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在見到順化可汗派來要捉拿他的使臣的時候, 整個人都是茫然的,他就怕甘州回鶻給他找事兒, 所以最近一應的供奉全都不短缺,可順化可汗怎麽還是翻臉了?
不過很快他就知道了原因――據說是他要謀逆。
趙匡胤整個人都被氣笑了, 他如果要謀逆就不可能輕易對周國用兵,不管怎麽說周國都是他生長的國家,對這個國家吹響進攻的號角,趙匡胤本人也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的。
可是如同李從嘉一樣,他也不甘心就這樣窩在西北蠻荒之地,而他與周國如今已經勢成水火,想要投降都不可能, 隻能打, 而這個時候順化可汗發難,難道是想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趙匡胤是不可能這麽簡單就跟著使臣走的,謀反的罪名都下來了, 他一旦進了刪丹, 那就別想囫圇個的出來。
至於使者說的什麽人證物證俱全,趙匡胤又不傻,一想就知道他是背了黑鍋,當然這個黑鍋是誰甩過來的他就不清楚了,不過有很大可能是肅州,畢竟肅州那邊剛剛經曆了一場戰爭,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 不會輕易動兵。
但是李從嘉一直視甘州回鶻為眼中釘肉中刺,他自己不能動手,自然就要想方設法的借刀殺人。對此趙匡胤除了罵兩句娘之外也沒別的辦法,李從嘉這一手玩的太漂亮,也是趙匡胤最近忙得焦頭爛額,沒有過多思考肅州那邊,誰能知道李從嘉隔著一個甘州還能給他找麻煩呢?
不過這些都是趙匡胤的推斷,就算他跟順化可汗說,估計順化可汗也未必會信,或者藥羅葛仁裕想要借著這個機會拿下他也說不定,於是趙匡胤幹脆利落的就砍掉了使者的腦袋。
李從嘉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笑眯眯的對著韓熙載說道:“韓儔不虧為縱橫家肱骨,趙匡胤已經是陷入了死局。”
韓熙載笑的很是矜持,他對自己這個兒子特別滿意,雖然韓儔現在官職並不高,但隻要他回來肯定有肥缺等著他,更何況限製韓儔官職的就是他的年齡,隻要他簡在帝心還有什麽好怕?
李從嘉放下這個消息,沉吟說道:“秋收已過,糧草準備的如何?”
田文立刻出列說道:“糧草已入庫,隻是……若是大軍要北征,怕也隻能支撐兩個月。”
李從嘉有些無奈,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最主要的是現在趙匡胤跟周國開戰,搞的他們的商隊都無法繼續跟北漢做生意,再加上現在趙匡胤估計已經反應過來是他在背後做手腳,肅州的商隊過去實在是太冒險,這樣一來,李從嘉的收入驟然減少許多,再加上這幾年也算得上是征戰不休,肅州的國庫都快可以跑老鼠了!
當年拿到那份寶藏的時候,李從嘉還覺得自己發了財,現在才知道,一個國家想要依靠那些金銀珠寶支撐是不可能的。
最主要的是肅州能夠耕種的地並不多,各地糧食收貨最多的居然是昆侖山附近的土地,可那邊到底地方有限。
就在李從嘉十分頭疼的時候,楊新跑來說道:“前些日子商隊回來,我讓他們帶了蠶和桑樹。”
李從嘉愣了一下,繼而眼睛一亮,對哦,他之前怎麽沒想到呢?西域甚至更往西的地方,對於絲織品十分熱愛,還有陶瓷,不能跟中原通商,他可以繼續往西去販賣嘛。
桑樹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並不是很高,至少在西域也是能種植的,隻不過養蠶和織布的技術,西域這邊並不是很發達,然而李從嘉手上有不少南唐過來的女人們對這玩意熟悉的很。
李從嘉趕忙把內閣和田文喊過來,商討稅收,以前在南邊的時候,甚至種桑樹都是要收稅的,李從嘉趕忙廢了這一條,現在推廣還來不及呢,還收稅,反正算一算,李從嘉手裏並不是特別缺錢,現在內庫跟國庫分開了,李從嘉本人算是半個土鱉,對於各種奢華的享受不是很感興趣,之前那些寶藏留下了一部分之後,剩下的都充到了國庫中。
他也不怕沒錢花,畢竟商行和食肆都算是他的私有財產。
不僅種樹不收稅,反而會給一定的優惠,至於養蠶的蠶繭,朝廷收購不收稅,但是價格也不會很高,如果是販賣自然也要收稅的,隻不過,稅率定的並不高。
這些事情李從嘉隻是把握一個大致方向,剩下的都交給下麵人去討論,畢竟他也不是學經濟的,他現在甚至不知道普通平民都要交什麽稅!
