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被害妄想綜合症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鹹陽宮。
四周被黑暗籠罩,沉寂在一片寧靜之中。
嬴政躺在躺椅上,一手裏捧著竹簡,一手拿著毛筆。
他在竹簡上寫下批注,將竹簡合起來,反手托著。
趙高小步上前,接過竹簡的同時,把早就準備好的,需要批示的竹簡遞了上去。
而後,小心翼翼地退到遠處,把批注好的竹簡,放在該放的地方。
原地站定,等待著下一次動身。
“老狐狸,明知道黑冰台的人在盯著他,還要繞一大圈,通過成蟜來試探寡人的態度。”
嬴政的四周,陡然被一層冰霜覆蓋,使得整個宮殿的溫度,都有所下降。
夜風鑽過門窗的縫隙,吹動燈火。
拉扯著三人的影子,在房間裏搖晃。
趙高提著礙事的衣擺,小步快走地來到窗戶前。
他推了推並沒有完全關好的窗戶,確認嚴絲合縫後,移動到下一個窗戶前。
檢查其它的窗戶,隻是為了避嫌。
當大王開口的那一瞬間,他就知道接下來的話,不是他能夠聽的。
即便是沒有這股風,他也會找其他的借口退到遠處。
既能讓大王在用得著的時候,第一時間找到他,又能確保自己聽不到兩人的對話。
這並不代表,他不想知道兩人的對話,隻是,他更想活著,更知道在大王的身邊做事,怎麽才能活著。
“相邦和公子之間矛盾重重,這麽做也許是不信任公子,在試探他。”蒙恬回頭看了眼向窗戶走去的趙高,說出自己的推測。
“是嗎?”
“寡人怎麽覺得,他是在試探寡人。”
蒙恬垂著頭,眼皮看著自己的腳下,沒有說話,他知道嬴政接下來還有話要說。
果不其然,伴隨著竹簡碰撞的嘩啦聲,嬴政繼續說道:“他想看看,成蟜會不會交出羅網。
成蟜不交出羅網,寡人若想因羅網問罪於仲父,就要一起治罪成蟜。
成蟜若是交出羅網,對仲父來說,這是功,不是過。
他獨掌羅網十年,在寡人親政之前歸還,就算是寡人,也找不到理由來問罪於他。”
“黑冰台傳回的消息中,還有相邦請祖父出山的真實目的,他若是為了躲避王上親政後的問罪,為何還要做這種事?”
對於嬴政的分析,蒙恬無條件相信,但是,他產生了新的疑問。
派出秦軍謀取私人封地,上一個因此治罪罷黜相位的是穰侯。
蒙恬不相信呂不韋會不知道這段往事。
既然知道,還要這麽做,目的是什麽?
交出羅網,是為了避罪,出兵攻趙,又是在犯罪。
呂不韋同時在做矛盾的兩件事,這是蒙恬所不能理解的。
“為了回到封地。”嬴政嘴角上揚起一個微小的弧度。
他將呂不韋的所有謀劃全部看透了。
但這些,更像是陽謀。
就算是他,想要問罪呂不韋,最多是在穰侯結局的基礎上,剝奪呂氏封地。
並不足以致命。
不過,嬴政的心中,已有了應對之策。
如果一切按照計劃進行的話,計劃結束,他就會提前親政。
失敗的話……
他沒有去想這個結果,因為成蟜置身局中,失敗的後果,他無法承受。
黑冰台傳來三件事,羅網和攻趙都是一等一的大事,此外還有一件看似,很不起眼的小事。
嬴政暫時收起竹簡,問向蒙恬:“仲父殺了跟隨他多年的管家,這件事,你怎麽看?”
