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才,在做什麽?”阿昭看向進忠。
進忠跪在阿昭麵前,磕頭如搗蒜,他該死啊,他的貪欲為主兒招來了禍事。
知道了事情原委的阿昭看著進忠,這個侍奉她有段時日的大太監。
“我留不得你了。”阿昭說道。
進忠抬頭,看著她,絲毫沒有怨懟,他隻是後悔,為什麽自己不能再忍一忍?小心一些,弄成這樣的局麵,害的主兒如此被動,也讓自己不能再侍奉主兒身邊。
......
皇帝帶著自己的一雙兒女回了乾清宮,他越想越氣,卻又覺得不能隻是如此。
他來到了方才的禦花園,海蘭早就離開了,他隨便扯了一個種花的宮女,也沒管她姿色如何,便對著李玉說道,“封為貴人。”
李玉震驚抬頭,想勸一勸皇帝,卻發覺皇帝離那宮女遠極了,目光還在一直看向坤寧宮的地方,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皇帝是在和皇後娘娘置氣呢!
對於皇帝的幼稚行為,阿昭並不著急也不在意,李玉早就和她說得清清楚楚,這幾日皇帝說是日日召幸新人,但事實上敷衍極了,連人家貴人的臉都沒見。
但皇後知道並不代表後宮諸人不知道啊,她們以為皇後的專寵被打破了,那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一時之間禦花園裏,美人層出不窮。
乾清宮內皇帝也是煩不勝煩,原本想著過幾日阿昭就會氣急敗壞來找他和好,可誰成想,阿昭沒來找他,後宮這群安分了這麽多天的妃嬪一個個和打了雞血似得,日日往這裏送這種湯水糕點,怎麽,是覺得朕和皇後鬧脾氣會被餓死嗎?
阿昭也是被前來探口風的妃嬪們弄得煩不勝煩,加上許久不見兩個孩子了,實在想念。
所以這一日,她終於踏足了乾清宮。
隻是不巧,皇上沒見到她卻見到了魏嬿婉。
阿昭當了皇後之後將請安之日改為初一十五,加上魏嬿婉這個貴人冊封很兒戲,並沒有儀式,所以魏嬿婉倒是時至今日沒見過傳說中寵冠六宮風姿綽約的皇後娘娘。
這幾日來乾清宮的妃嬪很多,雖然都見不到皇帝,但日日被“召幸”的魏嬿婉卻能和他們打個照麵。
今日,魏嬿婉看到了阿昭,見她穿著不新不舊的衣服,頭上的首飾也並不多華貴(她是個不識貨的)自然以為這是哪個不受寵的妃嬪要邀寵了。
她在阿昭麵前擺弄著內務府新送來的釵環,衝阿昭說道,”我勸你呢,還是回宮待著,皇帝是懶得見你們的。“
阿昭挑了挑眉,笑道,“果真嗎?”
魏嬿婉瞥了她一眼,被她輕蔑的語氣刺激到,想到皇帝日日召幸卻根本不見她,但又抖擻起來,這隻有皇帝和她自己清楚。
“你也不瞧瞧自己,”魏嬿婉說著打量著阿昭,蓮心皺眉想要上前嗬斥她,卻被阿昭的眼神攔住了。
魏嬿婉越看越覺得心虛,皇帝後宮有這樣的絕色,居然還能不為所動,真是稀奇,但心中如此想著,口中魏嬿婉卻不願意長他人威風,她哼了一聲說道,“舊人如何比得了新人呢?”
她說完,卻發現麵前的女子笑了笑,這笑和方才輕蔑的笑又是不一樣的,好似有些嘲弄。
“阿昭!”
這是,皇帝的聲音。魏嬿婉回頭,看到了快步走來的皇帝,而後又看見皇帝身邊的宮人畢恭畢敬地向方才被自己好一通排揎的人行禮,“奴才參加皇後娘娘。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好了,人都到齊了。”阿昭懶懶開口,她抬眼看了一眼弘曆,眼神很冷,弘曆心中微顫。
“啪——”
魏嬿婉捂著臉不可置信,她看向阿昭,卻瞧見她不緊不慢地拿起帕子,擦起了手。
而一旁的皇帝,對,皇後已經失寵了,這樣在皇帝麵前掌摑妃嬪,他定然不會放過的。
皇帝怒氣衝衝走到皇後麵前,捧起了那隻手,心疼道,“這種事讓旁人做就好,仔細手疼,我瞧瞧,都紅了。”
魏嬿婉:......
阿昭拿回了自己的那隻手,瞥了皇帝一眼,抬腳走進了乾清宮。
皇帝也跟在皇後身邊,走了進去。
魏嬿婉如夢初醒,原來她去乾清宮,連通傳都不需要啊。
......
“皇上沒聽見嗎?”
“那位貴人說,”阿昭說道,“舊人不如新人。”
弘曆隻覺得背後都在冒汗,恨不得將門口的魏嬿婉淩遲。
“胡說八道!”弘曆為自己辯解,“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自然是舊人最好。”
“哦~”阿昭笑了笑,“是嫻妃,或是先皇後?”
