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步天堂,半步地獄。這來來去去的萬家燈火,不過如斯。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相輝映又愛恨交錯,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


    金碧輝煌的大殿內,香煙嫋嫋升騰,似輕紗薄霧彌漫四周。紂王高坐於龍椅之上,冕旒之下,麵有倦色。八百路諸侯分別統於四大諸侯。可蘇護一事除祟侯虎力戰,其他三侯紋絲未動。近日頻有諸侯因天災而不上稅賦蠢蠢欲動之事令他心煩意亂,聞聽冀州侯蘇護獻女入朝,以抵罪愆,心下大寬,更盼這女子莫要似那宮中尋常粉黛般無趣。


    此時,殿外陽光灑落庭院,光影斑駁。隨著一聲傳喚,妖狐“妲己”步入大殿。紂王隻覺眼前一亮,呼吸竟也為之一滯。那“妲己”生得眉似春山,目含秋水,肌如凝脂,腰若弱柳,一身素衣難掩其絕世風姿,蓮步輕移間,恰似仙娥臨世。她所經之處,似有微風拂動,使得那殿內繚繞的香煙都仿若為其伴舞,周身仿若有柔光籠罩,令這宮中雕梁畫棟皆失了顏色。


    妖狐輕啟朱唇,聲音婉轉如鶯啼:“罪臣之女妲己,拜見陛下。”紂王聽其聲,如聞仙樂,心中暗喜:“此女竟如此動人,真乃天賜於朕。”忙道:“美人平身,莫要多禮。”言罷,竟不顧帝王威嚴,親自下階相扶,雙手觸及“妲己”柔荑,隻覺滑膩無比,心下一陣蕩漾。起初,紂王對妖狐是被其美貌所吸引的本能欣賞,仿佛在沉悶的宮廷生活中瞥見一抹亮色,不禁想:“朕一生所曆女子無數,卻無一人及得上她半分,定要將其留在身邊,方不負此生。這女子隻能是朕一人的,誰也別想染指。”一為美色,二為權威。


    而妖狐抬眼望向紂王,心中暗思:“這紂王,雖有帝王之威,卻也輕易被我容貌迷惑,果真是個貪戀美色之徒。我且施展手段,將他徹底掌控於股掌之間,為我大計所用。待我用這媚術與巧言,讓他對我言聽計從,不愁這商朝不亂,去女媧娘娘那處討了好處,再壞了這兮曦與炎烈人間姻緣,過些 時日我便可盡情攪弄風雲,讓這二人人間盡失顏麵,以報我當年九天姻緣不成之恨……”


    思及此,這妖狐微微抬眸,眼波流轉,暗藏魅惑之光,紂王與之對視,頓覺魂兒都被勾了去,滿心滿眼唯有眼前這嬌俏佳人。此時,比幹等大臣欲進言國事,紂王卻恍若未聞,隻專注於妖狐,問道:“美人可有何才藝?”妖狐淺淺輕笑道:“略通歌舞。”


    於是,妖狐“妲己”翩翩起舞,彩帶飄揚,身姿婀娜。大殿之中,唯有她的舞步輕盈之聲,似與那香煙的飄動相應和,飄搖之態的舞步與氣韻竟不似人間所有 紂王觀之,如癡如醉,心中驚歎:“此舞隻應天上有,朕今日竟能得見,實乃大幸。”那紂王從妖狐的舉手投足間感受到一種能驅散他內心疲憊與煩惱的魔力,朝堂之事也盡數拋於腦後,仿佛隻是這妖狐才是他靈魂的避風港。


    而妖狐在舞動間,偶爾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妖異眼神,似有幽光閃爍,那是狐妖的本性在不經意間流露。但紂王已被美色迷惑,哪裏還能分辨。他隻想著如何討妲己歡心,如何將這天下珍寶皆置於美人麵前,讓其展顏,更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妲己是他紂王的禁臠,誰若敢有非分之想,定不輕饒。


