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三人同席
和變成親哥的白月光搶皇位 作者:小星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正午,薛秋峂漸漸轉醒,渾身酸痛沉重,一眼見侍女覓兒立於床側,她忽地發現周遭的一切很是陌生,室中陳設有序無一雜物,案、榻、屏風古樸精致,榻上錦衾華服,床側雕欄玉砌,簾外奇花異草,香氣四溢。
“覓兒,這是哪兒?”
“小姐,您忘了麽?您已經同太子殿下成婚了。”
“你說什麽!”她起身拽住侍女覓兒的袖子,表情不大相信,似有些恍惚迷茫,“我和表哥已經成親了?可為何我一點印象都沒有,什麽也記不起來?”
覓兒眼神躲閃一瞬,對她解釋道,“小姐,您向來不善飲酒,昨夜回來後您非拉著太子殿下同飲,後來您便醉了。”
薛秋峂腦海中仔細思索了許久,隻有自己穿上嫁衣坐在鏡前的記憶......
盡管後頭她隱約看到自己牽著表哥的手拜堂,但那實在太不真切,更像一個夢。
她喃喃自語道,“是我醉得忘了麽?從十七歲起我就一直盼望著嫁給他——同表哥拜堂成親的一刻我已經等了八年,我怎麽會忘呢?怎麽可能呢......”
覓兒蹲下來握著她的手,語氣很是真切,“小姐,您當真已經同太子殿下拜堂成親了,百官朝賀都看到了.......”
薛秋峂看著身上整齊的素衫,直直看著覓兒,似乎是想從她的眼神中找到一絲否認,“這麽說......我喝醉了,表哥和我......並沒有?”
覓兒看著地麵,手心不自覺攥緊,“是,小姐。太子殿下將您安置好後就走了,您與太子殿下並未圓房。”
“既是飲酒,為何我不曾宿在同表哥的婚房?”
覓兒想到太子殿下臨走前的交代,心裏很是不安,麵色卻不顯破綻,“婚房的床榻撒上了酒水,太子殿下先叫人把小姐安置在偏殿了......太子府管事青鬆大人過來交代過,已經收拾好更大的居所給太子妃。待小姐醒了便可以移過去了。”
薛秋峂苦澀道,“罷了.......我早知表哥不願碰我。現在是什麽時辰了?”
“已經午時三刻了,小姐。”
薛秋峂驚慌失措地從床上下來站起身,“怎的不早些喚我起來?婚後第二日按理我應與殿下同去給姑姑敬茶。”
覓兒安撫她道,“小姐,太子殿下來過了,見您睡得沉才不忍心叫您。太子殿下獨自進宮去給皇後娘娘請安了,殿下說皇後娘娘是您的姑姑,請安奉茶這等虛禮日後再補也無妨。”
“那如何一樣呢?”薛秋峂神色不大高興,她始終有種幻夢之感,似乎分明她什麽也沒做,卻已經是太子妃了。
薛秋峂坐到鏡前梳妝,覓兒在她身後為她梳發,“小姐......不,太子妃,您就安心吧,您現在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太子妃了。”
覓兒看著鏡子裏那張神色還有些恍惚的臉,悄悄鬆了口氣。
盡管她也於心不忍,但她不得不這麽做。
互相勾結的那兩個男人是永晝最有權勢的人.......如今薛氏已倒,那二人就更是惹不得。
小姐若知真相隻怕難以承受,甚至更會視端王為仇敵,而端王一向以狠辣之名著稱……以卵擊石,隻會頭破血流。
如今端王與太子如此重大的秘辛叫她知道,她與其跳出來拆穿那二人落得個挫骨揚灰的下場,還不如借此事往上爬,左右薛府已倒,小姐雖得太子妃名頭卻又不得太子殿下寵愛......若她能通過此事得端王與太子重用,倒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手下來回梳著烏發,覓兒暗歎,小姐啊小姐,覓兒也不願背主,可如今你我的性命攥在這二人手裏......隻求您千萬不要知道這一切,您不知道,至少還能安心活下去。
幾個時辰前。
天際微霽,金烏初升,曉光破雲。
慕無離下朝後獨自到薛皇後寢宮請安,皇後寢殿內珠簾半掩,香氣嫋嫋。一案一幾,陳列著精美的糕點和茶水,三四個侍女在殿內侍候,薛皇後身著宮裝,端莊慈愛地朝他看來。
慕無離跪地行禮,“兒臣給母後請安,太子妃昨夜飲了酒,睡得沉了些,兒臣想著她畢竟在母後膝下多年,奉茶之事日後再補上……故而不曾打攪她安睡,還望母後見諒。”
薛皇後輕咳一聲,氣度雍容目光溫和,緩緩道:“無妨,離兒坐吧,既無奉茶,你一人獨來,想必是有話要同本宮說?”
慕無離在一旁的紅木靠背椅坐下,“母後,兒臣此來是為著兩事,請母後為兒臣解惑。”
“何事?”薛皇後揮了揮手,摒退了侍女。
“雍王如今逃脫已久,以防雍王勾結三地安撫使起叛,兵部已經暗中派去人手趕往雲州、炎城、青木城三地,但半月過去並無異動,下麵的人並沒有發現雍王同三地安撫使接洽的任何蹤跡。”
薛皇後目光收緊,“離兒是想說......盡管眼下雍王迫切需要謀求兵馬,卻並未急著見三地安撫使,是因為知道了朝中動向?知道兵部在派人監視隻待引蛇出洞?”
