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彌連忙應聲而去,走出院子就去了盛家在的地方,告知她們即刻便能去殿內上香了。
大娘子有些詫異,但也都等得太不耐煩了,於是沒想許多就去了。一行人走的時候,昭蘭總感覺有人在看著自己,她回過頭,遠遠地似乎瞧見了一位女子扶著一個老夫人,因為她們似乎在看著自己,昭蘭便遠遠向她們行了個禮,而後轉身跟上了盛家姊妹的步伐。
身後的沈家夫人抹著淚,一旁的女子看著昭蘭的背影也歎了口氣。
“母親瞧,妹妹被盛家養的很好。”
“骨肉分離,怎麽能說好呢?”
原來當日,沈夫人年長生下一女才起了小名昭兒,隻是一出生便從胎裏帶了弱症,便有一個和尚來了他家說,是他先人殺孽太重,因果讓這孩子擔著了,若要破此因果,說孩子長到十五歲前都是不能以沈家女的身份教養的,十歲之前更是見麵都不可,否則,她定然活不過二十歲。
沈家夫人再舍不得也隻好將昭兒送去他人家寄養,最好不是京城人家的。此時便想到了當日閨閣中的朋友,原是勇毅侯獨女,現要陪著養子去揚州赴任,沒個幾年是回不來的。
她上門哭求,好說歹說,又是許諾了許多,更是帶了沈昭幾輩子在盛家都吃穿不盡的銀錢,盛家老太太才終於鬆口。說來也奇,昭兒來了盛家身子骨果然好了。於是沈家諸人對此言更是深信不疑。
從此,沈家沒了嫡幼女沈昭兒,盛家多了七小姐盛昭蘭。
時至今日,沈家夫人還是隻敢遠遠地瞧上一眼。哪怕昭兒的及笄之期已近,可沈夫人仍舊沒法子讓昭兒認祖歸宗。
“如今汴京兗王雍王爭奪儲君之位牽扯太多,宗全亦不能獨善其身,此時接妹妹回家,妹妹又是及笄之齡,婚事上怕不能從心了。”沈從英說道,她便是方才沈夫人邊上的女子,此時已是宗室趙宗全的妻子。
沈夫人抹著淚說道,“你這個妹妹,從小一點福沒享到,她是為沈家擋了災,如今接回來,我是要多留幾年的,我要多瞧瞧我的昭兒。”
“母親的意思我明白,可許多事,由不得沈家,也由不得宗全。”沈從英說道。
沈夫人看著盛家的背影不見了,便長歎了一口氣,說道,“罷了,你明日登門,不,不必登門,悄悄如之前那樣去給盛家送些東西,多些釵環衣裳,昭兒是愛俏的年紀,一定喜歡。”
沈從英聽了心中也覺得難受,連忙應聲說道,“好,我那邊還有好些鮮亮緞子,都去給了妹妹,遠遠我也能瞧出妹妹容貌遠勝於我,倒像母親年輕時候的模樣”。
沈夫人想著,略笑了,但心中還是許多的無奈和酸楚。她對不起她的女兒,他們沈家都對不起昭兒。
此刻的沈昭,盛家昭蘭早忘卻了護國寺中遠遠一眼的二人,她特特求了一個平安符,是她趁著大娘子聊捐香油,去了一邊為二哥哥求的,她想著過去便親自送給二哥哥。
可回去的路上,昭蘭便想到了洗墨說的話,她微微垂下了眉眼,一旁的明蘭發覺了她的低落,好奇道,“七妹妹,怎麽了?”
“二哥哥現在準備會試,是不是很忙啊?”昭蘭問道,她袖子裏捏著平安符,眼裏是淡淡的失落。
明蘭想了想,恐怕是二哥哥最近忙於學業忽視了七妹妹,讓七妹妹難過了,她這樣想著便開口回道,“自然是很忙的,我原準備給二哥哥三哥哥做個護膝,到時候進了考場說不定可以用得上,不如二哥哥的你來做,我另送個別的?”
“多謝六姐姐!”昭蘭想著,便覺得不錯,二哥哥在考場若能用上自己做的東西,那便再好不過了。
她笑著謝過,而後回了盛府便去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做一個好的護膝來給二哥哥,一邊的洗墨見自家姑娘求了平安符,便知道是給二公子求的,想著回來恐怕又免不了見麵,沒成想姑娘回來竟沒去二公子那裏,倒是稀奇,不過,姑娘何時對針線有了興致?
