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嘉先是說了一句:“既然有人求情, 那就這樣,名單上的人十年以內不得錄用。”
眾人聽了之後著實鬆了口氣, 雖然十年時間也不短,但也比終生強。
李從嘉見大家表情很放鬆, 又說道:“此外還有一件事情,你們回頭去辦一下,我準備再成立一軍。”
眾人:????
為啥又要添建製?之前不是剛添的水軍?現在的建製基本上已經夠了,多添也不過就是給某些人吃空餉的機會啊。
李景達和李弘冀轉頭看向趙匡胤,趙匡胤無奈隻好說道:“陛下,不宜再添了。”
李從嘉擺手說道:“我還沒說完,你們急什麽?添一個羽林軍, 負責拱衛京畿。”
羽林軍?眾人滿腦袋問號地看向李從嘉, 很想知道這個羽林軍跟禦林軍有什麽關係。
李從嘉敲著扶手說道:“羽林軍選良家子入,日後文武百官有子弟願參軍為國效力,便先入羽林軍,在羽林軍之內經過提拔, 可調入其他軍, 唔,你們就當時個青訓營吧,哦,就是青年訓練營。”
眾人:!!!!
原來搞了半天這玩意就是給他們準備的!
李從嘉帶著些許戲謔地看著下麵,你們不是想讓家裏的兒孫參軍嗎?參就參,我也不堵著孩子們的上進道路,隻不過你們就別跟普通老百姓去爭那點名額了, 幹脆給你們搞一個地方,都跟彼此差不多出身的比才有意思啊,而且也不是一輩子讓他們老死在羽林軍,也是有機會成為其他軍的軍官的,隻不過沒本事的那些……就別想著爭奪別人的軍功來給自己鍍金了。
誰都沒想到李從嘉會來這麽一手,就連釋雪庭一開始都沒想到!
李從嘉事先根本沒有跟任何人商量過,突然就拋出了這麽一個概念,然而仔細想想卻也不錯,至少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說是不錯的。
至於其他人,其他人現在腦海裏就兩個字:養蠱。
把這麽一幫少爺兵扔到了一起,誰也不服誰,誰有本事誰沒本事自然是能夠看得出的。
不過也有人想得到,就算是在羽林軍裏也不是絕對的公平公正,有人家裏勢力大有人家裏勢力小,勢力小的自然會受到欺壓,隻不過世界上也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情,他們也不好控訴李從嘉的做法不近人情。
而且進了羽林軍也算是有了出身,有這樣一個晉身的階梯總比什麽都沒有強,於是,李從嘉就直接讓兵部去統計一下第一批羽林軍的人數,誰想來就報名,當然第一期人數不會太多,也就是收個一千人,先送去訓練,訓練合格了才算是羽林軍的一員,如果不合格……對不起,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吧。
李從嘉給所有人扔下一個難題之後,甩甩衣袖就愉快的走了。
釋雪庭跟在他身後說道:“怎麽想出這麽一個辦法的?”
李從嘉說道:“大郎日漸長大,之前我一直想著要怎麽給他培養一些得用的人,忽然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釋雪庭說道:“不怕出問題?”
李從嘉嗤笑:“能出什麽問題?隻要報名的,就被拉到一個地方進行為期一年的訓練,訓練期間不許回家,訓練內容老子說了算,中間夾帶一點私貨,都是些十幾歲的少年郎,正是熱血衝動的時候,多給他們講講前輩的英勇事跡,想要洗腦真是太容易了。”
釋雪庭倒是持有不同的看法:“未必能夠讓他們放下家族。”
李從嘉搖頭:“誰讓他們不顧家族了?連自己的親族都不顧的人,何其冷血,要來幹嘛?我隻是要讓他們有個忠君愛國的思想,再有點集體榮譽感,這就齊活了。”
釋雪庭依舊對李從嘉的想法表示懷疑,李從嘉也不說話,兔朝已經用實際例子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軍隊等同於整容醫院不是開玩笑的,去過再出來的人,精氣神是完全不一樣的。
李從嘉跟釋雪庭說說笑笑的回到紫宸殿的時候,留在這裏的桃符一溜煙的過來說道:“陛下,娘子來了。”
周娥皇?
她來幹嘛?
