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楊誌&喬偉 四十五
重生九零:不做老實人 作者:皮皮的小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光荏苒,喬玉梅大學畢業考上研究生,喬偉楊誌也都考上了大學。
楊誌原想換條輕鬆些的路走走,思來想去,無論是從政還是從商對他的吸引力都沒有從軍強。
這一世好好養了回自己,所有的遺憾和虧欠都得以彌補,也沒人再像前世一樣對他冷嘲熱諷笑話他,曾經有些扭曲、冷漠的心理得到修複。
正氣更足,更想保衛國家。
楊誌報考了軍校,喬偉報考政法大學,杜文舒還在上高中。
但她並不想以後跟楊誌處對象,不是嫌棄楊誌不好,也不是覺得自己配不上楊誌。
而是認為現在說什麽都為時過早,楊誌會遇到更好的姑娘,到那時還能看上她這個村姑嗎?
是遵守對她的承諾不情不願的跟她處對象、結婚,還是一臉嫌棄的對她說,我已經不是當年的我,別妄想攀高枝。
她不想去想那麽遙遠的事,隻想努力考上大學,孝敬父母,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她跟楊誌有緣分就在一起,沒緣分就算了,這個世界誰離了誰都能活。
楊誌在心裏唏噓一番後沒做糾結。
身體年輕產生的激素對情情愛愛確實有些渴望,可都活成老妖怪的人了,自製力和忍耐力是一流。
即便杜文舒不嫁給他,他也會把她當妹妹一樣,哦不對,是姐姐。
以後會盡最大的能力幫助她,盡量不讓她受委屈。
喬康跟喬偉楊誌一同上小學,二人一連跳了兩級,把他甩到後麵就已經夠鬱悶的。
後來還因為意外受傷在床上躺了幾個月,休學一年就跟晚一年喬燕喬靈成了同學。
幸好這次順利考上了中專,三年後他也能跟喬健一樣端上鐵飯碗。
拿到錄取通知書他特意在喬茉麵前炫耀,喬茉氣得恨不得衝上去把他的錄取通知書撕個粉碎。
喬燕如願以償考上中專,喬靈差了一分隻能上高中,躲在被窩裏哭了一整晚。
好在喬二叔看喬偉楊誌都考上了大學,更何況學費不用他出,也就同意繼續讓她念書。
喬靈萬分慶幸父母離婚了,不然以她媽的性子絕對不會再讓她繼續讀高中。
自打父母離婚後她爸沒有以往那麽偏心,雖然還是偏向她哥,但明顯講理多了。
起碼爺奶說什麽能聽得進去,不像她媽在的時候那樣,在爺奶麵前答應的好好的,轉頭她媽枕頭風一吹爺奶的話就成了放屁。
喬靈收拾好心情,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就算考不上本科,考個專科也行,畢業了也包分配工作。
喬梁則連高中的門檻都沒摸到,隻能回家務農。
要是能將喬燕的名額換給喬梁,喬三叔喬三嬸會毫不猶豫地逼喬燕讓給哥哥。
讓不了就沒辦法了,隻能讓喬燕去上學,但不講理的喬三叔提出一個要求,今後喬燕工作了工資必須給娘家一半。
喬燕怕自己不同意親爹能把她關起來不讓她去上學,就是軟應了下來。
等她工作了要給多少錢就不是喬三叔能要挾的。
這些年喬家在村裏名聲大噪,總有讓村民吃不完的瓜,以及羨慕。
老兩口養在身邊的孩子全都考上重點大學,喬健喬康喬燕都考上中專。
喬家一下子出了六個吃皇糧的,能不讓人羨慕嗎。
誰跟人聊八卦也不會問你家有多少錢多少糧,畢竟這東西就算是親戚,問了也不會得到一句實話。
沒別的八卦可聊,說的最多的就是孩子。
誰家的孩子有出息大家都看在眼裏,羨慕也是實打實的。
喬健中專畢業後本要分在縣裏工作,可他運氣好處的對象家裏有關係。
女方是獨女,父母不願讓她嫁出去,隻要喬健同意做上門女婿對方就替他落實在市卷煙廠的工作。
待遇天差地別,起點也更高。
隻是上門女婿不好做,但喬建覺得比起隔三差五見到令人糟心的喬父和後媽,似乎做上門女婿也不是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他還是征求了喬爺爺喬奶奶的意見,二老將利弊跟他分析後,讓他自己決定。
人生是他自己的,隻有自己做的決定,將來就算路不好走也怪不了任何人頭上。
楊誌說,吃軟飯也有軟飯的優點,起碼少走十年以上的彎路,比同齡人就節省了十年的時間,得到的機會更多。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既要得到好處那就要有相應的付出,尊嚴就是其中之一。
