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頌請答 分二
這一科是《法華經》二十八品當中的第一品,就是序品。序品當中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佛陀的放光、現瑞。佛陀在白毫當中放出一道的光明,然後再從光明當中現出十法界染淨的因果的相貌。也就是說,他整個思想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光明,第二個是相貌。光明所代表的是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相貌就是因緣所生法,有凡夫的雜染緣起,有聖人的清淨緣起,這些染淨的各式各樣的緣起。
我們在這個地方首先要認清一個觀念,就是說,這一道光明——所謂的一念心性,跟這些差別的相狀——所謂的因緣所生法,它們兩個到底是什麽關係?你把這個關係弄清楚了,你就知道彌勒菩薩跟文殊菩薩之間的問答的核心思想在哪裏。
光明跟相狀的關係,它有兩個不同的角度:
從佛陀的角度,佛陀的心是向內安住,所以他是住在一念心性。佛陀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這些緣起的因緣果報,他認為這件事情是一碼事,它們兩個本來是一個東西,體用的關係。也就是說,當我們回光返照一念心性當體即空即假即中的時候,當體即空就是一念心性,當體即假就是十法界十如是。所以,我們如果是從內觀的角度,光明就一定含攝相狀,相狀也不離開光明。這是第一個角度。
第二個角度就是,我們今天如果是向外攀緣,站在因緣所生法來看光明,那麽這樣子來看就是兩碼事,光明跟相狀就沒有關係了,就是凡夫的迷真起妄。
就是,我們墮入因緣所生法以後,迷失了真如本性,取而代之變成什麽呢?變成顛倒妄想。就是,我們凡夫在娑婆世界裏麵流轉,那種清淨的本性失掉以後,我們的心中變成全部是妄想。從妄想的角度,雖然我們布施、也持戒、也忍辱、禪定等等,但是我們看真如本性,我們就是:哦,這是佛陀專有的,我可不敢承當我有佛性,我可不敢說我跟佛陀是站在同一個平台!所以,從我們凡夫打妄想的角度,我們看佛陀,那叫一個萬德莊嚴;那我們呢?我們叫做業障深重。所以我們對佛陀隻能抱有一種皈依的心、讚歎的心,我們覺得佛陀離我們非常遙遠。這個就是我們的角度。
那麽佛陀看我們,這角度就不一樣了。佛陀看我們是一家人。
所以這個地方思想就有偏差了。也就是說,一個是佛陀的知見,一個是凡夫的知見,那麽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佛陀就看得出來,這件事情該解決,那麽佛陀就必須要出世說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佛陀意思就是說,怎麽樣把凡夫的知見轉成佛陀的知見。佛陀出世隻做這件事情。
我們從本經來看佛陀采取的辦法。怎麽轉凡夫的知見入佛知見呢?
我們從相狀來看。他那個相狀,第一個,出現六道輪回。
為什麽佛陀會出世?因為有眾生,因為眾生的痛苦跟善根。
所以佛陀出世以後,他第一個先講《華嚴經》。當然,《華嚴經》這些當機眾都是根熟菩薩,所以佛陀稍微帶動一下,直接講十波羅蜜,就直接讓他們從假入空,或者攝用歸體,就把這些大地菩薩、法身菩薩,直接帶入到這道光明去了。就很簡單,一次到位。
佛陀度完法身菩薩以後,就開始麵對凡夫眾生了。佛陀就把這種千丈的報身收起來,現出丈六的比丘相,陪著我們成長,所謂的八相成道。其實佛陀一開始成道的時候,我們看《法華經》的意思,佛陀也想要比照聖人的方式,把我們從六道輪回直接拉到光明。後來佛陀發覺做不到,因為我們凡夫有個問題。
我們落入輪回,迷真起妄以後開始打妄想。這個妄想一打,不得了,打了多久?打了無量劫。每一個生命,做螞蟻的時候也打妄想,做人的時候也打妄想,做天人也打妄想。這個日積月累的妄想七打八打,欸,他也打出一個心得出來了。什麽心得呢?就是我們的心中總覺得應該得到一點東西,有所得。有一種欲望的追求,是我們整個生命的動力。他不能像佛陀一樣——無所求,我的真如本來就具足的。凡夫在輪回當中已經養成一種有所得的習氣,這件事情佛陀必須要務實地麵對,這個是沒法改變的。
佛陀看這個意思,一次性把我們直接帶到一念心性的光明,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有困難!所以佛陀就施設方便,佛陀講一個空性的道理。就是,咱們現在先不著急無所得,先得到一點東西。就是把凡夫先拉到空性,從空性再拉到心性。所以佛陀安立一個空性的過渡,就是所謂的破障。
這個空性,當然就有兩個差別:一個是小乘的空,一個是大乘的空。
小乘的空就是無常。你思惟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無我故空,哦,趨向涅盤寂靜,你也得到了。我們放棄了三界的果報,換取了涅盤寂靜,值得!還是有所得。阿羅漢滿意了。
那麽菩薩呢?他是有大悲心、菩提心,他不甘願隻是活在涅盤寂靜,他觀一切法空的時候是因緣性空,所以他廣修六度。因為他看到緣起性空,他也同時看到性空緣起,他就廣修六度,成就功德莊嚴。所以菩薩也滿意了,放棄了三界果報,成就了六度的功德。
雙方都滿意。
當然,佛陀的底限就是說,你隻要願意離開三界,咱們什麽都好商量。所以,空性是佛陀的底限。就是說,佛陀一開始並沒有直接把我們拉到佛陀的境界。就是,你這樣子,你先離開三界,其他的我們再來處理!所以,佛陀就示出了涅盤寂靜的功德、示出了六度的功德,來引誘三乘人成就三乘的果位。
當然,這個地方其實佛陀並沒有把事情做完,因為佛陀隻是把眾生法界帶到空性的法界。但是我們看本經,從彌勒菩薩的描述當中,佛陀講了三乘法以後就入滅了,這個地方就產生了一個疑情。就是說,佛陀出世以後,佛陀對聖人的度化圓滿了,把聖人帶到成佛境界了,但是佛陀對凡夫的度化不圓滿,少了一個空格。就是,這些人到了三乘的果位以後,成就涅盤寂靜、成就功德莊嚴,然後呢?然後佛陀就滅度了。那麽這些人怎麽辦呢?
