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考官之爭
和變成親哥的白月光搶皇位 作者:小星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秋初,秋闈鄉試在即,但朝廷裏關於來年春闈的主考官人選卻吵了起來。
朝堂之上,百官雲集議論紛紛,今科秋闈過後便是準備來年春闈,春闈將會選出殿試三甲,事關朝廷用人,主考官人選卻遲遲未定,金鑾殿上氣氛緊張,爭論聲不絕於耳,皇帝端坐在金碧輝煌的九爪盤龍椅上。
每年的春闈主考官都是個香餑餑,因為不論是何處來的舉子,隻要中了舉,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都需稱主考官一聲“先生”,此職於官場人脈大有助益,因此花落誰家自然是備受矚目。
關於此次春闈的主考官,吏部舉薦候選二人交於朝中定奪,一人是從五品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前探花唐舟,一人為正五品考功司郎中,此人是曾是狀元,名為白洛水,曾是正四品大學士紀聞殊的門生。
歐陽恪在此之前預先同慕無錚商討過,此次春闈可借機與四方舉子往來,於人脈上有大益,遂向慕無錚舉薦唐舟。稱此人文采逸秀,為人穩重進退有度,適宜為科舉主考官,且他早有為端王效力之心,慕無錚自然應允。
慕無錚於次日上奏道:“陛下,臣以為員外郎唐舟更為合適。此人探花出身,原為殿閣中人,調入吏部後辦事勤勉,朝中諸公對其無不稱讚有加,此人當為春闈主考官,科舉雖近在眼前,但朝中官員考校亦是大事,讓白郎中去主持春闈,是大材小用了。”
然太子慕無離卻當堂持玉芴在身前道:“父皇,既是春闈主考官,自然應選最有才能者,吏部功考司郎中白洛水才華橫溢一騎絕塵,昔日殿試之舉已見其文章卓越,可稱得上英辭潤金石,高義薄雲天。且其為人剛正不阿,科舉乃是國之大事,若為春闈主考,必能秉公持正,選拔天下英賢。
慕無錚眉心微蹙:“白郎中的確一騎絕塵不錯,可是白郎中與紀氏關係緊密了些,紀公曾為帝師又曾為太子太師,門生遍布天下、世所供仰是當然。隻是若此次白郎中擔任主考官,難免有失公允。若恰好紀公其餘門生進榜,恐會讓天下書生誤以為中舉需得與紀氏門楣沾親帶故才能在朝中步步高升,科考關係重大,且為保紀公兩朝英名,白郎中於此事上須得避嫌才是道理。”
皇帝聞言似乎也有顧慮,紀氏一族幾乎無人不師,若春闈主考官還與紀氏沾親帶故,恐怕的確會讓人質疑朝廷偏袒紀氏門生。
慕無離針鋒相對:“紀公既為兩朝帝師又曾為太子太師,乃是當世大儒,其下門生又豈會為一己之私偏袒相熟子弟?唐舟探花郎出身,如今不過是從五品吏部考功司員外郎。若他擔任主考官,何以服眾?”
慕無錚言辭鏗鏘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以唐舟之能,主持春闈足矣,根本無須品階過高!如何就不能服眾?”
慕無離眼神微眯,語氣冷冽:“主春闈者,若品階不高,何以彰顯永晝遴選才子之重?”
慕無錚言辭含諷帶刺地回擊:“照太子殿下這般道理,主持科考的官員身份理應愈高愈好才行,既如此,你我何必在區區兩個五品官身上百轉糾結?自當以陛下親自主持科考,才能彰顯我永晝泱泱大國看重遴選才子!”
群臣各懷心事地被太子和端王互不相讓的爭吵喝住,各自屏息而待,太子與親王相爭,殿閣輔政大學士歐陽恪和大學士紀聞殊都不便站出來說話,隻能等皇帝裁斷。
皇帝被兩方吵的頭又疼起來,想來想去隻得暫緩此事,曰:“太子與端王所薦之人亦各有才華。然此事關乎朝廷選拔人才,爾等當審慎行事。唐舟、白洛水二人。朕當另派人考察,再做定奪。
太子慕無離、端王慕無錚拜曰:“父皇\/陛下聖明。”
二人於此事上各執己見,分歧甚大,朝下後殿內秘密深談時仍不相讓,最後竟是慕無錚氣急甩袖而去。
歐陽恪特意邀慕無錚到府中,提醒慕無錚道:“此次太子推舉的白洛水雖出身狀元,若是旁人便罷了,畢竟他的確是紀公的門生,與太子走得太近。殿下啊,此次若是退一步,日後便是處處受製於人,殿下此次絕不能退,否則日後恐怕隻能看著太子的勢力在朝堂上一家獨大啊.......”
