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四十九麵。這一科,我們前麵講到約喻廣歎,佛陀跡門的智慧即將結束,佛陀就讚歎《法華經》的一心三觀的智慧。
佛陀怎麽讚歎呢?他用譬喻的方式來讚歎。他說轉輪聖王統領四天下,在征戰的過程當中是如何去賞賜他的兵將。一般性的賞賜,就賞賜他一個個別的東西,田宅、珍寶、象馬車乘等等。隻有特殊的大功勞的,他才把他頭頂上的摩尼寶珠賞賜給他。
其實佛陀的賞賜也是這個方式。很多人進入了佛法,但是得到了不同的賞賜。有些人在佛法當中修了一輩子,得到三生的福報,他滿心的歡喜。他每天五點起來做功課,每天參加拜懺,做早晚功課,修五戒十善,得到三生的人天福報,他也是滿心的歡喜。這是佛陀給他的賞賜。佛陀隻有在特殊的善根的情況下,才會把他心中的摩尼寶珠賞賜給這個人。為什麽呢?最後這段經文就講清楚,佛陀為什麽不把《法華經》的摩尼寶珠隨便賞賜呢?這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多怨難信。《法華經》的一心三觀,好是好,但是你很難相信。不相信也就罷了,你還毀謗,就造口業。這第一個。因為我們凡夫喜歡向外追求,你現在要他回光返照,你嚴重違背他的思考模式。他來三寶是要來求東西的,求福報,求智慧,求安樂。他的核心就在一個“求”字,你現在要他回光返照,他就毀謗你了:我有什麽好回光返照的,我一天到晚都是妄想。是吧?所以,他很難相信,他也就毀謗。這第一個,他善根不夠,所以不能隨便賞賜,否則就害了他。
第二個,它是諸佛的秘密之藏,它就很難講清楚說明白。比方說禪宗的公案,二祖見到初祖,二祖說,弟子心不安,請和尚安心。初祖也沒有叫他去拜懺,也沒有叫他去念佛,沒有給他施設任何法門,他說,你把那個躁動不安的心拿出來。結果他一回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心就安定了。初祖麵對二祖,沒有講一個法門,他也沒有講四諦,也沒講十二因緣,也沒講六度,通通都沒有,他隻做一件事情:把你妄想中的摩尼寶珠找出來。好了,三祖遇到二祖也是這個道理。三祖說,弟子業障深重。二祖說,誰綁住你了?他回光返照。沒有人綁住你啊。覓心了不可得!
這個地方說明一件事情,我們所有的障礙,來自於妄想、業力,占一半。就是果然是有妄想,果然是有業力,占一半。另外一半,就是你智慧不夠,你不知道怎麽處理,就讓業障更厲害。就是說,業障是客觀的,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業障。說實在,每一個人在生死輪回打滾到現在,誰都沒有比誰好。那麽為什麽有些人業障對他的傷害能夠降到最低呢?因為他有智慧。就是說,今天每一個人內心當中都是業障深重,但是為什麽有些人他表現出來,看不出他有業障呢?因為他心中有一個法寶,能夠跟業障保持一個隔離,離一切相。但這個法寶,難就難在它很難講清楚,“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你隻能說即空即假即中,又清淨,又具足。所以,就是說,同樣的業障大海,這個真如法門是怎麽樣?秘密之藏,這是諸佛最難講清楚的一個微妙的法門。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有兩個理由:第一個,它很難相信;第二個,它很難說清楚。所以佛陀不妄宣說。這兩個理由。當然就看你的善根了。
辛二、重頌 分二:壬一、頌行法;壬 二、頌歎經
我們看辛二的“重頌”。這段重頌是誓願安樂行的重頌。分兩段。
壬一、頌行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 哀湣一切
乃能演說 佛所讚經
這段是“超頌行成”。我們今天一方麵修一心三觀,把心從顛倒妄想而調到一心真如,理觀;然後配合四安樂行。那有什麽好處呢?三個好處:第一個,常行忍辱。就是著忍辱衣,你多了一件忍辱的衣服來保護你。第二個,入慈悲室,有一個慈悲的房子。第三個,坐法空座,也有座位。所以,整個四安樂行的修學,最後的會歸處就是三種功德法,就是慈悲、智慧、忍辱。其實,四安樂行最後的會歸處就是弘經三軌。這個是講到它果地的行成功德。
再看它的因地修學。
後末世時 持此經者 於家出家 及非菩薩
應生慈悲 斯等不聞 不信是經 則為大失
我得佛道 以諸方便 為說此法 令住其中
這個地方是講到因地的修學。這個地方因地的修學特別指的是誓願安樂行。在末法時代,你能夠如法地受持《法華經》,不管你是出家、在家,或者是凡夫眾生,你應該生起慈悲的願力。就是你能夠如法修習一心三觀,又能夠修習四安樂行,你是非常幸運的。
那你這麽幸運,你應該怎麽樣來發願呢?你應該發願:
“斯等不聞,不信是經,則為大失。”你看到很多的佛弟子他還在事修,隻是每天追求一些小小的果報,那麽這樣子的結果就是生命當中的重大損失。因為這樣隻能夠得到一種枝末的片段的功德,那個修行叫做事倍功半。就是你隻能靠法力的攝受,而你放棄你心中的摩尼寶珠,這是非常可惜的。你一個貧窮人,你就知道打工,你也不知道回家,這個就很可惜了。
那怎麽辦呢?你要發願說,如果我成就佛道,我一定要怎麽辦呢?“以諸方便”,我先用三乘的權法讓眾生破障,然後再說《法華經》,使令他安住在一心真如當中。你要有這個願力。你自己依止《法華經》成就,你也希望以後,你能夠把這個法門相續地傳下去。
所以這個四安樂行,其實四安樂行是對凡夫眾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保護。所以,你講到四安樂行的時候,整個《法華經》的修學就是在跡門的因地修完了。就是第一個,智慧的觀照,受持、讀、誦、書寫、為人演說,第一個助行;第二個助行,就四安樂行。
你修這麽多,怎麽知道你到底有沒有進步呢?因為《法華經》的特色是因果同時的,它直接從心地觀照進去,所以你內心一定會產生變化的。三個指標:第一個,你的智慧有沒有增長;第二個,你的慈悲心有沒有增長。這兩個可能不容易看清楚,第三個比較容易看。第三個,你的忍辱力有沒有增長,這是最明顯的。
就是我沒學《法華經》之前,外在的因緣一刺激我會馬上反應。因為你的心隨時注意外境,所以你的心會變成很容易受到幹擾刺激。而一個內觀的人,他慢慢慢慢地離相以後,盡管他也會受到幹擾,但是它的勢力降低很多了。所以,“坐法空座,入慈悲室,著忍辱衣”,這個“衣服”是最容易看清楚的。這個忍辱就是,你修行的一心三觀有沒有進步,這個忍辱是關鍵。就是整個因地的修學,佛陀會歸到三法——慈悲、智慧、忍辱。這是作一個總結。
壬二、頌歎經 分二:癸一、總頌兩喻;癸二、總頌兩合
我們看壬二。前麵是講法門,這以下講讚歎,重頌讚歎經法。
癸一、總頌兩喻
癸一的“總頌兩喻”,就是與珠喻跟不與珠喻。我們先看兩個譬喻。
譬如強力 轉輪之王 兵戰有功 賞賜諸物
象馬車乘 嚴身之具 及諸田宅 聚落城邑
