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了狗繩,許誌明牽著大狼狗到塘梗子上散步。喂了幾塊牛肉幹後,那狗越發聽話,搖頭擺尾的跟著他,一人一狗就這樣在塘梗子上跑起來。
平日裏沒有鍛煉身體的機會,跑了不到一百米,許誌明便已上氣不接下氣,臉上和後背都見了汗水。
“回來吃飯吧”,吳月霞對著遠處的許誌明大聲喊著,高高的揮動著纖細的手臂。
“看來遛狗真是鍛煉身體的好辦法”,許誌明氣喘籲籲,把狗拴到了木樁上。
“擦擦汗吧,你這身體是不是越來越虛了?平時多鍛煉鍛煉吧”,吳月霞笑著遞過溫熱的毛巾。
“上班天天坐著,剩下的鍛煉時間已經不多了,身子能不虛嗎?”許誌明擦過臉,伸手調皮的刮了一下身旁吳月霞的鼻子,“飯熟了嗎?”
“熟了啊,咱倆還是趕緊喂嘴去吧”,吳月霞拉著他的手坐到餐桌旁,餐桌上已經擺上了三個涼菜,“我這就端魚去。”
吳月霞端魚進門的時候,許誌明的電話響了。
他拿起來一看,是媳婦喬桂英打來的,趕緊做了個“噓”的手勢。
“你在哪兒呢?趕緊回來吧,我爸看來是不行了”,電話那頭的喬桂英應該是很著急,聲音挺大,旁邊的吳月霞聽得一清二楚。
“我這就回去!怎麽回事兒?你慢慢說”,許誌明對吳月霞做出了“不再吃飯”的手勢,指指外麵的吉普車,做出個擰動鑰匙的動作。
吳月霞到院裏撒開了大狼狗,關上院門,兩個人快速跳上吉普車,向許家莊疾駛而去。
“下午許二山到咱家,跟你爸聊會天兒,說你當上鄉黨委書記了,就是原來的公社書記,然後我就跟著二山去村委會開會了。你爸一高興,從櫃子裏拿出一瓶你存的茅台酒,到我們家找我爸慶祝去了。我媽炒了倆菜,老哥倆一高興,把這一瓶酒都喝了,然後我爸就不行了”,喬桂英那邊聽出了哭哭啼啼的聲音。
“這個許二山啊,你跟老爺子說這個幹啥。老人快八十歲了,就怕遇到大喜大悲的事兒”,許誌明提職後一再囑咐喬桂英,別讓雙方老人知道這事兒,這歲數本就是風中殘燭,出點兒意外就不得了。
“現在怎麽樣了?村裏大夫怎麽說?”許誌明急切的問道。
“大夫說是心梗,現在高壓四十多,動不了。脈搏也要沒有了”,喬桂英那邊好像在問著大夫什麽,隨後電話裏傳來了哭聲,“我的爸爸呃!”
“完了,我這老丈人走了”,許誌明不由得長歎一聲,靠在副駕駛的座椅上。
“節哀順變吧,人都會有這一天的”,吳月霞懂事地輕輕拍拍他的手。
“你把我送到鄉政府吧”,許誌明想了想,不能這樣讓吳月霞送她回許家莊。自己好久沒交作業了,這時候有個美女開車送他回家,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喬桂英喪父之痛正在難過的時候,發起火來可不得了。
說著撥通了司機小李的電話,“你十分鍾後,到辦公室等我。”
到鄉政府大院門口時,吳月霞一把拉住了要下車的許誌明。
她打開自己的手提包,從裏麵拿出了兩萬塊錢,塞到許誌明的公文包裏說:“我明天再跟大家一起去你家裏吊唁,這個你先拿上,也別著急,現在家裏剩下的就是花錢的事兒!”
