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蓮香蓮步輕移,跨過門檻的瞬間,神色陡然一凜。那縷李氏女子殘留的氣息,如一根尖銳的刺,直直地紮入她的心房,令她的麵容瞬間覆上一層冰冷的寒霜。
蓮香的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桑曉,聲音因憤怒而微微顫抖:“你當真是要往死路上奔去嗎?”桑曉心頭一緊,臉上卻強擠出一絲笑容,試圖以玩笑之語驅散這劍拔弩張的氣氛:“你這般,莫不是嫉妒了?”蓮香聞言,怒火更如洶湧的潮水般翻湧而起:“你已在黃泉路上踏出了腳步,我不過是想為你斬斷這災禍之根,莫說我不嫉妒,便是那心如止水之人,又怎能眼睜睜看你赴死?”桑曉嘴角上揚的弧度愈發勉強,仍逞強道:“她說我上次患病,皆是狐狸精在暗中作祟。”蓮香輕歎一聲,那歎息中飽含著無奈與失望:“若你當真信了這番胡言,便是被豬油蒙了心。你若有個三長兩短,我便是渾身是嘴也說不清了。罷了,今日起,你我恩斷義絕。百日之後,我再來瞧你,隻望那時你還活著。”言罷,蓮香決然轉身,任憑桑曉如何呼喚挽留,她的身影終是消失在了門口。
自那日後,桑曉與李氏女子形影不離,好似被愛神的絲線緊緊纏繞,沉醉在這溫柔鄉中。然而,時光悄然流逝,不過兩月有餘,桑曉的身體便似被抽幹了精氣神的枯木,疲憊之感如影隨形。起初,他還能自我安慰,隻當是偶感勞累,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身形愈發消瘦,臉頰深陷,雙眼無神,每走一步都似有千斤重擔壓身。一碗稀粥,竟成了他勉強維持生命的養分。他的心中也曾閃過回家調養的念頭,可一想到要與李氏女子分離,便又狠下心來留下。但命運並未放過他,幾日的拖延後,他終於被病魔徹底擊倒,躺在床上,再也無力起身。
鄰生偶然間窺見桑曉這副模樣,心下大驚,此後每日都會派人送來食物和清水,眼中滿是擔憂與關切。
桑曉躺在病榻上,望著頭頂那有些破舊的帷帳,心中第一次對李氏女子產生了懷疑。他的嘴唇幹裂起皮,聲音虛弱地喃喃道:“我悔啊,當初不聽蓮香之言,才落得這般田地。”言罷,他緩緩閉上雙眼,似是要將這悔恨都深埋心底。良久,他悠悠轉醒,環顧四周,卻發現李氏女子早已沒了蹤影,那離去的背影好似從未出現過一般,隻留他一人在這空蕩蕩的房間內,形單影隻,孤獨與絕望將他緊緊包圍。
在這無盡的孤寂中,桑曉的思念如決堤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地湧向蓮香。他盼望著,盼望著她能再次出現在自己麵前,就像久旱的禾苗期盼著甘霖的降臨。一日,正當他沉浸在這思念的深淵中無法自拔時,門簾被輕輕掀起,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是蓮香!她身姿婀娜,麵容含笑,眼中卻難掩那一絲疲憊與擔憂:“鄉下的小子,我可曾騙過你?”桑曉望著她,眼眶瞬間紅了,喉嚨像是被什麽哽住,良久,才哽咽著承認了自己的過錯,祈求蓮香的救贖:“是我錯了,求你救救我。”蓮香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悲痛,緩緩說道:“你的病已入膏肓,便是神仙來了,也難有回天之力。我今日前來,不過是與你做最後的道別,也好證明我從未有過嫉妒之心。”桑曉聽聞此言,淚水奪眶而出,悲痛欲絕:“我枕頭下有一物,求你幫我毀掉。”蓮香依言,伸手在枕下摸索,取出一雙繡花鞋。那鞋子做工精致,針腳細密,隻是此刻在這黯淡的光線下,卻透著一絲詭異。蓮香拿著鞋子,走到燈前,仔細端詳起來。
