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危險,大家速速離開!”張矩站在供桌上,向祠堂中的眾人喊道。十餘個村民趕緊退出祠堂,僅高成等兩三個後生躲在門口偷看院中武鬥。
眼看沈恬被枝條死死纏住,險象環生,張矩心急如焚,隻是他實在想不出破解之法,但他絕不會袖手旁觀,他問衛士要過弓箭,張弓滿弦,一箭射向枯榮道長。
這一箭正中枯榮道長左胸。同時,沈恬也仰倒在枝刺上,腰間的水葫蘆掉落……霎時間,庭中一切都歸於平靜。
張矩不敢呼吸、也不敢眨眼,直直地盯著沈恬和枯榮道長。“啪”,一聲輕響,射中枯榮道長的飛箭掉在了地上。緊接著,“嚓”的一聲,一根枝條穿破供桌,紮進了供奉在桌上的羊頭,將羊頭頂到張矩等人麵前,搖來晃去,情狀十分詭異可怖。高忠義和衛士被嚇得一腳踩空,從供桌上摔了下去。張矩伸手想要抓住高忠義,卻被他拉下供桌,一起摔倒在地上。
枝條已消失無蹤,羊頭掉在供桌上,又滾落到高忠義的腳邊,高忠義嚇得暈了過去。張矩心裏清楚,站在地上就如同掉進了帶刺的陷阱,隨時會被枝條刺穿,江辰和沈恬的遭遇就在眼前。他趕緊起身,和衛士一道扶起高忠義,可一眼望去,整個庭院又有哪裏安全?難道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絕不束手待斃!
張矩剛扶起高忠義,突然發現,沈恬已翻身而起,單膝跪地。飛箭射不穿枯榮道長,枝刺同樣也沒刺穿沈恬。沈恬在觸及枝刺的刹那,後背隆起極堅硬的骨甲,如龜甲一般擋住了枝刺,僅腰間的水葫蘆被刺落。但枝條依然死死勒住沈恬的脖頸,沈恬心知,自己撐不過五個彈指,他沒時間細想克製枝條的辦法,隻能拚上自己的命賭一把!
身受重傷的後生見沈恬竟然沒死,咬咬牙,提刀衝了過來。誰知沈恬反而扔掉刀,伸手抄起葫蘆,將葫蘆裏的水倒向纏住左臂的枝條。後生一刀劈來,沈恬突然起身,扯過枝條迎向後生的刀。後生這才發現,枝條上掛著一串透亮的冰晶……
刀鋒落、枝條斷!沈恬人已到了後生身側,但他並沒出手,而是將葫蘆裏的水倒在脖頸上,結成了一圈冰晶。後生回手一刀,沈恬擋住他拿刀的手,刀鋒剛好貼住沈恬的脖頸,斬碎了脖頸上的冰晶,也斬斷了掛滿冰晶的枝條。
後生左刀遇阻,右刀跟著橫掃沈恬下腹。隻是,沈恬的拳比他的刀更快,他清楚地聽到自己肋骨斷裂的聲音,身子飛出丈許,重重摔倒在枯榮道長麵前。
五個彈指,短短五個彈指!沈恬向死而生!
