琽妃見此,冷冷道:“陛下,妾妃看來,墨美人需要的是好生休養,平心靜氣。”
皇帝眼見墨美人一心為真貴嬪,麵露委屈之色,亦料到她不過是孩子心性,便不予譴責,隻對真貴嬪和緩道:“真貴嬪,你受驚了,朕陪你回去好生歇著吧。”
如此,墨美人方罷休。
然而諸妃卻遙遙聞得皇帝傳來一句,“林昭儀舞姿過人,特賜鳳尾絳綃霞彩雲衣一件。”
須臾功夫,秦斂捧著一件衣裳出來,神采輝煌,金明璀璨,繡珠綴玉,華麗奪目。眾人紛紛嘖嘖稱奇,連墨美人亦格外嫉恨,毫無當日囂張跋扈之態。
姝妃喜笑顏開,更甚於我,“恭喜妹妹,賀喜妹妹,鳳尾絳綃霞彩雲衣乃懷帝特命司衣以雲絲金線、流雲錦縫製成、賜予彼時的卜長貴妃——便是當今的太皇太後之物。據聞,此衣於日光下有七彩流光之效。當今陛下當初親眼瞧見後,特往太皇太後處一借,命尚服局如法炮製一件方送還。妹妹容貌華美純麗,穿著於身定如芙蓉仙子般光華奪目,美妙不可方言。”
“原來如此。”我麵上喜不自勝,然心內似鐵石沉下,深覺皇帝所賜過於恰好,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眼下隻怕無數嬪禦紅了眼,皆豔羨此雲衣。
入座時,不知為何,我忽覺身子發癢,步履重心失衡之下,摔向柔貴姬桌案,惹得眾人驚慌失措。
我頓時惶恐不安,心念道:若柔貴姬當真出事,龍胎不保,此情此景下與珩妃無關,柔貴姬更會因此而愈加得皇帝憐愛。唯有我會受重罰,或許會永世不得翻身。屆時,鸞儀該如何?念及此,狠心側身一轉,我翻然倒地,並不曾撞到柔貴姬身上。
此時禦醫尚在場,柔貴姬心有餘悸地由禦醫把脈,聞得身子並無大礙,隻需好生休養便可,方安心下來。
“此事都是妹妹不當心,還望姐姐勿怪。”定了定心神,我向柔貴姬歉疚道。
縱然方才魂飛魄散一番,柔貴姬眼下溫聲軟語道:“娘娘無需如此。想是方才娘娘一時舞蹈,精疲力竭之故。咱們都是自家姐妹,無需如此客氣。何況,娘娘方才並未傷及妾妃與龍胎。”言畢,含笑著擺了擺手,麵色驚魂未定。
如此,我方安心。此時,忽聞得後頸傳來一陣陣奇異香氣,我伸手一抹,分外瘙癢,急忙離去。
待回了瑤光殿,沐浴更衣時,我命倚華小心翼翼地將後脖頸沾染的粉末收集起來,一壁傳俞禦醫前來。經過他一番查證,回稟道:“回稟娘娘,此粉末出於司藥房,於人體無毒,不過沾染的時日一久,會叫人瘙癢難耐而已。”
“知道了,你回去吧。”我沉吟片刻,揮了揮手,吩咐他退下。
“是。”
我暗中想著:到底係何人意欲借我之手暗中謀害柔貴姬?此人定非琽妃一黨。柔貴姬已與琽妃結盟,她所生之子亦琽妃之子,乃琽妃來日登上太後寶座的踏腳石。此事到底係何人所為?難不成琽妃一時嫉恨過頭,見不得我短短數日內便居九嬪之首,是而出此下策?
