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麻也不客氣,將幾個人支使的團團亂轉。
有力氣的翻沙和泥,年齡較大的就平整菜地,做些輕鬆活計。
張麻自己主要做些苦笨需要下大力的活,抬石分磚之類。
他隻是安排,也不強求幹活時間。
村民來時各自帶著工具等物,一應俱全,足夠使用了。
有幾個婆娘沒事做,索性領了孩子,過來幫忙,負責做飯整理。
幾個山娃子就混在人堆裏,跑來跑去地耍鬧,不時被婆娘們嗬斥。
山村的平靜被打破,好久沒這麽熱鬧過了,村正也被驚動,過來也不說話,隻是看著張麻幹活,微笑點頭。
兩天後,帶著一張地契來找張麻,這是村正專門到鎮上辦理的,與原先戶主商量過後,正式將張麻落戶在小王莊。
張麻有些發懵,看著村正一臉的得意,就等著張麻來誇。
張麻也不扭捏,簽了字,摁了手印,心頭不自覺感覺好像安穩許多,小心地將契書收好。
自己也感覺好笑,這算什麽,幹活幹成老板,租房租成戶主嗎!
之後村裏來了更多的人來幫忙,這是一種認可。
張麻琢磨半晌,既然已經安家落戶,索性大幹一場,停止了現在的工程。
招呼幾個人將房屋推倒,再次推車入山,這次可就不是自己一人了。
帶著幾個村民,耗費了幾天的時間,從山中拉出了大量上好的土石木料。
響過鞭炮,開挖地基,張麻張羅眾人一起幹活,由於這次人手充足,營生幹的很快。
而張麻每天菜飯管飽供應,晚間還有酒喝,皆大歡喜,幹的熱火朝天。
幹起活來,眾多村民發現這張麻子幾乎無所不精。
幹活細致精巧,指揮起來也是井井有條,任何人有所疑問,必定解釋的通俗易懂,毫不藏著掖著。
十幾天下來,住所基本成型,而村民們不但吃的油光水滑,各自手藝也是增長不少。
張麻由著自己心意,建起三間大瓦房,屋內青磚鋪地。
這些是張麻每日晚間分割青條石親手製成,青磚僅手掌大小,鐫刻堅固符紋,本是無心之舉。
而等地磚鋪好後,所有符磚無意間銜接連成一體,竟然形成簡易場域。
雖沒有太大功效,可安神鎮宅、防蟲防蛀、堅固耐用的特性還是有的,不由得大為驚奇。
牆柱屋頂同樣依此而建,經過村正同意,張麻將院子擴大數倍,依著心意。
院子裏多下了幾分心思,院門至屋門鵝卵石鋪就過道,將院子一分為二。
左側建了涼亭,不太大,但三五人圍坐足以,其餘地方除菜地外,全部鋪就草坪,間隙處有一尺寬過道。
右側則是弄得平整,搭棚起架,弄了不少草藥架子,還建了個雞籠狗舍,整座小院很樸實無出奇之處。
屋內家具張麻自己動手,村民爭相協助,木匠手藝啥時候都能用得上。
期間巧嫂丈夫也回來了,這是個樸實漢子,過來後二話不說,隻是埋頭苦幹。
他是正統拜過師的木匠,下過苦功夫,手藝自是不同。
而且頗有內秀,凡事一點就通,一學就會,一會就精,張麻暗自稱奇。
選了個吉日,張麻換上全新道袍,笑眯眯地點燃爆竹,鞭炮聲中開門迎客,擺了幾桌。
請了幫忙的村民及家屬參加喬遷宴席,吃過酒後,算是正式落戶入住。
第二天張麻去金巧家中探望,金巧母親一身的病痛,根由不過是常年勞累外加風邪入體,倒也不難治。
張麻下了符水,沒有使用見效快的法子,而是主要以符水配合藥物及食療輔助治療,估摸著大約需要半年左右時間痊愈。
到時自己大概已離開此地,叮囑金巧不要在外大肆宣揚。
平淡的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他清楚自己將來未必還能有機會過這種閑情逸致的田園生活,很是珍惜這段美好的時光。
晚間。
臥室內,桌旁的油燈散發著昏黃的燈光,溫暖而又溫馨。
住所內所有木料都沒有上漆,打磨的很是光滑,保持著原有的氣息,靜悄悄的住所感覺有些孤單、冷清。
張麻吐納結束,腦中胡思亂想起來,心靈中似乎卸掉了鎧甲,變得敏感、脆弱。
木桌上攤開一摞符紙,有一尺見方,這種大型符紙是他專門用來施展“折符術”的。
朱砂磨散開,鎮紙壓住一角,符筆持在手中,腦中思緒發散,順著心中所想慢慢書寫。
一個個符文印上符紙,沒有刻意帶動法力,隻是隨便寫著。
都是這些天幹活時的一些感想和心中情緒的抒發。
蘊含著諸如:疲乏、辛苦、喜悅、溝通、清掃等等,漸漸地思緒開始統一。
夜已深,四下一片寧靜。
門外偶爾傳來幾聲狗叫,一種隻有山村才有的獨特氣息湧入心頭。
符紙上的符文開始向著這方麵靠攏,一頁頁的符紙被寫滿,放在一邊。
再次下筆時,腦中一轉,隨手寫出一個“家”字符文。
不由得筆鋒一頓,停了下來,出神地看著這個符文。
“家”在最早的象形寫法是畫了一棟房子,然後在房子裏圈著豬。
遠古時代,狩獵不易,最早發現豬可以通過馴養,為生活提供食物。
