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四、頌現在佛
前麵講到過去佛、未來佛度化眾生的情況。基本上,佛陀度化眾生可以用一句話來做總結,就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所以,佛陀度化眾生是兩階段式的度化。他是先開辟很多的方便門,先讓你去拜懺,讓你去做佛像,讓你受三皈五戒等等。
這方便門是有條件的,就是你這個方便門必須是“清淨法界等流正法”。就是說,所有的方便門必須是佛陀的清淨慈悲心流露出來的。你不能夠說自己也搞一個方便門,那不可以。凡夫的顛倒妄想沒有資格創造方便門(待會會講到)。因為方便門必須對眾生的根機很深入地觀察,還要對法門很深入地了解,要知機、知法才可以施設方便門。這個方便門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力量能夠引導眾生進入真實相,這才有資格叫方便而不是隨便。
所以,諸佛度化眾生都是先從因緣裏麵設方便門,最後會歸到一念的真如的功德。過去如此,未來如此。我們看現在佛是怎麽樣。
天人所供養 現在十方佛
其數如恒沙 出現於世間
安隱眾生故 亦說如是法
知第一寂滅 以方便力故
雖示種種道 其實為佛乘
知眾生諸行 深心之所念
過去所習業 欲性精進力
及諸根利鈍 以種種因緣
譬喻亦言辭 隨應方便說
現在所出世的十方諸佛,是受到天人所尊敬供養的,東西南北,數量可以說“其數如恒沙”。他們出現世間的第一件事情,都是先“安隱眾生故”。因為眾生受到煩惱的幹擾、受到業力的衝擊、受到老病死的折磨,是極度不安穩。所以,看這個意思,佛陀一開始倒不是要眾生馬上成佛,先求安穩,就是先完成短期目標。所以,為了安穩的緣故,“亦說如是法”,佛陀也是在因緣上開顯種種的方便法門。
那個方便法門是很困難的。為什麽呢?它要“知第一寂滅”,佛陀必須要站在一種清淨本性的角度來開方便門,就是,所有的方便門都必須是“清淨法界等流正法”。因為,這個法如果不是從清淨心開出來,它就沒辦法回到清淨心。諸位!如果一個凡夫從妄想開出方便門,他從什麽地方來,就回到什麽地方去,那這個方便門到最後也是打妄想。所以你看,凡是佛陀的法,你修了以後,一定會讓你慢慢地寂靜,一定會讓你對外境的執著慢慢地降低,或多或少,一定會的。你如果一天到晚執著很重,你去拜個佛、去持咒、去念佛,你對外境的執著會降低,因為它是“知第一寂滅”。
就是,這個方便門是怎麽來的很關鍵。它是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所以它有功能能夠讓你帶往真如本性。它是站在第一寂滅的真如本性,“以方便力故”,而示現種種的三乘的法門或者五乘的法門。它們最後能夠會歸到佛乘。
所以,這個方便門是怎麽開的呢?這個就很難了。第一個,佛陀要先“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佛陀必須要通過假觀的宿命通,看到無量劫來這個眾生都做了些什麽事,他的身業、口業,他是喜歡什麽事。他是喜歡供佛的?還是喜歡打坐寂靜的?還是喜歡研究教理的?他有各式各樣身口的活動以及心中的念想,就是,他身口意的活動大部分都是在哪裏活動。
我們看,眾生的確是有這個差別。有些人很喜歡跟佛結緣,他把佛堂弄得漂漂亮亮的,這邊添個花,那邊弄個蓮花燈,初一十五還供佛。但有些人他的佛堂看著很簡單,但他喜歡學教理,他喜歡跟法結緣。這都沒關係,佛也好,法也好,都是方便門。
當然,作為一個有無量方便的佛陀,他第一個,要知道眾生過去的行為、現在的行為跟念想,還有他過去的習性(就是思想)以及他所造的業力。凡此種種造成了他不同的希望,眾生各有各的希望。有些人喜歡追求安樂道,有些人喜歡追求解脫道,有些人喜歡追求六度的功德,產生差別的個性。還有他的精進力,他經常會專注在什麽樣的事物。就是他的精進,他的身口意很喜歡在哪一個方向活動,造成了不同的諸根的利鈍,造成五乘的差別的根機。
佛陀在施設方便的時候,第一個要善知眾生差別的根機,第二個要善知無量的法門的因緣,所以才能夠用譬喻、言辭來“隨應方便說”。所以我們看得出來,佛陀度化眾生,他是這樣:“安隱眾生故。”佛陀是鎖定第一個目標,先讓你安穩下來。
當然,安隱眾生最關鍵是什麽?當然是不墮惡道。就是說,你墮三惡道是最不安穩的。你到三惡道去你能夠供佛嗎?你能夠拜懺嗎?不可能。你要做一隻小狗,你就沒有辦法去接觸三寶了。所以佛陀的最低標準就是,你至少不能失去人身,這是佛陀的底線。當然,成佛是不著急了,但是你不能把你的身心世界搞得很糟糕。為了讓我們的修行能夠不斷增上,佛陀的底線畫出來:五戒十善,這是佛陀的底線。就是說,你可以不要馬上成佛,你也可以不要馬上知道真如本性,但是請你不要墮三惡道。這是佛陀的底線,“安隱眾生故”。
壬二、頌釋迦佛章 分二
癸一、總頌權實二法
前麵是講過去、現在、未來,現在看釋迦牟尼佛是怎麽樣度化眾生的。分兩段,先總頌權實二法。
今我亦如是 安隱眾生故
以種種法門 宣示於佛道
我以智慧力 知眾生性欲
方便說諸法 皆令得歡喜
其實釋迦牟尼佛跟其他諸佛也是一樣,先求安穩,先保住人身,進而成就涅盤,最後成就功德,所以也是以種種法門來開顯佛道。以智慧力——假觀的智慧來看眾生過去的習性、現在的希望、過去的習性轉成現在的希望,來方便說法,使令眾生感到歡喜。這個跟前麵一樣,就不多說了。
癸二、別頌開顯六義 分六
子一、頌五濁障重
我們看癸二的“別頌開顯六義”,從六種義理來開顯權實不二。
舍利弗當知 我以佛眼觀
見六道眾生 貧窮無福慧
入生死險道 相續苦不斷
深著於五欲 如犛牛愛尾
以貪愛自蔽 盲瞑無所見
不求大勢佛 及與斷苦法
深入諸邪見 以苦欲舍苦
為是眾生故 而起大悲心
這以下佛陀用六個義理來開顯權實不二的觀念。佛陀為什麽要施設方便?也就是佛陀為什麽要先求“安隱眾生故”呢?