交給他們之後,李從嘉很遺憾的發現瓷器大概是沒辦法搞了,畢竟這邊的土質不適合,茶葉也不行,西方那邊喜歡的東西也就一個絲織品可以搞一搞了。
不過不管怎麽說,楊新倒是真的很機靈,找到了這樣一條財路。
李從嘉含笑說道:“你倒是幫了我一個大忙,說吧,想要什麽賞賜?”
楊新搓搓手說道:“那個……殿下,郎君……能不能早點讓五娘過門啊。”
李從嘉頓時笑道:“也好,現在也不打仗了,安寧了下來,也是日子給你們辦喜事了。”
楊新眼睛一亮:“那……我師父來嗎?上次我問師父,師父說他是出家人,在婚禮上出現不吉利,我倒是沒覺得有什麽,如果沒有殿下跟師父,我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裏呢,可是不管我怎麽說師父都不鬆口,您幫我勸勸唄。”
李從嘉伸出食指點了點楊新笑道:“好啊,你這還用到我了,行吧,唔,回頭我讓太後或者王後去跟田家定個日子,你就等著做新郎官吧。”
楊新瞬間喜道:“多謝殿下!”
楊新本來以為自己的婚禮,李從嘉能到場已經很給麵子了,萬萬沒想到李從嘉居然要為他做主!這樣哪怕楊新親人都已不在,婚禮上也不會很難看。
李從嘉看楊新幾乎是蹦著走的,一時之間還有些羨慕他,按照年齡來說,這具身體也不過比楊新大四歲,可是身份的原因,已經不能做這種比較孩子氣的動作了。
楊新走了之後,李從嘉想了想,提筆寫了一道詔書,當然這道詔書要經過內閣才能發出去,隻不過,這一道詔書雖然沒有跟內閣商議,他們應該不怎麽反對才是――這是冊封釋雪庭為國師的詔書。
正規稱號是護國法師,李從嘉覺得以釋雪庭的功勞,當得起護國法師這個稱號了,畢竟自從到了西域之後,在李弘冀來之前,都是釋雪庭帶著隊伍東征西討,就算後來李弘冀來了,釋雪庭也帶著天策府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平朱元,甚至是低級軍官立下功勞都有各種賞賜,就算是李弘冀,李從嘉無法在位份上給他更多,也會賜下許多金銀珠寶,畢竟他也有老婆孩子要養。
隻有釋雪庭,除了安寧城給他建的那座廟之外,李從嘉從來沒有賞過他什麽,這樣一想,李從嘉心裏就十分內疚。
他不會覺得自己是王就理所應當的要求別人為他奉獻,更何況就算他對釋雪庭有恩,釋雪庭也早就還了,反而是這麽多年下來,李從嘉又欠了釋雪庭許多。
想到這裏,李從嘉越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內閣那裏對李從嘉要封釋雪庭為國師的反應並不激烈,唯一讓他們有異議的就是在宮內蓋廟這件事情。
韓熙載苦口婆心說道:“殿下,今時不同往日,您如今是天下臣民表率,所作所為都要慎重才行,在宮裏蓋廟,這就相當於立了一個國教啊,郭榮滅佛您不是不知道,如今肅州崇佛氛圍濃厚,已經造成了許多不便。”
李從嘉點了點頭說道:“這也是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我們不必像郭榮那樣搞得過猶不及,但是寺廟必須徹查,不能讓壯丁都出家,這沒有什麽好處,所以也要嚴查度牒,隻是這件事情由朝廷去做,民間肯定會有反對聲音,不如讓國師去,國師如今聲望正隆,再加上他是佛家弟子,總有轉圜餘地,諸位愛卿看這樣如何?”
蕭儼無奈說道:“讓國師出馬自然是好的,但是這個……蓋廟……”
李從嘉擺手說道:“這個你們不要多想了,不是我要蓋廟,而是這座王宮之內本來就有廟啊,我隻不過是想要將它修繕一下,然後讓國師住進去,總比再找一個地方給他蓋間大寺院來的花費少吧?否則若是在外麵找地方的話,總要靠近酒泉,除此以外,好歹也是國師居所,蓋得太小氣也不配他的身份不是?”
內閣輔臣:有理有據,服!