慕無離緩緩點頭,“兒臣安插在前朝的眼線回稟各個大臣近日一切無恙,想來......興許不是前朝官員走漏的風聲。”
薛皇後皺眉道,“你是說後宮有人往那三地傳遞朝中消息?可是雍王的生母淑妃如今已被陛下幽禁,按理來說朝中動向她無從得知,也傳不出去。”
慕無離沉眸道,“兵部派人前去三地的事知道的人不多......母後,這些日子是哪位妃嬪常伴父皇身側?”
薛皇後想了想,“容嬪最近倒是常去禦書房伴駕,隻是......她出身低微性子乖順,膝下也無子,平日不大惹是生非,從前也不大與淑妃親近,看不出她和雍王背地裏有什麽關係。”
慕無離頷首,“多謝母後,兒臣自會派人去查。”他停下抿了口茶,“還有一事,則是兒臣想向母後了解一些先太子妃傅靜殊生前事。”
薛皇後端著茶的手輕抖,“離兒怎的突然問起她?”
“兒臣問及此事,是因為前陣子底下人回稟,太醫署存留的先太子妃懷孕生子時的脈案莫名被人撕去後半本......此舉目的不明,很是可疑。”
“怎會如此?”薛皇後喃喃自語。
“此事很是蹊蹺,先太子妃傅靜殊的醫案到底有何不妥?為何從前無人在意,偏偏在半月前被撕掉。”慕無離凝眸沉思。
“她孕時倒無特別的異樣,酸辣一並喜食,那時本宮雖時常去東宮看望她,但生產時本宮不在,隻是聽聞那孩子不僅不足月,生得還異常艱難......最後她...…血崩而死,孩子尚未出世便同她一起去了。”
“她喜歡吃宮外一家鋪子做的醋紅藕,本宮當年見她出宮多有不便,每次去看望她都給她帶去。”薛皇後似乎回憶起什麽,唇邊漾起淺淺笑容,“後來,她月份大了,有時本宮會碰上太醫為她診脈,興許是因為先太子當時在外征戰,靜殊很重視腹中孩兒,謹慎得緊,從不多食也不少食,所用一切均要經信得過的人親身驗過。”
“這麽說,當年先太子妃為保腹中胎兒順利降生已經尤為謹慎,但最後卻還是母子俱亡,連宮中太醫也查不出究竟是何緣由?”慕無離道。
薛皇後無奈地搖頭,“太醫說,月份不足和血崩是因為先太子在外迎敵,靜殊日日憂思不安的緣故。”
“母後,請恕兒臣失禮.......”慕無離似是察覺此中不同尋常之處,“以母後的了解,先太子妃同先太子相處如何?”
薛皇後心口一窒,緘默片刻,丹唇緩緩開合,“相敬如賓,相知莫逆。”
“隻是相敬如賓,相知莫逆?似疏非疏,似親非親,隻是莫逆,並非夫妻?”
薛皇後恍惚地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他二人能否稱得上夫妻.......本宮不知,但本宮知道她......一向心有天地,並非事事心係夫君的尋常女子,她不曾為先太子憂心,先太子英勇蓋世,所向披靡,她信得過他……那時,她每日眼裏隻有她腹中的孩兒。”
“離兒,你是懷疑靜殊和她孩兒的死有蹊蹺?”薛皇後見慕無離沉思許久,開口詢問。
“不僅如此,能讓暗處那人在眼下關鍵撕去先太子妃的脈案,先太子妃和她的孩兒一定同眼下的朝局息息相關。”慕無離抬眸看向薛皇後,“母後,當年為先太子妃接生的穩婆和太醫如今何在?”
“母子俱亡,接生的一幹人等自然早已被問責的問責,杖殺的杖殺,沒留下活口。”
“這些太醫和穩婆都出自宮中麽?”
“穩婆都是從傅家調來的,一直照顧靜殊的太醫也是傅老將軍信得過的人,傅家的人一貫忠心,不會有人生出二心做出背主之事。”
這麽多年來,薛情暗中將當年傅靜殊的死因翻來覆去地查,傅靜殊最後接觸的人她也都有仔細查個徹底,最後卻發現傅靜殊身邊的人都忠心耿耿,根本無人從旁加害。
薛情最後隻得死心,將此事視作天道不公,才讓靜殊母子一同去了。
盡管心中還存著許多疑慮,但慕無離已經沒什麽好再問下去的,他知道母後尤為在意此事,於是他承諾道,“母後安心,此事兒臣會繼續想辦法深查下去,定查出個明白來。”
薛皇後點點頭,又關心了幾句他的舊傷近況,然後方才起身親自送他離開景陽宮。
是夜,朗月疏星。
太子府中燈火輝煌,慕無錚跟在青鬆身後隨他去膳廳用晚膳。一路上水上亭台一如往日古樸典雅,佳木蔥蘢,繁花香氣四溢。
“太子殿下自回了府便在等您。”青鬆難得同慕無錚見一麵,雖然如今二人身份有別,但是慕無錚待他還是如從前那般親切隨和,一路拉著他閑聊。
冬易一如往常靜靜跟在他身後,他和慕無離之間的事不便讓夏霖知道,所以夏霖被慕無錚找了件事臨時遣回了端王府。
“殿下今日完事比我早些,難為他等久了。”
“太子殿下早早命膳房備好美酒晚膳,都是您從前愛吃的......隻是殿下原本吩咐了讓太子妃自己先用晚膳,不必等他,太子妃卻非說要等殿下,還去鬧著給太子殿下煲什麽湯......隻怕待會兒端王殿下得同太子妃一起用晚膳了。”
“哦?”慕無錚微微揚唇,似是輕笑,“同太子妃娘娘一起用膳......也挺好,有意思。”
青鬆有些忐忑不安地看著他,“殿下莫多心,自打太子妃入府,太子殿下便預先叫人收拾出原先的空殿給太子妃住,看樣子……太子殿下沒有與太子妃同房的打算。”
慕無錚嘴邊的笑意深了些,情緒讓人看不分明。
“他一貫克欲修身,這我是知道的。”
青鬆想了想,道,“其實殿下不必太過在意太子妃……殿下有所不知,太子殿下之前一直未答應這門婚事,後來興許是迫於皇後娘娘和陛下的緣故,這才又答應了。仇大人那日跟隨太子殿下進宮,似乎在景陽宮裏親耳聽到……太子殿下對太子妃說,他無心男女之事,不會幸她,勸太子妃好生想好了再嫁過來。”
慕無錚撲哧一下朗聲笑出來,“殿下當真是這麽說的?這也太直接了吧,本王要是薛氏,可得傷心死。”
冬易也有些詫異地看過來,“太子殿下當真說得如此決絕?既不會幸她,那為何她還要嫁?”