或與衣服 種種珍寶 奴婢財物 歡喜賜與
如有勇健 能為難事 王解髻中 明珠賜之
這是對前麵的譬喻作一個重頌。說有一個大威德力的轉輪聖王出世,統領兵將去打仗,結果把這個盜賊消滅以後,“賞賜諸物”。賞什麽東西呢?賞這個“象馬車乘,嚴身之具”,“田宅、聚落、城邑”,還有珍貴的衣服以及種種的七寶,乃至於“奴婢財物”。轉輪聖王二話不說,“歡喜賜與”。那麽這種一般性的賞賜是很快就能夠賞賜了,你隻要稍微有一點功勞就賞賜。
隻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叫特殊賞賜。就是這個人特別勇健,能夠成就難能可貴的功德,轉輪聖王才會把他頭頂上的摩尼寶珠賞賜給他。這個就是轉輪聖王的賞賜是有層次的,有一般性的賞賜跟特殊性的賞賜。
癸二、總頌兩合
這樣的譬喻,放在佛法也是這個道理。佛法的賞賜,佛陀的賞賜也是不同的,他不是所有人都同樣賞賜。我們看佛陀是怎麽賞賜的,看合法。
如來亦爾 為諸法王
忍辱大力 智慧寶藏
以大慈悲 如法化世
首先,佛陀要賞賜,佛陀要做一件事情,要先出世,佛陀必須從法身以大悲心變現一個應化身。比方說釋迦牟尼佛變現一個丈六比丘相,他一定要出世說法,他才有辦法賞賜,所以,“如來亦爾”。作為一個法王,他具足忍辱、智慧、慈悲,還是會歸到弘經三軌。《法華經》的所有的功德都是以這個忍辱、慈悲、智慧為根本,以這三種功德來出世。這是第一個,佛陀夾帶三種功德力出世。
第二個,出世以後他怎麽個賞賜呢?看第二段。
見一切人 受諸苦惱 欲求解脫 與諸魔戰
為是眾生 說種種法 以大方便 說此諸經
佛陀第一個賞賜,是看到一般人他怎麽樣呢?“受諸苦惱,欲求解脫。”一般人都是這樣。大部分人的學佛就是,他有障礙他才會學佛。當然,第一個,他有障礙,第二個,他有善根,這兩個缺一不可。他在生死當中遇到了痛苦,他想要解決生死問題。因為你所有的痛苦的根本就是生死輪回,你隻要受生你就很難解決痛苦。麵對這種想要解決痛苦問題的,佛陀給他法門,成功以後就給他種種的賞賜,給他禪定、解脫。這個就是佛陀的一般性的賞賜。
再看第二個,特殊賞賜。
既知眾生 得其力已 末後乃為 說是法華
如王解髻 明珠與之 此經為尊 眾經中上
我常守護 不妄開示 今正是時 為汝等說
等到解決他的痛苦生死問題以後,也消滅他心中的法執以後,佛陀才把他的內心的真正的摩尼寶珠拿出來,賞賜給這個大善根的人。因為什麽呢?因為這部經是最為尊貴也最為圓滿,但是又很容易遭受人家的毀謗,所以佛陀跟十方諸佛是“嚴加守護,不妄開示”,一定要等到你所謂的大乘根機成熟了,大乘機熟,佛陀才會把摩尼寶珠賞賜給你。
所以我們看《心經》,就觀自在菩薩,這個菩薩他修什麽法門呢?“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般若的確是有淺深差別。一般的淺般若,大概就是解決安樂跟解脫的問題了,就是一般的賞賜。所以你看所有的法門,叫你布施,叫你拜懺,當然這就是一種智慧法門,但這種智慧法門解決的是安樂跟解脫。隻有《法華經》,直接地契入到菩提的本性,真如本性,叫深般若。
我們舉一個例子。你看淨土宗最明顯,每個人都依靠阿彌陀佛,投入到彌陀的四十八願當中。你覺得阿彌陀佛的賞賜一樣嗎?其實不一樣,不一樣。有些人是完全靠事修的,他把自己觀想成業障深重,求出無門,然後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就完全仰仗佛力,完全仰仗法力。其實佛力跟法力是一個東西,阿彌陀佛就是聖號,聖號就是阿彌陀佛。那麽這樣子得到的就有限了,因為你少了一種力量,少了你的心力不可思議。你沒有站在跟阿彌陀佛的共同的立足點來念佛,你站在你的眾生法界去憶念佛陀,這形成二元對立。就是你沒有真正地“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你沒有把你的心投到佛心當中去,你隻是憶念佛陀。所以你這個靠外力的加持,這個是有限的。
所以,一般我們不會把深般若講出來,我們一般人請大家結緣都是好好念佛。隻有一種大善根的,你才會告訴他說,除了法力在攝受你,其實你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議,阿彌陀佛就在你的心中,你隻是怎麽樣?“托彼名號,顯我自性。”所謂的往生,是你讓你自己往生的。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極樂世界的功德,你隻是假借名號來幫你開顯你心中的極樂世界,讓你顯現出來,所以佛號是一個助緣。
這種道理,隻有你善根成熟了善知識才會告訴你,就是除了法力以外還有心力。但是這個地方重不重要?這非常重要!尤其是臨命終的時候。臨命終跟我們平常最大的不同,你學過唯識你就知道。諸位!你平常麵對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對你算客氣了,它給你的問題不多,因為就是今生的障礙、今生的妄想、今生的煩惱,你可能跟某一個人結惡緣,跟誰結什麽緣。你臨命終的時候麵對的是第八識,第八識不跟你客氣。第八識其實是無始劫來你所有的大倉庫,它跟你算總賬啊。你要知道,它不是跟你算今生的賬。你說,欸,這個業我今生沒有造。對不起,你前生造的,照樣跟你算。你今生要離開了,第八識一條一條跟你算清楚。
所以臨命終的時候第八識現前,你這個叫內憂外患,內有妄想,外有業力,而你就完全靠著一句薄弱的佛號!你要走出妄想、走出業力,才能麵對彌陀的光明。這個時候你如果加一個理觀,你不但憶念佛號,還能夠回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像鏡子一樣,這個鏡子跟灰塵是最容易理解的。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看到灰塵,馬上撲過去,怎麽樣?去消滅灰塵。這糟糕了。你想要消滅灰塵,那你的人生就沒完沒了了,就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臨命終,你抱著消滅灰塵的角度去往生,你就很難往生。你怎麽去消滅灰塵呢?你不是帶業,業力你說帶就帶啊?弄得不好它把你帶走,不是你把它帶走。
但是,你如果說,欸,咱們先不管灰塵,我這邊怎麽樣?安住鏡子,我站在鏡子的角度來看灰塵。這個就不一樣了,對不對?你鏡子剛買來的時候有灰塵嗎?沒有灰塵。灰塵是生滅變化的。你要做的不是把灰塵消滅。印光大師說,你想要消滅灰塵,你就沒有辦法往生了。你應該怎麽樣?“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不要管灰塵了,你怎麽能夠消滅灰塵呢?灰塵是你可以消滅的,那你就不是想帶業,你是想消業往生了。