第一個理由,是他的環境造成的。“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這個“佛眼”比較偏重在因緣,就是因緣的假觀。我見到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這個是眾生濁。眾生長時劫來有造惡的傾向。雖然眾生也會造善造惡,但是造惡的傾向是多於造善的傾向,所以他相對是沒有資糧,身心貧窮。不僅是色身,內心也貧窮。色身貧窮就是無福,內心貧窮叫無慧,這個是果報體的貧窮。
我們看命濁。“入生死險道”,所以經常在生死輪回的險道當中,“相續苦不斷”,就是壽命短暫。
看煩惱濁。“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對於這個五蘊的假相深深地愛著,就像犛牛。這個犛牛就是獸如牛,但是尾巴很長而且很美。因個性貪愛其尾巴的緣故,它走路的時候,經常回過頭來去看它這個尾巴。若尾一縷,掛著於樹,即使見獵人要來殺它,它寧肯死掉,也要保護尾巴不受到損傷。這隻牛為了貪愛尾巴而被殺死,就好像凡夫為了貪愛五欲,結果墮入輪回,是這個概念。
以貪愛的緣故,就障礙自己的智慧,所以“盲瞑無所見”,就產生盲點。這個盲點就是沒有理由。你看這隻牛,它為什麽愛尾巴?它也沒理由,這是一種習性。所以,這個煩惱為什麽叫無明呢?就是它沒有理由。
就是說,我們今天追求離苦得樂,是有理由的。我們不喜歡痛苦,喜歡追求快樂,這個是合理的。但是你今天為了追求短暫的快樂,卻承受無量的痛苦、輪回的折磨,這個是不合理的。就是說,人生是苦多樂少,是得不償失,但是每一個人來生還想繼續來。所以這個是不合理。快樂很少,痛苦很多,但是人們繼續想輪回,這就是盲點。他已經是沒辦法講道理了,這就是煩惱濁。
“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這個是見濁。有邪見的人,對佛陀的功德跟斷除煩惱的正法沒有興趣,而深入斷常二見。“以苦欲舍苦”,想要用無益的苦行來解決痛苦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隻用苦行能解決的,必須有正確的方法。這就說明,外道的無益苦行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佛陀“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這個意思就是說,為什麽佛陀出世以後把“安隱眾生故”當第一目標?因為眾生的時間很短,他已經把自己的人生搞得壽命很短、煩惱很重、邪見又很深,作為佛陀隻能先保住他的人身。這個是現實考慮。
這個地方,五濁,尤其是見濁,諸位你去看看印度佛教史,你就知道佛陀出世的時期是什麽情況。那叫一個充滿邪見,外道熾盛,有九十六種宗教。這種宗教有兩個重點:一個無因緣論,一個邪因緣論。
第一個,無因緣論。就是人生沒有理由,人生的快樂跟痛苦都是偶然,所以人生隻有一個重點,就是及時行樂,想辦法在你人生的每一段時間讓自己快樂,叫做無因緣論。
第二個是邪因緣論。我們的快樂是天神賜給的,所以人生是有理由的,理由就是天神是不是要賜給你快樂。我們隻能向天神大梵天禱告祈福,這個就是人生的理由。當然這個有理由,但是這個理由是邪見。
所以佛陀在這個情況下隻能講正因緣境,不能講真如本性,就是諸法因緣生。它不是無因緣,也不是邪因緣,每一個生命都是因為我們的身口意的造作創造出來的,跟別人沒有關係。所以佛陀這個時候先把真如隱藏起來,先談諸法因緣生,是因為當時的環境不得不如此。“安隱眾生故。”
子二、頌施設方便分二
醜一、念用大乘擬宜不得
我始坐道場 觀樹亦經行
於三七日中 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 微妙最第一
眾生諸根鈍 著樂癡所盲
如斯之等類 雲何而可度
爾時諸梵王 及諸天帝釋
護世四天王 及大自在天
並餘諸天眾 眷屬百千萬
恭敬合掌禮 請我轉法輪
我即自思惟 若但讚佛乘
眾生沒在苦 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 墜於三惡道
我寧不說法 疾入於涅盤
這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本身已經垂垂老矣、即將入滅,他回顧自己當初成佛的時候是怎麽想的,他有一段自己的回顧。我們看釋迦牟尼佛是怎麽回顧他當初成佛的情況。這個地方有四段:
第一個,說明佛陀的深入思惟。他說,“我始坐道場”,正當我三十歲在菩提樹下一念相應成佛的時候,一開始並沒有馬上度化眾生。我做了兩件事:觀樹、經行。我那個時候對菩提樹心生感恩,因為有菩提樹的遮蔽,讓我能夠一念相應成佛,我對樹生感恩心。然後,我在樹的邊緣經行。經行幹什麽呢?在三七日當中思惟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弘法利生的事情。因為這不是單方麵的,首先,我麵對的是什麽根機?其次,我應該用什麽法藥?就思惟兩件事:一個機,一個法。
我們來看看,佛陀首先思惟自己所得的法。“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我自己在菩提樹下所證得的中道實相,那叫一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清淨本然,具足無量的功德莊嚴,這是微妙最第一的。他先思惟自己所得之法。
然後看看我所麵對的眾生是怎麽回事。先看他所度之機:“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佛陀當初成道的時候,在印度麵對什麽根機呢?是鈍根的二乘人,聲聞人居多。其實諸位,外道的種性跟二乘種性很接近,禪定跟涅盤很接近,很多人會把禪定當涅盤。因為禪定也是寂靜,也是遠離五欲,隻是禪定的寂靜是暫時的,它會破壞,因為它的煩惱是如石壓草。涅盤的寂靜是永恒的,它是有我空的智慧的加持,它是斷煩惱。就差在這裏。但是它們兩個征兆很像。
佛陀當時的僧團有很高的比例都是從外道過來的。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都是大外道過來,外道種性跟聲聞種性幾乎是同一個種性。這種種性,你要他發菩提心、正念真如是相對困難。這種人要麽追求五欲的快樂,要麽追求三昧樂,“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就是說,我所得的法是中道實相,但是眾生的根機,他們要的隻是一個糖果,我今天證得是摩尼寶珠。這個地方的問題:落差太大。
所以佛陀怎麽辦呢?“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就現前。
《大智度論》在解釋這段的意思時說:淨居天勸太子出家,四天王獻缽,帝釋天安立成佛的法座,大梵天王請轉法輪。這個是諸天護法的情況。這個時候諸天等於是成就了佛陀的成佛跟轉法輪,就是“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在三七日以後,我就思惟,如果我今天直接把我所證得的“微妙最第一”的法來告訴眾生,讚歎一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眾生在那種身心極度痛苦的情況之下,他追求的是安穩,而我要給他圓滿,這樣子恐怕會有問題,他會破法不相信,而因為誹謗佛法的緣故墮三惡道。所以這種情況,“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盤。”如果是這樣,弘法不能達到利生的效果,那我寧可當下就入涅盤。
這個地方,佛陀描述自己成佛以後的過程。我們看得出來,佛陀剛開始的心情,是要直接把自己的摩尼寶珠拿出來,有這麽一點意思。就是佛陀是不慳貪的,是要拿出來。但是後來看到眾生的根機,佛陀就放棄了直接說大乘的情況,知道不能說大乘。那怎麽辦呢?不能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那應該要做什麽樣的讓步呢?我們看醜二的“念同諸佛三乘隨宜”。