青鬆搖了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
青鬆見慕無錚高興,又繼續同他閑話,一如從前同在太子府共事那般。
“端王殿下,其實如今府中府庫以及賬目仍是我管著,若按尋常,本應盡數交給太子妃掌管,隻是太子殿下並未主動交代,眼下我也不敢輕易交給太子妃......”
慕無錚霎那間明白,“殿下一向不是個忘事的,沒吩咐你給她,說明就還是按舊例讓你管著,你辦事妥帖細心,殿下放心你。再說,這才進了太子府第二日,就急著要給殿下煲湯,若給了她,還不知生出多少事端來。”
青鬆垂眸一笑,“端王殿下說得是。”
一路上山石嶙峋錯落有致,水池蕩漾。正值夏末水中荷花盛開,清香四溢。荷葉上水珠晶瑩剔透,猶如珍珠滾落。岸邊垂柳依依,夜風輕拂,柳絲飄舞。
“真是可惜啊,這樣好的景,本王卻不能日日看到。”慕無錚感慨。“殿下不必可惜,太子殿下對您......您是知道的,哪怕您日日來太子府,殿下都是高興的。”青鬆安慰他。
“本王自然知道,唉.......隻是朝中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本王和太子殿下豈是本王想來就來的。”慕無錚有些惆悵。
青鬆眸光微閃,“端王府位於京城東南.......而太子府在最東,兩地雖看似遠隔三街五巷,但殿下每次過來還是按著輕功的路線飛簷走壁就近過來,既如此......端王殿下不如悄悄命人在府中挖通一條連接太子府的地道?以後與太子殿下見麵便能掩人耳目,不叫外人察覺二位殿下關係緊密......”
慕無錚詫異地看著他,“本王倒是沒想過這個……青鬆好生聰明,太子殿下當真是一雙慧眼貫會識人,怪不得如此信重你。”
“殿下過譽了,能為二位殿下分憂,是青鬆之幸。”青鬆笑著說。
慕無錚回頭看向冬易,冬易心領神會,“殿下放心,屬下這就命人去辦。若是夏霖問起.....屬下便說殿下想修一間密室,想必夏霖不會多問。”
膳廳裏。
侍女穿梭,錦緞鋪設,繡屏環繞,佳肴羅列。
慕無離、慕無錚、薛秋峂三人圍桌端坐,燭光閃爍下,映照出三人麵龐。
薛秋峂餘光悄悄朝身旁玉雕似的男人瞥去,燈火重重下霜雪般的麵容生得驚心動魄,漂亮的眼睛像秋水浸潤的桃花,墨黑的發恍如垂柳,腰身細直如青竹。
男子生得這般麵貌,若是尋常人家,定是要被稱作禍水。
見那人坦然而坐,她心中是四分驚訝六分奇怪。
不是人人都說太子表哥同這位端王勢同水火麽,太子表哥怎還特意邀他來府同用晚膳?
難道事情並非外人想的那樣......表哥與端王關係十分融洽?
可是上次端王還在姑姑麵前同表哥爭搶侍妾.......
端王總不按常理行事,叫人難以揣摩,興許這次又是同上次請安一般,是端王主動鬧著要來。
隻是也不知到底揣著什麽心思。
清淡的冷檀香浸潤鼻尖,薛秋峂認出,那是太子表哥慣用的熏香味道。
但她恍惚覺得這香不是從表哥身上飄來的,更像是端王。
薛秋峂拋開絲線纏繞般的思緒,她起身打開瓦罐為慕無離盛上自己煲的湯,“殿下,這是臣妾特意為殿下親手燉的野菌靈芝山雞湯。”
“嗯,多謝。隻是以後這些瑣事你不必做,太子府不是沒下人。”慕無離神色淡淡接過湯碗。
薛秋峂溫柔淺笑,羞澀道,“殿下,如今你我已是夫妻,不必稱謝。”
慕無錚目光投去,自打在這堂中落座以來,那薛氏的眼神一直黏在殿下身上。
這女人的麵貌看著的確是韻致楚楚清嘉嫵媚,儀態也的確稱得上落落大方。
慕無錚看著她盛湯的動作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他並未多言,反而主動提議道,“今日本王有幸碰上太子妃為太子殿下洗手作羹湯,不知可否也為本王盛一碗,讓本王有幸一嚐?”
