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血染劍
皇後別跑,尋夢三生全為卿 作者:鴻漸於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衣聽將領傳達完軍情後,目送他走出大寨。
風吹動營門口小兵的衣袍,被沙塵刻印出溝壑的稚嫩臉龐引出了他的回憶。
“你可以隻惦記自己的情愛。我必須記住大寨中每一個人。”
紀歸鴻決意在水如鏡墓邊下葬時,那個人也曾這樣矗立在門口,任風吹亂她的碎發。
之後過了多少年,他不記得。
如她所說,他光記得情愛,不去看一眼身邊其他人。
他以為自己留意過,實際上在東萊度過的那一世,他除了留下哀怨背影的女子,誰也不記得。
回憶裏滿是隕落在白雲樓下的女子,以及她孤零零的墓地。
今生一切沒有變化,直至幾日前,有士兵為他擋住飛來的暗矢,失去了性命。
那個孩子是誰,叫什麽,他不知道。
他清楚看到了對方年輕的臉龐。
臉上尚無一絲一毫的皺紋,凝結的鮮血早已在他身上留下千百道痕跡。
倒在他懷裏時,那名士兵的胸膛為鮮血染紅。
那些血滾燙,燙到他手掌發顫。
凡人。
他們是凡人。
再放眼戰場,遍地屍骸如夢似幻。
這些人與他一樣有愛有恨,有牽掛惦記的家人,縱使與他出身不同,心卻一般無二。
於他而言貴重的情誼,於這些人而言同樣重要。
但他們舍棄一切,保護素不相識的人。
啊……很久以前,有人向他訴說這些。
“他們與我們一樣,會哭會笑,並不愚蠢,並不卑劣,不該帶著怨恨死去。”
回憶中的少女說這席話時眼裏閃動淚光。
與青帝後裔廝混久了,她越來越向往塵世。
塵世是什麽?
是青帝一脈捏出的幻象。
那一支塑造了一堆對自己頂禮膜拜的子民,借此活在高高在上的快意中,全然忘了自己也是天地間普通一物。
傲慢,無聊。
那時候她的憐憫徒然令他心煩。
她中邪了。
隨同青帝後裔一起沉溺幻象所生的幻象,把神明所做的玩物當成與自己一樣的天地造物。
“凡人自有凡人的劫數,如何渡過劫數得由他們自行選擇。與我們無關。”
“既然如此,他們為何不能選擇向我們求助?”
“總是活在他人庇佑下,一旦失去庇佑,怎麽承受風雨?再者,即便需要人庇佑,也該由創造他們的神明去管。依舊與我們無關。”
“同為天地造物,我們與他們一樣。物傷其類,其鳴也哀。為何不施以援手?”
“凡人並非天地造物,而是媧皇所造,與我們不同。即便同為神明,我們也無義務幫助旁支。”
“若是如此。”
少女上前一步,頂在他的下巴前。
“神君當年為什麽救了我與嶺嶽?”
“救了你……真是個錯誤。”
他咬了咬牙,吐出這句。
這是他與少女第一次不歡而散。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他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麽不快。
她違背他的意願,聽從那個男人的話,強行分出陰陽,就此與陽體脫離,成為了徹頭徹尾的女神。
那是他所不願意見到的。
不對……他不是不希望她成為女子。
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的心動了一下。
一瞬間他明白了自己的真心。
那個無恥又大膽的男人輕而易舉實現了他強行按在心底的願望。
可是晚了。
她為了另一個男人忤逆天意,總有天與他越行越遠。
事情如他預想的一路而去。
關於凡人的一切,他的看法與她處處不同。
她一次又一次在他麵前失望,偷偷離開靜修林的時間越來越多。
看到獨自留在洞府的嶺嶽,他怕掩飾不住自己的失意,於是離府雲遊。
就這樣,他們越來越少見麵。
誰曾料想,而今以這種方式領悟到她當年所言?
凡人確實與神明沒有太大區別。
提醒過他這點的不止總出現在夢中的少女,還有另一名女子。
她說的話,他多數記不清了。
唯一刻印在腦海裏的,是他決定葬在水如鏡墓旁的那個黃昏。
她平靜地聽他說完想法,不發一言。
沉默,充滿壓抑。
他以為她會破口大罵,畢竟她是性情豪爽的女子。
然而她隻是長籲了一口氣,默默起身走出門。
“你……沒有什麽想說的嗎?”