五個彈指前,沈恬已被枝條勒得窒息,枝條斬不斷、燒不斷,他唯一還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先天寒氣。
先天寒氣不是內功心法,而是沈恬從獸血中融入血脈,如同與生俱來的天賦。沈恬跟著師父到棲吾島的第二年,他在棲吾島深處的雪山上發現了一道裂穀,穀底冰封了數百年,還有不凍的千年寒潭。穀底生活著一隻不知活了多少年的老龜,凍徹骨髓的寒氣早已浸透了老龜的骨肉血脈。沈恬十一歲那年,老龜讓沈恬汲取自己的血,賜予了他先天寒氣。正是憑著先天寒氣護體,沈恬化解了獨陽神功的陽毒,將獨陽神功和先天寒氣練至陰陽和合、冰火交融的境界。
萬物生克製化,莫不能外!當葫蘆裏的水流到枝條上時,沈恬已感覺到枝條的懼縮,他當然不會讓枝條縮走,先天寒氣觸水成冰,凍住了枝條。這時,後生的刀劈下,斬斷了枝條,也斬去了枯榮對沈恬的束縛……
隻聽枯榮道長一聲厲嚎,寬大的道袍鼓動,樹杖突然散作數百根枝刺飛出,像是蜂窩裏飛出密密麻麻的馬蜂。不過,不是飛向沈恬,而是飛向了張矩三人。
“快,躲進屋裏!”這是張矩能想到的權宜之策。就在沈恬掙脫枝條的片刻間,張矩心中思忖,枯榮道長的算計不難揣度,他無論如何也要阻止張矩和高忠義進入密道,若是能除掉沈恬和江辰,張矩等人便成了砧板魚肉,任他處置;若是不能除掉沈恬,那麽除掉張矩等人,再憑他枯榮道長的仙名嫁禍沈恬,也不失為好計。
張矩和衛士扶著高忠義剛要轉身,忽聽柳樹上傳來女子的聲音“別動”。這聲音他再熟悉不過,夢裏也曾聽見,正是鍾嬋。張矩對鍾嬋深信不疑,當即停住了腳步,眼看數百根枝刺飛來,一旁的衛士嚇得身子發顫,閉上眼不敢再看……這時,柳枝簌簌,在供桌前編織成一張藤甲,將枝刺全部擋住。
張矩長籲一口氣,嘴角不禁浮出笑意,他並不知道鍾嬋為何會出現在柳樹上,但沈恬卻聽得分明。他們走進祠堂時,鍾嬋已在屋頂,當他被枝條纏住脖頸,鍾嬋便躍上了高柳,張矩等人從供桌摔到地上卻沒有被枝刺偷襲,想必也是鍾嬋暗中擋住了地下的枝刺。
枝條刺入藤甲,和柳枝糾纏在一起。沈恬迅即俯身急掠,抄起地上短刀,左手葫蘆橫掃,將葫蘆裏的水甩向被柳枝纏住的枝條,右手短刀追水而至,刀身覆滿冰霜。枝條極快地縮走,但為時已晚,數根枝條被短刀斬去一截兒。
枯榮道長又是一聲厲嚎,仿佛斬斷枝條的每一刀都劈在了他的身上。沈恬略思忖,含了口水在嘴裏,冰刀映著月光殺向枯榮道長。枝條縮回枯榮道長手中,又纏繞成樹杖,樹杖橫掃,杖頭卻突然纏卷成刀刃,形似陌刀、勢大力沉;樹刀劈來,刀身卻突然伸展成好似長著眼睛的繩鏢,彎轉纏刺、緊追不舍,端的是防不勝防。
五六招過後,沈恬漸已穩住陣腳。步法虛晃,遊走在忽長忽短、忽堅忽繞的杖影中;攻守相護,出刀於方寸之間、變化之隙,極大地限製了樹杖的變化。
對樹杖招法越熟悉,沈恬也就越發應對自如,他腳步稍頓,賣了個破綻,樹杖立即變作繩鏢急刺沈恬左胸。沈恬算準時機,右斜一步、誘過樹鏢,再直衝枯榮道長,冰刀一閃,切中枯榮道長左肋。可奇怪的是,刀鋒觸及不像是切中了骨肉,更像是砍到了樹木。
枯榮道長的道袍破開,月光照見裸露的胸腹,哪裏窺得見骨肉,盡是纏繞的植根枝莖。饒是沈恬心境如山,也不禁暗暗心驚。爬在柳樹上的鍾嬋,以及張矩等人更是驚駭不已。
這時,打更聲傳來,已到卯時。張矩忙定了定神,右耳貼近樹幹細聽,樹洞下並無任何動靜。張矩心裏有些發慌,難道卓少也遇到了麻煩?
