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嗒、嗒、嗒、嗒——
四道俊影在草原上高速運動,地麵發出一串爆豆似的雷鳴將泥土炸起。
砰!
右側、橘色馬上的騎士握著一把雙管霰彈槍開火,彈丸在高速移動中被瞬間截停移出視野,騎士一愣,立即拔出騎士劍怒吼。
“sword lord!”
李圖圖心髒幾乎嚇停,有一瞬間已經做好被射成蜂窩的準備,但她仍一刻不停睜開雙眼,看著噴出烈火、彈丸與濃煙的槍口。
這就是殺死她親人的武器之一,是一種隻能射擊兩發,後填式的霰彈槍,由於默客與李圖圖加上黑駿馬,體積龐大,騎士索性將雙發扳機一次扣下,卻是全部被攔截下來。
默客左手在騎士視野盲區扶向李圖圖左腰,她激靈般會意,抬起左腿做預備。
無言之人右手拿著苗刀在馬頭上向左搖去,右側騎士知道一道斬擊即將攻來。
相同方向的馬戰,衝在前頭的人有極大攻擊優勢,人與馬合為一體,臀部下壓,韁繩向後扯動一下就會開始減速,當武器揮向後方時,其加速度會被減速動作加速撞擊在敵人身上,威力更加恐怖。
但是,騎馬的人是無法立即轉向的,下盤被限製,背後始終有一個劍路無法抵達的盲區,如若後馬在前馬斬擊即將到來時突然並合對方速度,停在對方劍路盲區邊緣,再在對方重拾勢能時突然加速,就能一舉反攻。
總結就是,馬匹任何速度上的變化都能直接導致攻擊威力強弱與攻擊是否能夠命中,但現在是速度快的默客首先擁有主動權。
馬身減速,苗刀刀影閃來,騎士抬起左臂準備抵抗劍路,右手騎士劍高舉揮下,目標正是苗刀。
騎士發現苗刀很長,尖端著力對其使用者手腕負擔大,如若將上麵的力量擊潰,將在高速移動中被慣性帶到後方,要麽斬中黑馬大腿,要麽將從劍背後的少女擊落馬匹。
誰知苗刀刀尖突然前衝進手臂內側,刀刃抵住騎士後腦,騎士疑惑,他們的甲胄是有金屬護頸與頭盔內部接合的,僅憑這種能量不可能有效,反而讓他的騎士劍獲得了適宜攻擊的距離。
騎士的頭盔是開了一條橫縫,視野始終有限,即便馬背上的少女舉起鐮刀跳躍,也隻覺得視界旁虛影一晃而過。
這一過,就是一把鋒利的農鐮借著躍力架在他脖子前,與後方苗刀形成夾擊,劃拉將他的人頭撕下。
李圖圖第一次聽到頸動脈噴血時發出的聲音,未來得及慌亂,首先扒拉住騎士身體推下馬匹,此馬正在陷入慌亂,她畢竟是草原長大的孩子,快速準確抓住亂飛的韁繩,屁股貼住馬鞍,身體順應動力,雙腿緊夾,馬匹再也無法將她甩下來。
默客為了防禦騎士劍劍路,在完成交擊的一瞬就開始錯開方向前進,由於李圖圖做了正確的選擇,左手準備的匕首也沒能用上,但敵人不隻一個人一匹馬。
還有兩名騎士在左方追上,離交戰距離不過十二米,再追趕兩秒就要接觸。
這兩名騎士的武器是突槍,這是一種重型長柄武器,由外殼與柄芯組成,外殼長一米二,柄芯長一米八,總長為一米九。
與其他重型武器不同,長柄武器需要雙手分別在中前段與中後段持握,因此外殼上有特地預留的中前段持握槽,在馬背上也隻能持握於一側,無法立即做到左右交替,因此選擇交戰位置尤為重要。
突槍外殼是圓錐形的,表麵四個方向排列有倒鋸,如若無法直接命中敵人,也可將外殼貼住敵人在行程中進行撕裂,倒鋸要麽撕開防具,要麽死死掛在身上,哪一種都可以將重量完全作用,加上突槍有一米九的豪長,前端質量巨大,馬匹都有可能被直接擊斃。
左側兩人追來,將手中的霰彈槍對遠處的李圖圖開火四次,未再裝填,便抓緊突槍向默客奔去。
一來是試探誰是從劍,李圖圖奪走馬匹,就不可以尋常女子待之。
由於雙方距離四十米,李圖圖隻被兩顆彈丸命中,一顆被盾牌擋住,一顆在後腰擦過撕開一道不算深的傷口,馬兒則生疼退走幾步,它身上本來就有軟甲,幾粒彈丸並未打進肉裏。
李圖圖眼角當即湧出淚水,彈丸擊中血肉不像刀子那樣是切開的,而是直接將血肉刮碎帶走,就跟這具身體過往的天真一樣被暴力剝落,她由衷地害怕死亡,又已經麵臨死亡。
迅速將披掛的布料撕成長條,在腰上捆了兩圈當做傷口處理,她看向草原上追逐的三個背影,她是害怕,她也知道自己很弱小,但如此強壯的人也能被農鐮所殺,世界上有誰能夠免去死亡?
