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他本是渾金璞玉
和變成親哥的白月光搶皇位 作者:小星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姚錚走後,慕無離難得露出笑容,直到此時看到姚錚留下的寥寥數語。
屋外的獵獵寒風吹過,慕無離卻隻聽得見胸腔中劇烈的心跳聲。
少年的真心,青澀、熱烈,帶著十足的分量。
紀殊珩見慕無離似乎心情轉好,麵上多了些和煦的笑意,好奇地瞥了一眼那信上的字:“小錚如今竟也能寫出這樣的話來,殿下教得好。”
慕無離隻覺眼前又浮現那飄然清塵不失明豔的臉龐,唇角不禁揚起,溫聲說:
“他本是渾金璞玉,何須妄作雕琢。”
殿外大雪呼嘯,一片銀白。
將近傍晚,徐若才終於快馬趕到太子府。
書房中,他撲通一聲跪在慕無離麵前,見到慕無離,他雙目微紅,蒼白的嘴唇微微顫抖。
“屬下無能,時至今日才回來向殿下回稟。”
慕無離平靜的神情如同無波的湖麵,他緩緩開口:“你受苦了。”
徐若聽到主子的關懷,年過二十有五的大男人差點激動得流出一抹熱淚來。
“其他人如何了?”
“殿下放心,其他同僚皆扮作流民混跡其中,安然無恙。”
紀殊珩在一旁咳嗽了一聲,輕輕提醒道:“徐若,先把伏祈山眼下的情形告知殿下吧。伏祈山到底怎麽樣了?”
徐若按耐下那顆見到主子激動的心,將伏祈山藏兵造反、綁架趙世子逼迫南駐軍回朝之事一並交代。
慕無離聽完,眉頭緊蹙,囑咐紀殊珩:“截下薛府給趙家的信這件事,你迅速命人去追,就算沒追上,也務必告訴趙家,不可輕舉妄動。”
“趙家世子,吾會想辦法,不會有事。”他一邊說著,眉尾似微微揚起,帶著幾分玩味。
“然後你派人去大公主府上,讓她找人偽造一封南駐軍回給薛府的書信,信上寫什麽內容,你心裏明白。”
紀殊珩垂眸道:“是,屬下明白。”
紀殊珩推開書房的門,衣訣微揚,身影消失在飛雪之中。
徐若沉默片刻,又想起來飛原交代的話。動了動嘴角,轉述道:“姚錚大人還讓屬下轉告殿下,他一切都好,天寒地凍,殿下保重身子。”
慕無離聞言瞬間抬起眼眸,似怔然。
“你可曾見到他?他為何不自己親自下山傳出消息?”
徐若道:“屬下與姚大人隻在洞中遠遠見了幾麵,飛原告訴屬下,姚大人似乎還打算留在監軍司中掀起波瀾,好助殿下一臂之力。原本姚大人命飛原下山,但我等未曾預料到,監軍司竟會在自己人身上下追蹤迷香,故而屬下與飛原大人隻得臨時交換了任務。”
慕無離眸色漸深,那平靜無波的眼中似乎帶著幾分無奈。
慕無離驀地又想起信上那些話來。
赴湯蹈火……無所畏懼……
徐若似乎能聽到太子殿下在上頭悠悠地長歎了一聲。
好似在悵然些什麽。
他不由得愣住,那是他們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怎會一副失意不樂的模樣?
又聽慕無離沉聲說:“吾已得了聖諭,城防營已整備多日,不出五日,便可出兵西山剿匪,屆時回程,路至伏祈山,便將監軍司一齊拿下,你回去歇幾日,到時候和仇刃一並隨軍出發。”
好似方才的歎息隻是徐若的幻聽。
徐若眼睛一亮,興奮道:“是!”
西山乃是沽州北側一高山,山上許多寺廟、道觀,但臨近年末時便常有一些地痞匪寇集結在那西山,強搶道士、和尚們的香火錢。
原本慕無離接到沽州縣衙的急報,派一小隊人馬過去便可輕易解決,但慕無離正好缺個由頭出兵伏祈山,他便派人將那聲勢做大,如此以來他便能名正言順帶著城防營路經伏祈山,順便將監軍司收入囊中。
從前太子府與薛府雖稱不上親密,卻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加上慕無離仍是薛忠的外孫,即便再不喜,也還是會做足表麵功夫。
隻不過慕無離請命西山剿匪這件事,應是早就讓薛忠起了疑心,他估計也是想不到,慕無離寧可母家沒落,麵上無光、身份一落千丈,也要阻止永晝繼續被薛氏蠶食,即便上頭坐皇椅那位還不怎麽領他的情。
與慕無離料想的一樣,父皇還是不信任他帶重兵出行,傅雲帆坐鎮宮禁眼下又要忙於著監軍司征兵,自然是走不開。於是派了傅雲起隨行,名曰保護,實為監視。卻殊不知慕無離早已與傅家達成合盟。
在薛氏和皇帝的眼中,慕無離不可能與傅府達成共識。
一是因為傅府百年氏族,本身地位已經超然,若無謀反之心,是極其愛惜羽翼,自不會與朝中任何皇子結黨,落得詬病。
二是慕無離是薛家人,身上既流著慕氏皇族的血,也流著薛家的血,薛家自皇帝即位以來橫行京城十餘年,傅家絕不可能輕易相信慕無離。
隻是他們猜不到,慕無離竟然願意為了北境二十城,願意將監軍司這塊香餑餑和傅家分一杯羹。
慕氏以卓絕的武力在戰場上橫掃所有對手,所向披靡,才一步步建起泱泱大國。在重武的永晝,兵權,沒有人會不喜歡。
傅家有沒有野心、有沒有反心,他慕無離不知道。
但他慕無離知道,隻要有他在,傅家反不了。傅家擅守城,駐守宮防百年,與城防營或可匹敵。但在善戰的北境駐軍麵前,那是全然毫無招架之力。
監軍司明麵上隸屬傅家,傅家自然在京城中的聲勢威名又能高出一截,但這永晝,終歸還是慕氏皇族的永晝。
盡管慕無離現在仍然是太子,但傅家終究聽命於天子,盡管一時手握兵權,一朝天子一朝臣,終究也要擇一明主。
傅家泱泱大族,皇椅上那位,有一天也是會死的,慕無離又是嫡長子,正統的儲君,和慕無離合作,傅家下一輩既能拉近和儲君的關係,又能笑看恨傅家恨得牙癢癢的薛府倒台,還是借薛家自己人之手,何樂而不為?
