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後宮,安逸極了。
妃嬪們提前就進入了養老期,一個個倒也過得不錯。
慧貴妃日日圍著永璉轉悠,偶爾想和嫻妃鬥幾句嘴,嫻妃卻也不是個那麽好欺負的,常常四兩撥千斤,便把慧貴妃推回去了。二人其實並沒有多大仇怨,加上現在都對皇上灰心了,倒也和解了許多,海蘭看到姐姐放下了,自然是高興不已。
其餘妃嬪,仍舊是那個樣子。好在皇後從不苛待她們,好吃好喝養著,她們樂得如此。
隻除了金玉妍日日被玫貴人磋磨,但任誰看了,也隻能說一句該!那可是生生害死了人家的孩子,一出生便沒了氣息。這放在誰的身上不恨之入骨?
對於玫貴人的行為,帝後二人自然是知道的,甚至連太後都在縱著玫貴人如此,要知道玫貴人可是太後的棋子,原本她老人家是很期待玫貴人這一胎的,偏偏這個金玉妍,下了如此狠手。
若非她手下的貞淑招供,倒是無人知曉居然是她所為。
貞淑的嘴其實很硬,慎刑司的刑罰都過了一遍也沒鬆口,還是弘曆遣李玉捎去的話頗見成效。
“此刻招供,此事不與玉氏一族相幹,再拖下去,朕便說不準了。”
在貞淑心裏,玉氏的榮耀存亡遠比這個金玉妍重要。
其實在金玉妍心中,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作為貢品進入王府,她又何曾是甘心的,可為了世子,為了玉氏,作為玉氏最美的女子,她隻得如此。隻是這一次,她注定沒法給玉氏帶來榮光,沒法庇佑她的世子殿下。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若有來世,金玉妍情願守在故鄉,守在玉氏,紫禁城的風景再好,也比不過故鄉的一輪明月。
她屈膝坐在破敗的屋子裏,看向窗外那一輪明月。
明月皎皎,卻不能帶她回家。明日等待她的隻有可以預見的折磨與痛苦,可金玉妍不想死,她還抱著期待,這一生如此潦草,可她還念著那一年王府,世子的那一抹笑。
世子會來帶她回家的,或許。
其實金玉妍自己,心中都覺得這個指望,好笑。貢品,沒有要回的道理。
......
後宮進入了很和諧的時候,和諧到皇帝和皇後去禦花園遇到妃嬪,大家遠遠行禮,都懶得上前現眼。
帝後相和,自己非要攪和,何苦來?不如養老。
但正值好年華的妃嬪們想著養老,真正應該頤養天年的太後,卻不這麽想。
這後宮太安靜了,安靜到讓她這個太後幾乎找不到地方插手一點,安靜到大家幾乎要把她給忘記了,太後忍受不了這樣的安靜。
她還是不太相信,皇帝真的是一顆心綁在了皇後身上。
所以這一日宴會之上,她帶來了一個女子,葉赫那拉意歡。
意歡看著皇帝的眼神很不一樣,阿昭想了想,看了一眼和海蘭說笑的嫻妃,那是嫻妃從前看向皇帝的眼神。
明白了什麽的阿昭看了一眼身邊的弘曆,意思很明顯,喏,你的桃花,自己解決。
弘曆咳了咳,看向殿中含情脈脈看向自己的女子,這是太後舉薦,倒是不好直接打發,最好是讓這女子自己知難而退最好。
想到方才女子吟唱的詩詞,弘曆心中有了成算,他看向意歡說道,“看你的歌舞,應當是個飽讀詩書的才女,既為才女,可曾讀過本朝納蘭容若的詩詞?”
意歡不解皇帝的意思,但還是點頭,“自然是讀過的。”
說起來,這位著名的大詞人和意歡還是沾親帶故。意歡是納蘭明珠的曾孫女,而納蘭容若是納蘭明珠的兒子。
妃嬪們也都不解皇帝的意思,平日裏也沒見皇上多喜歡這位納蘭容若啊?
弘曆看了一眼已經抿唇的阿昭,明白身邊之人已然知道自己要開口說什麽了。
“他有一闕畫堂春,寫得不錯。”
意歡一怔,一生一代一雙人?
“朕與皇後,再無旁人。生則同衿,百年之後,死則同穴。”弘曆說道。
阿昭笑著看向他,神情溫柔,輕聲道,“皇上萬歲!”
“那皇後九千九百九十九歲。”弘曆回道。
阿昭疑惑,問道,“為什麽偏隻比你少一歲?”
弘曆一震,對啊?為何如此?
為何自己會覺得阿昭會先自己一步離開呢?