慕無錚沉眸道,“歐陽大人且放心,在其位自然謀其政,不該相讓的時候,本王絕不會相讓。”
直到第二日,未等慕無錚說什麽,慕無離持芴站出來提議,“兒臣以為,可讓二人各自出題,以試考生之才。誰出的題目更能考驗考生之才,誰便為主考官。”
皇帝聽後,微微點頭,說道:“此法甚妙。來人,取筆墨紙硯,讓二人出題。”
白洛水、唐舟領命,紛紛準備。片刻後,二人紛紛將題目呈於皇帝。皇帝看了看二人的題目,點了點頭,說道:“二位愛卿的題目皆甚妙,朕決定,讓二人同時為主考官,共同主持今科春闈。” 百官聽後,紛紛稱善。
慕無離與慕無錚對視一眼,慕無離眼中閃過一絲無奈,慕無錚似餘怒未消,他的臉本就冷豔,陰惻惻瞪來難免讓人駭然,慕無離隻是望著他歎了口氣,沒說什麽。慕無錚下了朝也沒有理會慕無離,而是直接大步流星甩袖踏著白玉階離開金鑾殿。
慕無錚回到端王府,此時恰好正逢端王府通往太子府的地道已然修好,冬易前來回稟。然回稟完卻見慕無錚麵色陰沉,回道:“那地道先給本王鎖上。”
冬易見狀不敢詢問,隻按吩咐照做。
慕無錚於殿中摔砸大發脾氣,他雖怒火攻心但更清醒地深知自己並非是因為在朝堂之上差人半招而生氣。
而是因為他忽然意識到,岱縣的事已經過去了。
他之前答應歐陽恪的事必須做到。
他不可能不與慕無離相爭,小事看來是春闈主考官之爭,但究其根本,是事關朝廷權力之爭,慕無離根本就沒想過讓權於他,若慕無離願意相讓,又怎會在主考官一事上錙銖必較?
他同歐陽大人說過的“勸其退儲,保其榮華”之策,根本就不可能成事。
因為隻要慕無離在儲一日,必然會事必親躬,又怎可能讓權?他穩坐二十年的太子之位,許多事已成了習慣,根本不是說讓便能讓的。
慕無錚與歐陽恪這些日關於科舉一再商議,都認定必須緊緊抓住此次科舉,給眼下的朝堂放血再換血,可是他既需要新血,也需要一把放血的好刀。
來年的春闈進榜的朝廷新秀自然就是那新血,可如今他還缺一把好刀,眼下朝中已經勢力分明,他慕無錚若想放血,放的不是皇帝的血,就是慕無離的血。
他本想著等這新血備好了,那刀子......自會自己遞到跟前。
可是眼下白洛水與唐舟同為主考官,說明此次科舉恐怕慕無錚隻能時時在慕無離的眼皮子底下做些籌謀布局,叫他如何不憋屈?
慕無離既已想出白洛水與唐舟各自出題比試之策,不管那二人比試結果如何,慕無錚都已經被慕無離將了一軍。
白洛水狀元出身,才能當然不可能輸給探花出身的唐舟,此比試隻有兩個結果,要麽白洛水勝出,要麽二人持平不分上下,共理主考之事,但兩個結果都意味著,慕無錚輸了,輸給了慕無離。
這才是慕無錚大發脾氣的原因,與慕無離相爭無可避免,他早知如此卻難免動心動氣。
接連十日,二人都未曾說過一句話,慕無離每日上朝與從前一般清雅華貴,端方如玉。
慕無錚上了朝就是陰著臉站在瑞王旁邊,看得瑞王慕無寂也有些摸不著頭腦,阿錚與大哥在臨江縣時還有說有笑,怎麽經過一個主考官的事情關係緊張成這般?
嚇得慕無寂下了朝根本不敢如從前一般邀二人品茶鬥武了。
端王府。
冷冽的雪鬆檀香從熏香爐裏飄出,慕無錚平躺在榻上,脖頸下枕著青玉檀香軟枕,身下殿下蠶冰織錦。
他才沐浴過,發絲微濕麵頰潮紅,尊貴男子身上帶著濕氣如同被雨打得孱弱的梨花,又如入秋的海棠花蕊零落在名貴錦衾作的塵泥中。
一旁的燭火點進慕無錚淺眸裏,他雙眼望著上方的床幔出神。
他如何不思念慕無離?可是主考官之爭一事仿佛還在眼前,慕無錚過不去心裏那道坎。
那道名為“立場”的天塹。
居於高位者,掌他人生死。
他像是分裂成兩個他,一個他隻想對慕無離言笑晏晏,一個他卻嘶喊著要把該爭到的趁早爭到手。
又是一連過去幾日,秋闈早就已經結束了,林霜絳難得有空來端王府看望他,二人閑聊許多,林霜絳順便又給他把起脈來。
摸脈摸了沒一會,林霜絳眉頭漸蹙起,抬眸看了看慕無錚,似是欲言又止。
“怎麽了?”
林霜絳鬆開他的手,歎氣。
“你不愛惜身子,養而不成底子反倒更虛。可不能再耗心費神了。”
慕無錚疲倦地撐著頭,“你都摸出來了?”
