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明散朝後鐵青著臉回到神木宮。


    他不喜彈琴。


    由於近來四皇子時不時撫琴,又總彈《憫日月》,攪得他耳根不清淨。他一氣之下也找了架瑤琴。


    真論及撫琴,他不光會,甚至彈得比那位伏羲後人更好。


    今日他回了宮,依往日習慣在琴桌前坐下。


    可惜胡亂撥了幾下琴弦,奏不成曲。


    寧則接過宮女手裏的蓮心茶,吩咐其他人下去,走到皇上身邊。


    “陛下何事心煩意亂?”


    “燕群青那個老賊。”


    宏明拿過寧則手裏的蓮心茶,一口飲盡。


    “以息將軍收養外族女子為由,參了他一本。”


    “息將軍?”


    寧則腦海裏浮現起一名無所不為的混世魔王——戍邊將軍息威遠是息修容的父親。


    他不隸屬於靳家軍。


    宏明有意任命他為下任大司馬,誰知他在這時候收養了一名異族少女。


    那名少女是息將軍在戰場上撿到的,與他極為投緣,於是息將軍認她為義女。


    戰場上常有家人遇難的平民孤兒,本來殺人如麻的將軍大發善心收養了一名少女不足為道。


    不巧的是,燕太宰命人調查後發現,這名少女是雅克達貴族的孩子。


    其雙親健在,且在雅克達軍部擔任要職。


    少女很可能是雅克達人派來的奸細。


    “燕老頭借此參了息將軍一本,說他與雅克達人有勾結。”


    息將軍駐軍於龍溪西北側,與雅克達遙遙相對。


    燕太宰的指責非同小可。


    “這……”


    寧則皺了下眉。


    “不過是捕風捉影。”


    “老狐狸怎會不知?燕老頭派的密探,抓到少女暗下傳信雅克達。信中筆跡極似息將軍。”


    “太宰的勢力何時擴展到了龍溪?居然派密探監視朝廷大將,不擔心皇上疑他圖謀不軌?”


    “他現在振振有詞,說自己憂心鶻霜軍情泄露與龍溪軍有關。前陣子雅克達與龍溪軍起了摩擦,其後聽聞息將軍收了一名異族義女,他實在不放心,故而擅自調查。”


    鄒夫人失寵後,有人匿名參了太宰一本,說曾有百姓攔轎告狀,揭發元乘禮冒領軍餉,太宰攔下了狀子。


    太宰辯稱告狀百姓因自家良田被元乘禮的小舅子霸占,與元家有仇,他以為是存心誣告,再加之元將軍不在他治下,他因此不予理會。


    當年告狀之人不知所蹤,此事不了了之。


    燕太宰急於自證清白,私自監視戍邊將領,於法不合,於情於理倒說得通。


    隻要說得通,朝廷內外就少不了人替燕太宰說情。


    寧則不相信息將軍裏通外國。


    那名將軍與息修容的為人他相當清楚。


    “蓄意構陷?”


    “鏘”,宏明扣了下琴弦。


    這般手腕寧則侍奉宏明以來見過不少,不稀罕。


    “非小人有心怪罪,息將軍太大意了。就算心存憐憫,何必親自收養?元乘禮獲罪後,皇上將龍溪軍將領大舉撤換。他在西北的作用非同小可,豈不知樹大招風,易遭人暗算?”


    “太宰正是借此大做文章。說他收養少女為名,實則想納那名女子為妾,沉迷美色,一早向雅克達人投了誠。”


    宏明嗤笑一聲,甩了下袖子。


    “那名姑娘到底幾歲?”


    寧則糊塗了。


    “與息修容一般大,今年十八……哦不,十九了。”


    “那確實有失體統。那年紀的女子早該出嫁了,將軍怎能留在身邊?”


    寧則難得站在燕群青一邊。


    “你有所不知。”


    宏明搖了搖手。


    “那名少女與息修容麵容相似。息將軍初識她時,她穿了一身胡服,戴著胡帽,遠遠看去,將軍錯以為是自己女兒。”


    息修容十五歲進宮,息將軍又遠駐龍溪西北,父女倆多年未見,難免思女心切。


    “是人總有七情六欲。隻是那欲不見得是情欲。”


    “可是……這樣聽來更像雅克達人有意為之。將軍怎麽絲毫不防?”


    “哪裏不防?”


    息威遠收養少女前,寄來書信一封稟告皇上,同時告訴女兒這段奇緣。


    “他當時調查過少女身世。雅克達人有心設計,他哪裏調查得出來?將軍以為她是普通百姓之女,父母雙亡,舉目無親。”


    “如此說來,那名女子豈不是常年在他身側,向雅克達人傳遞情報?”


    寧則一驚。


    事情真如此,息將軍不光得革職查辦,還免不了軍法處置。


    宏明摸了摸下巴。


    “就怕……就怕那少女勾結的另有其人。待大司馬與司寇府會審時,一口咬定自己受息將軍所托傳送軍情,屆時朕不處置息將軍都不行。”


    手握兵權裏通外國,乃是誅九族的大罪。


    盡管查出了元乘禮這條蛀蟲,不過很明顯龍溪的蟲子不止一條。


    宏明任用了歸降的蕃將為邊關將領,大大鉗製了幕後之人。


    這些蕃將未受朝中權力侵蝕,對皇上忠心不二,且在西境累積了大量人脈,比龍溪將領更加清楚諸小國的關係。


    如果有人在龍溪軍中勾結他國,蕃將比華英國人更易察覺。


    執子之人在彤關輸了一仗,想在其他地方扳回一城。


    “息將軍此回凶險了。要不要先請陳王拔了……”


    寧則不由擔心。


    “太宰是步明棋。他再貪財,龍溪脈絡複雜,非他所能控製。他也好,鄒夫人也好,隨時可以除掉。留著他們,能找到線另一頭的人。”


    宏明輕輕撥了兩下琴弦,這回終於能奏出調子了。


    “錢……他們需要許多許多的錢……”


    他抬了下眼簾。


    “攬月台的工事進展如何?”


    “太卜大人每日前往城北督工。基座與左右兩塔已完工,在等天武運來石梁,建造正殿。”


    “天武的祝師與工匠,可派人守衛?”


    “太卜大人請了靳三公子親赴天武督工,送石梁入京時,將由靳三公子與塗二公子一同護送。”


    宏明鬆了口氣。


    “他隻有這種事靠得住。”


    說罷,他恢複正色。


    “留意那些人自己幹不成大事,跑來壞朕的好事。”


    “是。小人會在天武到京城沿途布置眼線。”


    寧則抱拳行禮後,又問。


    “息將軍的案子,皇上打算如何處置?”


    宏明擺了擺手。


    “別人能算計,朕不能算計嗎?去為那姑娘找一對雙親來。”


    他笑著撥了下絲弦。


    “皇後最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後別跑,尋夢三生全為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鴻漸於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鴻漸於陵並收藏皇後別跑,尋夢三生全為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