……
卓不浪的確遇到了麻煩,而且還是不小的麻煩。
六把刀,呈虎鶴雙行陣式殺來,兩人騰起,越過木排、俯擊河工,其餘四人則分頭夾擊卓不浪和穀靈。
河工不能死!
卓不浪身如“燕波掠影”,刀帶“鏡重流光”,極快地劃過兩個刀手。“鏡重流光”電閃頻快,能短時致人麻痹,刀刃相擊瞬間,電閃經刀身流過,兩個刀手頓時手臂抖顫,其中一人的刀掉落地上。卓不浪毫不緩滯,正欲縱身阻擊殺向河工的兩人,身後突有勁風襲來,逼得卓不浪身法急變,回身迎敵。
來襲者正是黑帽男子,手中一杆短銀槍,槍頭帶齒,伸縮自如。卓不浪一時間難以脫身,眼看兩把刀已到河工頭頂,近旁突然射出一支冷箭,近距離射殺一人。卓不浪的最後一顆骰子落定,正是埋伏已久的牛二。卓不浪交代牛二的隻有兩句話:不惜一切保住河工!不到萬不得已不出手!
河工中有人大喊“舉”,六個木排同時舉到了頭頂,另一把刀砍在了木排上。牛二變換身位再射一箭,木排上的刀手已有準備,翻身落地,避過了這一箭。有河工大喊“平”,木排又全都擋在了身前。刀手顧忌冷箭,側耳傾聽牛二的動靜,卻萬萬沒想到,木排間隙後麵,一把弩機正瞄準了他……躲在木排後的河工雖剛習弩箭,但距離如此之近,且又是暗箭,刀手根本閃避不及,應聲倒地。
一番試探之後,黑帽男子已看穿了卓不浪的心思,他使了個眼色,命兩個刀手去殺河工,自己一人拖住卓不浪。戰局至此,雙方優劣各半,卓不浪和穀靈勝算更大,而千方和牛二則略處下風。誰先贏下一陣,誰就能打破均勢、搶得先機。
黑帽男子的槍法雜糅了刀法、棍法和鉤法,凶暴狠毒。卓不浪避其鋒芒,銀煋輕盈靈快、見縫先至,不覺間已連劈腹、腰、膝三刀。可黑帽男子竟似毫發無傷,手中銀槍愈發狠絕。
卓不浪倒是見怪不怪,千方一身銅皮鐵骨,他早已見識過。千方說過,筋骨橫練並非武學正統,表難及裏,若對手真元修為更高,則可以真氣穿透皮肉、傷及內腑,而卓不浪還有更妙的想法……
銀槍攻得愈狠,破綻愈多,卓不浪瞅準時機,一刀“雷尊耀世”橫斬,電閃先於刀鋒劈中左腹,真氣則自刀鋒貫通……銀槍終於停住,黑帽男子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卓不浪以“乾坤易離”配合真氣,令刀氣直透內腑、內傷倍加。但他並沒再下殺手,而是展開身法掠向河工,淩空一刀直劈刀手。
方才的兩個刀手兵分兩路,一人尋牛二,另一人連續猛踢木排,執木排的河工反被木排撞得站立不穩,木排陣現出缺口。刀手飛身一腳,接著一刀劈向缺口,卻被缺口處胡亂射出的箭矢逼得撤回了刀。刀手運勁又是一腳,原本相互頂靠的河工,一個擠撞一個,俱是趔趔趄趄,陣式大亂。刀手正欲痛下殺手,卻覺勁風襲來,卓不浪的刀已到頭前。刀手避開這一刀,卻再難避開“群燕畫柳”的三段殺,倒在了木排前。
卓不浪收刀回鞘,扶起眾人,道:“時辰已到,大家要加緊了。”河頭趕緊招呼眾人接著挖。周遭的拚殺聲都歸於寧靜,穀靈和牛二從草人中走了出來,牛二背著弓,右手捂著左肩,指縫中有鮮血滲出。
“傷得重嗎?”卓不浪問道。
“隻是皮外傷。幸好穀娘子及時相救。”穀靈將合攻自己的兩個刀手打倒,又有兩個刀手殺來,一人猛踢木排陣,一人循著氣息襲殺牛二。牛二雖一身蠻力,但對上殺人如麻的刀手卻是力有不逮,僅過了一招左肩便中刀,若不是穀靈及時趕來,牛二絕難從刀下逃出。
“穀娘子今夜的恩情,卓某怕是要還上好些年了!”卓不浪笑道。
“死了這麽多人,虧你還有心情說笑。”穀靈板著臉,道:“那些受傷的刀手怎麽辦?”