隻不過慕無離開出的前提條件是,傅府必須答應助北境一臂之力,待到他出兵沒疆之時,京中三大營:禁軍、監軍司,城防營,都必須聽他的調度,如此一來,可稱得上是真正收攏了京城的兵權。
傅家自然答應,一是傅家的確沒有謀反之心,即便沒有野心,也希望家族能愈來愈壯大,綿延不衰,二是傅家人既是臣子,自然就要聽君命。
無論手中多少兵權,那都是天子的兵。他們傅家一步一步能做到這般地位,也是因為他們的確忠心耿耿,不貪權勢,謹慎處事,不愛趟渾水。
慕無離雖不是天子,但那隻是因為他還不想,並不是因為他坐不上那龍椅。
隻是於他而言,收複北境二十城,竟是比登基為帝還要重中之重,而傅老將軍傅士霖將這一切都看得清楚,早在慕無離出征北境六城時,他就為這位永晝太子的才能感到驚異。
自古以來,儲君更替都是大事,為保一國儲位安穩,除非迫不得已,再急的戰事都不會派儲君前去。若是別的皇子身居太子之位,一定更願意承膝聖上身旁,既無性命之憂,又能穩坐太子之位。
——而這位所做之事卻全然背道而馳。
年邁的老將傅仕霖每每看著慕無離,覺得他身上沒有一點像一個太子。
而是像一個堅定的、胸懷抱負,有著相當格局與氣量的君王……
“殿下,傅府送來了信。”
慕無離拆開傅府傳來的密信,西山剿匪之事在即,落款竟是傅雲起……那個桀驁不馴的傅家嫡次子?
除去傅仕霖要傅雲起轉告慕無離的一些問安的常話,傅雲起提出西山之行缺一個隨行的醫官。林太醫已經負責了皇帝每日的脈案,的確是不能離宮,傅雲起引薦其子林霜絳。
慕無離隻感覺額角抽動,眉心隱隱一跳。
這隻怕是林霜絳自己請求隨行,才找到傅雲起幫忙的吧?
以林府與太子府的親近程度,何須傅家人來引薦?慕無離一時失笑,這個林霜絳,想去找小錚分明可以直接來找自己,偏要通過如此曲折的方式讓他順理成章地同意。
竟然是擔心慕無離可能會拒絕。
慕無離無奈地笑了笑,收起信,自己在小錚這般年紀的少年眼裏有這麽不近人情麽?
這邊說回伏祈山。
自打徐若走後,薛府的刺客當日在京城和沽州追蹤許久,都沒能抓到人,監軍司知道後,隻覺狠狠吃了一癟,薛忠遠在京城,隻與婁落單獨聯絡,隻不過自打上回婁落讓姚錚逃過一劫後,已經在薛忠眼中留下辦事不利的印象,婁落收到了南駐軍的信,覺得京城已經將近收入囊中,便私自壓下了這件事,沒有將有人逃出伏祈山的事通報給薛忠。
畢竟若是叫薛忠知道,他這條手臂,估計是留不下了。
但經過此事,監軍司對伏祈山的布防便愈加嚴密,甚至開始給關押的村民登記名冊,基本上再無內外傳出消息的可能。
姚錚也清楚,想等待殿下傳回消息和他商量怎麽救趙家世子出去是不可能了,現在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一切都得靠他們自己。
在拿下監軍司的同時,還要保證趙家世子性命無憂,從趙家在南境掌握的兵力來看,趙世子對殿下很有用。
姚錚在進入太子府前過著平凡又勞累的日子,他有些許善心,但卻不是什麽十足的大善人,也絕不會輕易同情什麽人,他與霜絳那樣易心軟的性子不同。
死過一次的人,隻有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何況是死過好幾次的人?
