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雪庭接過信之後微微一愣:“扶南?”


    李從嘉撇了撇嘴:“他要是說這個舞是從天竺傳來的我倒是比較相信。”


    釋雪庭放下信想了想說道:“吳哥王朝信奉的是婆羅門教, 跟飛天有什麽關係?”


    “所以他說這個舞是從吳哥王朝傳來的我是不信的。”李從嘉將信扔在一邊。


    釋雪庭說道:“但是這麽明顯的謊言,憲平天皇未必不知道, 可他還是費盡心思的將這封信送過來,我還是派人去查一查吧。”


    釋雪庭想的很簡單空穴來風, 必定有因,憲平天皇將這封信當做救命稻草, 就不可能信口胡謅。


    李從嘉也沒有反對, 他也很奇怪,憲平天皇就算禍水東引, 哦,這應該算得上是禍水南引,就算成功了又怎麽樣?大唐對日·本的開戰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準備時期, 基本上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李從嘉突然說不打了, 估計整個朝堂都不幹。


    釋雪庭說道:“或許他給你寫這封信更多的是想要建立一個對話渠道, 隻要聯係上了, 並且你給回了信,那麽他就有機會跟藤原家組做一個剝離, 到時候就算日·本輸了, 他也能保住一命。”


    李從嘉笑了:“那他想的真是太多了。”


    從一開始,李從嘉就將天皇家族和藤原家族以及日本其他比較大型的家族都放在了重點關注上麵,基本上就是隻要大唐艦隊開始登島,這幾個家族一定要清洗, 什麽留命,不存在的。


    釋雪庭直接派人出去差那個所謂的飛天妖舞到底是從什麽地方傳來的,沒想到最後查到的結果居然真的是輔子內親王親自跑去吳哥王朝學來的。


    李從嘉對於這個結果還真有些意外:“嗯?堂堂日·本皇女居然跑過去學這種東西?她在想什麽?”


    “或許從一開始就是想要用在你身上。”釋雪庭說著就覺得讓輔子死的那麽快真是便宜她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李從嘉若有所思說道:“飛天妖舞,可是吳哥王朝為什麽要把這個舞改編成這樣?”


    釋雪庭搖頭:“不,他們沒有改編,甚至飛天舞就是單純的飛天舞而已,真正將舞改編的應該是別人,飛天妖舞跟那種藥的配合起來殺傷力很大,想來是有人故意搞出來的,我現在隻是奇怪輔子為什麽要跑到吳哥王朝去改編舞。”


    李從嘉看著調查結果,忽然問了個問題:“還是不對,吳哥王朝信的是婆羅門教,所以……為什麽佛教的飛天舞會出現在吳哥王朝?”


    “嗯,我也有所懷疑,我覺得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吳哥王朝想要刺殺你,但是又不想被牽連到,所以故意弄出這個來混淆視線,還有另外一個就是……吳哥王朝被佛教滲透,或者說是被信封佛教的國家滲透,就是為了栽贓陷害,畢竟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一旦大唐知道這件事情跟吳哥王朝有關係,必然不會放過吳哥王朝。”


    李從嘉聽著釋雪庭的分析,認真思考了半晌之後才問道:“女王國是不是信奉佛教的?”


    釋雪庭眸光一閃:“你懷疑女王國?我派人去查。”


    李從嘉點頭:“嗯,查一查,不過不管是什麽結果,都要先放放再說,等打完日·本之後,還是要穩固一下的。”


    就算李從嘉真的那麽喪心病狂也不可能真的連續作戰,總要恢複一下。


    內閣多少也知道李從嘉在調查吳哥王朝和女王國,當然這是李從嘉故意透露的,畢竟憲平天皇的信看上去是私人信件,到底牽連太廣,李從嘉直接交給內閣,讓他們去分析。


    隻不過就算是內閣最後分析出來的結果跟釋雪庭所說的其實也差不多,範質甚至說道:“這封信倒是可以留一下,到時候做一個借口,打扶南就很順理成章了。”


    李從嘉聽了之後瞬間瞪大眼睛看著範質,當他看到不僅僅是範質這麽說,其他人還很同意的時候,瞬間有一種自己又穿了一遍的感覺。


    他一定是跑到了平行空間的大唐了,否則為什麽一向比較反戰的內閣居然主動開始找周邊國家麻煩了?


    範質看著李從嘉的表情,居然很得意的笑了笑,但就是不說話,李從嘉看向其他人,其他人也不說話。


    他隻好老老實實問道:“你們不是一直不同意打仗嗎?”