所以諸位!你到底是要麵對灰塵,你還是想要安住鏡子,你最好現在先想清楚,因為這會影響到你臨終的正念。你就從現在開始拜懺,拜三十年,如救頭然,你灰塵都沒辦法消滅,你還是要麵對灰塵,你消滅的是一小部分的灰塵,臨終還得麵對灰塵。這個是智慧的問題,這不是事修的問題。所以往生是智慧的問題,不是靠你的行力。因為你要在短暫的時間,去麵對你無量劫所留下的妄想跟業力。對,沒有錯,它不一定傷害你,但是如果你跟它互動,那就不一樣了。
第六意識你也可以安靜地走過第八識,你也可以跟第八識互動。但是你要跟它互動,那就沒完沒了。第八識就喜歡你跟它互動,你去刺激第八識,第八識就刺激你。你要去處理灰塵,灰塵也想處理你。但問題是,灰塵是熟境界,你往生的正念是生境界。你在佛堂用功,一天隻用兩個小時,但是你創造了二十二小時的灰塵,結果你就失敗了。所以消滅灰塵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應該是安住鏡子,不是要消滅灰塵。所以這個修行就在一念之間而已。
很多人說,往生到底容不容易?答案是:可能很容易,也可能不容易。你的智慧要不夠那就很難,你要智慧夠那也就不難。所以這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般若的淺深就是說,同樣的佛號有不同的賞賜。所有東西都有不同賞賜,這個就是智慧的問題了。同樣的法門,你用不同的心態操作它,它產生不同的結果。就這個道理。
己三、行成之相 分三:庚一、結勸四行;庚二、三報轉變;庚三、總結法益
我們看己三的“行成之相”。
庚一、結勸四行
我滅度後 求佛道者
欲得安隱 演說斯經
應當親近 如是四法
這段是把四安樂行作一個總結。就是在佛陀滅度進入末法時代的時候,一個凡夫菩薩你修理觀,你能夠用智慧觀察你一念心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把凡夫的心轉成佛陀的心,轉成佛陀的知見。但是你要做一件事情,“欲得安隱”。你要有些保護措施,讓你的身心保持安穩,不能躁動不安。
那怎麽辦呢?修四安樂行,讓你的身業保持調柔寂靜,口業保持和合無諍,意業保持慈悲善巧,最後回歸到弘護妙法,續佛慧命,誓願安樂行。四種。
這個四安樂行,簡單說就是,你一個凡夫,你不能夠說是,欸,我現在心中有摩尼寶珠,我能夠不隨妄轉,所以我就怎麽樣?我就“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不可以!你就不應該在百花叢裏過。就是說,你不能無事惹事。初心菩薩就應該在沒有花的道路上走動,你不能在有花的地方。你不能說,反正我有法寶。你這個心態錯了。我們是處理那些我們沒辦法、必須麵對的灰塵,而不是叫你故意去找灰塵。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你應該怎麽樣?你身口意要有一個底線,有些事你不能碰的。雖然你有理觀,但是你可別忘了,你是一個名字位的理觀,你的理觀非常脆弱的。
所以這個地方講得很清楚,凡夫菩薩欲得安穩,應該用四安樂行保護自己。就是我們臨命終所麵對的問題,一定要把灰塵降到最低。有些問題我是跑不掉的,那我認了,但是有些灰塵是可以不惹的,你就少惹為妙。是這個概念才對的。所以佛陀用四安樂行來保護行者,令生安穩,在安穩當中才容易生起正念。這是這麽一個總結勸。
庚二、三報轉變 分三:辛一、報障轉變現報;辛二、業障轉變生報;辛三、煩惱障轉轉後報
我們看庚二的“三報轉變”。
你修習一心三觀,修習四安樂行,又修五種法師,生命會有什麽改變呢?有三種改變,三報,就是現報、生報跟後報,它有時間的次第。
辛一、報障轉變現報
先看報障轉,轉現報。
讀是經者 常無憂惱
修理觀的人,又修四安樂行,你的改變,你今生(這個現報就是今生)會看到什麽呢?“常無憂惱。”我們會有痛苦,這個痛苦是改變不了,因為痛苦是業力產生的,這是身苦。但是你的心苦是可以消滅的,這是憂惱。這個憂惱跟你的福報就沒有關係了,你的福報再大,憂惱更多。這個憂惱是很難麵對,這憂惱隻能靠智慧觀照。
這個憂惱來自於哪裏呢?就是我們想要追求快樂,就有憂惱,福報多大都一樣。智者大師講一個偈頌說,“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一切無樂時”。說你想要追求快樂,那你人生隻有兩種結果:
“得時多怖畏。”欸,你福報現前了,財富現前了,你的美好眷屬現前了,但是你快樂嗎?沒有!因為你求來的。你會知道這件事情是很脆弱。你知道“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你稍有智慧,你也就知道“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有失去的一天。所以,得到的時候你也沒有真正快樂,因為你害怕失去,所以“得時多怖畏”。
好了,總有一天,它總會離你而去,不管財富,不管眷屬,“失時懷憂惱”。所以“一切無樂時”,你從頭到尾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什麽東西你一旦追求,你就落入了二元對立,就落入得跟失。得到了,怖畏;失去了,憂惱。所以你從來沒有快樂過。
為什麽?重點就在這句話:“諸欲求時苦。”所有的快樂沒有錯,快樂本來就是善業所招感,錯就錯在“求”!“諸欲求時苦。”你千不該萬不該,就不能有追求快樂的心態。欸,不追求快樂,我們追求什麽?追求安穩。你把自己安穩了,快樂自然出現。諸位!你要知道,你有福報,你自己會出現快樂。但是你不能求,你要讓快樂自己顯現。這種快樂,你不是求來的,你得到的時候不會怖畏,失去也不會憂惱。
所以這個關鍵。就是說,你修一心三觀,安住在鏡子,你開始慢慢脫離灰塵的時候,佛陀說,我不敢保證你沒有痛苦,因為痛苦是業力,但痛苦是瞬間的。其實痛苦對我們傷害不大,你說我沒有飯吃,這是瞬間的痛苦。但是憂惱不是,它是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那就是你心裏的結,這揮之不去的,它跟著你一輩子。而憂惱靠福報也沒有用,有些人福報越大,憂惱越多,因為你求的越多。就是你不能夠向外求,你要向內安住,你讓福報來找你,而不是你去找福報。不是,不是這個意思,你要讓快樂來找你,不是你去找快樂。
你向內安住以後,你說,欸,我這個人福報很大,我什麽都不求,我吃虧了!你放心好了,該你的福報一點都跑不掉,它會以一種無過失的快樂出現,一種安穩的快樂出現。你要相信因果。你不可以說,欸,我不要福報,福報就消失掉。沒有這回事情。那你這樣子,我不要業障,業障就消失掉。不可能嘛,是吧?但是福報最怕你去求,求了以後,這福報就變質了,變成得失了,你落入得失的惡性循環,那這福報就害了你了。它給你快樂,但是快樂當中充滿了憂惱,那這種快樂不要也罷。所以修行理觀的人,第一個,今生消除憂惱。因為你不再求了,隨緣消舊業,就這種概念。