他本在世上孤苦無依,因一些機緣巧合,有了摯友……也有了愛慕之人。
姚錚不信命,但他信殿下,不僅僅因為殿下是他戀慕之人。
慕無離這個人,根本無須做什麽,他隻要站在那裏,就能夠讓身邊人自然而然的仰望他、相信他。漸漸地,直到心中一絲一縷都全然為他牽動。
姚錚根本不在乎趙及月是死還是活,原本姚錚其實隻要做到讓殿下阻止南駐軍回朝就夠了。
趙及月死不死已經不重要,等殿下成功拿下伏祈山,誰還在乎南駐軍?
不過既然徐若冒著暴露的風險將趙及月被綁的事告訴他,那麽趙及月的生死一定對殿下很重要。
隻要對殿下有用,他趙及月就死不得。
姚錚心中不覺自嘲地笑笑,原來一個人有用,他就死不得,即便落入監軍司的層層圍困之中,薛忠也沒有要殺他,甚至想方設法叫他死不得。
而外頭又有自己這樣的人拚了命地想要把他救出去。
可老天爺幾乎三番兩次讓他差一點就死了,難道是老天覺得他這條命微薄至極,不堪苟活嗎?
姚錚這麽想著,不免心生鬱結,本來他就在為如何悄無聲息一次性幹掉所有監軍司的將領傷腦筋,他從前沒有主動殺過人,頭一次還是麵對這樣的大活。
殺監軍司十餘名將領,必須想一個最為穩妥的上上之策,絕不能讓他們有太多餘力還手。
還得不能讓他們來得及和山下守山的刺客會合。
其他將領武藝均在仇刃之下,以姚錚所學,若是不考慮其他,聯合其他暗衛殺幾個監軍司的將領還是能辦到。
隻是若是直接刺殺,實在太不穩妥,打鬥可能會在小小的營帳中鬧出動靜,引得其他將領警惕甚至前來相救。
對……還有一人也很值得警惕。
姚錚忽然想起來一個人,讓他心中隱隱覺得不安。
隻聽營中都喚此人為“婁大人”,此人很少露麵,但據其他暗探打聽,薛忠人在京城,將軍營全權交給這位“婁大人”調遣,可這姓婁的將領,既從未在營中練兵,又從未與營中其他將領比試,武藝實在高深莫測。
——總結起來就是,敵我力量太過懸殊,不能硬上。
若是直接下毒,姚錚他們身邊時時有監軍司的人跟著,的確無從下手。即便的確能尋到機會,將領的膳食送到營帳前,營中也會有糧官先行驗毒,下毒怕是險策。
必須想一個萬中無一的計策……否則他們人多勢眾,姚錚和其他暗探恐怕刺殺不成反而還被一網打盡。
解決完這些將領,還得麵對山下守山的刺客和及時鎮住營中這些對薛忠忠心耿耿的兵。
姚錚想得頭痛不已,但為了慕無離,他不能退縮。
夜風之下萬木隱嘯,落葉隨寒風靈動地飄飛。
入夜,李綏坐在山洞裏,看著對麵的少年,平凡的麵貌上,一雙眼卻亮晶晶,恍若昏星。
“你今天好像不大高興?”李綏盤手撐在曲起的膝上,見姚錚躺著卻翻來翻去,不由得奇怪。
“你說,我們究竟什麽時候才能出去?”姚錚抬眼,雙眼直直望著上方的山洞壁。
李綏起身坐在他身旁,“我以為你在這幹得自在,不會問這個問題。”
“幹得自在?頓頓鹹粥饅頭麽?就是村裏喂豬食都比這好。”
姚錚慢悠悠起身,拍了拍腿上不小心蹭到的灰。
李綏難得聽到姚錚抱怨,不禁唇角彎起:“你覺得怎樣才能出去?”
姚錚單手撐著下頜,微微歪著頭露出一個調皮的笑:“殺光他們。”
李綏刹那間瞳孔微縮。
他緩過神時忙看了眼洞外的守衛,見他們並無反應,才壓低了聲音說:“你說這話不怕被他們聽見麽?”
又帶著一副不忍心打擊姚錚的表情,“還殺光他們,你自己不是也說過是以卵擊石麽?別做夢了,你有幾顆頭夠他們砍的?”
姚錚笑道:“以卵擊石不行,以饅頭可不可以?”
李綏見他胡言亂語,隻是笑了笑,似乎不大往心裏去。
趙火聽見了他們這邊的動靜,疑惑地看著姚錚,又看了一眼飛原。二人對視一眼,這姚大人是不是又有主意了?
鹹粥……饅頭
誰說這世上隻有毒能夠殺人於無形?誰說想殺十餘人一定得動武?
