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強到了磚場,直接去了會計室,卻見門上有鎖,屋裏黑咕隆咚的不見人影。
“妹妹能到哪裏去呢?”他悄悄走向場長辦公室,那屋裏隻亮著一盞小台燈,窗簾拉的嚴嚴實實,映出兩個人忽遠忽近的身影和“嘻嘻”的笑聲,隨後又傳出來吱吱呀呀的床板的聲音。
他分辨出這是王小慶和妹妹許麗娜的聲音。這時候給他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敲門進去。
擔心原路返回遇到熟人,許強高抬腿輕落步的離開窗前,繞道去了房後的小路,準備第二天再說。
不曾想第二排房子,亮著小燈的第三間,劉梅住的房間傳來一男一女細碎的說話聲。
屋裏劉梅和王寶銅正說著出去旅遊的事兒,被窗外的許強聽了個正著。
想起王寶銅搶了他的飯碗,許強本想立馬就捉奸,又怕動起手來,自己打不過王寶銅。要是再驚動了前排屋裏王小慶和許麗娜的好事,那更是得不償失了。
“等著,爺爺會有報複你們的一天”,許強恨恨的離開了磚場。
牌桌上贏來的錢,被許二山又要了回去。張曉琪著實賭氣上火,發誓從此遠離賭場,洗心革麵。
他家有祖傳的做豆腐生意,鹵水點豆腐、一點一個準,比起後起之秀的石膏豆腐好吃多了。
戒了麻將,他便重操祖業,跟他爹學起做豆腐的手藝。
他爹見他學了好,心裏高興的無可無不可的,滿心滿意的傳授著手藝。
爺兒倆每天做完豆腐裝上三輪車,張曉琪傍晚便蹬上車沿街叫賣,充電喇叭裏錄製的“老張家豆腐”、“老張家豆腐”的聲音響徹在三街兩巷。
這一天許強聞聲出來買豆腐,裝作閑聊似的問著張曉琪:“你媳婦這兩天沒在場裏上班吧?”
“雨季磚場事兒少,去她姥姥家裏了。她娘去世早,多虧姥姥把她帶大”,張曉琪一邊撿著豆腐,一邊和許強說著話。
“是嗎?去姥姥家裏了?嗬嗬嗬,好啊,好!”許強笑嗬嗬的看了張曉琪一眼。
感覺他話裏有話,想再問問,許強已扭身進了院門。
這兩個人同在磚場上班,媳婦是不是有事兒瞞著自己?難道是勾三搭四的老毛病又犯了?
自從賭博贏來的錢被追回,劉梅就沒給過他笑臉,兩口子的床上恩愛日漸稀少,要多不如意有多不如意,實在是讓他頭疼不已。
可最近半年來,張曉琪明顯感覺到劉梅有了變化,下班回家話也多了,也能看到一次兩次的笑臉了,走路的步子變得輕盈了,眼睛像雨後的天空一樣明澈了,往日裏那種死氣沉沉的神色已經一掃而光。
張曉琪感覺到了一點兒不對頭,但這事情隻是懷疑可沒法問。他又惹不起媳婦,隻能自己多留心。
劉梅說要看看姥姥去,那是應該的。八十多歲的老人,黃土埋到脖頸就剩下個腦袋,絕對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算來劉梅出去一天了,到第二天的時候,閨女說明天要開家長會,要媽媽參加。
張曉琪說:“爸爸給你參加家長會,不是一樣嗎?”
閨女說:“那可不行。我和同桌說好了,這次都是媽媽去,看看誰的媽媽更漂亮。”
實在拗不過寶貝閨女,張曉琪讓爹出去賣豆腐,自己騎車去鄰村姥姥家接劉梅。
暑天的天氣說變就變。
騎車還沒到半路,烏雲已黑壓壓的遮住了天空,遠處傳來悶雷的聲音。
一場暴雨劈頭蓋臉的傾盆而下,強勁的東南風吹的他搖搖晃晃。
張曉琪費勁的蹬著自行車,到了鄰村姥姥家,已經讓雨水澆透了全身,頭發濕淋淋的貼到了腦門兒上。
姥姥顫巍巍的開了門,差點認不出他來,趕緊讓進屋裏,給他找出了兒子生前留下的舊衣服,“這大雨泡天的,你咋還往外跑啊?這是路過姥姥家嗎?”
給他倒了碗熱水,聽說是來找他媳婦。姥姥說:“劉梅沒過來啊。”
老太太不會說瞎話,可這天氣,她能上哪兒去呢?難道媳婦失蹤了?