辦喪事都是這樣。
許誌明略一遲疑,便拿起自己的公文包,跟她點點頭下了車。
小李的車早就停在了大門口,他把車開的飛快,直接開進了喬桂英家的老宅。
許誌明進的院來,看到院裏的一草一木,想起多年來老人對他的關心,不禁從心底湧上悲傷,眼圈一下子紅了。
東屋炕上,喬桂英和老母親已經給老嶽父穿上了老衣,兩個人在炕上默默垂淚。
許誌明的老父親坐在地上的長條凳上咳聲歎氣,嘴裏絮絮叨叨的還在埋怨自己,不該過來和親家喝這頓酒。
“您就別埋怨自己了。這裏有我呢,您回家歇著吧,明天再過來”,許誌明勸導著自己的老父親。
村裏的兩個大夫還沒有走——許書記的老嶽父這樣過世,怎麽著也得和他有個當麵的交代啊。
聽完大夫的敘述,許誌明說:“你們兩位大夫也盡力了,生老病死,誰也躲不過去”,說著話手伸進公文包裏,給兩位大夫每人數出五百塊錢,塞到他們的手裏。
兩位大夫忙向外推脫著,不敢拿這錢。
許誌明說:“大晚上的,辛苦你們了。隻是,別對村裏人說喝茅台酒的事兒。”
原來這錢是封口費。
兩位大夫齊聲說:“您放心,我們肯定不說。這歲數的老人了,本來就是說沒就沒!”
“那就麻煩你們兩位,順路把我爸送回家吧。我這裏還有好多事兒”,許誌明對兩位大夫拱拱手,“拜托了!”
“給桂海他們打過電話了嗎?”送走兩位大夫和老父親,許誌明進屋問喬桂英。自己再怎麽樣也是女婿,家裏辦喪事,兒子和閨女才是主角。
“想著你是主心骨,就先給你打了電話,還沒聯係他們呢”,聽了喬桂英的話,許誌明轉身撥通了喬桂海那裏的電話,讓他帶著全家趕緊回來奔喪。
“我去買燒紙吧”,打完電話,許誌明安頓好老嶽母和喬桂英,和司機小李來到村裏的小超市。
“大晚上的,書記咋回來了?”這時還不到十點鍾,小超市的老板張又成還沒關門,看到許誌明進屋,連忙站起身來,順手遞過來一根煙,“沒啥好煙啊,書記將就一下。”
“抽我的吧”,許誌明連忙掏出自己的煙,遞給李又成一根,“老丈人剛才去世了,我過來買些燒紙。”
“這好日子才過上幾年啊,說沒就沒了”,李又成嘴裏念叨著,轉回後院取過來四提燒紙。
他看許誌明要掏錢,忙說:“這事兒都是先記賬,總是沒完沒了的缺這缺那的,等發送完了老人,一塊結賬就行了。”
平日裏沒有鍛煉身體的機會,跑了不到一百米,許誌明便已上氣不接下氣,臉上和後背都見了汗水。
“回來吃飯吧”,吳月霞對著遠處的許誌明大聲喊著,高高的揮動著纖細的手臂。
“看來遛狗真是鍛煉身體的好辦法”,許誌明氣喘籲籲,把狗拴到了木樁上。
“擦擦汗吧,你這身體是不是越來越虛了?平時多鍛煉鍛煉吧”,吳月霞笑著遞過溫熱的毛巾。
“上班天天坐著,剩下的鍛煉時間已經不多了,身子能不虛嗎?”許誌明擦過臉,伸手調皮的刮了一下身旁吳月霞的鼻子,“飯熟了嗎?”
“熟了啊,咱倆還是趕緊喂嘴去吧”,吳月霞拉著他的手坐到餐桌旁,餐桌上已經擺上了三個涼菜,“我這就端魚去。”
吳月霞端魚進門的時候,許誌明的電話響了。
他拿起來一看,是媳婦喬桂英打來的,趕緊做了個“噓”的手勢。
“你在哪兒呢?趕緊回來吧,我爸看來是不行了”,電話那頭的喬桂英應該是很著急,聲音挺大,旁邊的吳月霞聽得一清二楚。
“我這就回去!怎麽回事兒?你慢慢說”,許誌明對吳月霞做出了“不再吃飯”的手勢,指指外麵的吉普車,做出個擰動鑰匙的動作。
吳月霞到院裏撒開了大狼狗,關上院門,兩個人快速跳上吉普車,向許家莊疾駛而去。
“下午許二山到咱家,跟你爸聊會天兒,說你當上鄉黨委書記了,就是原來的公社書記,然後我就跟著二山去村委會開會了。你爸一高興,從櫃子裏拿出一瓶你存的茅台酒,到我們家找我爸慶祝去了。我媽炒了倆菜,老哥倆一高興,把這一瓶酒都喝了,然後我爸就不行了”,喬桂英那邊聽出了哭哭啼啼的聲音。
“這個許二山啊,你跟老爺子說這個幹啥。老人快八十歲了,就怕遇到大喜大悲的事兒”,許誌明提職後一再囑咐喬桂英,別讓雙方老人知道這事兒,這歲數本就是風中殘燭,出點兒意外就不得了。
“現在怎麽樣了?村裏大夫怎麽說?”許誌明急切的問道。
“大夫說是心梗,現在高壓四十多,動不了。脈搏也要沒有了”,喬桂英那邊好像在問著大夫什麽,隨後電話裏傳來了哭聲,“我的爸爸呃!”