卓不浪學著高僧的模樣,左手拄杖,右手單掌施禮,道:“既然穀娘子顧念上天好生之德,那就留他們自生自滅吧。疏通暗河、消弭屍患、功德無量,善哉、善哉!”逗得牛二笑出了聲,穀靈則轉過臉不再理會他。
卓不浪嘴上說笑,耳目卻始終留意著四周的動靜,尤其是千方與黑帽男子。方才,卓不浪一刀劈傷黑帽男子,千方剛好來到附近,卓不浪以為千方會了結他的性命,誰知千方竟然在為他療傷。
“你要救他?”卓不浪十分不解。
“他也是苦命人。”千方取出一顆丹藥,揭起男子的黑帽,喂他服下。男子看上去不過弱冠之年,右邊嘴角一道深深的傷口延伸近右耳根,活像一張駭人的大嘴。
“他們是被秘藥泡成了這樣……”千方幫他戴回黑帽,話語中滿是痛苦和悲憫。卓不浪這才明白,千方是從黑帽男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同是天涯淪落人,千方不忍傷他性命。
卓不浪看看天色,已過了約定的卯時,暗河還未疏通,想必張矩已等得憂急。
眼看沈恬被枝條死死纏住,險象環生,張矩心急如焚,隻是他實在想不出破解之法,但他絕不會袖手旁觀,他問衛士要過弓箭,張弓滿弦,一箭射向枯榮道長。
這一箭正中枯榮道長左胸。同時,沈恬也仰倒在枝刺上,腰間的水葫蘆掉落……霎時間,庭中一切都歸於平靜。
張矩不敢呼吸、也不敢眨眼,直直地盯著沈恬和枯榮道長。“啪”,一聲輕響,射中枯榮道長的飛箭掉在了地上。緊接著,“嚓”的一聲,一根枝條穿破供桌,紮進了供奉在桌上的羊頭,將羊頭頂到張矩等人麵前,搖來晃去,情狀十分詭異可怖。高忠義和衛士被嚇得一腳踩空,從供桌上摔了下去。張矩伸手想要抓住高忠義,卻被他拉下供桌,一起摔倒在地上。
枝條已消失無蹤,羊頭掉在供桌上,又滾落到高忠義的腳邊,高忠義嚇得暈了過去。張矩心裏清楚,站在地上就如同掉進了帶刺的陷阱,隨時會被枝條刺穿,江辰和沈恬的遭遇就在眼前。他趕緊起身,和衛士一道扶起高忠義,可一眼望去,整個庭院又有哪裏安全?難道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絕不束手待斃!
張矩剛扶起高忠義,突然發現,沈恬已翻身而起,單膝跪地。飛箭射不穿枯榮道長,枝刺同樣也沒刺穿沈恬。沈恬在觸及枝刺的刹那,後背隆起極堅硬的骨甲,如龜甲一般擋住了枝刺,僅腰間的水葫蘆被刺落。但枝條依然死死勒住沈恬的脖頸,沈恬心知,自己撐不過五個彈指,他沒時間細想克製枝條的辦法,隻能拚上自己的命賭一把!