“娘娘何必如此多慮?”鶯月見我深思過重,忙輕輕勸道:“船到橋頭自然直,娘娘切勿傷了身子。”說著,輕輕替我梳理及腰的青絲。
我唏噓一聲,借著芙蓉花描金紅燭的燭光,對著鏤雕嫦娥奔月紫檀木銅鏡中的如花麵容,黯淡道:“也罷。如你所言,船到橋頭自然直,咱們何必眼下便這般諸多揣測。”
言論間,倚華開了門,背對著漫天璀璨的繁星,端著安神湯進來,笑道:“奴婢早料到娘娘今夜定難以入眠,特地吩咐小廚房熬了安神湯來。正好娘娘臨睡前喝了,一夜安寢。”
我含笑接過,一飲而盡。
半載之後,皇帝命宮人引雲陽宮外潺潺一道龍鱗渠水為真貴嬪修建淋池,處雲陽宮北端,方圓千步。池中栽植分枝荷,號“低光荷”,池中又有“倒生菱”,池底泥呈紫色,稱“紫泥菱”。真貴嬪喜愛非常,常乘文梓之舟,通宵達旦遊玩池邊,一壁吩咐歌女在岸邊歌唱:秋素錦兮泛洪波,揮纖手兮折芰荷。涼風淒淒揚棹歌,雲光曙開月低河,萬歲為樂豈為多。
有雍和殿的廣孝法師金玉之言在前,顯見真貴嬪身懷貴子一事多麽得皇帝看重。我隻得在心內暗忖:到底真貴嬪係後來有福之人。
當日一事後,我暗中命俞禦醫查找近段時日都有何人取令人發癢的粉末。
曾幾何時,俞禦醫回稟,“回稟林昭儀,許婕妤前不久曾往司藥房取該粉末。彼時,司藥房的女官皆可作證。”
我命人請來婺藕三人,將此事一五一十盡數告知她們。
嫋舞思緒周到,而斂敏為人處世謹慎,婺藕觀察入微,想必她們定能助我查出真凶。
待我言畢,斂敏一襲墨灰色絮衣錦緞宮裝,愈加顯得她身子柔弱而麵色蒼白,帶著一種大病一場之後的虛弱,顯見寒冬臘月摧殘不清之故,輕輕浮著茶盞,細細思量一番,道:“我瞧著許婕妤亦是個好妒之人。不過憑她區區婕妤之位,如何敢惡向膽邊生,謀害清歌你?隻怕其中——”
嫋舞眼眸顧盼一轉,身上的烏色金線繡梨花圖案的銀白色灑花絮衣宮裝顏色格外黯淡,仿佛黑夜籠罩在她身上,唯餘星光點點璀璨,沉沉暗暗的色澤在銀白色灑花的襯托下,愈加叫人心頭壓抑,接口道:“——另有真凶。”
“不錯。”斂敏點點頭,墨灰色的錦緞宮裝邊沿以銀線繡上了山茶花的圖案,加白色風毛滾邊,愈加顯得她氣質清新淡雅,“那日,我瞧得真真兒的。一旦你撞上柔貴姬,便有謀害皇嗣之嫌。敢如此借你之手謀害陛下重視的寵妃與皇嗣,一箭三雕之計,恐非常人可比。幕後真凶隻怕心思深重、地位尊崇。”
論及‘地位尊崇’四字,我當即想到她,脫口而出,“可是琽妃?”隨即想到此事絕無可能,便搖了搖頭。
婺藕一襲朱砂色金線繡海棠綴珍珠綠葉圖案的絮衣宮裝,愈加顯得她身姿豐腴,似一朵燦爛開在夏夜的赤豔色曇花,花瓣碩大而芳香四溢,溫柔笑道:“琽妃既敢扶持柔貴姬,總不能自己拆了自己的台。何況,若看出柔貴姬來日威脅甚大,亦該待她誕下皇子,殺其母奪其子方為上策。”說著,用金夾子自地上炭盆中夾了一塊新燒熱的紅羅炭,裝進手中的五彩琺琅海棠花開金手爐中,又放了朱漆描金鏤雕八仙過海紫檀木桌上的幾顆生栗子進去,麵色愈加紅潤富有光澤。
我點點頭,“婺藕你此言極是。如此說來,不外乎珩妃與姝妃了。”
“她們二人看似和善溫良,若說是她們二人所為,倒叫我難捉摸了。”嫋舞垂首皺眉,靜默不語,端起茶盞啜飲起來。
“我看未必。”我來回思索一番,搖頭道。
斂敏、嫋舞、婺藕抬頭,看著我,“莫非你已有了線索?”