為了保護豬不被外部獵食,隻能養在房子裏和人一起居住,這是最早的寫法。
就是“人”字,兩邊垂下貼地,象征屋頂遮風擋雨,內部畫豬的大致形態,這就是“家”字的由來。
張麻看著這個字,腦中思緒萬千,忽地重新取了一張符紙。
他沒有再以符文書寫,而是按照自己心中所想。
先打寶蓋頭做屋頂。
停頓片刻,再畫一橫,象征宗門,這也是他的家。
接著又畫一橫,這是家族,然後繼續畫一橫,是自己現在住所。
想了想一豎貫穿三橫,代表自己與宗門、家族、居所相牽連。
細想片刻,最上麵再補一橫,代表父母,在右側連點了兩下,代表妻兒,一個全新的“家”字躍然紙上。
透漏出安定、祥和、和諧。
不由嘿嘿一笑,端起欣賞,這是一個篆文,這是他對家的認知。
同時他發現了一個書寫篆文的訣竅。
在夢境中,以漢字為例,被無數學者根據字形字意進行推衍,歸納為幾個階段:
甲骨文-金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而對於張麻來說,夢境中漢字的演化由於曆代學者的解讀,已經將字形字意研究了個透徹。
而他隻需要根據各類解讀,進行正推或反推。
加上有針對性的感悟理解,很容易就可以轉化為屬於自己的篆文。
就如這個“家”字一樣,今天晚上的這一點感悟對自己的將來至關重要。
張麻思索著:除了自己剛才想到的,還有哪些東西能夠加速自己對篆文的感悟?
篆文“家”透漏出的信息很多。
他盯著這個篆文,喃喃自語:“感悟其實就是情緒的表述,什麽東西最能表現出情緒呢?”
這時忽然聽到有狗叫聲,叫聲中充滿警惕,接著又有其它狗也叫起來,像是在互相傳達、溝通。
腦中猛地閃過一道靈光,一巴掌拍在自己頭上。
“聲音是最好的情緒傳遞工具,沒有比它更適合表達情緒了!”
前人早已歸納,隻是自己愚笨,今日才反應過來。
用筆在符紙上寫下“聽、讀、寫”三字,這其實才是符文的正確打開方式。
接連的感悟令他欲罷不能。
這一刻,他思如泉湧,趁著機會,下筆有神,一張張符紙記錄下此刻充實的感悟。
直到一聲雞鳴,才一下子從恍惚中清醒過來。
站起身,出門,天邊旭日初升。
麵向東方,張麻深吸一口氣,采紫氣修行,早課有條不紊進行。
盡管他好奇自己昨晚究竟悟到哪些東西,但仍然壓抑住自己,克製也是一種進步。
待早課結束,用餐完畢,活動完手腳,心思也完全定下來。
這才取出昨天寫的滿滿當當的十數頁符紙,細細研讀起來。
這一投入進去,便是兩天,最終將自己對“符法”篆文所有的感悟理解。
通過“聽、寫、讀”三個方麵匯通聯係在一起,匯集歸納為兩個字:
——音符
這是他對“符文”新的理解,“聽”代表信息接入,“寫”代表信息記錄,“讀”代表信息表述傳達。
他的理解是:聽到信息,記錄理解,然後表述傳達,而這才是“符文”的真正意義:
——傳承——
傳承是一個文明的延續,這方世界原本的主人並非人類,而是其它種族。
人類之所以能夠崛起,依靠的就是一代代的傳承。
口口相傳的局限會因為各種意外情況而中斷,但文字不會。
張麻之所以選擇“符籙師”職業,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認為在文明的延續中,符文能更好地傳遞傳承文明。
接下來的日子裏,張麻整理著自己學到的一切符文知識。
“音符”的理解可以加深自己對“符文”的理解,但現在所領悟到的隻是一些皮毛,想要實際運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張麻此時心中竟然有了些許的神聖感。
或許自己一生都無法將此符文發揮到極致。
但一定要記錄下來,將來也許會有其他人將其發揚光大。
有力氣的翻沙和泥,年齡較大的就平整菜地,做些輕鬆活計。
張麻自己主要做些苦笨需要下大力的活,抬石分磚之類。
他隻是安排,也不強求幹活時間。
村民來時各自帶著工具等物,一應俱全,足夠使用了。
有幾個婆娘沒事做,索性領了孩子,過來幫忙,負責做飯整理。
幾個山娃子就混在人堆裏,跑來跑去地耍鬧,不時被婆娘們嗬斥。
山村的平靜被打破,好久沒這麽熱鬧過了,村正也被驚動,過來也不說話,隻是看著張麻幹活,微笑點頭。
兩天後,帶著一張地契來找張麻,這是村正專門到鎮上辦理的,與原先戶主商量過後,正式將張麻落戶在小王莊。
張麻有些發懵,看著村正一臉的得意,就等著張麻來誇。
張麻也不扭捏,簽了字,摁了手印,心頭不自覺感覺好像安穩許多,小心地將契書收好。
自己也感覺好笑,這算什麽,幹活幹成老板,租房租成戶主嗎!