辛二、業障轉變生報
看第二個,業障轉。這個業障轉是生報,就來生。今生沒辦法轉業障,今生是轉受用,這個果報。來生轉業障。我們看業障怎麽轉。
又無病痛 顏色鮮白
不生貧窮 卑賤醜陋
你受持《法華經》,就是福慧雙修,就是消除罪障,所以你來生沒有病痛。沒有病痛,你的顏色就特別的光明,特別的健康。第二個,“不生貧窮,卑賤醜陋”,就是富貴莊嚴。因為你受持《法華經》,我們講五種法師,你在讀誦的時候,你要怎麽樣?修十種供養。你好歹會點一點香,你會讚美《法華經》,你會禮拜《法華經》,身口意,對不對?所以,你在修《法華經》,不但是智慧,你還修福,所以來生身體健康、富貴莊嚴。這個你今生可能看不到,但是你來生一定會看到,這個是生報。來生會沒有病痛,不生貧窮下賤。
辛三、煩惱障轉轉後報 分二:壬一、別明三煩惱障轉;壬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
煩惱的改變是最困難的,叫後報。可能是第三生,也可能要一百生,它要慢慢的。後報就是第二生以後。那麽這個後報有一個別明跟總明。
壬一、別明三煩惱障轉
眾生樂見 如慕賢聖
天諸童子 以為給使
這個地方講轉貪煩惱。這個修《法華經》的人,他慢慢地會從灰塵的執著轉到對鏡子的安住。所以,他的第一點,就是這個人的煩惱會淡薄,他不會完全斷除,但是會慢慢地輕薄。你煩惱淡薄以後,人至無求品自高,眾生會由心地去尊重你,就像欣求聖賢一樣。乃至於諸天,諸天他有神通,他看到你內心淡薄無求,他會敬重你。所以蕅益大師說:多貪之人,人天輕慢;無貪之人,人天敬重。一個人你越淡薄,人家會尊重你。這第一個,貪煩惱轉變。
第二個,轉瞋心。
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
若人惡罵 口則閉塞
我們說過,修《法華經》有三個指標:慈悲、智慧、忍辱。這個忍辱不是強忍,它來自於消除對立。所有的對立來自於攀緣心,所以你攀緣心消滅以後,你內心沒有對立,就沒有瞋心。沒有瞋心,所以就不招感這種刀杖、毒害,甚至於人家想罵你,罵兩句他嘴巴就閉起來了。因為你那種釋放的磁場,這種祥和的磁場,它不會助長這種刀杖、毒害跟謾罵的力量,它不招這種橫禍災難,因為你瞋心淡薄了。這轉瞋心。
第三個,轉愚癡。
遊行無畏 如師子王
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
安住在這個中道實相智慧,安住在這個鏡子的人,他心中無所畏懼,就像這個獅子是百獸之王,它在大草原走動的時候,它內心非常自在安穩。而且它不隻是自在,心中常存光明,就像太陽一樣能夠照除所有的黑暗。
這種三障的轉變,最關鍵的就是轉愚癡了。因為這個愚癡不但創造貪,也創造瞋,所以愚癡是根本。其實《法華經》操作的時候,它是兩種智慧,要有權法跟實法,隻是它用實法來帶動權法。所以,學《法華經》的人要有兩套智慧:一個因緣觀,一個真如觀。當然,它是先真如觀再因緣觀。就是,回歸到真如本性的時候,你知道萬法唯是一心,一切法唯心所現;但是你也要知道,如夢如幻的業力,這是有因緣果報的。
這因緣觀跟真如觀,我們舉一個例子比較容易了解。比方說你要拜懺。我們前麵說過,所有的法門給你的賞賜是不同的。你拜懺拜三個月,他也拜三個月,結果不一樣。欸,同樣拜八十八佛,但是你們能拜的心不一樣。如果你今天沒有學《法華經》,你的拜懺隻有一個方法,就是“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的所緣境就是思惟你的業障深重。但沒關係,我向佛陀懺悔,也可以。但是這樣的賞賜就很少了,因為你心外求法,你放棄了心靈的力量。
如果你先修一心三觀,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就觀想:我本來就沒有業障,我本來就具足法身般若解脫,我隻是一時的糊塗;我現在回光返照,我覺悟了,我要把我的自性功德開展出來,但是我還是要假借八十八佛來幫助我。它是由內而外,就是能拜的心不可思議,真如觀,所拜的法也不可思議。
所以,諸位!我們今天啟動真如本性,你也要尊重三寶加持力,兩種力量都要,心力、法力。這樣子拜下去,那不可思議了。怎麽叫不可思議?蕅益大師用四個字——日劫相倍。你拜一天,你隔壁的要拜一劫才達到你的效果。因為他沒有啟動自性功德力,他把自己觀想成一無是處,把自己觀想成業障深重,他完全靠八十八佛來救拔他。八十八佛真的會救拔你,但是八十八佛看你這個樣子,賞賜很少了,賞賜很少。那你如果能夠站在一心真如的角度,用法華的思想,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業障,站在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調伏煩惱,臨終的時候站在沒有生死的角度提起佛號,來了生死,你會得到廣大的賞賜。
就這個智慧是關鍵!諸位!初學者看信心,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一個初學者是不是有善根,就是看信根,沒什麽好看的。初學者沒有看智慧。老參就不看信心了,老參看智慧。因為你有信心,我也有信心;你會做功課,我也會做功課;你一天念幾千聲佛號,我也幾千佛號。差不了太多,因為大家時間差不多。高下就在於,你用什麽智慧去修這個法,這個關鍵在這裏了。所以這個五根——信、進、念、定、慧,追根究底,到老參看的就是智慧。尤其臨命終,成敗就看智慧了。因為你佛號念的再怎麽多,都有限了,就是你能念的心是不是能夠施展開來。你拜懺也是這樣。所以這個智慧是關鍵。
我們花了三年半的時間來講佛陀的智慧。三周說法,法說、譬喻說、因緣說,就是在講一心三觀,怎麽樣把眾生的知見轉成佛陀的知見。就是修行之前請你先調整心態,讓這個法給你更多的賞賜。不要再認為你自己業障深重,業障深重是外表的東西。當然你也相信你業障重,但是你要相信你的本質是清淨、具足。你要永遠知道,從原始點來說你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雖然你是金礦,但是你是未來的黃金,你不要老是看到那個雜質。這個黃金裏麵有雜質沒有錯,但是你不要老是注意雜質,你永遠注意雜質你就變成雜質了。你要注意這個雜質當中有一些黃金的粒子,你要把那個黃金開顯出來,不要老是認為你是那個泥沙。我們那念心是真妄和合的。
這整個《法華經》跡門也快結束了,所以它這個理觀是關鍵了。就是一個人你可能到了五六十歲就會知道智慧的重要,因為你的行門已經有限了。年輕人可以一天衝個三千拜、四千拜,那沒關係了。我常常說年輕人靠信心,老參看智慧。你現在已經不是靠行力的時候,也不是靠體力的時候,就是你學了這麽多年,你的智慧到底到什麽水平,你的人生就定型了,就是這樣的一個水平了。所以你未來的果報,“遊行無畏,如師子王,智慧光明,如日之照”,這個就是成敗的關鍵了。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佛陀怎麽讚歎呢?他用譬喻的方式來讚歎。他說轉輪聖王統領四天下,在征戰的過程當中是如何去賞賜他的兵將。一般性的賞賜,就賞賜他一個個別的東西,田宅、珍寶、象馬車乘等等。隻有特殊的大功勞的,他才把他頭頂上的摩尼寶珠賞賜給他。
