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關 一心三藏


    好,現在接著講圓教的明心見性。我們開篇就講,諸佛出世的真正目的,就是開示宇宙人生的真理: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幾尊佛?有幾個人?幾個鬼?幾個天?幾頭牛?幾隻老鼠?幾塊泥巴?幾棵樹?幾根草?幾片風?幾滴雨……不是要「過五關」嗎?這第五關就是壓軸的一關,無比重要。講到「一心三藏」時,這才是徹法源底,才是「如來真實義」。


    在前麵的基礎之上,我們已經明白,每個人的「真心」就是「如來」的「如」,它沒有任何形相。既然是這樣,那能不能在這裏分得出張三如、李四如、牛如、狗如、馬如?能不能分得出啊?要明白:千佛一如,萬法一念。過去現在未來、東南西北上下十方,隻有「一尊佛」,隻有「一個人」,而且就是「一個念」而已啊!


    但是許多人對這個問題不容易接受——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憑什麽說「所有的人都是一個人一個念」?我提醒一句:「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解」。我們因為妄見、邪見而輪回了無量劫,吃了無數的苦頭,今天麵對正法,要從苦海中解脫出來,就必定會與你過去的知見產生一個根本的顛覆。如果佛法還是你過去聽到的那樣,或者你過去理解的那樣,那這個正法的價值是什麽?首先,如果對正法產生懷疑,這就是一種障礙,真理是不能用凡情來測度的。如果可以隨便猜測,那就不需要釋迦牟尼來講了,是不是?真理要用智慧來觀照。這個智慧不是世智辯聰,更不是強詞奪理。要把自己所有的負麵想法全部放空,你才會有一個全新的世界。


    有一個弟子經常向他的師父請法,可師父就是不理睬他。他總認為師父有什麽妙法不告訴他,直到最後師父快圓寂時,他一不做二不休:「今天你老人家到底傳不傳法?不傳法我就要你的命,反正也不指望你了!」他師父想了一想,說:「法倒是有啊!可是你往哪裏裝啊?」就這一句法,弟子開悟了,跪下來磕頭懺悔:「師父,我明白了!」明白了什麽?自己過去太傲慢,太自以為是。像這樣的人,你左講他左擋,你右講他右擋,他屬於世智辯聰。在佛法裏,來不得半點小聰明。真理麵前,人人平等。可是真理麵前,我們都要保持一顆謙卑的心,你才能入道。


    好,言歸正傳。比如說:大家都會做夢,夢中有時候有老爸老媽、夫妻兒女、姥姥姥爺、同修同事,有時候還有牛馬豬羊、好人壞人、強盜土匪,香蕉蘋果、電腦電摩、刮風下雨、牛屎狗糞等等,是不是都有?而且在夢中各人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思維、語言、動作啊?夢中還跟真的一樣,吵嘴、生煩惱、打架,或者很親密,各種情景都有。好好想一想,夢中這一切的境界與別人有沒有關係?與夢外的境界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有些人講有關係,比如說,我沒有老爸的話,我夢中就不會夢到老爸啊。然後我問他:你有沒有夢到過從來沒有看到、從來不認識的東西啊?他說有夢到過啊。這是不是把這個法破了?所以,夢境都是夢人一個念在變現的。既然都是自己一個念在變現,是不是與別人、與夢外的境界沒有關係?那夢中的老爸是不是你夢中的老媽呀?夢中的老媽是不是夢中的一個茶杯呀?夢中的茶杯是不是夢中的蘋果啊?夢中的蘋果是不是夢中的一堆狗屎啊?有沒有哪一樣不是你啊?有沒有哪一樣不是哪一樣啊?都是自己。


    好,這夢中的一切境界就是「如來」的「來」,就是「空有」的「有」,就是「無不相之實相」,就是「不空如來藏」,明白了嗎?那在夢中你能不能看到、聽到、想到、知道正在一邊打呼嚕一邊做夢的那個人(那個念)?不能。雖然不能,他在不在?在。這就是「如來」的「如」,就是「空有」的「空」,就是「無相之實相」,就是「空如來藏」。那麽,做夢的那一念當下就是夢境,對不對?所以,「如」即是「來」,「空」即是「有」,「空如來藏」當下即是「不空如來藏」。因為「空」當下即是「有」,所以它是在空而不空,叫做「空不空」,也就是「空不空如來藏」。夢境當下即是一念,有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啊?所以「有」當下即是「空」,它是在不空而空,叫做「不空空」,也就是「不空空如來藏」;為了順口,也可以叫「空不空如來藏」。所以「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當下是不是「一個念」呐?而且每一個人都有那一個念。但是能不能分開這是我的念,那是你的念啊?不能。所以盡虛空遍法界、天人鬼畜就是一個念,在佛法裏叫「阿賴耶識」,叫「第八識」——第七識是無量,第八識是一,無量的第七識就是一個第八識;無量的萬法就是一個念,就是一個阿賴耶識。