之後村裏來了更多的人來幫忙,這是一種認可。
張麻琢磨半晌,既然已經安家落戶,索性大幹一場,停止了現在的工程。
招呼幾個人將房屋推倒,再次推車入山,這次可就不是自己一人了。
帶著幾個村民,耗費了幾天的時間,從山中拉出了大量上好的土石木料。
響過鞭炮,開挖地基,張麻張羅眾人一起幹活,由於這次人手充足,營生幹的很快。
而張麻每天菜飯管飽供應,晚間還有酒喝,皆大歡喜,幹的熱火朝天。
幹起活來,眾多村民發現這張麻子幾乎無所不精。
幹活細致精巧,指揮起來也是井井有條,任何人有所疑問,必定解釋的通俗易懂,毫不藏著掖著。
十幾天下來,住所基本成型,而村民們不但吃的油光水滑,各自手藝也是增長不少。
張麻由著自己心意,建起三間大瓦房,屋內青磚鋪地。
這些是張麻每日晚間分割青條石親手製成,青磚僅手掌大小,鐫刻堅固符紋,本是無心之舉。
而等地磚鋪好後,所有符磚無意間銜接連成一體,竟然形成簡易場域。
雖沒有太大功效,可安神鎮宅、防蟲防蛀、堅固耐用的特性還是有的,不由得大為驚奇。
牆柱屋頂同樣依此而建,經過村正同意,張麻將院子擴大數倍,依著心意。
院子裏多下了幾分心思,院門至屋門鵝卵石鋪就過道,將院子一分為二。
左側建了涼亭,不太大,但三五人圍坐足以,其餘地方除菜地外,全部鋪就草坪,間隙處有一尺寬過道。
右側則是弄得平整,搭棚起架,弄了不少草藥架子,還建了個雞籠狗舍,整座小院很樸實無出奇之處。
屋內家具張麻自己動手,村民爭相協助,木匠手藝啥時候都能用得上。
期間巧嫂丈夫也回來了,這是個樸實漢子,過來後二話不說,隻是埋頭苦幹。
他是正統拜過師的木匠,下過苦功夫,手藝自是不同。
而且頗有內秀,凡事一點就通,一學就會,一會就精,張麻暗自稱奇。
選了個吉日,張麻換上全新道袍,笑眯眯地點燃爆竹,鞭炮聲中開門迎客,擺了幾桌。
請了幫忙的村民及家屬參加喬遷宴席,吃過酒後,算是正式落戶入住。
第二天張麻去金巧家中探望,金巧母親一身的病痛,根由不過是常年勞累外加風邪入體,倒也不難治。
張麻下了符水,沒有使用見效快的法子,而是主要以符水配合藥物及食療輔助治療,估摸著大約需要半年左右時間痊愈。
到時自己大概已離開此地,叮囑金巧不要在外大肆宣揚。
平淡的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他清楚自己將來未必還能有機會過這種閑情逸致的田園生活,很是珍惜這段美好的時光。
晚間。
臥室內,桌旁的油燈散發著昏黃的燈光,溫暖而又溫馨。
住所內所有木料都沒有上漆,打磨的很是光滑,保持著原有的氣息,靜悄悄的住所感覺有些孤單、冷清。
張麻吐納結束,腦中胡思亂想起來,心靈中似乎卸掉了鎧甲,變得敏感、脆弱。
木桌上攤開一摞符紙,有一尺見方,這種大型符紙是他專門用來施展“折符術”的。
朱砂磨散開,鎮紙壓住一角,符筆持在手中,腦中思緒發散,順著心中所想慢慢書寫。
一個個符文印上符紙,沒有刻意帶動法力,隻是隨便寫著。
都是這些天幹活時的一些感想和心中情緒的抒發。
蘊含著諸如:疲乏、辛苦、喜悅、溝通、清掃等等,漸漸地思緒開始統一。
夜已深,四下一片寧靜。
門外偶爾傳來幾聲狗叫,一種隻有山村才有的獨特氣息湧入心頭。
符紙上的符文開始向著這方麵靠攏,一頁頁的符紙被寫滿,放在一邊。
再次下筆時,腦中一轉,隨手寫出一個“家”字符文。
不由得筆鋒一頓,停了下來,出神地看著這個符文。
“家”在最早的象形寫法是畫了一棟房子,然後在房子裏圈著豬。
遠古時代,狩獵不易,最早發現豬可以通過馴養,為生活提供食物。
為了保護豬不被外部獵食,隻能養在房子裏和人一起居住,這是最早的寫法。