是報仇雪恨,也是想要突破困境的內心呐喊,跟上去啊,跟上去啊!
那是一名從劍,他或許真的有解決這一切的辦法!
沒等她反應,橘馬無心向前走了一步,一步又是一步,她撿起馬具袋中的馬鞭,啪嗒地想要停下馬匹,馬卻狂奔起來。
慌亂的她是想拉住韁繩,卻發現無論哪隻手都被武器填滿,再也不由她的意誌鬆開,隻得在狂風吹拂中咬緊牙關,稚嫩的眼神無法逆轉地變化。
染上鮮血,眼淚流盡,又品嚐過殺人的滋味,由不得她想不想,她都已經是尋劍者了。
默客一直在向右偏移前進,如果左側的兩把突槍有一把移動到他的右方,即便是他也覺得有些棘手。
西歐的騎士都有這種個體力量高的特征,即便他們穿上甲胄之後動作笨重,但也讓對手在強行破甲時耗費更多的動作和時間,多人戰鬥時他們互相掩護,帶來的優勢不言自明。
背後戰吼炸起,默客早就抓起馬具上掛著的盾牌預備,回頭就對準突槍頂去,右手苗刀刺向騎士的中前持握的左手,刺擊破入臂甲流出鮮血,卻是因距離無法再動分毫,突槍頂在盾牌之上向外壓迫,雙方僵持,隻有盾牌在晃動中被逐漸鋸爛。
騎士也不敢收回突槍,突槍收回後效巨大,而且苗刀是從突槍上方刺向他的左臂,收回會讓默客有向下攻擊的餘量,一旦讓苗刀有足夠的力量斬中馬匹,他就再也追不上默客了。
反正他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身後,另一名騎士正改成左側持槍,從減速的黑馬身後切到默客右側,視野槽的沉悶暗影中,一雙血紅眼睛瞄準黑馬屁股用力刺去。
噗呲
黑馬哀鳴,但它非一匹孬種,隻有少許顛簸,之後跑的是更快了。
掙紮顛簸中,默客的盾牌幾乎就要被完全撕開。
“看來要下馬戰鬥了,隻有這樣才能保存它不死在合擊中,但是要在下馬前也幹掉對方一匹馬,這樣才有勝算。”
默客內心掙紮著做下決定,他右腳抬起踩在馬鞍上預備,苗刀拔出旋身跳到橘馬頭上,借著旋力一刀劈向馬脖。
撕拉!
黑馬奔躍,它自由了。
兩人同時滾在草地上,默客做了卸力動作傷害被分散到周身,隻是手腳暫時有些發麻,而騎士全身著甲,笨重得無法做出任何卸力,站起來時方才被割傷的左臂跟木頭一樣掛著無法動彈,臂甲扭曲,顯然是在突槍持握槽中被扭斷了。
騎士用僅存的右手撿起突槍,動作卻很流暢,好像已經感受不到斷臂的痛覺,應有的多處挫傷也似乎不存在。
一身甲胄的重量下,騎士依然單手抓起這種重型武器,架勢即刻成型,這就是藥物的作用!