薛秋峂看向周遭陌生的侍女,見身旁的侍女們似乎沒有反應,有些掛不住臉上的笑,太子表哥垂眸看著那湯也沒有發話。
她身為堂堂太子妃,給太子殿下盛湯是為妻的本分,但給別人盛……自己豈不是與府中的婢女沒了區別?
“太子妃娘娘?”慕無錚見她不說話,笑著提醒。
薛秋峂看了看慕無錚,又望了慕無離一眼,麵帶歉疚地說,“端王殿下見諒,臣妾不知今日你會過來同我們一起用膳,這湯......是熬的高湯,燉了幾個時辰 ,量少……怕是不夠分。”說完,她又去看慕無離的臉色,但表哥神色平靜,眼神無波無瀾,並沒有要為她說話的意思。
幸好她方才給那盛湯的瓦罐合上了蓋。
“是麽?那當真是可惜了。”那張精致的眉目笑意盈盈看著她。
慕無離卻將麵前那碗湯端起來放到慕無錚麵前,“吾這碗給端王。不過是湯,再命人做就是了。”
薛秋峂麵露尷尬,隻得應道,“是......殿下。”
因著有薛秋峂在,慕無錚也不好同慕無離玩笑,二人在飯桌上隻淺淺聊幾句朝中事,直到薛秋峂吃完離開,慕無錚才原形畢露地沉著臉一把將手中筷拍在桌上。
慕無離也輕輕放下筷子,起身坐近他,輕拍著他的背,“是吾的錯,下次吾會在外頭定好酒席陪你吃,不會再讓她與你一桌。”
慕無錚的臉色變得快,立馬又噙著笑道,“那可不行,錚兒喜歡太子府的吃食,外頭的菜如何能與太子殿下府中比?錚兒就喜歡吃殿下府裏的。”
“既如此,吾下次會提前交代好,不讓任何人進來打攪。”慕無離語氣溫和,眼神卻很是堅定,耐心得像是在哄一個鬧脾氣不肯好好吃飯的稚子。
“殿下待錚兒好,錚兒知道.....隻是你竟然在她麵前改叫我端王,當真是生分了。”慕無錚委屈萬分地望著他,“明明錚兒與你最親,殿下這麽叫,倒顯得太子殿下同她才是……”
一對。
“吾隻是不願她過多揣測你我之事,才多注意了些分寸,你莫氣。”慕無離按著他的肩耐心道,起初他覺得薛秋峂此人不值得在意,無非是答應了母後把太子妃的名頭給了她。既如此,給了她便給了她,太子府不缺多一雙碗筷吃飯。
現在想來,薛氏如此不安分,以錚兒的脾性自然會呷醋,惹得人好好一頓晚膳這樣不痛快,的確是他的過錯。
“吾記得你上次說想聽吾撫琴,一會兒用完了晚膳吾奏給你聽,如何?”
慕無錚瞬間展露笑顏,他抱著慕無離的手臂晃了晃,“太子殿下這樣忙,難得願意撫琴給我聽,錚兒自然是高興……隻是錚兒倒不是氣太子殿下,隻是想聽殿下同我解釋……殿下一向少言,特意對錚兒解釋,錚兒高興還來不及,才不在意那女人呢。”
慕無離無奈失笑,摸著他的頭道,“你啊……當真沒有呷醋?”
“當真沒有……”慕無錚話尾語調上揚。
“再陪錚兒吃些吧,你看,我們的酒都還沒動呢。”慕無錚興高采烈地拿起筷子,同方才拍筷沉臉的判若兩人。
慕無錚趁機還同慕無離說起修地道的事,果然慕無離對他無有不應,沒太多問就答應了。
斑駁綠竹投下暗影,鳥聲嗚咽哀鳴。
琴音伴夜風傳來,音色清晰,曲調婉轉,時而潺潺流水,時而皚皚白雪,像從天上來的仙樂。
慕無錚在綠竹旁的躺椅上懶散地臥著散酒意,慕無離在不遠處撩撥琴弦,手指修長,手掌寬厚有力,手下是聞名天下的古琴繞梁。
慕無錚眼神始終落在那手上,心中忍不住想,那樣好的一雙手,提槍是為天下人,而撫琴卻隻為他慕無錚。
不知何時開始,弦鳴錚錚變作金戈鐵馬之勢,繁音漸增,此起彼伏,幾番起承轉合後,又化作惆悵遺憾的流連之音。
慕無錚驚訝看去,這首曲子新鮮得很,莫非是殿下自己譜的?
此時慕無離恰好落下最後一音,手掌緩緩按在琴弦上,抬起頭眸中帶著笑意朝他看來。
慕無錚從躺椅上坐起身。
慕無離笑著望他,“如何?”
“琴曲錚兒聽得少,但錚兒還是能聽出此曲妙極。”
“此曲很是複雜多變……聽得我,莫名有些難過。”慕無錚眼簾半垂,可那後麵聽上去分明沒有半點重逢歸來的喜悅之情,隻有破釜沉舟的決絕之勢。
慕無離走過來輕聲安撫,“不過是曲而已。”
慕無錚低著頭緊緊攥著慕無離衣襟喃喃自語,“是啊,不過是曲而已。”
“覓兒,這是哪兒?”