“完了,我這老丈人走了”,許誌明不由得長歎一聲,靠在副駕駛的座椅上。
“節哀順變吧,人都會有這一天的”,吳月霞懂事地輕輕拍拍他的手。
“你把我送到鄉政府吧”,許誌明想了想,不能這樣讓吳月霞送她回許家莊。自己好久沒交作業了,這時候有個美女開車送他回家,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喬桂英喪父之痛正在難過的時候,發起火來可不得了。
說著撥通了司機小李的電話,“你十分鍾後,到辦公室等我。”
到鄉政府大院門口時,吳月霞一把拉住了要下車的許誌明。
她打開自己的手提包,從裏麵拿出了兩萬塊錢,塞到許誌明的公文包裏說:“我明天再跟大家一起去你家裏吊唁,這個你先拿上,也別著急,現在家裏剩下的就是花錢的事兒!”
辦喪事都是這樣。
許誌明略一遲疑,便拿起自己的公文包,跟她點點頭下了車。
小李的車早就停在了大門口,他把車開的飛快,直接開進了喬桂英家的老宅。
許誌明進的院來,看到院裏的一草一木,想起多年來老人對他的關心,不禁從心底湧上悲傷,眼圈一下子紅了。
東屋炕上,喬桂英和老母親已經給老嶽父穿上了老衣,兩個人在炕上默默垂淚。
許誌明的老父親坐在地上的長條凳上咳聲歎氣,嘴裏絮絮叨叨的還在埋怨自己,不該過來和親家喝這頓酒。
“您就別埋怨自己了。這裏有我呢,您回家歇著吧,明天再過來”,許誌明勸導著自己的老父親。
村裏的兩個大夫還沒有走——許書記的老嶽父這樣過世,怎麽著也得和他有個當麵的交代啊。
聽完大夫的敘述,許誌明說:“你們兩位大夫也盡力了,生老病死,誰也躲不過去”,說著話手伸進公文包裏,給兩位大夫每人數出五百塊錢,塞到他們的手裏。
兩位大夫忙向外推脫著,不敢拿這錢。
許誌明說:“大晚上的,辛苦你們了。隻是,別對村裏人說喝茅台酒的事兒。”
原來這錢是封口費。
兩位大夫齊聲說:“您放心,我們肯定不說。這歲數的老人了,本來就是說沒就沒!”
“那就麻煩你們兩位,順路把我爸送回家吧。我這裏還有好多事兒”,許誌明對兩位大夫拱拱手,“拜托了!”
“給桂海他們打過電話了嗎?”送走兩位大夫和老父親,許誌明進屋問喬桂英。自己再怎麽樣也是女婿,家裏辦喪事,兒子和閨女才是主角。
“想著你是主心骨,就先給你打了電話,還沒聯係他們呢”,聽了喬桂英的話,許誌明轉身撥通了喬桂海那裏的電話,讓他帶著全家趕緊回來奔喪。
“我去買燒紙吧”,打完電話,許誌明安頓好老嶽母和喬桂英,和司機小李來到村裏的小超市。
“大晚上的,書記咋回來了?”這時還不到十點鍾,小超市的老板張又成還沒關門,看到許誌明進屋,連忙站起身來,順手遞過來一根煙,“沒啥好煙啊,書記將就一下。”
“抽我的吧”,許誌明連忙掏出自己的煙,遞給李又成一根,“老丈人剛才去世了,我過來買些燒紙。”
“這好日子才過上幾年啊,說沒就沒了”,李又成嘴裏念叨著,轉回後院取過來四提燒紙。
他看許誌明要掏錢,忙說:“這事兒都是先記賬,總是沒完沒了的缺這缺那的,等發送完了老人,一塊結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