其實佛陀的賞賜也是這個方式。很多人進入了佛法,但是得到了不同的賞賜。有些人在佛法當中修了一輩子,得到三生的福報,他滿心的歡喜。他每天五點起來做功課,每天參加拜懺,做早晚功課,修五戒十善,得到三生的人天福報,他也是滿心的歡喜。這是佛陀給他的賞賜。佛陀隻有在特殊的善根的情況下,才會把他心中的摩尼寶珠賞賜給這個人。為什麽呢?最後這段經文就講清楚,佛陀為什麽不把《法華經》的摩尼寶珠隨便賞賜呢?這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多怨難信。《法華經》的一心三觀,好是好,但是你很難相信。不相信也就罷了,你還毀謗,就造口業。這第一個。因為我們凡夫喜歡向外追求,你現在要他回光返照,你嚴重違背他的思考模式。他來三寶是要來求東西的,求福報,求智慧,求安樂。他的核心就在一個“求”字,你現在要他回光返照,他就毀謗你了:我有什麽好回光返照的,我一天到晚都是妄想。是吧?所以,他很難相信,他也就毀謗。這第一個,他善根不夠,所以不能隨便賞賜,否則就害了他。
第二個,它是諸佛的秘密之藏,它就很難講清楚說明白。比方說禪宗的公案,二祖見到初祖,二祖說,弟子心不安,請和尚安心。初祖也沒有叫他去拜懺,也沒有叫他去念佛,沒有給他施設任何法門,他說,你把那個躁動不安的心拿出來。結果他一回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心就安定了。初祖麵對二祖,沒有講一個法門,他也沒有講四諦,也沒講十二因緣,也沒講六度,通通都沒有,他隻做一件事情:把你妄想中的摩尼寶珠找出來。好了,三祖遇到二祖也是這個道理。三祖說,弟子業障深重。二祖說,誰綁住你了?他回光返照。沒有人綁住你啊。覓心了不可得!
這個地方說明一件事情,我們所有的障礙,來自於妄想、業力,占一半。就是果然是有妄想,果然是有業力,占一半。另外一半,就是你智慧不夠,你不知道怎麽處理,就讓業障更厲害。就是說,業障是客觀的,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業障。說實在,每一個人在生死輪回打滾到現在,誰都沒有比誰好。那麽為什麽有些人業障對他的傷害能夠降到最低呢?因為他有智慧。就是說,今天每一個人內心當中都是業障深重,但是為什麽有些人他表現出來,看不出他有業障呢?因為他心中有一個法寶,能夠跟業障保持一個隔離,離一切相。但這個法寶,難就難在它很難講清楚,“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你隻能說即空即假即中,又清淨,又具足。所以,就是說,同樣的業障大海,這個真如法門是怎麽樣?秘密之藏,這是諸佛最難講清楚的一個微妙的法門。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有兩個理由:第一個,它很難相信;第二個,它很難說清楚。所以佛陀不妄宣說。這兩個理由。當然就看你的善根了。
辛二、重頌 分二:壬一、頌行法;壬 二、頌歎經
我們看辛二的“重頌”。這段重頌是誓願安樂行的重頌。分兩段。
壬一、頌行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 哀湣一切
乃能演說 佛所讚經
這段是“超頌行成”。我們今天一方麵修一心三觀,把心從顛倒妄想而調到一心真如,理觀;然後配合四安樂行。那有什麽好處呢?三個好處:第一個,常行忍辱。就是著忍辱衣,你多了一件忍辱的衣服來保護你。第二個,入慈悲室,有一個慈悲的房子。第三個,坐法空座,也有座位。所以,整個四安樂行的修學,最後的會歸處就是三種功德法,就是慈悲、智慧、忍辱。其實,四安樂行最後的會歸處就是弘經三軌。這個是講到它果地的行成功德。
再看它的因地修學。
後末世時 持此經者 於家出家 及非菩薩
應生慈悲 斯等不聞 不信是經 則為大失
我得佛道 以諸方便 為說此法 令住其中
這個地方是講到因地的修學。這個地方因地的修學特別指的是誓願安樂行。在末法時代,你能夠如法地受持《法華經》,不管你是出家、在家,或者是凡夫眾生,你應該生起慈悲的願力。就是你能夠如法修習一心三觀,又能夠修習四安樂行,你是非常幸運的。
那你這麽幸運,你應該怎麽樣來發願呢?你應該發願:
“斯等不聞,不信是經,則為大失。”你看到很多的佛弟子他還在事修,隻是每天追求一些小小的果報,那麽這樣子的結果就是生命當中的重大損失。因為這樣隻能夠得到一種枝末的片段的功德,那個修行叫做事倍功半。就是你隻能靠法力的攝受,而你放棄你心中的摩尼寶珠,這是非常可惜的。你一個貧窮人,你就知道打工,你也不知道回家,這個就很可惜了。
那怎麽辦呢?你要發願說,如果我成就佛道,我一定要怎麽辦呢?“以諸方便”,我先用三乘的權法讓眾生破障,然後再說《法華經》,使令他安住在一心真如當中。你要有這個願力。你自己依止《法華經》成就,你也希望以後,你能夠把這個法門相續地傳下去。
所以這個四安樂行,其實四安樂行是對凡夫眾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保護。所以,你講到四安樂行的時候,整個《法華經》的修學就是在跡門的因地修完了。就是第一個,智慧的觀照,受持、讀、誦、書寫、為人演說,第一個助行;第二個助行,就四安樂行。
你修這麽多,怎麽知道你到底有沒有進步呢?因為《法華經》的特色是因果同時的,它直接從心地觀照進去,所以你內心一定會產生變化的。三個指標:第一個,你的智慧有沒有增長;第二個,你的慈悲心有沒有增長。這兩個可能不容易看清楚,第三個比較容易看。第三個,你的忍辱力有沒有增長,這是最明顯的。
就是我沒學《法華經》之前,外在的因緣一刺激我會馬上反應。因為你的心隨時注意外境,所以你的心會變成很容易受到幹擾刺激。而一個內觀的人,他慢慢慢慢地離相以後,盡管他也會受到幹擾,但是它的勢力降低很多了。所以,“坐法空座,入慈悲室,著忍辱衣”,這個“衣服”是最容易看清楚的。這個忍辱就是,你修行的一心三觀有沒有進步,這個忍辱是關鍵。就是整個因地的修學,佛陀會歸到三法——慈悲、智慧、忍辱。這是作一個總結。
壬二、頌歎經 分二:癸一、總頌兩喻;癸二、總頌兩合
我們看壬二。前麵是講法門,這以下講讚歎,重頌讚歎經法。
癸一、總頌兩喻
癸一的“總頌兩喻”,就是與珠喻跟不與珠喻。我們先看兩個譬喻。
譬如強力 轉輪之王 兵戰有功 賞賜諸物
象馬車乘 嚴身之具 及諸田宅 聚落城邑
或與衣服 種種珍寶 奴婢財物 歡喜賜與
如有勇健 能為難事 王解髻中 明珠賜之