    範質這才解釋說道:“以前不同意是擔心陛下窮兵黷武,不過這些年我們也看出來了,陛下每次動手都是有充足的理由,並且也做好了準備,將大唐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這樣的話其實也沒什麽不行。”


    李從嘉還是有些不信,王溥這才說道:“而且別的不說,至少人多了,現在有了學院發明的那些東西,整個大唐的需求和周邊國家的需求時常不能滿足,有人才有一切啊。”


    有人才有一切,這才是內閣的重點!


    現在內閣主要精力其實都放在了發展經濟上麵,隻要能夠讓經濟發展起來,讓國庫富餘,讓國民富餘,他們其實沒什麽特別大的堅持,在某些方麵這些人掉節操也是挺厲害的。


    李從嘉這才明白,合著這些人現在才摸到他的脈絡——隻要不是有必勝把握的戰爭,他現在基本上不會輕易動兵。


    畢竟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在西域的時候他基本上可以算的上是身無分文,就算當上了龍王什麽的,也是從別人手裏搶來的,根本不是自己的,所以就算丟了也不心疼,大不了從頭再來。


    然而現在不一樣,現在李從嘉一直在重點給民眾宣傳大唐軍隊的無敵,通過培養民眾的自信心,讓他們對大唐更加依賴,讓整個大唐更有凝聚力,所以輕易戰敗不得,就算戰敗也隻能是過程中吃點小虧,但是最後的結果必須是大唐勝利才行。


    李從嘉為了這個簡直是絞盡腦汁,真的是絞盡腦汁,他腦子裏記著的那點東西幾乎已經快要全部倒出來了。


    到了現在,基本上就是偶爾遇到相關的東西,李從嘉才可能靈光一閃,想到後世的一些技術,當然這些技術能不能實現就是另外一碼事。


    範質雖然覺得遲早要對吳哥王朝動手,但戰爭這種事情,要動手的時候可能很快,但是有的時候可能準備就需要好多年,所以他暫且放下了這件事情,問李從嘉:“聽說火車已經試驗成功,一個火車頭至少能夠帶五車東西,並且學院還提出了一個什麽……時速概念,接下來……陛下可要推廣?”


    李從嘉點頭說道:“沒錯,火車現在也算是運行穩定了,我想先讓火車承擔貨物運輸職責,等火車的性能更加穩定一些,再去考慮客運。”


    趙普有些奇怪:“如果火車有危險的話,貨運也不必著急吧?”


    李從嘉這才說道:“其實不穩定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鐵軌這個東西,現在依照我們現有的價格來說,鋪設鐵軌需要消耗的錢非常多,而火車這個東西不能像是公路一樣能夠承包出去,讓富商修路手過路費,雖然火車現在的時速不高,但是以後肯定會速度越來越快,這個不合適。”


    現在學院那邊最新的數據就是火車的時速大概在八十裏左右,當然這樣看上去似乎並不是很慢,但是重點在於後世說的時速是每小時的時速,而現在說的時速是每個時辰的時速,也就是說現在的火車兩個小時八十裏,一個小時四十裏,在李從嘉眼裏也就比蝸牛爬好一點。


    如果弄出客運火車的話,那麽第一個登上火車的肯定要是李從嘉,這可是劃時代的發明啊,李從嘉再怎麽不在乎,也希望能夠名留青史一下,但是一個時辰八十裏,繞著長安跑一圈估計都要好久,李從嘉的內心是拒絕的。


    但是拒絕也要有合適的借口,恰巧鐵軌的成本就是一個接口。


    魏仁浦若有所思說道:“如果都是讓朝廷來的話,那麽大規模鋪設鐵軌的確會讓國庫支撐不住,如果隻是貨運,完全可以將鐵軌鋪設在一些大型城市和沿海城市,這樣能夠解約很多費用。”


    李從嘉點頭:“沒錯,首先將一些主幹建設起來,而且客運跟貨運用的鐵軌並不是分開的,建設完主幹之後,通過收費貨運,可以減少一些財政支出的壓力,這樣可以慢慢在完善其他地方的鐵軌鋪設,我覺得最多兩年,火車的性能應該就能穩定下來,到時候客運就可以推出了。”


    範質十分欣慰的表示:“這樣的確是個好辦法。”


    他們的陛下終於學會不亂花錢了,是的,在範質他們眼裏,李從嘉有的時候真的有點揮金如土的意思,可是他們還不好勸諫,因為李從嘉花的都是自己的錢——人家有商行啊,據說現在商行一年的流水比戶部要多很多,戶部尚書羨慕的眼睛都要紅了,可就是不敢伸手。


    內閣每次聽到戶部尚書訴苦的時候,都想去勸諫李從嘉,但是他們發現李從嘉每次花大價錢都能研究出許多東西,然後注冊專利,最後這些專利又變成撈錢機器。


    這些老臣從來沒想過還能這麽賺錢,反正現在他們每天都要努力的吸收新的知識才能讓自己不掉隊,普通老人家掉隊就掉隊了,畢竟年紀已經不小,到了這年紀頤養天年就可以了,然而他們不行啊。


    他們都是大唐的肱股之臣,哪怕看上去年紀大了,但心還不老,還想要為大唐發光發熱五十年,怎麽能夠掉隊呢?