聯想到半年來媳婦的變化,張曉琪越想越感覺不對勁,放下水碗就要起身告辭。
“你穿上雨靴子和雨衣吧,這孩子啊”,姥姥嘟囔著給他翻找著。
村外土路上的雨水聚集到了低窪處,閃電亮起的瞬間,能望見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白色水坑。
張曉琪蹬上了黑色的大雨靴,身上裹上了黃綠色的帆布雨衣。
土路上泥濘不堪騎不動了,他就腳下一呲一滑的推著沾滿黃泥的自行車,使出了吃奶的勁,累的氣喘籲籲,頭頂上早就熱騰騰的冒了汗,終於看到了磚廠的大門。
許麗娜正在王小慶的辦公室裏,此時把嬌小的身子坐在他的腿上,鞋尖一顛一顛的嬉笑著。
王小慶一隻手摟著她的腰,一隻手剛要拿起瓶子倒酒,這時聽到了敲門聲。
大雨天的夜晚閑來無事,兩個人支起了銅火鍋。羊肉片鴨血粉條茼蒿的擺了半張桌子,酒瓶子剛剛打開。
聽到敲門聲,許麗娜連忙起身過來開門。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坐下喝幾杯”,王小慶也算是村裏場麵上的人物,連忙招呼著張曉琪。
“我就不喝酒了。過來問問場長,我媳婦找不到了。這事兒怎麽辦啊?”張曉琪掀開厚重雨衣的帽子。
此時的他身上是水,腳上是泥,頭上是汗,心裏是火,哪有坐下來喝酒的閑心。
王小慶不禁和許麗娜對視一眼。劉梅和王寶銅前後腳請假,難道是兩個人私奔了?
其實對於劉梅和王寶銅的事情,王小慶多多少少的有過一點兒耳聞。晚上打著手電巡夜的時候,他也偶爾看到大辦公室裏隻有他們兩個在看電視,但沒有看到什麽實質性的內容。
王小慶也就沒往那事兒上想,隻想著劉梅大著他四五歲,不會發生什麽閑事兒,哪想到老牛吃上了嫩草。
村裏七事八事的已經夠鬧心的了,能省心就別費心,王小慶還是寧信其無不信其有。
“你媳婦說去看看她姥姥,要住幾天,跟我請假了”,王小慶詫異的說著。
“我剛才去過她姥姥家了,她根本就沒去。現在人找不到了”,張曉琪氣哼哼的說。
“妹妹能到哪裏去呢?”他悄悄走向場長辦公室,那屋裏隻亮著一盞小台燈,窗簾拉的嚴嚴實實,映出兩個人忽遠忽近的身影和“嘻嘻”的笑聲,隨後又傳出來吱吱呀呀的床板的聲音。
他分辨出這是王小慶和妹妹許麗娜的聲音。這時候給他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敲門進去。
擔心原路返回遇到熟人,許強高抬腿輕落步的離開窗前,繞道去了房後的小路,準備第二天再說。
不曾想第二排房子,亮著小燈的第三間,劉梅住的房間傳來一男一女細碎的說話聲。
屋裏劉梅和王寶銅正說著出去旅遊的事兒,被窗外的許強聽了個正著。
想起王寶銅搶了他的飯碗,許強本想立馬就捉奸,又怕動起手來,自己打不過王寶銅。要是再驚動了前排屋裏王小慶和許麗娜的好事,那更是得不償失了。
“等著,爺爺會有報複你們的一天”,許強恨恨的離開了磚場。
牌桌上贏來的錢,被許二山又要了回去。張曉琪著實賭氣上火,發誓從此遠離賭場,洗心革麵。
他家有祖傳的做豆腐生意,鹵水點豆腐、一點一個準,比起後起之秀的石膏豆腐好吃多了。
戒了麻將,他便重操祖業,跟他爹學起做豆腐的手藝。
他爹見他學了好,心裏高興的無可無不可的,滿心滿意的傳授著手藝。
爺兒倆每天做完豆腐裝上三輪車,張曉琪傍晚便蹬上車沿街叫賣,充電喇叭裏錄製的“老張家豆腐”、“老張家豆腐”的聲音響徹在三街兩巷。
這一天許強聞聲出來買豆腐,裝作閑聊似的問著張曉琪:“你媳婦這兩天沒在場裏上班吧?”
“雨季磚場事兒少,去她姥姥家裏了。她娘去世早,多虧姥姥把她帶大”,張曉琪一邊撿著豆腐,一邊和許強說著話。
“是嗎?去姥姥家裏了?嗬嗬嗬,好啊,好!”許強笑嗬嗬的看了張曉琪一眼。
感覺他話裏有話,想再問問,許強已扭身進了院門。
這兩個人同在磚場上班,媳婦是不是有事兒瞞著自己?難道是勾三搭四的老毛病又犯了?