恰好這時候祖母房裏的嬤嬤來了,送來了好些好緞子皮子,還有些珠寶首飾的,說是給小姐用。昭蘭過來,尋常定是要撲到首飾那邊的,但今日她看著一旁的好皮子眼睛閃著光。
“就是你了。”
說做便做,她這次是打定主意隻送護膝和平安符,之後都不去見二哥哥的,讓二哥哥好生準備會試,她也想讓二哥哥曉得,昭兒是很懂事的。
但盛長柏卻不知道昭蘭的心思。他自那日被昭蘭身邊的洗墨“規勸”過,昭蘭便再也沒踏入過自己這地方,連差人送個東西也沒,他心中想到,大約是洗墨也好好“規勸”了一番昭蘭,昭兒或許聽了。這是好事,盛長柏心想,可見不到昭蘭的日子實在難熬,他隻得每日裏沉浸在經史文章中,倒是一日比一日寡言,除了讀書便是做文章。不得不說,效率倒是快了許多,但心頭愁緒隻多不少。
他時常喊來汗牛,問一問七姑娘今日如何?孔嬤嬤有沒有罰她?姊妹之間可有人欺負她?
汗牛如實回稟,這時候長柏才發覺,昭兒沒有他也還是活的很好。可他沒有昭兒,卻覺得這具軀殼便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他幾乎失去了他自己,或許是他的三魂七魄還綁在昭兒的身上。可他們間的情,沒有昭兒的步步引路,盛長柏不敢前進一步。
他一直沒去找她。哪怕覺得自己能承受的已經到達了極限。
直到昭蘭費盡心思做好的護膝連帶著護身符一起送到了她眼前,盛長柏聽著仆從的傳話,如蒙大赦。他看著護膝上密密的針腳,幾乎想到了這些天的日日夜夜,昭蘭拿著自己都覺得陌生的針線給這副護膝縫補刺繡的模樣,她一定是受傷了,他突然想到,昭蘭是很不會這些的,傷了手指實在是尋常。
哪怕明日就要會試,他也等不了了,他想見她。
大娘子有些詫異,但也都等得太不耐煩了,於是沒想許多就去了。一行人走的時候,昭蘭總感覺有人在看著自己,她回過頭,遠遠地似乎瞧見了一位女子扶著一個老夫人,因為她們似乎在看著自己,昭蘭便遠遠向她們行了個禮,而後轉身跟上了盛家姊妹的步伐。
身後的沈家夫人抹著淚,一旁的女子看著昭蘭的背影也歎了口氣。
“母親瞧,妹妹被盛家養的很好。”
“骨肉分離,怎麽能說好呢?”
原來當日,沈夫人年長生下一女才起了小名昭兒,隻是一出生便從胎裏帶了弱症,便有一個和尚來了他家說,是他先人殺孽太重,因果讓這孩子擔著了,若要破此因果,說孩子長到十五歲前都是不能以沈家女的身份教養的,十歲之前更是見麵都不可,否則,她定然活不過二十歲。
沈家夫人再舍不得也隻好將昭兒送去他人家寄養,最好不是京城人家的。此時便想到了當日閨閣中的朋友,原是勇毅侯獨女,現要陪著養子去揚州赴任,沒個幾年是回不來的。
她上門哭求,好說歹說,又是許諾了許多,更是帶了沈昭幾輩子在盛家都吃穿不盡的銀錢,盛家老太太才終於鬆口。說來也奇,昭兒來了盛家身子骨果然好了。於是沈家諸人對此言更是深信不疑。
從此,沈家沒了嫡幼女沈昭兒,盛家多了七小姐盛昭蘭。
時至今日,沈家夫人還是隻敢遠遠地瞧上一眼。哪怕昭兒的及笄之期已近,可沈夫人仍舊沒法子讓昭兒認祖歸宗。
“如今汴京兗王雍王爭奪儲君之位牽扯太多,宗全亦不能獨善其身,此時接妹妹回家,妹妹又是及笄之齡,婚事上怕不能從心了。”沈從英說道,她便是方才沈夫人邊上的女子,此時已是宗室趙宗全的妻子。
沈夫人抹著淚說道,“你這個妹妹,從小一點福沒享到,她是為沈家擋了災,如今接回來,我是要多留幾年的,我要多瞧瞧我的昭兒。”
“母親的意思我明白,可許多事,由不得沈家,也由不得宗全。”沈從英說道。