難道凡夫就沒有成佛之道嗎?我們作為一個凡夫,難道隻有解脫道而沒有成佛之道嗎?那就產生了一個疑情。欸,有疑情就有希望,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所以佛陀故意現出這個相狀,少了一個空格。這些三乘人到了三乘的果位以後,後續該怎麽辦?當然就是由《法華經》來填補了。但是,作為一個序品,它不能把話講得太直白,就留下了這個疑情,讓彌勒菩薩跟文殊菩薩對著這一段的空白加以對話,帶動佛陀出定的說法。
所以前麵的整段經文,就是在說明佛陀來到眾生法界,是怎麽樣為實施權的,到了最後應該怎麽收尾。這個權法施設出去了,應該怎麽收尾。當然就是等待佛陀出定來收尾。在整個過程當中就看到彌勒菩薩的請問。
庚一、舉疑述請
彌勒菩薩把前麵的問做一個總結。“頌請答”,就是這一個重頌,彌勒菩薩恭請文殊菩薩來回答這以下的問題。這個地方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舉疑述請。彌勒菩薩提出他自己心中的疑惑,來請文殊菩薩回答。
佛放一光 我及眾會
見此國界 種種殊妙
諸佛神力 智慧稀有
放一淨光 照無量國
我等見此 得未曾有
佛子文殊 願決眾疑
這個地方有三段:
第一段,先講到此土的瑞相。就是說,佛陀先說法,說法以後入定,入定以後從白毫當中放了一道清淨的光明。這道光明,我彌勒菩薩跟與會大眾都親眼見到。這個光明在娑婆世界現前。在“此國界”,這個國界就是娑婆世界。這個光明出現的時候,連帶地有六種殊勝的境界。哪六種呢?佛陀先說法、入定、雨花、地動、眾喜、放光。這個跟光明有關係的。這第一個,此土六瑞。
我們再看第二個,他土的瑞相。這個光明,此乃諸佛神通之力以及智慧的功德力所產生的稀有難得之相。與此同時,在光明當中也出現了種種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的染淨的相狀。就是這不僅僅是一道光明而已,它還出現了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的相狀——他土的瑞相。這個他土就是指光明裏麵的相狀,它不是娑婆世界,是光明裏麵的相狀。“我等見此”,“我等”,就是彌勒菩薩跟與會大眾,見到了光明,也見到了瑞相,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是“得未曾有”。我們親近釋迦牟尼佛,從他成道以後到現在,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這種情況,所以恭請佛子文殊來慈悲為我們決斷疑惑。
這個地方,我們看彌勒菩薩到現在提的問題,可以看得出來彌勒菩薩是大悲,所以他代表的是凡夫的心態,或者說三乘人的心態。三乘人在看到光明跟瑞相的時候,他是用二分法的:光明歸光明,瑞相歸瑞相。也就是說,三乘的修學並沒有從一念心性啟動,而是直接從因緣所生法入手。你是修四諦十二因緣的,所以你就成就二乘的果位;你修六度的,你成就菩薩的功德。所以,在學《法華經》之前,我們對於功德的論斷完全從他所修的法門著眼。你念佛,所以你往生——這樣的思想是有偏差的。
其實,法門隻是一個工具。諸位!誰去操作這個法門?念佛是誰?布施是誰?持戒是誰?當然是你那一念心。但是沒有學《法華經》之前,我們不知道這件事情,我們以為整個修行完全是法門塑造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認為十法界的相狀跟那一道光明是沒關係的,因緣所生法和心性,是各走各的。彌勒菩薩的意思一直是這樣子,所以他是一直把光明跟相狀切割的。但是,我們看文殊菩薩的回答就巧妙了,他是把它合起來回答的。因為文殊菩薩等於代佛來回答,他代表佛法界。彌勒菩薩所代表的是眾生法界。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得出來,它把此土的光明跟他土的瑞相是切開來的。
但這段經文最關鍵的就是四個字:“得未曾有。”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的確是“得未曾有”。我們從佛陀的開示裏麵,從所有經典來看。佛陀有時候單方麵地出現光明,比方說《楞嚴經》。佛陀講楞嚴咒的時候,他不是直接從嘴巴講,他是從佛頂放光,光明當中出現一尊佛像,從頭頂的佛像然後宣說神咒。所以佛陀是出現光明,但是他這個光明裏麵隻有佛法界,沒有眾生法界。這是第一個,隻出現光明跟佛法界。那麽出現眾生法界的《維摩詰經》,佛陀也是出現很多十法界的相狀,但是沒有光明。
所以,我們看佛陀的經典裏麵,幾乎沒有同時有光明又同時有十法界的。到目前佛陀沒有現出這樣的相狀出來,這個就是“得未曾有”。的確,彌勒菩薩沒說錯,這個光明跟十法界的瑞相同時出現,的確是“得未曾有”,所以彌勒菩薩才產生疑惑:怎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到底佛陀是想要去表達什麽意思?
庚二、釋四佛難
我們看第二個,這也是彌勒菩薩來化解文殊菩薩心中的掛礙。
四眾欣仰 瞻仁及我
世尊何故 放斯光明
佛子時答 決疑令喜
何所饒益 演斯光明
佛坐道場 所得妙法
為欲說此 為當授記
示諸佛土 眾寶嚴淨
及見諸佛 此非小緣
文殊當知 四眾龍神
瞻察仁者 為說何等
其實,彌勒菩薩在前麵的一科“舉疑述請”的時候,他覺得說我看到了光明,也看到瑞相,大家都看到了,那這是怎麽回事?得未曾有。其實文殊菩薩在旁邊,他保持默然,並沒有回答。當然彌勒菩薩也知道,文殊菩薩心中有掛礙。為什麽呢?因為這一道光明、這個瑞相,那可不是一般人現出來的。今天要是哪一個法身菩薩現了這道光明、現了這個瑞相,我相信文殊菩薩立馬回答。關鍵是什麽呢?關鍵這個是佛陀現出的光明、現出的瑞相,文殊菩薩不敢回答。
他不敢回答,蕅益大師說他心中有三種掛礙:第一個,稀奇。這件事情太過稀有難得了,不要說彌勒菩薩沒有見過,文殊菩薩也很少見過,所以這件事情太稀奇了;第二個,文殊菩薩他有所畏怯,因為這是佛的境界,他不好隨便地去表達意見,以免有僭越之嫌。因為這是佛法界,文殊菩薩雖然也是古佛再來,但是他今生示現的定位畢竟是等覺菩薩,對佛陀所現的相狀他不好表達意見,他心中有畏怯;第三個,表示謙卑。就算佛陀入定不好回答,那麽在座還有很多等覺菩薩,比如彌勒菩薩。在座很多大菩薩,不隻是我一個文殊菩薩,憑什麽我一個人要回答,所以他有一種謙卑。蕅益大師說,文殊菩薩有三種心情:第一個稀奇,第二個畏怯,第三個謙卑。所以彌勒菩薩在問的時候,文殊菩薩並沒有回答。