李從嘉一看他們的反應就知道都在擔心出來一個朝廷無法管轄的國教,所以他想了想說道:“我李家先祖乃是老子,當年宮裏是有道觀的,如今也畫出個地方重新建一座道觀便是,不過,西域這邊沒有正經道士,也就算了,反正我本身就是道家後人。”
用道教來克製佛教?這個可以有,眾人微微放下心來,知道李從嘉沒有因為寵信釋雪庭就昏了頭。
實際上他們完全不必要擔心,釋雪庭固然是個和尚,然而他卻從來沒有對李從嘉灌輸過佛教思想,甚至他跟李從嘉在生活上有差異的地方,他也沒有提起過,隻是默默的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做。
就李從嘉而言,這樣的宗教信徒才是他想要的信徒,隻不過他也知道,釋雪庭這個信徒其實……不是那麽純粹,任何宗教都有其攻擊性,隻不過有的是溫潤如水循序漸進,有的則手段激烈。
當然李從嘉要畫出地方蓋道觀主要也是想要撥出一塊地方,省的有人覺得他後宮很大,還很空曠想辦法來塞人,他樂意守著一個“王後”誰管得到?
徐鉉此時不反對蓋廟隻是說道:“國師佛門中人,廟也不必太過奢華。”
哦,這又開始擔心李從嘉花大價錢修繕,李從嘉心中翻了個白眼,嘴上卻說道:“隻是稍微整理一下而已,不過也不能太差勁,畢竟是在王宮之內,不過諸位也不必擔心,這個錢從內庫走,不會走國庫。”
周宗等人嘴角微微一抽,他們怎麽就忘了,如果國庫不是有李從嘉貼補,甚至還不如李從嘉內庫充盈呢?
到了這個地步大家也不好再反對,周宗隻好又說了句:“縱然國師是佛門中人,但也是外男,是不是要與後宮有所間隔才好?”
李從嘉痛快說道:“理應如此。”
陰私之事最難辯駁,若是有人看釋雪庭不順眼,想要用這個來攻訐他的話,到時候李從嘉除了公開他們的關係,怕也沒第二個辦法了。
可是一國之主跟國師搞到一起……好說不好聽,哪怕將來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但也絕對不能擺到台麵上,這時候他倒是有些感謝周宗了。
既然感謝周宗,那麽李從嘉就決定給他一些回報。
於是他開口直接轉移了話題:“太子今年已經四歲,到了該啟蒙的年紀,我有意親自教養,還是要給他找個正經老師才好。”
李從嘉這一句話出來,內閣輔臣們的眼睛都亮了,哦,有一個人除外,那就是周宗。
周宗心裏清楚,他作為王後的父親,太子的外公,太子太師這種大概也隻有在追贈的時候才可能出現了,正經的老師不會選他,倒是剩下幾個人十分有機會。
嚴格理來說,內閣輔臣基本上在文壇都是很有名聲的,無論是韓熙載還是徐鉉,他們能夠被喜歡詩詞的李z重用,本身的文學素養就擺在了那裏。
在這一方麵,蕭儼就弱了一些,他的長處不在於文學,而在於斷案。
然而李從嘉是想要培養一個合格的繼承人的,有了釋雪庭他自認為這輩子大概是不會有自己的孩子了,所以李仲寓的教育就是重中之重,李從嘉可不想教育出一個亡國之君的詞帝,所以韓熙載和徐鉉兩個人,隻有一個可能上位,而蕭儼則是必然有他一個位置的。
李從嘉也思考了一陣子,比較了一下韓熙載和徐鉉兩個人,不過,徐鉉的弟弟徐鍇已經在禮部掌管科舉事宜,算是比較有實權的一個部門,韓熙載如今年紀已經不小,現在還沒退估計就是為了撐到兒子出頭。
李從嘉也有些可憐他一把年紀還要為了子孫奔波,直接讓韓熙載做了太子太師,蕭儼為太子太傅。
這兩個位置都有人了,但是還差一個太子太保,難道他們這位殿下要空出這個位置嗎?
李從嘉沒有打算空出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太子太保就給國師吧。”
眾人震驚,李從嘉這才說道:“想要逐鹿中原,太子不能不知兵事,縱然我這一生算是事事順遂,也不敢說終其一生就能重回中原,若盡我一生也未必能夠做到,那就看太子的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個理由……十分正常,但是您這個任命是不是有點過於兒戲了?原本以為不讓釋雪庭進入朝廷官員序列算是大家的默契,你這是要打破這份默契嗎?
李從嘉看著眾人臉色各異,也沒有過多解釋,他知道這些老狐狸能想明白。
是,太子太保也是朝廷官員,然而這個位置除了是太子老師之外,並沒有其他實權,甚至在太子如此年幼的情況下,也接觸不到朝廷大事,釋雪庭就算接受了這個職位,跟以往也沒什麽不同。
對此,李從嘉還要去勸釋雪庭,這是他能給釋雪庭找到的最適合的位置了,這也是為了讓釋雪庭跟李仲寓培養一下感情,他可不想見到將來他的太子對他的國師很挑鼻子豎挑眼,到時候他是收拾誰好?
