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先出去吧!守在外麵,不要讓任何人靠近這裏。”
阮綿捏了捏袖籠中的硬物,那是萬叔特意尋擅製暗器的高手為她所做的防身之器。
隻需輕輕按下一處凸起,便會發出薄如蟬翼、形如柳葉的鋒利刀刃,上麵浸了藥,可瞬間將人藥暈過去。
“可是......”
青芷有些不放心,欲言又止。
阮綿向她露出個安撫的淺笑,她便福了一禮轉身朝外而去了。
順兒和紫芸也施了個禮出去了。
待他們走後,阮綿認真看向麵前人,直接開口問:
“這墜子閣下從何處得來?”
隻見他臉上並無半分猶疑之色,神態自若中帶著些許興味道:
“乃三年前用我的威震大將軍換來的。”
聽完此話,阮綿臉上閃過一抹震驚:
“你......”
“我易了容,你認不出來也正常。”
齊民瞻隨意的找了把椅子坐下,姿態散漫中不失沉穩,指著旁邊的一把椅子道:
“別客氣,坐。”
這是誰的地盤?!
阮綿默默朝他翻了個白眼,並沒有過去坐下,而是道:
“太子妃娘娘曾有一隻金簪,乃她入東宮後第一個中秋佳節太子殿下所贈。
簪上鑲有一顆夜明珠,四周以各色寶石點綴,取“星月相皎潔”之意。
它的流蘇上墜有兩顆珠子,請問那兩顆珠子是什麽顏色?”
齊民瞻抬眸靜靜的看向她,直到過了很久,阮綿覺得他答不出來,已暗自盤算將他交給萬叔處置時,卻聽他道:
“那兩顆珠子渾體滾圓,拇指大小,色如柑橘,亮澤晶潤,細膩光滑,乃藩國所供,據說極為珍貴。
我阿娘甚少佩戴,因此很少有人見過。
我年少時,曾偷偷扯下那兩顆珠子當彈珠玩,其中一顆不知落到哪裏去了,剩的那一顆,我阿娘沒有再穿回金簪上。
你之所以知道這金簪,是因為今年三月,我阿娘將剩的那顆珠子嵌在了一枚華勝上,作為生辰禮送給了你。”
在他說完第一句話後,阮綿心中已有了答案。
此刻,她早已熱淚滿眶,那個給她溫暖關懷,待她溫柔如母的女子清晰的浮滿腦海,讓她再也控製不住悲傷和淚水......
過了許久,阮綿終於止住了嗚咽和抽泣。
她將淚水擦拭幹淨,抬步走至齊民瞻麵前:
“臣女拜見太孫殿下。”
“起來吧。”齊民瞻抬了抬手。
阮綿謝過後,直起身子,執起一旁的茶壺親倒了一盞茶雙手奉上。
齊民瞻接過茶盞,捏起杯蓋撇去上麵的浮沫後,吹了吹便一口飲下了。
阮綿在一旁的座位上坐下來,又側身去打量麵前之人,驚訝他竟如換了個人般,絲毫瞧不出破綻。
“宮中之事,殿下都知曉了吧?”
阮綿小心翼翼的問。
齊民瞻頷首:“知道。”
語氣平淡如水,毫無波瀾。
阮綿一怔,想不到他竟是這番反應,心中措詞良久方道:
“請殿下節哀。”
“無妨,生於皇家,這種事並不鮮見,況且已經過去這麽久了。”
他語氣風輕雲淡,但阮綿還是從中感受到了微不可察的嘲諷、苦澀、悲痛和無奈。
“不知太孫殿下駕臨寒舍有何貴幹?”
沉默了片刻後,阮綿又問道。
那件事對他來說必然痛苦難當,既然他不願意提起,她便轉移了話題。
畢竟再怎麽痛苦悲傷,都無法挽回那個結局。
齊民瞻又自己斟了盞茶,呷了一口方道:
“沒什麽,早就聽聞你這裏前有湖泊,背靠山林,風景極好,想在你這裏借住幾日。阮姑娘,可否行個方便?”
阮綿不動聲色的白了他一眼,後山的樹林葉子早都掉光了,前麵那座湖都結冰了,這個季節光禿禿的,有個鬼的風景!
“太孫殿下客氣了,您貴足踏賤地,令寒舍蓬蓽生輝,此乃是臣女的榮幸,臣女這便去安排。”
說著便站起了身。
“等等,不必鋪張奢華,一間偏靜簡單的小院兒即可,我的身份不宜聲張,我在此的消息也不要向任何人透露。”
齊民瞻出言道。
阮綿雖滿腹疑惑,但看他這一身偽裝,便恭敬道:
“是,臣女領命。”
她出了花廳,招手讓青芷和紫芸過來:
“你二人速去將杜蘅苑收拾出來,一切用度均與小侯爺類同。”
青芷和紫芸互視一眼,有些不解,卻沒有多問,齊齊一禮後轉身離去了。
見她二人離開,阮綿讓順兒繼續在外麵守著,她則轉身回了花廳。
她重新坐了回去,心中有許多疑問。
此人果然還活著,那當初運回來的屍身是誰?