    可是大唐發展的太快,快到了他們都快有點跟不上節奏的意思,也真是難為這些老人家。


    李從嘉讓交通部去搞鐵路的規劃,同時開始思考,這麽大的工程是要招標,還是指定?


    其實,在心裏他是想要指定的,畢竟學院那邊用的鐵軌質量還很不錯,就按照這個質量標準來就挺好。


    隻不過之前李從嘉一直不知道這些鐵軌到底是哪家鐵鋪做的,現在隻好去問魯集才行。


    結果沒想到魯集聽了之後茫然地眨了眨眼睛說道:“鐵軌?都是我們自己弄的啊。”


    李從嘉:????


    他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周圍,這時候他才發現,跟他印象中那些弱不禁風的科研人員不同,魯集這個團隊的科研人員一個比一個強壯,個子高肌肉發達,就這麽一群壯漢,居然在搞研究!


    李從嘉頗有些風中淩亂,他又問了一句:“都是你們弄的?你們還自己打鐵?”


    魯集解釋說道:“我選來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全才,讓做什麽都會一點,我們火車研究的進度比較快,而且這裏距離一些冶煉地有點遠,幹脆我們就買了原石自己搞,當然主要也是因為冶煉坊做出來的東西,有的時候不太適合。


    李從嘉頓時心中一沉:“不適合?那想要鋪設鐵軌這可怎麽辦?”


    魯集聽了之後瞬間眼睛一亮:“陛下決定開始在全國鋪設鐵路了嗎?”


    李從嘉被嚇了一跳:“沒有沒有,別瞎想,隻是先鋪設一部分。”


    全國鋪設?真要鋪下來怕是把他賣了都搞不定!


    魯集似乎有些失望,不過他很快回過神來說道:“如果隻是少部分鋪設的話,我們加班加點還能夠搞出來一些。”


    李從嘉苦笑道:“別亂來,就算是鋪設一部分,那個工作量也是不小的,你先看看交通部弄出來的圖吧。”


    李從嘉將圖紙遞給魯集,魯集拿過來粗略看了一下,然後又看了看下麵的比例尺,換算之後問道:“陛下打算用多久鋪設好這些鐵軌?”


    李從嘉歪頭想了想說道:“半年?”


    魯集皺了皺眉,思索半晌才搖頭說道:“如果是半年的話,隻怕整個大唐沒有冶煉坊能夠達到這個要求。”他說完這句之後又補充了一句:“就算是朝廷的也有點懸,畢竟朝廷的冶煉坊不做別的,隻鍛造鐵軌吧?”


    李從嘉有些驚訝:“什麽?沒有一家冶煉坊能夠達到這個產量?”


    不是吧?之前看大唐每年的稅收都在翻番的增長,李從嘉還有點膨脹,覺得現在大唐的生產力十分強大呢,怎麽就沒有冶煉坊能夠承擔這個任務了?


    魯集認真說道:“現在冶煉坊的規模都太小,而且技術也是參差不齊,做一些平時用的鐵器還行,鐵軌這種高精度的東西……難啊。”


    李從嘉皺眉之後才想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這個年代鐵器還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對於鐵器的管製非常嚴格,所以民間就算有冶煉坊也不可能有太大規模,畢竟這些冶煉坊能夠做的東西太少了,像是菜刀一類的利器都必須是朝廷自己的冶煉坊出產才能賣,私鑄是犯法的。


    李從嘉本來以為火車頭的穩定性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要開啟飛速發展時代,畢竟隻要交通便利了,那麽大唐偌大土地之上各個地區的人隔閡就不再那麽嚴重,運輸便利了,一些特殊物品價格會低,但是買的人會變多,所以是變相的更加賺錢。


    然而現在一個事實放在他麵前就是鐵軌是個大問題。


    李從嘉愁眉緊鎖地回到了宮裏,釋雪庭正在施展絕技為他剝核桃仁,一看到他這個表情不由得奇怪問道:“怎麽了?又遇到什麽事情了?”


    李從嘉這才跟釋雪庭解釋了一遍,釋雪庭聽了之後倒不是那麽意外,他直接就說道:“如果想要解決眼下的困境,唯一能做的就是撤銷對鐵器的禁製。”


    李從嘉認真問道:“你覺得撤銷的話會有危險嗎?”