妃嬪們提前就進入了養老期,一個個倒也過得不錯。
慧貴妃日日圍著永璉轉悠,偶爾想和嫻妃鬥幾句嘴,嫻妃卻也不是個那麽好欺負的,常常四兩撥千斤,便把慧貴妃推回去了。二人其實並沒有多大仇怨,加上現在都對皇上灰心了,倒也和解了許多,海蘭看到姐姐放下了,自然是高興不已。
其餘妃嬪,仍舊是那個樣子。好在皇後從不苛待她們,好吃好喝養著,她們樂得如此。
隻除了金玉妍日日被玫貴人磋磨,但任誰看了,也隻能說一句該!那可是生生害死了人家的孩子,一出生便沒了氣息。這放在誰的身上不恨之入骨?
對於玫貴人的行為,帝後二人自然是知道的,甚至連太後都在縱著玫貴人如此,要知道玫貴人可是太後的棋子,原本她老人家是很期待玫貴人這一胎的,偏偏這個金玉妍,下了如此狠手。
若非她手下的貞淑招供,倒是無人知曉居然是她所為。
貞淑的嘴其實很硬,慎刑司的刑罰都過了一遍也沒鬆口,還是弘曆遣李玉捎去的話頗見成效。
“此刻招供,此事不與玉氏一族相幹,再拖下去,朕便說不準了。”
在貞淑心裏,玉氏的榮耀存亡遠比這個金玉妍重要。
其實在金玉妍心中,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作為貢品進入王府,她又何曾是甘心的,可為了世子,為了玉氏,作為玉氏最美的女子,她隻得如此。隻是這一次,她注定沒法給玉氏帶來榮光,沒法庇佑她的世子殿下。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若有來世,金玉妍情願守在故鄉,守在玉氏,紫禁城的風景再好,也比不過故鄉的一輪明月。
她屈膝坐在破敗的屋子裏,看向窗外那一輪明月。
明月皎皎,卻不能帶她回家。明日等待她的隻有可以預見的折磨與痛苦,可金玉妍不想死,她還抱著期待,這一生如此潦草,可她還念著那一年王府,世子的那一抹笑。
世子會來帶她回家的,或許。
其實金玉妍自己,心中都覺得這個指望,好笑。貢品,沒有要回的道理。
......
後宮進入了很和諧的時候,和諧到皇帝和皇後去禦花園遇到妃嬪,大家遠遠行禮,都懶得上前現眼。
帝後相和,自己非要攪和,何苦來?不如養老。
但正值好年華的妃嬪們想著養老,真正應該頤養天年的太後,卻不這麽想。
這後宮太安靜了,安靜到讓她這個太後幾乎找不到地方插手一點,安靜到大家幾乎要把她給忘記了,太後忍受不了這樣的安靜。
她還是不太相信,皇帝真的是一顆心綁在了皇後身上。
所以這一日宴會之上,她帶來了一個女子,葉赫那拉意歡。
意歡看著皇帝的眼神很不一樣,阿昭想了想,看了一眼和海蘭說笑的嫻妃,那是嫻妃從前看向皇帝的眼神。
明白了什麽的阿昭看了一眼身邊的弘曆,意思很明顯,喏,你的桃花,自己解決。
弘曆咳了咳,看向殿中含情脈脈看向自己的女子,這是太後舉薦,倒是不好直接打發,最好是讓這女子自己知難而退最好。
想到方才女子吟唱的詩詞,弘曆心中有了成算,他看向意歡說道,“看你的歌舞,應當是個飽讀詩書的才女,既為才女,可曾讀過本朝納蘭容若的詩詞?”
意歡不解皇帝的意思,但還是點頭,“自然是讀過的。”
說起來,這位著名的大詞人和意歡還是沾親帶故。意歡是納蘭明珠的曾孫女,而納蘭容若是納蘭明珠的兒子。
妃嬪們也都不解皇帝的意思,平日裏也沒見皇上多喜歡這位納蘭容若啊?
弘曆看了一眼已經抿唇的阿昭,明白身邊之人已然知道自己要開口說什麽了。
“他有一闕畫堂春,寫得不錯。”
意歡一怔,一生一代一雙人?
“朕與皇後,再無旁人。生則同衿,百年之後,死則同穴。”弘曆說道。
阿昭笑著看向他,神情溫柔,輕聲道,“皇上萬歲!”
“那皇後九千九百九十九歲。”弘曆回道。
阿昭疑惑,問道,“為什麽偏隻比你少一歲?”
弘曆一震,對啊?為何如此?
為何自己會覺得阿昭會先自己一步離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