“阿昭!”弘曆急得臉都有些紅,“我隻心儀你。”
“現在不合適教養皇子公主?”
“我當時,我當時氣急了。”弘曆開口,其實現在還是氣,看見那個太監想要湊到阿昭麵前,他就是出離得憤怒。
“日後,再也不會見到他了。”阿昭看了他一眼,如此說道,“無論你我。”
弘曆點點頭,他也不願意計較這些了,隻不過是阿昭太好了,旁人總想要覬覦。
這些天二人都沒見過麵,他都快憋死了,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
“那個貴人,我從未碰過她!”弘曆說道,“我連她的模樣我都不知道,賜死還是冷宮,全聽阿昭的。”
“哦——”阿昭應了一聲,卻沒打算這麽快就原諒這個男人,一生氣就封個貴人,內務府平白無故又要養個閑人,這毛病得改!
“把永珹、淑寧帶過來。”阿昭說道,“讓我這個不配教養皇子公主的額娘瞧瞧他們吧!”
弘曆幾乎想要挖個坑把自己埋起來,一朝怒火攻心,說的話便被這小小女子記了一輩子。
帝後和好,皇帝這些時日都留宿坤寧宮,乾清宮幾乎成了擺設。
後宮嬪妃也都消停了,禦花園重回當日的寧靜。
就在這時候,粘杆處一直在調察的事有了眉目,也多虧他們一直秘密盯著,當日那個小太監竟有一個妹妹在宮外,已經嫁人還懷了孩子,若不是多日調查,還真是難以發現。
前些日子,這個小太監的妹妹手中突然多了一筆財寶,數量還不少。這些財寶都沒有記號,並不能知道是從何而來,原本就隻是如此了,誰知道那一日太監妹妹分娩,難產之時口中含著人參,大約是生產時候沒注意掉落了一點人參須在地上,被粘杆處的發現拾走了。
便是這一點人參須,他們瞧出市麵之上根本沒有這樣好的高麗參,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嘉貴人之處。果然,其宮女貞淑便是最好的突破口。
嫻妃終於得出冷宮,海蘭在門口迎接她。
而嘉貴人,阿昭讓皇帝留她一命,褫奪封號,貶為答應。
反正她死了,玉氏依舊會送人過來,不如留著知道自己永遠不能得寵的嘉貴人,省事些。
留她一命,也沒說讓她好好活著。畢竟查出來的,她的手上可沾了不少血。也該讓玫貴人知道,害了自己孩子的,究竟是誰?
冤有頭,債有主。
人是要為自己做的事負起責任來。
進忠跪在阿昭麵前,磕頭如搗蒜,他該死啊,他的貪欲為主兒招來了禍事。
知道了事情原委的阿昭看著進忠,這個侍奉她有段時日的大太監。
“我留不得你了。”阿昭說道。
進忠抬頭,看著她,絲毫沒有怨懟,他隻是後悔,為什麽自己不能再忍一忍?小心一些,弄成這樣的局麵,害的主兒如此被動,也讓自己不能再侍奉主兒身邊。
......
皇帝帶著自己的一雙兒女回了乾清宮,他越想越氣,卻又覺得不能隻是如此。
他來到了方才的禦花園,海蘭早就離開了,他隨便扯了一個種花的宮女,也沒管她姿色如何,便對著李玉說道,“封為貴人。”
李玉震驚抬頭,想勸一勸皇帝,卻發覺皇帝離那宮女遠極了,目光還在一直看向坤寧宮的地方,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皇帝是在和皇後娘娘置氣呢!
對於皇帝的幼稚行為,阿昭並不著急也不在意,李玉早就和她說得清清楚楚,這幾日皇帝說是日日召幸新人,但事實上敷衍極了,連人家貴人的臉都沒見。
但皇後知道並不代表後宮諸人不知道啊,她們以為皇後的專寵被打破了,那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一時之間禦花園裏,美人層出不窮。
乾清宮內皇帝也是煩不勝煩,原本想著過幾日阿昭就會氣急敗壞來找他和好,可誰成想,阿昭沒來找他,後宮這群安分了這麽多天的妃嬪一個個和打了雞血似得,日日往這裏送這種湯水糕點,怎麽,是覺得朕和皇後鬧脾氣會被餓死嗎?
阿昭也是被前來探口風的妃嬪們弄得煩不勝煩,加上許久不見兩個孩子了,實在想念。
所以這一日,她終於踏足了乾清宮。
隻是不巧,皇上沒見到她卻見到了魏嬿婉。
阿昭當了皇後之後將請安之日改為初一十五,加上魏嬿婉這個貴人冊封很兒戲,並沒有儀式,所以魏嬿婉倒是時至今日沒見過傳說中寵冠六宮風姿綽約的皇後娘娘。
這幾日來乾清宮的妃嬪很多,雖然都見不到皇帝,但日日被“召幸”的魏嬿婉卻能和他們打個照麵。
今日,魏嬿婉看到了阿昭,見她穿著不新不舊的衣服,頭上的首飾也並不多華貴(她是個不識貨的)自然以為這是哪個不受寵的妃嬪要邀寵了。
她在阿昭麵前擺弄著內務府新送來的釵環,衝阿昭說道,”我勸你呢,還是回宮待著,皇帝是懶得見你們的。“
阿昭挑了挑眉,笑道,“果真嗎?”