因此彌勒菩薩必須要化解文殊菩薩心中的這個掛礙。他提出了四點說明來化解文殊菩薩的掛礙。
第一個,他說明這是大眾的期待。這可不是我的意見,我代表大眾。他說,因為四眾的弟子都以歡喜期待的心情來瞻仰仁者文殊,期待您來說明世尊為什麽放了這道光明以及這些相狀。就是說,我請你回答可不是我個人的想法,是大眾的心情、大眾的期待。
第二個,“佛子時答,決疑令喜。”與會的這些弟子們希望這個事情不要等待佛陀出定,大家希望能夠馬上及時的回答。為什麽呢?來決斷我們心中的疑惑,令我們產生歡喜。為什麽?因為“何所饒益,演斯光明”?世尊到底是為了什麽廣大利益的因緣而放此光明?為什麽大家知道這是大功德呢?我們前麵說過,佛陀放光的時候,他是帶動了雨花、地動、眾喜。就是,雨天曼陀羅花的時候、大地震動的時候,大家的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歡喜,這個就是一種功德相。那麽這種功德相大家不想等待了,大家不想等佛陀出定了,希望文殊菩薩慈悲,馬上回答。這是第二個,就是大眾希望能夠及時斷疑。
第三個,是說明彌勒菩薩自身的疑惑。就是說,難道是佛陀安坐的菩提道場當中,他老人家自己所成就的中道妙法要顯示出來?或者是要為弟子授記?其實彌勒菩薩兩個都猜對了,佛陀要開顯他自己的佛知見了,佛陀要“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說完以後要為諸弟子授成佛之記。因為佛陀準備要往生了,這件事不能拖了。彌勒菩薩也是略知一二,但是他猶豫不決,因為這個事情他隻是猜測。他講出第三個,就是說不是我不回答,也不是在座的等覺菩薩不回答,因為大家都尚有疑惑。
第四個,就說明這個因緣重大,說是“示諸佛土,眾寶嚴淨”。就是在光明當中所顯現的東方的諸佛國土,是非常的清淨莊嚴,而且見到諸佛的說法。這對眾生來說可不是小因緣。就是這個《法華經》的宣說,它攸關眾生的成佛之道。如果《法華經》不講,那我們這輩子跟成佛之道就完全沒有結緣了。就像一般的花,空花無果。我們念佛就隻能夠念佛了,我們往生也就隻能夠往生了。我們沒辦法做到說,我們念佛往生的當下,同時又栽培了一個未來成佛的善根。不可能!所以,你做什麽就是單向了,完全從因緣所生法論斷。你布施,人天果報;修四諦十二因緣,二乘涅盤。所以《法華經》可不是小因緣,它等於是把這個方便門打開。它一方麵到達方便門,又把方便門打開,直通真實相。所以,這件事情我雖然猶豫不決,我不敢隨便回答。為什麽呢?因為因緣重大。
因為這四種因緣——大眾的期待,及時的斷疑,還有彌勒菩薩自身的猶豫,最後因緣重大,所以彌勒菩薩總結:文殊菩薩當知,四眾弟子們都一心一意地仰望仁者文殊菩薩,要及時趕快回答大家的疑惑。也就是說,彌勒菩薩必須要消除文殊菩薩心中的掛礙。
我想,我們從這四種疑惑去看,其實文殊菩薩他能夠勇於去回答這個問題,應該主要還是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佛陀在定中。佛陀在定中不能回答,這是一個事實,誰都不敢去幹擾佛陀;第二個是大眾的期待。就是大家有這種需求,希望文殊菩薩能夠出來主持說明。就是說,一方麵佛在定中,一方麵大眾期待,也就引起了文殊菩薩以下的回答。
丁五、答問敘分二
這是〈序品〉的最後一科,答問敘。就是文殊菩薩在種種因緣具足之下——佛陀在定中,而大眾很希望文殊菩薩出來回答,他也就當仁不讓,出來回答了。回答裏麵分兩科,先看長行,再看重頌。
戊一、長行分四
文殊菩薩的回答有三個部分:第一個是簡單地用義理回答,第二個是簡單地用事相來回答,第三個是廣泛地回答。
己一、惟忖答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
他先簡要地如理思惟,根據自己修行的過程,從理論上去推論這個光明跟瑞相是怎麽回事。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就告訴彌勒菩薩以及諸善男子。他說,你們要我回答,我先提出我個人修行的經驗來回答。我如理地思惟,今天佛陀應該是要演說大法。
古德解釋說,你怎麽知道佛陀要說法呢?古德說,佛陀出世隻做兩件事:要麽顯神通,要麽說法。顯神通隻是一個方便,說法是根本。所以佛陀顯完神通,他一定要說法的。所以文殊菩薩合理地推論,他要演說大法。
這個大法,蕅益大師說這個就是“說法瑞”,就是此土六瑞的第一個,說法瑞。第二個,“雨大法雨”。這個大法要普潤一切的草木,就是我們講三乘的善根。一切的眾生的菩提種子即將成熟,這個是配“雨花瑞”。第三個,“吹大法螺”。法螺就是聲音圍繞,令眾歡喜,所以它有一種“眾喜瑞”。第四個,“擊大法鼓”。這個鼓,它的聲音震動就像“地動瑞”,要破除眾生的無明煩惱。最後的“演大法義”,就是“放光瑞”,成就廣大的自性的功德。也就是說,佛陀即將演說大法,而使令眾生從內心當中滅惡生善、成就自性的功德。
這個地方最關鍵的當然就是一個“大”字。它每一個修行都有一個“大”字。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凡夫的修行,當然是一個“小”,因為我們是用有所得的妄想來修布施、來修持戒、來念佛,所以我們的心是活在個人有所得的妄想。現在佛陀的意思就是要發明一念心性,這就是所謂的稱性起修了,就是把我們拉到一念心性來修行。比方說,你安住一念心性來布施,這叫大布施;你安住一念心性來持戒,叫大持戒;你安住一念心性來念佛,叫大念佛。就是稱性起修。
也就是說,從菩薩道的角度,我們過去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是從因緣上來修證。我們看到了眾生的苦惱,我們想度化,有法門來修學乃至於有因緣的佛道可成。但是如果你把它這四個——眾生、法門、煩惱跟佛道拉到一念心性,那就不一樣了,那叫一個“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那就叫一個“大”字了。這個“大”就是廣大殊勝。
就是,為什麽我們修了《法華經》以後,我們所修的一切善法是廣大殊勝?因為你心量不一樣。我們以前布施,我們所想到的是一個來生的果報:哦,我透過這個布施,我創造一個快樂果報,來生可以受用。我們以前是站在一個小水泡的思想來布施,所以它的果報隻能出現叫小水泡。我們布施的時候,我們的所緣境就是內心的小圈圈,就是一個個人的果報的受用。這個因地是這樣的思考,你最後的果報,也隻能夠在小水泡出現,就人天的果報。你還能怎麽樣?