    釋雪庭一邊思考一邊慢慢說道:“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大,以前之所以管控的嚴,一方麵是擔心會有人叛亂,另一方麵就是擔心會被賣到其他國家,然後對自己產生不利,然而現在我們依靠的武器並不是像之前一樣的刀槍棍棒這些冷兵器,現在就算大唐開放了禁製又能怎麽樣?普通百姓不可能拿著鐵器造反,而我們周邊的國家,就算他們的鐵器再多又能怎麽樣?冷兵器和□□誰厲害還用說嗎?除非他們人數超過我們很多能夠用人數堆,否則就不可能對大唐造成威脅。”


    其實李從嘉也是這麽想的,隻不過有些禁令的廢除不是他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他必須將方方麵麵都考慮到才行,等確定沒什麽問題,才回去跟內閣商討。


    是的,一般他拿出來跟內閣商討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深思熟慮過,畢竟他不喜歡提一個意見就被內閣拍回來,鬱悶是一回事情,最主要的是會削弱他的威信,給人一種皇帝的政令都通不過內閣,內閣才是最強大的錯覺。


    這對李從嘉的統治地位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如果誰都把他的旨意不當回事,他這個皇帝豈不就是個傀儡了?


    這樣看來其實也算是他跟內閣爭權的一種,但是他不煩這樣的爭權,君主的權利需要有一定的限製,否則對國家來說會是個災難,同樣內閣也不能站在君主的頭頂,反正這個平衡就看當皇帝的怎麽掌握了。


    李從嘉將這件事情拿去跟內閣討論,實際上內閣那邊已經在擔心這件事情,他們討論的結果基本上跟釋雪庭的意見差不多,兩邊一拍即合,就開始著手製定新的政令,畢竟就算是廢除禁令也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能搞定的事情,總要製定更加詳細的條款才行。


    這種事情李從嘉就不去摻合了,他隻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就行,這些瑣碎東西一向不是他擅長的。


    他現在思考的是要不要搞一個冶煉坊?他本來擔心商行涉足的產業太多,阿容會管不過來,最主要的是商行說穿了就是一直在做生意做買賣,並沒有涉足過實業,現在弄一個冶煉坊的話……不知道會不會出問題?


    釋雪庭直接說道:“商行的主人是你,阿容是負責商行的,你就再找個人負責冶煉坊不就行了?實在不行就讓十一郎去。”


    李從嘉聽了之後瞬間反對:“不行,十一郎還是先在朝廷熬資曆吧,我還等著讓他入內閣呢。”


    釋雪庭十分驚訝,他沒想過李從嘉居然想讓楊新入內閣,這個目標可算不得小,畢竟楊新在同齡人中算不得多麽出類拔萃,不過也不差就是了。


    他若有所思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楊新的能力還是需要鍛煉一下,總是在長安也學不到什麽了,不如外放。”


    李從嘉算了算楊新的年紀,發現他也快到而立之年了,這個年紀出去當刺史的確是年輕了一點,不過可以先當一個中州刺史,反正楊新算得上是開國元老那一批,就是年紀小了點,給他一點特殊待遇誰也說不出什麽來。


    就這樣,本來在長安混日子的楊新一腳就被踹出了長安,整個人都是懵逼的,他的師父什麽都沒有告訴他,他隻能自己去猜想到底發生了什麽。


    倒是有明眼人看得出來李從嘉又開始培養新人了,至少趙普就看得出,畢竟當年他也是走過這麽一遭的。


    將楊新踹出長安之後,樞密院就得到了軍報,雷有終率領元羲艦隊大破日·本艦隊,已經順利登島並且攻城拔寨,而日·本在發現抵抗不住之後,就直接選擇了投降。


    李從嘉看完戰報之後有些納悶:“雷有終親自帶著投降書回京?他可是主帥,我又沒讓他回京,他回來做什麽?”


    就算是述職也不是現在這個時候啊,你好歹等前線平穩了再說。


    李從嘉帶著滿腹疑惑等著雷有終,而雷有終回來見到李從嘉第一個動作就是下跪,然後結結實實磕了個頭說道:“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李從嘉:???????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天沉迷看比賽,每天都要開夜車,雙更什麽的不存在的,你們就不要想了qaq


    ps:智障了忘記設定更新時間_(:3∠)_


    sir千白扔了1個地雷


    sir千白扔了1個地雷


    感謝小天使的兩個地雷~麽麽啾


    讀者“人生如寄”,灌溉營養液+10


    讀者“芃葒”,灌溉營養液+10


    讀者“空是”,灌溉營養液+10


    讀者“遲到的鍾”,灌溉營養液+5


    讀者“慕擇”,灌溉營養液+1


    讀者“塵遺”,灌溉營養液+5


    讀者“京夢”,灌溉營養液+1


    感謝小可愛們的營養液=3=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長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長歌並收藏複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