他為何現在才出現?
為何要易容隱藏身份?
但皇家的事她不好多打聽,眼前之人也並非多熟絡,貿然相問似乎有些交淺言深了。
她按下心中的諸多問題,傷懷過後,此時心裏湧起巨大歡喜和感激。
感謝老天有眼,讓他還活著!
縱然麵前之人有些惡劣不堪,但太子妃娘娘和太子殿下在天有靈,看到他還活著應會很高興吧!
聽說他當時身上刀傷無數,亂箭穿身跳進了濔江,竟然還能活下來,不知該說他福大命大,還是禍害遺千年?
“在心裏罵我?”
阮綿的萬千思緒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打破,回過神,趕忙搖頭:
“看太孫說的,臣女如何敢?”
“哼,是不敢,而不是沒有。你是不是在想,本太孫這個禍害命還挺大,身受重傷跳進濔江都沒被淹死?”
齊民瞻側身靠在椅子上,劍眉微微揚起,眼中有幾分揶揄。
阮綿心中一驚,麵上卻聲色不露,微微一笑道:
“太孫殿下洪福齊天,吉人天相,可喜可賀!”
齊民瞻沒理會她,過了會兒突然道:
“那墜子還我。”
提起這墜子,阮綿便心裏發堵,抿了抿唇道:
“當年之事我已知曉,殿下的威震大將軍並非毀於我手,所以.....這墜子恕不能奉還。”
她沒想到,他竟還留著這墜子,且還帶在身上!
齊民瞻挑了挑眉,也沒再說什麽,繼續飲茶。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青芷和紫芸來報,杜蘅苑已收拾妥當。
阮綿起身,親自在前領路,帶著齊民瞻朝杜蘅苑而去。
杜蘅苑位於別莊西側院的西北角上,小小巧巧,很是幽靜,出了院子不遠有處小門,可直通後山,進出十分方便。
屋子青磚鋪地,絨毯覆蓋,床帳錦被已布置好,地上的爐火也已燒旺,屋中處處透著舒適。
“便委屈公子在此處居住了,您看看可還有需要添置的?”阮綿問。
齊民瞻簡單環顧了四周一眼,頷首道:
“還不錯,就這樣吧。”
“那您歇息吧,我們便不打擾了。”
阮綿帶著青芷、紫芸和順兒三人離開。
阮綿捏了捏袖籠中的硬物,那是萬叔特意尋擅製暗器的高手為她所做的防身之器。
隻需輕輕按下一處凸起,便會發出薄如蟬翼、形如柳葉的鋒利刀刃,上麵浸了藥,可瞬間將人藥暈過去。
“可是......”
青芷有些不放心,欲言又止。
阮綿向她露出個安撫的淺笑,她便福了一禮轉身朝外而去了。
順兒和紫芸也施了個禮出去了。
待他們走後,阮綿認真看向麵前人,直接開口問:
“這墜子閣下從何處得來?”
隻見他臉上並無半分猶疑之色,神態自若中帶著些許興味道:
“乃三年前用我的威震大將軍換來的。”
聽完此話,阮綿臉上閃過一抹震驚:
“你......”
“我易了容,你認不出來也正常。”
齊民瞻隨意的找了把椅子坐下,姿態散漫中不失沉穩,指著旁邊的一把椅子道:
“別客氣,坐。”
這是誰的地盤?!
阮綿默默朝他翻了個白眼,並沒有過去坐下,而是道:
“太子妃娘娘曾有一隻金簪,乃她入東宮後第一個中秋佳節太子殿下所贈。
簪上鑲有一顆夜明珠,四周以各色寶石點綴,取“星月相皎潔”之意。
它的流蘇上墜有兩顆珠子,請問那兩顆珠子是什麽顏色?”
齊民瞻抬眸靜靜的看向她,直到過了很久,阮綿覺得他答不出來,已暗自盤算將他交給萬叔處置時,卻聽他道:
“那兩顆珠子渾體滾圓,拇指大小,色如柑橘,亮澤晶潤,細膩光滑,乃藩國所供,據說極為珍貴。
我阿娘甚少佩戴,因此很少有人見過。
我年少時,曾偷偷扯下那兩顆珠子當彈珠玩,其中一顆不知落到哪裏去了,剩的那一顆,我阿娘沒有再穿回金簪上。
你之所以知道這金簪,是因為今年三月,我阿娘將剩的那顆珠子嵌在了一枚華勝上,作為生辰禮送給了你。”
在他說完第一句話後,阮綿心中已有了答案。
此刻,她早已熱淚滿眶,那個給她溫暖關懷,待她溫柔如母的女子清晰的浮滿腦海,讓她再也控製不住悲傷和淚水......