“嗯。你如今連內力都有所影響,心火躁鬱難平,夜裏恐怕也眠淺。說吧,到底怎麽了?”
慕無錚目光微凝,將推舉春闈主考官一事緩緩道來。
林霜絳聽完,問他,“你覺得皇權與江山百姓,在咱們這位太子殿下眼裏,孰重孰輕?”
慕無錚想也不想便答道,“太子殿下自然心係江山百姓。”
林霜絳又問,“那你覺得,江山百姓與你,在太子殿下眼裏,孰重孰輕?”
慕無錚微怔,有些失落道,“江山百姓尤重。”
林霜絳再進一步,“那且置江山百姓不論,以你對太子殿下的了解,皇權與你,在太子殿下眼裏孰重孰輕?”
慕無錚答道,“以我對太子殿下的了解,殿下並非貪權之人......否則殿下重兵在握,早就可以逼宮,自立為帝。”
權、名、利,何時入過殿下的眼?
林霜絳循循善誘道,“其實你心知,太子非握權而不舍也,你此次苦心籌謀春闈,既是為招得用之人,又欲鏟剔蠹敝,圖破朝堂之固疾,貶舊提新。而太子薦白洛水,亦是欲重用真正有識之士,使朝堂正本清源、改往開來。你與他立場雖懸殊,目的卻別無二致,不過術各有道,你二人爭權也不過是爭手段,隻是你與太子如今都想借此道來行事,如此一來,相爭之勢不可避免。”
慕無錚有些猶豫,“話雖如此,歐陽大人還是提醒我,若要防備殿下勢大,我的確不得不爭。”
“歐陽大人身為人臣,諫君防敵無可厚非,尤其還是太子那般強大的對手.....隻是小錚,知己知彼,自然能百戰百勝,何須防之?你既已知太子非徒慕權位者,若能明白其所欲何求,又何須再一味防備?”
慕無錚微微低下頭,似是沉思,“我其實一直都知道他想要什麽......他最看重的,是北征。是還未收回的北境二十城。”
林霜絳反問,“水麵之上是北征,而水麵之下......則是太子究竟為何如此在意北征。你難道就不好奇麽,為何雍王、榮王、瑞王都不在意二十城是否收回,唯獨太子在意,甚至為此苦心籌謀多年......難道就因為他是太子麽?”
“我的確想過這個問題,可我觀察許久,殿下的確心係江山百姓,此問實在無解。”慕無錚歎道。
“太子非生而知為太子也,前朝讀遍聖賢書最後卻還是亡國的儲君國君比比皆是,他難道不可以如此麽?”林霜絳眼瞳沉靜,透不出情緒。
“霜絳,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麽?”慕無錚將他的話品了又品。
“不過是些猜測。我入國子監時不過十一二歲,那年太子殿下已軒然霞舉參政入朝,國子監無人不以太子殿下為表率,所以......再往前太子殿下是何種模樣,我也不得而知。”林霜絳又道,“我隻是提議你可以去尋人了解一番殿下稚年往事,我年幼時時而撞見太子殿下獨舞長槍,沒有晉將軍在的時候,殿下輒無笑意......讓人看著,很是落寞。”
慕無錚有些詫異,他從未想過“落寞”這兩個字能與身邊人臣環繞的慕無離聯係到一起。
“為何會如此?”
林霜絳搖搖頭,“我也不知,小錚,他這些年來將這太子一位的確做得盡善盡美,可我總覺得,盡善盡美之中亦有不得已處,居高位者自有其不由己時。”
慕無錚歎道,“我明白了,你說的,我會仔細考慮。”
慕無錚送走林霜絳後,夏霖來稟告,“殿下,關於雍王之事,有了眉目。”
“雍王的下落找到了?”慕無錚收緊目光。
“不是......是歐陽大人的眼線查到雍王昔年在行宮救起一個落水的秀女......此人,正是如今在宮中日日伴駕的容嬪。”
慕無錚站起身,“這麽說來,是這個容嬪一直悄悄給外逃的雍王傳遞朝裏的消息,所以朝中派出去的人才一直抓不到他。眼下隻要抓著容嬪這條線,順著容嬪傳遞消息這條路,就能找到雍王的下落。”
“是,隻是殿下......容嬪身在後宮,尋常人怕是不便......”夏霖言語間似乎隱約有些為難。
慕無錚長袖一揮,“無妨,本王親自進宮潛進去一趟就是了,容嬪知道我們進不去,住處想必還留著痕跡,如此一來,我們另辟蹊徑進去便是了
“殿下要如何另辟蹊徑?”