這是對前麵的譬喻作一個重頌。說有一個大威德力的轉輪聖王出世,統領兵將去打仗,結果把這個盜賊消滅以後,“賞賜諸物”。賞什麽東西呢?賞這個“象馬車乘,嚴身之具”,“田宅、聚落、城邑”,還有珍貴的衣服以及種種的七寶,乃至於“奴婢財物”。轉輪聖王二話不說,“歡喜賜與”。那麽這種一般性的賞賜是很快就能夠賞賜了,你隻要稍微有一點功勞就賞賜。
隻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叫特殊賞賜。就是這個人特別勇健,能夠成就難能可貴的功德,轉輪聖王才會把他頭頂上的摩尼寶珠賞賜給他。這個就是轉輪聖王的賞賜是有層次的,有一般性的賞賜跟特殊性的賞賜。
癸二、總頌兩合
這樣的譬喻,放在佛法也是這個道理。佛法的賞賜,佛陀的賞賜也是不同的,他不是所有人都同樣賞賜。我們看佛陀是怎麽賞賜的,看合法。
如來亦爾 為諸法王
忍辱大力 智慧寶藏
以大慈悲 如法化世
首先,佛陀要賞賜,佛陀要做一件事情,要先出世,佛陀必須從法身以大悲心變現一個應化身。比方說釋迦牟尼佛變現一個丈六比丘相,他一定要出世說法,他才有辦法賞賜,所以,“如來亦爾”。作為一個法王,他具足忍辱、智慧、慈悲,還是會歸到弘經三軌。《法華經》的所有的功德都是以這個忍辱、慈悲、智慧為根本,以這三種功德來出世。這是第一個,佛陀夾帶三種功德力出世。
第二個,出世以後他怎麽個賞賜呢?看第二段。
見一切人 受諸苦惱 欲求解脫 與諸魔戰
為是眾生 說種種法 以大方便 說此諸經
佛陀第一個賞賜,是看到一般人他怎麽樣呢?“受諸苦惱,欲求解脫。”一般人都是這樣。大部分人的學佛就是,他有障礙他才會學佛。當然,第一個,他有障礙,第二個,他有善根,這兩個缺一不可。他在生死當中遇到了痛苦,他想要解決生死問題。因為你所有的痛苦的根本就是生死輪回,你隻要受生你就很難解決痛苦。麵對這種想要解決痛苦問題的,佛陀給他法門,成功以後就給他種種的賞賜,給他禪定、解脫。這個就是佛陀的一般性的賞賜。
再看第二個,特殊賞賜。
既知眾生 得其力已 末後乃為 說是法華
如王解髻 明珠與之 此經為尊 眾經中上
我常守護 不妄開示 今正是時 為汝等說
等到解決他的痛苦生死問題以後,也消滅他心中的法執以後,佛陀才把他的內心的真正的摩尼寶珠拿出來,賞賜給這個大善根的人。因為什麽呢?因為這部經是最為尊貴也最為圓滿,但是又很容易遭受人家的毀謗,所以佛陀跟十方諸佛是“嚴加守護,不妄開示”,一定要等到你所謂的大乘根機成熟了,大乘機熟,佛陀才會把摩尼寶珠賞賜給你。
所以我們看《心經》,就觀自在菩薩,這個菩薩他修什麽法門呢?“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般若的確是有淺深差別。一般的淺般若,大概就是解決安樂跟解脫的問題了,就是一般的賞賜。所以你看所有的法門,叫你布施,叫你拜懺,當然這就是一種智慧法門,但這種智慧法門解決的是安樂跟解脫。隻有《法華經》,直接地契入到菩提的本性,真如本性,叫深般若。
我們舉一個例子。你看淨土宗最明顯,每個人都依靠阿彌陀佛,投入到彌陀的四十八願當中。你覺得阿彌陀佛的賞賜一樣嗎?其實不一樣,不一樣。有些人是完全靠事修的,他把自己觀想成業障深重,求出無門,然後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就完全仰仗佛力,完全仰仗法力。其實佛力跟法力是一個東西,阿彌陀佛就是聖號,聖號就是阿彌陀佛。那麽這樣子得到的就有限了,因為你少了一種力量,少了你的心力不可思議。你沒有站在跟阿彌陀佛的共同的立足點來念佛,你站在你的眾生法界去憶念佛陀,這形成二元對立。就是你沒有真正地“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你沒有把你的心投到佛心當中去,你隻是憶念佛陀。所以你這個靠外力的加持,這個是有限的。
所以,一般我們不會把深般若講出來,我們一般人請大家結緣都是好好念佛。隻有一種大善根的,你才會告訴他說,除了法力在攝受你,其實你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議,阿彌陀佛就在你的心中,你隻是怎麽樣?“托彼名號,顯我自性。”所謂的往生,是你讓你自己往生的。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極樂世界的功德,你隻是假借名號來幫你開顯你心中的極樂世界,讓你顯現出來,所以佛號是一個助緣。
這種道理,隻有你善根成熟了善知識才會告訴你,就是除了法力以外還有心力。但是這個地方重不重要?這非常重要!尤其是臨命終的時候。臨命終跟我們平常最大的不同,你學過唯識你就知道。諸位!你平常麵對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對你算客氣了,它給你的問題不多,因為就是今生的障礙、今生的妄想、今生的煩惱,你可能跟某一個人結惡緣,跟誰結什麽緣。你臨命終的時候麵對的是第八識,第八識不跟你客氣。第八識其實是無始劫來你所有的大倉庫,它跟你算總賬啊。你要知道,它不是跟你算今生的賬。你說,欸,這個業我今生沒有造。對不起,你前生造的,照樣跟你算。你今生要離開了,第八識一條一條跟你算清楚。
所以臨命終的時候第八識現前,你這個叫內憂外患,內有妄想,外有業力,而你就完全靠著一句薄弱的佛號!你要走出妄想、走出業力,才能麵對彌陀的光明。這個時候你如果加一個理觀,你不但憶念佛號,還能夠回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像鏡子一樣,這個鏡子跟灰塵是最容易理解的。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看到灰塵,馬上撲過去,怎麽樣?去消滅灰塵。這糟糕了。你想要消滅灰塵,那你的人生就沒完沒了了,就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臨命終,你抱著消滅灰塵的角度去往生,你就很難往生。你怎麽去消滅灰塵呢?你不是帶業,業力你說帶就帶啊?弄得不好它把你帶走,不是你把它帶走。
但是,你如果說,欸,咱們先不管灰塵,我這邊怎麽樣?安住鏡子,我站在鏡子的角度來看灰塵。這個就不一樣了,對不對?你鏡子剛買來的時候有灰塵嗎?沒有灰塵。灰塵是生滅變化的。你要做的不是把灰塵消滅。印光大師說,你想要消滅灰塵,你就沒有辦法往生了。你應該怎麽樣?“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不要管灰塵了,你怎麽能夠消滅灰塵呢?灰塵是你可以消滅的,那你就不是想帶業,你是想消業往生了。