身受重傷的後生見沈恬竟然沒死,咬咬牙,提刀衝了過來。誰知沈恬反而扔掉刀,伸手抄起葫蘆,將葫蘆裏的水倒向纏住左臂的枝條。後生一刀劈來,沈恬突然起身,扯過枝條迎向後生的刀。後生這才發現,枝條上掛著一串透亮的冰晶……
刀鋒落、枝條斷!沈恬人已到了後生身側,但他並沒出手,而是將葫蘆裏的水倒在脖頸上,結成了一圈冰晶。後生回手一刀,沈恬擋住他拿刀的手,刀鋒剛好貼住沈恬的脖頸,斬碎了脖頸上的冰晶,也斬斷了掛滿冰晶的枝條。
後生左刀遇阻,右刀跟著橫掃沈恬下腹。隻是,沈恬的拳比他的刀更快,他清楚地聽到自己肋骨斷裂的聲音,身子飛出丈許,重重摔倒在枯榮道長麵前。
五個彈指,短短五個彈指!沈恬向死而生!
五個彈指前,沈恬已被枝條勒得窒息,枝條斬不斷、燒不斷,他唯一還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先天寒氣。
先天寒氣不是內功心法,而是沈恬從獸血中融入血脈,如同與生俱來的天賦。沈恬跟著師父到棲吾島的第二年,他在棲吾島深處的雪山上發現了一道裂穀,穀底冰封了數百年,還有不凍的千年寒潭。穀底生活著一隻不知活了多少年的老龜,凍徹骨髓的寒氣早已浸透了老龜的骨肉血脈。沈恬十一歲那年,老龜讓沈恬汲取自己的血,賜予了他先天寒氣。正是憑著先天寒氣護體,沈恬化解了獨陽神功的陽毒,將獨陽神功和先天寒氣練至陰陽和合、冰火交融的境界。
萬物生克製化,莫不能外!當葫蘆裏的水流到枝條上時,沈恬已感覺到枝條的懼縮,他當然不會讓枝條縮走,先天寒氣觸水成冰,凍住了枝條。這時,後生的刀劈下,斬斷了枝條,也斬去了枯榮對沈恬的束縛……
隻聽枯榮道長一聲厲嚎,寬大的道袍鼓動,樹杖突然散作數百根枝刺飛出,像是蜂窩裏飛出密密麻麻的馬蜂。不過,不是飛向沈恬,而是飛向了張矩三人。
“快,躲進屋裏!”這是張矩能想到的權宜之策。就在沈恬掙脫枝條的片刻間,張矩心中思忖,枯榮道長的算計不難揣度,他無論如何也要阻止張矩和高忠義進入密道,若是能除掉沈恬和江辰,張矩等人便成了砧板魚肉,任他處置;若是不能除掉沈恬,那麽除掉張矩等人,再憑他枯榮道長的仙名嫁禍沈恬,也不失為好計。
張矩和衛士扶著高忠義剛要轉身,忽聽柳樹上傳來女子的聲音“別動”。這聲音他再熟悉不過,夢裏也曾聽見,正是鍾嬋。張矩對鍾嬋深信不疑,當即停住了腳步,眼看數百根枝刺飛來,一旁的衛士嚇得身子發顫,閉上眼不敢再看……這時,柳枝簌簌,在供桌前編織成一張藤甲,將枝刺全部擋住。