姚錚在鄉野之間生活十餘年。
鎮上鼎食鳴鍾的大戶人家,衣食無憂,身邊的奴仆無時無刻地照料著。
即便出了人命也無非是因為些爭搶家財之類的緣由,要麽是死於下毒,要麽是死於尋常刀刃。
而貧民之中,死法可謂千奇百怪,姚錚從前也聽過鎮上村裏許多怪談。
譬如有人燒飯時不慎被燙水澆一把,皮肉慢慢腐壞,衝了些涼水也無濟於事,最終還是死了;譬如有人在山中砍樹,不慎被自家鏽了的鈍器割傷,沒過幾日便抽搐而死。
人命如此脆弱,何須動輒刀槍棍棒?姚錚不免心底感到一陣悲涼。
不過他也僅是感慨,他不會心軟。
正如薛忠的殺手將他圍殺在玲瓏巷時,也不會心軟。
姚錚終於收起心底那點憐憫,回過神來想殺敵之策。
那些辦法或許也能殺人於無形,但太慢,姚錚心想。
終於他又想到一計。
永晝雖然近幾年才脫了旱,但在人煙稀少的偏遠村落時而還是會缺糧食。
因為太缺糧食,所以家家戶戶都是按量做米麵饅頭,吃食也絕不可能有剩的。
姚錚以前從來不知道世上還有腹疾這回事,直到一次,還記得那時正值小暑時節,他偷偷把自己剩的吃食留了下來第二日傍晚拿去喂家附近叢中的野兔。
但那野兔吃完他喂的東西後竟然變得奄奄一息,漸漸地就不動了。他幾乎整夜都紅著眼難過得睡不著。
母親看他這樣,才問了他幾句,歎著氣告訴他,從前鎮上有一戶窮苦人家,那女子被富戶親戚送了幾塊糕點舍不得吃,供起來孝敬祖宗了,沒成想卻被自己的男人起夜時饞,想著不礙事,食了幾塊。
沒想到第二日那男人竟然渾身虛脫地倒在自家茅廁裏,已經奄奄一息了。
鎮上大夫趕來時人已經救不回了,說是吃壞了東西,腹疾而死。
故而他才知道,聞著味兒不對的東西,壞了的吃食,不能再吃。
軍營裏設有三名軍醫,壞了的吃食下肚估摸需要三刻鍾發作,如此一來,得尋個辦法將軍醫暫且支開,不能讓那軍醫壞了事。
隻是每日給營內的糧官送飯前,營裏的糧官都會驗過一遍。
但姚錚知道,銀針驗得出砒霜,卻驗不出吃食裏摻了前幾日發餿的糧食。
隻要用新吃食的香味掩蓋掉那餿味就可以,但若是素菜,那估計不成,得等到營中將士食葷腥才行。
山上吃葷腥沒有京城中便利,營中將士早就怨聲載道了,那些將領見到葷腥,隻怕也不會顧慮太多,加上又有營中的糧官驗毒。
而山下的刺客每五日親自從山下采買送一次新鮮的牛羊雞鴨上山,正巧就是今夜。而葷腥正好隻有隻有營中的將領能享用,有些分不了的剩的才分給餘下的士兵。
如此一來,正好便宜了姚錚。隻有將領能用葷腥,這麽一來,正好在那份有葷腥的飯菜上動手腳。
即便有人碰巧沒有吃他們準備的糧食,此計也能一夕之間讓大部分的監軍司將領束手就擒,即便一時半會死不得,但人腹疾發作起來,哪還有還手之力?
若還有漏網之魚,剩下的暗衛便可動手了。
如今姚錚趙火幾人幾乎包攬了營中的後廚,監軍司的守兵見幾人安分守己,早就放下了戒心,姚錚幾人在忙的時候,有時那守兵還閑得同其他士兵在外頭閑談,時而進來看幾眼幾人有沒有在好好幹活。
找了個機會,姚錚把計策告知了趙火和飛原。
“剩的壞的吃食?咱們自己不都不夠吃麽,營中哪還有剩的吃食?”
趙火神情頗為不解,姚大人這想法是不錯,可營中糧食緊俏,何時有剩的糧食了,還是剩了好幾日的那種。
姚錚沉思片刻,肯定地告訴他:“有。”
飛原也沒能明白,姚錚究竟要去哪去找這壞掉的吃食。
姚錚沉聲:“趙世子的帳篷裏,還有六日前沒吃的飯食,那些士兵看不慣他,也嫌他晦氣,不會給他打掃營帳。那些餿了的飯食,料想還在。”遂又看了看外頭的時辰,“我稍後還會去給趙世子送一趟飯。會將那些餿掉的藏在飯盒中帶出來。”
飛原與趙火點點頭,“如此一來,就按姚大人說的辦法,我去聯絡其他暗探,今夜準備好埋伏。我觀察監軍司似乎準備這兩日動身,此事不能再拖。”
“動身?”姚錚不禁皺眉,“想必殿下已經截留了薛府送給南駐軍的信,他們怎麽會決定拔營呢?”
飛原抱臂手背抵著下頜,沉思:“或許不是壞事。”
趙火一臉莫名奇妙:“薛府打算出兵京城了,還不是壞事?殿下估計沒來得及截下信件。”
飛原搖搖頭:“絕無可能,以我對殿下的了解,即便我們消息傳到京中花了些時間,但對殿下那邊來說,截下信件完全來得及。”他眸光閃爍,“或許,薛府接到的南駐軍的回信,是假的。”
姚錚霎那間眉目舒展:“不錯,隻要徐若將消息傳到,殿下那邊不可能沒截下。或許是殿下在借假信件讓監軍司提前整備,準備拔營。”他興奮道,“我想這是殿下在告訴我們,時機到了。”
姚錚內心恍若冰雪消融般歡欣,太子殿下……要來了麽?