這些算計人心的彎彎繞繞,蒙恬本就不擅長,這還是跟在王上身邊,耳濡目染長時的結果。
他不願意算計是一方麵,本性如此,也是一方麵。
聽到王上的問話,蒙恬第一時間就是往人性處去想,心中焦急不堪,卻始終不得頭緒。
隻好把最開始的想法,稍作修飾說了出來:“相邦想要在王上親政以後,全身而退回到封地,呂秦在這個時候勾結六國暗探,擋了相邦的路,所以會被清理掉。”
蒙氏一族,行事端正,是寡人之幸。
卻不一定是蒙氏之幸!
“或許此事,成蟜比你看得清楚。”
嬴政心有所感,卻沒有當著蒙恬的麵說出來,而是擺擺手,示意他退下。
……
“公子,你是說呂不韋派人殺了呂秦,是做樣子給王上看?”
李信暴躁了。
在相邦府的時候,他還覺得呂不韋回心轉意了,開始做個好人了。
等回到府上,聽完成蟜的分析,才發現是自己單純。
他按壓著手指,指關節處發出清脆的聲音,嚷嚷道:“公子,我記得你說過要安排呂不韋的,什麽時候去,我一定不會客氣的。”
“世界如此美好,你卻如此暴躁!”
“不好!不好!”
成蟜搖搖頭,拒絕李信的無腦行為:“呂不韋又不是熊啟那個傻子,我們要是真的去偷襲他,一定會被他反包圍的。
儒家有雲,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君子要做危牆,才能砸死敵人。”
“公子確定儒家有這句話?”李信是莽了點,可他不是傻子。
儒家那幫吊書袋子的酸儒,李信又不是沒見過。
天天嘴裏念叨著之乎者也,說些讓人聽不懂的大道理。
個個好為人師。
他可以拍著胸脯說,儒家說不出這句話,至少後半句絕對說不出。
“出處不重要,怎麽用才是關鍵。”
成蟜狡辯了一句,便繼續分析道:“聽到呂不韋要把羅網交給我的時候,一時高興,險些中了他的套路。
要不是本公子性情淡泊,不喜權勢,現在肯定還在沾沾自喜之中。
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李信稍稍冷靜下來,順著成蟜的話往下想去。
一股涼意,直衝天靈蓋,他通體膽寒道:“呂不韋想要殺公子?他不怕呂氏滅門嗎?”
“我也不清楚,隻是心中不安罷了。”
成蟜搖搖頭,他也不確定呂不韋會不會殺自己。
距離約定造反的日子越來越近,冥冥之中,似乎有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力量,在幹擾著他的心境。
“呂不韋既然要交出羅網,卻堅持要等到攻趙之事結束,為什麽不能現在就交出來?
他的理由是,攻趙需要羅網的情報支持。”
成蟜好像突然患上了被害妄想綜合症,而且還有點嚴重,他繼續說道:“呂不韋掌管羅網,不可能連身邊人變色都不知道。
也有可能,呂不韋早就知道,一直默許呂秦跳來跳去,他在背後做黑手。
殺掉呂秦,是因為呂秦勾結魏方,意圖挑撥離間,可在這之前,挑撥離間的多了去了,也沒見呂不韋出手。
所以,殺掉呂秦,是因為他的存在,會幹擾到呂不韋的某個計劃。
如果是攻趙過程中出了意外,我被呂不韋借刀殺人,羅網就沒必要交到我的手裏了。
在王兄那裏,他完全可以解釋羅網已打算歸還,卻因為我出了意外,而不得不暫時保管。
與此同時,呂不韋在派人滅口凶手,不僅無罪還有功,王兄看在呂不韋給他唯一的歐豆豆複仇的份上,也不會為難他的,興許還能保全相邦之位。”
