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五、問禪


    這一科是說明他土六瑞,就是佛陀從白毫光裏麵所現出的這些佛菩薩,以及佛陀對菩薩的教化。就是說,一個方等、般若的菩薩,在沒有成就《法華經》的一心三觀之前,他是怎麽樣行菩薩道的?他是先成就功德莊嚴,然後再把它回向佛道。


    這個功德莊嚴有六種。我們來看第五種的功德莊嚴,叫做禪定。禪定的目的就是收攝身心。那麽,菩薩是怎麽收攝身心的?


    又見離欲 常處空閑


    深修禪定 得五神通


    又見菩薩 安禪合掌


    以千萬偈 讚諸法王


    首先我們講到菩薩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個菩薩他是有一點水平了,福德、禪定、個性也調得差不多了。那麽為什麽要收攝身心呢?宗喀巴大師講一個譬喻,說我們到了一個黑暗的房間,這個房間的牆壁有很多的圖樣。你要看清楚圖樣,必須有蠟燭的光明。這個蠟燭的光明就是智慧,透過智慧才能看到諸法實相,否則你就是顛倒妄想。一個人心中沒有光明,那就是妄想。但是這個光明要能夠看得到圖樣,它有個條件:你必須有一個屏風,把這些幹擾的風擋住。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創造一個穩定性的光明,而不是閃爍的光明。什麽叫穩定性的光明呢?就是你的心要有一定的禪定、寂靜的力量,你才能夠修智慧。你一天到晚心裏麵到處流動,這輩子就沒有智慧可言了。所以這個禪定是智慧的基礎。


    “又見離欲”,說這個菩薩遠離心中的五欲,也是要“常處空閑”。修習禪定,初學者要閑居靜處,不能在嘈雜的地方;而且要“息諸緣務”,不能有太多事情。那麽幹什麽呢?“深修禪定”,通過一種專注相續的力量來成就禪定。這個禪定指的是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禪定以後有什麽樣的功德呢?成就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跟神足通。這個是世間禪定。如果這個禪定再加上我空的智慧,那就變成滅盡定。就是這五通當中多一通,叫漏盡通,那就是出世間的禪定。所以這段經文,古德判的是,它包括世間禪定,也包括了出世間的禪定。這第一個。


    第二個,這個禪定是怎麽回事呢?“又見菩薩,安禪合掌。”注意,這個禪定沒有說“又見離欲”,也沒有說“常處空閑”,它直接講“安禪合掌”,所以這個禪定是智慧的觀照產生的一種寂靜。這種智慧的觀照就是空性的智慧。它觀一切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它空掉心中的妄想執取。在一種無住的情況之下生起內心的妙用,以千萬種偈頌來讚歎佛陀的功德,來隨喜佛陀的功德。所以它這個地方是在“應無所住”的情況“而生其心”。


    就是說,身心的收攝,經文裏麵有兩個方法:


    一個叫做走禪定的路線,這個叫做心一境性。內心安住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叫心一境性。它必須要息諸緣務,閑居空處,然後專一、相續而創造寂靜。這是第一個,從禪定的方式來收攝身心。


    第二個是從智慧的方式。觀一切法空的時候,把內心的相狀遠離了、清淨了,然後再修智慧。


    一般來說,一個菩薩修這個收攝身心,這兩個都是交互作用,都很重要,一方麵要通過專注,一方麵通過空觀。


    比方說念佛。你念佛當然必須通過專注。你如果佛號有時候念得很順,心中沒有什麽太多妄想,就過去了,就隻管念佛。但是有時候,你念佛時就是有一個固定的妄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幹擾你,這個妄想過不去。這個時候,你就要有一些空觀來做一些輔助了,來觀察你本來就沒有這個妄想。就是你必須跟妄想先鬆脫,觀察空性的智慧,把你的心跟妄想鬆脫。你不修空觀,你跟妄想就糾纏不清。糾纏不清,你用佛號壓它,沒有用的。所以一般來說,專注的禪定跟空性的智慧是交互作用。


    但是有一個地方例外,就是臨命終的時候例外。臨命終的時候,你不能用禪定的方式來收攝身心,沒辦法了。因為臨命終你不可能息諸緣務,也不可能閑居靜處,你不可能創造一個安穩的環境。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臨命終都是在一種躁動的環境。所以,你沒有習慣用空觀,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出現很多的妄想。你這一生的經曆,從小到大,所有經曆的事情一一出現,這些經曆你要注意,那是你自己親身走過的經曆,你一定會百感交集,因為是你自己走過的。你看到別人可能還沒有感覺,但對你自己從小走過的境,你一定會觸景生情。如果你沒有空觀的智慧,那你就“仁者心動”,你的心就躁動不安了,這個佛號就念不起來了。


