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數天,張克一直在書房中細細研讀典籍沒有出來。


    期間,章長硯來過一次。


    按照張克的要求,他將宗門內的地理誌及宗門弟子外出遊曆時的所有記載都拿了過來。


    最主要的是他帶來了謝士倫所修行的‘枯榮劫’功法。


    泥丸宮中,一個謝士倫的模板按照張克所獲得的信息一點一滴的完善著。


    從其他人口中的形象,以及謝士倫在典籍中留下的注解。


    張克分析著謝士倫,不時地想象著將自己帶入進去。


    七日後,張克囑咐章長硯不要打擾自己。


    隨後便在‘養虛’洞中閉關。


    他以昔日所創造的‘紅塵’陣法,融合‘黃粱入夢法’,將自己陷入陣中。


    這是一種新奇的體驗,張克自身的所有記憶暫時缺失。


    根據泥丸宮中謝士倫的個人模板,一點點的信息融入夢境並自行完善彌合。


    從一出生起,到少年成長,踏入修行,數百年的爭殺奮鬥。


    有過少年意氣,也有過頹廢掙紮,酸甜苦辣不一而足。


    張克真真正正地以謝士倫的思想活了一回。


    三日後,張克自‘紅塵夢境’中醒來。


    緩緩睜開明亮的眼睛,身體依然是幼童的模樣。


    張克伸了個懶腰,習慣性地去摸腰間的‘生花筆’,刹那間如遭雷擊。


    張克與謝士倫的思想及記憶在腦海中衝蕩,相互糾纏、相互融合。


    這使得張克很長的一段時間都無法分清楚自己究竟是張克還是謝士倫。


    半晌後,才將眼睛閉上,等再次睜開時依然恢複了泛著白翳的狀態。


    思索片刻,身軀猛地一抖。


    “咯嘣!咯嘣!”


