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絕處逢生
和變成親哥的白月光搶皇位 作者:小星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頂紅門的大殿裏,兩米高的朱漆方台中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後是雕龍圍屏。大殿裏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上雕花的降龍栩栩如生。
中年帝王麵色沉冷,龍顏盛威。除去大殿旁兩側低著頭杵著的皇子們,龍椅座下的臣子們無一直立起身,皆折腰跪拜。
一半是那薛忠麾下黨羽在為出兵伏祈山“全軍覆沒”的監軍司統領、一身多職的薛相國求情……另一半,自然是古板守舊的帝黨以及少數清流之臣請命讓皇帝降罪發落薛忠,兩方剛經曆過一番你來我往麵紅耳赤的激烈爭吵,直到皇帝不耐煩地拍了案,這會兒才平靜下來。
自從監軍司領兵進入伏祈山後,便再無人出來,皇帝得知此事後,雷霆震怒。
“朕早就說過,伏祈山之怪異,恐怕非人力所能強攻,薛相國一意孤行,釀成大錯……”
皇帝如刀刃似的目光直直望著下方俯身請罪的薛忠,寒聲道:
“如今監軍司兵力虧空至此,你們如何去麵對那一萬軍士的家人親眷?薛相國,你此番做這副請罪模樣又是等著朕來給你擦屁股麽!”
說著,將薛忠請罪的奏報狠狠地摔在了大殿上。
“朕把京城一大營交給你,你就是這樣回報朕的?!”
若是從前,皇帝斷然不會對權傾朝野的薛相國發這樣大的火,天大的亂子都還是會給他留幾分顏麵。
皇帝咬牙切齒,麵對突如其來的兵力虧空簡直讓他肉疼的後槽牙都要咬碎了,數年的軍費投入和維護,就這麽變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監軍司一萬餘人的兵力短短時間內全給他薛忠敗掉了,盡管他一直找不到由頭削掉薛忠的兵權,但不代表這麽多兵力憑空消失,他就會樂見其成,那可是一萬多人的軍隊啊!
就算突然加大軍費投入,短時間內也征不到這麽多人,這對京城來說可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皇帝心中突然感到一陣危險。就眼下的局麵而言,城防營若存反心,此時一旦太子坐不住那東宮之位,想來坐這九五至尊寶座……
傅家或許能護住他,但城防營和禁軍武力差距不大,勝負難分伯仲,恐成一場鏖戰。
薛忠失了權,他是又高興又氣憤。
高興的是不需要他自己動手,薛忠自己就把手頭的兵力給敗完了,氣憤的是,他花費數年才維持了朝中三足製衡的局麵,竟然就這樣打破了?
這個薛忠,真是沒用,小門小戶,扶了這麽多年,隻會給他生事。
皇帝不由得心中長歎一口氣,雖然這樣他就能順理成章把監軍司的兵權收回來,但那一萬多軍士的親眷沒有安撫好的話,京城恐怕是要遭大亂的。
皇帝思來想去,也隻有太子擅安撫人心,雖然他並不樂於見到太子總是收攏人心,但眼下,一萬多人憑空消失,這消息如果傳揚出去是舉國震驚的大事,一定會引起民間動蕩。老三……又是個控製不住局麵的。看來除了太子,他的確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人可用了。
“薛相國,你雖有功勳在身,但此次的確犯了滔天大錯,朕暫允你功過相抵。不過,以後監軍司,你不必再管了。朝先不用上了,回府思過去吧。傅都督就辛苦些,監軍司征兵的事,你去和兵部商量。”
皇帝思來想去,薛忠眼下竟然已無兵權,但朝裏還有過半數的臣子唯他馬首是瞻,不妨先讓薛忠漸漸從朝中隱退,待到無人問津之時,他想怎麽發落就怎麽發落。
況且皇後和太子都出自薛府,皇族的顏麵還是要留的。
“老臣謝陛下開恩……”薛忠顫顫巍巍一拜,無人察覺薛忠眼底閃過一抹誌在必得的得意。
統領禁軍的傅雲帆起身道:“是!微臣定不辱命。”
“至於那些失蹤的監軍司軍士,你們!”皇帝停下來,寒冷的目光掃視了一圈下麵的臣子,不怒自威。
“封鎖消息,一定給朕捂好了,捂住了,若是讓朕知道民間傳得街頭街尾到處都是……你們……就給朕提頭來報吧!”