所以諸位!你到底是要麵對灰塵,你還是想要安住鏡子,你最好現在先想清楚,因為這會影響到你臨終的正念。你就從現在開始拜懺,拜三十年,如救頭然,你灰塵都沒辦法消滅,你還是要麵對灰塵,你消滅的是一小部分的灰塵,臨終還得麵對灰塵。這個是智慧的問題,這不是事修的問題。所以往生是智慧的問題,不是靠你的行力。因為你要在短暫的時間,去麵對你無量劫所留下的妄想跟業力。對,沒有錯,它不一定傷害你,但是如果你跟它互動,那就不一樣了。
第六意識你也可以安靜地走過第八識,你也可以跟第八識互動。但是你要跟它互動,那就沒完沒了。第八識就喜歡你跟它互動,你去刺激第八識,第八識就刺激你。你要去處理灰塵,灰塵也想處理你。但問題是,灰塵是熟境界,你往生的正念是生境界。你在佛堂用功,一天隻用兩個小時,但是你創造了二十二小時的灰塵,結果你就失敗了。所以消滅灰塵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應該是安住鏡子,不是要消滅灰塵。所以這個修行就在一念之間而已。
很多人說,往生到底容不容易?答案是:可能很容易,也可能不容易。你的智慧要不夠那就很難,你要智慧夠那也就不難。所以這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般若的淺深就是說,同樣的佛號有不同的賞賜。所有東西都有不同賞賜,這個就是智慧的問題了。同樣的法門,你用不同的心態操作它,它產生不同的結果。就這個道理。
己三、行成之相 分三:庚一、結勸四行;庚二、三報轉變;庚三、總結法益
我們看己三的“行成之相”。
庚一、結勸四行
我滅度後 求佛道者
欲得安隱 演說斯經
應當親近 如是四法
這段是把四安樂行作一個總結。就是在佛陀滅度進入末法時代的時候,一個凡夫菩薩你修理觀,你能夠用智慧觀察你一念心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把凡夫的心轉成佛陀的心,轉成佛陀的知見。但是你要做一件事情,“欲得安隱”。你要有些保護措施,讓你的身心保持安穩,不能躁動不安。
那怎麽辦呢?修四安樂行,讓你的身業保持調柔寂靜,口業保持和合無諍,意業保持慈悲善巧,最後回歸到弘護妙法,續佛慧命,誓願安樂行。四種。
這個四安樂行,簡單說就是,你一個凡夫,你不能夠說是,欸,我現在心中有摩尼寶珠,我能夠不隨妄轉,所以我就怎麽樣?我就“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不可以!你就不應該在百花叢裏過。就是說,你不能無事惹事。初心菩薩就應該在沒有花的道路上走動,你不能在有花的地方。你不能說,反正我有法寶。你這個心態錯了。我們是處理那些我們沒辦法、必須麵對的灰塵,而不是叫你故意去找灰塵。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你應該怎麽樣?你身口意要有一個底線,有些事你不能碰的。雖然你有理觀,但是你可別忘了,你是一個名字位的理觀,你的理觀非常脆弱的。
所以這個地方講得很清楚,凡夫菩薩欲得安穩,應該用四安樂行保護自己。就是我們臨命終所麵對的問題,一定要把灰塵降到最低。有些問題我是跑不掉的,那我認了,但是有些灰塵是可以不惹的,你就少惹為妙。是這個概念才對的。所以佛陀用四安樂行來保護行者,令生安穩,在安穩當中才容易生起正念。這是這麽一個總結勸。
庚二、三報轉變 分三:辛一、報障轉變現報;辛二、業障轉變生報;辛三、煩惱障轉轉後報
我們看庚二的“三報轉變”。
你修習一心三觀,修習四安樂行,又修五種法師,生命會有什麽改變呢?有三種改變,三報,就是現報、生報跟後報,它有時間的次第。
辛一、報障轉變現報
先看報障轉,轉現報。
讀是經者 常無憂惱
修理觀的人,又修四安樂行,你的改變,你今生(這個現報就是今生)會看到什麽呢?“常無憂惱。”我們會有痛苦,這個痛苦是改變不了,因為痛苦是業力產生的,這是身苦。但是你的心苦是可以消滅的,這是憂惱。這個憂惱跟你的福報就沒有關係了,你的福報再大,憂惱更多。這個憂惱是很難麵對,這憂惱隻能靠智慧觀照。
這個憂惱來自於哪裏呢?就是我們想要追求快樂,就有憂惱,福報多大都一樣。智者大師講一個偈頌說,“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一切無樂時”。說你想要追求快樂,那你人生隻有兩種結果:
“得時多怖畏。”欸,你福報現前了,財富現前了,你的美好眷屬現前了,但是你快樂嗎?沒有!因為你求來的。你會知道這件事情是很脆弱。你知道“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你稍有智慧,你也就知道“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有失去的一天。所以,得到的時候你也沒有真正快樂,因為你害怕失去,所以“得時多怖畏”。
好了,總有一天,它總會離你而去,不管財富,不管眷屬,“失時懷憂惱”。所以“一切無樂時”,你從頭到尾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什麽東西你一旦追求,你就落入了二元對立,就落入得跟失。得到了,怖畏;失去了,憂惱。所以你從來沒有快樂過。
為什麽?重點就在這句話:“諸欲求時苦。”所有的快樂沒有錯,快樂本來就是善業所招感,錯就錯在“求”!“諸欲求時苦。”你千不該萬不該,就不能有追求快樂的心態。欸,不追求快樂,我們追求什麽?追求安穩。你把自己安穩了,快樂自然出現。諸位!你要知道,你有福報,你自己會出現快樂。但是你不能求,你要讓快樂自己顯現。這種快樂,你不是求來的,你得到的時候不會怖畏,失去也不會憂惱。
所以這個關鍵。就是說,你修一心三觀,安住在鏡子,你開始慢慢脫離灰塵的時候,佛陀說,我不敢保證你沒有痛苦,因為痛苦是業力,但痛苦是瞬間的。其實痛苦對我們傷害不大,你說我沒有飯吃,這是瞬間的痛苦。但是憂惱不是,它是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那就是你心裏的結,這揮之不去的,它跟著你一輩子。而憂惱靠福報也沒有用,有些人福報越大,憂惱越多,因為你求的越多。就是你不能夠向外求,你要向內安住,你讓福報來找你,而不是你去找福報。不是,不是這個意思,你要讓快樂來找你,不是你去找快樂。
你向內安住以後,你說,欸,我這個人福報很大,我什麽都不求,我吃虧了!你放心好了,該你的福報一點都跑不掉,它會以一種無過失的快樂出現,一種安穩的快樂出現。你要相信因果。你不可以說,欸,我不要福報,福報就消失掉。沒有這回事情。那你這樣子,我不要業障,業障就消失掉。不可能嘛,是吧?但是福報最怕你去求,求了以後,這福報就變質了,變成得失了,你落入得失的惡性循環,那這福報就害了你了。它給你快樂,但是快樂當中充滿了憂惱,那這種快樂不要也罷。所以修行理觀的人,第一個,今生消除憂惱。因為你不再求了,隨緣消舊業,就這種概念。
辛二、業障轉變生報
看第二個,業障轉。這個業障轉是生報,就來生。今生沒辦法轉業障,今生是轉受用,這個果報。來生轉業障。我們看業障怎麽轉。