    像是頑強的種子掙開大地的束縛,快速茁壯生長。


    又像是無數的力量凝結、擠壓著進入一個狹小的空間,開始膨脹與壯大。


    短短數秒內,張克便恢複了成年的形態。


    緊接著,他又猛地一吸氣,很古怪,吸氣本是要在體內聚存氣息。


    體現出來的卻是張克的身體瞬間又變成了幼童的模樣。


    而這也是張克這短短三日閉關的成果。


    在‘紅塵夢境’中,他可是真的修行了數百年之久。


    徹底將‘枯榮劫’掌握領悟。


    這是一種強大的輔助修煉方式,可能與他得到的‘時光精華’有關。


    但張克已經決定,若非必要,絕不在次進入‘紅塵夢境’。


    這是一個很容易混淆掉真實與虛幻的可怕道法,一旦淪陷,恐怕就會以其他的身份存活一生了。


    ‘枯榮劫’全名‘枯榮生死劫’,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功法,直指大道本源。


    張克估計丹青門或許也是無意中得到這一門功法的。


    因為它的層次甚至不必張克的‘先天一炁’功法稍弱。


    張克以謝士倫的思維生活了一次,已經明白謝士倫修煉此法其實存在很大的疏漏。


    也正是這種疏漏導致了謝士倫形貌無法自控。


    ‘枯榮劫’的核心觀點是統攝陰陽,需要不斷地自生滅之間轉換才能修煉成功。


    而想要修行此法入門,需要很多的要素。


    首先,需要有統攝陰陽之變的能力,其次要對時間法則有一定的領悟及掌握。


    最關鍵的一點是必須經曆過生與死,而這一點,基本上是沒有人能夠完成的。


    這三項謝士倫其實一點都沒有掌握。


    可是此人硬是憑借自己的毅力與才智,磕磕絆絆地修煉出另一種狀態。


    由此可見此人的資質與悟性是何等的超凡脫俗。


    張克自身掌有先天元磁之力,更有時光精華融入自身。


    雖然不知道為何沒有經曆生與死,就稀裏糊塗地修成了‘枯榮劫’。


    在異域世界投影中,張克曾經自發體會過一次死亡,但因為這一部分記憶封印著。


    所以他始終不明白自己為何能夠修煉‘枯榮劫’成功。


    這一困擾直到張克進階元神時方得解開。


    其中附帶的一個收獲,就是他可以將自己的天地賜號徹底隱藏起來了。


    至於這其中究竟是什麽原因,張克也說不明白,隻是猜想這可能與生死感悟有關。


    ‘枯榮劫’修行困難,由此衍生的道法也極其強大。


    通過修煉,張克領悟到了兩個神通。


    【枯萎】、【複蘇】


    前者針對生命體進行由內之外的持續損害,時間越長傷害越大,此效果唯有【複蘇】才能解除。


    後者則能激發生命潛質,是一種強大的治療道法。


    如果僅僅是這樣,自然不足為奇,厲害之處在與其能夠突破生命界限。


    若是生命體剛剛離世,靈魂未曾離體之前,施展此法,有一定的幾率將生命救回。


    此逆天的特性,令張克深深警惕,絕對不會將其向外透漏一絲半點。


    鑒於混元一氣的強大包容性,張克將‘枯榮劫’功法並入到了‘先天一炁’當中。


    各種融合後的最大的收獲,就是張克發現,自己竟然可以控製自己的三種形態了。


    他可以自如地在三種狀態之間切換,但是每種形態的變化時間還是必須存在的。


    舉例來說,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張克必須保持八個小時的單一狀態。


    如果某種狀態超過時限,就必須在其它時間補回來。


    而這一界限,最長的間隔是七天。


    也就是說,如果張克保持幼童狀態七天,那麽接下來的十四天內將無法回到幼童狀態。


    必須等其它狀態各自滿足七天的時間間隔,才能再次恢複。


    隻這一項收獲,就令張克感覺此次中域之行大賺。


    基於功法特性,謝士倫比較擅長治療以及一些丹青道法的變化。


    丹青門的道法多半都是以書法或是畫卷來展示,也有一些獨到之處。


    為了隱藏身份,張克很多的手段無法顯露,在張克將丹青門的道法、神通研習一遍後。


    決定根據自己的能力,將符法融合進入丹青道法之中,以另一種方式重新闡述。


    張克突然發現,書法與繪畫竟然帶動了符法的極大進步。


    丹青門立派千餘年,關於各種書法、繪畫的技巧與感悟積累了無數。


    這全都便宜了張克,他如癡如醉地汲取著各種相關知識。


    張克有一個特點,就是一旦投入某種研究之中,很容易就會迷失自己。


    尤其此刻他是幼童之身,學習能力比平常要超出三倍。


    腦中靈感頻發,一個個稀奇古怪的道法被構建出來。


    ......


    “叮——!”


    一聲玉磬聲響起,張克才有些茫然地自學習推衍中清醒。


    心念一動,將麵前虛空無數白金色的符紋線道法模型散掉。


    “進來!”


    門一開,章長硯走了進來。


    看著麵前依然矮小的張克,一種莫名的熟悉感自心底產生。


    脫口道:“師兄——!”


    隨後才反應過來,麵前的不是謝士倫而是張克。


    但那種感覺是怎麽回事?


    張克微笑道:


    “看來我這些日子的修煉沒有白費,總算可以糊弄過去了!”


    章長硯奇道:“師兄!你是怎麽做到的?”


    張克“嗬嗬”一笑,沒有多做解釋。


    問道:“怎麽?有事嗎?”


    章長硯沒在繼續糾纏其中的緣由,解釋道:


    “師兄自打入山至今已有月餘,始終未見外客,有一些人坐不住了。


    這幾日頻頻有周圍的一些宗門來探問,恐怕需要師兄出麵震懾一下。”


    張克點了點頭,‘平衡之道’是他修行的核心理念。


    既然在丹青門收獲匪淺,自然要回報一番。


    問道:“長生燈中的三寶氣息更改了沒有?”


    章長硯低聲道:“已經換成師兄的氣息了。”


    略一遲疑,接著道:


    “為何師兄隻在其中留下法力氣息,一旦有人探查,早晚是個麻煩。”


    張克淡淡一笑:


    “血脈與神魂牽扯太大,豈能輕易留人把柄,即使有所懷疑我自可搪塞過去。”


    “走吧!看看都有哪些人跳了出來。”


    走出‘養虛洞’,張克右手向外一揚,一蓬暗金色砂礫脫手飛出。


    以右指隨意勾畫幾下,一副雲朵沙畫隱現空中。


    白光一閃,一朵白雲已是漂浮在麵前。


    章長硯嘴巴張大,他看的很清楚,這分明便是本門正宗丹青道法。


    張克接著手指微微向二人腳下一指,金剛砂如同煙氣一樣轉著圈飄散在腳下化作雲氣。


    托浮著二人飛向空中白雲,等接近後,腳下的雲氣與白雲融合在一起。


    “叭——!”


    張克隨手打了個響指,白雲悠悠然地向著‘聽泉閣’飛去。


    章長硯驚奇地站在白雲之上,眺望四周,下麵螞蟻一樣渺小的景物,令他有些眼暈。


    腳下試著踩了一下雲朵,觸感並非很硬,而是一種很有彈性的感覺。


    奇道:“師兄!這是怎麽回事?”


    張克微微笑道:


    “本門丹青道法實有可取之處,這就是以丹青技法【沙畫】衍生出的道法。”


    章長硯猶豫了一下,問道:


    “那我可以向師兄學習這種道法嗎?”


    張克歎息一聲道:“師弟!你始終心中有一絲隔閡。


    我說過了,自那一天起,我就是你的師兄,你我按照同門相處即可。


    我也會真的將丹青門看作是自己宗門一樣去維護他。


    這幾日,我已經將一些丹青道法整理成冊,師弟可以自去修煉。”


    說著,張克自身上取出一本卷冊遞給章長硯。


    章長硯沉默了片刻,嘴角露出一絲笑容。


    “好的!師兄!”


    這一聲師兄叫的卻是發自內心肺腑,情真意切之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符籙魔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山打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山打傘並收藏符籙魔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