但如果我們今天的布施,不求人天福報,不求涅盤,我隻求一件事情:我要開顯自性的功德。那不得了了!我布施的目的是要開顯我自性的功德,那麽這個因地是一個什麽因地?這個因地的種子是種在一個實際理地,一個廣大的大地,一個廣大的真如本性。所以,它最後的開花結果一定是在真如本性。
這個地方就是說,為什麽說都加一個“大”字?因為前麵的修學因緣所生法,叫“一心而衍生萬法”,是在萬法當中修學;而《法華經》是“萬法回歸一心”,這一念心性是最為廣大了。是這個意思。所以它這個因地大,果地也大。所以文殊菩薩說,佛陀的大法即將出現,眾生的廣大功德也即將成就。這個是一個簡略的回答。
己二、略舉曾見以答
我們看,他老人家從事相的因緣來回答。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斯光已,即說大法。是故當知,今佛現光,亦複如是;欲令眾生鹹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前麵的回答是文殊菩薩根據自己修行的理論的推敲,就是眾生從因緣修行到心性的修學,所以他的格局即將變大,這第一個。第二個,文殊菩薩舉自己過去所經曆、所見聞的事相來回答,說,善男子!我曾經在過去親近諸佛的過程當中,的確看過這種光明跟這個瑞相。佛陀放出光明、顯出瑞相以後,即說大法。
這個地方等於是承先啟後,把前麵的重點再重新複習一下。所以,“是故當知”,如今釋迦佛陀現此光明,乃至於現出瑞相,“亦複如是”,為了“欲令眾生,鹹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前麵是約著因地的修學講“大”。因為我們以前的因地是種在因緣所生法,一種個體的生命,一個小水泡的生命;而現在的因地種在一念心性,那是個廣大的田地,真如,所以叫做“大”。
這個地方是約著果地的功德,叫做“難信之法”。
在佛法裏麵,你講這件事情很難相信。我們一般能夠相信的就是因緣果報,因跟果平等平等。如果說,布施成就人天果報,持戒成就尊貴身,這個你可以相信。這個沒什麽,不難相信的。
這個“難信”就是說,用力少,得效速,下手易,成就高。
淨土法門也是難信。我們目前看到佛菩薩講難信的,第一個就是淨土法門,第二個就是《法華經》。
淨土法門為什麽難信呢?說我們一個業障凡夫,“但憑六字出乾坤”。臨命終的時候,保持正念,提起佛號,一心歸命,通身靠倒,欸,啟動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臨終現前,開示慰導,結果往生了!往生以後,就永遠超越輪回!而這個人隻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提起佛號。這件事情當然不可思議了,是吧?即便是阿羅漢你也得修六生,苦修六生,鈍根的可能要好幾十劫,而這個人可能還造了業。就是臨終的時候,業障現前,他就靠一句佛號。這個是佛力的攝受,的確不可思議。
第二個就是本經的不可思議。就是說,他是一個凡夫,他肯定了真如本性;肯定真如本性以後,他雖然隻是文字上的信解,他所成就的功德就不可思議!後麵佛陀會說,真如本性離我們太遙遠,我們一天到晚打妄想,沒關係!你說你是一個乞丐,一天到晚在外麵流浪。我告訴你,你們家是大富長者,你當然不相信。
諸位!《法華經》的好就好在:你隻要一念的信解!它可沒有要你去修證。就是,我相信我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質就是真如。夠了!那你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了。從今以後,你的成長過程那叫跳躍式的修學。就是說,咱們兩個一起發心受菩薩戒,我煩惱很重,你煩惱也很重,怎麽幾年後你的滅惡生善這麽快?因為他聽了《法華經》,而且信解。不要去修行哦,信解!因為你的修行叫做兩種力量的修學。
用我們淨土宗來說好了。如果說,我不用靠《法華經》,我不用靠自性功德力,我靠佛力。可以!但是你要小心,你隻有事修沒有理觀,你最好保佑你臨終不要有太多問題。你要勤修福德,“願我臨終無障礙”,對你來說是必然的功課,因為你禁不起業力跟妄想的幹擾。因為你沒有理觀的力量,你沒有調伏力、安住力。
諸位!你如果是淨土宗再加上《法華經》,那叫做兩道不可思議。就像蕅益大師說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因為你臨終的時候內觀,回光返照,安住真如,這個是自性功德力現前;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議,萬德洪名,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當下契入真如。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解釋。按蕅益大師的解釋,臨命終時安住一念心性是最容易往生的。他說,就像一個鏡子,你臨終的時候最好把自己變成鏡子;你可不要把自己變成波浪,你就完蛋了。那你變成鏡子,怎麽辦呢?諸位!臨命終那可不是一般的境界,那叫一個內憂外患:外有生死業力,第八識這個時候開始出來作亂了;內有顛倒妄想,你要離開你熟悉的環境、你熟悉的人。你自己都已經百感交集了,外麵的業力再刺激你,你怎麽保持鏡子?這個時候禪定沒有用啊,隻能靠著觀照力了。就是說,臨終的時候你能夠正念真如,是馬上從一種波浪形的妄想變成一道鏡子。當我們變成鏡子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很容易感應道交了。
其實,理論上是這樣:我們不管是不是鏡子,你隻要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定會兌現他的本願。你這句佛號一念,四十八種功德力對我們來說是現在其前。但是為什麽我們沒有感應呢?問題是感應不下去。諸位!感應道交是雙方麵的。佛陀準備好,你沒準備好,那怎麽感應?你告訴我這怎麽感應呢?所以,阿彌陀佛也很著急。你念這句佛號的時候,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是現在其前,但是我們的心是一種波浪狀態,我們開始回顧過去、攀緣六道,你就完了。結果不是跟阿彌陀佛感應,而是跟生死輪回感應。
所以,這個地方為什麽說難信呢?就是說,它能夠在我們的妄想心中創造一種自性功德力,從今以後保護你滅惡生善,從今以後你的成長是坐上大白牛車,快速成長。套一句印光大師說的,“下手易,成就高”。很容易。它不需要禪定,隻要你信解。這個地方是講到果地的功德是難信的。