自從搬進大明宮之後,因為整個宮殿占地規模較大,紫宸殿和蓬萊閣之間的距離絕對不是當初能夠比擬的,李從嘉和周娥皇基本上就不怎麽見麵,周娥皇也聰明的沒事兒不會來找他。
隻不過她每次來都會帶來一些麻煩,久而久之她在李從嘉眼裏基本上就是麻煩的代名詞,一聽說周娥皇來了,李從嘉就覺得頭疼。
頭疼也要見啊,哪怕全世界人都知道皇帝皇後貌合神離,也不能表現的太過火,至少還要為天下臣民做表率的,否則明天就要有禦史給他上諫言了。
李從嘉進去之後,果然看到一身珠光寶氣的周娥皇端坐在那裏,見李從嘉來便起身行禮:“陛下。”
李從嘉問道:“娘子可是來看大郎的?”
他問的比較委婉,畢竟不能直接問你是來幹嘛的,那樣太生分,就算彼此之間知道他們不算真正的夫妻,也絕對不能讓別人知道。
周娥皇微微歎氣說道:“妾此來是為了九郎他們的事情。”
九郎?李從嘉一瞬間有些懵圈。
好在周娥皇似乎知道李從嘉不記得,隱晦解釋道:“陛下的兩個弟弟年紀不算小,該開蒙了,不知陛下可有人選?”
李從嘉這才恍然:臥槽,我那個便宜老子還給我留了兩個比兒子還小的弟弟呢!
李從嘉努力算了算之後,發現這兩個弟弟年紀相差不多,今年都要六歲了,之前鍾太後活著的時候,這兩個小子就是鍾太後的職責,後來鍾太後薨逝,就變成了周娥皇的職責。
這也沒的說,長嫂如母,雖然周娥皇不算是長嫂,但她丈夫是家主,還是天下之主,所以她就要擔起這份責任。
實際上,對兩位小皇子,周娥皇養的比當年李仲寓還要精心一點,搞得李仲寓經常吃叔叔們的醋――誰讓他阿娘對別人比對他還好?
之前周娥皇一直覺得李從嘉是個心裏有數的人,所以她也沒提過給兩位小皇子啟蒙的事情,隻是隨著時間的流失,眼看著這兩位越來越大,李從嘉不提也不見,周娥皇總算是坐不住了。
如果等著大臣們上書說這件事情,那就等同於職責指責李從嘉對弟弟不上心。
然而讓周娥皇沒想到的是,李從嘉似乎還真不記得這倆人了!
李從嘉略有些尷尬,想了想說道:“唔,娘子準備一下,過兩日把他們送去書院好了。”
對這兩個弟弟李從嘉是沒什麽感情的,畢竟他們的存在總是能提醒李從嘉他那個便宜爹幹的事情,尤其是一線高還要給這兩個小子封地,哪怕不讓他們就藩那也是實打實的賦稅啊,都是從他的口袋出去的,能不心疼?
可他還不能不管,就想著把這倆小子扔到書院,學好學壞都無所謂,隻要別教出一個紈絝來就行,不過想想現在學院有範質和魏仁浦坐鎮,師行一蕭儼都在那裏,這些人脾氣上來了連李從嘉的麵子都不給,才不會管這倆小子的身份是什麽呢,該收拾就會收拾,應該也教不出太差勁的學生。
周娥皇得到了確切的回答之後,看了一眼釋雪庭就走了。
出了紫宸殿,周娥皇就站在門口回首看著閉緊的大門,隱約聽到了李從嘉跟釋雪庭的說笑之聲。
時至今日,她也說不清自己的心裏是遺憾還是難過,一開始她的確是心係自己原本的丈夫,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再深的感情也慢慢變淺,甚至周娥皇有的時候都覺得是不是自己錯了,李從嘉就是李從嘉,從來都沒有變成過另外一個人。
然而爭辯錯與對都已經沒有了意義,她雖然有著一身榮耀,但是在李從嘉心裏或許皇後另有其人,還是個男人!
李從嘉沒管周娥皇的想法,他現在正在被釋雪庭訓。
釋雪庭的中心思想就是:那是你弟弟,還那麽小,多關心一下,教好了將來就是一大助力,為什麽要把自己人推開呢?