此中言語,威脅之意明了。
“太子,這些人的親眷你想辦法安撫,撫恤你與戶部商討出一個合適的數目,再來回報給朕。此事一定給朕按住了,不能四處傳揚鬧出亂子,弄得人心惶惶的。”
慕無離麵色沉靜如水,從一旁走過來單膝跪下:“是,兒臣領命。”
他身為太子,盡管安撫民心亦然在他的身份職責範圍內,但他心中卻不由得卻升起一陣冷意。
一萬多人憑空消失,甚至都快要趕得上淮北地動的傷亡了,父皇竟也絲毫不懷疑外祖父在其中搞鬼,第一時間竟是隻想著封鎖消息不叫民間知曉麽?
父皇……的確一直是這樣的,作繭自縛般置身於九五至尊的高位上,日日隻能看到臣子們的奏報和世家手中瓜分的權利,看不到民間百態,自然也無法同他們共情,冷靜又冷血。十幾年前,到現在,從未變過。
慕無離心中不禁覺得好笑。
父皇自親政以來,早年他年幼時,倒也知道父皇做過些減免賦稅、邊境通商的利民之策——但也隻是為了緩解永晝旱期時民不聊生、兵力羸弱的局麵罷了。
這太子,於他人而言是無上尊貴之位。
於他慕無離而言……卻是生來就綁縛的罪孽。
——這罪孽名為血緣,名為父債子償。
皇帝似乎想了想,又不大放心。又讓太子找一些和尚、道士,到時候圍著伏祈山做做法,驅驅邪。
慕無離一一應下。
“太子,你最近似乎有些少言?”皇帝似乎敏銳察覺到什麽,驀地開口。
慕無離頷首:“回父皇,兒臣發覺從前兒臣多有思慮不周之處,故而如今少言多思,多聽從父皇教誨。”
皇帝似有幾分刮目相看,這孩子,知道自己從前有多輕狂了?
“太子現在是愈來愈穩重了,不錯。”
慕無離眼簾半垂,謙和地應付了幾句。
底下的朝臣們麵麵相覷,心中不由得暗忖,這是怎麽回事?因為薛家倒了,皇帝心腹大患已除,不想廢太子了?
伏祈山如同黑色的巨蛇,日暮的澄黃色光芒投在這條巨蛇上,白天下了雪,地上積了一層薄薄的白毯。
徐若果真按照姚錚的交代,在清點人數前便逃出了營地,負責點人的監軍司士兵麵露怒色,想破頭都想不到還有人有這樣通天的能耐。
不明所以的村民們被監軍司的人驅趕著齊聚到一片空地上,二百餘人歪七扭八地排成十幾列,村民相互之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都感到莫名其妙,卻也是敢怒不敢言。
那些監軍司士兵圍著一群村民上上下下地清點幾番,又挨個審問,確認的確是少一人,但逃掉的這人卻沒人知道是誰。
“隻要你們說出你們中是誰膽大妄為不怕死地跑掉了,晚飯多領一份。”
聽到這話,底下又是一陣竊竊私語。果不其然,這回還真有人站出來揭發徐若,隻不過這人看著畏畏縮縮,估計並不知道徐若的真實身份。
“那跑掉的是俺們村流浪的小叫花子,瘦瘦的,挺高……”
一個矮小的中年男人餓得皮包骨,小眼睛左晃右晃。
緊接著就被監軍司的人單獨拎去一旁問話了,姚錚沉沉呼出一口氣,幸好提前讓飛原他們把人皮麵具給了徐若。
姚錚右手綁著不起眼的白色手帕——自飛原去找過徐若後,沒多問就同意了他們的計劃,順帶還把手帕還了回來。
監軍司的士兵在麵前踱來踱去,他將整個手藏到袖中,身側審問的監軍司士兵拉著那人到一旁單獨審問後,姚錚從袖中伸出手,那白色帕子雖不起眼,但卻故意露出一角金線。
他趁著監軍司集結了所有村民審問的時機,順勢想要召集殿下身邊所有暗探,雖然有些冒險,卻是個不可失的絕佳機會。
他意識到李綏或許會注意到,但他顧不得這麽多了,他想要徹底拿下監軍司,就靠三個人可不行。
監軍司將二百多人圍著審問一番後,隻得出徐若的大致身形和相貌,又派人到山下詢問那些守山的暗衛,一無所獲。於是他們果不其然認為人還沒有逃出伏祈山,便調了幾隊頗擅於山野叢林中追蹤的人在山中搜捕。
村民們辛苦勞作到子時三刻,監軍司的人也要去休息,才放這些村民回到洞中。
姚錚與飛原對視一眼,是時候了。
飛原便要趁著此時營中守備空缺向山頂而去,姚錚本想用那木炭寫書信借飛原之手交給殿下,但又轉念一想,萬一飛原沒能逃出伏祈山,那信反倒暴露了他們的身份。
他沉思片刻,隻對飛原說:“若順利見到了殿下,請代我向殿下問安,說我……就說我一切都好,天寒地凍,請殿下保重身體。”
不知道,殿下究竟發現腰帶中那封信沒,若是沒發現……也好。
飛原說他們二人擅長潛伏與追蹤果然不是說笑,姚錚才交代完,一轉身回頭飛原便已消失在夜色中,無影無蹤。
月明,無星。
姚錚半躺著,徐若消失的事,表麵上看似乎營中依然風平浪靜——實則不然,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那些主將的帳篷中,原本平日此時都應該已經熄了燭,但直到姚錚走進洞內時,遠遠一望,從帳篷中隱隱約約透出澄黃的光,沒有一個主將的帳篷熄了燭。
姚錚不由得一笑,希望他們會喜歡自己送的這個不眠夜。
李綏借著洞外探進來的月色,看出姚錚似心情不錯:“今天發生了什麽好事,讓你這樣開心?”