醜二、念同諸佛三乘隨宜
尋念過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應說三乘
作是思惟時 十方佛皆現
梵音慰喻我 善哉釋迦文
第一之導師 得是無上法
隨諸一切佛 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 最妙第一法
為諸眾生類 分別說三乘
少智樂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別說諸果
雖複說三乘 但為教菩薩
舍利弗當知 我聞聖師子
深淨微妙音 稱南無諸佛
複作如是念 我出濁惡世
如諸佛所說 我亦隨順行
思惟是事已 即趣波羅奈
諸法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 為五比丘說
是名轉法輪 便有涅盤音
及以阿羅漢 法僧差別名
從久遠劫來 讚示涅盤法
生死苦永盡 我常如是說
這一段是佛陀對過去的一段回顧。佛陀成道以後,其實是想要直接說大乘的法門,但是無奈法大機小。眾生這種外道種性,不能承受中道的實相,他們隻希望追求比較偏空的涅盤。所以佛陀這個時候就產生了一點猶豫。在這個猶豫當中,“尋念過去佛”,他馬上就憶念,用這種宿命通回憶過去佛是怎麽做的。“所行方便力。”原來他們都是先不能夠直接說。這東西不能著急,要長線地去規劃,先用方便力。所以,“我今所得道”,我今天得到中道實相,也應該要先慢慢地施設三乘的差別,三乘法門,這個方便力。
正當釋迦牟尼佛這樣思惟的時候,十方諸佛現前,用清淨柔軟的音聲來安慰讚歎釋迦牟尼佛,表示認同釋迦牟尼佛這個想法是對的。“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您是最殊勝圓滿的導師,您證得了無上甚深微妙法,但是您應該隨順過去一切諸佛,跟諸佛一樣,先把真實相隱蓋起來而施設方便力,正如我等,也是這樣子。我們也是把這個最微妙法先收起來,為眾生先講三乘的方便。
為什麽要這樣做呢?因為“少智樂小法”。因為眾生的智慧淺薄,他們隻希望一個偏空的涅盤。他們一開始並不是要追求萬德莊嚴,他們也很難相信自己就能夠成就佛的功德莊嚴,因為他們胸量狹小。所以佛陀應該用三乘的方便,來分別說出三乘的果位。“雖然說三乘,但為教菩薩。”就是說,雖然你剛開始施設三乘,但是最後你還是可以收尾的,可以會歸到一佛乘。這個就是佛陀最初隨順諸佛的方式。
再看佛陀正式施設方便。“舍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我聽到十方諸佛這種清淨微妙的音聲來讚歎我的時候,我這個時候心生感激,“稱南無諸佛”。我就歸敬順從,心中就生起這樣的念想:我既然出現在五濁惡世,而不是一個清淨的國土,正如諸佛所說的這種情況,我應該要隨順開示三乘法門。思惟如此以後,我就到了波羅奈,就到了鹿野苑。既然“諸法寂滅相”,即中道實相暫時不能言說,所以就以方便力為五比丘說四諦法門。
看最後的三寶的住世。因為我施設方便(這個就是我最初的初轉四諦法門)、因為講苦集滅道,眾生就得到利益了,就有成就涅盤的阿羅漢出現,也就建立了佛法僧三寶。當初的佛寶就是釋迦牟尼佛,法寶就是四諦法門,僧寶就是很多的常隨眾,千二百比丘的常隨眾。“從久遠劫來”,其實你們諸位弟子,都是長時間經常地跟我學涅盤這個四諦法門,才能夠使令今生斷除生死。我過去如是教你們,現在也是如是教你們。
這段蕅益大師解釋為什麽要講過去是如是呢?要破除兩種疑惑:第一個,疑佛當初不能夠鑒機,就是佛陀隻是示現;第二個,懷疑弟子為什麽很多人一生一世就證得涅盤。你看有的見到佛陀,佛陀就講幾句話,他證涅盤。其實這個都是過去生累積而來,很多都是示現的。“從久遠劫來”,佛陀就為這些弟子們讚歎涅盤法。這個地方當然是佛陀的回顧。看這個意思,佛陀是先求有,再求圓滿。先讓他上路,先契機再契理。
我們看美國亞馬遜電子商務的一個總裁,叫貝佐斯。有一天,美國的一個大學舉行畢業典禮,他應邀為畢業生演講。他上講台的時候,講他一件事情。
他說,我在十幾歲的時候,經常利用暑假的時間到我祖父祖母的農場去打工,幫我祖父祖母修農業的機器,照顧牛,為牛打預防針等等,賺一點外快。
有一天,他的祖父祖母跟他三個人,要到一個農村參加一個俱樂部的聚會。這個距離蠻遠的。所以一路上他祖父在前麵開車,他跟他祖母兩個就坐在後座。一路上兩邊都是稻野,就是山間的一條路。他祖母就在車上抽煙。貝佐斯很討厭煙味,但是忍了。好不容易他祖母把這根煙抽完以後,貝佐斯就說了:祖母你知道嗎?根據醫學統計,你每吸一口煙,你的壽命就減少兩分鍾。根據我現在的心算——一個人吸一支煙大概吸幾口,他就算。他說,一個人一天隻要連續吸兩分鍾,幾十年下來,他的壽命減少九年。他這麽一講的時候,他祖母就哭起來了,貝佐斯就嚇著了。他本來想說,你應該讚歎我的智慧,對不對?結果他祖母一哭,他的祖父就讓車在旁邊停下來,把貝佐斯叫到外麵去,很嚴肅地告訴貝佐斯一件事。他說:傑夫,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善良比聰明更困難、更重要。
貝佐斯把這件事情跟所有畢業生分享。他說,這件事改變了我的人生。我以前的人生觀覺得是智慧的人生觀,我現在人生觀改變了,把慈悲放進來。他說,真正的人生觀不僅是智慧,你還要注意眾生的感受、眾生的需求。他的意思就是說,你不是讀到哈佛、讀到史丹佛就能夠成就的,不是這樣。如果你整個研究的過程沒有把眾生法界放進來,沒有考慮眾生的需求,你是一個學者,你不會成功的。所以他跟所有畢業生的鼓勵就是說,所有成功的人士,除了智慧以外,他一定要把眾生的需求放進來。
就像佛陀一樣,佛陀得到了甚深微妙法,他沒有馬上強行把他的東西推出來,他是以大悲心故,“安隱眾生故”,先施設方便。所以我們看得出來,貝佐斯的開示跟釋迦牟尼佛的成長過程很接近。雖然貝佐斯的智慧是世間的智慧,是小慈悲、小智慧,但是本質都是一樣。
釋迦牟尼佛出世以後,他大可以把中道實相講出來,但是這樣子有什麽問題呢?三寶就很難建立了。但是如果他今天契理,又把契機放進來,把契機放在前麵,就是先建立三寶的住世,所以這個時候“便有涅盤音”,還有“法僧差別名”。諸位!所以我們教化子女也是這樣,善良比智慧更重要,因為你要給他一些成長過程。你老人家已經人生走了一大半了,很多事情你要慢慢引導他,就是先求契機再求契理。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初的回顧。
子三、頌開顯真實
舍利弗當知 我見佛子等
誌求佛道者 無量千萬億
鹹以恭敬心 皆來至佛所
曾從諸佛聞 方便所說法
我即作是念 如來所以出
為說佛慧故 今正是其時
舍利弗當知 鈍根小智人
著相憍慢者 不能信是法
今我喜無畏 於諸菩薩中
正直舍方便 但說無上道
菩薩聞是法 疑網皆已除
千二百羅漢 悉亦當作佛
前麵,佛陀剛開始成道的時候是施設三乘的方便,那為什麽到晚年的時候要開權顯實呢?這有兩個理由:第一個,啟發眾生的大乘善根;第二個,要斷除疑惑。
我們先看第一個。“舍利弗當知”,如今的我垂垂老矣。我看到我的諸弟子們,我見三乘的諸佛子,現在已經障礙消除,善根增長,心胸慢慢開闊了,已經具備追求佛道的條件了。這些有多少呢?“無量千萬億。”就是說,剛開始他們都是追求“安隱眾生故”。但是安穩以後,慢慢地,這個法力的攝受不可思議,現在都以恭敬心來到佛所。這些都是過去生曾經聽聞三乘的方便法門,就是“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佛法的力量在於,它不是讓你安穩而已,它後麵的後力、後麵的力道,會慢慢地讓你誌求佛道。所以現在眾生的根機已經成熟了。