就是“人”字,兩邊垂下貼地,象征屋頂遮風擋雨,內部畫豬的大致形態,這就是“家”字的由來。
張麻看著這個字,腦中思緒萬千,忽地重新取了一張符紙。
他沒有再以符文書寫,而是按照自己心中所想。
先打寶蓋頭做屋頂。
停頓片刻,再畫一橫,象征宗門,這也是他的家。
接著又畫一橫,這是家族,然後繼續畫一橫,是自己現在住所。
想了想一豎貫穿三橫,代表自己與宗門、家族、居所相牽連。
細想片刻,最上麵再補一橫,代表父母,在右側連點了兩下,代表妻兒,一個全新的“家”字躍然紙上。
透漏出安定、祥和、和諧。
不由嘿嘿一笑,端起欣賞,這是一個篆文,這是他對家的認知。
同時他發現了一個書寫篆文的訣竅。
在夢境中,以漢字為例,被無數學者根據字形字意進行推衍,歸納為幾個階段:
甲骨文-金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而對於張麻來說,夢境中漢字的演化由於曆代學者的解讀,已經將字形字意研究了個透徹。
而他隻需要根據各類解讀,進行正推或反推。
加上有針對性的感悟理解,很容易就可以轉化為屬於自己的篆文。
就如這個“家”字一樣,今天晚上的這一點感悟對自己的將來至關重要。
張麻思索著:除了自己剛才想到的,還有哪些東西能夠加速自己對篆文的感悟?
篆文“家”透漏出的信息很多。
他盯著這個篆文,喃喃自語:“感悟其實就是情緒的表述,什麽東西最能表現出情緒呢?”
這時忽然聽到有狗叫聲,叫聲中充滿警惕,接著又有其它狗也叫起來,像是在互相傳達、溝通。
腦中猛地閃過一道靈光,一巴掌拍在自己頭上。
“聲音是最好的情緒傳遞工具,沒有比它更適合表達情緒了!”
前人早已歸納,隻是自己愚笨,今日才反應過來。
用筆在符紙上寫下“聽、讀、寫”三字,這其實才是符文的正確打開方式。
接連的感悟令他欲罷不能。
這一刻,他思如泉湧,趁著機會,下筆有神,一張張符紙記錄下此刻充實的感悟。
直到一聲雞鳴,才一下子從恍惚中清醒過來。
站起身,出門,天邊旭日初升。
麵向東方,張麻深吸一口氣,采紫氣修行,早課有條不紊進行。
盡管他好奇自己昨晚究竟悟到哪些東西,但仍然壓抑住自己,克製也是一種進步。
待早課結束,用餐完畢,活動完手腳,心思也完全定下來。
這才取出昨天寫的滿滿當當的十數頁符紙,細細研讀起來。
這一投入進去,便是兩天,最終將自己對“符法”篆文所有的感悟理解。
通過“聽、寫、讀”三個方麵匯通聯係在一起,匯集歸納為兩個字:
——音符
這是他對“符文”新的理解,“聽”代表信息接入,“寫”代表信息記錄,“讀”代表信息表述傳達。
他的理解是:聽到信息,記錄理解,然後表述傳達,而這才是“符文”的真正意義:
——傳承——
傳承是一個文明的延續,這方世界原本的主人並非人類,而是其它種族。
人類之所以能夠崛起,依靠的就是一代代的傳承。
口口相傳的局限會因為各種意外情況而中斷,但文字不會。
張麻之所以選擇“符籙師”職業,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認為在文明的延續中,符文能更好地傳遞傳承文明。
接下來的日子裏,張麻整理著自己學到的一切符文知識。
“音符”的理解可以加深自己對“符文”的理解,但現在所領悟到的隻是一些皮毛,想要實際運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張麻此時心中竟然有了些許的神聖感。
或許自己一生都無法將此符文發揮到極致。
但一定要記錄下來,將來也許會有其他人將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