就在這時,一陣陰風吹過,燭火搖曳不定。李氏女子的身影突兀地出現在門口,她的臉色蒼白如紙,眼神中滿是驚慌失措。一見到蓮香,她轉身便要逃離,蓮香眼疾手快,身形一閃,便擋住了她的去路。李氏女子被困在這方寸之地,眼神慌亂地四處遊移,卻找不到一絲逃脫的可能。桑曉看著她,眼中滿是責備,李氏女子張了張嘴,卻無言以對。
蓮香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意卻未達眼底:“今日,總算是與你麵對麵了。昔日我說桑曉的舊病或許因我而起,如今你可有什麽想說的?”李氏女子的頭更低了,聲音顫抖著說道:“是我不對,我不該……”蓮香輕輕打斷她的話:“你生得這般花容月貌,卻因愛生恨,做出這等錯事,值得嗎?”李氏女子聞言,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水奪眶而出,泣不成聲地哀求著蓮香的饒恕與救助。
蓮香輕歎一聲,伸手扶起李氏女子,目光中帶著幾分探尋:“你究竟是何人?為何要這般糾纏桑曉?”李氏女子抽泣著,緩緩道出自己的身世:“我乃李通判之女,早年不幸夭折,便被葬在了牆外。我雖身死,可情絲未斷,能與桑曉相知相伴,是我夢寐以求之事,我從未想過要害他性命,隻是……隻是情難自控。”蓮香微微皺眉,又問道:“我聽聞鬼魂皆希望人死去,如此便可常相廝守,可是如此?”李氏女子連忙搖頭,淚水飛濺:“並非如此。鬼魂相聚,又有何樂趣可言?若真有,那黃泉路上的少年郎數不勝數,為何我獨獨鍾情於他?”
蓮香再次歎氣,目光中滿是憐憫:“真是糊塗啊!這般夜夜纏綿,人都難以承受,更何況你是鬼魂。陰氣侵體,他如何能扛得住?”李氏女子抬起頭,眼中滿是好奇:“聽聞狐狸能害死人命,為何你卻不能?”蓮香神色一正,說道:“那些皆是旁門左道、采補之流的作為,我不屑為之。這世間有不害人的狐狸,可鬼魂因陰氣太盛,又有幾個能忍住不傷人?”
桑曉躺在床上,聽著她們的對話,心中五味雜陳。曾經隻當是奇聞軼事的狐鬼之說,如今竟這般真實地擺在眼前。他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竟也在這不知不覺中習慣了這些超自然的存在,並未被嚇得魂飛魄散。可一想到自己命不久矣,悲傷便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淚水再次模糊了雙眼。蓮香見狀,轉過頭問道:“如今桑曉這般模樣,我們該如何是好?”李氏女子滿臉羞愧,囁嚅著:“都怪我,是我害了他。”蓮香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笑意:“若桑曉真能好起來,你怕是要嫉妒得發狂了。”李氏女子連忙擺手,神色誠懇:“若有人能救他,讓我做什麽都願意。我寧願永沉地下,也不敢再這般糾纏於他。”
蓮香微微點頭,伸手從囊中取出一粒藥丸,那藥丸圓潤光滑,散發著淡淡的光澤:“我早料到會有今日。自與你分別後,我便前往三山采藥,曆經三月有餘,才將這藥丸所需的藥材集齊。此藥對瘵蠱之症有奇效,隻要服下,定能起死回生。隻是,這病症因何而起,還需用何物引導,這才是關鍵。”李氏女子麵露急切之色:“需要什麽?隻要我有,定當奉上。”蓮香的目光在她臉上停留片刻,緩緩說道:“需要你口中的一點香唾。我將藥丸放入桑曉口中,你需與他對接,將唾涎渡入。”李氏女子聞言,臉頰瞬間泛起一抹紅暈,眼神慌亂地看向別處,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局促不安地站在原地,雙腳來回挪動,顯得尷尬萬分。