    所以,臨命終的時候,空性智慧的寂靜就很重要了。就是說,它速度快,它能夠用很快的時間讓你跟妄想鬆脫。那禪定是通過專注、相續,它是調伏妄想,就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當然這個也很重要,這是平常的功夫。但是臨終的時候,你重點已經不是調伏它了,而是叫做“心常覺照,不隨妄轉”。覺照什麽呢?就是覺照空性。你的心跟空性一相應,妄想就脫落了。


    所以,這兩個收攝身心,你都要學。一個是平常對佛號的專注相續,一個是臨命終的時候用得到。你的一句佛號現前的時候,你的空性的智慧也要現前,來保護你的佛號,來掃除一切的障礙。這個就是由空性智慧創造的寂靜。當然這兩個都是為後麵的智慧做一個基礎。


    癸六、問慧


    前麵的禪定是收攝身心,這個智慧就是正確的觀察。


    複見菩薩 智深誌固


    能問諸佛 聞悉受持


    又見佛子 定慧具足


    以無量喻 為眾講法


    欣樂說法 化諸菩薩


    破魔兵眾 而擊法鼓


    這個“智慧”分成兩段:一個是自利的智慧,一個是化他的智慧。


    我們看自利。菩薩自己是怎麽樣去學習智慧呢?這個菩薩“智深誌固”,智深就是智慧了。他有空正見,還有菩提心。這兩個基礎之下,他做了兩件事:第一個,“能問諸佛”,他能夠請佛說法,好樂聽聞佛法;第二個,“聞悉受持”,他聽聞佛法,能夠信解受持。這是第一個,是他自己自受用,能夠聽聞,然後受持。


    我們看化他的智慧。“又見佛子,定慧具足。”這個佛子,他本身寂靜的力量、觀照的力量已經有一點水平了,他開始為眾生說法。怎麽說呢?用無量的譬喻來演說佛法。


    佛教的道理有的很深妙,因為它本來很多就是超越因緣所生法的。那麽怎麽辦呢?你必須要用一種淺顯的事相來比況深妙的道理。


    比方說,真如本性。你的真如本性跟我們五蘊身心有什麽樣的關係?你說,非一非異。那也沒有人聽得懂。是吧?你就說,真如本性是個大海,我們的生命就是大海上麵的小水泡。你說它相同,也可以,因為水泡是浮在大海的水泡。你說它是一個東西,也對。你說它是兩個東西,也對,因為水泡會破,是生滅的因緣。你今生的生命可是暫時的,但是大海還是大海。所以我們就知道:哦,我們今生的小生命叫做個體生命,真如本性是一個廣大的整體生命。我們作為一個小水泡的目的,就是想辦法把自己的小水泡回歸大海。我們通過這種淺顯的譬喻,就可以把很多深妙的道理講清楚。所以這個菩薩的善巧,要善說譬喻。這第一個,就是弘宣正法。


    第二個,就是破除邪見。菩薩好樂說法,能夠為了化導諸菩薩,“破魔兵眾,而擊法鼓”,破除邪知邪見,建立正確的法幢。這是破邪顯正。


    菩薩的智慧很重要。其實六度,前麵五度的功德隻是個基礎,菩薩進步快慢就完全看智慧了。你看有些人,他本來煩惱很重,業障也很重,但一學佛以後,不得了!三年之內刮目相看,換了一個人。有些人學了一輩子佛法,你看他沒什麽改變。除了一點信心在支持他以外,他的身口意沒什麽改變。關鍵在哪裏?就是你喜不喜歡聽經,就在這裏。你閉著眼睛,你不會進步的。


    所以,你今天如果對生命沒有看透——我經常講,生命沒有看透,你不可能放下,不可能!這個放下是跟智慧有關係的。不是說你要放下就放下,不是這樣子的。不是說,欸,我放不下,我去拜一千拜佛,我就放下,不是這樣子的。你一天拜一千拜,你還是不會放下的。這跟事修沒有關係。你要把娑婆世界放下,隻有一種情況,就是:到底什麽是娑婆世界?它的真相如何?你看到真相,你自己會放下。這個東西不能勉強。


    既然智慧影響到我們一個人的進步,破除煩惱、消除生死業力、臨終的正念,都跟智慧有關係,那怎麽樣成就智慧呢?佛陀提出兩點:


