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東郡之地,有一位以耍蛇賣藝為生的異人,眾人皆稱其為蛇人。蛇人有兩條心愛的馴蛇,通身青色,宛如碧玉雕琢而成,煞是好看。其中身形較為龐大的那條,蛇人親昵地喚作大青,而稍小一點的,則被叫做二青。這二青尤為獨特,額頭上點綴著一顆赤紅色的斑點,恰似一顆神秘的朱砂痣,在青色的鱗片映襯下,顯得格外奪目。二青不僅模樣出眾,還機靈溫順得緊。無論蛇人心中所想的何種盤旋舞動之姿,它皆能心領神會,完美地演繹出來,那靈動的模樣仿佛能洞悉蛇人的每一絲心思。也正因如此,蛇人對二青的喜愛,遠超其他的蛇兒,在他心中,二青宛如珍寶。
鬥轉星移,一歲已逝,然而命運無常,大青竟不幸夭折。蛇人心中頓時空落落的,好似缺失了一塊重要的拚圖。此後,他便一直尋思著尋一條蛇來填補大青離去後的空缺,隻是生活的奔波忙碌,讓他始終無暇顧及此事。
一日夜晚,蛇人在一座古舊的山寺中借宿。次日清晨,曙光熹微,他如往常一般,輕輕打開那裝蛇的竹箱,卻驚得目瞪口呆,心愛的二青竟也消失不見。刹那間,蛇人隻覺心被重重一擊,整個人陷入了深深的悵恨之中,那種感覺仿若失去了這世間最為珍貴的寶貝,甚至一瞬間,他覺得生活都失去了意義,滿心的迷茫與痛苦交織。
他發了瘋似的在周圍四處搜尋,不放過任何一處角落,眼神中滿是焦急與惶恐。一邊找,一邊聲嘶力竭地呼喊著二青的名字,那呼喊聲在山穀間回蕩,漸漸變得沙啞而無力。然而,漫長的尋覓過後,卻連二青的一絲蹤跡都未尋得。
往昔,每逢遇到草木繁茂之地,蛇人總會將蛇兒放出,任它們自由活動片刻,而蛇兒們也總是乖巧地自行歸來。故而此次,盡管蛇人心急如焚,但心底仍存著一絲微弱的希望,盼望著二青能像往昔那般,突然出現在他的眼前。
他就這樣呆呆地坐在原地,苦苦等待。太陽漸漸升高,熾熱的陽光毫無保留地灑在他身上,汗水濕透了衣衫,他卻全然不顧。時光緩緩流逝,那絲希望也如泡沫般漸漸消散。最終,滿心失望的他,隻得垂頭喪氣地準備離去。
剛邁出幾步,突然,旁邊的柴草叢中傳來一陣輕微的窸窸窣窣聲。他猛地停下腳步,驚愕地轉過頭去。天哪!竟是二青回來了。蛇人頓時欣喜若狂,那喜悅之情猶如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突然撿到了價值連城的和氏璧。他急忙放下肩上的擔子,在路邊緩緩坐下,二青也乖巧地停了下來。此時,蛇人方才留意到二青身後還跟著一條小巧的蛇。他滿是愛憐地輕輕撫摸著二青,又驚又喜地說道:“我還以為你就此離去了呢,這小家夥可是你帶來的新朋友?”言罷,他拿出食物喂二青,也分了一些給小蛇。小蛇初來乍到,顯得頗為膽小,雖未逃離,卻畏縮在一旁,不敢進食。二青見狀,宛如一位熱情好客的主人,用嘴輕輕含著食物喂給小蛇。蛇人見此有趣的一幕,又嚐試著喂了一次,這次小蛇終於小心翼翼地吃了起來。吃完後,小蛇便隨著二青一同鑽進了竹箱裏。
蛇人挑起擔子,踏上旅程,開始悉心訓練小蛇。這小蛇當真聰慧過人,沒過多久,便學會了各種奇妙的技巧,無論是怎樣複雜的旋轉、盤繞之法,它都能做得得心應手,與二青相比,幾乎難分伯仲。蛇人心中滿是歡喜,於是給它取名叫小青。從此,蛇人帶著二青和小青四處漂泊賣藝,他們精彩絕倫的表演吸引了眾多觀眾,喝彩聲與賞錢也讓蛇人收獲頗豐。
通常而言,蛇人耍蛇,蛇的長度以二尺左右最為適宜,太大的話,不僅沉重,操作起來也極為不便,往往便需更換。然而,二青實在是太過溫順聽話,與蛇人默契十足,所以蛇人一直舍不得將它舍棄。
寒來暑往,又過了兩三個春秋,二青已然長到三尺多長,它慵懶地躺在竹箱裏,幾乎將整個竹箱都填滿了。蛇人無奈之下,隻好痛下決心,放二青離去。
