,他們是真的行走不便,不是沒有走,所以就別抓了。”
老人猛地抽回手,害怕且抗拒,“甘大人,在下能走,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