    夢中的境界是這樣,那從有情到無情是不是都是這樣啊?都是這樣。


    剛才繞暈了,是不是?其實這些道理都非常簡單。隻是因為過去沒有聽到過這個概念,第一次接觸,所以會有一點陌生。但是我們要克服畏難的情緒,要有必定掌握真理的信心。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每一個人都是真理的化身。佛法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從夢中醒來。


    (以下這個比方看視頻比較容易理解。)


    我們再以這個手套(醫用橡膠手套充滿氣體鼓鼓的)來比喻。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法界就是這一個手套,這叫「如來藏為總(整個手套),萬法為別(五根手指)」。五個手指頭是代表無數的指頭,是表無量法界——天人鬼畜、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觀世音、牛魔王、白骨精、樹木花草、風雲雨霧、黃金白銀、牛屎狗糞,是不是都在這裏啊?這無量的法界就是「不空如來藏」,它們是有形有相的。


    那「空如來藏」是不是這裏的空心(鼓滿氣體的手套中心)?這是比喻它無形無相,空氣有什麽形相啊?而且是沒有邊際。(注意,這個氣球手套隻是用來打比喻,因為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講解。手套的指頭是五個,代表無數指頭。手套有邊界,而中間的空心代表的真心沒有邊界。)可是沒有這個無形無相的中心空(空如來藏),能不能把這些指頭充起來啊?這無量的指頭就是「不空如來藏」。兩個如來藏明白了嗎?


    比如,釋迦牟尼在這裏(食指),是「不空如來藏」,他當下是不是「空如來藏」?即有即空。那釋迦牟尼在這裏(食指),豬八戒在這裏(無名指),豬八戒當下是不是這個全體啊?那麽釋迦牟尼當下是不是豬八戒啊?豬八戒當下是不是釋迦牟尼啊?所以這裏呢,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每一個指頭當下皆是「空如來藏」,等量代換,其中任何一根指頭當下也是其它的指頭。這叫「如來藏為總,萬法為別,互為總別,互為總,互為別,互別為別」。食指的1是不是小指的3呐?中指的2是不是無名指的8萬呐?這是強詞奪理。拇指「1+1=2」是對的,食指「1+1=8」是錯的,錯的是不是我啊?


    所以,講正法,沒有是非長短好壞、香甜苦辣、高低貴賤,沒有哪一法不是我。佛講無量的善法,講行善斷惡,都是方便說,惡是誰啊?你把惡斷了,善還有沒有了?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你講這個白骨精是假的,那釋迦牟尼也是假的;你講阿彌陀佛是真的,那這個牛魔王也是真的。因為都是一個本體,沒有誰不是誰,這就是「一心三藏」。


    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麽諸佛菩薩得自在,而豬八戒、白骨精、小老鼠卻在輪回?是不是佛講:「我不把你喂貓才怪呢,你想成佛沒門兒!」是不是佛不允許它成佛?是不是因為那個貓不允許它成佛?「你隻能給我吃,你不可以成佛。」沒有這個道理!命自我立!


    釋迦牟尼之所以自在解脫,是因為他懂得往內看(氣球手套的空心)。這一看,「啊,都是我一個心啊,小老鼠、白骨精都是我。」他當下證得萬法都是我。這個豬八戒之所以豬八戒,是因為他隻承認這個無名指是自己,而不承認其它手指是他,所以他是自私其小。自私其小,他小不小啊?不小。他雖然是佛,得不到自在妙用,是因為他自我障礙。明白此理,你當下破除我執,回光返照,這裏麵的一真法界都是我。當知道一真法界是我的時候,這個不是我的我,他是不是我啊?也是我。這叫「知妄即真,歇即菩提」,這是《楞嚴經》的宗旨。


    所以這個「一心三藏」,說透了天地萬法之來龍去脈及其相互關係,《楞嚴經》概括為「真真如性」。無量法界,上自諸佛菩薩,下至天人鬼畜,旁及無情萬類,上層建築,經濟基礎,總括為空與不空,及空不空,無非「真真如性」,無非一真之人一心之所變現而已。