視野槽的陰影中傳出了迷迷惡意,騎士在藥物作用下隻維持著基本理智,不吃藥是疼得無法動彈,吃藥才有一線生機,他做了正確的選擇。
另一名騎士騎著馬在側麵繞行沒有立即攻擊,因為吃藥的人有時分不清目標,自己的馬匹被傷到也就完了,騎士隻是負責逼迫默客麵對眼前的敵人,告訴他:跑也是跑不了的。
“上啊!奧尼克。”馬上的騎士拍響盔甲鼓動惡獸。
奧尼克拖著突槍如遊蛇一樣擺動突來,可以預見是一次揮擊。
默客握住苗刀站在草地中,苗刀刀身長一米二,劍柄長30厘米,總長一米五,算不上重劍巨刃,也是兼顧了殺傷力與重量的武器。
但是,突槍被摧毀一兩處還會保留大部分攻擊性,苗刀的刀刃一旦被曲折,整把武器就不能再用了。
最好是抓住突槍攻擊的後效,把苗刀斬在能夠放血的位置,一味以力破力實在不宜。
迫近,默客抓住奧尼克失去左臂的特點,首先向他左側,自己右側衝去,突槍即便占有長度優勢,如果攻擊越過自己一個身位的對手,臂展會消失不見,即便奧尼克會轉身,就必須應對突槍勢能的階段性變化,威力很難達到盛點。
不過,這種身位變化對奧尼克而言,非常便於將揮擊轉變為突刺。
即便他不剩多少理智,也知道不能順應敵人意圖,隻要把從劍殺了,同伴還有機會把自己救回來。
默客想要抓他的後效,他就要逼迫默客首先出手!
騎士了解藥物,也了解使用藥物之後的攻擊規劃,為的是付出代價帶來最大收益。
強大的藥力令奧尼克精神震顫,普通武者尋劍者,交戰會多向思考,但吃藥後的他腦海中隻能思考一件事情,就不可能再在戰鬥中逐一判斷了,因此首先在腦中種下意識尤為重要。
這裏要提到,騎士吃的藥還是調製過比例的,而給那些傀儡死士吃的,便是將意識完全鎖死的高度迷幻藥,兩者間有很大不同。
騎士吃的藥,成癮性被最內膽中和,藥效過後內膽的中和藥物就開始消化,是一種中毒解毒一體的藥物,雖然無法避免副作用,但還算可以控製。而傀儡死士吃的藥會立即成癮,還額外添加了僵化思維的藥物,一旦事先做好敵對目標的思想工作,食用後就會將藥性完全轉化為失智的暴力行為,稍微攝入過量還會暴斃。
奧尼克為了逼迫默客首先出手,先將突槍前端垂下至於身前衝去,目標正是盤下。
正麵攻擊,奧尼克握住突槍末端,鐵定比苗刀要長,默客立即辨認出兩個特點。
四道俊影在草原上高速運動,地麵發出一串爆豆似的雷鳴將泥土炸起。
砰!
右側、橘色馬上的騎士握著一把雙管霰彈槍開火,彈丸在高速移動中被瞬間截停移出視野,騎士一愣,立即拔出騎士劍怒吼。
“sword lord!”
李圖圖心髒幾乎嚇停,有一瞬間已經做好被射成蜂窩的準備,但她仍一刻不停睜開雙眼,看著噴出烈火、彈丸與濃煙的槍口。
這就是殺死她親人的武器之一,是一種隻能射擊兩發,後填式的霰彈槍,由於默客與李圖圖加上黑駿馬,體積龐大,騎士索性將雙發扳機一次扣下,卻是全部被攔截下來。
默客左手在騎士視野盲區扶向李圖圖左腰,她激靈般會意,抬起左腿做預備。
無言之人右手拿著苗刀在馬頭上向左搖去,右側騎士知道一道斬擊即將攻來。
相同方向的馬戰,衝在前頭的人有極大攻擊優勢,人與馬合為一體,臀部下壓,韁繩向後扯動一下就會開始減速,當武器揮向後方時,其加速度會被減速動作加速撞擊在敵人身上,威力更加恐怖。
但是,騎馬的人是無法立即轉向的,下盤被限製,背後始終有一個劍路無法抵達的盲區,如若後馬在前馬斬擊即將到來時突然並合對方速度,停在對方劍路盲區邊緣,再在對方重拾勢能時突然加速,就能一舉反攻。
總結就是,馬匹任何速度上的變化都能直接導致攻擊威力強弱與攻擊是否能夠命中,但現在是速度快的默客首先擁有主動權。
馬身減速,苗刀刀影閃來,騎士抬起左臂準備抵抗劍路,右手騎士劍高舉揮下,目標正是苗刀。
騎士發現苗刀很長,尖端著力對其使用者手腕負擔大,如若將上麵的力量擊潰,將在高速移動中被慣性帶到後方,要麽斬中黑馬大腿,要麽將從劍背後的少女擊落馬匹。
誰知苗刀刀尖突然前衝進手臂內側,刀刃抵住騎士後腦,騎士疑惑,他們的甲胄是有金屬護頸與頭盔內部接合的,僅憑這種能量不可能有效,反而讓他的騎士劍獲得了適宜攻擊的距離。