蓮香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戲謔的弧度:“怎麽,妹妹平日裏的機靈勁兒都去哪兒了?如今不過是讓你渡些唾涎,怎就這般害羞了?”李氏女子的頭更低了,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囁嚅著:“我……我從未做過這般事,實在是……”蓮香也不再打趣她,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將藥丸輕輕放入桑曉口中,轉頭看向李氏女子,催促道:“快來吧,桑曉的性命危在旦夕。”李氏女子咬了咬牙,緩緩靠近桑曉,緊閉雙眼,臉上滿是羞怯之色,猶豫了許久,才輕輕地將頭湊了過去。蓮香在一旁看著,說道:“再來一次。”李氏女子的臉頰愈發滾燙,但為了救桑曉,她隻得強忍著羞澀,再次照做。如此反複三四次,藥丸終於順著桑曉的喉嚨滑下。片刻後,桑曉的腹部傳來一陣雷鳴般的聲響。蓮香見狀,又放入一粒藥丸,然後俯身貼近桑曉的嘴唇,輕輕吹了一口氣。那氣息帶著一絲溫熱,緩緩流入桑曉的口中。桑曉隻覺丹田處湧起一股熱流,瞬間傳遍全身,原本萎靡不振的精神為之一振。蓮香直起身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了,他沒事了。”
就在這時,窗外傳來一聲雞鳴,李氏女子的身影猛地一顫。她望向窗外,眼中滿是不舍與眷戀,但還是緩緩轉身,飄然而去。蓮香望著她離去的方向,眼神中帶著幾分複雜的情緒。她深知桑曉剛愈,身體還需調養,不宜見風,更不宜被外界打擾。於是,她輕輕將門從外麵反鎖,對外佯裝桑曉已回家養病,切斷了與外界的一切往來,日夜守在桑曉的身邊,悉心照料。
夜晚,李氏女子總會悄然來到小屋。她的眼神中不再有往日的嫵媚與靈動,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愧疚與關切。她默默地侍奉在桑曉身旁,為他端茶倒水,整理衣物,對待蓮香也如同親姐姐一般恭敬有禮。蓮香看著她的轉變,心中的怨恨也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憐惜。就這樣,在兩人的悉心照料下,三個月過去了,桑曉的身體逐漸恢複如初,又變回了那個朝氣蓬勃的少年郎。
然而,隨著桑曉的康複,李氏女子卻漸漸來得少了。起初,隻是偶爾缺席幾晚,後來,即便來了,也隻是靜靜地站在角落裏,默默地看著桑曉,眼神中滿是憂傷與落寞。有時,兩人相對而坐,她也是欲言又止,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蓮香察覺到了她的變化,心中不忍,常常留她共寢,想與她聊聊心事,可李氏女子卻總是堅決推辭。
一日,桑曉看著李氏女子那消瘦的身影,心中一痛,忍不住追了出去。在屋外的小院中,他緊緊地抱住了李氏女子,那一瞬間,他隻覺她的身體輕如鴻毛,仿佛一陣風就能將她吹散。李氏女子掙紮了幾下,見無法逃脫,便不再動彈,任由桑曉將她抱回屋內。她靜靜地躺在床上,身體蜷縮成一團,不過二尺長短,就像一個受傷的孩子。蓮香看著她這副模樣,心中的憐愛愈發濃烈。夜裏,她暗中讓桑曉輕輕抱住李氏女子,可無論桑曉如何呼喚搖晃,李氏女子都緊閉雙眼,毫無反應。待桑曉睡去後,再醒來時,李氏女子早已消失不見,隻留下一片冰冷的床鋪,仿佛她從未出現過。此後十多日,李氏女子徹底沒了蹤跡,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
