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紫色衣服的女子紅著臉,走到吳青庵麵前,為他倒酒。吳青庵看著她嬌羞的模樣,忍不住起了捉弄之心,假裝接杯的時候,輕輕撓了一下她的手腕。那女子沒想到他會這樣,嚇得手一鬆,酒杯“哐當”一聲掉在了地上。


    白於玉佯裝生氣,責備道:“你這丫頭,怎麽這麽不小心!”


    那女子紅著臉,撿起酒杯,含笑低頭,小聲說道:“您的手冷得像鬼手一樣,還硬要來捉我的手臂。”


    白於玉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既然如此,罰你自己唱一首歌,再跳個舞。”


    那女子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唱了起來,邊唱邊跳。她的舞姿優美動人,就像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吳青庵看得目不轉睛,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跳完舞後,穿淡白色衣服的女子飛快地倒了一杯酒,遞給吳青庵。吳青庵這時候已經有點喝多了,推辭說不能再喝了。那女子端著酒杯,臉上露出一絲羞愧的神色,猶豫了一下,便自己勉強喝了下去。


    吳青庵借著酒勁,仔細打量著這四個女子,越看越覺得她們風姿綽約,都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絕世美人。他忍不住對白於玉說:“白兄,在人間,我費盡心思,都難找到一個像這樣的美人;可你這兒一下子就有這麽多,真是讓我魂都快沒了。”


    白於玉笑著說:“吳兄,你心裏不是早已有了心儀的女子嗎?這些女子,恐怕入不了你的眼吧。”


    吳青庵連忙搖頭說:“我現在才知道,自己以前見識太少了。原來這世上還有這麽多美麗的女子。”


    白於玉見他這樣,便把所有的女子都叫到跟前,對吳青庵說:“吳兄,你要是喜歡,就自己選一個吧。”


    吳青庵看著這些女子,眼睛都花了,一時間猶豫不決,不知道該選哪個好。白於玉見紫色衣服的女子之前和吳青庵有過把臂之好,便笑著說:“就你吧,今晚去為吳公子鋪床疊被。”


    那女子聽了,臉一紅,微微點頭。吳青庵看著她,心裏既緊張又興奮。


    這一夜,吳青庵在這如夢如幻的仙境裏,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吳青庵在那仙境之中,與那紫衣女子共度良宵,兩人之間的纏綿之情,已然到了極致。屋內燭光搖曳,吳青庵看著眼前的紫衣女子,眼神中滿是眷戀與不舍,輕聲說道:“姑娘,此夜與你共度,是我吳青庵此生最難忘的時光。我想求姑娘一件禮物,也好讓我在人間時,能有個念想。”


    紫衣女子聞言,微微頷首,臉上泛起一抹紅暈,她抬起纖細的手腕,輕輕褪下那隻金鐲子,遞到吳青庵手中,聲音輕柔如春風拂柳:“這隻金鐲,你且收好。見它如見我。”吳青庵雙手接過,觸手溫熱,仿佛還帶著紫衣女子的體溫,他珍而重之地將金鐲藏入懷中。


    可就在這時,“砰”的一聲,門被猛地推開,白秀才的仆人闖了進來,神色焦急,大聲說道:“仙界與凡間道路不同,吳公子,你該走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紫衣女子花容失色,她匆忙起身,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好,便慌慌張張地從側門逃走了。


    吳青庵被這一幕弄得措手不及,看著仆人,急切地問道:“白兄在哪裏?我還沒來得及與他道別。”仆人回答道:“公子一大早便去等候天門開啟了,他離開時特意囑咐我,要送您回去。”吳青庵滿心的悵惘,無奈之下,隻能跟著仆人,沿著來時的路返回。


    一路上,吳青庵腳步沉重,腦海裏全是與紫衣女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快到天門門口時,他下意識地回頭,想再看一眼這如夢似幻的地方,卻發現仆人不知何時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吳青庵心中湧起一股不安,就在這時,那隻一直蹲在門邊的巨大老虎,突然發出一聲震天的咆哮,吼聲如雷,震得吳青庵耳朵嗡嗡作響。他嚇得臉色慘白,雙腿發軟,轉身就跑。


    吳青庵一邊跑一邊往下看,隻見腳下深不見底,雲霧繚繞,而他的雙腳已經不由自主地往下墜落。他驚恐地揮舞著雙手,想要抓住些什麽,卻什麽也抓不到。就在他覺得自己要命喪於此的時候,猛地一下驚醒過來。