釋雪庭倒並不是真的覺得李從嘉不兄友弟恭就是不對,他隻是察覺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除了他們之間的感情羈絆,李從嘉對別人似乎並沒有什麽特別強烈的感情。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對自己兄弟沒什麽感情也就算了,就連對李仲寓看上去都是一種公式化的好,那種好很像是大人對待別人家的孩子,又或者首要條件就是李仲寓是李從嘉唯一的繼承人。
再說說李弘冀和李景達,他對這兩個人也不能說是不好,滿朝文武都不能說他們的皇帝是個沒人情味的皇帝,然而釋雪庭還是覺得這種好太浮於表麵,李弘冀和李景達識相,他固然開心,這兩個人犯錯,他也不見得生氣。
李從嘉生氣最多的就是在國家大事上麵。
釋雪庭一直覺得這樣下去李從嘉很符合道德經裏麵那句“太上忘情而至公”,沒有任何感情,所以能夠公平公正的做任何事情。
可是這樣真的好麽?至少釋雪庭覺得,沒有感情就不能稱之為人,隻要是人,就逃脫不了感情的支配。
隻依靠他們兩個的感情來維係李從嘉和這個世界,實在是太危險。
李從嘉乖乖地坐在那裏聽著釋雪庭的各種念叨,在一起這麽多年,他隱隱也聽出了釋雪庭的意思,可是李從嘉怎麽告訴釋雪庭,這些人跟他都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於他而言不過是熟人,而且還是三觀理念不太合的熟人。
這樣的人就算是在現代社會的時候,李從嘉也就是維持一個表麵的人際關係,不會深交。
唯一比較坑爹的就在於他現在的身份地位注定了也沒辦法跟誰深交,除了釋雪庭。
釋雪庭說完之後,見李從嘉垂眸一言不發,就覺得有些不對,他不安地問道:“你是因為先皇所以遷怒於九郎十郎嗎?”
李從嘉抓了抓頭:“有一點吧,也不是很嚴重,哎,他們還那麽小,我對小孩子沒什麽耐心,所以才不重視的。”
釋雪庭微微放心,哪怕是討厭誰也是有明顯的感情傾向,否則,他還真擔心李從嘉什麽時候飛升成仙了――雖然他之前說不願意讓大家稱呼他為聖人,他一點也不想當聖人,然而實際情況就是他越來越像個聖人了。
“不喜歡就算了,當我沒說。”
李從嘉有些懵逼地看著釋雪庭,他都已經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對,釋雪庭現在告訴他當做沒說過?這是抽什麽風?
這次李從嘉也有點不安,開口問道:“你……你這是怎麽啦?我最近做錯了什麽事情嗎?”怎麽就……這麽反常呢?
釋雪庭搖了搖頭,開始思考到底哪裏出了問題,他對自己的預感一直都很有信心,其實以前就有一種李從嘉不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感覺,一開始他還以為是因為李從嘉曾經死而向生,然後將這種感覺壓在心底,可是現在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李從嘉見釋雪庭緩慢的捏著手裏的念珠,就知道他又在測算著什麽,如今釋雪庭已經很少這樣做,還是當年他們在西域什麽都沒有的時候,釋雪庭做過這些事情。
這是遇到了什麽難題?
李從嘉也開始認真沉思,可是想想最近事情都很順利,他們兩個之間也沒出任何問題啊,所以……到底是怎麽回事?
釋雪庭對李從嘉的影響很大,大到了第二天李從嘉上朝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溜號,在被周宗喊了三次回神之後,麵不改色心不跳地說道:“我這些日子有些累,如果沒什麽事就退朝吧。”
眾人:?????
最近有什麽值得您累心的事情嗎?
釋雪庭看了李從嘉一眼,決定回去跟他談一談,結果還沒等他倆談,李從嘉回到紫宸殿首先見到的就是他兒子李仲寓,以及李仲寓身後跟著的兩個正在哭哭啼啼的豆丁。
李從嘉看到他們這個組合十分稀奇,於是問道:“這是怎了麽?”
李仲寓苦著一張臉說道:“九叔十叔鬧著不要去書院了,阿娘沒辦法,就讓我帶他們來見阿爹。”
太子又怎麽樣?太子遇到撒潑打滾往他身上抹鼻涕的叔叔也沒轍啊。
李從嘉皺了皺眉,問道:“不想去書院?為什麽?被欺負了?”
不是吧?雖然這倆團子的親爹已經掛了,但是他們好歹還是皇帝的弟弟啊,誰這麽不長眼還敢欺負他們?
李從謙和李從信兩個委委屈屈抹眼淚的團子,結結巴巴含含糊糊地說道:“是……是先生。”
先生?
李從嘉奇怪問道:“哪個?”
李從謙回答:“是範先生。”
範先生……整個白鹿書院就一個姓範的,那就是範質!
李從嘉幾乎已經肯定範質應該是沒什麽問題的,那麽問題就出在這兩個團子身上。
李從嘉看他們哭得實在是慘隻好先讓春生桃符把他們帶下去擦擦眼淚洗洗臉,然後轉頭看向李仲寓問道:“說吧,到底怎麽回事?”