第二個,該是斷除疑惑的時候了。他說,此時的我——釋迦牟尼佛就作這樣的念想,如來為什麽出現世間呢?就是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並不隻是告訴你四諦那麽淺的道理而已,而現在的因緣成熟了。“舍利弗當知”,這種鈍根、胸量狹小之人,又執著又憍慢,譬如前麵的這種五千退席,是不能相信大乘的,這些人已經退了。“今我喜無畏”,我現在麵對的都是一些根機成熟的人。“於諸菩薩中”,我現在麵對三乘的修行人,我要“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我要把你們三乘的法門全部會歸到一念心性,把整個後麵沒有通的路打開。因為,如果隻講因緣所生法,那眾生就“疑網”了,每一個人到了阿羅漢:那我就這樣子嗎?難道我就這樣子嗎?心中會產生疑悔,說,如果我當初不要選擇這條路該多好!所以阿羅漢很多人後悔。就是說,我當初怎麽就沒有好好學六度呢?我怎麽就修四諦因緣,弄到現在就隻有偏空涅盤呢?心中很多的疑惑、疑悔。佛陀說,你們都沒有走錯,而且你們也應該經過這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的。你們到最後隻要把理觀的智慧接上去就可以了。所以,“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當皆作佛。”
這個地方就是說,為什麽開權顯實呢?第一個,時機成熟了。經過三乘的教法,你們的胸量擴大了,煩惱都淡薄了。第二個,它有它的效果。“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你們信受以後,能夠破除疑網,繼續往前走。
子四、頌歎法希有
如三世諸佛 說法之儀式
我今亦如是 說無分別法
諸佛興出世 懸遠值遇難
正使出於世 說是法複難
無量無數劫 聞是法亦難
能聽是法者 斯人亦複難
譬如優曇華 一切皆愛樂
天人所希有 時時乃一出
聞法歡喜讚 乃至發一言
則為已供養 一切三世佛
是人甚希有 過於優曇華
這段經文我們分成兩段:先總標希有,再別示六難。
先看總標。講完權法而會歸到實法以後,佛陀就要讚歎這種真實的法的殊勝。“如三世諸佛”,正如三世諸佛過去說法的儀式,都是兩階段,先用因緣法來安穩眾生,最後用真實的一念心性法門來把他們導到佛道去,都是兩階段。而我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現在是說無分別法的時候。
前麵的因緣就是無差成差,因緣是有差別的。一個人一旦落入因緣,修五戒十善你就是人天果報,修四諦十二因緣就是涅盤。但是,會歸到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那就沒有差別了,每一個人的本質都是清淨,都是具足。所以現在是開顯真如的時候了。
那麽真如的妙法有多難呢?有六種難。
第一個,“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你在無量的生命當中,要遇到佛陀的出世,這就不容易。我們有賢劫千佛,目前隻有到第四尊,所以遇到佛陀出世不容易。第二個,即便遇到佛陀出世,你要佛陀說是妙法也困難。我們看釋迦牟尼佛,他幾乎百分之八九十的時間都是在講方便法,是到最後要收尾的時候才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所以,這個妙法的比例,在佛陀一代時教中是不高的。佛陀出世難,說《法華經》也難。第三個,“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就算佛陀說,你還得聽得到,這也不容易。就是《法華經》住世的時候,你剛好是做人。第四個,“能聽是法者,斯人亦複難。”你聽得到以後還能夠信解,這個就難了。你不隻是聽到,你還能夠相信這件事情。這就好像優曇華,就是祥瑞之花,“一切所愛樂,天人所希有。”而且是三千年才出一次。第五個,那你不是隻有信解,“聞法歡喜讚”。你不但信解,還心生好樂歡喜。第六個難呢?你還出言讚歎為人演說,“乃至發一言”。你不但在內心歡喜,還發言讚歎隨喜,你這個等於是供養一切三世諸佛了。“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
聽《法華經》,從聽聞到信解、到隨喜讚歎,有六種困難。這個地方等於是佛要我們好好珍惜當下的因緣,因為我們生命的重大改變就跟《法華經》有關係的。
子五、頌佛言不虛
汝等勿有疑 我為諸法王
普告諸大眾 但以一乘道
教化諸菩薩 無聲聞弟子
汝等舍利弗 聲聞及菩薩
當知是妙法 諸佛之秘要
這個地方有兩個信心:第一個,對佛有信心;另一個,對法有信心。佛陀講這麽多,佛陀要再一次勸信。他說:“汝等勿有疑。”為什麽呢?第一個,法者是一個諸法王。“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對佛陀要有信心。第二個,對法有信心。“普告諸大眾”,佛陀以一乘法來教化諸菩薩,究竟來說沒有聲聞弟子,這隻是個過程。
“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秘要。”第一個,佛陀是法王;第二個,對法有信心。妙法是法王的秘要!你學了《法華經》,你說那是不是還有法比《法華經》更圓滿的呢?沒有了,到頂了。就是說,從凡夫的角度,你學到《法華經》,你把佛陀的核心思想都學完了,剩下就是你怎麽去實踐了。所以這個地方佛陀等於宣告,到此已經是諸佛之秘要了。從凡夫的角度,佛法講到一念心性已經講到極限了。這個你應該要深信不疑。
子六、頌揀偽敦信
看最後的總結,判斷真偽。
以五濁惡世 但樂著諸欲
如是等眾生 終不求佛道
當來世惡人 聞佛說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墮惡道
有慚愧清淨 誌求佛道者
當為如是等 廣讚一乘道
舍利弗當知 諸佛法如是
以萬億方便 隨宜而說法
其不習學者 不能曉了此
汝等既已知 諸佛世之師
隨宜方便事 無複諸疑惑
心生大歡喜 自知當作佛
這以下有四段,來判定這個法所產生的不同的效果。
第一個,毀謗墮落。生長在五濁惡世的眾生,內心一方麵貪著五欲,一方麵他很難去追求無上的菩提。所以,未來世的惡人,這種邪見眾生,如果聽聞佛陀講一佛乘,就是所有的因緣的修學終究會歸到一念心性,他可能會“迷惑不信受”,甚至於“破法墮惡道”,就毀謗一佛乘。
這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聽了《法華經》,你不能接受,沒關係,但是你不要講話,你不要出言毀謗。就是說,這個法門對我可能不適合,那沒關係,你回到你過去的因緣所生的修證,那你還是慢慢地進步。但是你千萬不能毀謗,因為這個是斷了眾生成佛之道。如果沒有《法華經》,眾生隻能在因緣裏麵打轉,那就沒有一個會歸處了,這個佛法就沒辦法收尾了。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關鍵。
第二個,信解有益。如果你有慚有愧,內心調柔清淨,我執、法執比較淡薄,而且你有這種誌向追求佛道,那麽這個人應該要廣讚一佛乘法門。就是說,你一方麵事修,一方麵理觀,這樣子是快速的妙法。
第三個,這個法的殊勝,講妙法殊勝,法性平等。“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就是,不是我講一佛乘,所有諸佛的法門其實都是一佛乘的妙法,隻不過它的過程用種種的方便,隨宜而說種種因緣的差別相。
所以這個妙法,注意:“若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法華經》隻有從學習聽聞而來,沒有一個人說我自己打坐的時候悟到。不可能!你有可能悟到無常,“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這種小小的智慧,你從日常生活可能悟到,但是你絕對不可能悟到你有一個真如本性,你不可能的。隻有一種情況,乖乖地向佛陀學習,就這樣。因為這個是諸佛所護念的傳承,這一條路隻能夠“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這個法是很特別的,沒有人傳承,你根本不可能悟到的。
最後我們看總結,歡喜作佛。“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你們都已經了知了三世諸佛是一切導師中最圓滿的。佛陀先“隨宜方便事”,先為實施權。你們現在成就阿羅漢果也好,成就菩薩的權教果位也好,都不要疑惑,這隻是一個過程。隻要你們把正念真如的法放上去,你們就能夠“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後麵的路還可以繼續往前走的,不是到頂了。每一個眾生成佛都是有分的。