一日,蛇人來到淄邑的東山間,他拿出平日裏珍藏的最好的食物喂給二青,而後對著二青深情說道:“二青啊,你如今已長大成人,這小小的竹箱再也容不下你了。這世間的緣分聚散終有時,你走吧,去往那深山幽穀之中,憑你這靈性,日後定能化作神龍,翱翔天際。這一方小小的竹箱,又怎能是你長久的歸宿呢?”言罷,他緩緩打開竹箱,放走了二青。
二青離去後,沒過多久,竟又折返回來,它在竹箱外來回蜿蜒盤旋,眼中滿是不舍之情。蛇人見狀,揮了揮手,說道:“走吧!你該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天地了,莫要再留戀。”可二青仿若未聞,依舊用頭輕輕觸碰著竹箱。竹箱裏的小青似乎也感受到了二青的氣息,不安地在裏麵扭動起來。蛇人突然心有所悟,笑著說道:“你可是想和小青告別?”於是,他打開竹箱,小青一下子鑽了出來。二青和小青緊緊相依,吐著信子,互相摩挲著,仿佛在傾訴著這離別之苦。片刻後,它們一同緩緩離去。
蛇人以為小青此番離去便不會再回來,正欲抬腳離開,未曾想,小青竟又獨自折返,默默鑽進竹箱,安靜地躺下。
自那以後,蛇人一直在漫漫旅途之中尋覓合適的蛇兒來替代小青,隻是可惜,始終未能找到令他滿意的。而小青也在歲月的流逝中不斷成長,早已不再適合登台表演。後來,好不容易尋得一條還算溫順的蛇,可與小青相較,仍是相差甚遠。此時的小青,已然長得比人的胳膊還要粗壯。
在此之前,二青於山中棲息生活,有不少樵夫曾與它打過照麵。歲月悠悠,又過了幾年,二青愈發龐大,身長數尺,身軀粗壯得如同碗口一般。它的性情卻也悄然發生了變化,開始漸漸追逐過往的行人,使得途經此地的旅人皆膽戰心驚,眾人相互告誡,都對這條路避之不及。
一日,蛇人恰好路過此處,二青仿若一陣狂風般突然衝了出來。蛇人嚇得魂飛魄散,撒腿便跑。二青在其後緊追不舍,蛇人邊跑邊驚恐地回頭張望,隻見二青轉瞬即至。千鈞一發之際,他突然瞥見蛇頭上那顆顯眼的朱紅色斑點,刹那間恍然大悟,原來是二青!他趕忙放下擔子,大聲呼喊:“二青,二青!是你嗎?”二青聽聞蛇人的呼喊,立刻止住了身形。它高高地揚起頭,凝視著蛇人許久,而後猛地縱身一躍,纏繞在了蛇人身上,一如往昔表演時的模樣。蛇人察覺到二青並無惡意,隻是它如今身軀巨大沉重,蛇人被纏得有些喘不過氣來。他趕忙倒在地上,大聲呼喊求饒,二青這才鬆開了他。
鬆開後,二青又用頭去觸碰竹箱。蛇人瞬間明白了它的意圖,於是打開竹箱放出小青。二青和小青一見麵,便緊緊地纏繞在一起,難解難分,那親昵的模樣好似兩塊緊緊黏在一起的飴糖,許久才緩緩分開。蛇人望著它們,對小青說道:“其實我早有意與你分別,如今你有伴了。”而後又對二青說:“望你能帶著小青在深山之中好好生活,那裏有充足的食物與水源,切莫再驚擾行人,否則定會遭受上天的懲處。”二青和小青聽聞,皆低垂著頭,仿若聽懂了蛇人的話語,接受了他的囑托。
接著,它們驟然起身,二青在前,小青在後,它們遊走之時,兩旁的樹木都被它們龐大的身軀分開,枝葉沙沙作響。蛇人佇立在原地,久久地凝望著它們離去的方向,直至它們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視野之中,才緩緩轉身離去。自那以後,行人又能夠坦然地從這裏經過,再也未受到二青和小青的驚擾,隻是無人知曉它們究竟去往了何方。
異史氏不禁感歎道:“蛇,本乃世人眼中看似愚鈍的生靈,卻有著對故人難以割舍的眷戀之情。且它們能夠聽從勸誡,知錯即改。實在是令人稱奇啊!反觀那些道貌岸然之人,對於有著十年交情的摯友,或者是幾世蒙恩的恩人,卻常常恩將仇報,要麽落井下石,要麽對善意的勸告充耳不聞,甚至心懷怨恨,將恩人視作仇人。與這些重情重義的蛇相比,這些人難道不應深感羞愧嗎?”