慕無錚沉思半晌,“前陣子禮樂司給父皇新獻了一班江南舞伎......去給本王找一套女子的裙衫來,本王要扮作舞伎。
馬車順著朱紅城牆緩緩開進巍然屹立的皇宮,落日的最後一縷霞光正從皇宮最高處金簷上緩緩消失。
慕無錚隻進入宮門的時候以男子之身掀開簾表了一下身份便在馬車內預先換好女裝,然後馬車開往靠近後宮的宮道,慕無錚獨自下車,從一側宮牆翻身而入。
他按照歐陽恪手下提前交代好的線索,穿梭在宮廷的走廊之間,避開了巡邏的侍衛,預先守在容嬪宮門不遠處,隻等那一群平日進出容嬪宮裏的舞伎按時辰來容嬪宮裏一同等著為皇帝獻舞。
他身著一襲水藍色的輕紗長裙,裙擺上繡著白色雲紋,夏霖特意為他梳起發髻,插著一根玉蘭花簪,發髻上綴了些點翠。臉上戴著一麵薄紗,遮住了他的大部分麵容。他腰肢纖細,走起路來輕盈如仙。
見到一群同樣衣著的女子成群一個接一個進入容嬪宮殿,便一個眼尖趁人不注意跟在這群女子身後,待進了宮,他身影一閃躲進一旁的偏殿裏,看著這群女子一個接一個進入正殿中。
眼下正殿正是人多的時候,等這群女子獻完了舞,皇帝與容嬪從宮裏出來,慕無錚才能潛進去。
大概等了一個多時辰,那群女子才蜂擁而出,緊著,身姿嫋嫋的容嬪也攬著皇帝的手臂從正殿裏出來,身後跟著一群隨身伺候的侍女,看來現在正是時候。
侍女們不是跟著皇帝容嬪伺候就是零零散散三四個人在院子裏忙碌,慕無錚憑借著輕功借機溜進正殿裏,寢宮裏彌漫著濃鬱的香氣,慕無錚小心翼翼避開桌上擺件四處翻找,試圖找到一些關於容嬪給雍王傳遞消息的蛛絲馬跡。
容嬪的妝案與書案都被慕無錚仔細翻了個遍,卻毫無所獲,正當慕無錚納悶之際,他耳尖輕動似乎隱約從殿外聽見動靜。
慕無錚眼神四處觀望,容嬪的床邊掛著華麗厚重的帷幔,眼神在床底與衣櫃之間來回糾結,最終還是決定躲進鋪著錦衾蓋得嚴實的床底。
此時恰好皇帝攜著容嬪推門而入,皇帝攬著人好聲安慰,“愛妃既不喜那白玉蘭,朕便命人盡數移了去叫人換成木槿。”
“陛下,這禦花園南苑滿園白玉蘭似是皇後娘娘心愛之物,若都叫人移了去……回頭皇後娘娘傷心難過起來怕不是要斥責臣妾狐媚惑主。”女子聲音甜軟嬌媚,幾乎能酥到人心底裏。
“愛妃難得有興致賞花,不過是南苑白玉蘭,朕命人移栽到北苑給皇後就是了,既是朕要換,皇後不至於怪罪於你。”
“陛下,如此一來……不會太過於興師動眾吧?”
“愛妃不必憂心……”
黑暗中,床底透進的光線幾乎微弱,慕無錚撐著身子小心翼翼往裏挪動,生怕弄出聲響,背脊卻在此時碰撞上一具溫熱的身軀,慕無錚瞳孔驟縮,他沒想到床底竟然還有人!
一股熟悉的冷檀香包裹住他,慕無錚震驚地艱難回頭,在黑暗中看到一雙熟悉的琥珀色眼眸,男人似乎是怕他弄出聲響,不顧慕無錚滿臉愕然將他麵對麵摟進懷中。
“吾當真不知錚兒還有這般喜好。”慕無離貼著他的耳朵虛聲道。
即便聲音很輕,慕無錚卻依然聽出了笑意,說完胸膛還往後退開些距離,眼神似乎落在他眉心畫的花鈿上。
這是二人那日在朝堂之上因春闈主考官人選一事不歡而散後,二人第一次私下見麵。
沒想到是這樣的情景。
更沒想到是這樣的場合!在皇帝寵妃的寢宮裏!
慕無錚想到自己身上的衣裙,羞恥得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盡管春澗軒時他那身紅衣已是誇張到極致,但那還稱不上是女子裝束,婚禮那日穿嫁衣也可以說是為了瞞天過海迫不得已,可是現在他完完全全穿的就是尋常女子的衣裙!
“錚兒也想不到太子殿下竟還有潛入後妃寢宮的癖好。”慕無錚瞪著眼回懟。
一男一女相談的聲音愈來愈近,最後甚至坐在床上,慕無錚和慕無離睜眼望著對方屏息,生怕床上那二人察覺。
慕無離眼神落在他身上,腰間攬著的手緊了緊,慕無錚兩眼瞪來,看口型似乎是在說:鬆開我!
———身前人唇角微翹輕輕搖了搖頭,這小傻瓜竟然直到現在都還在生他的氣。
床榻上二人低儂軟語一陣過後,床下二人耳邊隔著床板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緊接著傳來的聲音令人麵紅耳赤簡直不堪入耳,慕無錚不可思議地瞪大眼。
他在做什麽?