就看喬健能不能愉快的把這碗軟飯吃到最後。
喬健最終決定做上門女婿,接到通知的喬父氣得一夜沒睡著。
大兒子在農村是頂門立戶的存在,給人做上門女婿不就是打他這個當爹的臉麽。
楊桂芳實話實說:“前幾年都管不了,現在翅膀硬了你還想管?隨便他吧,順著他的意思以後他還能多給你點,不然他理都懶得理你,幾個小的也有樣學樣,我看你怎麽辦。”
反正不是自己生的,做不做上門女婿對她沒有任何影響。
喬健日子好過了她這個繼母也能跟著得點好處,說不定三個丫頭因為哥哥還能嫁到好點的人家。
喬父的氣一下子就泄了,不泄能怎麽辦,把自己氣死了豈不是虧大了。
他還等著什麽都不做,靠著兒女吃香喝辣,過老太爺的日子。
這輩子他沒什麽理想,就想啃老啃兒女,讓自己的日子能過得輕鬆愜意。
楊桂芳說的也沒錯,幾個兒子沒一個聽他的,小時候還能拿捏,現在一個個翅膀都硬了不來管他這個當爹的就不錯了。
喬偉和楊誌都要去省外念書,楊誌畢業了就是軍官絕對不會再回縣裏,而喬偉也未必會回來。
喬玉梅也不會回來,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不靠譜,喬爺爺喬奶奶就聽了喬偉的意見,去京市居住。
眼不見心不煩,不見幾個糟心兒子,還能多活幾年。
謝一誠早已收了喬偉做幹孫子,孫子都不在村裏他也就沒必要留在這裏,喬偉勸他他也隻是假意推了推就一同收收行李去京市。
喬父三兄弟還盼著得到二老的財產,哪知人家直接拍拍屁股瀟灑的去京市享福去了,走的時候連句招呼都沒打。
喬三叔喝了幾口馬尿跟兩個哥哥吐槽:“爸媽真是越老越糊塗,對外人都比對我們三個親兒子好。”
這個外人指的自然是楊誌。
喬二叔補充一句:“何止,咱們三個兒子加起來也不如喬玉梅一個丫頭片子在爸媽心裏重要,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
要是爺奶還在肯定不會讓咱們受這些個委屈。”
喬父認同兩個弟弟的話,三人邊喝酒邊抱怨父母。
喬靈把一碗炸花生放到桌上,轉身的時候滿臉鄙夷。
隻覺得爺奶去京市是最正確不過的選擇,不然聽到幾個不孝子的話肯定會生氣。
楊誌原想換條輕鬆些的路走走,思來想去,無論是從政還是從商對他的吸引力都沒有從軍強。
這一世好好養了回自己,所有的遺憾和虧欠都得以彌補,也沒人再像前世一樣對他冷嘲熱諷笑話他,曾經有些扭曲、冷漠的心理得到修複。
正氣更足,更想保衛國家。
楊誌報考了軍校,喬偉報考政法大學,杜文舒還在上高中。
但她並不想以後跟楊誌處對象,不是嫌棄楊誌不好,也不是覺得自己配不上楊誌。
而是認為現在說什麽都為時過早,楊誌會遇到更好的姑娘,到那時還能看上她這個村姑嗎?
是遵守對她的承諾不情不願的跟她處對象、結婚,還是一臉嫌棄的對她說,我已經不是當年的我,別妄想攀高枝。
她不想去想那麽遙遠的事,隻想努力考上大學,孝敬父母,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她跟楊誌有緣分就在一起,沒緣分就算了,這個世界誰離了誰都能活。
楊誌在心裏唏噓一番後沒做糾結。
身體年輕產生的激素對情情愛愛確實有些渴望,可都活成老妖怪的人了,自製力和忍耐力是一流。
即便杜文舒不嫁給他,他也會把她當妹妹一樣,哦不對,是姐姐。
以後會盡最大的能力幫助她,盡量不讓她受委屈。
喬康跟喬偉楊誌一同上小學,二人一連跳了兩級,把他甩到後麵就已經夠鬱悶的。
後來還因為意外受傷在床上躺了幾個月,休學一年就跟晚一年喬燕喬靈成了同學。
幸好這次順利考上了中專,三年後他也能跟喬健一樣端上鐵飯碗。
拿到錄取通知書他特意在喬茉麵前炫耀,喬茉氣得恨不得衝上去把他的錄取通知書撕個粉碎。
喬燕如願以償考上中專,喬靈差了一分隻能上高中,躲在被窩裏哭了一整晚。
好在喬二叔看喬偉楊誌都考上了大學,更何況學費不用他出,也就同意繼續讓她念書。
喬靈萬分慶幸父母離婚了,不然以她媽的性子絕對不會再讓她繼續讀高中。
自打父母離婚後她爸沒有以往那麽偏心,雖然還是偏向她哥,但明顯講理多了。
起碼爺奶說什麽能聽得進去,不像她媽在的時候那樣,在爺奶麵前答應的好好的,轉頭她媽枕頭風一吹爺奶的話就成了放屁。