他心虛地問。
“你可以隻惦記自己的情愛。我必須記住大寨中每一個人。”
沒有任何抱怨,她留下這麽一句話。
再往後,他做的所有決定她皆無反對。
族中人忌憚水如鏡的惡名,不滿他的主張,遷怒於她。
她麵對他人的責難甚至謾罵,一概沉默以對。
那一世他留在紅塵的時間太短了。
見到水如鏡屍體後,他的時光好似凍結在了他離開白雲樓的冬天。
日複一日如何度過,他全無知覺,匆匆走完了一生。
她之後怎麽過完一輩子,他不知道。
他隻知道,他在世時她過得不好。
老宗主與父親叮囑過他好好照顧她。
他沒有做到。
他虧欠她太多了。
燭台火光跳動,拉回了無衣的思緒。
他抬首,見傳令官進帳。
來人手捧一隻木匣,送來的是李司馬的信函。
他打開盒子,除了一封信,裏麵裝了一把木雕的短劍。
“昭媛知陛下平素從不祈求神佛,所以親手刻了一把木劍,祝願陛下武運昌隆。”
那柄劍雕工精美,是他熟悉的手藝。
他拿起劍,發現背麵的劍脊沾染了些深色的汙漬,好奇地問傳令官。
“這是什麽?”
“啊。”
傳令官怕他不悅,趕緊說明。
“昭媛刻劍時不慎割傷了手,血沾到劍。原打算重刻一把,想起古人以命鑄劍而成絕世神兵,覺得沾了血的木劍或許更有靈性……陛下是否不喜?”
無衣擺了擺手。
“她中毒後氣虛體弱,何必勞心做這些?這把劍,朕會珍藏一生。”
無衣停了片刻,似是無心地追問了一句。
“水夫人……近來如何?”
軍情緊急,來戰場後他許久沒有過問宮裏的狀況了。
“夫人與公主一切安好。”
傳令官答得幹脆。
“她……沒有捎任何東西過來嗎?”
無衣語氣遲疑。
“……並無。”
不像昭媛隔三差五隨軍情附上書信,水夫人一個字也沒有寫給過他。
“她沒事就好。”
哪裏有人肯為她傳遞書信?
晉王也無消息傳來,就是平安。
無衣轉念放寬了心。
風吹動營門口小兵的衣袍,被沙塵刻印出溝壑的稚嫩臉龐引出了他的回憶。
“你可以隻惦記自己的情愛。我必須記住大寨中每一個人。”
紀歸鴻決意在水如鏡墓邊下葬時,那個人也曾這樣矗立在門口,任風吹亂她的碎發。
之後過了多少年,他不記得。
如她所說,他光記得情愛,不去看一眼身邊其他人。
他以為自己留意過,實際上在東萊度過的那一世,他除了留下哀怨背影的女子,誰也不記得。
回憶裏滿是隕落在白雲樓下的女子,以及她孤零零的墓地。
今生一切沒有變化,直至幾日前,有士兵為他擋住飛來的暗矢,失去了性命。
那個孩子是誰,叫什麽,他不知道。
他清楚看到了對方年輕的臉龐。
臉上尚無一絲一毫的皺紋,凝結的鮮血早已在他身上留下千百道痕跡。
倒在他懷裏時,那名士兵的胸膛為鮮血染紅。
那些血滾燙,燙到他手掌發顫。
凡人。
他們是凡人。
再放眼戰場,遍地屍骸如夢似幻。
這些人與他一樣有愛有恨,有牽掛惦記的家人,縱使與他出身不同,心卻一般無二。
於他而言貴重的情誼,於這些人而言同樣重要。
但他們舍棄一切,保護素不相識的人。
啊……很久以前,有人向他訴說這些。
“他們與我們一樣,會哭會笑,並不愚蠢,並不卑劣,不該帶著怨恨死去。”
回憶中的少女說這席話時眼裏閃動淚光。
與青帝後裔廝混久了,她越來越向往塵世。
塵世是什麽?
是青帝一脈捏出的幻象。
那一支塑造了一堆對自己頂禮膜拜的子民,借此活在高高在上的快意中,全然忘了自己也是天地間普通一物。
傲慢,無聊。
那時候她的憐憫徒然令他心煩。
她中邪了。
隨同青帝後裔一起沉溺幻象所生的幻象,把神明所做的玩物當成與自己一樣的天地造物。
“凡人自有凡人的劫數,如何渡過劫數得由他們自行選擇。與我們無關。”
“既然如此,他們為何不能選擇向我們求助?”