“小姐,您忘了麽?您已經同太子殿下成婚了。”
“你說什麽!”她起身拽住侍女覓兒的袖子,表情不大相信,似有些恍惚迷茫,“我和表哥已經成親了?可為何我一點印象都沒有,什麽也記不起來?”
覓兒眼神躲閃一瞬,對她解釋道,“小姐,您向來不善飲酒,昨夜回來後您非拉著太子殿下同飲,後來您便醉了。”
薛秋峂腦海中仔細思索了許久,隻有自己穿上嫁衣坐在鏡前的記憶......
盡管後頭她隱約看到自己牽著表哥的手拜堂,但那實在太不真切,更像一個夢。
她喃喃自語道,“是我醉得忘了麽?從十七歲起我就一直盼望著嫁給他——同表哥拜堂成親的一刻我已經等了八年,我怎麽會忘呢?怎麽可能呢......”
覓兒蹲下來握著她的手,語氣很是真切,“小姐,您當真已經同太子殿下拜堂成親了,百官朝賀都看到了.......”
薛秋峂看著身上整齊的素衫,直直看著覓兒,似乎是想從她的眼神中找到一絲否認,“這麽說......我喝醉了,表哥和我......並沒有?”
覓兒看著地麵,手心不自覺攥緊,“是,小姐。太子殿下將您安置好後就走了,您與太子殿下並未圓房。”
“既是飲酒,為何我不曾宿在同表哥的婚房?”
覓兒想到太子殿下臨走前的交代,心裏很是不安,麵色卻不顯破綻,“婚房的床榻撒上了酒水,太子殿下先叫人把小姐安置在偏殿了......太子府管事青鬆大人過來交代過,已經收拾好更大的居所給太子妃。待小姐醒了便可以移過去了。”
薛秋峂苦澀道,“罷了.......我早知表哥不願碰我。現在是什麽時辰了?”
“已經午時三刻了,小姐。”
薛秋峂驚慌失措地從床上下來站起身,“怎的不早些喚我起來?婚後第二日按理我應與殿下同去給姑姑敬茶。”
覓兒安撫她道,“小姐,太子殿下來過了,見您睡得沉才不忍心叫您。太子殿下獨自進宮去給皇後娘娘請安了,殿下說皇後娘娘是您的姑姑,請安奉茶這等虛禮日後再補也無妨。”
“那如何一樣呢?”薛秋峂神色不大高興,她始終有種幻夢之感,似乎分明她什麽也沒做,卻已經是太子妃了。
薛秋峂坐到鏡前梳妝,覓兒在她身後為她梳發,“小姐......不,太子妃,您就安心吧,您現在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太子妃了。”
覓兒看著鏡子裏那張神色還有些恍惚的臉,悄悄鬆了口氣。
盡管她也於心不忍,但她不得不這麽做。
互相勾結的那兩個男人是永晝最有權勢的人.......如今薛氏已倒,那二人就更是惹不得。
小姐若知真相隻怕難以承受,甚至更會視端王為仇敵,而端王一向以狠辣之名著稱……以卵擊石,隻會頭破血流。
如今端王與太子如此重大的秘辛叫她知道,她與其跳出來拆穿那二人落得個挫骨揚灰的下場,還不如借此事往上爬,左右薛府已倒,小姐雖得太子妃名頭卻又不得太子殿下寵愛......若她能通過此事得端王與太子重用,倒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手下來回梳著烏發,覓兒暗歎,小姐啊小姐,覓兒也不願背主,可如今你我的性命攥在這二人手裏......隻求您千萬不要知道這一切,您不知道,至少還能安心活下去。
幾個時辰前。
天際微霽,金烏初升,曉光破雲。
慕無離下朝後獨自到薛皇後寢宮請安,皇後寢殿內珠簾半掩,香氣嫋嫋。一案一幾,陳列著精美的糕點和茶水,三四個侍女在殿內侍候,薛皇後身著宮裝,端莊慈愛地朝他看來。
慕無離跪地行禮,“兒臣給母後請安,太子妃昨夜飲了酒,睡得沉了些,兒臣想著她畢竟在母後膝下多年,奉茶之事日後再補上……故而不曾打攪她安睡,還望母後見諒。”
薛皇後輕咳一聲,氣度雍容目光溫和,緩緩道:“無妨,離兒坐吧,既無奉茶,你一人獨來,想必是有話要同本宮說?”
慕無離在一旁的紅木靠背椅坐下,“母後,兒臣此來是為著兩事,請母後為兒臣解惑。”
“何事?”薛皇後揮了揮手,摒退了侍女。
“雍王如今逃脫已久,以防雍王勾結三地安撫使起叛,兵部已經暗中派去人手趕往雲州、炎城、青木城三地,但半月過去並無異動,下麵的人並沒有發現雍王同三地安撫使接洽的任何蹤跡。”
薛皇後目光收緊,“離兒是想說......盡管眼下雍王迫切需要謀求兵馬,卻並未急著見三地安撫使,是因為知道了朝中動向?知道兵部在派人監視隻待引蛇出洞?”