一個是廣大的因地,一個是快速的成就。
其實文殊菩薩在回答的時候,是從理論跟事相兩個同時回答,但是他後麵的廣泛回答是從事相。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他從理論發揮,那佛陀就沒有話說了。你都把話講完了!對不對?所以這個理論的回答,文殊菩薩隻能點到為止,他要把大部分留給佛陀出定來說《法華經》。所以他隻能夠從事相引證,從他自己的經曆來證明佛陀即將說《法華經》。
這一科是《法華經》二十八品當中的第一品,就是序品。序品當中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佛陀的放光、現瑞。佛陀在白毫當中放出一道的光明,然後再從光明當中現出十法界染淨的因果的相貌。也就是說,他整個思想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光明,第二個是相貌。光明所代表的是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相貌就是因緣所生法,有凡夫的雜染緣起,有聖人的清淨緣起,這些染淨的各式各樣的緣起。
我們在這個地方首先要認清一個觀念,就是說,這一道光明——所謂的一念心性,跟這些差別的相狀——所謂的因緣所生法,它們兩個到底是什麽關係?你把這個關係弄清楚了,你就知道彌勒菩薩跟文殊菩薩之間的問答的核心思想在哪裏。
光明跟相狀的關係,它有兩個不同的角度:
從佛陀的角度,佛陀的心是向內安住,所以他是住在一念心性。佛陀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這些緣起的因緣果報,他認為這件事情是一碼事,它們兩個本來是一個東西,體用的關係。也就是說,當我們回光返照一念心性當體即空即假即中的時候,當體即空就是一念心性,當體即假就是十法界十如是。所以,我們如果是從內觀的角度,光明就一定含攝相狀,相狀也不離開光明。這是第一個角度。
第二個角度就是,我們今天如果是向外攀緣,站在因緣所生法來看光明,那麽這樣子來看就是兩碼事,光明跟相狀就沒有關係了,就是凡夫的迷真起妄。
就是,我們墮入因緣所生法以後,迷失了真如本性,取而代之變成什麽呢?變成顛倒妄想。就是,我們凡夫在娑婆世界裏麵流轉,那種清淨的本性失掉以後,我們的心中變成全部是妄想。從妄想的角度,雖然我們布施、也持戒、也忍辱、禪定等等,但是我們看真如本性,我們就是:哦,這是佛陀專有的,我可不敢承當我有佛性,我可不敢說我跟佛陀是站在同一個平台!所以,從我們凡夫打妄想的角度,我們看佛陀,那叫一個萬德莊嚴;那我們呢?我們叫做業障深重。所以我們對佛陀隻能抱有一種皈依的心、讚歎的心,我們覺得佛陀離我們非常遙遠。這個就是我們的角度。
那麽佛陀看我們,這角度就不一樣了。佛陀看我們是一家人。
所以這個地方思想就有偏差了。也就是說,一個是佛陀的知見,一個是凡夫的知見,那麽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佛陀就看得出來,這件事情該解決,那麽佛陀就必須要出世說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佛陀意思就是說,怎麽樣把凡夫的知見轉成佛陀的知見。佛陀出世隻做這件事情。
我們從本經來看佛陀采取的辦法。怎麽轉凡夫的知見入佛知見呢?
我們從相狀來看。他那個相狀,第一個,出現六道輪回。
為什麽佛陀會出世?因為有眾生,因為眾生的痛苦跟善根。
所以佛陀出世以後,他第一個先講《華嚴經》。當然,《華嚴經》這些當機眾都是根熟菩薩,所以佛陀稍微帶動一下,直接講十波羅蜜,就直接讓他們從假入空,或者攝用歸體,就把這些大地菩薩、法身菩薩,直接帶入到這道光明去了。就很簡單,一次到位。
佛陀度完法身菩薩以後,就開始麵對凡夫眾生了。佛陀就把這種千丈的報身收起來,現出丈六的比丘相,陪著我們成長,所謂的八相成道。其實佛陀一開始成道的時候,我們看《法華經》的意思,佛陀也想要比照聖人的方式,把我們從六道輪回直接拉到光明。後來佛陀發覺做不到,因為我們凡夫有個問題。
我們落入輪回,迷真起妄以後開始打妄想。這個妄想一打,不得了,打了多久?打了無量劫。每一個生命,做螞蟻的時候也打妄想,做人的時候也打妄想,做天人也打妄想。這個日積月累的妄想七打八打,欸,他也打出一個心得出來了。什麽心得呢?就是我們的心中總覺得應該得到一點東西,有所得。有一種欲望的追求,是我們整個生命的動力。他不能像佛陀一樣——無所求,我的真如本來就具足的。凡夫在輪回當中已經養成一種有所得的習氣,這件事情佛陀必須要務實地麵對,這個是沒法改變的。
佛陀看這個意思,一次性把我們直接帶到一念心性的光明,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有困難!所以佛陀就施設方便,佛陀講一個空性的道理。就是,咱們現在先不著急無所得,先得到一點東西。就是把凡夫先拉到空性,從空性再拉到心性。所以佛陀安立一個空性的過渡,就是所謂的破障。
這個空性,當然就有兩個差別:一個是小乘的空,一個是大乘的空。
小乘的空就是無常。你思惟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無我故空,哦,趨向涅盤寂靜,你也得到了。我們放棄了三界的果報,換取了涅盤寂靜,值得!還是有所得。阿羅漢滿意了。
那麽菩薩呢?他是有大悲心、菩提心,他不甘願隻是活在涅盤寂靜,他觀一切法空的時候是因緣性空,所以他廣修六度。因為他看到緣起性空,他也同時看到性空緣起,他就廣修六度,成就功德莊嚴。所以菩薩也滿意了,放棄了三界果報,成就了六度的功德。
雙方都滿意。
當然,佛陀的底限就是說,你隻要願意離開三界,咱們什麽都好商量。所以,空性是佛陀的底限。就是說,佛陀一開始並沒有直接把我們拉到佛陀的境界。就是,你這樣子,你先離開三界,其他的我們再來處理!所以,佛陀就示出了涅盤寂靜的功德、示出了六度的功德,來引誘三乘人成就三乘的果位。
當然,這個地方其實佛陀並沒有把事情做完,因為佛陀隻是把眾生法界帶到空性的法界。但是我們看本經,從彌勒菩薩的描述當中,佛陀講了三乘法以後就入滅了,這個地方就產生了一個疑情。就是說,佛陀出世以後,佛陀對聖人的度化圓滿了,把聖人帶到成佛境界了,但是佛陀對凡夫的度化不圓滿,少了一個空格。就是,這些人到了三乘的果位以後,成就涅盤寂靜、成就功德莊嚴,然後呢?然後佛陀就滅度了。那麽這些人怎麽辦呢?