“總是活在他人庇佑下,一旦失去庇佑,怎麽承受風雨?再者,即便需要人庇佑,也該由創造他們的神明去管。依舊與我們無關。”
“同為天地造物,我們與他們一樣。物傷其類,其鳴也哀。為何不施以援手?”
“凡人並非天地造物,而是媧皇所造,與我們不同。即便同為神明,我們也無義務幫助旁支。”
“若是如此。”
少女上前一步,頂在他的下巴前。
“神君當年為什麽救了我與嶺嶽?”
“救了你……真是個錯誤。”
他咬了咬牙,吐出這句。
這是他與少女第一次不歡而散。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他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麽不快。
她違背他的意願,聽從那個男人的話,強行分出陰陽,就此與陽體脫離,成為了徹頭徹尾的女神。
那是他所不願意見到的。
不對……他不是不希望她成為女子。
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的心動了一下。
一瞬間他明白了自己的真心。
那個無恥又大膽的男人輕而易舉實現了他強行按在心底的願望。
可是晚了。
她為了另一個男人忤逆天意,總有天與他越行越遠。
事情如他預想的一路而去。
關於凡人的一切,他的看法與她處處不同。
她一次又一次在他麵前失望,偷偷離開靜修林的時間越來越多。
看到獨自留在洞府的嶺嶽,他怕掩飾不住自己的失意,於是離府雲遊。
就這樣,他們越來越少見麵。
誰曾料想,而今以這種方式領悟到她當年所言?
凡人確實與神明沒有太大區別。
提醒過他這點的不止總出現在夢中的少女,還有另一名女子。
她說的話,他多數記不清了。
唯一刻印在腦海裏的,是他決定葬在水如鏡墓旁的那個黃昏。
她平靜地聽他說完想法,不發一言。
沉默,充滿壓抑。
他以為她會破口大罵,畢竟她是性情豪爽的女子。
然而她隻是長籲了一口氣,默默起身走出門。
“你……沒有什麽想說的嗎?”
他心虛地問。
“你可以隻惦記自己的情愛。我必須記住大寨中每一個人。”
沒有任何抱怨,她留下這麽一句話。
再往後,他做的所有決定她皆無反對。
族中人忌憚水如鏡的惡名,不滿他的主張,遷怒於她。
她麵對他人的責難甚至謾罵,一概沉默以對。
那一世他留在紅塵的時間太短了。
見到水如鏡屍體後,他的時光好似凍結在了他離開白雲樓的冬天。
日複一日如何度過,他全無知覺,匆匆走完了一生。
她之後怎麽過完一輩子,他不知道。
他隻知道,他在世時她過得不好。
老宗主與父親叮囑過他好好照顧她。
他沒有做到。
他虧欠她太多了。
燭台火光跳動,拉回了無衣的思緒。
他抬首,見傳令官進帳。
來人手捧一隻木匣,送來的是李司馬的信函。
他打開盒子,除了一封信,裏麵裝了一把木雕的短劍。
“昭媛知陛下平素從不祈求神佛,所以親手刻了一把木劍,祝願陛下武運昌隆。”
那柄劍雕工精美,是他熟悉的手藝。
他拿起劍,發現背麵的劍脊沾染了些深色的汙漬,好奇地問傳令官。
“這是什麽?”
“啊。”
傳令官怕他不悅,趕緊說明。
“昭媛刻劍時不慎割傷了手,血沾到劍。原打算重刻一把,想起古人以命鑄劍而成絕世神兵,覺得沾了血的木劍或許更有靈性……陛下是否不喜?”
無衣擺了擺手。
“她中毒後氣虛體弱,何必勞心做這些?這把劍,朕會珍藏一生。”
無衣停了片刻,似是無心地追問了一句。
“水夫人……近來如何?”
軍情緊急,來戰場後他許久沒有過問宮裏的狀況了。
“夫人與公主一切安好。”
傳令官答得幹脆。
“她……沒有捎任何東西過來嗎?”
無衣語氣遲疑。
“……並無。”
不像昭媛隔三差五隨軍情附上書信,水夫人一個字也沒有寫給過他。
“她沒事就好。”
哪裏有人肯為她傳遞書信?
晉王也無消息傳來,就是平安。
無衣轉念放寬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