慕無離緩緩點頭,“兒臣安插在前朝的眼線回稟各個大臣近日一切無恙,想來......興許不是前朝官員走漏的風聲。”
薛皇後皺眉道,“你是說後宮有人往那三地傳遞朝中消息?可是雍王的生母淑妃如今已被陛下幽禁,按理來說朝中動向她無從得知,也傳不出去。”
慕無離沉眸道,“兵部派人前去三地的事知道的人不多......母後,這些日子是哪位妃嬪常伴父皇身側?”
薛皇後想了想,“容嬪最近倒是常去禦書房伴駕,隻是......她出身低微性子乖順,膝下也無子,平日不大惹是生非,從前也不大與淑妃親近,看不出她和雍王背地裏有什麽關係。”
慕無離頷首,“多謝母後,兒臣自會派人去查。”他停下抿了口茶,“還有一事,則是兒臣想向母後了解一些先太子妃傅靜殊生前事。”
薛皇後端著茶的手輕抖,“離兒怎的突然問起她?”
“兒臣問及此事,是因為前陣子底下人回稟,太醫署存留的先太子妃懷孕生子時的脈案莫名被人撕去後半本......此舉目的不明,很是可疑。”
“怎會如此?”薛皇後喃喃自語。
“此事很是蹊蹺,先太子妃傅靜殊的醫案到底有何不妥?為何從前無人在意,偏偏在半月前被撕掉。”慕無離凝眸沉思。
“她孕時倒無特別的異樣,酸辣一並喜食,那時本宮雖時常去東宮看望她,但生產時本宮不在,隻是聽聞那孩子不僅不足月,生得還異常艱難......最後她...…血崩而死,孩子尚未出世便同她一起去了。”
“她喜歡吃宮外一家鋪子做的醋紅藕,本宮當年見她出宮多有不便,每次去看望她都給她帶去。”薛皇後似乎回憶起什麽,唇邊漾起淺淺笑容,“後來,她月份大了,有時本宮會碰上太醫為她診脈,興許是因為先太子當時在外征戰,靜殊很重視腹中孩兒,謹慎得緊,從不多食也不少食,所用一切均要經信得過的人親身驗過。”
“這麽說,當年先太子妃為保腹中胎兒順利降生已經尤為謹慎,但最後卻還是母子俱亡,連宮中太醫也查不出究竟是何緣由?”慕無離道。
薛皇後無奈地搖頭,“太醫說,月份不足和血崩是因為先太子在外迎敵,靜殊日日憂思不安的緣故。”
“母後,請恕兒臣失禮.......”慕無離似是察覺此中不同尋常之處,“以母後的了解,先太子妃同先太子相處如何?”
薛皇後心口一窒,緘默片刻,丹唇緩緩開合,“相敬如賓,相知莫逆。”
“隻是相敬如賓,相知莫逆?似疏非疏,似親非親,隻是莫逆,並非夫妻?”
薛皇後恍惚地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他二人能否稱得上夫妻.......本宮不知,但本宮知道她......一向心有天地,並非事事心係夫君的尋常女子,她不曾為先太子憂心,先太子英勇蓋世,所向披靡,她信得過他……那時,她每日眼裏隻有她腹中的孩兒。”
“離兒,你是懷疑靜殊和她孩兒的死有蹊蹺?”薛皇後見慕無離沉思許久,開口詢問。
“不僅如此,能讓暗處那人在眼下關鍵撕去先太子妃的脈案,先太子妃和她的孩兒一定同眼下的朝局息息相關。”慕無離抬眸看向薛皇後,“母後,當年為先太子妃接生的穩婆和太醫如今何在?”
“母子俱亡,接生的一幹人等自然早已被問責的問責,杖殺的杖殺,沒留下活口。”
“這些太醫和穩婆都出自宮中麽?”
“穩婆都是從傅家調來的,一直照顧靜殊的太醫也是傅老將軍信得過的人,傅家的人一貫忠心,不會有人生出二心做出背主之事。”
這麽多年來,薛情暗中將當年傅靜殊的死因翻來覆去地查,傅靜殊最後接觸的人她也都有仔細查個徹底,最後卻發現傅靜殊身邊的人都忠心耿耿,根本無人從旁加害。
薛情最後隻得死心,將此事視作天道不公,才讓靜殊母子一同去了。
盡管心中還存著許多疑慮,但慕無離已經沒什麽好再問下去的,他知道母後尤為在意此事,於是他承諾道,“母後安心,此事兒臣會繼續想辦法深查下去,定查出個明白來。”
薛皇後點點頭,又關心了幾句他的舊傷近況,然後方才起身親自送他離開景陽宮。
是夜,朗月疏星。
太子府中燈火輝煌,慕無錚跟在青鬆身後隨他去膳廳用晚膳。一路上水上亭台一如往日古樸典雅,佳木蔥蘢,繁花香氣四溢。
“太子殿下自回了府便在等您。”青鬆難得同慕無錚見一麵,雖然如今二人身份有別,但是慕無錚待他還是如從前那般親切隨和,一路拉著他閑聊。
冬易一如往常靜靜跟在他身後,他和慕無離之間的事不便讓夏霖知道,所以夏霖被慕無錚找了件事臨時遣回了端王府。
“殿下今日完事比我早些,難為他等久了。”
“太子殿下早早命膳房備好美酒晚膳,都是您從前愛吃的......隻是殿下原本吩咐了讓太子妃自己先用晚膳,不必等他,太子妃卻非說要等殿下,還去鬧著給太子殿下煲什麽湯......隻怕待會兒端王殿下得同太子妃一起用晚膳了。”
“哦?”慕無錚微微揚唇,似是輕笑,“同太子妃娘娘一起用膳......也挺好,有意思。”
青鬆有些忐忑不安地看著他,“殿下莫多心,自打太子妃入府,太子殿下便預先叫人收拾出原先的空殿給太子妃住,看樣子……太子殿下沒有與太子妃同房的打算。”
慕無錚嘴邊的笑意深了些,情緒讓人看不分明。
“他一貫克欲修身,這我是知道的。”
青鬆想了想,道,“其實殿下不必太過在意太子妃……殿下有所不知,太子殿下之前一直未答應這門婚事,後來興許是迫於皇後娘娘和陛下的緣故,這才又答應了。仇大人那日跟隨太子殿下進宮,似乎在景陽宮裏親耳聽到……太子殿下對太子妃說,他無心男女之事,不會幸她,勸太子妃好生想好了再嫁過來。”
慕無錚撲哧一下朗聲笑出來,“殿下當真是這麽說的?這也太直接了吧,本王要是薛氏,可得傷心死。”
冬易也有些詫異地看過來,“太子殿下當真說得如此決絕?既不會幸她,那為何她還要嫁?”