不如從一開始就打下感情基礎,釋雪庭的個人魅力,李從嘉是很相信的。
徐鉉眼巴巴看著李從嘉,太子三師雖然都有了人,但是還有太子三少呢?
隻不過,讓他失望的是,李從嘉並沒有打算再將三少也授人,太子是需要老師,但是老師太多也沒什麽好處,而且同類型的老師太多也沒用,隻可惜他手下沒有什麽數理化的人才,否則他肯定要給弄來當老師,實在沒辦法的話,李從嘉也隻能自己上了。
畢竟他的數理化就算現在隻有高中水平,大概也能完虐大多數人,當然頂尖的那些就算了,可他的兒子隻要稍微知道這些就行了,沒必要專門去研究。
李從嘉決定接李仲寓來教育的事情,周娥皇可以說是最後得到一個消息的,她比朝臣麽知道的都晚,沒辦法,李從嘉當時是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才突然將這件事情拋出去,雖然這件事情他也算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李從嘉的要求是李仲寓要住到東宮,畢竟東宮跟他現在所居紫宸殿十分近,倒也適合他時常將太子叫過來親自教導。
然而這就意味著李仲寓要提前離開他的母親獨自去生活,哪怕每天還能見到,周娥皇還是有一種李從嘉要把她兒子搶走的惶恐。
可她不能提出任何異議,因為李從嘉的決定沒有任何不對之處,甚至在周宗看來這還是看重太子的表現。
周娥皇有苦說不出,隻能十分心塞的給李仲寓準備各種東西,然而就連這個也不需要她準備,東宮早就修葺一新,李從嘉也讓人準備好了太子需要的各種物品,李仲寓連包都不用拎,直接入住就行。
好在李從嘉自從發現鍾皇後的戰鬥力之後,再也不敢小看女人,他也料到了周娥皇的想法,所以特地去含涼殿找到周娥皇說道:“大郎已經到了年歲,若是耽誤了啟蒙便不好了,更何況他乃是太子,不住東宮怕也有人要生異心。”
周娥皇心裏清楚,隻是心下不舍說道:“他自打生下來,還從來沒有離過我呢。”
李從嘉微微一笑:“東宮距離含涼殿也不遠,你若想他便去東宮看看他,或者隔兩天把他接來住一住便是。”
周娥皇聽到這裏,總算是放下心來,她還真擔心李從嘉不讓她看兒子,方法也很簡單,李仲寓要讀書了啊。
若是長年累月不見麵,就算是親母子還能有多少感情?
李從嘉見周娥皇焦躁之氣一掃,開始琢磨著給東宮添點什麽,不由得一擦汗,心中暗暗想著女人真是太麻煩了,若不是他需要一個妻子和兒子,他還真想過將周娥皇跟李仲寓遠遠送走,榮養一世。
可惜他不能,所以也就隻好跟周娥皇做好溝通,至少不要給自己再樹立一個敵人。
安撫好周娥皇,李從嘉就跑去給釋雪庭獻寶,釋雪庭在聽說李從嘉要讓他做太子太保的時候,略一愣,倒也沒有反對,隻是問道:“可是要我教導太子知曉兵事?”
還真是心有靈犀,李從嘉眉梢眼角俱是笑意:“沒錯。”
釋雪庭問道:“為何不讓樞密副使來?”
李從嘉問道:“你說哪個?如果是阿兄的話,他不適合,李平的話……唔,讓他跟內閣輔臣平起平坐也不合適,哎呀,你也不要想太多,就當是我找個由頭給你發俸祿好了,雖然你也不缺錢,我也沒別的好給你了,這些年來你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不好總這樣的,萬一大家都習慣了你這樣付出,若有一天你有哪裏沒做到,恐怕他們就要找你麻煩了。”
釋雪庭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才沒有拒絕太子太保這個職位,隻不過麵對李從嘉他卻說道:“誰說我什麽都沒得到的?你都是我的了?我還要什麽呢?”
李從嘉忍不住抱著他的腰笑道:“那你是不是還想說我的就是你的,你的還是你的?”