    為博“妲己”一笑,紂王傳令下去,即刻擺宴,要與美人共享珍饈美酒。大殿之上,絲竹之聲不絕於耳,紂王與“妲己”共坐一席,親昵非常。他親手為“妲己”斟酒,“妲己”輕抿酒水,朱唇更顯嬌豔欲滴,紂王見之,心猿意馬,竟起了罷朝回宮、與美人日夜廝守之意,暗自決定:“此後這宮闈之中,朕唯妲己之言是從,定要讓她成為這天下最幸福的女子。朕要將她囚於這宮中最美的樓閣,讓她的世界裏隻有朕的身影。”此時,紂王對妲己的感情已達癡迷之境,他的世界裏唯有妲己的存在,為了“妲己”,他甘願放下帝王的責任與尊嚴,從對她的欣賞、依賴徹底淪為被欲望衝昏頭腦的奴隸,對“妲己”的情感已超脫了普通的男女之愛,近乎一種失去自我的瘋狂迷惑而不自知。


    從此,紂王每日隻在後宮與“妲己”尋歡作樂,不理朝政,大臣們的諫言被他一概斥退,國家大事在他心中已無足輕重,唯有“妲己”的喜怒哀樂才是他最為掛懷之事。這商朝的江山社稷,便在紂王的重色輕義、貪戀美色之中,漸漸走向風雨飄搖。宮外,烏雲開始在天際聚集,隱隱有雷聲傳來,似是在為這搖搖欲墜的王朝發出警示。


    這以絕世之姿魅惑紂王,寵冠後宮的“妲己”本是上古妖獸朱厭,形狀像猿猴的凶獸,它白頭赤足,一旦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的戰亂.因此被視為戰爭的象征,它的出現預示著天下即將陷入戰亂。做為上古神獸,朱厭曾幫助女媧補天,但女媧卻因這朱厭善挑撥離間蠱惑人心,而導致水火兩族之爭,補天之功隻能補過,不可封賞,故不承認它的貢獻,導致朱厭發狂並撞擊撐天的柱子,激發了巨足神鱉怨氣,顯些成禍。幸得梓軒,嘉月,兮曦等人以威力巨大的十絕陣法壓製。人間又得千年太平歲月。


    可歎此妖物怨氣堪比騰蛇,睚眥,從此對女媧的欺騙心存積恨,與人族的仇恨難以消除,化形為狐喚做瑾兒遊蕩世間。偶有機緣遇西山王母,王母喜它諂媚討好,又殺伐果斷便秘密留在身邊差使。隻是這瑾兒貪食又虛榮好狡詐,竟然屢屢劫了年輕美貌女子,剝皮噬肉。天天換了不同皮囊妖嬈世間。


    這瑾兒實力強大,性格暴躁,全因往年修行於鳥危山之西、小次山之境,它所修術法名曰透眼金睛術,能看穿天地妖魔本性,知曉世間變幻無常,曾稱霸西境數千載,從無敗戰之績.自幻化年輕女子充做王母仙奴,這瑾兒為王母屢建奇功,心性便越發狂妄,沒日沒夜肖想著成為仙官。王母知它貪婪,隻給它些靈力充沛的吃食滿足,其中便有那人間擄來的仙女聖母之女叮當。


    造化弄人,這叮當竟是仙女聖母人間苦尋不得的蒼海遺珠。仙女聖母被西王母逼返九天之後,因緣際會與人間曆劫的嘉月有主仆之緣,嘉月應劫之後,又被西王母擄回九天密室。


    瑾兒自披了這叮當皮囊,得仙女聖母慈悲不棄,在西王母權衡下竟又封為琪瑾公主。本應該洗心革麵的她,卻因天生稟異火而生,與浩然正氣本心相衝,受不得委屈也耐不了清靜。九天婚嫁之時,因被皇子炎烈棄婚之後,更是切齒磨爪,一時間恨不得毀天滅地。