張矩長籲一口氣,嘴角不禁浮出笑意,他並不知道鍾嬋為何會出現在柳樹上,但沈恬卻聽得分明。他們走進祠堂時,鍾嬋已在屋頂,當他被枝條纏住脖頸,鍾嬋便躍上了高柳,張矩等人從供桌摔到地上卻沒有被枝刺偷襲,想必也是鍾嬋暗中擋住了地下的枝刺。
枝條刺入藤甲,和柳枝糾纏在一起。沈恬迅即俯身急掠,抄起地上短刀,左手葫蘆橫掃,將葫蘆裏的水甩向被柳枝纏住的枝條,右手短刀追水而至,刀身覆滿冰霜。枝條極快地縮走,但為時已晚,數根枝條被短刀斬去一截兒。
枯榮道長又是一聲厲嚎,仿佛斬斷枝條的每一刀都劈在了他的身上。沈恬略思忖,含了口水在嘴裏,冰刀映著月光殺向枯榮道長。枝條縮回枯榮道長手中,又纏繞成樹杖,樹杖橫掃,杖頭卻突然纏卷成刀刃,形似陌刀、勢大力沉;樹刀劈來,刀身卻突然伸展成好似長著眼睛的繩鏢,彎轉纏刺、緊追不舍,端的是防不勝防。
五六招過後,沈恬漸已穩住陣腳。步法虛晃,遊走在忽長忽短、忽堅忽繞的杖影中;攻守相護,出刀於方寸之間、變化之隙,極大地限製了樹杖的變化。
對樹杖招法越熟悉,沈恬也就越發應對自如,他腳步稍頓,賣了個破綻,樹杖立即變作繩鏢急刺沈恬左胸。沈恬算準時機,右斜一步、誘過樹鏢,再直衝枯榮道長,冰刀一閃,切中枯榮道長左肋。可奇怪的是,刀鋒觸及不像是切中了骨肉,更像是砍到了樹木。
枯榮道長的道袍破開,月光照見裸露的胸腹,哪裏窺得見骨肉,盡是纏繞的植根枝莖。饒是沈恬心境如山,也不禁暗暗心驚。爬在柳樹上的鍾嬋,以及張矩等人更是驚駭不已。
這時,打更聲傳來,已到卯時。張矩忙定了定神,右耳貼近樹幹細聽,樹洞下並無任何動靜。張矩心裏有些發慌,難道卓少也遇到了麻煩?
……
卓不浪的確遇到了麻煩,而且還是不小的麻煩。
六把刀,呈虎鶴雙行陣式殺來,兩人騰起,越過木排、俯擊河工,其餘四人則分頭夾擊卓不浪和穀靈。
河工不能死!
卓不浪身如“燕波掠影”,刀帶“鏡重流光”,極快地劃過兩個刀手。“鏡重流光”電閃頻快,能短時致人麻痹,刀刃相擊瞬間,電閃經刀身流過,兩個刀手頓時手臂抖顫,其中一人的刀掉落地上。卓不浪毫不緩滯,正欲縱身阻擊殺向河工的兩人,身後突有勁風襲來,逼得卓不浪身法急變,回身迎敵。
來襲者正是黑帽男子,手中一杆短銀槍,槍頭帶齒,伸縮自如。卓不浪一時間難以脫身,眼看兩把刀已到河工頭頂,近旁突然射出一支冷箭,近距離射殺一人。卓不浪的最後一顆骰子落定,正是埋伏已久的牛二。卓不浪交代牛二的隻有兩句話:不惜一切保住河工!不到萬不得已不出手!