桑曉望著那空蕩蕩的床鋪,心中滿是失落與思念。他常常獨自一人坐在床邊,手中拿著李氏女子留下的那雙繡花鞋,輕輕地撫摸著,回憶著他們曾經的點點滴滴。蓮香見狀,心中感慨萬千:“這般窈窕佳人,便是我見了,也難免心動,更何況你這多情的男子。”桑曉的眼神中滿是眷戀與悲傷:“以往每次把玩這鞋子,她便會出現。那時我雖心中疑惑,卻從未想過她竟是鬼魂。如今對著這鞋子思念她的容顏,心中的痛,實在難以言說。”言罷,一滴清淚順著他的臉頰滑落,滴在了繡花鞋上,洇濕了一片。
與此同時,城中富戶張家發生了一件離奇之事。張家年僅十五歲的女兒燕兒,本是如花似玉的年紀,卻突然毫無征兆地離世。全家人悲痛欲絕,哭聲震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夜過後,燕兒竟奇跡般地複蘇了。她緩緩睜開雙眼,眼神中卻滿是迷茫與驚恐。她環顧四周,似乎在尋找著什麽,突然,她起身便要向外跑去。張家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不知所措,回過神來後,生怕燕兒出什麽意外,急忙將門窗緊閉,不讓她離開。
燕兒被困在屋內,眼神中滿是焦急與憤怒:“你們為何要將我關在這裏?我是李通判的女兒,承蒙桑曉公子的關照,我的遺物還在他那裏。我本就是鬼魂,你們這般關著我,又有何用?”張家眾人聽聞此言,麵麵相覷,皆以為她是中了邪,胡言亂語。但見她言辭鑿鑿,不似作假,便忍不住追問她為何會借燕兒的身體還魂。燕兒低頭沉思許久,眼中滿是疑惑,似乎連她自己也不明白這其中的緣由。
城中漸漸傳出了桑曉因病回家的傳言,燕兒聽聞後,卻堅決否認,堅稱桑曉未曾離開。張家人越發覺得此事詭異莫測,滿心疑惑。東鄰的一位年輕人聽聞此事後,好奇心頓起,趁著夜色翻牆進入張家,想要窺探個究竟。他悄悄靠近燕兒的房間,透過門縫向內望去,隻見桑曉正與一位美貌女子交談甚歡。他心中一驚,輕輕推開門,想要一探究竟。可就在他踏入房間的瞬間,屋內突然刮起一陣陰風,燈火熄滅,待風停燈亮後,桑曉與那女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東鄰年輕人嚇得臉色慘白,連滾帶爬地跑回了家,將此事告訴了眾人。鄰生們聽聞後,皆驚訝不已,紛紛追問桑曉其中的緣由。桑曉卻隻是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神秘:“我早說過,若是雌性,我便來者不拒。”鄰生們聽了,更是一頭霧水,不知他所言何意。
後來,鄰生將燕兒的話轉述給了桑曉。桑曉聽後,心中一動,打開門便要前往張家探尋真相,可卻苦無頭緒,不知從何查起。張母聽聞桑曉果然未曾回家,心中更加疑惑。她心生一計,故意派了一名女仆前往桑曉住處,聲稱要尋找一雙丟失的鞋子。桑曉不知是計,便將李氏女子留下的繡花鞋拿了出來,交給了女仆。
燕兒見到鞋子後,心中大喜,迫不及待地拿過來試穿。可當她的腳伸進鞋子的瞬間,臉色卻瞬間變得慘白。那鞋子竟比她的腳小了一寸有餘!她呆立當場,手中緊緊握著鞋子,眼神中滿是震驚與恐懼。許久,她緩緩抬起手,拿起鏡子,望向鏡中的自己。突然,她的眼神變得空洞無神,仿佛失去了靈魂一般。片刻後,她緩緩開口,講述了自己離奇的經曆。原來,她本是李通判的女兒,死後魂魄飄蕩,偶然間附身於燕兒,這才得以蘇醒。如今,見到這雙鞋子,她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並非燕兒。張母等人聽了她的講述,這才相信了這不可思議的一切。