姚錚抿唇,揚起唇角抱著臂悠悠地說:“即便沒有發生什麽好事,也該開開心心的,不是麽?”
李綏聽到他的回答笑了笑:“你的想法很是特別。”
經過一天的勞作,趙火已經累得呼呼大睡。
李綏似乎感到身邊有什麽不同,看著飛原每夜入睡的位置,奇怪地問:“林錚,飛原兄呢?”
姚錚心下一顫,其他監軍司人或許不知道飛原消失,但是李綏可是個正兒八經和飛原認識的大活人,這要怎麽圓?
姚錚揚起的唇角逐漸變平,他假裝無奈地說:“飛原去其他洞裏了,今後不與我們一起幹活。許是被營裏哪位大人看上了帶去做事了吧。今天沒找到時機多問他。”
李綏麵色平靜無異,似乎是接受了他的說法,隨後卻猛然告訴了他一個致命的小道消息。
“我今天臨時被派到藥房幫忙,卻聽聞了一件事。”
“什麽事?”
“聽說監軍司為了防止營中有人逃跑,進了山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被下了追蹤迷香。”
霎時姚錚如遭雷擊,“不可能!”
林霜絳給的追蹤迷香他一直都有在用,除了林霜絳給的那瓶,若是還有其他旁的味道,他怎會聞不出?
話才出口,姚錚意識到自己反應過激,洞內那些原本昏昏欲睡的村民顯然聽見了動靜,紛紛看了過來。
姚錚連忙低下頭,小聲對李綏說:“我不是不信你說的,是我天生嗅覺較常人更靈敏,若是我們這些人身上都被下了追蹤迷香,我不大可能完全聞不出來。”
李綏原本坐在他對麵,聞言起身坐到他身邊,聲音較之前更輕:“這些村民都是被擄來的,監軍司的人沒那麽多迷香給這麽多人都用上。估計是覺得這些村民比起逃兵更易於掌控,所以這些村民身上應該沒有追蹤迷香。但是那時我們是規規矩矩跟隨監軍司進的山,我們身上應該都有。”
他坐在姚錚身邊靜靜嗅了一會,才輕聲開口:“你身上的味道,似乎與我們的不同,也許是因為我們都太久沒有換衣裳了,身上除了那迷香......都還夾雜了些其他的味道,你日複一日,習慣了這些味道雜糅在一起,才聞不出。”
李綏的話,看似在開解他,但姚錚心知肚明,他沒能聞出來,主要是林霜絳調製的追蹤迷香更霸道,掩蓋住了那若有若無的味道,加之他除去日日幹活,還要挖空心思想辦法破解局麵,更沒有餘的心神來注意自己身上的不對勁。
隻是,如此一來,豈不是說,徐若身上沒有迷香,但飛原身上有?姚錚瞬間背後沁出冷汗,他們已經如此小心,麵對監軍司竟然還是棋差一招。
糟了......這樣一來,按照原定的計劃讓飛原想潛藏在山頂再下山的事,是失策了.....飛原身上帶有追蹤迷香,一定會被監軍司注意到。
姚錚幾乎徹夜難眠,腦中如有長椎般不停在裏攪動。盡管趙火和飛原都客氣地喊他一聲姚大人,但若飛原真出了事,他無論如何都難辭其咎,他想離開這裏去山中確認飛原的情況,但監軍司的人死守著洞門,他又不能輕易離開,實在憋悶得很。
直到晨起去幹活時,見到飛原竟一如往常出現在眼前,姚錚一怔,看樣子……事情失敗了啊,可是徐若怎麽沒有回來?
借著監軍司的人吃飯的功夫,他直接將人拉到一邊:“是不是因為那迷香,你潛藏山頂之事暴露了?”