屋外的獵獵寒風吹過,慕無離卻隻聽得見胸腔中劇烈的心跳聲。
少年的真心,青澀、熱烈,帶著十足的分量。
紀殊珩見慕無離似乎心情轉好,麵上多了些和煦的笑意,好奇地瞥了一眼那信上的字:“小錚如今竟也能寫出這樣的話來,殿下教得好。”
慕無離隻覺眼前又浮現那飄然清塵不失明豔的臉龐,唇角不禁揚起,溫聲說:
“他本是渾金璞玉,何須妄作雕琢。”
殿外大雪呼嘯,一片銀白。
將近傍晚,徐若才終於快馬趕到太子府。
書房中,他撲通一聲跪在慕無離麵前,見到慕無離,他雙目微紅,蒼白的嘴唇微微顫抖。
“屬下無能,時至今日才回來向殿下回稟。”
慕無離平靜的神情如同無波的湖麵,他緩緩開口:“你受苦了。”
徐若聽到主子的關懷,年過二十有五的大男人差點激動得流出一抹熱淚來。
“其他人如何了?”
“殿下放心,其他同僚皆扮作流民混跡其中,安然無恙。”
紀殊珩在一旁咳嗽了一聲,輕輕提醒道:“徐若,先把伏祈山眼下的情形告知殿下吧。伏祈山到底怎麽樣了?”
徐若按耐下那顆見到主子激動的心,將伏祈山藏兵造反、綁架趙世子逼迫南駐軍回朝之事一並交代。
慕無離聽完,眉頭緊蹙,囑咐紀殊珩:“截下薛府給趙家的信這件事,你迅速命人去追,就算沒追上,也務必告訴趙家,不可輕舉妄動。”
“趙家世子,吾會想辦法,不會有事。”他一邊說著,眉尾似微微揚起,帶著幾分玩味。
“然後你派人去大公主府上,讓她找人偽造一封南駐軍回給薛府的書信,信上寫什麽內容,你心裏明白。”
紀殊珩垂眸道:“是,屬下明白。”
紀殊珩推開書房的門,衣訣微揚,身影消失在飛雪之中。
徐若沉默片刻,又想起來飛原交代的話。動了動嘴角,轉述道:“姚錚大人還讓屬下轉告殿下,他一切都好,天寒地凍,殿下保重身子。”
慕無離聞言瞬間抬起眼眸,似怔然。
“你可曾見到他?他為何不自己親自下山傳出消息?”
徐若道:“屬下與姚大人隻在洞中遠遠見了幾麵,飛原告訴屬下,姚大人似乎還打算留在監軍司中掀起波瀾,好助殿下一臂之力。原本姚大人命飛原下山,但我等未曾預料到,監軍司竟會在自己人身上下追蹤迷香,故而屬下與飛原大人隻得臨時交換了任務。”
慕無離眸色漸深,那平靜無波的眼中似乎帶著幾分無奈。
慕無離驀地又想起信上那些話來。
赴湯蹈火……無所畏懼……
徐若似乎能聽到太子殿下在上頭悠悠地長歎了一聲。
好似在悵然些什麽。
他不由得愣住,那是他們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怎會一副失意不樂的模樣?
又聽慕無離沉聲說:“吾已得了聖諭,城防營已整備多日,不出五日,便可出兵西山剿匪,屆時回程,路至伏祈山,便將監軍司一齊拿下,你回去歇幾日,到時候和仇刃一並隨軍出發。”
好似方才的歎息隻是徐若的幻聽。
徐若眼睛一亮,興奮道:“是!”
西山乃是沽州北側一高山,山上許多寺廟、道觀,但臨近年末時便常有一些地痞匪寇集結在那西山,強搶道士、和尚們的香火錢。
原本慕無離接到沽州縣衙的急報,派一小隊人馬過去便可輕易解決,但慕無離正好缺個由頭出兵伏祈山,他便派人將那聲勢做大,如此以來他便能名正言順帶著城防營路經伏祈山,順便將監軍司收入囊中。
從前太子府與薛府雖稱不上親密,卻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加上慕無離仍是薛忠的外孫,即便再不喜,也還是會做足表麵功夫。
隻不過慕無離請命西山剿匪這件事,應是早就讓薛忠起了疑心,他估計也是想不到,慕無離寧可母家沒落,麵上無光、身份一落千丈,也要阻止永晝繼續被薛氏蠶食,即便上頭坐皇椅那位還不怎麽領他的情。
與慕無離料想的一樣,父皇還是不信任他帶重兵出行,傅雲帆坐鎮宮禁眼下又要忙於著監軍司征兵,自然是走不開。於是派了傅雲起隨行,名曰保護,實為監視。卻殊不知慕無離早已與傅家達成合盟。
在薛氏和皇帝的眼中,慕無離不可能與傅府達成共識。
一是因為傅府百年氏族,本身地位已經超然,若無謀反之心,是極其愛惜羽翼,自不會與朝中任何皇子結黨,落得詬病。
二是慕無離是薛家人,身上既流著慕氏皇族的血,也流著薛家的血,薛家自皇帝即位以來橫行京城十餘年,傅家絕不可能輕易相信慕無離。
隻是他們猜不到,慕無離竟然願意為了北境二十城,願意將監軍司這塊香餑餑和傅家分一杯羹。
慕氏以卓絕的武力在戰場上橫掃所有對手,所向披靡,才一步步建起泱泱大國。在重武的永晝,兵權,沒有人會不喜歡。
傅家有沒有野心、有沒有反心,他慕無離不知道。
但他慕無離知道,隻要有他在,傅家反不了。傅家擅守城,駐守宮防百年,與城防營或可匹敵。但在善戰的北境駐軍麵前,那是全然毫無招架之力。
監軍司明麵上隸屬傅家,傅家自然在京城中的聲勢威名又能高出一截,但這永晝,終歸還是慕氏皇族的永晝。
盡管慕無離現在仍然是太子,但傅家終究聽命於天子,盡管一時手握兵權,一朝天子一朝臣,終究也要擇一明主。
傅家泱泱大族,皇椅上那位,有一天也是會死的,慕無離又是嫡長子,正統的儲君,和慕無離合作,傅家下一輩既能拉近和儲君的關係,又能笑看恨傅家恨得牙癢癢的薛府倒台,還是借薛家自己人之手,何樂而不為?