李仲寓無奈說道:“昨天兩位皇叔因為寫錯了名字被罰抄,然後沒寫完,今天又被加了罰抄數,所以就……”
被罰抄……這簡直是每個學生心中的痛啊,李從嘉莫名的有些同情兩個便宜弟弟,尤其是想了想這倆人的名字,李從信還好一點,筆畫比較少,李從謙……這名字簡直就是在坑孩子,尤其是在寫著繁體字的今天。
咦……繁體字?
李從嘉摸著下巴開始思考,雖然他自己覺得寫著沒什麽問題,但繁體字到底是不利於掃盲,不如……推行一下簡體字?
隻是簡體字為的是容易學習,一旦容易學習,學的人多了,容易對現在的利益集團形成衝擊,所以哪怕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隻怕也很難推廣。
李從嘉思索這個事情的時候,兩個團子已經被洗幹淨送了回來,兩個人委委屈屈地看著哥哥。
這倆團子上學幾天別的沒學會,倒是被先生們洗腦成了李從嘉的迷弟,他們現在十分迷信李從嘉是萬能的,所以李從嘉一定能夠讓他們不上學。
李從嘉問道:“先生為什麽罰你們我已經知道了,現在我問你們,會寫名字了嗎?”
兩個團子趕緊點頭,能不會嗎?簡直是刻骨銘心了,要不是這名字是他們親爹起的不能換,他們都思考要不要換一個名字了。
李從嘉便說道:“行了,別哭了,走吧,我們去見見你們範先生。”
兩個團子臉上明顯出現了畏懼的表情,但還是乖乖跟著李從嘉過去了。
範質一看到李從嘉身後跟著一中兩小就知道這三個估計是去告狀了,他倒是很淡定,李從嘉對他一向客氣,而他也不認為自己做的不對。
李從嘉坐下來之後直接說道:“九郎十郎已經會寫自己的名字啦,範先生就不要難為他們了。”
範質有些不滿地說道:“陛下怎可如此溺愛他們?”
李從嘉認真看著範質說道:“我不反對你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讓他們對學過的知識更牢固一些,隻是先生,你是不是忘記了去思考這些學生的承受能力?這兩個孩子並不是要逃避懲罰,而是實在寫不完,這個時候你應該做的不是繼續罰,而是思考他們為什麽學不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做老師應該靈活多變一些,否則隻是按照固定的那些內容來教,隻知道讓學生死記硬背,罰抄罰寫,那我又何必請名師大儒來呢?”
範質看著李從嘉,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如果兩方辯論,大概他還真不是他們這位陛下的對手。
當然李從嘉也並不是非要範質承認錯誤,所以不等範質說話就繼續說道:“我不給他們要特權,隻是希望做先生的也量學生的力而行,坦白講,就算我將他們都送來書院,也並不是要他們的學問多麽出類拔萃,作為我的兒子和弟弟,這都不是重點,他們隻要不是文盲就可以,剩下的東西很多並不是從書本上學到的,範先生需要做的應該是調整一下教學方式。”
範質……範質因為罰了兩個團子,就被李從嘉懟了一遍,偏偏李從嘉說的還很有道理,教導太子和皇子跟教導普通學生的確是不一樣的。
範質歎了口氣說道:“陛下想的明白,是我沒想明白。”
李從嘉直接讓人將三個小孩子帶下去,然後說道:“其實我還有個想法。”
範質有些意外:“什麽?”
有什麽想法是需要跟他說的?
然後李從嘉就說了想要推廣簡化字的事情,順便還做了示範,反正基本上所有的簡化字都在他腦子裏,隨便一個就能做示範。
範質震驚地看著李從嘉――真是萬萬沒想到您為了不讓弟弟被罰的太狠連這種事情都能做的出來啊?這算是什麽?殺雞用牛刀嗎?用得著這麽小題大做嗎?
最讓範質震驚的是李從嘉腦子裏真的有貨!
讓老先生震驚的李從嘉見範質發呆,忍不住搓了搓手問道:“那個您看……這樣可行嗎?”
範質覺得自己有點暈:“那個……陛下……我……能找人商量一下嗎?”
李從嘉揮手說道:“不用你們來,我就問影響會不會很大。”
範質這時候才回過神,想了想說道:“很大,推廣也很難,或許要很多年。”
李從嘉堅定說道:“用多少年無所謂,隻要能推廣就行了,而且這種字體學習起來也比較容易。”
範質:……
他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應該退休了。
李從嘉詢問範質沒有被無情的打回,心中就有了點底,準備回去再跟釋雪庭商量一下到底怎麽操作。
結果就在他因為弟弟的教育問題思考著折騰所有讀書人的時候,秀國的龐謙也不甘示弱的跑出來刷了一遍存在感:“大唐若不立刻撤兵,我就殺了你們的皇弟。”
李從嘉:??????