釋雪庭低頭親了親李從嘉的唇角說道:“嗯,是我的就是你的,你的還是你的。”
李從嘉仰頭主動加深了這個吻,釋雪庭的手也熟練的探進了他的褻衣之內。
站在一邊的春生和桃符看到之後,連忙退出去關上了門。
就在李從嘉和釋雪庭兩個人甜甜蜜蜜的時候,遠在百裏之外的趙匡胤此時已經恨不得紮小人詛咒李從嘉了。
不過很快他就知道了原因――據說是他要謀逆。
趙匡胤整個人都被氣笑了, 他如果要謀逆就不可能輕易對周國用兵,不管怎麽說周國都是他生長的國家,對這個國家吹響進攻的號角,趙匡胤本人也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的。
可是如同李從嘉一樣,他也不甘心就這樣窩在西北蠻荒之地,而他與周國如今已經勢成水火,想要投降都不可能, 隻能打, 而這個時候順化可汗發難,難道是想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趙匡胤是不可能這麽簡單就跟著使臣走的,謀反的罪名都下來了, 他一旦進了刪丹, 那就別想囫圇個的出來。
至於使者說的什麽人證物證俱全,趙匡胤又不傻,一想就知道他是背了黑鍋,當然這個黑鍋是誰甩過來的他就不清楚了,不過有很大可能是肅州,畢竟肅州那邊剛剛經曆了一場戰爭,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 不會輕易動兵。
但是李從嘉一直視甘州回鶻為眼中釘肉中刺,他自己不能動手,自然就要想方設法的借刀殺人。對此趙匡胤除了罵兩句娘之外也沒別的辦法,李從嘉這一手玩的太漂亮,也是趙匡胤最近忙得焦頭爛額,沒有過多思考肅州那邊,誰能知道李從嘉隔著一個甘州還能給他找麻煩呢?
不過這些都是趙匡胤的推斷,就算他跟順化可汗說,估計順化可汗也未必會信,或者藥羅葛仁裕想要借著這個機會拿下他也說不定,於是趙匡胤幹脆利落的就砍掉了使者的腦袋。
李從嘉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笑眯眯的對著韓熙載說道:“韓儔不虧為縱橫家肱骨,趙匡胤已經是陷入了死局。”
韓熙載笑的很是矜持,他對自己這個兒子特別滿意,雖然韓儔現在官職並不高,但隻要他回來肯定有肥缺等著他,更何況限製韓儔官職的就是他的年齡,隻要他簡在帝心還有什麽好怕?
李從嘉放下這個消息,沉吟說道:“秋收已過,糧草準備的如何?”
田文立刻出列說道:“糧草已入庫,隻是……若是大軍要北征,怕也隻能支撐兩個月。”
李從嘉有些無奈,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最主要的是現在趙匡胤跟周國開戰,搞的他們的商隊都無法繼續跟北漢做生意,再加上現在趙匡胤估計已經反應過來是他在背後做手腳,肅州的商隊過去實在是太冒險,這樣一來,李從嘉的收入驟然減少許多,再加上這幾年也算得上是征戰不休,肅州的國庫都快可以跑老鼠了!
當年拿到那份寶藏的時候,李從嘉還覺得自己發了財,現在才知道,一個國家想要依靠那些金銀珠寶支撐是不可能的。
最主要的是肅州能夠耕種的地並不多,各地糧食收貨最多的居然是昆侖山附近的土地,可那邊到底地方有限。
就在李從嘉十分頭疼的時候,楊新跑來說道:“前些日子商隊回來,我讓他們帶了蠶和桑樹。”
李從嘉愣了一下,繼而眼睛一亮,對哦,他之前怎麽沒想到呢?西域甚至更往西的地方,對於絲織品十分熱愛,還有陶瓷,不能跟中原通商,他可以繼續往西去販賣嘛。
桑樹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並不是很高,至少在西域也是能種植的,隻不過養蠶和織布的技術,西域這邊並不是很發達,然而李從嘉手上有不少南唐過來的女人們對這玩意熟悉的很。
李從嘉趕忙把內閣和田文喊過來,商討稅收,以前在南邊的時候,甚至種桑樹都是要收稅的,李從嘉趕忙廢了這一條,現在推廣還來不及呢,還收稅,反正算一算,李從嘉手裏並不是特別缺錢,現在內庫跟國庫分開了,李從嘉本人算是半個土鱉,對於各種奢華的享受不是很感興趣,之前那些寶藏留下了一部分之後,剩下的都充到了國庫中。
他也不怕沒錢花,畢竟商行和食肆都算是他的私有財產。
不僅種樹不收稅,反而會給一定的優惠,至於養蠶的蠶繭,朝廷收購不收稅,但是價格也不會很高,如果是販賣自然也要收稅的,隻不過,稅率定的並不高。
這些事情李從嘉隻是把握一個大致方向,剩下的都交給下麵人去討論,畢竟他也不是學經濟的,他現在甚至不知道普通平民都要交什麽稅!