隻不過慕無離開出的前提條件是,傅府必須答應助北境一臂之力,待到他出兵沒疆之時,京中三大營:禁軍、監軍司,城防營,都必須聽他的調度,如此一來,可稱得上是真正收攏了京城的兵權。
傅家自然答應,一是傅家的確沒有謀反之心,即便沒有野心,也希望家族能愈來愈壯大,綿延不衰,二是傅家人既是臣子,自然就要聽君命。
無論手中多少兵權,那都是天子的兵。他們傅家一步一步能做到這般地位,也是因為他們的確忠心耿耿,不貪權勢,謹慎處事,不愛趟渾水。
慕無離雖不是天子,但那隻是因為他還不想,並不是因為他坐不上那龍椅。
隻是於他而言,收複北境二十城,竟是比登基為帝還要重中之重,而傅老將軍傅士霖將這一切都看得清楚,早在慕無離出征北境六城時,他就為這位永晝太子的才能感到驚異。
自古以來,儲君更替都是大事,為保一國儲位安穩,除非迫不得已,再急的戰事都不會派儲君前去。若是別的皇子身居太子之位,一定更願意承膝聖上身旁,既無性命之憂,又能穩坐太子之位。
——而這位所做之事卻全然背道而馳。
年邁的老將傅仕霖每每看著慕無離,覺得他身上沒有一點像一個太子。
而是像一個堅定的、胸懷抱負,有著相當格局與氣量的君王……
“殿下,傅府送來了信。”
慕無離拆開傅府傳來的密信,西山剿匪之事在即,落款竟是傅雲起……那個桀驁不馴的傅家嫡次子?
除去傅仕霖要傅雲起轉告慕無離的一些問安的常話,傅雲起提出西山之行缺一個隨行的醫官。林太醫已經負責了皇帝每日的脈案,的確是不能離宮,傅雲起引薦其子林霜絳。
慕無離隻感覺額角抽動,眉心隱隱一跳。
這隻怕是林霜絳自己請求隨行,才找到傅雲起幫忙的吧?
以林府與太子府的親近程度,何須傅家人來引薦?慕無離一時失笑,這個林霜絳,想去找小錚分明可以直接來找自己,偏要通過如此曲折的方式讓他順理成章地同意。
竟然是擔心慕無離可能會拒絕。
慕無離無奈地笑了笑,收起信,自己在小錚這般年紀的少年眼裏有這麽不近人情麽?
這邊說回伏祈山。
自打徐若走後,薛府的刺客當日在京城和沽州追蹤許久,都沒能抓到人,監軍司知道後,隻覺狠狠吃了一癟,薛忠遠在京城,隻與婁落單獨聯絡,隻不過自打上回婁落讓姚錚逃過一劫後,已經在薛忠眼中留下辦事不利的印象,婁落收到了南駐軍的信,覺得京城已經將近收入囊中,便私自壓下了這件事,沒有將有人逃出伏祈山的事通報給薛忠。
畢竟若是叫薛忠知道,他這條手臂,估計是留不下了。
但經過此事,監軍司對伏祈山的布防便愈加嚴密,甚至開始給關押的村民登記名冊,基本上再無內外傳出消息的可能。
姚錚也清楚,想等待殿下傳回消息和他商量怎麽救趙家世子出去是不可能了,現在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一切都得靠他們自己。
在拿下監軍司的同時,還要保證趙家世子性命無憂,從趙家在南境掌握的兵力來看,趙世子對殿下很有用。
姚錚在進入太子府前過著平凡又勞累的日子,他有些許善心,但卻不是什麽十足的大善人,也絕不會輕易同情什麽人,他與霜絳那樣易心軟的性子不同。
死過一次的人,隻有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何況是死過好幾次的人?