我們<方便品>就講到這。<方便品>,蕅益大師說,其實它是開權顯實,它的重點在真實,應該講“真實品”,怎麽叫<方便品>呢?你別忘了,當我們是一個初學者,我們還是要通過方便而悟入真實的。沒有方便哪有真實呢?所以你看,佛陀在本經裏麵處處講到方便,“若人一舉手,乃至小低頭,皆已成佛道。”
就是,《法華經》是不能離開方便的,《法華經》是方便門的收尾。你如果把方便拿掉,《法華經》是不能單獨存在的,理觀那就變成禪宗了。你今天把方便拿掉,那這是標準禪宗的思想。禪宗的思想當然是很快悟入心性,但是它缺乏三寶的因緣的方便,就像印光大師說的,很容易退轉。所以我再講一次,心性的法門,沒有三寶的攝受,非常危險。所以本經叫<方便品>,就是“安隱眾生故”,先讓我們活在三寶的光芒當中,然後再開顯心性。佛陀的態度是這樣子的。
所以,你必須要在方便修行的角度,比方說你已經開始念佛了,再來學《法華經》,這才對。你不能什麽事都不做就學《法華經》,那你怎麽提升呢?它是要開權顯實,結果你什麽權法都沒有,那你要顯什麽東西呢?就是說,你已經有一個方便門了,但是你走了半天,你覺得,難道佛法就是這樣子嗎?心有疑悔。你學《法華經》就對了!就是說,《法華經》會讓一個已經走上方便的因緣道路的人,多了一道功力,就是回光返照。本來他是心外求法,本來他以為“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是佛陀說的。你讀《阿彌陀經》,如果沒有讀《法華經》,你就真的以為你要往生到十萬億外的佛土,你就必須要跨越這個時空,你就會真的這樣想。你的心是向外攀緣的。你隻要把這個觀念改回來就好。極樂世界不離開你一念心性,隻要你準備好了,真如隨時會出現,極樂世界隨時會出現。你不用去管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真如永遠不會背棄我們。
所以,我們了解<方便品>有兩個好處:我們相信彌陀本願的攝受,我們也相信我們自性功德的攝受。諸位!你這樣子念佛是兩種力量: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這個就是本經的意思。就是,請你把你過去的方便門再加上理觀的思想,從向外追求而變成向內安住。這個是成佛的捷徑,也是往生的捷徑。
我們這堂課就上到這。我們下堂課把這個<<方便品>還有前麵的做個研討跟回顧。
前麵講到過去佛、未來佛度化眾生的情況。基本上,佛陀度化眾生可以用一句話來做總結,就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所以,佛陀度化眾生是兩階段式的度化。他是先開辟很多的方便門,先讓你去拜懺,讓你去做佛像,讓你受三皈五戒等等。
這方便門是有條件的,就是你這個方便門必須是“清淨法界等流正法”。就是說,所有的方便門必須是佛陀的清淨慈悲心流露出來的。你不能夠說自己也搞一個方便門,那不可以。凡夫的顛倒妄想沒有資格創造方便門(待會會講到)。因為方便門必須對眾生的根機很深入地觀察,還要對法門很深入地了解,要知機、知法才可以施設方便門。這個方便門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力量能夠引導眾生進入真實相,這才有資格叫方便而不是隨便。
所以,諸佛度化眾生都是先從因緣裏麵設方便門,最後會歸到一念的真如的功德。過去如此,未來如此。我們看現在佛是怎麽樣。
天人所供養 現在十方佛
其數如恒沙 出現於世間
安隱眾生故 亦說如是法
知第一寂滅 以方便力故
雖示種種道 其實為佛乘
知眾生諸行 深心之所念
過去所習業 欲性精進力
及諸根利鈍 以種種因緣
譬喻亦言辭 隨應方便說
現在所出世的十方諸佛,是受到天人所尊敬供養的,東西南北,數量可以說“其數如恒沙”。他們出現世間的第一件事情,都是先“安隱眾生故”。因為眾生受到煩惱的幹擾、受到業力的衝擊、受到老病死的折磨,是極度不安穩。所以,看這個意思,佛陀一開始倒不是要眾生馬上成佛,先求安穩,就是先完成短期目標。所以,為了安穩的緣故,“亦說如是法”,佛陀也是在因緣上開顯種種的方便法門。
那個方便法門是很困難的。為什麽呢?它要“知第一寂滅”,佛陀必須要站在一種清淨本性的角度來開方便門,就是,所有的方便門都必須是“清淨法界等流正法”。因為,這個法如果不是從清淨心開出來,它就沒辦法回到清淨心。諸位!如果一個凡夫從妄想開出方便門,他從什麽地方來,就回到什麽地方去,那這個方便門到最後也是打妄想。所以你看,凡是佛陀的法,你修了以後,一定會讓你慢慢地寂靜,一定會讓你對外境的執著慢慢地降低,或多或少,一定會的。你如果一天到晚執著很重,你去拜個佛、去持咒、去念佛,你對外境的執著會降低,因為它是“知第一寂滅”。
就是,這個方便門是怎麽來的很關鍵。它是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所以它有功能能夠讓你帶往真如本性。它是站在第一寂滅的真如本性,“以方便力故”,而示現種種的三乘的法門或者五乘的法門。它們最後能夠會歸到佛乘。
所以,這個方便門是怎麽開的呢?這個就很難了。第一個,佛陀要先“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佛陀必須要通過假觀的宿命通,看到無量劫來這個眾生都做了些什麽事,他的身業、口業,他是喜歡什麽事。他是喜歡供佛的?還是喜歡打坐寂靜的?還是喜歡研究教理的?他有各式各樣身口的活動以及心中的念想,就是,他身口意的活動大部分都是在哪裏活動。
我們看,眾生的確是有這個差別。有些人很喜歡跟佛結緣,他把佛堂弄得漂漂亮亮的,這邊添個花,那邊弄個蓮花燈,初一十五還供佛。但有些人他的佛堂看著很簡單,但他喜歡學教理,他喜歡跟法結緣。這都沒關係,佛也好,法也好,都是方便門。
當然,作為一個有無量方便的佛陀,他第一個,要知道眾生過去的行為、現在的行為跟念想,還有他過去的習性(就是思想)以及他所造的業力。凡此種種造成了他不同的希望,眾生各有各的希望。有些人喜歡追求安樂道,有些人喜歡追求解脫道,有些人喜歡追求六度的功德,產生差別的個性。還有他的精進力,他經常會專注在什麽樣的事物。就是他的精進,他的身口意很喜歡在哪一個方向活動,造成了不同的諸根的利鈍,造成五乘的差別的根機。
佛陀在施設方便的時候,第一個要善知眾生差別的根機,第二個要善知無量的法門的因緣,所以才能夠用譬喻、言辭來“隨應方便說”。所以我們看得出來,佛陀度化眾生,他是這樣:“安隱眾生故。”佛陀是鎖定第一個目標,先讓你安穩下來。
當然,安隱眾生最關鍵是什麽?當然是不墮惡道。就是說,你墮三惡道是最不安穩的。你到三惡道去你能夠供佛嗎?你能夠拜懺嗎?不可能。你要做一隻小狗,你就沒有辦法去接觸三寶了。所以佛陀的最低標準就是,你至少不能失去人身,這是佛陀的底線。當然,成佛是不著急了,但是你不能把你的身心世界搞得很糟糕。為了讓我們的修行能夠不斷增上,佛陀的底線畫出來:五戒十善,這是佛陀的底線。就是說,你可以不要馬上成佛,你也可以不要馬上知道真如本性,但是請你不要墮三惡道。這是佛陀的底線,“安隱眾生故”。
壬二、頌釋迦佛章 分二
癸一、總頌權實二法
前麵是講過去、現在、未來,現在看釋迦牟尼佛是怎麽樣度化眾生的。分兩段,先總頌權實二法。
今我亦如是 安隱眾生故
以種種法門 宣示於佛道
我以智慧力 知眾生性欲
方便說諸法 皆令得歡喜
其實釋迦牟尼佛跟其他諸佛也是一樣,先求安穩,先保住人身,進而成就涅盤,最後成就功德,所以也是以種種法門來開顯佛道。以智慧力——假觀的智慧來看眾生過去的習性、現在的希望、過去的習性轉成現在的希望,來方便說法,使令眾生感到歡喜。這個跟前麵一樣,就不多說了。
癸二、別頌開顯六義 分六
子一、頌五濁障重
我們看癸二的“別頌開顯六義”,從六種義理來開顯權實不二。
舍利弗當知 我以佛眼觀
見六道眾生 貧窮無福慧
入生死險道 相續苦不斷
深著於五欲 如犛牛愛尾
以貪愛自蔽 盲瞑無所見
不求大勢佛 及與斷苦法
深入諸邪見 以苦欲舍苦
為是眾生故 而起大悲心
這以下佛陀用六個義理來開顯權實不二的觀念。佛陀為什麽要施設方便?也就是佛陀為什麽要先求“安隱眾生故”呢?