騎士的頭盔是開了一條橫縫,視野始終有限,即便馬背上的少女舉起鐮刀跳躍,也隻覺得視界旁虛影一晃而過。
這一過,就是一把鋒利的農鐮借著躍力架在他脖子前,與後方苗刀形成夾擊,劃拉將他的人頭撕下。
李圖圖第一次聽到頸動脈噴血時發出的聲音,未來得及慌亂,首先扒拉住騎士身體推下馬匹,此馬正在陷入慌亂,她畢竟是草原長大的孩子,快速準確抓住亂飛的韁繩,屁股貼住馬鞍,身體順應動力,雙腿緊夾,馬匹再也無法將她甩下來。
默客為了防禦騎士劍劍路,在完成交擊的一瞬就開始錯開方向前進,由於李圖圖做了正確的選擇,左手準備的匕首也沒能用上,但敵人不隻一個人一匹馬。
還有兩名騎士在左方追上,離交戰距離不過十二米,再追趕兩秒就要接觸。
這兩名騎士的武器是突槍,這是一種重型長柄武器,由外殼與柄芯組成,外殼長一米二,柄芯長一米八,總長為一米九。
與其他重型武器不同,長柄武器需要雙手分別在中前段與中後段持握,因此外殼上有特地預留的中前段持握槽,在馬背上也隻能持握於一側,無法立即做到左右交替,因此選擇交戰位置尤為重要。
突槍外殼是圓錐形的,表麵四個方向排列有倒鋸,如若無法直接命中敵人,也可將外殼貼住敵人在行程中進行撕裂,倒鋸要麽撕開防具,要麽死死掛在身上,哪一種都可以將重量完全作用,加上突槍有一米九的豪長,前端質量巨大,馬匹都有可能被直接擊斃。
左側兩人追來,將手中的霰彈槍對遠處的李圖圖開火四次,未再裝填,便抓緊突槍向默客奔去。
一來是試探誰是從劍,李圖圖奪走馬匹,就不可以尋常女子待之。
由於雙方距離四十米,李圖圖隻被兩顆彈丸命中,一顆被盾牌擋住,一顆在後腰擦過撕開一道不算深的傷口,馬兒則生疼退走幾步,它身上本來就有軟甲,幾粒彈丸並未打進肉裏。
李圖圖眼角當即湧出淚水,彈丸擊中血肉不像刀子那樣是切開的,而是直接將血肉刮碎帶走,就跟這具身體過往的天真一樣被暴力剝落,她由衷地害怕死亡,又已經麵臨死亡。
迅速將披掛的布料撕成長條,在腰上捆了兩圈當做傷口處理,她看向草原上追逐的三個背影,她是害怕,她也知道自己很弱小,但如此強壯的人也能被農鐮所殺,世界上有誰能夠免去死亡?
是報仇雪恨,也是想要突破困境的內心呐喊,跟上去啊,跟上去啊!
那是一名從劍,他或許真的有解決這一切的辦法!
沒等她反應,橘馬無心向前走了一步,一步又是一步,她撿起馬具袋中的馬鞭,啪嗒地想要停下馬匹,馬卻狂奔起來。
慌亂的她是想拉住韁繩,卻發現無論哪隻手都被武器填滿,再也不由她的意誌鬆開,隻得在狂風吹拂中咬緊牙關,稚嫩的眼神無法逆轉地變化。
染上鮮血,眼淚流盡,又品嚐過殺人的滋味,由不得她想不想,她都已經是尋劍者了。
默客一直在向右偏移前進,如果左側的兩把突槍有一把移動到他的右方,即便是他也覺得有些棘手。
西歐的騎士都有這種個體力量高的特征,即便他們穿上甲胄之後動作笨重,但也讓對手在強行破甲時耗費更多的動作和時間,多人戰鬥時他們互相掩護,帶來的優勢不言自明。
背後戰吼炸起,默客早就抓起馬具上掛著的盾牌預備,回頭就對準突槍頂去,右手苗刀刺向騎士的中前持握的左手,刺擊破入臂甲流出鮮血,卻是因距離無法再動分毫,突槍頂在盾牌之上向外壓迫,雙方僵持,隻有盾牌在晃動中被逐漸鋸爛。
騎士也不敢收回突槍,突槍收回後效巨大,而且苗刀是從突槍上方刺向他的左臂,收回會讓默客有向下攻擊的餘量,一旦讓苗刀有足夠的力量斬中馬匹,他就再也追不上默客了。
反正他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身後,另一名騎士正改成左側持槍,從減速的黑馬身後切到默客右側,視野槽的沉悶暗影中,一雙血紅眼睛瞄準黑馬屁股用力刺去。
噗呲
黑馬哀鳴,但它非一匹孬種,隻有少許顛簸,之後跑的是更快了。
掙紮顛簸中,默客的盾牌幾乎就要被完全撕開。
“看來要下馬戰鬥了,隻有這樣才能保存它不死在合擊中,但是要在下馬前也幹掉對方一匹馬,這樣才有勝算。”
默客內心掙紮著做下決定,他右腳抬起踩在馬鞍上預備,苗刀拔出旋身跳到橘馬頭上,借著旋力一刀劈向馬脖。
撕拉!