飛原點頭,又搖頭:“大人不必擔心,屬下半路就發覺了身上的異樣,又在林中碰到了正在被監軍司追尋的徐若,於是我們二人便商議了一下,換了任務,他潛藏山頂,我去吸引那些人的注意力。眼下,估摸著徐若已經離開伏祈山了,大人請放心。”他望著姚錚,似乎又想起了什麽,補了一句:“姚大人轉告屬下向殿下問安的話,屬下也原樣轉告給徐若了。”
姚錚頓時鬆了口氣,他的計策竟然.......成功了?原本他昨晚還在擔心會出現除了迷香之外的變數,現在看來,一切順利。至於截留薛家威脅趙家、引誘南駐軍回朝的信,交給殿下就行了。
太子府。
慕無離這幾日忙著四處奔走,領著一群大臣商討安撫監軍司親眷的事,除了偶然有幾戶人家鬧得不死不休,非要增加撫恤,其他的監軍司親眷似乎都平靜地接受了親人“故去”的事。
這情形十分怪異,盡管慕無離早就知道這些人根本沒死,卻也不由得好奇,薛忠的手下究竟和這些監軍司親眷都說了什麽,讓他們無論如何旁敲側擊這些平民百姓,他們都保持三緘其口。
慕無離同紀殊珩才回到太子府,二人走著,紀殊珩想起方才的情形,問:“殿下可要將這些監軍司親眷的異樣回稟聖上?”
方才這些監軍司親眷的模樣,擺明了就是心知肚明自己的親人根本沒死,那一副明擺著知道朝廷會發撫恤的模樣,看來並不在乎自己的親眷是不是在行謀逆造反之事,隻在乎能夠借此事騙取多少朝堂的撫恤,這些士兵親眷,顯然事前私下都與監軍司做了約定......
“不必,一切正常即可。京郊的其他暗線可有消息傳來?”
“京郊的暗探信鴿傳來密報,徐若,從伏祈山逃出來了。”紀殊珩語氣雖平淡,但聽得出幾分驚訝,“屬下估摸著他這會兒已經進京了,殿下可要先用膳等他來再說?”
慕無離抬眸,一瞬間似乎感到意外,最終又變為淡淡的失落,不是他……
“晚些再傳膳,這幾日諸事繁忙,吾在書房等他來。”言語之中似乎並沒有多大食欲的樣子。
紀殊珩歎了口氣,垂著手隨著慕無離長腿一步邁進書房,背上的傷這幾日還在隱隱作痛。“殿下最近尤為少食,該保重些身體。小錚若看到殿下這般……該擔心了。”
慕無離沉默不答,在雕花沉香木長桌旁坐下,筆墨案台靜置一側。
“這個徐若失去音信已有一段時日,突然能回來了,說明監軍司之中出現了變數。”
見慕無離似要寫東西,紀殊珩順手為他磨起墨來。
慕無離卻從書房的錦盒中拿出那方鶴帶,握在手心,英俊的眉眼一時靜止不動,似在想著什麽。紀殊珩並不知道這是姚錚送的,看到時眼神閃爍,有些驚訝地說:“奇了,殿下這衣帶繡的鶴分明是蘇繡,縫製卻不是江南針法,而是京城針法。”
慕無離遂感到怪異,“你是說,這衣帶縫合處與繡工不是同一種針法?”
紀殊珩詢問:“這衣帶殿下何處得來,可否讓屬下細看?”
慕無離歎了口氣,將繡工華美生動的鶴帶遞給他,“這是小錚臨走時送吾的年禮。”
紀殊珩將鶴帶握在手中,仔細端詳,喃喃自語道:“殿下,這衣帶重了些……”他狐眼睜大,看向慕無離,“殿下,裏頭有東西。”
慕無離看著這衣帶,剪水般的眸中映著衣帶上的蒼渺飛鶴,似乎不忍刀刃將衣帶劃破:“殊珩,你確定麽?”