河工中有人大喊“舉”,六個木排同時舉到了頭頂,另一把刀砍在了木排上。牛二變換身位再射一箭,木排上的刀手已有準備,翻身落地,避過了這一箭。有河工大喊“平”,木排又全都擋在了身前。刀手顧忌冷箭,側耳傾聽牛二的動靜,卻萬萬沒想到,木排間隙後麵,一把弩機正瞄準了他……躲在木排後的河工雖剛習弩箭,但距離如此之近,且又是暗箭,刀手根本閃避不及,應聲倒地。
一番試探之後,黑帽男子已看穿了卓不浪的心思,他使了個眼色,命兩個刀手去殺河工,自己一人拖住卓不浪。戰局至此,雙方優劣各半,卓不浪和穀靈勝算更大,而千方和牛二則略處下風。誰先贏下一陣,誰就能打破均勢、搶得先機。
黑帽男子的槍法雜糅了刀法、棍法和鉤法,凶暴狠毒。卓不浪避其鋒芒,銀煋輕盈靈快、見縫先至,不覺間已連劈腹、腰、膝三刀。可黑帽男子竟似毫發無傷,手中銀槍愈發狠絕。
卓不浪倒是見怪不怪,千方一身銅皮鐵骨,他早已見識過。千方說過,筋骨橫練並非武學正統,表難及裏,若對手真元修為更高,則可以真氣穿透皮肉、傷及內腑,而卓不浪還有更妙的想法……
銀槍攻得愈狠,破綻愈多,卓不浪瞅準時機,一刀“雷尊耀世”橫斬,電閃先於刀鋒劈中左腹,真氣則自刀鋒貫通……銀槍終於停住,黑帽男子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卓不浪以“乾坤易離”配合真氣,令刀氣直透內腑、內傷倍加。但他並沒再下殺手,而是展開身法掠向河工,淩空一刀直劈刀手。
方才的兩個刀手兵分兩路,一人尋牛二,另一人連續猛踢木排,執木排的河工反被木排撞得站立不穩,木排陣現出缺口。刀手飛身一腳,接著一刀劈向缺口,卻被缺口處胡亂射出的箭矢逼得撤回了刀。刀手運勁又是一腳,原本相互頂靠的河工,一個擠撞一個,俱是趔趔趄趄,陣式大亂。刀手正欲痛下殺手,卻覺勁風襲來,卓不浪的刀已到頭前。刀手避開這一刀,卻再難避開“群燕畫柳”的三段殺,倒在了木排前。
卓不浪收刀回鞘,扶起眾人,道:“時辰已到,大家要加緊了。”河頭趕緊招呼眾人接著挖。周遭的拚殺聲都歸於寧靜,穀靈和牛二從草人中走了出來,牛二背著弓,右手捂著左肩,指縫中有鮮血滲出。
“傷得重嗎?”卓不浪問道。
“隻是皮外傷。幸好穀娘子及時相救。”穀靈將合攻自己的兩個刀手打倒,又有兩個刀手殺來,一人猛踢木排陣,一人循著氣息襲殺牛二。牛二雖一身蠻力,但對上殺人如麻的刀手卻是力有不逮,僅過了一招左肩便中刀,若不是穀靈及時趕來,牛二絕難從刀下逃出。
“穀娘子今夜的恩情,卓某怕是要還上好些年了!”卓不浪笑道。
“死了這麽多人,虧你還有心情說笑。”穀靈板著臉,道:“那些受傷的刀手怎麽辦?”
卓不浪學著高僧的模樣,左手拄杖,右手單掌施禮,道:“既然穀娘子顧念上天好生之德,那就留他們自生自滅吧。疏通暗河、消弭屍患、功德無量,善哉、善哉!”逗得牛二笑出了聲,穀靈則轉過臉不再理會他。
卓不浪嘴上說笑,耳目卻始終留意著四周的動靜,尤其是千方與黑帽男子。方才,卓不浪一刀劈傷黑帽男子,千方剛好來到附近,卓不浪以為千方會了結他的性命,誰知千方竟然在為他療傷。
“你要救他?”卓不浪十分不解。
“他也是苦命人。”千方取出一顆丹藥,揭起男子的黑帽,喂他服下。男子看上去不過弱冠之年,右邊嘴角一道深深的傷口延伸近右耳根,活像一張駭人的大嘴。
“他們是被秘藥泡成了這樣……”千方幫他戴回黑帽,話語中滿是痛苦和悲憫。卓不浪這才明白,千方是從黑帽男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同是天涯淪落人,千方不忍傷他性命。
卓不浪看看天色,已過了約定的卯時,暗河還未疏通,想必張矩已等得憂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