他竟然和慕無離一起躲在床下偷聽皇帝的牆角!
朝堂之上,百官雲集議論紛紛,今科秋闈過後便是準備來年春闈,春闈將會選出殿試三甲,事關朝廷用人,主考官人選卻遲遲未定,金鑾殿上氣氛緊張,爭論聲不絕於耳,皇帝端坐在金碧輝煌的九爪盤龍椅上。
每年的春闈主考官都是個香餑餑,因為不論是何處來的舉子,隻要中了舉,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都需稱主考官一聲“先生”,此職於官場人脈大有助益,因此花落誰家自然是備受矚目。
關於此次春闈的主考官,吏部舉薦候選二人交於朝中定奪,一人是從五品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前探花唐舟,一人為正五品考功司郎中,此人是曾是狀元,名為白洛水,曾是正四品大學士紀聞殊的門生。
歐陽恪在此之前預先同慕無錚商討過,此次春闈可借機與四方舉子往來,於人脈上有大益,遂向慕無錚舉薦唐舟。稱此人文采逸秀,為人穩重進退有度,適宜為科舉主考官,且他早有為端王效力之心,慕無錚自然應允。
慕無錚於次日上奏道:“陛下,臣以為員外郎唐舟更為合適。此人探花出身,原為殿閣中人,調入吏部後辦事勤勉,朝中諸公對其無不稱讚有加,此人當為春闈主考官,科舉雖近在眼前,但朝中官員考校亦是大事,讓白郎中去主持春闈,是大材小用了。”
然太子慕無離卻當堂持玉芴在身前道:“父皇,既是春闈主考官,自然應選最有才能者,吏部功考司郎中白洛水才華橫溢一騎絕塵,昔日殿試之舉已見其文章卓越,可稱得上英辭潤金石,高義薄雲天。且其為人剛正不阿,科舉乃是國之大事,若為春闈主考,必能秉公持正,選拔天下英賢。
慕無錚眉心微蹙:“白郎中的確一騎絕塵不錯,可是白郎中與紀氏關係緊密了些,紀公曾為帝師又曾為太子太師,門生遍布天下、世所供仰是當然。隻是若此次白郎中擔任主考官,難免有失公允。若恰好紀公其餘門生進榜,恐會讓天下書生誤以為中舉需得與紀氏門楣沾親帶故才能在朝中步步高升,科考關係重大,且為保紀公兩朝英名,白郎中於此事上須得避嫌才是道理。”
皇帝聞言似乎也有顧慮,紀氏一族幾乎無人不師,若春闈主考官還與紀氏沾親帶故,恐怕的確會讓人質疑朝廷偏袒紀氏門生。
慕無離針鋒相對:“紀公既為兩朝帝師又曾為太子太師,乃是當世大儒,其下門生又豈會為一己之私偏袒相熟子弟?唐舟探花郎出身,如今不過是從五品吏部考功司員外郎。若他擔任主考官,何以服眾?”
慕無錚言辭鏗鏘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以唐舟之能,主持春闈足矣,根本無須品階過高!如何就不能服眾?”
慕無離眼神微眯,語氣冷冽:“主春闈者,若品階不高,何以彰顯永晝遴選才子之重?”
慕無錚言辭含諷帶刺地回擊:“照太子殿下這般道理,主持科考的官員身份理應愈高愈好才行,既如此,你我何必在區區兩個五品官身上百轉糾結?自當以陛下親自主持科考,才能彰顯我永晝泱泱大國看重遴選才子!”
群臣各懷心事地被太子和端王互不相讓的爭吵喝住,各自屏息而待,太子與親王相爭,殿閣輔政大學士歐陽恪和大學士紀聞殊都不便站出來說話,隻能等皇帝裁斷。
皇帝被兩方吵的頭又疼起來,想來想去隻得暫緩此事,曰:“太子與端王所薦之人亦各有才華。然此事關乎朝廷選拔人才,爾等當審慎行事。唐舟、白洛水二人。朕當另派人考察,再做定奪。
太子慕無離、端王慕無錚拜曰:“父皇\/陛下聖明。”
二人於此事上各執己見,分歧甚大,朝下後殿內秘密深談時仍不相讓,最後竟是慕無錚氣急甩袖而去。
歐陽恪特意邀慕無錚到府中,提醒慕無錚道:“此次太子推舉的白洛水雖出身狀元,若是旁人便罷了,畢竟他的確是紀公的門生,與太子走得太近。殿下啊,此次若是退一步,日後便是處處受製於人,殿下此次絕不能退,否則日後恐怕隻能看著太子的勢力在朝堂上一家獨大啊.......”