蓮香的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桑曉,聲音因憤怒而微微顫抖:“你當真是要往死路上奔去嗎?”桑曉心頭一緊,臉上卻強擠出一絲笑容,試圖以玩笑之語驅散這劍拔弩張的氣氛:“你這般,莫不是嫉妒了?”蓮香聞言,怒火更如洶湧的潮水般翻湧而起:“你已在黃泉路上踏出了腳步,我不過是想為你斬斷這災禍之根,莫說我不嫉妒,便是那心如止水之人,又怎能眼睜睜看你赴死?”桑曉嘴角上揚的弧度愈發勉強,仍逞強道:“她說我上次患病,皆是狐狸精在暗中作祟。”蓮香輕歎一聲,那歎息中飽含著無奈與失望:“若你當真信了這番胡言,便是被豬油蒙了心。你若有個三長兩短,我便是渾身是嘴也說不清了。罷了,今日起,你我恩斷義絕。百日之後,我再來瞧你,隻望那時你還活著。”言罷,蓮香決然轉身,任憑桑曉如何呼喚挽留,她的身影終是消失在了門口。
自那日後,桑曉與李氏女子形影不離,好似被愛神的絲線緊緊纏繞,沉醉在這溫柔鄉中。然而,時光悄然流逝,不過兩月有餘,桑曉的身體便似被抽幹了精氣神的枯木,疲憊之感如影隨形。起初,他還能自我安慰,隻當是偶感勞累,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身形愈發消瘦,臉頰深陷,雙眼無神,每走一步都似有千斤重擔壓身。一碗稀粥,竟成了他勉強維持生命的養分。他的心中也曾閃過回家調養的念頭,可一想到要與李氏女子分離,便又狠下心來留下。但命運並未放過他,幾日的拖延後,他終於被病魔徹底擊倒,躺在床上,再也無力起身。
鄰生偶然間窺見桑曉這副模樣,心下大驚,此後每日都會派人送來食物和清水,眼中滿是擔憂與關切。
桑曉躺在病榻上,望著頭頂那有些破舊的帷帳,心中第一次對李氏女子產生了懷疑。他的嘴唇幹裂起皮,聲音虛弱地喃喃道:“我悔啊,當初不聽蓮香之言,才落得這般田地。”言罷,他緩緩閉上雙眼,似是要將這悔恨都深埋心底。良久,他悠悠轉醒,環顧四周,卻發現李氏女子早已沒了蹤影,那離去的背影好似從未出現過一般,隻留他一人在這空蕩蕩的房間內,形單影隻,孤獨與絕望將他緊緊包圍。
在這無盡的孤寂中,桑曉的思念如決堤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地湧向蓮香。他盼望著,盼望著她能再次出現在自己麵前,就像久旱的禾苗期盼著甘霖的降臨。一日,正當他沉浸在這思念的深淵中無法自拔時,門簾被輕輕掀起,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是蓮香!她身姿婀娜,麵容含笑,眼中卻難掩那一絲疲憊與擔憂:“鄉下的小子,我可曾騙過你?”桑曉望著她,眼眶瞬間紅了,喉嚨像是被什麽哽住,良久,才哽咽著承認了自己的過錯,祈求蓮香的救贖:“是我錯了,求你救救我。”蓮香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悲痛,緩緩說道:“你的病已入膏肓,便是神仙來了,也難有回天之力。我今日前來,不過是與你做最後的道別,也好證明我從未有過嫉妒之心。”桑曉聽聞此言,淚水奪眶而出,悲痛欲絕:“我枕頭下有一物,求你幫我毀掉。”蓮香依言,伸手在枕下摸索,取出一雙繡花鞋。那鞋子做工精致,針腳細密,隻是此刻在這黯淡的光線下,卻透著一絲詭異。蓮香拿著鞋子,走到燈前,仔細端詳起來。