第一個理由,是他的環境造成的。“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這個“佛眼”比較偏重在因緣,就是因緣的假觀。我見到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這個是眾生濁。眾生長時劫來有造惡的傾向。雖然眾生也會造善造惡,但是造惡的傾向是多於造善的傾向,所以他相對是沒有資糧,身心貧窮。不僅是色身,內心也貧窮。色身貧窮就是無福,內心貧窮叫無慧,這個是果報體的貧窮。
我們看命濁。“入生死險道”,所以經常在生死輪回的險道當中,“相續苦不斷”,就是壽命短暫。
看煩惱濁。“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對於這個五蘊的假相深深地愛著,就像犛牛。這個犛牛就是獸如牛,但是尾巴很長而且很美。因個性貪愛其尾巴的緣故,它走路的時候,經常回過頭來去看它這個尾巴。若尾一縷,掛著於樹,即使見獵人要來殺它,它寧肯死掉,也要保護尾巴不受到損傷。這隻牛為了貪愛尾巴而被殺死,就好像凡夫為了貪愛五欲,結果墮入輪回,是這個概念。
以貪愛的緣故,就障礙自己的智慧,所以“盲瞑無所見”,就產生盲點。這個盲點就是沒有理由。你看這隻牛,它為什麽愛尾巴?它也沒理由,這是一種習性。所以,這個煩惱為什麽叫無明呢?就是它沒有理由。
就是說,我們今天追求離苦得樂,是有理由的。我們不喜歡痛苦,喜歡追求快樂,這個是合理的。但是你今天為了追求短暫的快樂,卻承受無量的痛苦、輪回的折磨,這個是不合理的。就是說,人生是苦多樂少,是得不償失,但是每一個人來生還想繼續來。所以這個是不合理。快樂很少,痛苦很多,但是人們繼續想輪回,這就是盲點。他已經是沒辦法講道理了,這就是煩惱濁。
“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這個是見濁。有邪見的人,對佛陀的功德跟斷除煩惱的正法沒有興趣,而深入斷常二見。“以苦欲舍苦”,想要用無益的苦行來解決痛苦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隻用苦行能解決的,必須有正確的方法。這就說明,外道的無益苦行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佛陀“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這個意思就是說,為什麽佛陀出世以後把“安隱眾生故”當第一目標?因為眾生的時間很短,他已經把自己的人生搞得壽命很短、煩惱很重、邪見又很深,作為佛陀隻能先保住他的人身。這個是現實考慮。
這個地方,五濁,尤其是見濁,諸位你去看看印度佛教史,你就知道佛陀出世的時期是什麽情況。那叫一個充滿邪見,外道熾盛,有九十六種宗教。這種宗教有兩個重點:一個無因緣論,一個邪因緣論。
第一個,無因緣論。就是人生沒有理由,人生的快樂跟痛苦都是偶然,所以人生隻有一個重點,就是及時行樂,想辦法在你人生的每一段時間讓自己快樂,叫做無因緣論。
第二個是邪因緣論。我們的快樂是天神賜給的,所以人生是有理由的,理由就是天神是不是要賜給你快樂。我們隻能向天神大梵天禱告祈福,這個就是人生的理由。當然這個有理由,但是這個理由是邪見。
所以佛陀在這個情況下隻能講正因緣境,不能講真如本性,就是諸法因緣生。它不是無因緣,也不是邪因緣,每一個生命都是因為我們的身口意的造作創造出來的,跟別人沒有關係。所以佛陀這個時候先把真如隱藏起來,先談諸法因緣生,是因為當時的環境不得不如此。“安隱眾生故。”
子二、頌施設方便分二
醜一、念用大乘擬宜不得
我始坐道場 觀樹亦經行
於三七日中 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 微妙最第一
眾生諸根鈍 著樂癡所盲
如斯之等類 雲何而可度
爾時諸梵王 及諸天帝釋
護世四天王 及大自在天
並餘諸天眾 眷屬百千萬
恭敬合掌禮 請我轉法輪
我即自思惟 若但讚佛乘
眾生沒在苦 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 墜於三惡道
我寧不說法 疾入於涅盤
這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本身已經垂垂老矣、即將入滅,他回顧自己當初成佛的時候是怎麽想的,他有一段自己的回顧。我們看釋迦牟尼佛是怎麽回顧他當初成佛的情況。這個地方有四段:
第一個,說明佛陀的深入思惟。他說,“我始坐道場”,正當我三十歲在菩提樹下一念相應成佛的時候,一開始並沒有馬上度化眾生。我做了兩件事:觀樹、經行。我那個時候對菩提樹心生感恩,因為有菩提樹的遮蔽,讓我能夠一念相應成佛,我對樹生感恩心。然後,我在樹的邊緣經行。經行幹什麽呢?在三七日當中思惟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弘法利生的事情。因為這不是單方麵的,首先,我麵對的是什麽根機?其次,我應該用什麽法藥?就思惟兩件事:一個機,一個法。
我們來看看,佛陀首先思惟自己所得的法。“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我自己在菩提樹下所證得的中道實相,那叫一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清淨本然,具足無量的功德莊嚴,這是微妙最第一的。他先思惟自己所得之法。
然後看看我所麵對的眾生是怎麽回事。先看他所度之機:“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佛陀當初成道的時候,在印度麵對什麽根機呢?是鈍根的二乘人,聲聞人居多。其實諸位,外道的種性跟二乘種性很接近,禪定跟涅盤很接近,很多人會把禪定當涅盤。因為禪定也是寂靜,也是遠離五欲,隻是禪定的寂靜是暫時的,它會破壞,因為它的煩惱是如石壓草。涅盤的寂靜是永恒的,它是有我空的智慧的加持,它是斷煩惱。就差在這裏。但是它們兩個征兆很像。
佛陀當時的僧團有很高的比例都是從外道過來的。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都是大外道過來,外道種性跟聲聞種性幾乎是同一個種性。這種種性,你要他發菩提心、正念真如是相對困難。這種人要麽追求五欲的快樂,要麽追求三昧樂,“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就是說,我所得的法是中道實相,但是眾生的根機,他們要的隻是一個糖果,我今天證得是摩尼寶珠。這個地方的問題:落差太大。
所以佛陀怎麽辦呢?“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就現前。
《大智度論》在解釋這段的意思時說:淨居天勸太子出家,四天王獻缽,帝釋天安立成佛的法座,大梵天王請轉法輪。這個是諸天護法的情況。這個時候諸天等於是成就了佛陀的成佛跟轉法輪,就是“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在三七日以後,我就思惟,如果我今天直接把我所證得的“微妙最第一”的法來告訴眾生,讚歎一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眾生在那種身心極度痛苦的情況之下,他追求的是安穩,而我要給他圓滿,這樣子恐怕會有問題,他會破法不相信,而因為誹謗佛法的緣故墮三惡道。所以這種情況,“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盤。”如果是這樣,弘法不能達到利生的效果,那我寧可當下就入涅盤。
這個地方,佛陀描述自己成佛以後的過程。我們看得出來,佛陀剛開始的心情,是要直接把自己的摩尼寶珠拿出來,有這麽一點意思。就是佛陀是不慳貪的,是要拿出來。但是後來看到眾生的根機,佛陀就放棄了直接說大乘的情況,知道不能說大乘。那怎麽辦呢?不能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那應該要做什麽樣的讓步呢?我們看醜二的“念同諸佛三乘隨宜”。
醜二、念同諸佛三乘隨宜
尋念過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應說三乘
作是思惟時 十方佛皆現
梵音慰喻我 善哉釋迦文
第一之導師 得是無上法
隨諸一切佛 而用方便力
我等亦皆得 最妙第一法
為諸眾生類 分別說三乘
少智樂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別說諸果
雖複說三乘 但為教菩薩
舍利弗當知 我聞聖師子
深淨微妙音 稱南無諸佛
複作如是念 我出濁惡世
如諸佛所說 我亦隨順行
思惟是事已 即趣波羅奈
諸法寂滅相 不可以言宣
以方便力故 為五比丘說