紀殊珩點頭,眼神堅定不移道:“屬下的外祖家在京城開了數家製衣房,屬下自小與衣料打交道,不會錯。小錚一定在裏麵留了東西給殿下,殿下若不忍心毀了它,屬下命人將那錦線拆出,取出後再縫製回去。”
慕無離同意了。
紀殊珩做事很利落,不過幾刻鍾,就帶著那衣帶回來了,與那衣帶一同交到慕無離手中的,還有一封信。
——這信是仿照他慕無離的字跡寫的,一模一樣的字,旁人根本辨別不出。
慕無離恍然明白,小錚在用這種方式向他證明,答應自己的事,他做到了。
信上並沒有太多情深意切、纏綿悱惻的話,隻有寥寥幾句,卻是千鈞之諾:
誓與君同生死,共榮辱,矢誌不渝。
此生赴湯蹈火,無所畏懼。
中年帝王麵色沉冷,龍顏盛威。除去大殿旁兩側低著頭杵著的皇子們,龍椅座下的臣子們無一直立起身,皆折腰跪拜。
一半是那薛忠麾下黨羽在為出兵伏祈山“全軍覆沒”的監軍司統領、一身多職的薛相國求情……另一半,自然是古板守舊的帝黨以及少數清流之臣請命讓皇帝降罪發落薛忠,兩方剛經曆過一番你來我往麵紅耳赤的激烈爭吵,直到皇帝不耐煩地拍了案,這會兒才平靜下來。
自從監軍司領兵進入伏祈山後,便再無人出來,皇帝得知此事後,雷霆震怒。
“朕早就說過,伏祈山之怪異,恐怕非人力所能強攻,薛相國一意孤行,釀成大錯……”
皇帝如刀刃似的目光直直望著下方俯身請罪的薛忠,寒聲道:
“如今監軍司兵力虧空至此,你們如何去麵對那一萬軍士的家人親眷?薛相國,你此番做這副請罪模樣又是等著朕來給你擦屁股麽!”
說著,將薛忠請罪的奏報狠狠地摔在了大殿上。
“朕把京城一大營交給你,你就是這樣回報朕的?!”
若是從前,皇帝斷然不會對權傾朝野的薛相國發這樣大的火,天大的亂子都還是會給他留幾分顏麵。
皇帝咬牙切齒,麵對突如其來的兵力虧空簡直讓他肉疼的後槽牙都要咬碎了,數年的軍費投入和維護,就這麽變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監軍司一萬餘人的兵力短短時間內全給他薛忠敗掉了,盡管他一直找不到由頭削掉薛忠的兵權,但不代表這麽多兵力憑空消失,他就會樂見其成,那可是一萬多人的軍隊啊!
就算突然加大軍費投入,短時間內也征不到這麽多人,這對京城來說可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皇帝心中突然感到一陣危險。就眼下的局麵而言,城防營若存反心,此時一旦太子坐不住那東宮之位,想來坐這九五至尊寶座……
傅家或許能護住他,但城防營和禁軍武力差距不大,勝負難分伯仲,恐成一場鏖戰。
薛忠失了權,他是又高興又氣憤。
高興的是不需要他自己動手,薛忠自己就把手頭的兵力給敗完了,氣憤的是,他花費數年才維持了朝中三足製衡的局麵,竟然就這樣打破了?
這個薛忠,真是沒用,小門小戶,扶了這麽多年,隻會給他生事。
皇帝不由得心中長歎一口氣,雖然這樣他就能順理成章把監軍司的兵權收回來,但那一萬多軍士的親眷沒有安撫好的話,京城恐怕是要遭大亂的。
皇帝思來想去,也隻有太子擅安撫人心,雖然他並不樂於見到太子總是收攏人心,但眼下,一萬多人憑空消失,這消息如果傳揚出去是舉國震驚的大事,一定會引起民間動蕩。老三……又是個控製不住局麵的。看來除了太子,他的確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人可用了。
“薛相國,你雖有功勳在身,但此次的確犯了滔天大錯,朕暫允你功過相抵。不過,以後監軍司,你不必再管了。朝先不用上了,回府思過去吧。傅都督就辛苦些,監軍司征兵的事,你去和兵部商量。”
皇帝思來想去,薛忠眼下竟然已無兵權,但朝裏還有過半數的臣子唯他馬首是瞻,不妨先讓薛忠漸漸從朝中隱退,待到無人問津之時,他想怎麽發落就怎麽發落。
況且皇後和太子都出自薛府,皇族的顏麵還是要留的。
“老臣謝陛下開恩……”薛忠顫顫巍巍一拜,無人察覺薛忠眼底閃過一抹誌在必得的得意。
統領禁軍的傅雲帆起身道:“是!微臣定不辱命。”
“至於那些失蹤的監軍司軍士,你們!”皇帝停下來,寒冷的目光掃視了一圈下麵的臣子,不怒自威。
“封鎖消息,一定給朕捂好了,捂住了,若是讓朕知道民間傳得街頭街尾到處都是……你們……就給朕提頭來報吧!”
此中言語,威脅之意明了。
“太子,這些人的親眷你想辦法安撫,撫恤你與戶部商討出一個合適的數目,再來回報給朕。此事一定給朕按住了,不能四處傳揚鬧出亂子,弄得人心惶惶的。”
慕無離麵色沉靜如水,從一旁走過來單膝跪下:“是,兒臣領命。”
他身為太子,盡管安撫民心亦然在他的身份職責範圍內,但他心中卻不由得卻升起一陣冷意。
一萬多人憑空消失,甚至都快要趕得上淮北地動的傷亡了,父皇竟也絲毫不懷疑外祖父在其中搞鬼,第一時間竟是隻想著封鎖消息不叫民間知曉麽?