就在這時,一陣陰風吹過,燭火搖曳不定。李氏女子的身影突兀地出現在門口,她的臉色蒼白如紙,眼神中滿是驚慌失措。一見到蓮香,她轉身便要逃離,蓮香眼疾手快,身形一閃,便擋住了她的去路。李氏女子被困在這方寸之地,眼神慌亂地四處遊移,卻找不到一絲逃脫的可能。桑曉看著她,眼中滿是責備,李氏女子張了張嘴,卻無言以對。
蓮香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意卻未達眼底:“今日,總算是與你麵對麵了。昔日我說桑曉的舊病或許因我而起,如今你可有什麽想說的?”李氏女子的頭更低了,聲音顫抖著說道:“是我不對,我不該……”蓮香輕輕打斷她的話:“你生得這般花容月貌,卻因愛生恨,做出這等錯事,值得嗎?”李氏女子聞言,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水奪眶而出,泣不成聲地哀求著蓮香的饒恕與救助。
蓮香輕歎一聲,伸手扶起李氏女子,目光中帶著幾分探尋:“你究竟是何人?為何要這般糾纏桑曉?”李氏女子抽泣著,緩緩道出自己的身世:“我乃李通判之女,早年不幸夭折,便被葬在了牆外。我雖身死,可情絲未斷,能與桑曉相知相伴,是我夢寐以求之事,我從未想過要害他性命,隻是……隻是情難自控。”蓮香微微皺眉,又問道:“我聽聞鬼魂皆希望人死去,如此便可常相廝守,可是如此?”李氏女子連忙搖頭,淚水飛濺:“並非如此。鬼魂相聚,又有何樂趣可言?若真有,那黃泉路上的少年郎數不勝數,為何我獨獨鍾情於他?”
蓮香再次歎氣,目光中滿是憐憫:“真是糊塗啊!這般夜夜纏綿,人都難以承受,更何況你是鬼魂。陰氣侵體,他如何能扛得住?”李氏女子抬起頭,眼中滿是好奇:“聽聞狐狸能害死人命,為何你卻不能?”蓮香神色一正,說道:“那些皆是旁門左道、采補之流的作為,我不屑為之。這世間有不害人的狐狸,可鬼魂因陰氣太盛,又有幾個能忍住不傷人?”
桑曉躺在床上,聽著她們的對話,心中五味雜陳。曾經隻當是奇聞軼事的狐鬼之說,如今竟這般真實地擺在眼前。他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竟也在這不知不覺中習慣了這些超自然的存在,並未被嚇得魂飛魄散。可一想到自己命不久矣,悲傷便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淚水再次模糊了雙眼。蓮香見狀,轉過頭問道:“如今桑曉這般模樣,我們該如何是好?”李氏女子滿臉羞愧,囁嚅著:“都怪我,是我害了他。”蓮香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笑意:“若桑曉真能好起來,你怕是要嫉妒得發狂了。”李氏女子連忙擺手,神色誠懇:“若有人能救他,讓我做什麽都願意。我寧願永沉地下,也不敢再這般糾纏於他。”
蓮香微微點頭,伸手從囊中取出一粒藥丸,那藥丸圓潤光滑,散發著淡淡的光澤:“我早料到會有今日。自與你分別後,我便前往三山采藥,曆經三月有餘,才將這藥丸所需的藥材集齊。此藥對瘵蠱之症有奇效,隻要服下,定能起死回生。隻是,這病症因何而起,還需用何物引導,這才是關鍵。”李氏女子麵露急切之色:“需要什麽?隻要我有,定當奉上。”蓮香的目光在她臉上停留片刻,緩緩說道:“需要你口中的一點香唾。我將藥丸放入桑曉口中,你需與他對接,將唾涎渡入。”李氏女子聞言,臉頰瞬間泛起一抹紅暈,眼神慌亂地看向別處,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局促不安地站在原地,雙腳來回挪動,顯得尷尬萬分。