慕無錚沉眸道,“歐陽大人且放心,在其位自然謀其政,不該相讓的時候,本王絕不會相讓。”
直到第二日,未等慕無錚說什麽,慕無離持芴站出來提議,“兒臣以為,可讓二人各自出題,以試考生之才。誰出的題目更能考驗考生之才,誰便為主考官。”
皇帝聽後,微微點頭,說道:“此法甚妙。來人,取筆墨紙硯,讓二人出題。”
白洛水、唐舟領命,紛紛準備。片刻後,二人紛紛將題目呈於皇帝。皇帝看了看二人的題目,點了點頭,說道:“二位愛卿的題目皆甚妙,朕決定,讓二人同時為主考官,共同主持今科春闈。” 百官聽後,紛紛稱善。
慕無離與慕無錚對視一眼,慕無離眼中閃過一絲無奈,慕無錚似餘怒未消,他的臉本就冷豔,陰惻惻瞪來難免讓人駭然,慕無離隻是望著他歎了口氣,沒說什麽。慕無錚下了朝也沒有理會慕無離,而是直接大步流星甩袖踏著白玉階離開金鑾殿。
慕無錚回到端王府,此時恰好正逢端王府通往太子府的地道已然修好,冬易前來回稟。然回稟完卻見慕無錚麵色陰沉,回道:“那地道先給本王鎖上。”
冬易見狀不敢詢問,隻按吩咐照做。
慕無錚於殿中摔砸大發脾氣,他雖怒火攻心但更清醒地深知自己並非是因為在朝堂之上差人半招而生氣。
而是因為他忽然意識到,岱縣的事已經過去了。
他之前答應歐陽恪的事必須做到。
他不可能不與慕無離相爭,小事看來是春闈主考官之爭,但究其根本,是事關朝廷權力之爭,慕無離根本就沒想過讓權於他,若慕無離願意相讓,又怎會在主考官一事上錙銖必較?
他同歐陽大人說過的“勸其退儲,保其榮華”之策,根本就不可能成事。
因為隻要慕無離在儲一日,必然會事必親躬,又怎可能讓權?他穩坐二十年的太子之位,許多事已成了習慣,根本不是說讓便能讓的。
慕無錚與歐陽恪這些日關於科舉一再商議,都認定必須緊緊抓住此次科舉,給眼下的朝堂放血再換血,可是他既需要新血,也需要一把放血的好刀。
來年的春闈進榜的朝廷新秀自然就是那新血,可如今他還缺一把好刀,眼下朝中已經勢力分明,他慕無錚若想放血,放的不是皇帝的血,就是慕無離的血。
他本想著等這新血備好了,那刀子......自會自己遞到跟前。
可是眼下白洛水與唐舟同為主考官,說明此次科舉恐怕慕無錚隻能時時在慕無離的眼皮子底下做些籌謀布局,叫他如何不憋屈?
慕無離既已想出白洛水與唐舟各自出題比試之策,不管那二人比試結果如何,慕無錚都已經被慕無離將了一軍。
白洛水狀元出身,才能當然不可能輸給探花出身的唐舟,此比試隻有兩個結果,要麽白洛水勝出,要麽二人持平不分上下,共理主考之事,但兩個結果都意味著,慕無錚輸了,輸給了慕無離。
這才是慕無錚大發脾氣的原因,與慕無離相爭無可避免,他早知如此卻難免動心動氣。
接連十日,二人都未曾說過一句話,慕無離每日上朝與從前一般清雅華貴,端方如玉。
慕無錚上了朝就是陰著臉站在瑞王旁邊,看得瑞王慕無寂也有些摸不著頭腦,阿錚與大哥在臨江縣時還有說有笑,怎麽經過一個主考官的事情關係緊張成這般?
嚇得慕無寂下了朝根本不敢如從前一般邀二人品茶鬥武了。
端王府。
冷冽的雪鬆檀香從熏香爐裏飄出,慕無錚平躺在榻上,脖頸下枕著青玉檀香軟枕,身下殿下蠶冰織錦。
他才沐浴過,發絲微濕麵頰潮紅,尊貴男子身上帶著濕氣如同被雨打得孱弱的梨花,又如入秋的海棠花蕊零落在名貴錦衾作的塵泥中。
一旁的燭火點進慕無錚淺眸裏,他雙眼望著上方的床幔出神。
他如何不思念慕無離?可是主考官之爭一事仿佛還在眼前,慕無錚過不去心裏那道坎。
那道名為“立場”的天塹。
居於高位者,掌他人生死。
他像是分裂成兩個他,一個他隻想對慕無離言笑晏晏,一個他卻嘶喊著要把該爭到的趁早爭到手。
又是一連過去幾日,秋闈早就已經結束了,林霜絳難得有空來端王府看望他,二人閑聊許多,林霜絳順便又給他把起脈來。
摸脈摸了沒一會,林霜絳眉頭漸蹙起,抬眸看了看慕無錚,似是欲言又止。
“怎麽了?”
林霜絳鬆開他的手,歎氣。
“你不愛惜身子,養而不成底子反倒更虛。可不能再耗心費神了。”
慕無錚疲倦地撐著頭,“你都摸出來了?”
“嗯。你如今連內力都有所影響,心火躁鬱難平,夜裏恐怕也眠淺。說吧,到底怎麽了?”