眾人聽了之後著實鬆了口氣, 雖然十年時間也不短,但也比終生強。
李從嘉見大家表情很放鬆, 又說道:“此外還有一件事情,你們回頭去辦一下,我準備再成立一軍。”
眾人:????
為啥又要添建製?之前不是剛添的水軍?現在的建製基本上已經夠了,多添也不過就是給某些人吃空餉的機會啊。
李景達和李弘冀轉頭看向趙匡胤,趙匡胤無奈隻好說道:“陛下,不宜再添了。”
李從嘉擺手說道:“我還沒說完,你們急什麽?添一個羽林軍, 負責拱衛京畿。”
羽林軍?眾人滿腦袋問號地看向李從嘉, 很想知道這個羽林軍跟禦林軍有什麽關係。
李從嘉敲著扶手說道:“羽林軍選良家子入,日後文武百官有子弟願參軍為國效力,便先入羽林軍,在羽林軍之內經過提拔, 可調入其他軍, 唔,你們就當時個青訓營吧,哦,就是青年訓練營。”
眾人:!!!!
原來搞了半天這玩意就是給他們準備的!
李從嘉帶著些許戲謔地看著下麵,你們不是想讓家裏的兒孫參軍嗎?參就參,我也不堵著孩子們的上進道路,隻不過你們就別跟普通老百姓去爭那點名額了, 幹脆給你們搞一個地方,都跟彼此差不多出身的比才有意思啊,而且也不是一輩子讓他們老死在羽林軍,也是有機會成為其他軍的軍官的,隻不過沒本事的那些……就別想著爭奪別人的軍功來給自己鍍金了。
誰都沒想到李從嘉會來這麽一手,就連釋雪庭一開始都沒想到!
李從嘉事先根本沒有跟任何人商量過,突然就拋出了這麽一個概念,然而仔細想想卻也不錯,至少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說是不錯的。
至於其他人,其他人現在腦海裏就兩個字:養蠱。
把這麽一幫少爺兵扔到了一起,誰也不服誰,誰有本事誰沒本事自然是能夠看得出的。
不過也有人想得到,就算是在羽林軍裏也不是絕對的公平公正,有人家裏勢力大有人家裏勢力小,勢力小的自然會受到欺壓,隻不過世界上也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情,他們也不好控訴李從嘉的做法不近人情。
而且進了羽林軍也算是有了出身,有這樣一個晉身的階梯總比什麽都沒有強,於是,李從嘉就直接讓兵部去統計一下第一批羽林軍的人數,誰想來就報名,當然第一期人數不會太多,也就是收個一千人,先送去訓練,訓練合格了才算是羽林軍的一員,如果不合格……對不起,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吧。
李從嘉給所有人扔下一個難題之後,甩甩衣袖就愉快的走了。
釋雪庭跟在他身後說道:“怎麽想出這麽一個辦法的?”
李從嘉說道:“大郎日漸長大,之前我一直想著要怎麽給他培養一些得用的人,忽然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釋雪庭說道:“不怕出問題?”
李從嘉嗤笑:“能出什麽問題?隻要報名的,就被拉到一個地方進行為期一年的訓練,訓練期間不許回家,訓練內容老子說了算,中間夾帶一點私貨,都是些十幾歲的少年郎,正是熱血衝動的時候,多給他們講講前輩的英勇事跡,想要洗腦真是太容易了。”
釋雪庭倒是持有不同的看法:“未必能夠讓他們放下家族。”
李從嘉搖頭:“誰讓他們不顧家族了?連自己的親族都不顧的人,何其冷血,要來幹嘛?我隻是要讓他們有個忠君愛國的思想,再有點集體榮譽感,這就齊活了。”
釋雪庭依舊對李從嘉的想法表示懷疑,李從嘉也不說話,兔朝已經用實際例子證明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軍隊等同於整容醫院不是開玩笑的,去過再出來的人,精氣神是完全不一樣的。
李從嘉跟釋雪庭說說笑笑的回到紫宸殿的時候,留在這裏的桃符一溜煙的過來說道:“陛下,娘子來了。”
周娥皇?
她來幹嘛?