自從賭博贏來的錢被追回,劉梅就沒給過他笑臉,兩口子的床上恩愛日漸稀少,要多不如意有多不如意,實在是讓他頭疼不已。
可最近半年來,張曉琪明顯感覺到劉梅有了變化,下班回家話也多了,也能看到一次兩次的笑臉了,走路的步子變得輕盈了,眼睛像雨後的天空一樣明澈了,往日裏那種死氣沉沉的神色已經一掃而光。
張曉琪感覺到了一點兒不對頭,但這事情隻是懷疑可沒法問。他又惹不起媳婦,隻能自己多留心。
劉梅說要看看姥姥去,那是應該的。八十多歲的老人,黃土埋到脖頸就剩下個腦袋,絕對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算來劉梅出去一天了,到第二天的時候,閨女說明天要開家長會,要媽媽參加。
張曉琪說:“爸爸給你參加家長會,不是一樣嗎?”
閨女說:“那可不行。我和同桌說好了,這次都是媽媽去,看看誰的媽媽更漂亮。”
實在拗不過寶貝閨女,張曉琪讓爹出去賣豆腐,自己騎車去鄰村姥姥家接劉梅。
暑天的天氣說變就變。
騎車還沒到半路,烏雲已黑壓壓的遮住了天空,遠處傳來悶雷的聲音。
一場暴雨劈頭蓋臉的傾盆而下,強勁的東南風吹的他搖搖晃晃。
張曉琪費勁的蹬著自行車,到了鄰村姥姥家,已經讓雨水澆透了全身,頭發濕淋淋的貼到了腦門兒上。
姥姥顫巍巍的開了門,差點認不出他來,趕緊讓進屋裏,給他找出了兒子生前留下的舊衣服,“這大雨泡天的,你咋還往外跑啊?這是路過姥姥家嗎?”
給他倒了碗熱水,聽說是來找他媳婦。姥姥說:“劉梅沒過來啊。”
老太太不會說瞎話,可這天氣,她能上哪兒去呢?難道媳婦失蹤了?
聯想到半年來媳婦的變化,張曉琪越想越感覺不對勁,放下水碗就要起身告辭。
“你穿上雨靴子和雨衣吧,這孩子啊”,姥姥嘟囔著給他翻找著。
村外土路上的雨水聚集到了低窪處,閃電亮起的瞬間,能望見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白色水坑。
張曉琪蹬上了黑色的大雨靴,身上裹上了黃綠色的帆布雨衣。
土路上泥濘不堪騎不動了,他就腳下一呲一滑的推著沾滿黃泥的自行車,使出了吃奶的勁,累的氣喘籲籲,頭頂上早就熱騰騰的冒了汗,終於看到了磚廠的大門。
許麗娜正在王小慶的辦公室裏,此時把嬌小的身子坐在他的腿上,鞋尖一顛一顛的嬉笑著。
王小慶一隻手摟著她的腰,一隻手剛要拿起瓶子倒酒,這時聽到了敲門聲。
大雨天的夜晚閑來無事,兩個人支起了銅火鍋。羊肉片鴨血粉條茼蒿的擺了半張桌子,酒瓶子剛剛打開。
聽到敲門聲,許麗娜連忙起身過來開門。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坐下喝幾杯”,王小慶也算是村裏場麵上的人物,連忙招呼著張曉琪。
“我就不喝酒了。過來問問場長,我媳婦找不到了。這事兒怎麽辦啊?”張曉琪掀開厚重雨衣的帽子。
此時的他身上是水,腳上是泥,頭上是汗,心裏是火,哪有坐下來喝酒的閑心。
王小慶不禁和許麗娜對視一眼。劉梅和王寶銅前後腳請假,難道是兩個人私奔了?
其實對於劉梅和王寶銅的事情,王小慶多多少少的有過一點兒耳聞。晚上打著手電巡夜的時候,他也偶爾看到大辦公室裏隻有他們兩個在看電視,但沒有看到什麽實質性的內容。
王小慶也就沒往那事兒上想,隻想著劉梅大著他四五歲,不會發生什麽閑事兒,哪想到老牛吃上了嫩草。
村裏七事八事的已經夠鬧心的了,能省心就別費心,王小慶還是寧信其無不信其有。
“你媳婦說去看看她姥姥,要住幾天,跟我請假了”,王小慶詫異的說著。
“我剛才去過她姥姥家了,她根本就沒去。現在人找不到了”,張曉琪氣哼哼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