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拿下契丹?


    一瞬間釋雪庭隻覺得不可置信, 如果是別人這麽說, 他大概會一笑了之也不在意, 但是如果這是李從嘉說的,他就必須過問一下,因為他很想知道李從嘉又想到了什麽。


    李從嘉說道:“你還記得在西域的時候, 到了冬天我們會有一些羊毛衣物嗎?”


    釋雪庭點了點頭, 在西域的時候這種衣服又便宜又保暖,他們穿的不少, 但是回到中原之後他們就很少再穿羊毛衣物, 畢竟有比羊毛衣物更加保暖更加貴重的皮草之類的衣物可供選擇。羊毛製品又粗糙又不好看自然就不在選擇範圍內。


    李從嘉說道:“我現在發現, 如果老百姓有羊毛衣物,或許能更好的過冬, 而不必擔心凍死。”


    沒辦法, 棉花原產地在印度和阿拉伯,現在還沒傳到大唐, 李從嘉想要就必須派人出海, 但是出海尋找種子, 再帶回來培育, 不知道要經過多久才能普及,隻能利用現成的羊毛紡織技術。


    實際上, 中原的羊毛紡織起步的確比較晚,但是在草原上早就在使用羊毛製品作為防寒保暖的衣物,甚至羊毛紡織技術也在往中原傳播,隻是傳播速度太慢而已。


    釋雪庭搖頭說道:“這不可能, 中原不適合。”


    李從嘉問道:“為什麽中原不適合?”


    釋雪庭說道:“中原人多,羊少。”


    李從嘉點了點頭,沒錯,這也是限製羊毛紡織在中原傳播的原因之一,有平整的土地老百姓首選是種地,誰會去放牧啊。


    李從嘉伸手在契丹甚至到蒙古都畫了一個圈:“所以我要讓契丹變成我們的牧場,變成羊毛供應地。”


    釋雪庭大吃一驚連忙說道:“這怎麽行?契丹若是不同意便罷,若是同意了,整個中原的羊毛供應都依靠契丹,若是他們想要做些手腳,大唐豈不受製於人?”


    李從嘉笑道:“他們能做什麽手腳?撕毀合約?等有一天羊毛的收入占據契丹收入的大部分,他們的國民大部分都依靠這項產業的時候,他舍得嗎?”


    釋雪庭問道:“耶律賢可不是耶律?,你能想到,難道他想不到?”


    李從嘉摸著下巴說道:“如果是毫無征兆就要大量收購羊毛什麽的,他肯定會心中起疑,但是如果找好借口就沒太多問題,至於後續……後續就要看運氣了。”


    釋雪庭瞬間明白了李從嘉的想法:“你是想趁著現在要打高麗的機會,跟契丹言和?”


    李從嘉抓頭:“有這個想法,還是回去跟內閣商議一下吧。”


    釋雪庭對於經濟方麵並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也知道一旦成功,契丹就算不投降,也會變的受大唐轄製,大唐若是想要滅契丹簡直不要太省力。


    畢竟中原需要的羊毛隨著人數的增長會變多,羊毛這個東西跟羊不一樣,它是可以再生的,到時候契丹的牧民為了賺錢要不要多養一點羊?契丹貧瘠的種不出糧食的地方要不要用來當草場放牧?


    一旦契丹進入到全民養羊的階段,那這個計劃基本上就已經成功。


    李從嘉之前隻是有一個初步的計劃,跟釋雪庭說完之後發現,隻是進口羊毛好像不怎麽保險,還要努力消耗契丹的羊肉,這樣契丹會更加迅速的進入他的圈套之中。


    回到長安之後,李從嘉先是慰問了一下內閣輔臣,看了一下李仲寓,最後直奔樞密院。


    樞密院的大佬們都知道李從嘉這次是去看船,回來肯定要開會,所以早早就等在了樞密院。


    李從嘉來了之後也不客氣,直接說道:“東征的事情可以準備起來了。”


    李弘冀等人呼吸一窒,繼而開始變的興奮起來,之前打山東的時候這些人可沒這麽興奮的樣子,不過想想也是,就算平定山東也有功勞,但是打自己人哪裏有開疆拓土讓人激動?


    李從嘉詳細說了一下戰船的事情,然後說道:“因為這次是海戰,比較特殊,所以我擬讓蜀王為行軍總管。”


    李弘冀立刻說道:“臣定不辱使命!”


    李景達有些羨慕地看著李弘冀,不過他也知道,自己年紀大了,陸地上或許還行,再去海上搏命顯然不太合適,可惜了他的兒子沒有一個繼承了他打仗天賦的,否則這一次也跟著去一趟,回來什麽前途都有了。


    隻是李景達認老,總有人不認老的,趙匡胤湊上來說道:“陛下,不如讓臣也跟著一起去吧,臣還沒打過海戰呢!”