自從搬進大明宮之後,因為整個宮殿占地規模較大,紫宸殿和蓬萊閣之間的距離絕對不是當初能夠比擬的,李從嘉和周娥皇基本上就不怎麽見麵,周娥皇也聰明的沒事兒不會來找他。
隻不過她每次來都會帶來一些麻煩,久而久之她在李從嘉眼裏基本上就是麻煩的代名詞,一聽說周娥皇來了,李從嘉就覺得頭疼。
頭疼也要見啊,哪怕全世界人都知道皇帝皇後貌合神離,也不能表現的太過火,至少還要為天下臣民做表率的,否則明天就要有禦史給他上諫言了。
李從嘉進去之後,果然看到一身珠光寶氣的周娥皇端坐在那裏,見李從嘉來便起身行禮:“陛下。”
李從嘉問道:“娘子可是來看大郎的?”
他問的比較委婉,畢竟不能直接問你是來幹嘛的,那樣太生分,就算彼此之間知道他們不算真正的夫妻,也絕對不能讓別人知道。
周娥皇微微歎氣說道:“妾此來是為了九郎他們的事情。”
九郎?李從嘉一瞬間有些懵圈。
好在周娥皇似乎知道李從嘉不記得,隱晦解釋道:“陛下的兩個弟弟年紀不算小,該開蒙了,不知陛下可有人選?”
李從嘉這才恍然:臥槽,我那個便宜老子還給我留了兩個比兒子還小的弟弟呢!
李從嘉努力算了算之後,發現這兩個弟弟年紀相差不多,今年都要六歲了,之前鍾太後活著的時候,這兩個小子就是鍾太後的職責,後來鍾太後薨逝,就變成了周娥皇的職責。
這也沒的說,長嫂如母,雖然周娥皇不算是長嫂,但她丈夫是家主,還是天下之主,所以她就要擔起這份責任。
實際上,對兩位小皇子,周娥皇養的比當年李仲寓還要精心一點,搞得李仲寓經常吃叔叔們的醋――誰讓他阿娘對別人比對他還好?
之前周娥皇一直覺得李從嘉是個心裏有數的人,所以她也沒提過給兩位小皇子啟蒙的事情,隻是隨著時間的流失,眼看著這兩位越來越大,李從嘉不提也不見,周娥皇總算是坐不住了。
如果等著大臣們上書說這件事情,那就等同於職責指責李從嘉對弟弟不上心。
然而讓周娥皇沒想到的是,李從嘉似乎還真不記得這倆人了!
李從嘉略有些尷尬,想了想說道:“唔,娘子準備一下,過兩日把他們送去書院好了。”
對這兩個弟弟李從嘉是沒什麽感情的,畢竟他們的存在總是能提醒李從嘉他那個便宜爹幹的事情,尤其是一線高還要給這兩個小子封地,哪怕不讓他們就藩那也是實打實的賦稅啊,都是從他的口袋出去的,能不心疼?
可他還不能不管,就想著把這倆小子扔到書院,學好學壞都無所謂,隻要別教出一個紈絝來就行,不過想想現在學院有範質和魏仁浦坐鎮,師行一蕭儼都在那裏,這些人脾氣上來了連李從嘉的麵子都不給,才不會管這倆小子的身份是什麽呢,該收拾就會收拾,應該也教不出太差勁的學生。
周娥皇得到了確切的回答之後,看了一眼釋雪庭就走了。
出了紫宸殿,周娥皇就站在門口回首看著閉緊的大門,隱約聽到了李從嘉跟釋雪庭的說笑之聲。
時至今日,她也說不清自己的心裏是遺憾還是難過,一開始她的確是心係自己原本的丈夫,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再深的感情也慢慢變淺,甚至周娥皇有的時候都覺得是不是自己錯了,李從嘉就是李從嘉,從來都沒有變成過另外一個人。
然而爭辯錯與對都已經沒有了意義,她雖然有著一身榮耀,但是在李從嘉心裏或許皇後另有其人,還是個男人!
李從嘉沒管周娥皇的想法,他現在正在被釋雪庭訓。
釋雪庭的中心思想就是:那是你弟弟,還那麽小,多關心一下,教好了將來就是一大助力,為什麽要把自己人推開呢?