父皇……的確一直是這樣的,作繭自縛般置身於九五至尊的高位上,日日隻能看到臣子們的奏報和世家手中瓜分的權利,看不到民間百態,自然也無法同他們共情,冷靜又冷血。十幾年前,到現在,從未變過。
慕無離心中不禁覺得好笑。
父皇自親政以來,早年他年幼時,倒也知道父皇做過些減免賦稅、邊境通商的利民之策——但也隻是為了緩解永晝旱期時民不聊生、兵力羸弱的局麵罷了。
這太子,於他人而言是無上尊貴之位。
於他慕無離而言……卻是生來就綁縛的罪孽。
——這罪孽名為血緣,名為父債子償。
皇帝似乎想了想,又不大放心。又讓太子找一些和尚、道士,到時候圍著伏祈山做做法,驅驅邪。
慕無離一一應下。
“太子,你最近似乎有些少言?”皇帝似乎敏銳察覺到什麽,驀地開口。
慕無離頷首:“回父皇,兒臣發覺從前兒臣多有思慮不周之處,故而如今少言多思,多聽從父皇教誨。”
皇帝似有幾分刮目相看,這孩子,知道自己從前有多輕狂了?
“太子現在是愈來愈穩重了,不錯。”
慕無離眼簾半垂,謙和地應付了幾句。
底下的朝臣們麵麵相覷,心中不由得暗忖,這是怎麽回事?因為薛家倒了,皇帝心腹大患已除,不想廢太子了?
伏祈山如同黑色的巨蛇,日暮的澄黃色光芒投在這條巨蛇上,白天下了雪,地上積了一層薄薄的白毯。
徐若果真按照姚錚的交代,在清點人數前便逃出了營地,負責點人的監軍司士兵麵露怒色,想破頭都想不到還有人有這樣通天的能耐。
不明所以的村民們被監軍司的人驅趕著齊聚到一片空地上,二百餘人歪七扭八地排成十幾列,村民相互之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都感到莫名其妙,卻也是敢怒不敢言。
那些監軍司士兵圍著一群村民上上下下地清點幾番,又挨個審問,確認的確是少一人,但逃掉的這人卻沒人知道是誰。
“隻要你們說出你們中是誰膽大妄為不怕死地跑掉了,晚飯多領一份。”
聽到這話,底下又是一陣竊竊私語。果不其然,這回還真有人站出來揭發徐若,隻不過這人看著畏畏縮縮,估計並不知道徐若的真實身份。
“那跑掉的是俺們村流浪的小叫花子,瘦瘦的,挺高……”
一個矮小的中年男人餓得皮包骨,小眼睛左晃右晃。
緊接著就被監軍司的人單獨拎去一旁問話了,姚錚沉沉呼出一口氣,幸好提前讓飛原他們把人皮麵具給了徐若。
姚錚右手綁著不起眼的白色手帕——自飛原去找過徐若後,沒多問就同意了他們的計劃,順帶還把手帕還了回來。
監軍司的士兵在麵前踱來踱去,他將整個手藏到袖中,身側審問的監軍司士兵拉著那人到一旁單獨審問後,姚錚從袖中伸出手,那白色帕子雖不起眼,但卻故意露出一角金線。
他趁著監軍司集結了所有村民審問的時機,順勢想要召集殿下身邊所有暗探,雖然有些冒險,卻是個不可失的絕佳機會。
他意識到李綏或許會注意到,但他顧不得這麽多了,他想要徹底拿下監軍司,就靠三個人可不行。
監軍司將二百多人圍著審問一番後,隻得出徐若的大致身形和相貌,又派人到山下詢問那些守山的暗衛,一無所獲。於是他們果不其然認為人還沒有逃出伏祈山,便調了幾隊頗擅於山野叢林中追蹤的人在山中搜捕。
村民們辛苦勞作到子時三刻,監軍司的人也要去休息,才放這些村民回到洞中。
姚錚與飛原對視一眼,是時候了。
飛原便要趁著此時營中守備空缺向山頂而去,姚錚本想用那木炭寫書信借飛原之手交給殿下,但又轉念一想,萬一飛原沒能逃出伏祈山,那信反倒暴露了他們的身份。
他沉思片刻,隻對飛原說:“若順利見到了殿下,請代我向殿下問安,說我……就說我一切都好,天寒地凍,請殿下保重身體。”
不知道,殿下究竟發現腰帶中那封信沒,若是沒發現……也好。
飛原說他們二人擅長潛伏與追蹤果然不是說笑,姚錚才交代完,一轉身回頭飛原便已消失在夜色中,無影無蹤。
月明,無星。
姚錚半躺著,徐若消失的事,表麵上看似乎營中依然風平浪靜——實則不然,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那些主將的帳篷中,原本平日此時都應該已經熄了燭,但直到姚錚走進洞內時,遠遠一望,從帳篷中隱隱約約透出澄黃的光,沒有一個主將的帳篷熄了燭。
姚錚不由得一笑,希望他們會喜歡自己送的這個不眠夜。
李綏借著洞外探進來的月色,看出姚錚似心情不錯:“今天發生了什麽好事,讓你這樣開心?”