沈夫人看著盛家的背影不見了,便長歎了一口氣,說道,“罷了,你明日登門,不,不必登門,悄悄如之前那樣去給盛家送些東西,多些釵環衣裳,昭兒是愛俏的年紀,一定喜歡。”
沈從英聽了心中也覺得難受,連忙應聲說道,“好,我那邊還有好些鮮亮緞子,都去給了妹妹,遠遠我也能瞧出妹妹容貌遠勝於我,倒像母親年輕時候的模樣”。
沈夫人想著,略笑了,但心中還是許多的無奈和酸楚。她對不起她的女兒,他們沈家都對不起昭兒。
此刻的沈昭,盛家昭蘭早忘卻了護國寺中遠遠一眼的二人,她特特求了一個平安符,是她趁著大娘子聊捐香油,去了一邊為二哥哥求的,她想著過去便親自送給二哥哥。
可回去的路上,昭蘭便想到了洗墨說的話,她微微垂下了眉眼,一旁的明蘭發覺了她的低落,好奇道,“七妹妹,怎麽了?”
“二哥哥現在準備會試,是不是很忙啊?”昭蘭問道,她袖子裏捏著平安符,眼裏是淡淡的失落。
明蘭想了想,恐怕是二哥哥最近忙於學業忽視了七妹妹,讓七妹妹難過了,她這樣想著便開口回道,“自然是很忙的,我原準備給二哥哥三哥哥做個護膝,到時候進了考場說不定可以用得上,不如二哥哥的你來做,我另送個別的?”
“多謝六姐姐!”昭蘭想著,便覺得不錯,二哥哥在考場若能用上自己做的東西,那便再好不過了。
她笑著謝過,而後回了盛府便去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做一個好的護膝來給二哥哥,一邊的洗墨見自家姑娘求了平安符,便知道是給二公子求的,想著回來恐怕又免不了見麵,沒成想姑娘回來竟沒去二公子那裏,倒是稀奇,不過,姑娘何時對針線有了興致?
恰好這時候祖母房裏的嬤嬤來了,送來了好些好緞子皮子,還有些珠寶首飾的,說是給小姐用。昭蘭過來,尋常定是要撲到首飾那邊的,但今日她看著一旁的好皮子眼睛閃著光。
“就是你了。”
說做便做,她這次是打定主意隻送護膝和平安符,之後都不去見二哥哥的,讓二哥哥好生準備會試,她也想讓二哥哥曉得,昭兒是很懂事的。
但盛長柏卻不知道昭蘭的心思。他自那日被昭蘭身邊的洗墨“規勸”過,昭蘭便再也沒踏入過自己這地方,連差人送個東西也沒,他心中想到,大約是洗墨也好好“規勸”了一番昭蘭,昭兒或許聽了。這是好事,盛長柏心想,可見不到昭蘭的日子實在難熬,他隻得每日裏沉浸在經史文章中,倒是一日比一日寡言,除了讀書便是做文章。不得不說,效率倒是快了許多,但心頭愁緒隻多不少。
他時常喊來汗牛,問一問七姑娘今日如何?孔嬤嬤有沒有罰她?姊妹之間可有人欺負她?
汗牛如實回稟,這時候長柏才發覺,昭兒沒有他也還是活的很好。可他沒有昭兒,卻覺得這具軀殼便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他幾乎失去了他自己,或許是他的三魂七魄還綁在昭兒的身上。可他們間的情,沒有昭兒的步步引路,盛長柏不敢前進一步。
他一直沒去找她。哪怕覺得自己能承受的已經到達了極限。
直到昭蘭費盡心思做好的護膝連帶著護身符一起送到了她眼前,盛長柏聽著仆從的傳話,如蒙大赦。他看著護膝上密密的針腳,幾乎想到了這些天的日日夜夜,昭蘭拿著自己都覺得陌生的針線給這副護膝縫補刺繡的模樣,她一定是受傷了,他突然想到,昭蘭是很不會這些的,傷了手指實在是尋常。
哪怕明日就要會試,他也等不了了,他想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