交給他們之後,李從嘉很遺憾的發現瓷器大概是沒辦法搞了,畢竟這邊的土質不適合,茶葉也不行,西方那邊喜歡的東西也就一個絲織品可以搞一搞了。
不過不管怎麽說,楊新倒是真的很機靈,找到了這樣一條財路。
李從嘉含笑說道:“你倒是幫了我一個大忙,說吧,想要什麽賞賜?”
楊新搓搓手說道:“那個……殿下,郎君……能不能早點讓五娘過門啊。”
李從嘉頓時笑道:“也好,現在也不打仗了,安寧了下來,也是日子給你們辦喜事了。”
楊新眼睛一亮:“那……我師父來嗎?上次我問師父,師父說他是出家人,在婚禮上出現不吉利,我倒是沒覺得有什麽,如果沒有殿下跟師父,我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裏呢,可是不管我怎麽說師父都不鬆口,您幫我勸勸唄。”
李從嘉伸出食指點了點楊新笑道:“好啊,你這還用到我了,行吧,唔,回頭我讓太後或者王後去跟田家定個日子,你就等著做新郎官吧。”
楊新瞬間喜道:“多謝殿下!”
楊新本來以為自己的婚禮,李從嘉能到場已經很給麵子了,萬萬沒想到李從嘉居然要為他做主!這樣哪怕楊新親人都已不在,婚禮上也不會很難看。
李從嘉看楊新幾乎是蹦著走的,一時之間還有些羨慕他,按照年齡來說,這具身體也不過比楊新大四歲,可是身份的原因,已經不能做這種比較孩子氣的動作了。
楊新走了之後,李從嘉想了想,提筆寫了一道詔書,當然這道詔書要經過內閣才能發出去,隻不過,這一道詔書雖然沒有跟內閣商議,他們應該不怎麽反對才是――這是冊封釋雪庭為國師的詔書。
正規稱號是護國法師,李從嘉覺得以釋雪庭的功勞,當得起護國法師這個稱號了,畢竟自從到了西域之後,在李弘冀來之前,都是釋雪庭帶著隊伍東征西討,就算後來李弘冀來了,釋雪庭也帶著天策府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平朱元,甚至是低級軍官立下功勞都有各種賞賜,就算是李弘冀,李從嘉無法在位份上給他更多,也會賜下許多金銀珠寶,畢竟他也有老婆孩子要養。
隻有釋雪庭,除了安寧城給他建的那座廟之外,李從嘉從來沒有賞過他什麽,這樣一想,李從嘉心裏就十分內疚。
他不會覺得自己是王就理所應當的要求別人為他奉獻,更何況就算他對釋雪庭有恩,釋雪庭也早就還了,反而是這麽多年下來,李從嘉又欠了釋雪庭許多。
想到這裏,李從嘉越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內閣那裏對李從嘉要封釋雪庭為國師的反應並不激烈,唯一讓他們有異議的就是在宮內蓋廟這件事情。
韓熙載苦口婆心說道:“殿下,今時不同往日,您如今是天下臣民表率,所作所為都要慎重才行,在宮裏蓋廟,這就相當於立了一個國教啊,郭榮滅佛您不是不知道,如今肅州崇佛氛圍濃厚,已經造成了許多不便。”
李從嘉點了點頭說道:“這也是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我們不必像郭榮那樣搞得過猶不及,但是寺廟必須徹查,不能讓壯丁都出家,這沒有什麽好處,所以也要嚴查度牒,隻是這件事情由朝廷去做,民間肯定會有反對聲音,不如讓國師去,國師如今聲望正隆,再加上他是佛家弟子,總有轉圜餘地,諸位愛卿看這樣如何?”
蕭儼無奈說道:“讓國師出馬自然是好的,但是這個……蓋廟……”
李從嘉擺手說道:“這個你們不要多想了,不是我要蓋廟,而是這座王宮之內本來就有廟啊,我隻不過是想要將它修繕一下,然後讓國師住進去,總比再找一個地方給他蓋間大寺院來的花費少吧?否則若是在外麵找地方的話,總要靠近酒泉,除此以外,好歹也是國師居所,蓋得太小氣也不配他的身份不是?”
內閣輔臣:有理有據,服!