釋雪庭倒並不是真的覺得李從嘉不兄友弟恭就是不對,他隻是察覺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除了他們之間的感情羈絆,李從嘉對別人似乎並沒有什麽特別強烈的感情。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對自己兄弟沒什麽感情也就算了,就連對李仲寓看上去都是一種公式化的好,那種好很像是大人對待別人家的孩子,又或者首要條件就是李仲寓是李從嘉唯一的繼承人。
再說說李弘冀和李景達,他對這兩個人也不能說是不好,滿朝文武都不能說他們的皇帝是個沒人情味的皇帝,然而釋雪庭還是覺得這種好太浮於表麵,李弘冀和李景達識相,他固然開心,這兩個人犯錯,他也不見得生氣。
李從嘉生氣最多的就是在國家大事上麵。
釋雪庭一直覺得這樣下去李從嘉很符合道德經裏麵那句“太上忘情而至公”,沒有任何感情,所以能夠公平公正的做任何事情。
可是這樣真的好麽?至少釋雪庭覺得,沒有感情就不能稱之為人,隻要是人,就逃脫不了感情的支配。
隻依靠他們兩個的感情來維係李從嘉和這個世界,實在是太危險。
李從嘉乖乖地坐在那裏聽著釋雪庭的各種念叨,在一起這麽多年,他隱隱也聽出了釋雪庭的意思,可是李從嘉怎麽告訴釋雪庭,這些人跟他都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於他而言不過是熟人,而且還是三觀理念不太合的熟人。
這樣的人就算是在現代社會的時候,李從嘉也就是維持一個表麵的人際關係,不會深交。
唯一比較坑爹的就在於他現在的身份地位注定了也沒辦法跟誰深交,除了釋雪庭。
釋雪庭說完之後,見李從嘉垂眸一言不發,就覺得有些不對,他不安地問道:“你是因為先皇所以遷怒於九郎十郎嗎?”
李從嘉抓了抓頭:“有一點吧,也不是很嚴重,哎,他們還那麽小,我對小孩子沒什麽耐心,所以才不重視的。”
釋雪庭微微放心,哪怕是討厭誰也是有明顯的感情傾向,否則,他還真擔心李從嘉什麽時候飛升成仙了――雖然他之前說不願意讓大家稱呼他為聖人,他一點也不想當聖人,然而實際情況就是他越來越像個聖人了。
“不喜歡就算了,當我沒說。”
李從嘉有些懵逼地看著釋雪庭,他都已經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對,釋雪庭現在告訴他當做沒說過?這是抽什麽風?
這次李從嘉也有點不安,開口問道:“你……你這是怎麽啦?我最近做錯了什麽事情嗎?”怎麽就……這麽反常呢?
釋雪庭搖了搖頭,開始思考到底哪裏出了問題,他對自己的預感一直都很有信心,其實以前就有一種李從嘉不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感覺,一開始他還以為是因為李從嘉曾經死而向生,然後將這種感覺壓在心底,可是現在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李從嘉見釋雪庭緩慢的捏著手裏的念珠,就知道他又在測算著什麽,如今釋雪庭已經很少這樣做,還是當年他們在西域什麽都沒有的時候,釋雪庭做過這些事情。
這是遇到了什麽難題?
李從嘉也開始認真沉思,可是想想最近事情都很順利,他們兩個之間也沒出任何問題啊,所以……到底是怎麽回事?
釋雪庭對李從嘉的影響很大,大到了第二天李從嘉上朝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溜號,在被周宗喊了三次回神之後,麵不改色心不跳地說道:“我這些日子有些累,如果沒什麽事就退朝吧。”
眾人:?????
最近有什麽值得您累心的事情嗎?
釋雪庭看了李從嘉一眼,決定回去跟他談一談,結果還沒等他倆談,李從嘉回到紫宸殿首先見到的就是他兒子李仲寓,以及李仲寓身後跟著的兩個正在哭哭啼啼的豆丁。
李從嘉看到他們這個組合十分稀奇,於是問道:“這是怎了麽?”
李仲寓苦著一張臉說道:“九叔十叔鬧著不要去書院了,阿娘沒辦法,就讓我帶他們來見阿爹。”
太子又怎麽樣?太子遇到撒潑打滾往他身上抹鼻涕的叔叔也沒轍啊。
李從嘉皺了皺眉,問道:“不想去書院?為什麽?被欺負了?”
不是吧?雖然這倆團子的親爹已經掛了,但是他們好歹還是皇帝的弟弟啊,誰這麽不長眼還敢欺負他們?
李從謙和李從信兩個委委屈屈抹眼淚的團子,結結巴巴含含糊糊地說道:“是……是先生。”
先生?
李從嘉奇怪問道:“哪個?”
李從謙回答:“是範先生。”
範先生……整個白鹿書院就一個姓範的,那就是範質!
李從嘉幾乎已經肯定範質應該是沒什麽問題的,那麽問題就出在這兩個團子身上。
李從嘉看他們哭得實在是慘隻好先讓春生桃符把他們帶下去擦擦眼淚洗洗臉,然後轉頭看向李仲寓問道:“說吧,到底怎麽回事?”