過了許久,阮綿終於止住了嗚咽和抽泣。
她將淚水擦拭幹淨,抬步走至齊民瞻麵前:
“臣女拜見太孫殿下。”
“起來吧。”齊民瞻抬了抬手。
阮綿謝過後,直起身子,執起一旁的茶壺親倒了一盞茶雙手奉上。
齊民瞻接過茶盞,捏起杯蓋撇去上麵的浮沫後,吹了吹便一口飲下了。
阮綿在一旁的座位上坐下來,又側身去打量麵前之人,驚訝他竟如換了個人般,絲毫瞧不出破綻。
“宮中之事,殿下都知曉了吧?”
阮綿小心翼翼的問。
齊民瞻頷首:“知道。”
語氣平淡如水,毫無波瀾。
阮綿一怔,想不到他竟是這番反應,心中措詞良久方道:
“請殿下節哀。”
“無妨,生於皇家,這種事並不鮮見,況且已經過去這麽久了。”
他語氣風輕雲淡,但阮綿還是從中感受到了微不可察的嘲諷、苦澀、悲痛和無奈。
“不知太孫殿下駕臨寒舍有何貴幹?”
沉默了片刻後,阮綿又問道。
那件事對他來說必然痛苦難當,既然他不願意提起,她便轉移了話題。
畢竟再怎麽痛苦悲傷,都無法挽回那個結局。
齊民瞻又自己斟了盞茶,呷了一口方道:
“沒什麽,早就聽聞你這裏前有湖泊,背靠山林,風景極好,想在你這裏借住幾日。阮姑娘,可否行個方便?”
阮綿不動聲色的白了他一眼,後山的樹林葉子早都掉光了,前麵那座湖都結冰了,這個季節光禿禿的,有個鬼的風景!
“太孫殿下客氣了,您貴足踏賤地,令寒舍蓬蓽生輝,此乃是臣女的榮幸,臣女這便去安排。”
說著便站起了身。
“等等,不必鋪張奢華,一間偏靜簡單的小院兒即可,我的身份不宜聲張,我在此的消息也不要向任何人透露。”
齊民瞻出言道。
阮綿雖滿腹疑惑,但看他這一身偽裝,便恭敬道:
“是,臣女領命。”
她出了花廳,招手讓青芷和紫芸過來:
“你二人速去將杜蘅苑收拾出來,一切用度均與小侯爺類同。”
青芷和紫芸互視一眼,有些不解,卻沒有多問,齊齊一禮後轉身離去了。
見她二人離開,阮綿讓順兒繼續在外麵守著,她則轉身回了花廳。
她重新坐了回去,心中有許多疑問。
此人果然還活著,那當初運回來的屍身是誰?
他為何現在才出現?
為何要易容隱藏身份?
但皇家的事她不好多打聽,眼前之人也並非多熟絡,貿然相問似乎有些交淺言深了。
她按下心中的諸多問題,傷懷過後,此時心裏湧起巨大歡喜和感激。
感謝老天有眼,讓他還活著!
縱然麵前之人有些惡劣不堪,但太子妃娘娘和太子殿下在天有靈,看到他還活著應會很高興吧!
聽說他當時身上刀傷無數,亂箭穿身跳進了濔江,竟然還能活下來,不知該說他福大命大,還是禍害遺千年?
“在心裏罵我?”
阮綿的萬千思緒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打破,回過神,趕忙搖頭:
“看太孫說的,臣女如何敢?”
“哼,是不敢,而不是沒有。你是不是在想,本太孫這個禍害命還挺大,身受重傷跳進濔江都沒被淹死?”
齊民瞻側身靠在椅子上,劍眉微微揚起,眼中有幾分揶揄。
阮綿心中一驚,麵上卻聲色不露,微微一笑道:
“太孫殿下洪福齊天,吉人天相,可喜可賀!”
齊民瞻沒理會她,過了會兒突然道:
“那墜子還我。”
提起這墜子,阮綿便心裏發堵,抿了抿唇道:
“當年之事我已知曉,殿下的威震大將軍並非毀於我手,所以.....這墜子恕不能奉還。”
她沒想到,他竟還留著這墜子,且還帶在身上!
齊民瞻挑了挑眉,也沒再說什麽,繼續飲茶。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青芷和紫芸來報,杜蘅苑已收拾妥當。
阮綿起身,親自在前領路,帶著齊民瞻朝杜蘅苑而去。
杜蘅苑位於別莊西側院的西北角上,小小巧巧,很是幽靜,出了院子不遠有處小門,可直通後山,進出十分方便。
屋子青磚鋪地,絨毯覆蓋,床帳錦被已布置好,地上的爐火也已燒旺,屋中處處透著舒適。
“便委屈公子在此處居住了,您看看可還有需要添置的?”阮綿問。
齊民瞻簡單環顧了四周一眼,頷首道:
“還不錯,就這樣吧。”
“那您歇息吧,我們便不打擾了。”
阮綿帶著青芷、紫芸和順兒三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