李從嘉一看他們的反應就知道都在擔心出來一個朝廷無法管轄的國教,所以他想了想說道:“我李家先祖乃是老子,當年宮裏是有道觀的,如今也畫出個地方重新建一座道觀便是,不過,西域這邊沒有正經道士,也就算了,反正我本身就是道家後人。”
用道教來克製佛教?這個可以有,眾人微微放下心來,知道李從嘉沒有因為寵信釋雪庭就昏了頭。
實際上他們完全不必要擔心,釋雪庭固然是個和尚,然而他卻從來沒有對李從嘉灌輸過佛教思想,甚至他跟李從嘉在生活上有差異的地方,他也沒有提起過,隻是默默的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做。
就李從嘉而言,這樣的宗教信徒才是他想要的信徒,隻不過他也知道,釋雪庭這個信徒其實……不是那麽純粹,任何宗教都有其攻擊性,隻不過有的是溫潤如水循序漸進,有的則手段激烈。
當然李從嘉要畫出地方蓋道觀主要也是想要撥出一塊地方,省的有人覺得他後宮很大,還很空曠想辦法來塞人,他樂意守著一個“王後”誰管得到?
徐鉉此時不反對蓋廟隻是說道:“國師佛門中人,廟也不必太過奢華。”
哦,這又開始擔心李從嘉花大價錢修繕,李從嘉心中翻了個白眼,嘴上卻說道:“隻是稍微整理一下而已,不過也不能太差勁,畢竟是在王宮之內,不過諸位也不必擔心,這個錢從內庫走,不會走國庫。”
周宗等人嘴角微微一抽,他們怎麽就忘了,如果國庫不是有李從嘉貼補,甚至還不如李從嘉內庫充盈呢?
到了這個地步大家也不好再反對,周宗隻好又說了句:“縱然國師是佛門中人,但也是外男,是不是要與後宮有所間隔才好?”
李從嘉痛快說道:“理應如此。”
陰私之事最難辯駁,若是有人看釋雪庭不順眼,想要用這個來攻訐他的話,到時候李從嘉除了公開他們的關係,怕也沒第二個辦法了。
可是一國之主跟國師搞到一起……好說不好聽,哪怕將來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但也絕對不能擺到台麵上,這時候他倒是有些感謝周宗了。
既然感謝周宗,那麽李從嘉就決定給他一些回報。
於是他開口直接轉移了話題:“太子今年已經四歲,到了該啟蒙的年紀,我有意親自教養,還是要給他找個正經老師才好。”
李從嘉這一句話出來,內閣輔臣們的眼睛都亮了,哦,有一個人除外,那就是周宗。
周宗心裏清楚,他作為王後的父親,太子的外公,太子太師這種大概也隻有在追贈的時候才可能出現了,正經的老師不會選他,倒是剩下幾個人十分有機會。
嚴格理來說,內閣輔臣基本上在文壇都是很有名聲的,無論是韓熙載還是徐鉉,他們能夠被喜歡詩詞的李z重用,本身的文學素養就擺在了那裏。
在這一方麵,蕭儼就弱了一些,他的長處不在於文學,而在於斷案。
然而李從嘉是想要培養一個合格的繼承人的,有了釋雪庭他自認為這輩子大概是不會有自己的孩子了,所以李仲寓的教育就是重中之重,李從嘉可不想教育出一個亡國之君的詞帝,所以韓熙載和徐鉉兩個人,隻有一個可能上位,而蕭儼則是必然有他一個位置的。
李從嘉也思考了一陣子,比較了一下韓熙載和徐鉉兩個人,不過,徐鉉的弟弟徐鍇已經在禮部掌管科舉事宜,算是比較有實權的一個部門,韓熙載如今年紀已經不小,現在還沒退估計就是為了撐到兒子出頭。
李從嘉也有些可憐他一把年紀還要為了子孫奔波,直接讓韓熙載做了太子太師,蕭儼為太子太傅。
這兩個位置都有人了,但是還差一個太子太保,難道他們這位殿下要空出這個位置嗎?
李從嘉沒有打算空出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太子太保就給國師吧。”
眾人震驚,李從嘉這才說道:“想要逐鹿中原,太子不能不知兵事,縱然我這一生算是事事順遂,也不敢說終其一生就能重回中原,若盡我一生也未必能夠做到,那就看太子的了。”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個理由……十分正常,但是您這個任命是不是有點過於兒戲了?原本以為不讓釋雪庭進入朝廷官員序列算是大家的默契,你這是要打破這份默契嗎?
李從嘉看著眾人臉色各異,也沒有過多解釋,他知道這些老狐狸能想明白。
是,太子太保也是朝廷官員,然而這個位置除了是太子老師之外,並沒有其他實權,甚至在太子如此年幼的情況下,也接觸不到朝廷大事,釋雪庭就算接受了這個職位,跟以往也沒什麽不同。
對此,李從嘉還要去勸釋雪庭,這是他能給釋雪庭找到的最適合的位置了,這也是為了讓釋雪庭跟李仲寓培養一下感情,他可不想見到將來他的太子對他的國師很挑鼻子豎挑眼,到時候他是收拾誰好?