蓮香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戲謔的弧度:“怎麽,妹妹平日裏的機靈勁兒都去哪兒了?如今不過是讓你渡些唾涎,怎就這般害羞了?”李氏女子的頭更低了,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囁嚅著:“我……我從未做過這般事,實在是……”蓮香也不再打趣她,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將藥丸輕輕放入桑曉口中,轉頭看向李氏女子,催促道:“快來吧,桑曉的性命危在旦夕。”李氏女子咬了咬牙,緩緩靠近桑曉,緊閉雙眼,臉上滿是羞怯之色,猶豫了許久,才輕輕地將頭湊了過去。蓮香在一旁看著,說道:“再來一次。”李氏女子的臉頰愈發滾燙,但為了救桑曉,她隻得強忍著羞澀,再次照做。如此反複三四次,藥丸終於順著桑曉的喉嚨滑下。片刻後,桑曉的腹部傳來一陣雷鳴般的聲響。蓮香見狀,又放入一粒藥丸,然後俯身貼近桑曉的嘴唇,輕輕吹了一口氣。那氣息帶著一絲溫熱,緩緩流入桑曉的口中。桑曉隻覺丹田處湧起一股熱流,瞬間傳遍全身,原本萎靡不振的精神為之一振。蓮香直起身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了,他沒事了。”
就在這時,窗外傳來一聲雞鳴,李氏女子的身影猛地一顫。她望向窗外,眼中滿是不舍與眷戀,但還是緩緩轉身,飄然而去。蓮香望著她離去的方向,眼神中帶著幾分複雜的情緒。她深知桑曉剛愈,身體還需調養,不宜見風,更不宜被外界打擾。於是,她輕輕將門從外麵反鎖,對外佯裝桑曉已回家養病,切斷了與外界的一切往來,日夜守在桑曉的身邊,悉心照料。
夜晚,李氏女子總會悄然來到小屋。她的眼神中不再有往日的嫵媚與靈動,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愧疚與關切。她默默地侍奉在桑曉身旁,為他端茶倒水,整理衣物,對待蓮香也如同親姐姐一般恭敬有禮。蓮香看著她的轉變,心中的怨恨也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憐惜。就這樣,在兩人的悉心照料下,三個月過去了,桑曉的身體逐漸恢複如初,又變回了那個朝氣蓬勃的少年郎。
然而,隨著桑曉的康複,李氏女子卻漸漸來得少了。起初,隻是偶爾缺席幾晚,後來,即便來了,也隻是靜靜地站在角落裏,默默地看著桑曉,眼神中滿是憂傷與落寞。有時,兩人相對而坐,她也是欲言又止,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蓮香察覺到了她的變化,心中不忍,常常留她共寢,想與她聊聊心事,可李氏女子卻總是堅決推辭。
一日,桑曉看著李氏女子那消瘦的身影,心中一痛,忍不住追了出去。在屋外的小院中,他緊緊地抱住了李氏女子,那一瞬間,他隻覺她的身體輕如鴻毛,仿佛一陣風就能將她吹散。李氏女子掙紮了幾下,見無法逃脫,便不再動彈,任由桑曉將她抱回屋內。她靜靜地躺在床上,身體蜷縮成一團,不過二尺長短,就像一個受傷的孩子。蓮香看著她這副模樣,心中的憐愛愈發濃烈。夜裏,她暗中讓桑曉輕輕抱住李氏女子,可無論桑曉如何呼喚搖晃,李氏女子都緊閉雙眼,毫無反應。待桑曉睡去後,再醒來時,李氏女子早已消失不見,隻留下一片冰冷的床鋪,仿佛她從未出現過。此後十多日,李氏女子徹底沒了蹤跡,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