我點點頭道:“姝妃已有二女。縱使嘉慎帝姬回不來,亦有嘉和帝姬傍身,何況陛下隆恩並未盡數消散。細水長流之下,依她溫婉的品性,何必會行此舉?倒是珩妃與瑛貴嬪,她們二人中若有一人頗得嫌疑,隻怕咱們難分辨。”
“是啊。當日,珩妃、琽妃、瑛貴嬪皆以貴姬位入宮,後一同晉升貴嬪位。如今,珩妃、琽妃皆在妃位,隻怕瑛貴嬪一時嫉恨之下,怨上你與琽妃一黨的柔貴姬亦未為不可。如今,柔貴姬生產在即,一個眼錯或母子雙亡,一屍兩命,倒合了真凶的心意。隻怕柔貴姬之後,便是真貴嬪了。”嫋舞恍然大悟,默默了然道。
“誰說不是呢。如今,珩妃、琽妃皆在妃位,唯獨瑛貴嬪仍居貴嬪位,難保她心有不甘。”婺藕點點頭道。
“位分倒在其次,我怕的是高處不勝寒。”我唏噓一聲,哀婉一歎,目光惴惴不安,隔著窗紙飛向窗外,語氣帶著幾分後怕,“我尚未登臨一宮主位入主彤華宮,便出了巫蠱一事。陛下為此冷落了我數月。如今,這昭儀之位尚未坐穩,便出了此等事宜。也不知在陛下看來,此事會如何。”
“此時非彼時。依照如今陛下對清歌你的寵愛來看,隻怕不會相信係你特意所為。你方誕下嘉敏,且在眾目睽睽之間,若再行此舉,豈非自尋死路?我怕的是來日。”斂敏勸慰的話語安然撫平了我的擔憂,然則‘來日’二字重又將我的慌張掉在了喉頸處。
“來日?來日會如何?”我警惕起來,盯著斂敏問道。
“來日你一旦失寵,再有旁人從旁拾掇,隻怕陛下一時信以為真,未為不可。”斂敏一番話,意味深長。
吾等三人當即默默。
斂敏繼續緩緩道:“你所謂的巫蠱之事、一箭三雕之計,皆出於你恩寵過甚之故。身居九嬪之首的昭儀之位,叫人如何不羨慕、不嫉恨?”
皇帝眼見墨美人一心為真貴嬪,麵露委屈之色,亦料到她不過是孩子心性,便不予譴責,隻對真貴嬪和緩道:“真貴嬪,你受驚了,朕陪你回去好生歇著吧。”
如此,墨美人方罷休。
然而諸妃卻遙遙聞得皇帝傳來一句,“林昭儀舞姿過人,特賜鳳尾絳綃霞彩雲衣一件。”
須臾功夫,秦斂捧著一件衣裳出來,神采輝煌,金明璀璨,繡珠綴玉,華麗奪目。眾人紛紛嘖嘖稱奇,連墨美人亦格外嫉恨,毫無當日囂張跋扈之態。
姝妃喜笑顏開,更甚於我,“恭喜妹妹,賀喜妹妹,鳳尾絳綃霞彩雲衣乃懷帝特命司衣以雲絲金線、流雲錦縫製成、賜予彼時的卜長貴妃——便是當今的太皇太後之物。據聞,此衣於日光下有七彩流光之效。當今陛下當初親眼瞧見後,特往太皇太後處一借,命尚服局如法炮製一件方送還。妹妹容貌華美純麗,穿著於身定如芙蓉仙子般光華奪目,美妙不可方言。”
“原來如此。”我麵上喜不自勝,然心內似鐵石沉下,深覺皇帝所賜過於恰好,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眼下隻怕無數嬪禦紅了眼,皆豔羨此雲衣。
入座時,不知為何,我忽覺身子發癢,步履重心失衡之下,摔向柔貴姬桌案,惹得眾人驚慌失措。
我頓時惶恐不安,心念道:若柔貴姬當真出事,龍胎不保,此情此景下與珩妃無關,柔貴姬更會因此而愈加得皇帝憐愛。唯有我會受重罰,或許會永世不得翻身。屆時,鸞儀該如何?念及此,狠心側身一轉,我翻然倒地,並不曾撞到柔貴姬身上。