姚錚抿唇,揚起唇角抱著臂悠悠地說:“即便沒有發生什麽好事,也該開開心心的,不是麽?”
李綏聽到他的回答笑了笑:“你的想法很是特別。”
經過一天的勞作,趙火已經累得呼呼大睡。
李綏似乎感到身邊有什麽不同,看著飛原每夜入睡的位置,奇怪地問:“林錚,飛原兄呢?”
姚錚心下一顫,其他監軍司人或許不知道飛原消失,但是李綏可是個正兒八經和飛原認識的大活人,這要怎麽圓?
姚錚揚起的唇角逐漸變平,他假裝無奈地說:“飛原去其他洞裏了,今後不與我們一起幹活。許是被營裏哪位大人看上了帶去做事了吧。今天沒找到時機多問他。”
李綏麵色平靜無異,似乎是接受了他的說法,隨後卻猛然告訴了他一個致命的小道消息。
“我今天臨時被派到藥房幫忙,卻聽聞了一件事。”
“什麽事?”
“聽說監軍司為了防止營中有人逃跑,進了山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被下了追蹤迷香。”
霎時姚錚如遭雷擊,“不可能!”
林霜絳給的追蹤迷香他一直都有在用,除了林霜絳給的那瓶,若是還有其他旁的味道,他怎會聞不出?
話才出口,姚錚意識到自己反應過激,洞內那些原本昏昏欲睡的村民顯然聽見了動靜,紛紛看了過來。
姚錚連忙低下頭,小聲對李綏說:“我不是不信你說的,是我天生嗅覺較常人更靈敏,若是我們這些人身上都被下了追蹤迷香,我不大可能完全聞不出來。”
李綏原本坐在他對麵,聞言起身坐到他身邊,聲音較之前更輕:“這些村民都是被擄來的,監軍司的人沒那麽多迷香給這麽多人都用上。估計是覺得這些村民比起逃兵更易於掌控,所以這些村民身上應該沒有追蹤迷香。但是那時我們是規規矩矩跟隨監軍司進的山,我們身上應該都有。”
他坐在姚錚身邊靜靜嗅了一會,才輕聲開口:“你身上的味道,似乎與我們的不同,也許是因為我們都太久沒有換衣裳了,身上除了那迷香......都還夾雜了些其他的味道,你日複一日,習慣了這些味道雜糅在一起,才聞不出。”
李綏的話,看似在開解他,但姚錚心知肚明,他沒能聞出來,主要是林霜絳調製的追蹤迷香更霸道,掩蓋住了那若有若無的味道,加之他除去日日幹活,還要挖空心思想辦法破解局麵,更沒有餘的心神來注意自己身上的不對勁。
隻是,如此一來,豈不是說,徐若身上沒有迷香,但飛原身上有?姚錚瞬間背後沁出冷汗,他們已經如此小心,麵對監軍司竟然還是棋差一招。
糟了......這樣一來,按照原定的計劃讓飛原想潛藏在山頂再下山的事,是失策了.....飛原身上帶有追蹤迷香,一定會被監軍司注意到。
姚錚幾乎徹夜難眠,腦中如有長椎般不停在裏攪動。盡管趙火和飛原都客氣地喊他一聲姚大人,但若飛原真出了事,他無論如何都難辭其咎,他想離開這裏去山中確認飛原的情況,但監軍司的人死守著洞門,他又不能輕易離開,實在憋悶得很。
直到晨起去幹活時,見到飛原竟一如往常出現在眼前,姚錚一怔,看樣子……事情失敗了啊,可是徐若怎麽沒有回來?
借著監軍司的人吃飯的功夫,他直接將人拉到一邊:“是不是因為那迷香,你潛藏山頂之事暴露了?”