是名轉法輪 便有涅盤音
及以阿羅漢 法僧差別名
從久遠劫來 讚示涅盤法
生死苦永盡 我常如是說
這一段是佛陀對過去的一段回顧。佛陀成道以後,其實是想要直接說大乘的法門,但是無奈法大機小。眾生這種外道種性,不能承受中道的實相,他們隻希望追求比較偏空的涅盤。所以佛陀這個時候就產生了一點猶豫。在這個猶豫當中,“尋念過去佛”,他馬上就憶念,用這種宿命通回憶過去佛是怎麽做的。“所行方便力。”原來他們都是先不能夠直接說。這東西不能著急,要長線地去規劃,先用方便力。所以,“我今所得道”,我今天得到中道實相,也應該要先慢慢地施設三乘的差別,三乘法門,這個方便力。
正當釋迦牟尼佛這樣思惟的時候,十方諸佛現前,用清淨柔軟的音聲來安慰讚歎釋迦牟尼佛,表示認同釋迦牟尼佛這個想法是對的。“善哉釋迦文,第一之導師。”您是最殊勝圓滿的導師,您證得了無上甚深微妙法,但是您應該隨順過去一切諸佛,跟諸佛一樣,先把真實相隱蓋起來而施設方便力,正如我等,也是這樣子。我們也是把這個最微妙法先收起來,為眾生先講三乘的方便。
為什麽要這樣做呢?因為“少智樂小法”。因為眾生的智慧淺薄,他們隻希望一個偏空的涅盤。他們一開始並不是要追求萬德莊嚴,他們也很難相信自己就能夠成就佛的功德莊嚴,因為他們胸量狹小。所以佛陀應該用三乘的方便,來分別說出三乘的果位。“雖然說三乘,但為教菩薩。”就是說,雖然你剛開始施設三乘,但是最後你還是可以收尾的,可以會歸到一佛乘。這個就是佛陀最初隨順諸佛的方式。
再看佛陀正式施設方便。“舍利弗當知,我聞聖師子。”我聽到十方諸佛這種清淨微妙的音聲來讚歎我的時候,我這個時候心生感激,“稱南無諸佛”。我就歸敬順從,心中就生起這樣的念想:我既然出現在五濁惡世,而不是一個清淨的國土,正如諸佛所說的這種情況,我應該要隨順開示三乘法門。思惟如此以後,我就到了波羅奈,就到了鹿野苑。既然“諸法寂滅相”,即中道實相暫時不能言說,所以就以方便力為五比丘說四諦法門。
看最後的三寶的住世。因為我施設方便(這個就是我最初的初轉四諦法門)、因為講苦集滅道,眾生就得到利益了,就有成就涅盤的阿羅漢出現,也就建立了佛法僧三寶。當初的佛寶就是釋迦牟尼佛,法寶就是四諦法門,僧寶就是很多的常隨眾,千二百比丘的常隨眾。“從久遠劫來”,其實你們諸位弟子,都是長時間經常地跟我學涅盤這個四諦法門,才能夠使令今生斷除生死。我過去如是教你們,現在也是如是教你們。
這段蕅益大師解釋為什麽要講過去是如是呢?要破除兩種疑惑:第一個,疑佛當初不能夠鑒機,就是佛陀隻是示現;第二個,懷疑弟子為什麽很多人一生一世就證得涅盤。你看有的見到佛陀,佛陀就講幾句話,他證涅盤。其實這個都是過去生累積而來,很多都是示現的。“從久遠劫來”,佛陀就為這些弟子們讚歎涅盤法。這個地方當然是佛陀的回顧。看這個意思,佛陀是先求有,再求圓滿。先讓他上路,先契機再契理。
我們看美國亞馬遜電子商務的一個總裁,叫貝佐斯。有一天,美國的一個大學舉行畢業典禮,他應邀為畢業生演講。他上講台的時候,講他一件事情。
他說,我在十幾歲的時候,經常利用暑假的時間到我祖父祖母的農場去打工,幫我祖父祖母修農業的機器,照顧牛,為牛打預防針等等,賺一點外快。
有一天,他的祖父祖母跟他三個人,要到一個農村參加一個俱樂部的聚會。這個距離蠻遠的。所以一路上他祖父在前麵開車,他跟他祖母兩個就坐在後座。一路上兩邊都是稻野,就是山間的一條路。他祖母就在車上抽煙。貝佐斯很討厭煙味,但是忍了。好不容易他祖母把這根煙抽完以後,貝佐斯就說了:祖母你知道嗎?根據醫學統計,你每吸一口煙,你的壽命就減少兩分鍾。根據我現在的心算——一個人吸一支煙大概吸幾口,他就算。他說,一個人一天隻要連續吸兩分鍾,幾十年下來,他的壽命減少九年。他這麽一講的時候,他祖母就哭起來了,貝佐斯就嚇著了。他本來想說,你應該讚歎我的智慧,對不對?結果他祖母一哭,他的祖父就讓車在旁邊停下來,把貝佐斯叫到外麵去,很嚴肅地告訴貝佐斯一件事。他說:傑夫,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善良比聰明更困難、更重要。
貝佐斯把這件事情跟所有畢業生分享。他說,這件事改變了我的人生。我以前的人生觀覺得是智慧的人生觀,我現在人生觀改變了,把慈悲放進來。他說,真正的人生觀不僅是智慧,你還要注意眾生的感受、眾生的需求。他的意思就是說,你不是讀到哈佛、讀到史丹佛就能夠成就的,不是這樣。如果你整個研究的過程沒有把眾生法界放進來,沒有考慮眾生的需求,你是一個學者,你不會成功的。所以他跟所有畢業生的鼓勵就是說,所有成功的人士,除了智慧以外,他一定要把眾生的需求放進來。
就像佛陀一樣,佛陀得到了甚深微妙法,他沒有馬上強行把他的東西推出來,他是以大悲心故,“安隱眾生故”,先施設方便。所以我們看得出來,貝佐斯的開示跟釋迦牟尼佛的成長過程很接近。雖然貝佐斯的智慧是世間的智慧,是小慈悲、小智慧,但是本質都是一樣。
釋迦牟尼佛出世以後,他大可以把中道實相講出來,但是這樣子有什麽問題呢?三寶就很難建立了。但是如果他今天契理,又把契機放進來,把契機放在前麵,就是先建立三寶的住世,所以這個時候“便有涅盤音”,還有“法僧差別名”。諸位!所以我們教化子女也是這樣,善良比智慧更重要,因為你要給他一些成長過程。你老人家已經人生走了一大半了,很多事情你要慢慢引導他,就是先求契機再求契理。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初的回顧。
子三、頌開顯真實
舍利弗當知 我見佛子等
誌求佛道者 無量千萬億
鹹以恭敬心 皆來至佛所
曾從諸佛聞 方便所說法
我即作是念 如來所以出
為說佛慧故 今正是其時
舍利弗當知 鈍根小智人
著相憍慢者 不能信是法
今我喜無畏 於諸菩薩中
正直舍方便 但說無上道
菩薩聞是法 疑網皆已除
千二百羅漢 悉亦當作佛
前麵,佛陀剛開始成道的時候是施設三乘的方便,那為什麽到晚年的時候要開權顯實呢?這有兩個理由:第一個,啟發眾生的大乘善根;第二個,要斷除疑惑。
我們先看第一個。“舍利弗當知”,如今的我垂垂老矣。我看到我的諸弟子們,我見三乘的諸佛子,現在已經障礙消除,善根增長,心胸慢慢開闊了,已經具備追求佛道的條件了。這些有多少呢?“無量千萬億。”就是說,剛開始他們都是追求“安隱眾生故”。但是安穩以後,慢慢地,這個法力的攝受不可思議,現在都以恭敬心來到佛所。這些都是過去生曾經聽聞三乘的方便法門,就是“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佛法的力量在於,它不是讓你安穩而已,它後麵的後力、後麵的力道,會慢慢地讓你誌求佛道。所以現在眾生的根機已經成熟了。
第二個,該是斷除疑惑的時候了。他說,此時的我——釋迦牟尼佛就作這樣的念想,如來為什麽出現世間呢?就是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並不隻是告訴你四諦那麽淺的道理而已,而現在的因緣成熟了。“舍利弗當知”,這種鈍根、胸量狹小之人,又執著又憍慢,譬如前麵的這種五千退席,是不能相信大乘的,這些人已經退了。“今我喜無畏”,我現在麵對的都是一些根機成熟的人。“於諸菩薩中”,我現在麵對三乘的修行人,我要“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我要把你們三乘的法門全部會歸到一念心性,把整個後麵沒有通的路打開。因為,如果隻講因緣所生法,那眾生就“疑網”了,每一個人到了阿羅漢:那我就這樣子嗎?難道我就這樣子嗎?心中會產生疑悔,說,如果我當初不要選擇這條路該多好!所以阿羅漢很多人後悔。就是說,我當初怎麽就沒有好好學六度呢?我怎麽就修四諦因緣,弄到現在就隻有偏空涅盤呢?心中很多的疑惑、疑悔。佛陀說,你們都沒有走錯,而且你們也應該經過這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的。你們到最後隻要把理觀的智慧接上去就可以了。所以,“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當皆作佛。”
這個地方就是說,為什麽開權顯實呢?第一個,時機成熟了。經過三乘的教法,你們的胸量擴大了,煩惱都淡薄了。第二個,它有它的效果。“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你們信受以後,能夠破除疑網,繼續往前走。
子四、頌歎法希有
如三世諸佛 說法之儀式
我今亦如是 說無分別法
諸佛興出世 懸遠值遇難
正使出於世 說是法複難
無量無數劫 聞是法亦難
能聽是法者 斯人亦複難
譬如優曇華 一切皆愛樂
天人所希有 時時乃一出
聞法歡喜讚 乃至發一言
則為已供養 一切三世佛
是人甚希有 過於優曇華
這段經文我們分成兩段:先總標希有,再別示六難。
先看總標。講完權法而會歸到實法以後,佛陀就要讚歎這種真實的法的殊勝。“如三世諸佛”,正如三世諸佛過去說法的儀式,都是兩階段,先用因緣法來安穩眾生,最後用真實的一念心性法門來把他們導到佛道去,都是兩階段。而我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現在是說無分別法的時候。