    生為妖族的瑾兒,早時因受製於天規森嚴,每千年便遭雷劫,又因其嗔深好妒業障深重,天道竟從不允她升仙。每次千年雷劫之後的她,無異世間野狐,故而常遭獵人圍捕。若逢死劫隻能保全妖靈舍了肉身,以圖重生投胎,重新修回妖力。過往那一張張冰冷的獵網,無情地將其束縛,而後,殘忍的獵人會將她的皮生生剝下。在劇痛中掙紮、哀號,卻無人理會。更甚的是,他們竟把還帶著血的肉置於火爐之上燒烤,那炙熱的火焰舔舐著她的血肉,刺鼻的焦糊味彌漫在空氣中,每一分痛苦與怨恨都深深烙印在她的靈魂深處。


    卻不想這孽畜當年為討封而助女媧,終究幾分功德在身,因緣際會之下使她得了人身,受紂王專寵,位極人妃。往昔的仇恨卻如影隨形,想起那被剝皮炙烤的痛苦,便決心以同樣的殘忍報複人間。於是,她蠱惑紂王在朝堂之上設置銅柱,這銅柱便是那恐怖的炮烙之刑具。


    每當有臣子忤逆於她,或是她看不順眼之人,她便在紂王耳邊輕言細語,嬌聲蠱惑。紂王被她迷得神魂顛倒,對她言聽計從,下令將人綁於銅柱之上。隨著行刑者燃起熊熊烈火,銅柱瞬間變得通紅熾熱,被綁之人發出淒慘的叫聲,身體與銅柱接觸之處,皮肉立刻焦爛,滋滋作響,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焦肉味。妲己則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卻暗暗欣喜,她感受著那活人在極度痛苦中散發的怨氣,然後將這些怨氣吞噬,化為自身的妖力……


    話說當年冥冥九天之上,兮曦仙子的絕世風姿曾令眾多仙家為之傾心。十絕陣法中的皓暄上仙,更是對她情根深種。兮曦身旁有那霸道易怒的炎烈皇子,其威名與氣勢令皓暄始終將心中愛意深埋,始終怯於表白。


    當聽聞兮曦為拒絕炎烈的求娶而轉世下凡,皓暄毅然決然追隨而去。他的這一轉世,便是姬昌之子伯邑考,而兮曦則轉世成為蘇府妲己。


    伯邑考生得溫潤如玉,才學滿腹。妲己亦出落得嬌豔動人,聰慧靈秀。幼時妲己便常伴姬昌左右,幫他整理書卷、照料花草。伯邑考也會關心妲己的生活起居,偶爾得一好物,定會先想著妲己。漸漸地,一種微妙的情愫在他們心間悄然滋長,西伯侯與蘇府素來交好,樂見兒女情長,早早便換了庚帖,隻待燕子來時便成良緣。


    伯邑考撫琴之時,妲己便在一旁靜靜聆聽,琴音嫋嫋,似是訴說著他們心底最柔軟的情思。如今五人逃離朝歌,幾人再次漫步於西岐的山水之間,更覺人間煙火,溫暖可親。


    伯邑考輕挽韁繩,側頭看向馬車裏的蘇妲己,柔聲道:“妲己,這一路雖有些顛簸,可若你倦了,便靠在我肩頭歇息會兒。”蘇妲己微微搖頭,淺笑道:“有公子在旁,妲己絲毫不覺疲憊,隻盼這路途再長些,能與公子多些相伴時光。”


    行至一片幽靜山穀,伯邑考下馬,扶蘇妲己下車漫步。蘇妲己輕嗅著路邊野花的芬芳,感歎道:“此景真美,若非公公子相救,妲己恐再難見如此風光。”伯邑考輕輕握住她的手,說道:“莫要再提往昔苦難,此後我定護你周全,再不讓你受半分委屈。”蘇妲己心中感動,眼眶泛紅:“公子之恩,妲己無以為報,唯有以真心相侍。”伯邑考將她的手貼在臉頰,低語:“你在我身邊,便是上天最好的恩賜,無需言謝。”


    路過一處溪邊,伯邑考勒住韁繩,翻身下馬,快步走向馬車,輕聲說道:“妲己姑娘,一路勞頓,此處溪水清澈,可稍作休憩。”說罷,他伸出手,蘇妲己將柔荑輕搭其上,借力下車。伯邑考的手掌寬厚而溫暖,令蘇妲己心中泛起一絲漣漪,輕輕執手已覺世間美好難以言喻。