飛原點頭,又搖頭:“大人不必擔心,屬下半路就發覺了身上的異樣,又在林中碰到了正在被監軍司追尋的徐若,於是我們二人便商議了一下,換了任務,他潛藏山頂,我去吸引那些人的注意力。眼下,估摸著徐若已經離開伏祈山了,大人請放心。”他望著姚錚,似乎又想起了什麽,補了一句:“姚大人轉告屬下向殿下問安的話,屬下也原樣轉告給徐若了。”
姚錚頓時鬆了口氣,他的計策竟然.......成功了?原本他昨晚還在擔心會出現除了迷香之外的變數,現在看來,一切順利。至於截留薛家威脅趙家、引誘南駐軍回朝的信,交給殿下就行了。
太子府。
慕無離這幾日忙著四處奔走,領著一群大臣商討安撫監軍司親眷的事,除了偶然有幾戶人家鬧得不死不休,非要增加撫恤,其他的監軍司親眷似乎都平靜地接受了親人“故去”的事。
這情形十分怪異,盡管慕無離早就知道這些人根本沒死,卻也不由得好奇,薛忠的手下究竟和這些監軍司親眷都說了什麽,讓他們無論如何旁敲側擊這些平民百姓,他們都保持三緘其口。
慕無離同紀殊珩才回到太子府,二人走著,紀殊珩想起方才的情形,問:“殿下可要將這些監軍司親眷的異樣回稟聖上?”
方才這些監軍司親眷的模樣,擺明了就是心知肚明自己的親人根本沒死,那一副明擺著知道朝廷會發撫恤的模樣,看來並不在乎自己的親眷是不是在行謀逆造反之事,隻在乎能夠借此事騙取多少朝堂的撫恤,這些士兵親眷,顯然事前私下都與監軍司做了約定......
“不必,一切正常即可。京郊的其他暗線可有消息傳來?”
“京郊的暗探信鴿傳來密報,徐若,從伏祈山逃出來了。”紀殊珩語氣雖平淡,但聽得出幾分驚訝,“屬下估摸著他這會兒已經進京了,殿下可要先用膳等他來再說?”
慕無離抬眸,一瞬間似乎感到意外,最終又變為淡淡的失落,不是他……
“晚些再傳膳,這幾日諸事繁忙,吾在書房等他來。”言語之中似乎並沒有多大食欲的樣子。
紀殊珩歎了口氣,垂著手隨著慕無離長腿一步邁進書房,背上的傷這幾日還在隱隱作痛。“殿下最近尤為少食,該保重些身體。小錚若看到殿下這般……該擔心了。”
慕無離沉默不答,在雕花沉香木長桌旁坐下,筆墨案台靜置一側。
“這個徐若失去音信已有一段時日,突然能回來了,說明監軍司之中出現了變數。”
見慕無離似要寫東西,紀殊珩順手為他磨起墨來。
慕無離卻從書房的錦盒中拿出那方鶴帶,握在手心,英俊的眉眼一時靜止不動,似在想著什麽。紀殊珩並不知道這是姚錚送的,看到時眼神閃爍,有些驚訝地說:“奇了,殿下這衣帶繡的鶴分明是蘇繡,縫製卻不是江南針法,而是京城針法。”
慕無離遂感到怪異,“你是說,這衣帶縫合處與繡工不是同一種針法?”
紀殊珩詢問:“這衣帶殿下何處得來,可否讓屬下細看?”
慕無離歎了口氣,將繡工華美生動的鶴帶遞給他,“這是小錚臨走時送吾的年禮。”
紀殊珩將鶴帶握在手中,仔細端詳,喃喃自語道:“殿下,這衣帶重了些……”他狐眼睜大,看向慕無離,“殿下,裏頭有東西。”
慕無離看著這衣帶,剪水般的眸中映著衣帶上的蒼渺飛鶴,似乎不忍刀刃將衣帶劃破:“殊珩,你確定麽?”
紀殊珩點頭,眼神堅定不移道:“屬下的外祖家在京城開了數家製衣房,屬下自小與衣料打交道,不會錯。小錚一定在裏麵留了東西給殿下,殿下若不忍心毀了它,屬下命人將那錦線拆出,取出後再縫製回去。”
慕無離同意了。
紀殊珩做事很利落,不過幾刻鍾,就帶著那衣帶回來了,與那衣帶一同交到慕無離手中的,還有一封信。
——這信是仿照他慕無離的字跡寫的,一模一樣的字,旁人根本辨別不出。
慕無離恍然明白,小錚在用這種方式向他證明,答應自己的事,他做到了。
信上並沒有太多情深意切、纏綿悱惻的話,隻有寥寥幾句,卻是千鈞之諾:
誓與君同生死,共榮辱,矢誌不渝。
此生赴湯蹈火,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