    李從嘉看著趙匡胤沒好氣說道:“你以為打海戰很簡單嗎?最主要的是萬一你暈船怎麽辦?別搗亂!”


    趙匡胤這個級別的,如果跟著李弘冀過去,至少也是個副手,可是這個副手萬一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那不是坑爹嗎?李從嘉寧願用一個熟悉船隻,熟悉大海的人,哪怕那個人的官職不是很高。


    趙匡胤搓搓手說道:“臣不要指揮權,臣就去感受一下行不行?隻要讓我上船就行。”


    李從嘉戲謔地看著他:“隻要上船就行?那讓你去看管糧食你幹不幹?”


    趙匡胤一臉嚴肅說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此乃重中之重,為何不幹?”


    李從嘉當時就被鎮住了,覺得……曆史上趙匡胤成功真是一點都不奇怪,臉皮厚到這種程度,不成功才怪。


    李從嘉隻好說道:“散了散了,該幹嘛都幹嘛去啊。”


    趙匡胤有些失望,他很想跟著去看看,現在在長安實在是沒什麽意思,樞密院的事情也不算多,再不出戰感覺整個人都要生鏽了。


    李從嘉從樞密院出去之後,又去了內閣,範質看到他之後有些意外,畢竟剛剛在城外接駕的時候就已經將最基本的工作匯報完了,剩下就等李從嘉休息兩天然後在進行更詳細的匯報。


    現在他們的皇帝這是……等不及了?不應該啊,他們最近沒什麽大事兒。


    就在幾位老臣都疑惑的時候,李從嘉開場說道:“我這次回來的時候順便去各地看了看,發現以前被長安的富庶迷惑了,現在還是有很多地方吃不飽穿不暖……別,先別請罪,我沒要怪誰,天下太平也沒幾年,馬上就要求大家致富奔小康也不現實,隻不過這冬天實在是太難捱了,之前在西域的時候我記得有人用羊毛織成衣物來保暖,我們大可以也發展這種,畢竟比皮草之類的要便宜很多,比較適合老百姓。”


    範質看著李從嘉一臉的憂國憂民,第一反應就是皇帝又要作妖,他現在也學聰明了,如果是李從嘉直接說的事情,那他的關注點就是在這件事情本身,如果李從嘉是繞著彎說這件事情,那麽就絕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從嘉見眾人都一臉防備的樣子,忍不住叩了叩案幾說道:“都說說啊,今年這麽冷,總要給老百姓找點活路啊。”


    趙普忍不住吐槽說道:“已經入冬了,現在去做也來不及了。”


    李從嘉輕咳一聲:“今年來不及還有明年啊,以後的冬天都不過了嗎?”


    範質誠懇地看著李從嘉說道:“陛下,您想說什麽就直接說吧。”


    李從嘉隻好搓搓手說道:“這個……就是我一個想法,能不能行你們商量一下,看著辦啊。”


    見眾人洗耳恭聽,李從嘉才將他的想法說了一遍,然後就等其他人的反應。


    眾人沉默一會之後,魏仁浦打破了沉默說道:“這倒是個好方法,而且運用好了或許還能分裂契丹,羊毛就是我們手中的一張網!”


    李從嘉莫名地看著魏仁浦,不知道他為什麽說可以分裂契丹。


    結果就看到王溥也微笑著說道:“沒錯,如此倒是希望耶律賢拒絕我們的訂單,這樣再派人去契丹的其他部族之中宣揚一番,契丹皇族很富有,但是契丹貧窮的部族絕對比大唐貧窮的老百姓要多得多,皇族拒絕了我們就是拒絕了錢財,在這些部族看來就是不管他們的死活,到時候我們稍微對他們許諾一些,就可以讓他們來中原或者去西域,甚至讓他們帶著草場投奔我們也不是沒可能嘛。”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李從嘉:=口=!


    他之前想法很簡單,就是穩住契丹,然後盡量不讓契丹發展農業工業,讓他們的發展局限在畜牧業上,然後依賴大唐的訂單,這樣如果契丹有任何不軌之意,大唐隻要切斷訂單,就夠契丹受的了。


    趙普也接過話來說道:“如果真的可以,中原對於羊毛的需求量增多,也是加強對西域諸部控製的一個好方法。”


    李從嘉往後麵一靠懶洋洋地說道:“行了,既然諸位覺得這個辦法好,就著手開始實行吧,跟高麗的戰爭快要開始了,但是這也是一次戰爭啊,大唐文武雙管齊下,我就不信契丹和高麗真的能扛得住!”