他本在世上孤苦無依,因一些機緣巧合,有了摯友……也有了愛慕之人。
姚錚不信命,但他信殿下,不僅僅因為殿下是他戀慕之人。
慕無離這個人,根本無須做什麽,他隻要站在那裏,就能夠讓身邊人自然而然的仰望他、相信他。漸漸地,直到心中一絲一縷都全然為他牽動。
姚錚根本不在乎趙及月是死還是活,原本姚錚其實隻要做到讓殿下阻止南駐軍回朝就夠了。
趙及月死不死已經不重要,等殿下成功拿下伏祈山,誰還在乎南駐軍?
不過既然徐若冒著暴露的風險將趙及月被綁的事告訴他,那麽趙及月的生死一定對殿下很重要。
隻要對殿下有用,他趙及月就死不得。
姚錚心中不覺自嘲地笑笑,原來一個人有用,他就死不得,即便落入監軍司的層層圍困之中,薛忠也沒有要殺他,甚至想方設法叫他死不得。
而外頭又有自己這樣的人拚了命地想要把他救出去。
可老天爺幾乎三番兩次讓他差一點就死了,難道是老天覺得他這條命微薄至極,不堪苟活嗎?
姚錚這麽想著,不免心生鬱結,本來他就在為如何悄無聲息一次性幹掉所有監軍司的將領傷腦筋,他從前沒有主動殺過人,頭一次還是麵對這樣的大活。
殺監軍司十餘名將領,必須想一個最為穩妥的上上之策,絕不能讓他們有太多餘力還手。
還得不能讓他們來得及和山下守山的刺客會合。
其他將領武藝均在仇刃之下,以姚錚所學,若是不考慮其他,聯合其他暗衛殺幾個監軍司的將領還是能辦到。
隻是若是直接刺殺,實在太不穩妥,打鬥可能會在小小的營帳中鬧出動靜,引得其他將領警惕甚至前來相救。
對……還有一人也很值得警惕。
姚錚忽然想起來一個人,讓他心中隱隱覺得不安。
隻聽營中都喚此人為“婁大人”,此人很少露麵,但據其他暗探打聽,薛忠人在京城,將軍營全權交給這位“婁大人”調遣,可這姓婁的將領,既從未在營中練兵,又從未與營中其他將領比試,武藝實在高深莫測。
——總結起來就是,敵我力量太過懸殊,不能硬上。
若是直接下毒,姚錚他們身邊時時有監軍司的人跟著,的確無從下手。即便的確能尋到機會,將領的膳食送到營帳前,營中也會有糧官先行驗毒,下毒怕是險策。
必須想一個萬中無一的計策……否則他們人多勢眾,姚錚和其他暗探恐怕刺殺不成反而還被一網打盡。
解決完這些將領,還得麵對山下守山的刺客和及時鎮住營中這些對薛忠忠心耿耿的兵。
姚錚想得頭痛不已,但為了慕無離,他不能退縮。
夜風之下萬木隱嘯,落葉隨寒風靈動地飄飛。
入夜,李綏坐在山洞裏,看著對麵的少年,平凡的麵貌上,一雙眼卻亮晶晶,恍若昏星。
“你今天好像不大高興?”李綏盤手撐在曲起的膝上,見姚錚躺著卻翻來翻去,不由得奇怪。
“你說,我們究竟什麽時候才能出去?”姚錚抬眼,雙眼直直望著上方的山洞壁。
李綏起身坐在他身旁,“我以為你在這幹得自在,不會問這個問題。”
“幹得自在?頓頓鹹粥饅頭麽?就是村裏喂豬食都比這好。”
姚錚慢悠悠起身,拍了拍腿上不小心蹭到的灰。
李綏難得聽到姚錚抱怨,不禁唇角彎起:“你覺得怎樣才能出去?”
姚錚單手撐著下頜,微微歪著頭露出一個調皮的笑:“殺光他們。”
李綏刹那間瞳孔微縮。
他緩過神時忙看了眼洞外的守衛,見他們並無反應,才壓低了聲音說:“你說這話不怕被他們聽見麽?”
又帶著一副不忍心打擊姚錚的表情,“還殺光他們,你自己不是也說過是以卵擊石麽?別做夢了,你有幾顆頭夠他們砍的?”
姚錚笑道:“以卵擊石不行,以饅頭可不可以?”
李綏見他胡言亂語,隻是笑了笑,似乎不大往心裏去。
趙火聽見了他們這邊的動靜,疑惑地看著姚錚,又看了一眼飛原。二人對視一眼,這姚大人是不是又有主意了?
鹹粥……饅頭
誰說這世上隻有毒能夠殺人於無形?誰說想殺十餘人一定得動武?