    溪邊綠草如茵,繁花點點。蘇妲己蹲在溪邊,伸出纖細的手指輕觸水麵,濺起晶瑩的水花。伯邑考在一旁看著,嘴角勾起一抹淺笑,從行囊中取出一方錦帕,蹲下身子,輕輕為妲己拭去臉頰上的水珠。兩人的目光交匯,一時間,更是時間凝固,唯覺呼吸驚雷,溪聲天籟。


    傍晚時分,五人在一片樹林邊紮營。呂得敏捷削枝為箭 ,巧手結網為漁,捕獵野物河魚無數。姬發和雅魚入林摘果,大約是天地感應,竟然尋得鮮果不盡。伯邑考熟練地搭起帳篷,又四處收集幹柴,燃起篝火。蘇妲己坐在一旁,看著伯邑考忙碌的身影,心中滿是暖意。待篝火燃起,伯邑考在火上烤著幹糧和打來的野兔。蘇妲己主動靠近,說道:“公子,妲己也想略盡綿力,讓妲己幫您吧。”伯邑考笑著點頭,將手中的烤物遞給她,手把手地教她如何翻轉,讓食物受熱均勻……


    夜色漸濃,月光灑在五人身上,姬發豪放,雅魚灑脫,呂得逍遙,三人談天論地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妲己嬌弱已有些倦意,伯邑考鋪開毛毯,輕聲道:“姑娘,早些歇息吧。”蘇妲己躺了下來,伯邑考坐在一旁,手持一根樹枝,為她驅趕著蚊蟲。蘇妲己在這溫暖的守護中,漸漸進入甜美的夢鄉,而伯邑考望著她恬靜的睡顏,目光中滿是寵溺與憐惜,就這樣守了她一夜,直至晨曦微露,他們又踏上歸鄉的路途,一路上,二人依舊是滿溢的柔情與甜蜜相伴,隻看那山水可親不曾有半分疲累。


    五人前行,一條湍急溪流橫於眼前。溪流兩岸怪石嶙峋,有的像蹲伏的巨獸,正虎視眈眈地守護著領地;有的像沉思的老者,沉浸在歲月的回憶之中。溪水因近日雨水而略顯湍急,飛濺的水花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銀光,仿佛是一群歡快的精靈在跳躍嬉戲。


    姬發見此,下意識地伸出手欲攙扶雅魚,雅魚卻似一隻靈動的飛燕,足尖輕點,衣袂飄飄間已躍過溪流,穩穩立於對岸。她回首顧盼,烏發隨風舞動,如黑色的綢緞飄揚,明眸善睞,笑道:“發兄,雅魚可沒那般柔弱,定不會拖累於兄長。”姬發?望著雅魚那自信而靈動的模樣,先是一怔,繼而開懷大笑,笑聲在山林間回蕩,驚起幾隻飛鳥,它們像離弦之箭,撲棱著翅膀衝向藍天。


    姬昌得到密信前來迎接幾人, 見長子與妲己情投意合,心中甚是欣慰。次子姬亦對雅魚喜愛有加,更加歡喜。一家人其樂融融,更有一少年,生得溫潤爾雅,瀟灑出塵,聽聞玄術機巧博古通今,十分難得,當下撫掌大笑,忙令府人好生安頓。


    西伯侯姬昌向來勤政又體恤民生,待人接物寬恭信敏。西岐這片土地似被祥瑞籠罩。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們安居樂業,再無饑饉與戰亂之苦。田間地頭,皆是勞作歡笑之人;集市街巷,滿是繁榮祥和之象。周邊之地的百姓聽聞西岐的盛景,紛紛拖家帶口前來投奔。西岐的人口日益增多,城池不斷擴建,卻依舊秩序井然,充滿生機與活力。


    卻看朝歌那邊,紂王依舊通宵達旦沉迷酒色,被妖妃瑾兒一味魅惑,朝政荒廢,民不聊生。與西岐的清明祥瑞形成鮮明對比,仿佛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半步人間,半步地獄,大約如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生石上與君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情天忘憂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情天忘憂穀並收藏三生石上與君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