慕無錚目光微凝,將推舉春闈主考官一事緩緩道來。
林霜絳聽完,問他,“你覺得皇權與江山百姓,在咱們這位太子殿下眼裏,孰重孰輕?”
慕無錚想也不想便答道,“太子殿下自然心係江山百姓。”
林霜絳又問,“那你覺得,江山百姓與你,在太子殿下眼裏,孰重孰輕?”
慕無錚微怔,有些失落道,“江山百姓尤重。”
林霜絳再進一步,“那且置江山百姓不論,以你對太子殿下的了解,皇權與你,在太子殿下眼裏孰重孰輕?”
慕無錚答道,“以我對太子殿下的了解,殿下並非貪權之人......否則殿下重兵在握,早就可以逼宮,自立為帝。”
權、名、利,何時入過殿下的眼?
林霜絳循循善誘道,“其實你心知,太子非握權而不舍也,你此次苦心籌謀春闈,既是為招得用之人,又欲鏟剔蠹敝,圖破朝堂之固疾,貶舊提新。而太子薦白洛水,亦是欲重用真正有識之士,使朝堂正本清源、改往開來。你與他立場雖懸殊,目的卻別無二致,不過術各有道,你二人爭權也不過是爭手段,隻是你與太子如今都想借此道來行事,如此一來,相爭之勢不可避免。”
慕無錚有些猶豫,“話雖如此,歐陽大人還是提醒我,若要防備殿下勢大,我的確不得不爭。”
“歐陽大人身為人臣,諫君防敵無可厚非,尤其還是太子那般強大的對手.....隻是小錚,知己知彼,自然能百戰百勝,何須防之?你既已知太子非徒慕權位者,若能明白其所欲何求,又何須再一味防備?”
慕無錚微微低下頭,似是沉思,“我其實一直都知道他想要什麽......他最看重的,是北征。是還未收回的北境二十城。”
林霜絳反問,“水麵之上是北征,而水麵之下......則是太子究竟為何如此在意北征。你難道就不好奇麽,為何雍王、榮王、瑞王都不在意二十城是否收回,唯獨太子在意,甚至為此苦心籌謀多年......難道就因為他是太子麽?”
“我的確想過這個問題,可我觀察許久,殿下的確心係江山百姓,此問實在無解。”慕無錚歎道。
“太子非生而知為太子也,前朝讀遍聖賢書最後卻還是亡國的儲君國君比比皆是,他難道不可以如此麽?”林霜絳眼瞳沉靜,透不出情緒。
“霜絳,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麽?”慕無錚將他的話品了又品。
“不過是些猜測。我入國子監時不過十一二歲,那年太子殿下已軒然霞舉參政入朝,國子監無人不以太子殿下為表率,所以......再往前太子殿下是何種模樣,我也不得而知。”林霜絳又道,“我隻是提議你可以去尋人了解一番殿下稚年往事,我年幼時時而撞見太子殿下獨舞長槍,沒有晉將軍在的時候,殿下輒無笑意......讓人看著,很是落寞。”
慕無錚有些詫異,他從未想過“落寞”這兩個字能與身邊人臣環繞的慕無離聯係到一起。
“為何會如此?”
林霜絳搖搖頭,“我也不知,小錚,他這些年來將這太子一位的確做得盡善盡美,可我總覺得,盡善盡美之中亦有不得已處,居高位者自有其不由己時。”
慕無錚歎道,“我明白了,你說的,我會仔細考慮。”
慕無錚送走林霜絳後,夏霖來稟告,“殿下,關於雍王之事,有了眉目。”
“雍王的下落找到了?”慕無錚收緊目光。
“不是......是歐陽大人的眼線查到雍王昔年在行宮救起一個落水的秀女......此人,正是如今在宮中日日伴駕的容嬪。”
慕無錚站起身,“這麽說來,是這個容嬪一直悄悄給外逃的雍王傳遞朝裏的消息,所以朝中派出去的人才一直抓不到他。眼下隻要抓著容嬪這條線,順著容嬪傳遞消息這條路,就能找到雍王的下落。”
“是,隻是殿下......容嬪身在後宮,尋常人怕是不便......”夏霖言語間似乎隱約有些為難。
慕無錚長袖一揮,“無妨,本王親自進宮潛進去一趟就是了,容嬪知道我們進不去,住處想必還留著痕跡,如此一來,我們另辟蹊徑進去便是了
“殿下要如何另辟蹊徑?”