不行了。
成蟜覺得自己要長腦子了。
但是,因為營養不良,長不出來,憋得難受。
看著幾乎開始自說自話的成蟜,李信心中有些不忍,這件事有必要告訴王上知道,公子的情況似乎不妙。
但是,當務之急,需要穩住公子的心神,不能讓他胡思亂想下去了。
李信開口安慰道:“此刻起,信會時刻陪在公子身邊,如果有人想害公子,必須踩著我的屍體過去。”
四周被黑暗籠罩,沉寂在一片寧靜之中。
嬴政躺在躺椅上,一手裏捧著竹簡,一手拿著毛筆。
他在竹簡上寫下批注,將竹簡合起來,反手托著。
趙高小步上前,接過竹簡的同時,把早就準備好的,需要批示的竹簡遞了上去。
而後,小心翼翼地退到遠處,把批注好的竹簡,放在該放的地方。
原地站定,等待著下一次動身。
“老狐狸,明知道黑冰台的人在盯著他,還要繞一大圈,通過成蟜來試探寡人的態度。”
嬴政的四周,陡然被一層冰霜覆蓋,使得整個宮殿的溫度,都有所下降。
夜風鑽過門窗的縫隙,吹動燈火。
拉扯著三人的影子,在房間裏搖晃。
趙高提著礙事的衣擺,小步快走地來到窗戶前。
他推了推並沒有完全關好的窗戶,確認嚴絲合縫後,移動到下一個窗戶前。
檢查其它的窗戶,隻是為了避嫌。
當大王開口的那一瞬間,他就知道接下來的話,不是他能夠聽的。
即便是沒有這股風,他也會找其他的借口退到遠處。
既能讓大王在用得著的時候,第一時間找到他,又能確保自己聽不到兩人的對話。
這並不代表,他不想知道兩人的對話,隻是,他更想活著,更知道在大王的身邊做事,怎麽才能活著。
“相邦和公子之間矛盾重重,這麽做也許是不信任公子,在試探他。”蒙恬回頭看了眼向窗戶走去的趙高,說出自己的推測。
“是嗎?”
“寡人怎麽覺得,他是在試探寡人。”
蒙恬垂著頭,眼皮看著自己的腳下,沒有說話,他知道嬴政接下來還有話要說。
果不其然,伴隨著竹簡碰撞的嘩啦聲,嬴政繼續說道:“他想看看,成蟜會不會交出羅網。
成蟜不交出羅網,寡人若想因羅網問罪於仲父,就要一起治罪成蟜。
成蟜若是交出羅網,對仲父來說,這是功,不是過。
他獨掌羅網十年,在寡人親政之前歸還,就算是寡人,也找不到理由來問罪於他。”
“黑冰台傳回的消息中,還有相邦請祖父出山的真實目的,他若是為了躲避王上親政後的問罪,為何還要做這種事?”
對於嬴政的分析,蒙恬無條件相信,但是,他產生了新的疑問。
派出秦軍謀取私人封地,上一個因此治罪罷黜相位的是穰侯。
蒙恬不相信呂不韋會不知道這段往事。
既然知道,還要這麽做,目的是什麽?
交出羅網,是為了避罪,出兵攻趙,又是在犯罪。
呂不韋同時在做矛盾的兩件事,這是蒙恬所不能理解的。
“為了回到封地。”嬴政嘴角上揚起一個微小的弧度。
他將呂不韋的所有謀劃全部看透了。
但這些,更像是陽謀。
就算是他,想要問罪呂不韋,最多是在穰侯結局的基礎上,剝奪呂氏封地。
並不足以致命。
不過,嬴政的心中,已有了應對之策。
如果一切按照計劃進行的話,計劃結束,他就會提前親政。
失敗的話……
他沒有去想這個結果,因為成蟜置身局中,失敗的後果,他無法承受。
黑冰台傳來三件事,羅網和攻趙都是一等一的大事,此外還有一件看似,很不起眼的小事。
嬴政暫時收起竹簡,問向蒙恬:“仲父殺了跟隨他多年的管家,這件事,你怎麽看?”