黑馬奔躍,它自由了。
兩人同時滾在草地上,默客做了卸力動作傷害被分散到周身,隻是手腳暫時有些發麻,而騎士全身著甲,笨重得無法做出任何卸力,站起來時方才被割傷的左臂跟木頭一樣掛著無法動彈,臂甲扭曲,顯然是在突槍持握槽中被扭斷了。
騎士用僅存的右手撿起突槍,動作卻很流暢,好像已經感受不到斷臂的痛覺,應有的多處挫傷也似乎不存在。
一身甲胄的重量下,騎士依然單手抓起這種重型武器,架勢即刻成型,這就是藥物的作用!
視野槽的陰影中傳出了迷迷惡意,騎士在藥物作用下隻維持著基本理智,不吃藥是疼得無法動彈,吃藥才有一線生機,他做了正確的選擇。
另一名騎士騎著馬在側麵繞行沒有立即攻擊,因為吃藥的人有時分不清目標,自己的馬匹被傷到也就完了,騎士隻是負責逼迫默客麵對眼前的敵人,告訴他:跑也是跑不了的。
“上啊!奧尼克。”馬上的騎士拍響盔甲鼓動惡獸。
奧尼克拖著突槍如遊蛇一樣擺動突來,可以預見是一次揮擊。
默客握住苗刀站在草地中,苗刀刀身長一米二,劍柄長30厘米,總長一米五,算不上重劍巨刃,也是兼顧了殺傷力與重量的武器。
但是,突槍被摧毀一兩處還會保留大部分攻擊性,苗刀的刀刃一旦被曲折,整把武器就不能再用了。
最好是抓住突槍攻擊的後效,把苗刀斬在能夠放血的位置,一味以力破力實在不宜。
迫近,默客抓住奧尼克失去左臂的特點,首先向他左側,自己右側衝去,突槍即便占有長度優勢,如果攻擊越過自己一個身位的對手,臂展會消失不見,即便奧尼克會轉身,就必須應對突槍勢能的階段性變化,威力很難達到盛點。
不過,這種身位變化對奧尼克而言,非常便於將揮擊轉變為突刺。
即便他不剩多少理智,也知道不能順應敵人意圖,隻要把從劍殺了,同伴還有機會把自己救回來。
默客想要抓他的後效,他就要逼迫默客首先出手!
騎士了解藥物,也了解使用藥物之後的攻擊規劃,為的是付出代價帶來最大收益。
強大的藥力令奧尼克精神震顫,普通武者尋劍者,交戰會多向思考,但吃藥後的他腦海中隻能思考一件事情,就不可能再在戰鬥中逐一判斷了,因此首先在腦中種下意識尤為重要。
這裏要提到,騎士吃的藥還是調製過比例的,而給那些傀儡死士吃的,便是將意識完全鎖死的高度迷幻藥,兩者間有很大不同。
騎士吃的藥,成癮性被最內膽中和,藥效過後內膽的中和藥物就開始消化,是一種中毒解毒一體的藥物,雖然無法避免副作用,但還算可以控製。而傀儡死士吃的藥會立即成癮,還額外添加了僵化思維的藥物,一旦事先做好敵對目標的思想工作,食用後就會將藥性完全轉化為失智的暴力行為,稍微攝入過量還會暴斃。
奧尼克為了逼迫默客首先出手,先將突槍前端垂下至於身前衝去,目標正是盤下。
正麵攻擊,奧尼克握住突槍末端,鐵定比苗刀要長,默客立即辨認出兩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