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阮綿陪李老太君用過早膳,又去各院長輩處見禮作辭,又到幾個要好的姐妹那裏坐了坐,方離開長興侯府。


    李老太君命人喚來長媳,將昨夜阮綿所說之事告知了她。


    侯夫人王氏捏著帕子不住拭淚:


    “苦命的孩子,寧秋泉下有知,該多心疼啊!”


    寧秋是阮綿祖母的閨名,與王氏既是閨中手帕交,又是妯娌,關係自是非比尋常。


    “可她怎麽瞞這麽久?這麽多年,竟連一個字都不曾透露?


    難道沒有證據,咱們就不信她嗎?咱們難道沒眼睛,沒腦子,不會看?不會想?不會查?


    她就這麽不相信咱們?寧願委屈自己,跟那毒婦假扮親近和睦,也不告知咱們真相?”


    王氏一邊擦淚一邊道。


    李老太君歎息道:“這也怨不得她,她自幼跟著爹娘在外麵,回京的次數屈指可數,與咱們更是接觸極少,沒有足夠的了解,你教她如何信咱們?


    別說她,便是她爹也未必對咱們有多少信賴,否則,府裏的事怎麽一點都不透露給咱們?


    他們兄弟幾個年少時,還常湊在一處玩鬧,長大後各奔前程,就疏遠了許多。


    她爹十二歲跟著去了邊關,那之後再少回京了,偶爾回來,各處拜訪,也隻是簡單寒暄幾句,從不說心裏話。


    或許,在他看來,那毒婦常年在京,與咱們走動更勤,咱們與她更親近吧?”


    提起朱氏,王氏臉上難掩厭惡,啐道:


    “呸!上不得台麵的庶女,我何時拿正眼瞧過她?整日裝柔弱扮可憐,實則一肚子尖酸爛心腸!


    在下人麵前裝腔作勢,在丈夫麵前就隻會做小伏低討好,哪有半分正經侯夫人的模樣?”


    李老太君緩緩回憶道:


    “唉,委屈溫則,竟娶了這麽個東西進門!當初寧秋早逝,溫則為他守了三年,未納妾,未續弦。


    臨川朱家家主見溫則重情重義,遂欲將唯一的掌上明珠許給溫則,兩家門當戶對,那朱家小姐也是賢良聰慧之人。


    經過我和你公爹勸說,溫則便應了這門親事。可成婚前幾日,那朱家小姐不甚落水身亡。


    兩家結親的消息已經放出去,眾多親朋好友都已千裏迢迢趕來道賀,不好讓他們敗興而返。


    朱家隻有唯一一個到了年紀的庶女,尚未婚配,是朱家家主同胞兄弟的女兒,於是便臨時換成了她嫁入侯府。


    說起來,那毒婦能進門,我和你公爹也脫不開幹係啊!”


    王氏擦幹眼淚道:


    “也不能怪您和公爹,那朱家小姐,我曾也是見過的,的確賢惠溫和的一個人,那朱家門風也是再肅正不過,哪裏知道一片好竹林,竟長出棵歹筍!”


    她又道:“那這事兒咱們怎麽著?真聽綿綿的,就什麽都不管?”


    李老太君道:“自是不能,可也不能明麵上來硬的,咱們沒證據,容易被人家反咬一口,就落下乘了。”


    王氏同意的點點頭。


    李老太君道:“咱們家雖在朝中無權無勢,人脈還是有些的,別的做不了,推波助瀾卻是輕而易舉的。


    以後再有別的事,咱們能扛的便替她扛著些,她到底年紀還小。”


    王氏道:“這是自然。您說她年紀小,可這心思比誰也不少,這麽大委屈,硬是能咬在心裏好幾年,隱忍不發。


    這四年來,跟咱們家來往多了,等看清了咱們家的態度,知道了咱們的為人,這才將事情吐露出來。


    還有這次的謀算,這換了旁人,誰能做到?”


    李老太君讚同道:


    “這孩子沉得住氣,有韌性。她也是被那毒婦算計怕了,自然多了些戒心和防備,咱們無需介懷。


    也虧得她這謹慎的性子,這些年再沒從那毒婦手裏吃過別的虧。


    否則,她稍稍莽撞幾次,那毒婦一個‘孝’字,就能將她推入深淵了。


    她有心機謀算也無可厚非,隻要守住底線即可,畢竟掌個家,若完全單純天真,早被人家吞幹淨了!”


    阮綿的馬車還沒達到別莊,安遠侯府太夫人因與沈家退親一事,大雪天罰孫女跪祠堂,致使阮姑娘吐血昏厥的消息,便隨著寒風,傳遍了京中大街小巷。


    因著前些日子,退親一事傳得沸沸揚揚,所以此事傳得格外快,也格外受關注。


    輿論幾乎一邊倒的傾向於阮綿,同情她被迫與多年的青梅竹馬退了親,還要受到祖母責罰。


    後來一打聽,才知安遠侯老夫人並非阮姑娘嫡親祖母,乃繼祖母。


    大家恍然大悟,怪不得孫女退了親,不好生安慰,反而因那些子虛烏有的謠言故意刁難。


    沒過多久,又有人爆出,四年前,老侯爺去世,小侯爺染上天花,老夫人放著府中醫術高明的大夫不用,卻隨便找了個江湖郎中醫治,差點害小侯爺喪命。


    生活在波詭雲譎的京中人,見慣了暗潮洶湧的陰謀算計,隻聽到這些消息,腦子裏就自動拚出一場繼祖母為奪爵位,殘害繼孫女孫子的大戲了。


    阮綿想達到的便是這種目的,那毒婦能拿捏她,一是仗著長輩的身份,二是“孝”字的由頭,三是她的婚事。


    這些年,阮綿在人前恭順守禮,博得了許多人的認可和稱讚,為自己積累了一身好名聲。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她已身負美名,便是偶爾行了下著,也無人會置喙。


    加上退親一事中,同情她的人居多。


    所以,在此時趁著眾人的同情心還未完全淡下去,將她被責罰至重傷之事散播出去,定能最大限度博得同情。


    再將繼祖母而非嫡親祖母之事拋出來,人們便明白內裏的彎彎繞繞了。


    按常理來講,繼祖母若能善待繼孫子、孫女,那才有鬼!


    四年前的事,雖然沒有證據,但對弟弟得天花,後來是東宮派禦醫醫治方愈,許多人都早有耳聞。


    有了之前的印象,再讓他們相信那毒婦意圖謀害繼孫之事,便不難了。


    這樣一來,她便可以擺脫那毒婦的挾製了。


    雖說繼祖母也是長輩,但到底比嫡親祖母差了一大截,況且是她先不仁不慈,自己以後便是行些忤逆不敬之事,也無人會指責。


    還有她的婚事,李老太君已經答應,會趁此機會,奪了那毒婦幹涉她婚事的權力,長興侯府將會代她爹娘做主。


    她早便知道,沒了東宮和沈家的依仗,那毒婦定會趁機想法子磋磨她,折騰她。


    爹爹說過,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


    因此,她要趁早擺脫那毒婦,否則等那毒婦出手,她若不乖乖順從,一個“目無尊長”“不敬不孝”的烙印,就要落到她身上了。


    那樣的話,即便她跟人家拚命辯解說,那並非嫡親祖母,繼祖母加害過她的弟弟,人家多半也隻是看熱鬧。


    不會相信,也不會有半分同情。


    隱忍以行,厚積薄發。


    她要做,便要做到一擊必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綿綿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臘肉豌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臘肉豌豆並收藏綿綿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