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芳把苞穀粒撒在地上,嘴裏“咯咯咯”地喚著,緊接著,大概有十幾隻各種顏色的成年雞呼扇著翅膀,飛快地從蘆葦叢裏跑了出來。
看著它們歡快地啄著黃燦燦的苞穀粒,張育芳臉上又浮上了開心的笑容。
看得不過癮,幹脆順勢坐在了靠在豬圈旁的木頭樁上。
她的小腿又開始隱隱作痛了,皺著眉頭,抬頭望了望天色,不覺微微地歎了口氣。
“又要下雨了,這冬天馬上快到了,難熬哦。”一邊歎息著,一邊輕輕地撫摸著小腿上的那道疤痕。
家裏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錄機,能提前洞悉天氣情況的就是她腿上的這道傷疤,而這道傷疤就是天然的天氣預報。
而且每次預報的都忒準,所以刀疤一不舒服,這內心就會免不了憂心忡忡。
畢竟一場秋雨一場寒,這轉眼便會進入大雪紛飛的季節。
大冬天這裏可是零下三十四度,沒有煤炭燒爐子取暖,唯一能有點熱乎氣的就是做飯燒柴火的那會兒功夫。
好在這裏的棉花是真心不錯,心靈手巧的張育芳跟著楊奶奶可學會了不少針線活呢。
比如做棉衣,棉褲,棉鞋,對了還有棉手套。
織圍巾的活她是最近才學會的,平時都是楊奶奶閑的沒事,給她們一家五口各織了一條圍巾。
也真夠難為楊奶奶了,買毛線的錢也是她自個兒掏的,說什麽也不許她還回來。
本來對紡織品不怎麽感興趣的張育芳,在那一刻感動的發誓一定要學會織圍巾。
她還打算慢慢學會織毛衣什麽的,這樣自己可以自食其力,那樣就可以什麽事情都不用去麻煩別人了。
想想她剛來這裏的時候,可是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習慣。
尤其到了這寒冷異常的冬天,那凍手凍腳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老家冬天哪有這麽冷啊,跟這裏簡直就是兩個世界,讓她最初剛來的時候叫苦不迭。
心裏真是無比的後悔,為了這個事情,她還與李國榮吵了好幾次架,說啥都想回內地老家。
真不是她嬌氣,冬天手腳起滿凍瘡,那感覺真是苦不堪言。
尤其第二年開春,傷口長新的肉芽時,那種比貓爪還難受的瘙癢感,真是讓人夜不能寐。
雪梅跟春梅也是如此,凍的紅腫潰爛的手腳,讓也在遭受著同樣痛苦的張育芳心疼不已。
可他李國榮就沒事,這她不由鬱悶。
難不成男人的皮比她們厚嗎?
所以男人就罵她嬌氣,沒用。
既然嫌棄她沒用,她就走唄,有啥大不了的,不行了就回自己老家去。
要知道,這大冬天幹啥都用冰冷刺骨的水,哪裏都冷冰冰的,她早就受夠了。
可是賭著氣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時,她又迷茫起來。
沒錢怎麽走?還有,回去了,她可是要養兩個孩子。
隻要她出這個門,他李國榮肯定不會再管她們娘三個的。
想起當初來這裏時,母親拉著她不讓她走,是她還對自己的男人抱有幻想,毅然決然地跟著來了。
如果現在回去,該怎麽跟母親交代?
更何況,她這一回去,又多了一張嘴,難道還要讓娘家繼續幫襯嗎?
她可以去要飯,可不想孩子跟著受顛沛流離的罪,她是怎麽也做不到。
婆家從他們一家人走出大門的那一刻,就已經沒了任何的關係了。
她現在回去,哪裏還有自己的家呢?