此時禦醫尚在場,柔貴姬心有餘悸地由禦醫把脈,聞得身子並無大礙,隻需好生休養便可,方安心下來。
“此事都是妹妹不當心,還望姐姐勿怪。”定了定心神,我向柔貴姬歉疚道。
縱然方才魂飛魄散一番,柔貴姬眼下溫聲軟語道:“娘娘無需如此。想是方才娘娘一時舞蹈,精疲力竭之故。咱們都是自家姐妹,無需如此客氣。何況,娘娘方才並未傷及妾妃與龍胎。”言畢,含笑著擺了擺手,麵色驚魂未定。
如此,我方安心。此時,忽聞得後頸傳來一陣陣奇異香氣,我伸手一抹,分外瘙癢,急忙離去。
待回了瑤光殿,沐浴更衣時,我命倚華小心翼翼地將後脖頸沾染的粉末收集起來,一壁傳俞禦醫前來。經過他一番查證,回稟道:“回稟娘娘,此粉末出於司藥房,於人體無毒,不過沾染的時日一久,會叫人瘙癢難耐而已。”
“知道了,你回去吧。”我沉吟片刻,揮了揮手,吩咐他退下。
“是。”
我暗中想著:到底係何人意欲借我之手暗中謀害柔貴姬?此人定非琽妃一黨。柔貴姬已與琽妃結盟,她所生之子亦琽妃之子,乃琽妃來日登上太後寶座的踏腳石。此事到底係何人所為?難不成琽妃一時嫉恨過頭,見不得我短短數日內便居九嬪之首,是而出此下策?
“娘娘何必如此多慮?”鶯月見我深思過重,忙輕輕勸道:“船到橋頭自然直,娘娘切勿傷了身子。”說著,輕輕替我梳理及腰的青絲。
我唏噓一聲,借著芙蓉花描金紅燭的燭光,對著鏤雕嫦娥奔月紫檀木銅鏡中的如花麵容,黯淡道:“也罷。如你所言,船到橋頭自然直,咱們何必眼下便這般諸多揣測。”
言論間,倚華開了門,背對著漫天璀璨的繁星,端著安神湯進來,笑道:“奴婢早料到娘娘今夜定難以入眠,特地吩咐小廚房熬了安神湯來。正好娘娘臨睡前喝了,一夜安寢。”
我含笑接過,一飲而盡。
半載之後,皇帝命宮人引雲陽宮外潺潺一道龍鱗渠水為真貴嬪修建淋池,處雲陽宮北端,方圓千步。池中栽植分枝荷,號“低光荷”,池中又有“倒生菱”,池底泥呈紫色,稱“紫泥菱”。真貴嬪喜愛非常,常乘文梓之舟,通宵達旦遊玩池邊,一壁吩咐歌女在岸邊歌唱:秋素錦兮泛洪波,揮纖手兮折芰荷。涼風淒淒揚棹歌,雲光曙開月低河,萬歲為樂豈為多。
有雍和殿的廣孝法師金玉之言在前,顯見真貴嬪身懷貴子一事多麽得皇帝看重。我隻得在心內暗忖:到底真貴嬪係後來有福之人。
當日一事後,我暗中命俞禦醫查找近段時日都有何人取令人發癢的粉末。
曾幾何時,俞禦醫回稟,“回稟林昭儀,許婕妤前不久曾往司藥房取該粉末。彼時,司藥房的女官皆可作證。”
我命人請來婺藕三人,將此事一五一十盡數告知她們。
嫋舞思緒周到,而斂敏為人處世謹慎,婺藕觀察入微,想必她們定能助我查出真凶。
待我言畢,斂敏一襲墨灰色絮衣錦緞宮裝,愈加顯得她身子柔弱而麵色蒼白,帶著一種大病一場之後的虛弱,顯見寒冬臘月摧殘不清之故,輕輕浮著茶盞,細細思量一番,道:“我瞧著許婕妤亦是個好妒之人。不過憑她區區婕妤之位,如何敢惡向膽邊生,謀害清歌你?隻怕其中——”
嫋舞眼眸顧盼一轉,身上的烏色金線繡梨花圖案的銀白色灑花絮衣宮裝顏色格外黯淡,仿佛黑夜籠罩在她身上,唯餘星光點點璀璨,沉沉暗暗的色澤在銀白色灑花的襯托下,愈加叫人心頭壓抑,接口道:“——另有真凶。”