難道凡夫就沒有成佛之道嗎?我們作為一個凡夫,難道隻有解脫道而沒有成佛之道嗎?那就產生了一個疑情。欸,有疑情就有希望,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所以佛陀故意現出這個相狀,少了一個空格。這些三乘人到了三乘的果位以後,後續該怎麽辦?當然就是由《法華經》來填補了。但是,作為一個序品,它不能把話講得太直白,就留下了這個疑情,讓彌勒菩薩跟文殊菩薩對著這一段的空白加以對話,帶動佛陀出定的說法。
所以前麵的整段經文,就是在說明佛陀來到眾生法界,是怎麽樣為實施權的,到了最後應該怎麽收尾。這個權法施設出去了,應該怎麽收尾。當然就是等待佛陀出定來收尾。在整個過程當中就看到彌勒菩薩的請問。
庚一、舉疑述請
彌勒菩薩把前麵的問做一個總結。“頌請答”,就是這一個重頌,彌勒菩薩恭請文殊菩薩來回答這以下的問題。這個地方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舉疑述請。彌勒菩薩提出他自己心中的疑惑,來請文殊菩薩回答。
佛放一光 我及眾會
見此國界 種種殊妙
諸佛神力 智慧稀有
放一淨光 照無量國
我等見此 得未曾有
佛子文殊 願決眾疑
這個地方有三段:
第一段,先講到此土的瑞相。就是說,佛陀先說法,說法以後入定,入定以後從白毫當中放了一道清淨的光明。這道光明,我彌勒菩薩跟與會大眾都親眼見到。這個光明在娑婆世界現前。在“此國界”,這個國界就是娑婆世界。這個光明出現的時候,連帶地有六種殊勝的境界。哪六種呢?佛陀先說法、入定、雨花、地動、眾喜、放光。這個跟光明有關係的。這第一個,此土六瑞。
我們再看第二個,他土的瑞相。這個光明,此乃諸佛神通之力以及智慧的功德力所產生的稀有難得之相。與此同時,在光明當中也出現了種種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的染淨的相狀。就是這不僅僅是一道光明而已,它還出現了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的相狀——他土的瑞相。這個他土就是指光明裏麵的相狀,它不是娑婆世界,是光明裏麵的相狀。“我等見此”,“我等”,就是彌勒菩薩跟與會大眾,見到了光明,也見到了瑞相,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是“得未曾有”。我們親近釋迦牟尼佛,從他成道以後到現在,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這種情況,所以恭請佛子文殊來慈悲為我們決斷疑惑。
這個地方,我們看彌勒菩薩到現在提的問題,可以看得出來彌勒菩薩是大悲,所以他代表的是凡夫的心態,或者說三乘人的心態。三乘人在看到光明跟瑞相的時候,他是用二分法的:光明歸光明,瑞相歸瑞相。也就是說,三乘的修學並沒有從一念心性啟動,而是直接從因緣所生法入手。你是修四諦十二因緣的,所以你就成就二乘的果位;你修六度的,你成就菩薩的功德。所以,在學《法華經》之前,我們對於功德的論斷完全從他所修的法門著眼。你念佛,所以你往生——這樣的思想是有偏差的。
其實,法門隻是一個工具。諸位!誰去操作這個法門?念佛是誰?布施是誰?持戒是誰?當然是你那一念心。但是沒有學《法華經》之前,我們不知道這件事情,我們以為整個修行完全是法門塑造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認為十法界的相狀跟那一道光明是沒關係的,因緣所生法和心性,是各走各的。彌勒菩薩的意思一直是這樣子,所以他是一直把光明跟相狀切割的。但是,我們看文殊菩薩的回答就巧妙了,他是把它合起來回答的。因為文殊菩薩等於代佛來回答,他代表佛法界。彌勒菩薩所代表的是眾生法界。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得出來,它把此土的光明跟他土的瑞相是切開來的。
但這段經文最關鍵的就是四個字:“得未曾有。”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的確是“得未曾有”。我們從佛陀的開示裏麵,從所有經典來看。佛陀有時候單方麵地出現光明,比方說《楞嚴經》。佛陀講楞嚴咒的時候,他不是直接從嘴巴講,他是從佛頂放光,光明當中出現一尊佛像,從頭頂的佛像然後宣說神咒。所以佛陀是出現光明,但是他這個光明裏麵隻有佛法界,沒有眾生法界。這是第一個,隻出現光明跟佛法界。那麽出現眾生法界的《維摩詰經》,佛陀也是出現很多十法界的相狀,但是沒有光明。
所以,我們看佛陀的經典裏麵,幾乎沒有同時有光明又同時有十法界的。到目前佛陀沒有現出這樣的相狀出來,這個就是“得未曾有”。的確,彌勒菩薩沒說錯,這個光明跟十法界的瑞相同時出現,的確是“得未曾有”,所以彌勒菩薩才產生疑惑:怎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到底佛陀是想要去表達什麽意思?
庚二、釋四佛難
我們看第二個,這也是彌勒菩薩來化解文殊菩薩心中的掛礙。
四眾欣仰 瞻仁及我
世尊何故 放斯光明
佛子時答 決疑令喜
何所饒益 演斯光明
佛坐道場 所得妙法
為欲說此 為當授記
示諸佛土 眾寶嚴淨
及見諸佛 此非小緣
文殊當知 四眾龍神
瞻察仁者 為說何等
其實,彌勒菩薩在前麵的一科“舉疑述請”的時候,他覺得說我看到了光明,也看到瑞相,大家都看到了,那這是怎麽回事?得未曾有。其實文殊菩薩在旁邊,他保持默然,並沒有回答。當然彌勒菩薩也知道,文殊菩薩心中有掛礙。為什麽呢?因為這一道光明、這個瑞相,那可不是一般人現出來的。今天要是哪一個法身菩薩現了這道光明、現了這個瑞相,我相信文殊菩薩立馬回答。關鍵是什麽呢?關鍵這個是佛陀現出的光明、現出的瑞相,文殊菩薩不敢回答。
他不敢回答,蕅益大師說他心中有三種掛礙:第一個,稀奇。這件事情太過稀有難得了,不要說彌勒菩薩沒有見過,文殊菩薩也很少見過,所以這件事情太稀奇了;第二個,文殊菩薩他有所畏怯,因為這是佛的境界,他不好隨便地去表達意見,以免有僭越之嫌。因為這是佛法界,文殊菩薩雖然也是古佛再來,但是他今生示現的定位畢竟是等覺菩薩,對佛陀所現的相狀他不好表達意見,他心中有畏怯;第三個,表示謙卑。就算佛陀入定不好回答,那麽在座還有很多等覺菩薩,比如彌勒菩薩。在座很多大菩薩,不隻是我一個文殊菩薩,憑什麽我一個人要回答,所以他有一種謙卑。蕅益大師說,文殊菩薩有三種心情:第一個稀奇,第二個畏怯,第三個謙卑。所以彌勒菩薩在問的時候,文殊菩薩並沒有回答。