想到這裏,她全身一軟,跌坐在床上。
環視了一圈四壁空空的房屋,雖然條件惡劣,可畢竟這裏還是她張育芳的家。
起碼在這裏她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人,男人脾氣再不好,多少也有個男人在跟前幫襯著,還是比一個人扛著要好的多。
最重要的是雪梅跟春梅也還有爸爸。
她就是這樣拉大鋸似的慢慢想通了,說服了自己繼續在這裏待下去。
她相信日子一定會慢慢好起來。
冷就想辦法克服,這裏可最不缺的就是棉花。
沒有收入,她就跟別人學怎麽養豬,年底宰了,賣了有了收入,自家還能開次葷,一舉兩得的事,多好。
農忙季節,她就去打零工掙點錢補貼家用。
之前還對這裏的生活抱著沒有一絲希望的她,這幾年過後,她竟然喜歡上了這裏。
不管怎麽樣,現在的生活雖然還有諸多的不便,但相對於剛來的時候,還是好的太多了。
如果再能把家搬到營部去,能讓孩子們上學方便,那就更是再好不過了。
看著雞們吃的差不多了,她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塵,準備回屋裏忙針線活。
無意之間,她突然感覺這群雞好像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她不由仔細地查看起來。
果不其然,還真又少了一隻,而且還是那隻下蛋最勤快的蘆花雞。
之前春梅還沒開學的時候,就丟了一隻雞還有些雞蛋,那個時候就當做是做好事,給討飯的人行個方便,也就沒再計較。
可如今,這又少了一隻,不會……
她心頭一緊,趕緊放下手裏裝苞穀的葫蘆瓢,打算進蘆葦叢裏找一找。
當然她心裏也抱著僥幸心理,希望隻是虛驚一場,說不定那隻蘆花雞現在正臥在自己的窩裏下蛋呢。
可一路零散的雞毛,瞬間讓她的心跌入穀底。
淩亂不堪地腳印,還有這滿地的雞毛,讓張育芳的心頭漸漸冒起了怒火。
她幹脆順著這一路的腳印一探究竟。
最後,腳印在楊奶奶的屋後麵消失了。
張育芳站在那裏,盯著屋後的緊閉的窗戶,猶豫著要不要再繼續。
楊奶奶前幾天就讓兒子接到營部去了,這屋裏頭也就空了下來。
她環視了下四周,除了被風兒吹的搖頭擺尾的蘆葦,就再也沒有任何可疑的東西。
她的目光又望向了王家的後窗戶,低著頭思忖了一番。
最後咬了下嘴唇,跺了下腳,拔腿繞到了楊奶奶家的門口。
自從楊奶奶走後,這裏好像更加安靜了,安靜的有時候讓張育芳感到莫名的傷感。
包了漿般的門一如既往的關著,因為這是公家的房子,這門也就沒有落鎖。
她趴在窗戶上,臉貼著有了幾道裂痕的玻璃往裏頭瞅了瞅。
這一瞅,可把張育芳嚇了一跳。
本來空蕩蕩的屋裏,現在卻支了一張床,床上好像躺了個捂著被子,背門而睡的人。
這人誰啊?怎麽會在這裏?
張育芳歪著頭想了想,忙輕手輕腳地趕緊撤了出來。
路過王家,卻看到王家的鐵將軍恪盡職守地把守著。
張育芳皺了皺眉頭,起初她想是不是王家占用了楊奶奶的房子,可回頭一想,又覺得不對勁。
王家兩口子跟自家男人都在一個單位上班,兩個兒子跟春梅一個學校上學,這一天很難見到他家人的。
可是這人是誰呢?既然住這裏了,為什麽她就不知道呢?何況這幾天她都基本在家。
她一步三回頭地往自家走去,百思不得其解。
剛進門,魂不守舍的張育芳冷不丁地撞在了一堵肉牆上。
“哎呦,大白天的,你這是要嚇死個人呐……”
看著它們歡快地啄著黃燦燦的苞穀粒,張育芳臉上又浮上了開心的笑容。
看得不過癮,幹脆順勢坐在了靠在豬圈旁的木頭樁上。
她的小腿又開始隱隱作痛了,皺著眉頭,抬頭望了望天色,不覺微微地歎了口氣。
“又要下雨了,這冬天馬上快到了,難熬哦。”一邊歎息著,一邊輕輕地撫摸著小腿上的那道疤痕。
家裏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錄機,能提前洞悉天氣情況的就是她腿上的這道傷疤,而這道傷疤就是天然的天氣預報。
而且每次預報的都忒準,所以刀疤一不舒服,這內心就會免不了憂心忡忡。
畢竟一場秋雨一場寒,這轉眼便會進入大雪紛飛的季節。
大冬天這裏可是零下三十四度,沒有煤炭燒爐子取暖,唯一能有點熱乎氣的就是做飯燒柴火的那會兒功夫。
好在這裏的棉花是真心不錯,心靈手巧的張育芳跟著楊奶奶可學會了不少針線活呢。
比如做棉衣,棉褲,棉鞋,對了還有棉手套。
織圍巾的活她是最近才學會的,平時都是楊奶奶閑的沒事,給她們一家五口各織了一條圍巾。
也真夠難為楊奶奶了,買毛線的錢也是她自個兒掏的,說什麽也不許她還回來。
本來對紡織品不怎麽感興趣的張育芳,在那一刻感動的發誓一定要學會織圍巾。
她還打算慢慢學會織毛衣什麽的,這樣自己可以自食其力,那樣就可以什麽事情都不用去麻煩別人了。
想想她剛來這裏的時候,可是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習慣。
尤其到了這寒冷異常的冬天,那凍手凍腳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老家冬天哪有這麽冷啊,跟這裏簡直就是兩個世界,讓她最初剛來的時候叫苦不迭。
心裏真是無比的後悔,為了這個事情,她還與李國榮吵了好幾次架,說啥都想回內地老家。
真不是她嬌氣,冬天手腳起滿凍瘡,那感覺真是苦不堪言。
尤其第二年開春,傷口長新的肉芽時,那種比貓爪還難受的瘙癢感,真是讓人夜不能寐。
雪梅跟春梅也是如此,凍的紅腫潰爛的手腳,讓也在遭受著同樣痛苦的張育芳心疼不已。
可他李國榮就沒事,這她不由鬱悶。
難不成男人的皮比她們厚嗎?