鬥轉星移,一歲已逝,然而命運無常,大青竟不幸夭折。蛇人心中頓時空落落的,好似缺失了一塊重要的拚圖。此後,他便一直尋思著尋一條蛇來填補大青離去後的空缺,隻是生活的奔波忙碌,讓他始終無暇顧及此事。
一日夜晚,蛇人在一座古舊的山寺中借宿。次日清晨,曙光熹微,他如往常一般,輕輕打開那裝蛇的竹箱,卻驚得目瞪口呆,心愛的二青竟也消失不見。刹那間,蛇人隻覺心被重重一擊,整個人陷入了深深的悵恨之中,那種感覺仿若失去了這世間最為珍貴的寶貝,甚至一瞬間,他覺得生活都失去了意義,滿心的迷茫與痛苦交織。
他發了瘋似的在周圍四處搜尋,不放過任何一處角落,眼神中滿是焦急與惶恐。一邊找,一邊聲嘶力竭地呼喊著二青的名字,那呼喊聲在山穀間回蕩,漸漸變得沙啞而無力。然而,漫長的尋覓過後,卻連二青的一絲蹤跡都未尋得。
往昔,每逢遇到草木繁茂之地,蛇人總會將蛇兒放出,任它們自由活動片刻,而蛇兒們也總是乖巧地自行歸來。故而此次,盡管蛇人心急如焚,但心底仍存著一絲微弱的希望,盼望著二青能像往昔那般,突然出現在他的眼前。
他就這樣呆呆地坐在原地,苦苦等待。太陽漸漸升高,熾熱的陽光毫無保留地灑在他身上,汗水濕透了衣衫,他卻全然不顧。時光緩緩流逝,那絲希望也如泡沫般漸漸消散。最終,滿心失望的他,隻得垂頭喪氣地準備離去。
剛邁出幾步,突然,旁邊的柴草叢中傳來一陣輕微的窸窸窣窣聲。他猛地停下腳步,驚愕地轉過頭去。天哪!竟是二青回來了。蛇人頓時欣喜若狂,那喜悅之情猶如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突然撿到了價值連城的和氏璧。他急忙放下肩上的擔子,在路邊緩緩坐下,二青也乖巧地停了下來。此時,蛇人方才留意到二青身後還跟著一條小巧的蛇。他滿是愛憐地輕輕撫摸著二青,又驚又喜地說道:“我還以為你就此離去了呢,這小家夥可是你帶來的新朋友?”言罷,他拿出食物喂二青,也分了一些給小蛇。小蛇初來乍到,顯得頗為膽小,雖未逃離,卻畏縮在一旁,不敢進食。二青見狀,宛如一位熱情好客的主人,用嘴輕輕含著食物喂給小蛇。蛇人見此有趣的一幕,又嚐試著喂了一次,這次小蛇終於小心翼翼地吃了起來。吃完後,小蛇便隨著二青一同鑽進了竹箱裏。
蛇人挑起擔子,踏上旅程,開始悉心訓練小蛇。這小蛇當真聰慧過人,沒過多久,便學會了各種奇妙的技巧,無論是怎樣複雜的旋轉、盤繞之法,它都能做得得心應手,與二青相比,幾乎難分伯仲。蛇人心中滿是歡喜,於是給它取名叫小青。從此,蛇人帶著二青和小青四處漂泊賣藝,他們精彩絕倫的表演吸引了眾多觀眾,喝彩聲與賞錢也讓蛇人收獲頗豐。
通常而言,蛇人耍蛇,蛇的長度以二尺左右最為適宜,太大的話,不僅沉重,操作起來也極為不便,往往便需更換。然而,二青實在是太過溫順聽話,與蛇人默契十足,所以蛇人一直舍不得將它舍棄。
寒來暑往,又過了兩三個春秋,二青已然長到三尺多長,它慵懶地躺在竹箱裏,幾乎將整個竹箱都填滿了。蛇人無奈之下,隻好痛下決心,放二青離去。
一日,蛇人來到淄邑的東山間,他拿出平日裏珍藏的最好的食物喂給二青,而後對著二青深情說道:“二青啊,你如今已長大成人,這小小的竹箱再也容不下你了。這世間的緣分聚散終有時,你走吧,去往那深山幽穀之中,憑你這靈性,日後定能化作神龍,翱翔天際。這一方小小的竹箱,又怎能是你長久的歸宿呢?”言罷,他緩緩打開竹箱,放走了二青。