又無病痛 顏色鮮白
不生貧窮 卑賤醜陋
你受持《法華經》,就是福慧雙修,就是消除罪障,所以你來生沒有病痛。沒有病痛,你的顏色就特別的光明,特別的健康。第二個,“不生貧窮,卑賤醜陋”,就是富貴莊嚴。因為你受持《法華經》,我們講五種法師,你在讀誦的時候,你要怎麽樣?修十種供養。你好歹會點一點香,你會讚美《法華經》,你會禮拜《法華經》,身口意,對不對?所以,你在修《法華經》,不但是智慧,你還修福,所以來生身體健康、富貴莊嚴。這個你今生可能看不到,但是你來生一定會看到,這個是生報。來生會沒有病痛,不生貧窮下賤。
辛三、煩惱障轉轉後報 分二:壬一、別明三煩惱障轉;壬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
煩惱的改變是最困難的,叫後報。可能是第三生,也可能要一百生,它要慢慢的。後報就是第二生以後。那麽這個後報有一個別明跟總明。
壬一、別明三煩惱障轉
眾生樂見 如慕賢聖
天諸童子 以為給使
這個地方講轉貪煩惱。這個修《法華經》的人,他慢慢地會從灰塵的執著轉到對鏡子的安住。所以,他的第一點,就是這個人的煩惱會淡薄,他不會完全斷除,但是會慢慢地輕薄。你煩惱淡薄以後,人至無求品自高,眾生會由心地去尊重你,就像欣求聖賢一樣。乃至於諸天,諸天他有神通,他看到你內心淡薄無求,他會敬重你。所以蕅益大師說:多貪之人,人天輕慢;無貪之人,人天敬重。一個人你越淡薄,人家會尊重你。這第一個,貪煩惱轉變。
第二個,轉瞋心。
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
若人惡罵 口則閉塞
我們說過,修《法華經》有三個指標:慈悲、智慧、忍辱。這個忍辱不是強忍,它來自於消除對立。所有的對立來自於攀緣心,所以你攀緣心消滅以後,你內心沒有對立,就沒有瞋心。沒有瞋心,所以就不招感這種刀杖、毒害,甚至於人家想罵你,罵兩句他嘴巴就閉起來了。因為你那種釋放的磁場,這種祥和的磁場,它不會助長這種刀杖、毒害跟謾罵的力量,它不招這種橫禍災難,因為你瞋心淡薄了。這轉瞋心。
第三個,轉愚癡。
遊行無畏 如師子王
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
安住在這個中道實相智慧,安住在這個鏡子的人,他心中無所畏懼,就像這個獅子是百獸之王,它在大草原走動的時候,它內心非常自在安穩。而且它不隻是自在,心中常存光明,就像太陽一樣能夠照除所有的黑暗。
這種三障的轉變,最關鍵的就是轉愚癡了。因為這個愚癡不但創造貪,也創造瞋,所以愚癡是根本。其實《法華經》操作的時候,它是兩種智慧,要有權法跟實法,隻是它用實法來帶動權法。所以,學《法華經》的人要有兩套智慧:一個因緣觀,一個真如觀。當然,它是先真如觀再因緣觀。就是,回歸到真如本性的時候,你知道萬法唯是一心,一切法唯心所現;但是你也要知道,如夢如幻的業力,這是有因緣果報的。
這因緣觀跟真如觀,我們舉一個例子比較容易了解。比方說你要拜懺。我們前麵說過,所有的法門給你的賞賜是不同的。你拜懺拜三個月,他也拜三個月,結果不一樣。欸,同樣拜八十八佛,但是你們能拜的心不一樣。如果你今天沒有學《法華經》,你的拜懺隻有一個方法,就是“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的所緣境就是思惟你的業障深重。但沒關係,我向佛陀懺悔,也可以。但是這樣的賞賜就很少了,因為你心外求法,你放棄了心靈的力量。
如果你先修一心三觀,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就觀想:我本來就沒有業障,我本來就具足法身般若解脫,我隻是一時的糊塗;我現在回光返照,我覺悟了,我要把我的自性功德開展出來,但是我還是要假借八十八佛來幫助我。它是由內而外,就是能拜的心不可思議,真如觀,所拜的法也不可思議。
所以,諸位!我們今天啟動真如本性,你也要尊重三寶加持力,兩種力量都要,心力、法力。這樣子拜下去,那不可思議了。怎麽叫不可思議?蕅益大師用四個字——日劫相倍。你拜一天,你隔壁的要拜一劫才達到你的效果。因為他沒有啟動自性功德力,他把自己觀想成一無是處,把自己觀想成業障深重,他完全靠八十八佛來救拔他。八十八佛真的會救拔你,但是八十八佛看你這個樣子,賞賜很少了,賞賜很少。那你如果能夠站在一心真如的角度,用法華的思想,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業障,站在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調伏煩惱,臨終的時候站在沒有生死的角度提起佛號,來了生死,你會得到廣大的賞賜。
就這個智慧是關鍵!諸位!初學者看信心,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一個初學者是不是有善根,就是看信根,沒什麽好看的。初學者沒有看智慧。老參就不看信心了,老參看智慧。因為你有信心,我也有信心;你會做功課,我也會做功課;你一天念幾千聲佛號,我也幾千佛號。差不了太多,因為大家時間差不多。高下就在於,你用什麽智慧去修這個法,這個關鍵在這裏了。所以這個五根——信、進、念、定、慧,追根究底,到老參看的就是智慧。尤其臨命終,成敗就看智慧了。因為你佛號念的再怎麽多,都有限了,就是你能念的心是不是能夠施展開來。你拜懺也是這樣。所以這個智慧是關鍵。
我們花了三年半的時間來講佛陀的智慧。三周說法,法說、譬喻說、因緣說,就是在講一心三觀,怎麽樣把眾生的知見轉成佛陀的知見。就是修行之前請你先調整心態,讓這個法給你更多的賞賜。不要再認為你自己業障深重,業障深重是外表的東西。當然你也相信你業障重,但是你要相信你的本質是清淨、具足。你要永遠知道,從原始點來說你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雖然你是金礦,但是你是未來的黃金,你不要老是看到那個雜質。這個黃金裏麵有雜質沒有錯,但是你不要老是注意雜質,你永遠注意雜質你就變成雜質了。你要注意這個雜質當中有一些黃金的粒子,你要把那個黃金開顯出來,不要老是認為你是那個泥沙。我們那念心是真妄和合的。
這整個《法華經》跡門也快結束了,所以它這個理觀是關鍵了。就是一個人你可能到了五六十歲就會知道智慧的重要,因為你的行門已經有限了。年輕人可以一天衝個三千拜、四千拜,那沒關係了。我常常說年輕人靠信心,老參看智慧。你現在已經不是靠行力的時候,也不是靠體力的時候,就是你學了這麽多年,你的智慧到底到什麽水平,你的人生就定型了,就是這樣的一個水平了。所以你未來的果報,“遊行無畏,如師子王,智慧光明,如日之照”,這個就是成敗的關鍵了。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