桑曉望著那空蕩蕩的床鋪,心中滿是失落與思念。他常常獨自一人坐在床邊,手中拿著李氏女子留下的那雙繡花鞋,輕輕地撫摸著,回憶著他們曾經的點點滴滴。蓮香見狀,心中感慨萬千:“這般窈窕佳人,便是我見了,也難免心動,更何況你這多情的男子。”桑曉的眼神中滿是眷戀與悲傷:“以往每次把玩這鞋子,她便會出現。那時我雖心中疑惑,卻從未想過她竟是鬼魂。如今對著這鞋子思念她的容顏,心中的痛,實在難以言說。”言罷,一滴清淚順著他的臉頰滑落,滴在了繡花鞋上,洇濕了一片。
與此同時,城中富戶張家發生了一件離奇之事。張家年僅十五歲的女兒燕兒,本是如花似玉的年紀,卻突然毫無征兆地離世。全家人悲痛欲絕,哭聲震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夜過後,燕兒竟奇跡般地複蘇了。她緩緩睜開雙眼,眼神中卻滿是迷茫與驚恐。她環顧四周,似乎在尋找著什麽,突然,她起身便要向外跑去。張家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不知所措,回過神來後,生怕燕兒出什麽意外,急忙將門窗緊閉,不讓她離開。
燕兒被困在屋內,眼神中滿是焦急與憤怒:“你們為何要將我關在這裏?我是李通判的女兒,承蒙桑曉公子的關照,我的遺物還在他那裏。我本就是鬼魂,你們這般關著我,又有何用?”張家眾人聽聞此言,麵麵相覷,皆以為她是中了邪,胡言亂語。但見她言辭鑿鑿,不似作假,便忍不住追問她為何會借燕兒的身體還魂。燕兒低頭沉思許久,眼中滿是疑惑,似乎連她自己也不明白這其中的緣由。
城中漸漸傳出了桑曉因病回家的傳言,燕兒聽聞後,卻堅決否認,堅稱桑曉未曾離開。張家人越發覺得此事詭異莫測,滿心疑惑。東鄰的一位年輕人聽聞此事後,好奇心頓起,趁著夜色翻牆進入張家,想要窺探個究竟。他悄悄靠近燕兒的房間,透過門縫向內望去,隻見桑曉正與一位美貌女子交談甚歡。他心中一驚,輕輕推開門,想要一探究竟。可就在他踏入房間的瞬間,屋內突然刮起一陣陰風,燈火熄滅,待風停燈亮後,桑曉與那女子卻消失得無影無蹤。東鄰年輕人嚇得臉色慘白,連滾帶爬地跑回了家,將此事告訴了眾人。鄰生們聽聞後,皆驚訝不已,紛紛追問桑曉其中的緣由。桑曉卻隻是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神秘:“我早說過,若是雌性,我便來者不拒。”鄰生們聽了,更是一頭霧水,不知他所言何意。
後來,鄰生將燕兒的話轉述給了桑曉。桑曉聽後,心中一動,打開門便要前往張家探尋真相,可卻苦無頭緒,不知從何查起。張母聽聞桑曉果然未曾回家,心中更加疑惑。她心生一計,故意派了一名女仆前往桑曉住處,聲稱要尋找一雙丟失的鞋子。桑曉不知是計,便將李氏女子留下的繡花鞋拿了出來,交給了女仆。
燕兒見到鞋子後,心中大喜,迫不及待地拿過來試穿。可當她的腳伸進鞋子的瞬間,臉色卻瞬間變得慘白。那鞋子竟比她的腳小了一寸有餘!她呆立當場,手中緊緊握著鞋子,眼神中滿是震驚與恐懼。許久,她緩緩抬起手,拿起鏡子,望向鏡中的自己。突然,她的眼神變得空洞無神,仿佛失去了靈魂一般。片刻後,她緩緩開口,講述了自己離奇的經曆。原來,她本是李通判的女兒,死後魂魄飄蕩,偶然間附身於燕兒,這才得以蘇醒。如今,見到這雙鞋子,她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並非燕兒。張母等人聽了她的講述,這才相信了這不可思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