    吳青庵大口喘著粗氣,環顧四周,發現自己正躺在自家的床上,朝陽的光芒透過窗戶,將屋內染成一片金黃。他正要起身,忽然感覺有件東西軟綿綿地掉落在被褥間,低頭一看,正是那隻從紫衣女子處得來的金鐲子。吳青庵拿起金鐲,心中愈發覺得此事奇異非凡。


    從那以後,吳青庵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對功名利祿的渴望徹底熄滅了。他常常想著追隨赤鬆子去遊仙問道,可又放心不下家族的延續。就這樣在糾結中過了十多個月。


    一天,吳青庵白天睡得正香,突然夢見那紫衣女子從外麵嫋嫋婷婷地走進來,她懷中還抱著一個嬰兒。紫衣女子走到床邊,輕聲說道:“這是你的骨肉。天上難以留住這個孩子,我特意送他來給你。”說完,便把嬰兒輕輕放在床上,用衣服仔細地蓋好,轉身就想匆匆離開。


    吳青庵哪肯,急忙拉住她,想要再與她溫存一番。紫衣女子眼中含淚,說道:“我們前一次相會是為結婚,這一次相會是為永別,百年夫妻之情,到此為止了。如果你有誌向,或許還有相見的日子。”說完,身影漸漸消散。


    吳青庵從夢中醒來,卻發現嬰兒真的躺在被褥間,正瞪著圓溜溜的眼睛看著他。他又驚又喜,趕忙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母親聽後,高興得合不攏嘴,說道:“這可是咱們吳家的福氣啊!”當下便雇了一個奶媽來喂養嬰兒,並取名為夢仙。


    吳青庵知道,自己的人生軌跡已經徹底改變。他派人去告訴葛太史,說自己即將隱居山林,讓葛太史另選佳婿,不要再等他了。葛太史一聽,連連搖頭,說道:“這怎麽行?我早就認定吳青庵這小子是我的女婿了,他說隱居就隱居,我女兒怎麽辦?”


    吳青庵心意已決,堅持推辭。葛太史沒辦法,隻好把這件事告訴了女兒。女兒聽後,堅定地說:“遠近無人不知我的身子已經許配給吳郎了,現在要改變,豈不是要背棄前盟嗎?我絕不答應!”


    於是,葛家女兒把這個意思告訴了吳青庵。吳青庵長歎一聲,說道:“我不僅對功名沒有了誌向,而且對男女之情也斷絕了。之所以沒有立即入山,隻是因為還有老母親在,我不能丟下她不管。”


    葛太史又把吳青庵的話與女兒商量。女兒說:“吳郎貧窮,我甘願與他吃粗茶淡飯;吳郎離去,我願意侍奉他的父母。我這一生,一定不會嫁給他以外的人。”


    雙方使者就這樣往返了三四次,始終沒有達成協議。葛太史見女兒心意已決,也拗不過她,隻好擇了吉日,準備了車馬和豐厚的嫁妝,把女兒嫁到了吳青庵家中。


    吳青庵看著葛太史女兒,心中滿是感激,感激她的賢惠與深情。從那以後,他對葛太史女兒十分敬愛。而葛太史的女兒,侍奉婆婆也極為孝順,事事都順著婆婆的心意,那種孝順的勁兒,比普通貧家女子還要強上幾分。


    日子過得很快,兩年後,吳青庵的母親不幸去世。葛太史的女兒二話不說,變賣了自己的嫁妝,把喪事辦得盡善盡美,風風光光。吳青庵看著忙碌的妻子,心中感慨萬千,說道:“有你這樣賢惠的妻子,我還有什麽可憂慮的!隻是想到一人得道,全家升仙。我也將遠行,家中的一切,就都交給你了。”


    葛太史的女兒沒有絲毫的猶豫,坦然接受,眼中雖有不舍,但也沒有挽留。她說:“你放心去吧,家裏有我。”吳青庵於是告別了妻子,離開了家。


    從那以後,葛太史的女兒便獨自在外操持家務,在內教育孤兒夢仙。她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夢仙在她的教導下,也漸漸長大,聰明絕頂。


    十四歲時,夢仙以神童的身份考中了鄉試第一名;十五歲便進入了翰林院。每次受到朝廷的封賞,夢仙都不知道自己親生母親的姓氏,隻封葛母一人而已。


    每當到了祭奠的日子,夢仙就會好奇地問起父親的情況,母親便把一切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夢仙聽後,心中激動不已,便想要辭去官職去尋找父親。母親連忙勸阻道:“你父親出家已經十多年了,想必已經成仙,茫茫天地,到哪裏去找呢?”夢仙聽了,隻好作罷。