    李從嘉這是在安撫文臣,畢竟武將又去開疆拓土,這是名留青史的好事,等打下來之後對於將士的封賞肯定少不了,文臣多少會有些羨慕嫉妒恨,李從嘉隻能也給他們布置任務,這件事情如果能做成,可能在當代大家不會覺得有什麽,後世看曆史的時候就會知道這些文臣多麽厲害,將周邊國家和本國內部的少民玩弄於股掌之上。


    李從嘉一向都是自己提出一個大概方向,然後剩下的事情都交給別人去做,不得不說這樣的放權還是比較有利於大唐發展的,他知道自己很多地方不擅長,避免了亂下命令這種事情的發生,而大臣也覺得李從嘉對他們信任,於是更加賣力,當然此舉隻適合在比較強勢的君主在位時做,李從嘉本人算不上強勢,但他手裏的軍隊很強勢是真的。


    李從嘉回到紫宸殿,就看到釋雪庭已經在等著他,看他過來,釋雪庭一邊幫他脫下外麵的貂裘一邊問道:“怎麽樣?”


    李從嘉跟他敘述了一遍內閣輔臣的話之後不由得說道:“他們想的比我想的完善多了,回頭你去告訴阿容,最近多收一點羊毛,最好是多收一些山羊毛。”


    釋雪庭有些意外:“不應該是綿羊毛嗎?”


    草原牧民更加喜歡用綿羊毛來織成衣物,山羊毛短又少,完全無法跟綿羊毛比擬。


    李從嘉擺擺手說道:“綿羊毛是麵向普通百姓的,這個是朝廷的生意就不要去搶了,我們隻要山羊毛,因為山羊毛有更加珍貴的東西。”


    釋雪庭問道:“你又知道什麽了?”


    李從嘉嘿嘿笑道說道:“山羊毛貴重的地方並不在於外麵那層羊毛,而是掩藏在山羊毛根部的薄薄的細絨,入冬長出開春脫落,這東西很保暖,而且輕柔適合做成貼身衣物,反正是很不錯的,隻不過產量太低,所以就隻能走高端路線。”


    釋雪庭一聽到最後幾個字,他就知道李從嘉又在打富戶們的主意了,不過也無所謂,反正是做生意,隻要有市場,什麽不可以做呢?


    釋雪庭又問道:“這個東西……現在有人用嗎?”


    李從嘉還真不了解牧民那邊有沒有發現羊絨很好用的,不過,之前在西域的時候反正是沒發現過,便說道:“應該沒什麽人知道。”


    釋雪庭挑眉:“所以……這個羊絨紡織城布還要我們自己研究?”


    李從嘉連忙說道:“不不不,羊絨不要織布,先紡織成羊絨線,然後再將羊絨線加工成衣物比較好,我就知道這麽多,剩下怎麽搞,你找專業的來吧,我又不是研究這個的。”


    釋雪庭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李從嘉微微鬆了口氣,他覺得自己的眼光真是好到家了,要不然去哪裏找這麽知情識趣的伴侶?


    他身上的秘密太多,很多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知道,有的時候李從嘉也知道說出來對自己沒好處,隻會讓人懷疑自己,但是不說出來吧,又覺得自己白穿過來這一趟,什麽貢獻都沒有,而且如果不趁著自己還有記憶將知道的東西弄出來,將來不記得了豈不是哭都來不及?


    而釋雪庭從來不會去問他是怎麽知道這些東西的,隻會默默去做。


    李從嘉抱著釋雪庭在他臉上蹭了蹭之後才說道:“這次跟我跑了這麽久你也累了,要不要給你放兩天假?”


    釋雪庭親了親李從嘉的額頭說道:“我又沒什麽事情做,每天都是放假,又哪裏需要特地放假的?”


    李從嘉搖了搖頭說道:“等內閣那邊研究出方案之後,隻怕情報部是不可能閑著的了,分化契丹,拉攏對契丹不滿的部族,到時候可能都要你來過問,我怕你累壞。”


    釋雪庭說道:“這件事情隻怕急不了,我們可以趁著這次跟契丹簽訂文書契約,但是具體使用還是要慢慢來,牧民織出來的布太粗糙,可不符合漢人的審美。”


    李從嘉歎了口氣說道:“緊緊進口羊毛不行,還要進口幾架織布機才是,不過也不用太多,這玩意沒啥技術含量,回頭扔到書院去,讓書院改良一下,最好能做到織的更快更好,這樣羊毛製品就能快速普及。”


    釋雪庭按住李從嘉的肩膀說道:“前期必然是一個賠錢的過程,欲速則不達,你不要壓力太大,既然大家都覺得這個辦法好,就說明這個方法是對的,而且如果真的能兵不血刃的就分裂契丹,購買織機羊毛的錢總比打仗要用到的錢少的多,更何況我們也不是什麽都沒得到。”


    李從嘉忍不住笑道:“你這樣說會讓我覺得範老他們為了不讓我派兵攻打契丹,隻要我不提出特別過分的辦法,他們都會同意的樣子。”


    釋雪庭無奈:“這本來就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說起利國利民,剛剛我收到嶺南那邊的消息,城池已經建設的差不多了,大理最近也很老實,你看現在關押的犯官和罪犯是不是弄一些去嶺南種地?”