因此彌勒菩薩必須要化解文殊菩薩心中的這個掛礙。他提出了四點說明來化解文殊菩薩的掛礙。
第一個,他說明這是大眾的期待。這可不是我的意見,我代表大眾。他說,因為四眾的弟子都以歡喜期待的心情來瞻仰仁者文殊,期待您來說明世尊為什麽放了這道光明以及這些相狀。就是說,我請你回答可不是我個人的想法,是大眾的心情、大眾的期待。
第二個,“佛子時答,決疑令喜。”與會的這些弟子們希望這個事情不要等待佛陀出定,大家希望能夠馬上及時的回答。為什麽呢?來決斷我們心中的疑惑,令我們產生歡喜。為什麽?因為“何所饒益,演斯光明”?世尊到底是為了什麽廣大利益的因緣而放此光明?為什麽大家知道這是大功德呢?我們前麵說過,佛陀放光的時候,他是帶動了雨花、地動、眾喜。就是,雨天曼陀羅花的時候、大地震動的時候,大家的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歡喜,這個就是一種功德相。那麽這種功德相大家不想等待了,大家不想等佛陀出定了,希望文殊菩薩慈悲,馬上回答。這是第二個,就是大眾希望能夠及時斷疑。
第三個,是說明彌勒菩薩自身的疑惑。就是說,難道是佛陀安坐的菩提道場當中,他老人家自己所成就的中道妙法要顯示出來?或者是要為弟子授記?其實彌勒菩薩兩個都猜對了,佛陀要開顯他自己的佛知見了,佛陀要“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說完以後要為諸弟子授成佛之記。因為佛陀準備要往生了,這件事不能拖了。彌勒菩薩也是略知一二,但是他猶豫不決,因為這個事情他隻是猜測。他講出第三個,就是說不是我不回答,也不是在座的等覺菩薩不回答,因為大家都尚有疑惑。
第四個,就說明這個因緣重大,說是“示諸佛土,眾寶嚴淨”。就是在光明當中所顯現的東方的諸佛國土,是非常的清淨莊嚴,而且見到諸佛的說法。這對眾生來說可不是小因緣。就是這個《法華經》的宣說,它攸關眾生的成佛之道。如果《法華經》不講,那我們這輩子跟成佛之道就完全沒有結緣了。就像一般的花,空花無果。我們念佛就隻能夠念佛了,我們往生也就隻能夠往生了。我們沒辦法做到說,我們念佛往生的當下,同時又栽培了一個未來成佛的善根。不可能!所以,你做什麽就是單向了,完全從因緣所生法論斷。你布施,人天果報;修四諦十二因緣,二乘涅盤。所以《法華經》可不是小因緣,它等於是把這個方便門打開。它一方麵到達方便門,又把方便門打開,直通真實相。所以,這件事情我雖然猶豫不決,我不敢隨便回答。為什麽呢?因為因緣重大。
因為這四種因緣——大眾的期待,及時的斷疑,還有彌勒菩薩自身的猶豫,最後因緣重大,所以彌勒菩薩總結:文殊菩薩當知,四眾弟子們都一心一意地仰望仁者文殊菩薩,要及時趕快回答大家的疑惑。也就是說,彌勒菩薩必須要消除文殊菩薩心中的掛礙。
我想,我們從這四種疑惑去看,其實文殊菩薩他能夠勇於去回答這個問題,應該主要還是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佛陀在定中。佛陀在定中不能回答,這是一個事實,誰都不敢去幹擾佛陀;第二個是大眾的期待。就是大家有這種需求,希望文殊菩薩能夠出來主持說明。就是說,一方麵佛在定中,一方麵大眾期待,也就引起了文殊菩薩以下的回答。
丁五、答問敘分二
這是〈序品〉的最後一科,答問敘。就是文殊菩薩在種種因緣具足之下——佛陀在定中,而大眾很希望文殊菩薩出來回答,他也就當仁不讓,出來回答了。回答裏麵分兩科,先看長行,再看重頌。
戊一、長行分四
文殊菩薩的回答有三個部分:第一個是簡單地用義理回答,第二個是簡單地用事相來回答,第三個是廣泛地回答。
己一、惟忖答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
他先簡要地如理思惟,根據自己修行的過程,從理論上去推論這個光明跟瑞相是怎麽回事。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就告訴彌勒菩薩以及諸善男子。他說,你們要我回答,我先提出我個人修行的經驗來回答。我如理地思惟,今天佛陀應該是要演說大法。
古德解釋說,你怎麽知道佛陀要說法呢?古德說,佛陀出世隻做兩件事:要麽顯神通,要麽說法。顯神通隻是一個方便,說法是根本。所以佛陀顯完神通,他一定要說法的。所以文殊菩薩合理地推論,他要演說大法。
這個大法,蕅益大師說這個就是“說法瑞”,就是此土六瑞的第一個,說法瑞。第二個,“雨大法雨”。這個大法要普潤一切的草木,就是我們講三乘的善根。一切的眾生的菩提種子即將成熟,這個是配“雨花瑞”。第三個,“吹大法螺”。法螺就是聲音圍繞,令眾歡喜,所以它有一種“眾喜瑞”。第四個,“擊大法鼓”。這個鼓,它的聲音震動就像“地動瑞”,要破除眾生的無明煩惱。最後的“演大法義”,就是“放光瑞”,成就廣大的自性的功德。也就是說,佛陀即將演說大法,而使令眾生從內心當中滅惡生善、成就自性的功德。
這個地方最關鍵的當然就是一個“大”字。它每一個修行都有一個“大”字。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凡夫的修行,當然是一個“小”,因為我們是用有所得的妄想來修布施、來修持戒、來念佛,所以我們的心是活在個人有所得的妄想。現在佛陀的意思就是要發明一念心性,這就是所謂的稱性起修了,就是把我們拉到一念心性來修行。比方說,你安住一念心性來布施,這叫大布施;你安住一念心性來持戒,叫大持戒;你安住一念心性來念佛,叫大念佛。就是稱性起修。
也就是說,從菩薩道的角度,我們過去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是從因緣上來修證。我們看到了眾生的苦惱,我們想度化,有法門來修學乃至於有因緣的佛道可成。但是如果你把它這四個——眾生、法門、煩惱跟佛道拉到一念心性,那就不一樣了,那叫一個“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那就叫一個“大”字了。這個“大”就是廣大殊勝。
就是,為什麽我們修了《法華經》以後,我們所修的一切善法是廣大殊勝?因為你心量不一樣。我們以前布施,我們所想到的是一個來生的果報:哦,我透過這個布施,我創造一個快樂果報,來生可以受用。我們以前是站在一個小水泡的思想來布施,所以它的果報隻能出現叫小水泡。我們布施的時候,我們的所緣境就是內心的小圈圈,就是一個個人的果報的受用。這個因地是這樣的思考,你最後的果報,也隻能夠在小水泡出現,就人天的果報。你還能怎麽樣?