    ▍第六關 無情亦情


    所謂「過五關」,便是「度五將」。這「關」便是迷惑顛倒之關,這「將」便是證得菩提之將。從此你便進入真修行,以這個「一心三藏」來統領自己一切的起心動念。在未來修行的過程中,不遭歧路,而直達涅盤彼岸。


    那這第六將呢,是「無情亦情」。本來在前麵已經解釋了,因為它太敏感,所以我們重新來研究一次。整個佛法的核心就是講,一切萬法都是我一個念變出來的。佛為了教化眾生,恒順我們的習氣,硬是把一個心分成有情和無情。一般人都認為無情是沒有生命、沒有知覺,但是佛在《楞嚴經》不是這樣講。


    佛在《楞嚴經》講,有一種梟鳥把土塊抱在懷裏,還有一種破鏡鳥把毒樹果抱在懷裏,然後它們在心裏不斷地念咒:類我、類我……最後呢,土塊和樹果就能由無情轉為有情,變成這個鳥的後代。《楞嚴經·卷七》有雲: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注:按《史記孝武本紀》雲:祠黃帝用一梟,一破鏡。孟康注曰: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黃帝欲絕其類,使百祠皆用之。今雲破鏡鳥,恐譯人之誤。《述異記》雲:破鏡狀如虎豹而小,始生還食其母,此興孟康注,食父食母,又一不同也,錄以待考。


    每當日食、月食形成時,它們的光所經過的空間範圍內,那些泥巴瓦塊、樹木花草此時得到天地日月之精華,得到特別的加持,當下大批地轉無情為有情,天仙鬼怪應有盡有。外道的禪定功夫最高可以突破八萬大劫的時空(一個大劫少說也有幾十億年),所以他能看到在八萬大劫時空內的那些泥巴瓦塊、樹木花草變成天、人、鬼、仙;而天、人、鬼、仙,也能變成泥巴瓦塊、樹木花草……但他是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不知道怎麽變出來的。所以所謂的拜土教、拜火教等種種外道應運而生。


    台灣一些學校曾經搞過一些實驗,比如把這個蘭花摘下來,分成兩組,a組和b組。對a組蘭花呢,老師和學生們同時用歡喜讚歎的語言來進行吉祥善意加持:「啊!蘭花啊,你真美呀,你是白馬王子啊!我不知道該怎麽喜歡你才好,你太美了,我的心肝我的寶貝兒,你真乖啊」;對b組蘭花呢,大家同時用輕慢、侮辱、攻擊的語言來進行惡意加持:「你這個醜八怪,你這個喪門星啊,你怎麽不死啊?我的肉中刺啊,我的眼中釘啊,你還不快給我滾蛋。」要表演得跟真的一樣,一定要用心來表演。一個禮拜以後,善語加持的那組蘭花仍然很鮮豔很美,而惡語中傷的那組蘭花已經爛了、枯了、臭了。所以,無情物到底有沒有知覺啊?有。也有些人用饅頭來做實驗,結果如上所說。


    再比如,有時我們到朋友家裏去,如果這個家裏有人生病了,整日裏愁眉不展、唉聲歎氣的,你是不是會感到他家裏有一股寒氣啊?因為他家裏所有的天花地板、桌椅板凳……統統在跟著愁眉不展、唉聲歎氣;如果這個家庭很幸福,家裏的人都很健康,你到他家裏是不是會感到很自在呀?因為他家的的天花地板、桌椅板凳……一切的東西也都在嘻嘻哈哈、快快樂樂。大家應該都有這個體會吧?


    還有我們參加過送往生的同修,應該見過一種現象。被助念的亡者一開始臉上很痛苦,身體很僵硬,而助念後身體就漸漸變得柔軟起來,並且臉上還可能會出現笑容。這是不是證明泥巴瓦塊也是有情?那沒人給助念送往生的亡者,他麵部表情就顯得很痛苦,這是不是證明他也是有情啊?無非前者說:哎呀,我太自在了,我很快樂,謝謝你們;後者呢,家屬一天到晚哭哭啼啼、愁眉苦臉,他在感慨:哎呀,我太難受了,你們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我又沒有死!就是這個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廣法師【妙法蓮華經】講記全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圳讀客行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圳讀客行空並收藏印廣法師【妙法蓮華經】講記全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