    李從嘉哦了一聲說道:“這個之前內閣問過嶺南的進度,隻不過那個時候城池還沒建好我就讓他們不要著急,據刑部說他們已經準備好了流放去嶺南的犯人,但是嶺南那邊一直沒有消息,他們快要養不起這些人了。”


    李從嘉一邊說一邊想笑,如果不是嶺南需要人的話,這些人早就該坐牢的坐牢,該流放的流放,畢竟在大唐流放的地點並不僅僅是嶺南,而且自從知道嶺南盛產各種農作物之後,那邊已經開始進行開發,從流放地上麵去掉了,現在大唐流放犯人的地方不是西域就幹脆是海外,直接給一個小舢板,往遠海一放,自生自滅去吧。


    對於這樣的行為,李從嘉覺得太浪費了,幹啥要流放啊?坐牢養不起?讓他們去勞動改造啊,種地去吧。


    甚至以後一些被連累的女眷也可以不用被貶為奴婢或者弄進教坊司,而是讓她們進行勞動,做什麽?紡織啊,大唐的絲織品受原材料的影響,不需要那麽多人來紡織,但是羊毛就不一樣了,尤其是綿羊毛,如果成規模的養,產量還是很高的。


    不過李從嘉知道,這也就是大唐剛開國,人手不夠才會讓罪犯來做這些事情,等大唐發展的越來越快,這些產業會逐漸變成私有化,那時候這就是一份工作,而朝廷也不需要那麽多罪犯來做這些事情。


    實際上,內閣對於罪犯去做這些工作還是有異議的,尤其是那些犯了大罪又不夠格砍頭的人,在他們看來這樣的人品德有瑕疵,種出來的糧食也不適合君子吃。


    李從嘉對此表示都是慣的毛病,真到了沒有飯吃的地步,有點米粒就不錯了,還糾結這些糧食是誰種的?


    釋雪庭聽說犯人已經都準備好便說道:“可以讓刑部把人帶過去了,那邊已經準備的差不多,等人過去墾荒呢。”


    李從嘉想了想說道:“為了避免意外,還是讓朱元找人走一趟吧。”


    刑部都是捕頭,他們所做的更多是破案,或者是追捕犯人,說實話,李從嘉總覺得刑部也應該並到樞密院中來,但是又覺得不太妥當,而且內閣估計也會不同意,所以就沒有提過。


    釋雪庭說道:“也好,免得這些人中途逃跑。”


    這些人有不少都是窮凶極惡之徒,那些捕頭沒準還真不行。


    釋雪庭剛讓刑部把罪犯一點點的往嶺南遷沒兩天,嶺南那邊就給朝廷這邊送來了規劃圖,那些畫出來的水田讓內閣都很開心,畢竟麵積真的不小。


    然而刑部尚書看完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發配過去的犯人開荒這麽一大片地的話,恐怕不夠吧。”


    李從嘉看了一眼圖說道:“慢慢來吧,有人在遊說當地土人。”


    如果關中人多,李從嘉完全可以下旨讓關中人去嶺南墾荒,會給很優惠的政策,隻不過現在關中也沒那麽多人能過去啊,而且家裏有地誰願意背井離鄉?


    範質見李從嘉又在感慨土人都是傻的,這麽好的天然條件不知道利用,不由得說道:“陛下,其實……咱們也不是沒有人啊,隻要您一紙令下,至少有成千上萬的人回去幫忙開發嶺南,到時候您需要擔心的就是嶺南的城池不夠多,或者是嶺南的地不夠多,而不是人不夠多的問題了。”


    李從嘉有些茫然地看著範質:“哪兒來的人?你說的是高麗人嗎?”


    範質微笑搖頭:“當然不是。”


    李從嘉剛想繼續問,就聽到魏仁浦說了一聲:“我知道了,如此甚好!堪稱德政啊!”


    王溥也拍巴掌說道:“不錯不錯。”


    甚至連趙普都笑著說道:“還是範相經驗足,我之前怎麽沒想到?”


    李從嘉瞪著眼睛看著他們四個打啞謎,特別想問一句:你們特麽到底在說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長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長歌並收藏複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