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十一月份,我方等來煍王一則消息:十月初四,鸞儀患低熱,一日內,口舌現綠豆大小水泡,繞以紅暈,常流口水或拒食。
聞得此言,我當即揪心,哽咽之下,眼眸含淚,晶瑩如珠,不自覺地哭哭泣淒:到底我這位生母不在她身旁盡心竭力地照顧她,這才使得她如此受苦,接連不斷地為人所毒害。好在皇後已經吩咐了正一品太醫令程據專門照看鸞儀。
然則,即便如此,我到底心有惴惴:若此番鸞儀得病乃她人下手之故,又該如何?那人既敢謀害鸞儀,到底不懼君王之正、皇後之儀。何況,此番不成,到底還有下一次。若彼時鸞儀不得解救,一命嗚呼,屆時我該如何?如今,鸞儀寄養在皇後名下,便算是半個嫡出的帝姬。如此身份之下,那人還敢如此作為,隻怕此人權勢與計謀、膽量遠出諸妃之上。若是皇後,隻怕斷不會在自己撫育鸞儀期間行謀害一事,亦不值如此;若是姝妃、嫿妃、瑛妃其中之一,隻怕瑛妃的嫌疑更多一些。姝妃、嫿妃二人我自然對她們心有信任。姝妃慈母心腸,嫿妃溫和柔軟,實難與謀害一事相提並論。再往下便是素昭媛了。以我平日所見,她絕非如此心狠手辣之徒。
麟德九年三月初三,嬛貴嬪生產,誕下皇五子。據聞,皇五子生來體帶異香,與玫姬相仿。皇帝眼見如此,喜不自勝,對皇五子疼愛有加,取表字汶,封號恭順,更當即晉嬛貴嬪為正二品嬛妃,更有意在皇五子滿月時晉為從一品淑妃。嬛妃為恭順取小字為善。
如此,折淑妃可算是兒女雙全了。姝妃固然有福,然則折淑妃則更為有福。一朝得寵,自內禦晉升為嬪禦,兒女雙全下,爭先成為繼珩貴妃後,位列從一品帝妃之一的淑妃,位居斂敏之上。
為著折淑妃玉體孱弱,需得每日定心補腎,太醫院禦醫特地開了藥方:和破故紙(炒)二兩、白茯苓一兩,共研為末;另取沒藥五錢,酒浸後煮化,和藥末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開水送下。
煍王麵前,細細打探之下,我方知曉恭順的出生實乃一場陰謀。
嬛貴嬪素來喜好陽高杏脯,為著個大、味甜、核小、色鮮,且作法甚是簡單——隻需將杏去核、曬幹,便可製成杏脯。
陽高杏脯又分為黃杏脯和青杏脯。青杏脯,其色澤碧綠如寶石,令人賞心悅目,其肉質脆嫩,酸甜適口,帶有青杏的清香。黃杏脯,色澤金黃透明,肉質柔軟,酸甜可口,為果脯中之佳品。陽高杏脯塊形整齊,肉厚純淨,色澤鮮豔,耐貯存。
自有孕以來,陽高上貢的杏脯被帝後二人盡數賜給了嬛貴嬪。嬛貴嬪亦為著“酸兒辣女”而受人矚目。隻怕就在此時此刻,已然有人記掛上了嬛貴嬪腹中之子。
嬛貴嬪腹中之子意味著我的鸞儀暫時不會有人傷害——固然心下愧疚,我到底心懷慶幸。
為著嬛貴嬪喜好陽高杏脯,荊司膳日日將其送去廣寒宮——危險便夾雜其中。人所不知的是,早先那些陽高杏脯並未摻入烏頭粉末,而試毒之人亦未深受其害,故而早先那些陽高杏脯入了嬛貴嬪的口中,並無問題。待到時日一久,因著麻煩,且嬛貴嬪素來信任荊司膳,便撤下了試毒之人。此後每日,為著並無試毒之人檢測陽高杏脯,而嬛貴嬪亦無防範,仍舊放心大膽地食用。多次進食之下,終於有一日,近乎小產之事發生。