    後來,夢仙奉旨去祭祀南嶽。在途中,他們遭遇了強盜。那夥強盜個個凶神惡煞,手持利刃,將夢仙一行人團團圍住。情勢萬分危急,夢仙的隨從們嚇得瑟瑟發抖。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一位道士從斜刺裏衝了出來,手中揮舞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那道士身形如電,劍劍淩厲,強盜們紛紛抵擋不住,節節敗退。不一會兒,強盜們便被打得落荒而逃,危機得以解除。


    夢仙感激不已,連忙拿出金子想要酬謝道士。道士卻擺了擺手,拒絕道:“我救你並非為了錢財。”說完,他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給夢仙,說道:“我有一位故人,與大人是同鄉,請代我向他問好。”


    夢仙接過信,問道:“他叫什麽名字?”道士回答:“王林。”夢仙在腦海中仔細回想,村裏似乎沒有這個人。道士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釋說:“我是個草野之人,大人自然不認識。”


    臨走前,道士又從懷中拿出一隻金鐲子,遞給夢仙,說:“這是閨閣之物,我撿到也沒什麽用,就把它送給你作為答謝吧。”夢仙接過金鐲,隻見這隻金鐲子工藝精美絕倫,一看就不是凡品。


    夢仙回到家中,把金鐲子送給了妻子。妻子非常喜歡,拿著金鐲左看右看,愛不釋手。她讓工匠照著樣子再打造一隻,可工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始終無法達到同樣的精巧。妻子四處打聽,村裏卻沒有一個叫王林的人。


    有一天,妻子趁夢仙不在,偷偷打開了那封信。信上寫著:“三年鸞鳳,分拆各天;葬母教子,端賴卿賢。無以報德,奉藥一丸;剖而食之,可以成仙。”落款是“琳娘夫人妝次”。妻子看完信後,一頭霧水,不明白是什麽人寫的,便拿給母親看。


    母親接過信,隻看了一眼,眼淚便奪眶而出,哭著說:“這是你父親的家書。琳,是我年輕時的小名。”夢仙回來後,母親把事情告訴了他。夢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王林”是一個拆字謎。他後悔不已,又拿出金鐲子給母親看。母親說:“這是你親生母親的遺物。你父親在家時,曾給我看過。”


    再看那顆藥丸,隻有豆子那麽大。夢仙高興地說:“我父親是仙人,吃了這顆藥丸一定能長生不老。”母親沒有立刻吞下,而是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


    不久,葛太史來看望外甥。女兒把吳青庵的信讀給他聽,並把藥丸拿出來為他祝壽。葛太史看著藥丸,猶豫了一下,說道:“這藥丸如此神奇,咱們母女倆一人一半吧。”說完,便把藥丸分成兩半,與女兒一起吃了下去。


    片刻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葛太史隻覺得精神煥發,原本昏花的眼睛變得明亮起來,一直不太好的身體,此刻也充滿了力量。他興奮地站起身,扔掉轎子,大步向前走去。家人們見了,都驚訝得合不攏嘴,趕忙氣喘籲籲地跟在後麵。


    一年後,京城發生了一場大火。火勢凶猛,終日不熄。夢仙一家不敢睡覺,都聚集在院子裏。隻見火勢越來越近,漸漸蔓延到了鄰居家。大火燒得劈裏啪啦作響,熱浪滾滾襲來,大家焦急萬分,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


    突然,妻子手臂上的金鐲子發出清脆的聲響,“嗖”地一下從手臂上飛了出去。眾人抬頭望去,隻見金鐲越變越大,變得有幾畝地那麽大,像一輪彎月一樣籠罩在宅院上空。鐲子的缺口正對著東南角,清晰可見。眾人都驚呆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片刻之後,火勢從西邊洶湧襲來,可當靠近彎月形狀的鐲子時,就像遇到了一道無形的屏障,便斜著越過,向東邊去了。等到火勢遠離後,大家本以為鐲子已經丟失,再也找不回來了。忽然,隻見紅光漸漸收斂,鐲子“錚”地一聲掉落在腳下。


    這場京城的火災,燒毀了數萬間民房,周圍的房子都化為灰燼,唯獨夢仙家安然無恙。隻是東南角的一間小閣樓被燒毀了,正是鐲子缺口漏掉的地方。


    而葛母,五十多歲了,但有人見到她,還以為她隻有二十多歲。她的容顏仿佛被歲月遺忘,依舊那般年輕美麗。這一切,都像是一場奇妙的夢,而這夢,還在繼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狐妖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周哥並收藏聊齋狐妖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