所以男人就罵她嬌氣,沒用。
既然嫌棄她沒用,她就走唄,有啥大不了的,不行了就回自己老家去。
要知道,這大冬天幹啥都用冰冷刺骨的水,哪裏都冷冰冰的,她早就受夠了。
可是賭著氣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時,她又迷茫起來。
沒錢怎麽走?還有,回去了,她可是要養兩個孩子。
隻要她出這個門,他李國榮肯定不會再管她們娘三個的。
想起當初來這裏時,母親拉著她不讓她走,是她還對自己的男人抱有幻想,毅然決然地跟著來了。
如果現在回去,該怎麽跟母親交代?
更何況,她這一回去,又多了一張嘴,難道還要讓娘家繼續幫襯嗎?
她可以去要飯,可不想孩子跟著受顛沛流離的罪,她是怎麽也做不到。
婆家從他們一家人走出大門的那一刻,就已經沒了任何的關係了。
她現在回去,哪裏還有自己的家呢?
想到這裏,她全身一軟,跌坐在床上。
環視了一圈四壁空空的房屋,雖然條件惡劣,可畢竟這裏還是她張育芳的家。
起碼在這裏她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人,男人脾氣再不好,多少也有個男人在跟前幫襯著,還是比一個人扛著要好的多。
最重要的是雪梅跟春梅也還有爸爸。
她就是這樣拉大鋸似的慢慢想通了,說服了自己繼續在這裏待下去。
她相信日子一定會慢慢好起來。
冷就想辦法克服,這裏可最不缺的就是棉花。
沒有收入,她就跟別人學怎麽養豬,年底宰了,賣了有了收入,自家還能開次葷,一舉兩得的事,多好。
農忙季節,她就去打零工掙點錢補貼家用。
之前還對這裏的生活抱著沒有一絲希望的她,這幾年過後,她竟然喜歡上了這裏。
不管怎麽樣,現在的生活雖然還有諸多的不便,但相對於剛來的時候,還是好的太多了。
如果再能把家搬到營部去,能讓孩子們上學方便,那就更是再好不過了。
看著雞們吃的差不多了,她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塵,準備回屋裏忙針線活。
無意之間,她突然感覺這群雞好像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她不由仔細地查看起來。
果不其然,還真又少了一隻,而且還是那隻下蛋最勤快的蘆花雞。
之前春梅還沒開學的時候,就丟了一隻雞還有些雞蛋,那個時候就當做是做好事,給討飯的人行個方便,也就沒再計較。
可如今,這又少了一隻,不會……
她心頭一緊,趕緊放下手裏裝苞穀的葫蘆瓢,打算進蘆葦叢裏找一找。
當然她心裏也抱著僥幸心理,希望隻是虛驚一場,說不定那隻蘆花雞現在正臥在自己的窩裏下蛋呢。
可一路零散的雞毛,瞬間讓她的心跌入穀底。
淩亂不堪地腳印,還有這滿地的雞毛,讓張育芳的心頭漸漸冒起了怒火。
她幹脆順著這一路的腳印一探究竟。
最後,腳印在楊奶奶的屋後麵消失了。
張育芳站在那裏,盯著屋後的緊閉的窗戶,猶豫著要不要再繼續。
楊奶奶前幾天就讓兒子接到營部去了,這屋裏頭也就空了下來。
她環視了下四周,除了被風兒吹的搖頭擺尾的蘆葦,就再也沒有任何可疑的東西。
她的目光又望向了王家的後窗戶,低著頭思忖了一番。
最後咬了下嘴唇,跺了下腳,拔腿繞到了楊奶奶家的門口。
自從楊奶奶走後,這裏好像更加安靜了,安靜的有時候讓張育芳感到莫名的傷感。
包了漿般的門一如既往的關著,因為這是公家的房子,這門也就沒有落鎖。
她趴在窗戶上,臉貼著有了幾道裂痕的玻璃往裏頭瞅了瞅。
這一瞅,可把張育芳嚇了一跳。
本來空蕩蕩的屋裏,現在卻支了一張床,床上好像躺了個捂著被子,背門而睡的人。
這人誰啊?怎麽會在這裏?
張育芳歪著頭想了想,忙輕手輕腳地趕緊撤了出來。
路過王家,卻看到王家的鐵將軍恪盡職守地把守著。
張育芳皺了皺眉頭,起初她想是不是王家占用了楊奶奶的房子,可回頭一想,又覺得不對勁。
王家兩口子跟自家男人都在一個單位上班,兩個兒子跟春梅一個學校上學,這一天很難見到他家人的。
可是這人是誰呢?既然住這裏了,為什麽她就不知道呢?何況這幾天她都基本在家。
她一步三回頭地往自家走去,百思不得其解。
剛進門,魂不守舍的張育芳冷不丁地撞在了一堵肉牆上。
“哎呦,大白天的,你這是要嚇死個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