程據身為正一品太醫令,得皇帝器重,受命一力照看嬛貴嬪身孕。此番,為著翻遍古籍,程據終於保住了嬛貴嬪腹中之子。然則,陽高杏脯中含有的烏頭粉末亦隨著程據的一一查驗,被檢測出來。
烏頭具活血止痛、涼血止血、保肝利膽功效,孕婦決不可進食,否則會小產。
此案撲朔迷離,一時之間縱使荊司膳亦解釋不清。荊司膳身為尚食局司膳房之首,理當出麵率先解釋到底為何杏脯中會攙有烏頭粉末。然則眼下,事情發展至此,已不是她三言兩語可推卸盡責任了。故而皇帝將此事交與永巷令徹查。
陽高杏脯自禦殿外入六尚二十四司,期間涉入人數多不勝數,毫無頭緒可查。唯一可查之處便是司藥房的烏頭粉末的庫房存量確實少了許多。
司藥房的藥物出入無論分量大小皆記錄在冊。因此,隻需要翻閱冊簿,便可知何人索取了烏頭粉末。然則司藥房女史一時之間,根本找不到冊簿——換言之,有人偷走了冊簿。
真凶主謀可謂心思深沉,甚為謹慎,將事務方方麵麵盡數思慮周全。此案到底何人所為?此事若不徹查清楚,隻怕明日便是我的鸞儀亦未可知。既然主謀可安排人手偷盜冊簿,自然屬高位嬪禦。若非如此,絕無這般心胸、膽識,遑論思慮精密。如此看來,唯有姝妃、嫿妃、瑛妃與素昭媛、玉貴姬、墨昭容、江淑儀、慧貴嬪、溫貴嬪有如此能耐。依照我對她們幾人的了解,姝妃、嫿妃斷無此心腸,江淑儀、素昭媛、玉貴姬、慧貴嬪、溫貴嬪亦未必有這般能耐與狠毒操控如此巨大的一場局。
除了瑛妃。
瑛妃資曆深厚,在禦殿中可算老人。何況,當初琅貴妃位主中宮之時,每每晨昏定省,她總能語出驚人,惹來一番於己無關的糾紛。當初,便是她扯出了定誠淑妃晉封美人時入了紿縝閣,這才招致皇帝對定誠淑妃的責罰與沿霜的受罰。而她自己則毫無幹係。諸如此類之事甚多。如此心計,仿佛烹飪菜肴時撒上些微的油鹽一般,甚是美味,又顯得無足輕重。
依照瑛妃的手段,時而口出無端之詞,進而牽連她人入局,如此本領,禦殿無雙。她就如同漆黑炎熱的夏夜裏,一條潛伏在草叢之間吐著信子的毒蛇一般,不顯人前,而時刻左右時局。此番折淑妃差點小產一事,隻怕與她脫不了幹係。若論及動機,隻怕係看不慣折淑妃誕下皇嗣之後,身居從一品高位,故而她一時嫉恨,出手行如此狠毒之事。她素來默默無聞,若非為著當年定誠淑妃與沿霜一事,我當真誤以為她本質默默,銷聲匿跡,無人來往。若我的猜測係事實,那麽如今瑛妃的權勢已經籠罩了六尚二十四司,除卻司藥房,其它房的女史中,亦有她的眼線。
念及此處,我忽地倒吸一口冷氣,遍體發顫般抖擻起來——不聲不響間,將自己的權勢盡數擴大,乃至到了籠罩整座禦殿的地步並暗中伺機而動,如此能耐可謂通天。
縱然日頭高高掛在天上,撒下一地的凡塵,到底春寒料峭,三月的春風依舊帶著幾率逼人顫抖的冬日寒意,甚是悲涼,令人不由得哆嗦起來。
幸虧鸞儀不過帝姬,而非皇子。如若不然,隻怕她亦會遭此災厄。
轉念一想,依照皇後的縝密心思,隻怕縱然鸞儀係一位皇子,她亦會護她周全。
折淑妃此番能夠順利誕下皇嗣,晉為淑妃,堪稱險中求勝。若烏頭粉末將她腹中孩兒打下,隻怕她會身背災厄之名,在大臣逼迫下,被皇帝打入這瑤華宮。再被測出懷有身孕之前,大臣們可不正是一力逼著皇帝命她入寺廟道觀、為國祈福麽?