青鬆搖了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
青鬆見慕無錚高興,又繼續同他閑話,一如從前同在太子府共事那般。
“端王殿下,其實如今府中府庫以及賬目仍是我管著,若按尋常,本應盡數交給太子妃掌管,隻是太子殿下並未主動交代,眼下我也不敢輕易交給太子妃......”
慕無錚霎那間明白,“殿下一向不是個忘事的,沒吩咐你給她,說明就還是按舊例讓你管著,你辦事妥帖細心,殿下放心你。再說,這才進了太子府第二日,就急著要給殿下煲湯,若給了她,還不知生出多少事端來。”
青鬆垂眸一笑,“端王殿下說得是。”
一路上山石嶙峋錯落有致,水池蕩漾。正值夏末水中荷花盛開,清香四溢。荷葉上水珠晶瑩剔透,猶如珍珠滾落。岸邊垂柳依依,夜風輕拂,柳絲飄舞。
“真是可惜啊,這樣好的景,本王卻不能日日看到。”慕無錚感慨。“殿下不必可惜,太子殿下對您......您是知道的,哪怕您日日來太子府,殿下都是高興的。”青鬆安慰他。
“本王自然知道,唉.......隻是朝中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本王和太子殿下豈是本王想來就來的。”慕無錚有些惆悵。
青鬆眸光微閃,“端王府位於京城東南.......而太子府在最東,兩地雖看似遠隔三街五巷,但殿下每次過來還是按著輕功的路線飛簷走壁就近過來,既如此......端王殿下不如悄悄命人在府中挖通一條連接太子府的地道?以後與太子殿下見麵便能掩人耳目,不叫外人察覺二位殿下關係緊密......”
慕無錚詫異地看著他,“本王倒是沒想過這個……青鬆好生聰明,太子殿下當真是一雙慧眼貫會識人,怪不得如此信重你。”
“殿下過譽了,能為二位殿下分憂,是青鬆之幸。”青鬆笑著說。
慕無錚回頭看向冬易,冬易心領神會,“殿下放心,屬下這就命人去辦。若是夏霖問起.....屬下便說殿下想修一間密室,想必夏霖不會多問。”
膳廳裏。
侍女穿梭,錦緞鋪設,繡屏環繞,佳肴羅列。
慕無離、慕無錚、薛秋峂三人圍桌端坐,燭光閃爍下,映照出三人麵龐。
薛秋峂餘光悄悄朝身旁玉雕似的男人瞥去,燈火重重下霜雪般的麵容生得驚心動魄,漂亮的眼睛像秋水浸潤的桃花,墨黑的發恍如垂柳,腰身細直如青竹。
男子生得這般麵貌,若是尋常人家,定是要被稱作禍水。
見那人坦然而坐,她心中是四分驚訝六分奇怪。
不是人人都說太子表哥同這位端王勢同水火麽,太子表哥怎還特意邀他來府同用晚膳?
難道事情並非外人想的那樣......表哥與端王關係十分融洽?
可是上次端王還在姑姑麵前同表哥爭搶侍妾.......
端王總不按常理行事,叫人難以揣摩,興許這次又是同上次請安一般,是端王主動鬧著要來。
隻是也不知到底揣著什麽心思。
清淡的冷檀香浸潤鼻尖,薛秋峂認出,那是太子表哥慣用的熏香味道。
但她恍惚覺得這香不是從表哥身上飄來的,更像是端王。
薛秋峂拋開絲線纏繞般的思緒,她起身打開瓦罐為慕無離盛上自己煲的湯,“殿下,這是臣妾特意為殿下親手燉的野菌靈芝山雞湯。”
“嗯,多謝。隻是以後這些瑣事你不必做,太子府不是沒下人。”慕無離神色淡淡接過湯碗。
薛秋峂溫柔淺笑,羞澀道,“殿下,如今你我已是夫妻,不必稱謝。”
慕無錚目光投去,自打在這堂中落座以來,那薛氏的眼神一直黏在殿下身上。
這女人的麵貌看著的確是韻致楚楚清嘉嫵媚,儀態也的確稱得上落落大方。
慕無錚看著她盛湯的動作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他並未多言,反而主動提議道,“今日本王有幸碰上太子妃為太子殿下洗手作羹湯,不知可否也為本王盛一碗,讓本王有幸一嚐?”