李仲寓無奈說道:“昨天兩位皇叔因為寫錯了名字被罰抄,然後沒寫完,今天又被加了罰抄數,所以就……”
被罰抄……這簡直是每個學生心中的痛啊,李從嘉莫名的有些同情兩個便宜弟弟,尤其是想了想這倆人的名字,李從信還好一點,筆畫比較少,李從謙……這名字簡直就是在坑孩子,尤其是在寫著繁體字的今天。
咦……繁體字?
李從嘉摸著下巴開始思考,雖然他自己覺得寫著沒什麽問題,但繁體字到底是不利於掃盲,不如……推行一下簡體字?
隻是簡體字為的是容易學習,一旦容易學習,學的人多了,容易對現在的利益集團形成衝擊,所以哪怕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隻怕也很難推廣。
李從嘉思索這個事情的時候,兩個團子已經被洗幹淨送了回來,兩個人委委屈屈地看著哥哥。
這倆團子上學幾天別的沒學會,倒是被先生們洗腦成了李從嘉的迷弟,他們現在十分迷信李從嘉是萬能的,所以李從嘉一定能夠讓他們不上學。
李從嘉問道:“先生為什麽罰你們我已經知道了,現在我問你們,會寫名字了嗎?”
兩個團子趕緊點頭,能不會嗎?簡直是刻骨銘心了,要不是這名字是他們親爹起的不能換,他們都思考要不要換一個名字了。
李從嘉便說道:“行了,別哭了,走吧,我們去見見你們範先生。”
兩個團子臉上明顯出現了畏懼的表情,但還是乖乖跟著李從嘉過去了。
範質一看到李從嘉身後跟著一中兩小就知道這三個估計是去告狀了,他倒是很淡定,李從嘉對他一向客氣,而他也不認為自己做的不對。
李從嘉坐下來之後直接說道:“九郎十郎已經會寫自己的名字啦,範先生就不要難為他們了。”
範質有些不滿地說道:“陛下怎可如此溺愛他們?”
李從嘉認真看著範質說道:“我不反對你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讓他們對學過的知識更牢固一些,隻是先生,你是不是忘記了去思考這些學生的承受能力?這兩個孩子並不是要逃避懲罰,而是實在寫不完,這個時候你應該做的不是繼續罰,而是思考他們為什麽學不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做老師應該靈活多變一些,否則隻是按照固定的那些內容來教,隻知道讓學生死記硬背,罰抄罰寫,那我又何必請名師大儒來呢?”
範質看著李從嘉,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如果兩方辯論,大概他還真不是他們這位陛下的對手。
當然李從嘉也並不是非要範質承認錯誤,所以不等範質說話就繼續說道:“我不給他們要特權,隻是希望做先生的也量學生的力而行,坦白講,就算我將他們都送來書院,也並不是要他們的學問多麽出類拔萃,作為我的兒子和弟弟,這都不是重點,他們隻要不是文盲就可以,剩下的東西很多並不是從書本上學到的,範先生需要做的應該是調整一下教學方式。”
範質……範質因為罰了兩個團子,就被李從嘉懟了一遍,偏偏李從嘉說的還很有道理,教導太子和皇子跟教導普通學生的確是不一樣的。
範質歎了口氣說道:“陛下想的明白,是我沒想明白。”
李從嘉直接讓人將三個小孩子帶下去,然後說道:“其實我還有個想法。”
範質有些意外:“什麽?”
有什麽想法是需要跟他說的?
然後李從嘉就說了想要推廣簡化字的事情,順便還做了示範,反正基本上所有的簡化字都在他腦子裏,隨便一個就能做示範。
範質震驚地看著李從嘉――真是萬萬沒想到您為了不讓弟弟被罰的太狠連這種事情都能做的出來啊?這算是什麽?殺雞用牛刀嗎?用得著這麽小題大做嗎?
最讓範質震驚的是李從嘉腦子裏真的有貨!
讓老先生震驚的李從嘉見範質發呆,忍不住搓了搓手問道:“那個您看……這樣可行嗎?”
範質覺得自己有點暈:“那個……陛下……我……能找人商量一下嗎?”
李從嘉揮手說道:“不用你們來,我就問影響會不會很大。”
範質這時候才回過神,想了想說道:“很大,推廣也很難,或許要很多年。”
李從嘉堅定說道:“用多少年無所謂,隻要能推廣就行了,而且這種字體學習起來也比較容易。”
範質:……
他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應該退休了。
李從嘉詢問範質沒有被無情的打回,心中就有了點底,準備回去再跟釋雪庭商量一下到底怎麽操作。
結果就在他因為弟弟的教育問題思考著折騰所有讀書人的時候,秀國的龐謙也不甘示弱的跑出來刷了一遍存在感:“大唐若不立刻撤兵,我就殺了你們的皇弟。”
李從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