四日後,縱然折淑妃兒女雙全,齊中才人卻是失去了她年僅三歲的嘉錦帝姬——正是中毒身亡。折淑妃的兒子並未被毒死,齊中才人的三歲女兒卻是命喪九泉,可見天理報應陰晴不定。嘉錦帝姬被皇帝追諡為穆華庭公主,齊中才人就此日漸沉屙。
穆華庭公主的屍身為著天氣寒冷,在雍和殿安置了幾日之後,便被送到了瑤華宮,由眾比丘尼祈福祝禱、早生極樂。我曾借著做法事的名頭,看了一眼棺槨,隻見這位不過三歲的穆華庭公主小小年紀,樣貌頗似其母——二人仿佛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其實,身處禦殿之時,我與齊中才人並無多大聯係,她亦不曾時時來我瑤光殿拜訪。若非國宴、家宴,我與她幾乎沒有碰麵的機會。
依我往日的印象,她不過是一位出身高貴、性情恬淡如水的女子,於君恩之道上並未如安孝大長公主那般熱心,幾近討好皇帝以求身居高位、傲視群凰。她隻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活在這禦殿之中,甚是清冷寂靜,令人幾乎忘卻了有她這麽一位嬪禦。
不過幾日的工夫,穆華庭公主便被埋入皇陵之中,長眠久安。為著穆華庭公主的仙逝,齊中才人悲痛欲絕之下亦溘然長逝,不過一月內便哀痛過度而死。安孝大長公主一番震怒,到底在帝太後麵前一力維護自己的外孫女,道明穆華庭公主為人所害,死不瞑目。然則帝太後仿佛早早知曉此事實情一般,並無甚安排,亦無隻言片語囑托皇帝,隻是一個勁兒地拉著安孝大長公主一同為穆華庭公主祈福祝禱。
聞得此言,我當即揪心,哽咽之下,眼眸含淚,晶瑩如珠,不自覺地哭哭泣淒:到底我這位生母不在她身旁盡心竭力地照顧她,這才使得她如此受苦,接連不斷地為人所毒害。好在皇後已經吩咐了正一品太醫令程據專門照看鸞儀。
然則,即便如此,我到底心有惴惴:若此番鸞儀得病乃她人下手之故,又該如何?那人既敢謀害鸞儀,到底不懼君王之正、皇後之儀。何況,此番不成,到底還有下一次。若彼時鸞儀不得解救,一命嗚呼,屆時我該如何?如今,鸞儀寄養在皇後名下,便算是半個嫡出的帝姬。如此身份之下,那人還敢如此作為,隻怕此人權勢與計謀、膽量遠出諸妃之上。若是皇後,隻怕斷不會在自己撫育鸞儀期間行謀害一事,亦不值如此;若是姝妃、嫿妃、瑛妃其中之一,隻怕瑛妃的嫌疑更多一些。姝妃、嫿妃二人我自然對她們心有信任。姝妃慈母心腸,嫿妃溫和柔軟,實難與謀害一事相提並論。再往下便是素昭媛了。以我平日所見,她絕非如此心狠手辣之徒。
麟德九年三月初三,嬛貴嬪生產,誕下皇五子。據聞,皇五子生來體帶異香,與玫姬相仿。皇帝眼見如此,喜不自勝,對皇五子疼愛有加,取表字汶,封號恭順,更當即晉嬛貴嬪為正二品嬛妃,更有意在皇五子滿月時晉為從一品淑妃。嬛妃為恭順取小字為善。
如此,折淑妃可算是兒女雙全了。姝妃固然有福,然則折淑妃則更為有福。一朝得寵,自內禦晉升為嬪禦,兒女雙全下,爭先成為繼珩貴妃後,位列從一品帝妃之一的淑妃,位居斂敏之上。