但如果我們今天的布施,不求人天福報,不求涅盤,我隻求一件事情:我要開顯自性的功德。那不得了了!我布施的目的是要開顯我自性的功德,那麽這個因地是一個什麽因地?這個因地的種子是種在一個實際理地,一個廣大的大地,一個廣大的真如本性。所以,它最後的開花結果一定是在真如本性。
這個地方就是說,為什麽說都加一個“大”字?因為前麵的修學因緣所生法,叫“一心而衍生萬法”,是在萬法當中修學;而《法華經》是“萬法回歸一心”,這一念心性是最為廣大了。是這個意思。所以它這個因地大,果地也大。所以文殊菩薩說,佛陀的大法即將出現,眾生的廣大功德也即將成就。這個是一個簡略的回答。
己二、略舉曾見以答
我們看,他老人家從事相的因緣來回答。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斯光已,即說大法。是故當知,今佛現光,亦複如是;欲令眾生鹹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前麵的回答是文殊菩薩根據自己修行的理論的推敲,就是眾生從因緣修行到心性的修學,所以他的格局即將變大,這第一個。第二個,文殊菩薩舉自己過去所經曆、所見聞的事相來回答,說,善男子!我曾經在過去親近諸佛的過程當中,的確看過這種光明跟這個瑞相。佛陀放出光明、顯出瑞相以後,即說大法。
這個地方等於是承先啟後,把前麵的重點再重新複習一下。所以,“是故當知”,如今釋迦佛陀現此光明,乃至於現出瑞相,“亦複如是”,為了“欲令眾生,鹹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前麵是約著因地的修學講“大”。因為我們以前的因地是種在因緣所生法,一種個體的生命,一個小水泡的生命;而現在的因地種在一念心性,那是個廣大的田地,真如,所以叫做“大”。
這個地方是約著果地的功德,叫做“難信之法”。
在佛法裏麵,你講這件事情很難相信。我們一般能夠相信的就是因緣果報,因跟果平等平等。如果說,布施成就人天果報,持戒成就尊貴身,這個你可以相信。這個沒什麽,不難相信的。
這個“難信”就是說,用力少,得效速,下手易,成就高。
淨土法門也是難信。我們目前看到佛菩薩講難信的,第一個就是淨土法門,第二個就是《法華經》。
淨土法門為什麽難信呢?說我們一個業障凡夫,“但憑六字出乾坤”。臨命終的時候,保持正念,提起佛號,一心歸命,通身靠倒,欸,啟動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臨終現前,開示慰導,結果往生了!往生以後,就永遠超越輪回!而這個人隻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提起佛號。這件事情當然不可思議了,是吧?即便是阿羅漢你也得修六生,苦修六生,鈍根的可能要好幾十劫,而這個人可能還造了業。就是臨終的時候,業障現前,他就靠一句佛號。這個是佛力的攝受,的確不可思議。
第二個就是本經的不可思議。就是說,他是一個凡夫,他肯定了真如本性;肯定真如本性以後,他雖然隻是文字上的信解,他所成就的功德就不可思議!後麵佛陀會說,真如本性離我們太遙遠,我們一天到晚打妄想,沒關係!你說你是一個乞丐,一天到晚在外麵流浪。我告訴你,你們家是大富長者,你當然不相信。
諸位!《法華經》的好就好在:你隻要一念的信解!它可沒有要你去修證。就是,我相信我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質就是真如。夠了!那你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了。從今以後,你的成長過程那叫跳躍式的修學。就是說,咱們兩個一起發心受菩薩戒,我煩惱很重,你煩惱也很重,怎麽幾年後你的滅惡生善這麽快?因為他聽了《法華經》,而且信解。不要去修行哦,信解!因為你的修行叫做兩種力量的修學。
用我們淨土宗來說好了。如果說,我不用靠《法華經》,我不用靠自性功德力,我靠佛力。可以!但是你要小心,你隻有事修沒有理觀,你最好保佑你臨終不要有太多問題。你要勤修福德,“願我臨終無障礙”,對你來說是必然的功課,因為你禁不起業力跟妄想的幹擾。因為你沒有理觀的力量,你沒有調伏力、安住力。
諸位!你如果是淨土宗再加上《法華經》,那叫做兩道不可思議。就像蕅益大師說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因為你臨終的時候內觀,回光返照,安住真如,這個是自性功德力現前;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議,萬德洪名,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當下契入真如。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解釋。按蕅益大師的解釋,臨命終時安住一念心性是最容易往生的。他說,就像一個鏡子,你臨終的時候最好把自己變成鏡子;你可不要把自己變成波浪,你就完蛋了。那你變成鏡子,怎麽辦呢?諸位!臨命終那可不是一般的境界,那叫一個內憂外患:外有生死業力,第八識這個時候開始出來作亂了;內有顛倒妄想,你要離開你熟悉的環境、你熟悉的人。你自己都已經百感交集了,外麵的業力再刺激你,你怎麽保持鏡子?這個時候禪定沒有用啊,隻能靠著觀照力了。就是說,臨終的時候你能夠正念真如,是馬上從一種波浪形的妄想變成一道鏡子。當我們變成鏡子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很容易感應道交了。
其實,理論上是這樣:我們不管是不是鏡子,你隻要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定會兌現他的本願。你這句佛號一念,四十八種功德力對我們來說是現在其前。但是為什麽我們沒有感應呢?問題是感應不下去。諸位!感應道交是雙方麵的。佛陀準備好,你沒準備好,那怎麽感應?你告訴我這怎麽感應呢?所以,阿彌陀佛也很著急。你念這句佛號的時候,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是現在其前,但是我們的心是一種波浪狀態,我們開始回顧過去、攀緣六道,你就完了。結果不是跟阿彌陀佛感應,而是跟生死輪回感應。
所以,這個地方為什麽說難信呢?就是說,它能夠在我們的妄想心中創造一種自性功德力,從今以後保護你滅惡生善,從今以後你的成長是坐上大白牛車,快速成長。套一句印光大師說的,“下手易,成就高”。很容易。它不需要禪定,隻要你信解。這個地方是講到果地的功德是難信的。
一個是廣大的因地,一個是快速的成就。
其實文殊菩薩在回答的時候,是從理論跟事相兩個同時回答,但是他後麵的廣泛回答是從事相。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他從理論發揮,那佛陀就沒有話說了。你都把話講完了!對不對?所以這個理論的回答,文殊菩薩隻能點到為止,他要把大部分留給佛陀出定來說《法華經》。所以他隻能夠從事相引證,從他自己的經曆來證明佛陀即將說《法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