“不錯。”斂敏點點頭,墨灰色的錦緞宮裝邊沿以銀線繡上了山茶花的圖案,加白色風毛滾邊,愈加顯得她氣質清新淡雅,“那日,我瞧得真真兒的。一旦你撞上柔貴姬,便有謀害皇嗣之嫌。敢如此借你之手謀害陛下重視的寵妃與皇嗣,一箭三雕之計,恐非常人可比。幕後真凶隻怕心思深重、地位尊崇。”
論及‘地位尊崇’四字,我當即想到她,脫口而出,“可是琽妃?”隨即想到此事絕無可能,便搖了搖頭。
婺藕一襲朱砂色金線繡海棠綴珍珠綠葉圖案的絮衣宮裝,愈加顯得她身姿豐腴,似一朵燦爛開在夏夜的赤豔色曇花,花瓣碩大而芳香四溢,溫柔笑道:“琽妃既敢扶持柔貴姬,總不能自己拆了自己的台。何況,若看出柔貴姬來日威脅甚大,亦該待她誕下皇子,殺其母奪其子方為上策。”說著,用金夾子自地上炭盆中夾了一塊新燒熱的紅羅炭,裝進手中的五彩琺琅海棠花開金手爐中,又放了朱漆描金鏤雕八仙過海紫檀木桌上的幾顆生栗子進去,麵色愈加紅潤富有光澤。
我點點頭,“婺藕你此言極是。如此說來,不外乎珩妃與姝妃了。”
“她們二人看似和善溫良,若說是她們二人所為,倒叫我難捉摸了。”嫋舞垂首皺眉,靜默不語,端起茶盞啜飲起來。
“我看未必。”我來回思索一番,搖頭道。
斂敏、嫋舞、婺藕抬頭,看著我,“莫非你已有了線索?”
我點點頭道:“姝妃已有二女。縱使嘉慎帝姬回不來,亦有嘉和帝姬傍身,何況陛下隆恩並未盡數消散。細水長流之下,依她溫婉的品性,何必會行此舉?倒是珩妃與瑛貴嬪,她們二人中若有一人頗得嫌疑,隻怕咱們難分辨。”
“是啊。當日,珩妃、琽妃、瑛貴嬪皆以貴姬位入宮,後一同晉升貴嬪位。如今,珩妃、琽妃皆在妃位,隻怕瑛貴嬪一時嫉恨之下,怨上你與琽妃一黨的柔貴姬亦未為不可。如今,柔貴姬生產在即,一個眼錯或母子雙亡,一屍兩命,倒合了真凶的心意。隻怕柔貴姬之後,便是真貴嬪了。”嫋舞恍然大悟,默默了然道。
“誰說不是呢。如今,珩妃、琽妃皆在妃位,唯獨瑛貴嬪仍居貴嬪位,難保她心有不甘。”婺藕點點頭道。
“位分倒在其次,我怕的是高處不勝寒。”我唏噓一聲,哀婉一歎,目光惴惴不安,隔著窗紙飛向窗外,語氣帶著幾分後怕,“我尚未登臨一宮主位入主彤華宮,便出了巫蠱一事。陛下為此冷落了我數月。如今,這昭儀之位尚未坐穩,便出了此等事宜。也不知在陛下看來,此事會如何。”
“此時非彼時。依照如今陛下對清歌你的寵愛來看,隻怕不會相信係你特意所為。你方誕下嘉敏,且在眾目睽睽之間,若再行此舉,豈非自尋死路?我怕的是來日。”斂敏勸慰的話語安然撫平了我的擔憂,然則‘來日’二字重又將我的慌張掉在了喉頸處。
“來日?來日會如何?”我警惕起來,盯著斂敏問道。
“來日你一旦失寵,再有旁人從旁拾掇,隻怕陛下一時信以為真,未為不可。”斂敏一番話,意味深長。
吾等三人當即默默。
斂敏繼續緩緩道:“你所謂的巫蠱之事、一箭三雕之計,皆出於你恩寵過甚之故。身居九嬪之首的昭儀之位,叫人如何不羨慕、不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