為著折淑妃玉體孱弱,需得每日定心補腎,太醫院禦醫特地開了藥方:和破故紙(炒)二兩、白茯苓一兩,共研為末;另取沒藥五錢,酒浸後煮化,和藥末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開水送下。
煍王麵前,細細打探之下,我方知曉恭順的出生實乃一場陰謀。
嬛貴嬪素來喜好陽高杏脯,為著個大、味甜、核小、色鮮,且作法甚是簡單——隻需將杏去核、曬幹,便可製成杏脯。
陽高杏脯又分為黃杏脯和青杏脯。青杏脯,其色澤碧綠如寶石,令人賞心悅目,其肉質脆嫩,酸甜適口,帶有青杏的清香。黃杏脯,色澤金黃透明,肉質柔軟,酸甜可口,為果脯中之佳品。陽高杏脯塊形整齊,肉厚純淨,色澤鮮豔,耐貯存。
自有孕以來,陽高上貢的杏脯被帝後二人盡數賜給了嬛貴嬪。嬛貴嬪亦為著“酸兒辣女”而受人矚目。隻怕就在此時此刻,已然有人記掛上了嬛貴嬪腹中之子。
嬛貴嬪腹中之子意味著我的鸞儀暫時不會有人傷害——固然心下愧疚,我到底心懷慶幸。
為著嬛貴嬪喜好陽高杏脯,荊司膳日日將其送去廣寒宮——危險便夾雜其中。人所不知的是,早先那些陽高杏脯並未摻入烏頭粉末,而試毒之人亦未深受其害,故而早先那些陽高杏脯入了嬛貴嬪的口中,並無問題。待到時日一久,因著麻煩,且嬛貴嬪素來信任荊司膳,便撤下了試毒之人。此後每日,為著並無試毒之人檢測陽高杏脯,而嬛貴嬪亦無防範,仍舊放心大膽地食用。多次進食之下,終於有一日,近乎小產之事發生。
程據身為正一品太醫令,得皇帝器重,受命一力照看嬛貴嬪身孕。此番,為著翻遍古籍,程據終於保住了嬛貴嬪腹中之子。然則,陽高杏脯中含有的烏頭粉末亦隨著程據的一一查驗,被檢測出來。
烏頭具活血止痛、涼血止血、保肝利膽功效,孕婦決不可進食,否則會小產。
此案撲朔迷離,一時之間縱使荊司膳亦解釋不清。荊司膳身為尚食局司膳房之首,理當出麵率先解釋到底為何杏脯中會攙有烏頭粉末。然則眼下,事情發展至此,已不是她三言兩語可推卸盡責任了。故而皇帝將此事交與永巷令徹查。
陽高杏脯自禦殿外入六尚二十四司,期間涉入人數多不勝數,毫無頭緒可查。唯一可查之處便是司藥房的烏頭粉末的庫房存量確實少了許多。
司藥房的藥物出入無論分量大小皆記錄在冊。因此,隻需要翻閱冊簿,便可知何人索取了烏頭粉末。然則司藥房女史一時之間,根本找不到冊簿——換言之,有人偷走了冊簿。
真凶主謀可謂心思深沉,甚為謹慎,將事務方方麵麵盡數思慮周全。此案到底何人所為?此事若不徹查清楚,隻怕明日便是我的鸞儀亦未可知。既然主謀可安排人手偷盜冊簿,自然屬高位嬪禦。若非如此,絕無這般心胸、膽識,遑論思慮精密。如此看來,唯有姝妃、嫿妃、瑛妃與素昭媛、玉貴姬、墨昭容、江淑儀、慧貴嬪、溫貴嬪有如此能耐。依照我對她們幾人的了解,姝妃、嫿妃斷無此心腸,江淑儀、素昭媛、玉貴姬、慧貴嬪、溫貴嬪亦未必有這般能耐與狠毒操控如此巨大的一場局。
除了瑛妃。
瑛妃資曆深厚,在禦殿中可算老人。何況,當初琅貴妃位主中宮之時,每每晨昏定省,她總能語出驚人,惹來一番於己無關的糾紛。當初,便是她扯出了定誠淑妃晉封美人時入了紿縝閣,這才招致皇帝對定誠淑妃的責罰與沿霜的受罰。而她自己則毫無幹係。諸如此類之事甚多。如此心計,仿佛烹飪菜肴時撒上些微的油鹽一般,甚是美味,又顯得無足輕重。