慕無錚沉思半晌,“前陣子禮樂司給父皇新獻了一班江南舞伎......去給本王找一套女子的裙衫來,本王要扮作舞伎。
馬車順著朱紅城牆緩緩開進巍然屹立的皇宮,落日的最後一縷霞光正從皇宮最高處金簷上緩緩消失。
慕無錚隻進入宮門的時候以男子之身掀開簾表了一下身份便在馬車內預先換好女裝,然後馬車開往靠近後宮的宮道,慕無錚獨自下車,從一側宮牆翻身而入。
他按照歐陽恪手下提前交代好的線索,穿梭在宮廷的走廊之間,避開了巡邏的侍衛,預先守在容嬪宮門不遠處,隻等那一群平日進出容嬪宮裏的舞伎按時辰來容嬪宮裏一同等著為皇帝獻舞。
他身著一襲水藍色的輕紗長裙,裙擺上繡著白色雲紋,夏霖特意為他梳起發髻,插著一根玉蘭花簪,發髻上綴了些點翠。臉上戴著一麵薄紗,遮住了他的大部分麵容。他腰肢纖細,走起路來輕盈如仙。
見到一群同樣衣著的女子成群一個接一個進入容嬪宮殿,便一個眼尖趁人不注意跟在這群女子身後,待進了宮,他身影一閃躲進一旁的偏殿裏,看著這群女子一個接一個進入正殿中。
眼下正殿正是人多的時候,等這群女子獻完了舞,皇帝與容嬪從宮裏出來,慕無錚才能潛進去。
大概等了一個多時辰,那群女子才蜂擁而出,緊著,身姿嫋嫋的容嬪也攬著皇帝的手臂從正殿裏出來,身後跟著一群隨身伺候的侍女,看來現在正是時候。
侍女們不是跟著皇帝容嬪伺候就是零零散散三四個人在院子裏忙碌,慕無錚憑借著輕功借機溜進正殿裏,寢宮裏彌漫著濃鬱的香氣,慕無錚小心翼翼避開桌上擺件四處翻找,試圖找到一些關於容嬪給雍王傳遞消息的蛛絲馬跡。
容嬪的妝案與書案都被慕無錚仔細翻了個遍,卻毫無所獲,正當慕無錚納悶之際,他耳尖輕動似乎隱約從殿外聽見動靜。
慕無錚眼神四處觀望,容嬪的床邊掛著華麗厚重的帷幔,眼神在床底與衣櫃之間來回糾結,最終還是決定躲進鋪著錦衾蓋得嚴實的床底。
此時恰好皇帝攜著容嬪推門而入,皇帝攬著人好聲安慰,“愛妃既不喜那白玉蘭,朕便命人盡數移了去叫人換成木槿。”
“陛下,這禦花園南苑滿園白玉蘭似是皇後娘娘心愛之物,若都叫人移了去……回頭皇後娘娘傷心難過起來怕不是要斥責臣妾狐媚惑主。”女子聲音甜軟嬌媚,幾乎能酥到人心底裏。
“愛妃難得有興致賞花,不過是南苑白玉蘭,朕命人移栽到北苑給皇後就是了,既是朕要換,皇後不至於怪罪於你。”
“陛下,如此一來……不會太過於興師動眾吧?”
“愛妃不必憂心……”
黑暗中,床底透進的光線幾乎微弱,慕無錚撐著身子小心翼翼往裏挪動,生怕弄出聲響,背脊卻在此時碰撞上一具溫熱的身軀,慕無錚瞳孔驟縮,他沒想到床底竟然還有人!
一股熟悉的冷檀香包裹住他,慕無錚震驚地艱難回頭,在黑暗中看到一雙熟悉的琥珀色眼眸,男人似乎是怕他弄出聲響,不顧慕無錚滿臉愕然將他麵對麵摟進懷中。
“吾當真不知錚兒還有這般喜好。”慕無離貼著他的耳朵虛聲道。
即便聲音很輕,慕無錚卻依然聽出了笑意,說完胸膛還往後退開些距離,眼神似乎落在他眉心畫的花鈿上。
這是二人那日在朝堂之上因春闈主考官人選一事不歡而散後,二人第一次私下見麵。
沒想到是這樣的情景。
更沒想到是這樣的場合!在皇帝寵妃的寢宮裏!
慕無錚想到自己身上的衣裙,羞恥得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盡管春澗軒時他那身紅衣已是誇張到極致,但那還稱不上是女子裝束,婚禮那日穿嫁衣也可以說是為了瞞天過海迫不得已,可是現在他完完全全穿的就是尋常女子的衣裙!
“錚兒也想不到太子殿下竟還有潛入後妃寢宮的癖好。”慕無錚瞪著眼回懟。
一男一女相談的聲音愈來愈近,最後甚至坐在床上,慕無錚和慕無離睜眼望著對方屏息,生怕床上那二人察覺。
慕無離眼神落在他身上,腰間攬著的手緊了緊,慕無錚兩眼瞪來,看口型似乎是在說:鬆開我!
———身前人唇角微翹輕輕搖了搖頭,這小傻瓜竟然直到現在都還在生他的氣。
床榻上二人低儂軟語一陣過後,床下二人耳邊隔著床板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緊接著傳來的聲音令人麵紅耳赤簡直不堪入耳,慕無錚不可思議地瞪大眼。
他在做什麽?
他竟然和慕無離一起躲在床下偷聽皇帝的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