前麵的因緣就是無差成差,因緣是有差別的。一個人一旦落入因緣,修五戒十善你就是人天果報,修四諦十二因緣就是涅盤。但是,會歸到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那就沒有差別了,每一個人的本質都是清淨,都是具足。所以現在是開顯真如的時候了。
那麽真如的妙法有多難呢?有六種難。
第一個,“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你在無量的生命當中,要遇到佛陀的出世,這就不容易。我們有賢劫千佛,目前隻有到第四尊,所以遇到佛陀出世不容易。第二個,即便遇到佛陀出世,你要佛陀說是妙法也困難。我們看釋迦牟尼佛,他幾乎百分之八九十的時間都是在講方便法,是到最後要收尾的時候才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所以,這個妙法的比例,在佛陀一代時教中是不高的。佛陀出世難,說《法華經》也難。第三個,“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就算佛陀說,你還得聽得到,這也不容易。就是《法華經》住世的時候,你剛好是做人。第四個,“能聽是法者,斯人亦複難。”你聽得到以後還能夠信解,這個就難了。你不隻是聽到,你還能夠相信這件事情。這就好像優曇華,就是祥瑞之花,“一切所愛樂,天人所希有。”而且是三千年才出一次。第五個,那你不是隻有信解,“聞法歡喜讚”。你不但信解,還心生好樂歡喜。第六個難呢?你還出言讚歎為人演說,“乃至發一言”。你不但在內心歡喜,還發言讚歎隨喜,你這個等於是供養一切三世諸佛了。“是人甚希有,過於優曇華。”
聽《法華經》,從聽聞到信解、到隨喜讚歎,有六種困難。這個地方等於是佛要我們好好珍惜當下的因緣,因為我們生命的重大改變就跟《法華經》有關係的。
子五、頌佛言不虛
汝等勿有疑 我為諸法王
普告諸大眾 但以一乘道
教化諸菩薩 無聲聞弟子
汝等舍利弗 聲聞及菩薩
當知是妙法 諸佛之秘要
這個地方有兩個信心:第一個,對佛有信心;另一個,對法有信心。佛陀講這麽多,佛陀要再一次勸信。他說:“汝等勿有疑。”為什麽呢?第一個,法者是一個諸法王。“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對佛陀要有信心。第二個,對法有信心。“普告諸大眾”,佛陀以一乘法來教化諸菩薩,究竟來說沒有聲聞弟子,這隻是個過程。
“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秘要。”第一個,佛陀是法王;第二個,對法有信心。妙法是法王的秘要!你學了《法華經》,你說那是不是還有法比《法華經》更圓滿的呢?沒有了,到頂了。就是說,從凡夫的角度,你學到《法華經》,你把佛陀的核心思想都學完了,剩下就是你怎麽去實踐了。所以這個地方佛陀等於宣告,到此已經是諸佛之秘要了。從凡夫的角度,佛法講到一念心性已經講到極限了。這個你應該要深信不疑。
子六、頌揀偽敦信
看最後的總結,判斷真偽。
以五濁惡世 但樂著諸欲
如是等眾生 終不求佛道
當來世惡人 聞佛說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墮惡道
有慚愧清淨 誌求佛道者
當為如是等 廣讚一乘道
舍利弗當知 諸佛法如是
以萬億方便 隨宜而說法
其不習學者 不能曉了此
汝等既已知 諸佛世之師
隨宜方便事 無複諸疑惑
心生大歡喜 自知當作佛
這以下有四段,來判定這個法所產生的不同的效果。
第一個,毀謗墮落。生長在五濁惡世的眾生,內心一方麵貪著五欲,一方麵他很難去追求無上的菩提。所以,未來世的惡人,這種邪見眾生,如果聽聞佛陀講一佛乘,就是所有的因緣的修學終究會歸到一念心性,他可能會“迷惑不信受”,甚至於“破法墮惡道”,就毀謗一佛乘。
這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聽了《法華經》,你不能接受,沒關係,但是你不要講話,你不要出言毀謗。就是說,這個法門對我可能不適合,那沒關係,你回到你過去的因緣所生的修證,那你還是慢慢地進步。但是你千萬不能毀謗,因為這個是斷了眾生成佛之道。如果沒有《法華經》,眾生隻能在因緣裏麵打轉,那就沒有一個會歸處了,這個佛法就沒辦法收尾了。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關鍵。
第二個,信解有益。如果你有慚有愧,內心調柔清淨,我執、法執比較淡薄,而且你有這種誌向追求佛道,那麽這個人應該要廣讚一佛乘法門。就是說,你一方麵事修,一方麵理觀,這樣子是快速的妙法。
第三個,這個法的殊勝,講妙法殊勝,法性平等。“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就是,不是我講一佛乘,所有諸佛的法門其實都是一佛乘的妙法,隻不過它的過程用種種的方便,隨宜而說種種因緣的差別相。
所以這個妙法,注意:“若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法華經》隻有從學習聽聞而來,沒有一個人說我自己打坐的時候悟到。不可能!你有可能悟到無常,“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這種小小的智慧,你從日常生活可能悟到,但是你絕對不可能悟到你有一個真如本性,你不可能的。隻有一種情況,乖乖地向佛陀學習,就這樣。因為這個是諸佛所護念的傳承,這一條路隻能夠“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這個法是很特別的,沒有人傳承,你根本不可能悟到的。
最後我們看總結,歡喜作佛。“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你們都已經了知了三世諸佛是一切導師中最圓滿的。佛陀先“隨宜方便事”,先為實施權。你們現在成就阿羅漢果也好,成就菩薩的權教果位也好,都不要疑惑,這隻是一個過程。隻要你們把正念真如的法放上去,你們就能夠“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後麵的路還可以繼續往前走的,不是到頂了。每一個眾生成佛都是有分的。
我們<方便品>就講到這。<方便品>,蕅益大師說,其實它是開權顯實,它的重點在真實,應該講“真實品”,怎麽叫<方便品>呢?你別忘了,當我們是一個初學者,我們還是要通過方便而悟入真實的。沒有方便哪有真實呢?所以你看,佛陀在本經裏麵處處講到方便,“若人一舉手,乃至小低頭,皆已成佛道。”
就是,《法華經》是不能離開方便的,《法華經》是方便門的收尾。你如果把方便拿掉,《法華經》是不能單獨存在的,理觀那就變成禪宗了。你今天把方便拿掉,那這是標準禪宗的思想。禪宗的思想當然是很快悟入心性,但是它缺乏三寶的因緣的方便,就像印光大師說的,很容易退轉。所以我再講一次,心性的法門,沒有三寶的攝受,非常危險。所以本經叫<方便品>,就是“安隱眾生故”,先讓我們活在三寶的光芒當中,然後再開顯心性。佛陀的態度是這樣子的。
所以,你必須要在方便修行的角度,比方說你已經開始念佛了,再來學《法華經》,這才對。你不能什麽事都不做就學《法華經》,那你怎麽提升呢?它是要開權顯實,結果你什麽權法都沒有,那你要顯什麽東西呢?就是說,你已經有一個方便門了,但是你走了半天,你覺得,難道佛法就是這樣子嗎?心有疑悔。你學《法華經》就對了!就是說,《法華經》會讓一個已經走上方便的因緣道路的人,多了一道功力,就是回光返照。本來他是心外求法,本來他以為“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這是佛陀說的。你讀《阿彌陀經》,如果沒有讀《法華經》,你就真的以為你要往生到十萬億外的佛土,你就必須要跨越這個時空,你就會真的這樣想。你的心是向外攀緣的。你隻要把這個觀念改回來就好。極樂世界不離開你一念心性,隻要你準備好了,真如隨時會出現,極樂世界隨時會出現。你不用去管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真如永遠不會背棄我們。
所以,我們了解<方便品>有兩個好處:我們相信彌陀本願的攝受,我們也相信我們自性功德的攝受。諸位!你這樣子念佛是兩種力量: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這個就是本經的意思。就是,請你把你過去的方便門再加上理觀的思想,從向外追求而變成向內安住。這個是成佛的捷徑,也是往生的捷徑。
我們這堂課就上到這。我們下堂課把這個<<方便品>還有前麵的做個研討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