不如從一開始就打下感情基礎,釋雪庭的個人魅力,李從嘉是很相信的。
徐鉉眼巴巴看著李從嘉,太子三師雖然都有了人,但是還有太子三少呢?
隻不過,讓他失望的是,李從嘉並沒有打算再將三少也授人,太子是需要老師,但是老師太多也沒什麽好處,而且同類型的老師太多也沒用,隻可惜他手下沒有什麽數理化的人才,否則他肯定要給弄來當老師,實在沒辦法的話,李從嘉也隻能自己上了。
畢竟他的數理化就算現在隻有高中水平,大概也能完虐大多數人,當然頂尖的那些就算了,可他的兒子隻要稍微知道這些就行了,沒必要專門去研究。
李從嘉決定接李仲寓來教育的事情,周娥皇可以說是最後得到一個消息的,她比朝臣麽知道的都晚,沒辦法,李從嘉當時是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才突然將這件事情拋出去,雖然這件事情他也算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李從嘉的要求是李仲寓要住到東宮,畢竟東宮跟他現在所居紫宸殿十分近,倒也適合他時常將太子叫過來親自教導。
然而這就意味著李仲寓要提前離開他的母親獨自去生活,哪怕每天還能見到,周娥皇還是有一種李從嘉要把她兒子搶走的惶恐。
可她不能提出任何異議,因為李從嘉的決定沒有任何不對之處,甚至在周宗看來這還是看重太子的表現。
周娥皇有苦說不出,隻能十分心塞的給李仲寓準備各種東西,然而就連這個也不需要她準備,東宮早就修葺一新,李從嘉也讓人準備好了太子需要的各種物品,李仲寓連包都不用拎,直接入住就行。
好在李從嘉自從發現鍾皇後的戰鬥力之後,再也不敢小看女人,他也料到了周娥皇的想法,所以特地去含涼殿找到周娥皇說道:“大郎已經到了年歲,若是耽誤了啟蒙便不好了,更何況他乃是太子,不住東宮怕也有人要生異心。”
周娥皇心裏清楚,隻是心下不舍說道:“他自打生下來,還從來沒有離過我呢。”
李從嘉微微一笑:“東宮距離含涼殿也不遠,你若想他便去東宮看看他,或者隔兩天把他接來住一住便是。”
周娥皇聽到這裏,總算是放下心來,她還真擔心李從嘉不讓她看兒子,方法也很簡單,李仲寓要讀書了啊。
若是長年累月不見麵,就算是親母子還能有多少感情?
李從嘉見周娥皇焦躁之氣一掃,開始琢磨著給東宮添點什麽,不由得一擦汗,心中暗暗想著女人真是太麻煩了,若不是他需要一個妻子和兒子,他還真想過將周娥皇跟李仲寓遠遠送走,榮養一世。
可惜他不能,所以也就隻好跟周娥皇做好溝通,至少不要給自己再樹立一個敵人。
安撫好周娥皇,李從嘉就跑去給釋雪庭獻寶,釋雪庭在聽說李從嘉要讓他做太子太保的時候,略一愣,倒也沒有反對,隻是問道:“可是要我教導太子知曉兵事?”
還真是心有靈犀,李從嘉眉梢眼角俱是笑意:“沒錯。”
釋雪庭問道:“為何不讓樞密副使來?”
李從嘉問道:“你說哪個?如果是阿兄的話,他不適合,李平的話……唔,讓他跟內閣輔臣平起平坐也不合適,哎呀,你也不要想太多,就當是我找個由頭給你發俸祿好了,雖然你也不缺錢,我也沒別的好給你了,這些年來你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不好總這樣的,萬一大家都習慣了你這樣付出,若有一天你有哪裏沒做到,恐怕他們就要找你麻煩了。”
釋雪庭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才沒有拒絕太子太保這個職位,隻不過麵對李從嘉他卻說道:“誰說我什麽都沒得到的?你都是我的了?我還要什麽呢?”
李從嘉忍不住抱著他的腰笑道:“那你是不是還想說我的就是你的,你的還是你的?”
釋雪庭低頭親了親李從嘉的唇角說道:“嗯,是我的就是你的,你的還是你的。”
李從嘉仰頭主動加深了這個吻,釋雪庭的手也熟練的探進了他的褻衣之內。
站在一邊的春生和桃符看到之後,連忙退出去關上了門。
就在李從嘉和釋雪庭兩個人甜甜蜜蜜的時候,遠在百裏之外的趙匡胤此時已經恨不得紮小人詛咒李從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