魏嬿婉瞥了她一眼,被她輕蔑的語氣刺激到,想到皇帝日日召幸卻根本不見她,但又抖擻起來,這隻有皇帝和她自己清楚。
“你也不瞧瞧自己,”魏嬿婉說著打量著阿昭,蓮心皺眉想要上前嗬斥她,卻被阿昭的眼神攔住了。
魏嬿婉越看越覺得心虛,皇帝後宮有這樣的絕色,居然還能不為所動,真是稀奇,但心中如此想著,口中魏嬿婉卻不願意長他人威風,她哼了一聲說道,“舊人如何比得了新人呢?”
她說完,卻發現麵前的女子笑了笑,這笑和方才輕蔑的笑又是不一樣的,好似有些嘲弄。
“阿昭!”
這是,皇帝的聲音。魏嬿婉回頭,看到了快步走來的皇帝,而後又看見皇帝身邊的宮人畢恭畢敬地向方才被自己好一通排揎的人行禮,“奴才參加皇後娘娘。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好了,人都到齊了。”阿昭懶懶開口,她抬眼看了一眼弘曆,眼神很冷,弘曆心中微顫。
“啪——”
魏嬿婉捂著臉不可置信,她看向阿昭,卻瞧見她不緊不慢地拿起帕子,擦起了手。
而一旁的皇帝,對,皇後已經失寵了,這樣在皇帝麵前掌摑妃嬪,他定然不會放過的。
皇帝怒氣衝衝走到皇後麵前,捧起了那隻手,心疼道,“這種事讓旁人做就好,仔細手疼,我瞧瞧,都紅了。”
魏嬿婉:......
阿昭拿回了自己的那隻手,瞥了皇帝一眼,抬腳走進了乾清宮。
皇帝也跟在皇後身邊,走了進去。
魏嬿婉如夢初醒,原來她去乾清宮,連通傳都不需要啊。
......
“皇上沒聽見嗎?”
“那位貴人說,”阿昭說道,“舊人不如新人。”
弘曆隻覺得背後都在冒汗,恨不得將門口的魏嬿婉淩遲。
“胡說八道!”弘曆為自己辯解,“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自然是舊人最好。”
“哦~”阿昭笑了笑,“是嫻妃,或是先皇後?”
“阿昭!”弘曆急得臉都有些紅,“我隻心儀你。”
“現在不合適教養皇子公主?”
“我當時,我當時氣急了。”弘曆開口,其實現在還是氣,看見那個太監想要湊到阿昭麵前,他就是出離得憤怒。
“日後,再也不會見到他了。”阿昭看了他一眼,如此說道,“無論你我。”
弘曆點點頭,他也不願意計較這些了,隻不過是阿昭太好了,旁人總想要覬覦。
這些天二人都沒見過麵,他都快憋死了,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
“那個貴人,我從未碰過她!”弘曆說道,“我連她的模樣我都不知道,賜死還是冷宮,全聽阿昭的。”
“哦——”阿昭應了一聲,卻沒打算這麽快就原諒這個男人,一生氣就封個貴人,內務府平白無故又要養個閑人,這毛病得改!
“把永珹、淑寧帶過來。”阿昭說道,“讓我這個不配教養皇子公主的額娘瞧瞧他們吧!”
弘曆幾乎想要挖個坑把自己埋起來,一朝怒火攻心,說的話便被這小小女子記了一輩子。
帝後和好,皇帝這些時日都留宿坤寧宮,乾清宮幾乎成了擺設。
後宮嬪妃也都消停了,禦花園重回當日的寧靜。
就在這時候,粘杆處一直在調察的事有了眉目,也多虧他們一直秘密盯著,當日那個小太監竟有一個妹妹在宮外,已經嫁人還懷了孩子,若不是多日調查,還真是難以發現。
前些日子,這個小太監的妹妹手中突然多了一筆財寶,數量還不少。這些財寶都沒有記號,並不能知道是從何而來,原本就隻是如此了,誰知道那一日太監妹妹分娩,難產之時口中含著人參,大約是生產時候沒注意掉落了一點人參須在地上,被粘杆處的發現拾走了。
便是這一點人參須,他們瞧出市麵之上根本沒有這樣好的高麗參,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嘉貴人之處。果然,其宮女貞淑便是最好的突破口。
嫻妃終於得出冷宮,海蘭在門口迎接她。
而嘉貴人,阿昭讓皇帝留她一命,褫奪封號,貶為答應。
反正她死了,玉氏依舊會送人過來,不如留著知道自己永遠不能得寵的嘉貴人,省事些。
留她一命,也沒說讓她好好活著。畢竟查出來的,她的手上可沾了不少血。也該讓玫貴人知道,害了自己孩子的,究竟是誰?
冤有頭,債有主。
人是要為自己做的事負起責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