薛秋峂看向周遭陌生的侍女,見身旁的侍女們似乎沒有反應,有些掛不住臉上的笑,太子表哥垂眸看著那湯也沒有發話。
她身為堂堂太子妃,給太子殿下盛湯是為妻的本分,但給別人盛……自己豈不是與府中的婢女沒了區別?
“太子妃娘娘?”慕無錚見她不說話,笑著提醒。
薛秋峂看了看慕無錚,又望了慕無離一眼,麵帶歉疚地說,“端王殿下見諒,臣妾不知今日你會過來同我們一起用膳,這湯......是熬的高湯,燉了幾個時辰 ,量少……怕是不夠分。”說完,她又去看慕無離的臉色,但表哥神色平靜,眼神無波無瀾,並沒有要為她說話的意思。
幸好她方才給那盛湯的瓦罐合上了蓋。
“是麽?那當真是可惜了。”那張精致的眉目笑意盈盈看著她。
慕無離卻將麵前那碗湯端起來放到慕無錚麵前,“吾這碗給端王。不過是湯,再命人做就是了。”
薛秋峂麵露尷尬,隻得應道,“是......殿下。”
因著有薛秋峂在,慕無錚也不好同慕無離玩笑,二人在飯桌上隻淺淺聊幾句朝中事,直到薛秋峂吃完離開,慕無錚才原形畢露地沉著臉一把將手中筷拍在桌上。
慕無離也輕輕放下筷子,起身坐近他,輕拍著他的背,“是吾的錯,下次吾會在外頭定好酒席陪你吃,不會再讓她與你一桌。”
慕無錚的臉色變得快,立馬又噙著笑道,“那可不行,錚兒喜歡太子府的吃食,外頭的菜如何能與太子殿下府中比?錚兒就喜歡吃殿下府裏的。”
“既如此,吾下次會提前交代好,不讓任何人進來打攪。”慕無離語氣溫和,眼神卻很是堅定,耐心得像是在哄一個鬧脾氣不肯好好吃飯的稚子。
“殿下待錚兒好,錚兒知道.....隻是你竟然在她麵前改叫我端王,當真是生分了。”慕無錚委屈萬分地望著他,“明明錚兒與你最親,殿下這麽叫,倒顯得太子殿下同她才是……”
一對。
“吾隻是不願她過多揣測你我之事,才多注意了些分寸,你莫氣。”慕無離按著他的肩耐心道,起初他覺得薛秋峂此人不值得在意,無非是答應了母後把太子妃的名頭給了她。既如此,給了她便給了她,太子府不缺多一雙碗筷吃飯。
現在想來,薛氏如此不安分,以錚兒的脾性自然會呷醋,惹得人好好一頓晚膳這樣不痛快,的確是他的過錯。
“吾記得你上次說想聽吾撫琴,一會兒用完了晚膳吾奏給你聽,如何?”
慕無錚瞬間展露笑顏,他抱著慕無離的手臂晃了晃,“太子殿下這樣忙,難得願意撫琴給我聽,錚兒自然是高興……隻是錚兒倒不是氣太子殿下,隻是想聽殿下同我解釋……殿下一向少言,特意對錚兒解釋,錚兒高興還來不及,才不在意那女人呢。”
慕無離無奈失笑,摸著他的頭道,“你啊……當真沒有呷醋?”
“當真沒有……”慕無錚話尾語調上揚。
“再陪錚兒吃些吧,你看,我們的酒都還沒動呢。”慕無錚興高采烈地拿起筷子,同方才拍筷沉臉的判若兩人。
慕無錚趁機還同慕無離說起修地道的事,果然慕無離對他無有不應,沒太多問就答應了。
斑駁綠竹投下暗影,鳥聲嗚咽哀鳴。
琴音伴夜風傳來,音色清晰,曲調婉轉,時而潺潺流水,時而皚皚白雪,像從天上來的仙樂。
慕無錚在綠竹旁的躺椅上懶散地臥著散酒意,慕無離在不遠處撩撥琴弦,手指修長,手掌寬厚有力,手下是聞名天下的古琴繞梁。
慕無錚眼神始終落在那手上,心中忍不住想,那樣好的一雙手,提槍是為天下人,而撫琴卻隻為他慕無錚。
不知何時開始,弦鳴錚錚變作金戈鐵馬之勢,繁音漸增,此起彼伏,幾番起承轉合後,又化作惆悵遺憾的流連之音。
慕無錚驚訝看去,這首曲子新鮮得很,莫非是殿下自己譜的?
此時慕無離恰好落下最後一音,手掌緩緩按在琴弦上,抬起頭眸中帶著笑意朝他看來。
慕無錚從躺椅上坐起身。
慕無離笑著望他,“如何?”
“琴曲錚兒聽得少,但錚兒還是能聽出此曲妙極。”
“此曲很是複雜多變……聽得我,莫名有些難過。”慕無錚眼簾半垂,可那後麵聽上去分明沒有半點重逢歸來的喜悅之情,隻有破釜沉舟的決絕之勢。
慕無離走過來輕聲安撫,“不過是曲而已。”
慕無錚低著頭緊緊攥著慕無離衣襟喃喃自語,“是啊,不過是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