喬靈收拾好心情,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就算考不上本科,考個專科也行,畢業了也包分配工作。
喬梁則連高中的門檻都沒摸到,隻能回家務農。
要是能將喬燕的名額換給喬梁,喬三叔喬三嬸會毫不猶豫地逼喬燕讓給哥哥。
讓不了就沒辦法了,隻能讓喬燕去上學,但不講理的喬三叔提出一個要求,今後喬燕工作了工資必須給娘家一半。
喬燕怕自己不同意親爹能把她關起來不讓她去上學,就是軟應了下來。
等她工作了要給多少錢就不是喬三叔能要挾的。
這些年喬家在村裏名聲大噪,總有讓村民吃不完的瓜,以及羨慕。
老兩口養在身邊的孩子全都考上重點大學,喬健喬康喬燕都考上中專。
喬家一下子出了六個吃皇糧的,能不讓人羨慕嗎。
誰跟人聊八卦也不會問你家有多少錢多少糧,畢竟這東西就算是親戚,問了也不會得到一句實話。
沒別的八卦可聊,說的最多的就是孩子。
誰家的孩子有出息大家都看在眼裏,羨慕也是實打實的。
喬健中專畢業後本要分在縣裏工作,可他運氣好處的對象家裏有關係。
女方是獨女,父母不願讓她嫁出去,隻要喬健同意做上門女婿對方就替他落實在市卷煙廠的工作。
待遇天差地別,起點也更高。
隻是上門女婿不好做,但喬建覺得比起隔三差五見到令人糟心的喬父和後媽,似乎做上門女婿也不是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他還是征求了喬爺爺喬奶奶的意見,二老將利弊跟他分析後,讓他自己決定。
人生是他自己的,隻有自己做的決定,將來就算路不好走也怪不了任何人頭上。
楊誌說,吃軟飯也有軟飯的優點,起碼少走十年以上的彎路,比同齡人就節省了十年的時間,得到的機會更多。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既要得到好處那就要有相應的付出,尊嚴就是其中之一。
就看喬健能不能愉快的把這碗軟飯吃到最後。
喬健最終決定做上門女婿,接到通知的喬父氣得一夜沒睡著。
大兒子在農村是頂門立戶的存在,給人做上門女婿不就是打他這個當爹的臉麽。
楊桂芳實話實說:“前幾年都管不了,現在翅膀硬了你還想管?隨便他吧,順著他的意思以後他還能多給你點,不然他理都懶得理你,幾個小的也有樣學樣,我看你怎麽辦。”
反正不是自己生的,做不做上門女婿對她沒有任何影響。
喬健日子好過了她這個繼母也能跟著得點好處,說不定三個丫頭因為哥哥還能嫁到好點的人家。
喬父的氣一下子就泄了,不泄能怎麽辦,把自己氣死了豈不是虧大了。
他還等著什麽都不做,靠著兒女吃香喝辣,過老太爺的日子。
這輩子他沒什麽理想,就想啃老啃兒女,讓自己的日子能過得輕鬆愜意。
楊桂芳說的也沒錯,幾個兒子沒一個聽他的,小時候還能拿捏,現在一個個翅膀都硬了不來管他這個當爹的就不錯了。
喬偉和楊誌都要去省外念書,楊誌畢業了就是軍官絕對不會再回縣裏,而喬偉也未必會回來。
喬玉梅也不會回來,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不靠譜,喬爺爺喬奶奶就聽了喬偉的意見,去京市居住。
眼不見心不煩,不見幾個糟心兒子,還能多活幾年。
謝一誠早已收了喬偉做幹孫子,孫子都不在村裏他也就沒必要留在這裏,喬偉勸他他也隻是假意推了推就一同收收行李去京市。
喬父三兄弟還盼著得到二老的財產,哪知人家直接拍拍屁股瀟灑的去京市享福去了,走的時候連句招呼都沒打。
喬三叔喝了幾口馬尿跟兩個哥哥吐槽:“爸媽真是越老越糊塗,對外人都比對我們三個親兒子好。”
這個外人指的自然是楊誌。
喬二叔補充一句:“何止,咱們三個兒子加起來也不如喬玉梅一個丫頭片子在爸媽心裏重要,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
要是爺奶還在肯定不會讓咱們受這些個委屈。”
喬父認同兩個弟弟的話,三人邊喝酒邊抱怨父母。
喬靈把一碗炸花生放到桌上,轉身的時候滿臉鄙夷。
隻覺得爺奶去京市是最正確不過的選擇,不然聽到幾個不孝子的話肯定會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