依照瑛妃的手段,時而口出無端之詞,進而牽連她人入局,如此本領,禦殿無雙。她就如同漆黑炎熱的夏夜裏,一條潛伏在草叢之間吐著信子的毒蛇一般,不顯人前,而時刻左右時局。此番折淑妃差點小產一事,隻怕與她脫不了幹係。若論及動機,隻怕係看不慣折淑妃誕下皇嗣之後,身居從一品高位,故而她一時嫉恨,出手行如此狠毒之事。她素來默默無聞,若非為著當年定誠淑妃與沿霜一事,我當真誤以為她本質默默,銷聲匿跡,無人來往。若我的猜測係事實,那麽如今瑛妃的權勢已經籠罩了六尚二十四司,除卻司藥房,其它房的女史中,亦有她的眼線。
念及此處,我忽地倒吸一口冷氣,遍體發顫般抖擻起來——不聲不響間,將自己的權勢盡數擴大,乃至到了籠罩整座禦殿的地步並暗中伺機而動,如此能耐可謂通天。
縱然日頭高高掛在天上,撒下一地的凡塵,到底春寒料峭,三月的春風依舊帶著幾率逼人顫抖的冬日寒意,甚是悲涼,令人不由得哆嗦起來。
幸虧鸞儀不過帝姬,而非皇子。如若不然,隻怕她亦會遭此災厄。
轉念一想,依照皇後的縝密心思,隻怕縱然鸞儀係一位皇子,她亦會護她周全。
折淑妃此番能夠順利誕下皇嗣,晉為淑妃,堪稱險中求勝。若烏頭粉末將她腹中孩兒打下,隻怕她會身背災厄之名,在大臣逼迫下,被皇帝打入這瑤華宮。再被測出懷有身孕之前,大臣們可不正是一力逼著皇帝命她入寺廟道觀、為國祈福麽?
四日後,縱然折淑妃兒女雙全,齊中才人卻是失去了她年僅三歲的嘉錦帝姬——正是中毒身亡。折淑妃的兒子並未被毒死,齊中才人的三歲女兒卻是命喪九泉,可見天理報應陰晴不定。嘉錦帝姬被皇帝追諡為穆華庭公主,齊中才人就此日漸沉屙。
穆華庭公主的屍身為著天氣寒冷,在雍和殿安置了幾日之後,便被送到了瑤華宮,由眾比丘尼祈福祝禱、早生極樂。我曾借著做法事的名頭,看了一眼棺槨,隻見這位不過三歲的穆華庭公主小小年紀,樣貌頗似其母——二人仿佛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其實,身處禦殿之時,我與齊中才人並無多大聯係,她亦不曾時時來我瑤光殿拜訪。若非國宴、家宴,我與她幾乎沒有碰麵的機會。
依我往日的印象,她不過是一位出身高貴、性情恬淡如水的女子,於君恩之道上並未如安孝大長公主那般熱心,幾近討好皇帝以求身居高位、傲視群凰。她隻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活在這禦殿之中,甚是清冷寂靜,令人幾乎忘卻了有她這麽一位嬪禦。
不過幾日的工夫,穆華庭公主便被埋入皇陵之中,長眠久安。為著穆華庭公主的仙逝,齊中才人悲痛欲絕之下亦溘然長逝,不過一月內便哀痛過度而死。安孝大長公主一番震怒,到底在帝太後麵前一力維護自己的外孫女,道明穆華庭公主為人所害,死不瞑目。然則帝太後仿佛早早知曉此事實情一般,並無甚安排,亦無隻言片語囑托皇帝,隻是一個勁兒地拉著安孝大長公主一同為穆華庭公主祈福祝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