姚錚在鄉野之間生活十餘年。
鎮上鼎食鳴鍾的大戶人家,衣食無憂,身邊的奴仆無時無刻地照料著。
即便出了人命也無非是因為些爭搶家財之類的緣由,要麽是死於下毒,要麽是死於尋常刀刃。
而貧民之中,死法可謂千奇百怪,姚錚從前也聽過鎮上村裏許多怪談。
譬如有人燒飯時不慎被燙水澆一把,皮肉慢慢腐壞,衝了些涼水也無濟於事,最終還是死了;譬如有人在山中砍樹,不慎被自家鏽了的鈍器割傷,沒過幾日便抽搐而死。
人命如此脆弱,何須動輒刀槍棍棒?姚錚不免心底感到一陣悲涼。
不過他也僅是感慨,他不會心軟。
正如薛忠的殺手將他圍殺在玲瓏巷時,也不會心軟。
姚錚終於收起心底那點憐憫,回過神來想殺敵之策。
那些辦法或許也能殺人於無形,但太慢,姚錚心想。
終於他又想到一計。
永晝雖然近幾年才脫了旱,但在人煙稀少的偏遠村落時而還是會缺糧食。
因為太缺糧食,所以家家戶戶都是按量做米麵饅頭,吃食也絕不可能有剩的。
姚錚以前從來不知道世上還有腹疾這回事,直到一次,還記得那時正值小暑時節,他偷偷把自己剩的吃食留了下來第二日傍晚拿去喂家附近叢中的野兔。
但那野兔吃完他喂的東西後竟然變得奄奄一息,漸漸地就不動了。他幾乎整夜都紅著眼難過得睡不著。
母親看他這樣,才問了他幾句,歎著氣告訴他,從前鎮上有一戶窮苦人家,那女子被富戶親戚送了幾塊糕點舍不得吃,供起來孝敬祖宗了,沒成想卻被自己的男人起夜時饞,想著不礙事,食了幾塊。
沒想到第二日那男人竟然渾身虛脫地倒在自家茅廁裏,已經奄奄一息了。
鎮上大夫趕來時人已經救不回了,說是吃壞了東西,腹疾而死。
故而他才知道,聞著味兒不對的東西,壞了的吃食,不能再吃。
軍營裏設有三名軍醫,壞了的吃食下肚估摸需要三刻鍾發作,如此一來,得尋個辦法將軍醫暫且支開,不能讓那軍醫壞了事。
隻是每日給營內的糧官送飯前,營裏的糧官都會驗過一遍。
但姚錚知道,銀針驗得出砒霜,卻驗不出吃食裏摻了前幾日發餿的糧食。
隻要用新吃食的香味掩蓋掉那餿味就可以,但若是素菜,那估計不成,得等到營中將士食葷腥才行。
山上吃葷腥沒有京城中便利,營中將士早就怨聲載道了,那些將領見到葷腥,隻怕也不會顧慮太多,加上又有營中的糧官驗毒。
而山下的刺客每五日親自從山下采買送一次新鮮的牛羊雞鴨上山,正巧就是今夜。而葷腥正好隻有隻有營中的將領能享用,有些分不了的剩的才分給餘下的士兵。
如此一來,正好便宜了姚錚。隻有將領能用葷腥,這麽一來,正好在那份有葷腥的飯菜上動手腳。
即便有人碰巧沒有吃他們準備的糧食,此計也能一夕之間讓大部分的監軍司將領束手就擒,即便一時半會死不得,但人腹疾發作起來,哪還有還手之力?
若還有漏網之魚,剩下的暗衛便可動手了。
如今姚錚趙火幾人幾乎包攬了營中的後廚,監軍司的守兵見幾人安分守己,早就放下了戒心,姚錚幾人在忙的時候,有時那守兵還閑得同其他士兵在外頭閑談,時而進來看幾眼幾人有沒有在好好幹活。
找了個機會,姚錚把計策告知了趙火和飛原。
“剩的壞的吃食?咱們自己不都不夠吃麽,營中哪還有剩的吃食?”
趙火神情頗為不解,姚大人這想法是不錯,可營中糧食緊俏,何時有剩的糧食了,還是剩了好幾日的那種。
姚錚沉思片刻,肯定地告訴他:“有。”
飛原也沒能明白,姚錚究竟要去哪去找這壞掉的吃食。
姚錚沉聲:“趙世子的帳篷裏,還有六日前沒吃的飯食,那些士兵看不慣他,也嫌他晦氣,不會給他打掃營帳。那些餿了的飯食,料想還在。”遂又看了看外頭的時辰,“我稍後還會去給趙世子送一趟飯。會將那些餿掉的藏在飯盒中帶出來。”
飛原與趙火點點頭,“如此一來,就按姚大人說的辦法,我去聯絡其他暗探,今夜準備好埋伏。我觀察監軍司似乎準備這兩日動身,此事不能再拖。”
“動身?”姚錚不禁皺眉,“想必殿下已經截留了薛府送給南駐軍的信,他們怎麽會決定拔營呢?”
飛原抱臂手背抵著下頜,沉思:“或許不是壞事。”
趙火一臉莫名奇妙:“薛府打算出兵京城了,還不是壞事?殿下估計沒來得及截下信件。”
飛原搖搖頭:“絕無可能,以我對殿下的了解,即便我們消息傳到京中花了些時間,但對殿下那邊來說,截下信件完全來得及。”他眸光閃爍,“或許,薛府接到的南駐軍的回信,是假的。”
姚錚霎那間眉目舒展:“不錯,隻要徐若將消息傳到,殿下那邊不可能沒截下。或許是殿下在借假信件讓監軍司提前整備,準備拔營。”他興奮道,“我想這是殿下在告訴我們,時機到了。”
姚錚內心恍若冰雪消融般歡欣,太子殿下……要來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