這些算計人心的彎彎繞繞,蒙恬本就不擅長,這還是跟在王上身邊,耳濡目染長時的結果。
他不願意算計是一方麵,本性如此,也是一方麵。
聽到王上的問話,蒙恬第一時間就是往人性處去想,心中焦急不堪,卻始終不得頭緒。
隻好把最開始的想法,稍作修飾說了出來:“相邦想要在王上親政以後,全身而退回到封地,呂秦在這個時候勾結六國暗探,擋了相邦的路,所以會被清理掉。”
蒙氏一族,行事端正,是寡人之幸。
卻不一定是蒙氏之幸!
“或許此事,成蟜比你看得清楚。”
嬴政心有所感,卻沒有當著蒙恬的麵說出來,而是擺擺手,示意他退下。
……
“公子,你是說呂不韋派人殺了呂秦,是做樣子給王上看?”
李信暴躁了。
在相邦府的時候,他還覺得呂不韋回心轉意了,開始做個好人了。
等回到府上,聽完成蟜的分析,才發現是自己單純。
他按壓著手指,指關節處發出清脆的聲音,嚷嚷道:“公子,我記得你說過要安排呂不韋的,什麽時候去,我一定不會客氣的。”
“世界如此美好,你卻如此暴躁!”
“不好!不好!”
成蟜搖搖頭,拒絕李信的無腦行為:“呂不韋又不是熊啟那個傻子,我們要是真的去偷襲他,一定會被他反包圍的。
儒家有雲,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君子要做危牆,才能砸死敵人。”
“公子確定儒家有這句話?”李信是莽了點,可他不是傻子。
儒家那幫吊書袋子的酸儒,李信又不是沒見過。
天天嘴裏念叨著之乎者也,說些讓人聽不懂的大道理。
個個好為人師。
他可以拍著胸脯說,儒家說不出這句話,至少後半句絕對說不出。
“出處不重要,怎麽用才是關鍵。”
成蟜狡辯了一句,便繼續分析道:“聽到呂不韋要把羅網交給我的時候,一時高興,險些中了他的套路。
要不是本公子性情淡泊,不喜權勢,現在肯定還在沾沾自喜之中。
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李信稍稍冷靜下來,順著成蟜的話往下想去。
一股涼意,直衝天靈蓋,他通體膽寒道:“呂不韋想要殺公子?他不怕呂氏滅門嗎?”
“我也不清楚,隻是心中不安罷了。”
成蟜搖搖頭,他也不確定呂不韋會不會殺自己。
距離約定造反的日子越來越近,冥冥之中,似乎有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力量,在幹擾著他的心境。
“呂不韋既然要交出羅網,卻堅持要等到攻趙之事結束,為什麽不能現在就交出來?
他的理由是,攻趙需要羅網的情報支持。”
成蟜好像突然患上了被害妄想綜合症,而且還有點嚴重,他繼續說道:“呂不韋掌管羅網,不可能連身邊人變色都不知道。
也有可能,呂不韋早就知道,一直默許呂秦跳來跳去,他在背後做黑手。
殺掉呂秦,是因為呂秦勾結魏方,意圖挑撥離間,可在這之前,挑撥離間的多了去了,也沒見呂不韋出手。
所以,殺掉呂秦,是因為他的存在,會幹擾到呂不韋的某個計劃。
如果是攻趙過程中出了意外,我被呂不韋借刀殺人,羅網就沒必要交到我的手裏了。
在王兄那裏,他完全可以解釋羅網已打算歸還,卻因為我出了意外,而不得不暫時保管。
與此同時,呂不韋在派人滅口凶手,不僅無罪還有功,王兄看在呂不韋給他唯一的歐豆豆複仇的份上,也不會為難他的,興許還能保全相邦之位。”
不行了。
成蟜覺得自己要長腦子了。
但是,因為營養不良,長不出來,憋得難受。
看著幾乎開始自說自話的成蟜,李信心中有些不忍,這件事有必要告訴王上知道,公子的情況似乎不妙。
但是,當務之急,需要穩住公子的心神,不能讓他胡思亂想下去了。
李信開口安慰道:“此刻起,信會時刻陪在公子身邊,如果有人想害公子,必須踩著我的屍體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