二青離去後,沒過多久,竟又折返回來,它在竹箱外來回蜿蜒盤旋,眼中滿是不舍之情。蛇人見狀,揮了揮手,說道:“走吧!你該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天地了,莫要再留戀。”可二青仿若未聞,依舊用頭輕輕觸碰著竹箱。竹箱裏的小青似乎也感受到了二青的氣息,不安地在裏麵扭動起來。蛇人突然心有所悟,笑著說道:“你可是想和小青告別?”於是,他打開竹箱,小青一下子鑽了出來。二青和小青緊緊相依,吐著信子,互相摩挲著,仿佛在傾訴著這離別之苦。片刻後,它們一同緩緩離去。
蛇人以為小青此番離去便不會再回來,正欲抬腳離開,未曾想,小青竟又獨自折返,默默鑽進竹箱,安靜地躺下。
自那以後,蛇人一直在漫漫旅途之中尋覓合適的蛇兒來替代小青,隻是可惜,始終未能找到令他滿意的。而小青也在歲月的流逝中不斷成長,早已不再適合登台表演。後來,好不容易尋得一條還算溫順的蛇,可與小青相較,仍是相差甚遠。此時的小青,已然長得比人的胳膊還要粗壯。
在此之前,二青於山中棲息生活,有不少樵夫曾與它打過照麵。歲月悠悠,又過了幾年,二青愈發龐大,身長數尺,身軀粗壯得如同碗口一般。它的性情卻也悄然發生了變化,開始漸漸追逐過往的行人,使得途經此地的旅人皆膽戰心驚,眾人相互告誡,都對這條路避之不及。
一日,蛇人恰好路過此處,二青仿若一陣狂風般突然衝了出來。蛇人嚇得魂飛魄散,撒腿便跑。二青在其後緊追不舍,蛇人邊跑邊驚恐地回頭張望,隻見二青轉瞬即至。千鈞一發之際,他突然瞥見蛇頭上那顆顯眼的朱紅色斑點,刹那間恍然大悟,原來是二青!他趕忙放下擔子,大聲呼喊:“二青,二青!是你嗎?”二青聽聞蛇人的呼喊,立刻止住了身形。它高高地揚起頭,凝視著蛇人許久,而後猛地縱身一躍,纏繞在了蛇人身上,一如往昔表演時的模樣。蛇人察覺到二青並無惡意,隻是它如今身軀巨大沉重,蛇人被纏得有些喘不過氣來。他趕忙倒在地上,大聲呼喊求饒,二青這才鬆開了他。
鬆開後,二青又用頭去觸碰竹箱。蛇人瞬間明白了它的意圖,於是打開竹箱放出小青。二青和小青一見麵,便緊緊地纏繞在一起,難解難分,那親昵的模樣好似兩塊緊緊黏在一起的飴糖,許久才緩緩分開。蛇人望著它們,對小青說道:“其實我早有意與你分別,如今你有伴了。”而後又對二青說:“望你能帶著小青在深山之中好好生活,那裏有充足的食物與水源,切莫再驚擾行人,否則定會遭受上天的懲處。”二青和小青聽聞,皆低垂著頭,仿若聽懂了蛇人的話語,接受了他的囑托。
接著,它們驟然起身,二青在前,小青在後,它們遊走之時,兩旁的樹木都被它們龐大的身軀分開,枝葉沙沙作響。蛇人佇立在原地,久久地凝望著它們離去的方向,直至它們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視野之中,才緩緩轉身離去。自那以後,行人又能夠坦然地從這裏經過,再也未受到二青和小青的驚擾,隻是無人知曉它們究竟去往了何方。
異史氏不禁感歎道:“蛇,本乃世人眼中看似愚鈍的生靈,卻有著對故人難以割舍的眷戀之情。且它們能夠聽從勸誡,知錯即改。實在是令人稱奇啊!反觀那些道貌岸然之人,對於有著十年交情的摯友,或者是幾世蒙恩的恩人,卻常常恩將仇報,要麽落井下石,要麽對善意的勸告充耳不聞,甚至心懷怨恨,將恩人視作仇人。與這些重情重義的蛇相比,這些人難道不應深感羞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