    首先,從自利的角度:第一個,好樂聽法。諸位!你真的要把聽經納入你的功課裏麵,真的。你每天做功課,千萬不要拜拜佛、念念佛——好,今天功課做完了!你智慧都沒有在進步,你就永遠停留在凡夫的知見。你什麽事情還是用你的凡夫知見來看這些,你怎麽進步呢?你人生就在顛倒妄想中多一個資糧。所以,第一件事情,好樂聽聞佛法。第二個,要如理思惟。你要把佛法消化成你心中的一種觀照,這就靠思惟。佛陀為什麽講這些道理?講這些道理,如果把它套在我們身心世界是怎麽回事?先把道理搞清楚,然後把這個道理放到我們五蘊身心來,它操作起來對我們有什麽樣的影響。


    這個就是要靠思惟。聽佛法就像牛去吃草,思惟就像牛的咀嚼。你看牛,沒事就跑到樹下去,嘴巴動來動去,就是在咀嚼,把這個草轉成營養才有辦法消化。


    所以,聞、思,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從利他的角度,你為人說法,兩件事情:破邪、顯正。當然,這是要善巧。但我個人是覺得這樣(我自己的經驗),你不能把重點放在破邪。你把道理講清楚了,讓他自己判斷。因為其實破邪沒什麽用。宗教的東西,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你試試看。你跟你的同參道友辯論,你覺得哪一次有結果?有沒有結果?沒有結果。他相信就相信了。所以,破邪隻能當兼帶,否則就引起教內的很多的諍訟,而且也達不到效果。所以我個人是覺得,以顯正來破邪,你把道理講清楚。


    除非有一種例外:這種邪見已經非常嚴重,變成主流,而且影響到這個法門的修學了。比方說淨土宗,你把淨土宗的佛七帶到一種追求感應神通,我們念佛的目的就是要看到佛陀,這就很嚴重了。念佛是一心不亂,感應道交是自然形成的。你一開始就要見佛陀,這種念佛你會出事的。這種思想已經嚴重影響整個淨土法門,變得烏煙瘴氣了,那菩薩必須要出來講真話了:感應道交不是這樣子的,感應道交是“眾生心垢淨”,然後才“菩薩影現中”,沒有一個人是直接強求的,沒有一個人是心外求法。就是,什麽叫感應道交?你把你自己準備好了,佛陀自然會現前,你不必多心。就是說,如果你今天把感應道交改成追求感應神通,那我們作為菩薩,我們不講話不行,這種情況是它已經形成主流了。如果這個邪見不是主流,你講也沒用,你就把正確方法講清楚就好。所以我認為顯正比破邪重要。


    壬三、雜問 分七


    前麵的六度是次第,是針對一個初心菩薩。他修學必須要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他有一定的次第。這個雜問,是針對久修菩薩。久修菩薩他沒有什麽次第了,他可能到一個程度以後,他會專攻一個法門,可能專攻禪定、專攻智慧、專攻持戒等等。我們看久修菩薩事修六度怎麽回事。


    癸一、問禪


    又見菩薩 寂然宴默


    天龍恭敬 不以為喜


    又見菩薩 處林放光


    濟地獄苦 令入佛道


    這裏的禪定跟前麵的禪定不一樣。前麵的禪定是針對初心菩薩的收攝身心,就是你這個菩薩不能一天到晚整天忙,你要有一段時間來修習禪定、修習智慧,來把身心收攝一下。這個地方是久修菩薩。這個禪定,他一帶動的時候是有功德的。這裏麵講到慈悲喜舍的功德。


    “又見菩薩,寂然宴默。”他在一種寂靜的心中。這個“宴”就是安詳地靜坐,他入了一種寂靜的心中。菩薩入禪定,跟外道入禪定不一樣。菩薩是有大福德,他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智慧,他大福德。他這個心一靜下來的時候,天龍鬼神是知道的,對他恭敬、禮拜甚至於供養。菩薩對這種境界“不以為喜”,他不生歡喜,他保持平常心。就是這個禪定跟舍心——慈悲喜舍的舍心相應。


    “又見菩薩,處林放光。”他在入禪定的時候放大光明,等於是顯神通了。那麽幹什麽呢?拔濟地獄眾生的痛苦,使令他們能夠栽培善根、令入佛道。這個地方是禪定跟慈悲相應,就是慈悲喜舍的悲。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為什麽這個菩薩要強調光明呢?因為有些眾生有障礙,他必須要用這個光明來破除障礙,說是“遇光安樂,觸者受益”。其實佛陀說法也經常放光明,有些人有障礙,用光明是最快地直接破除障礙。


    這種帶有功德的禪定,我們一般的說法就不叫禪定,就叫三昧了。他那個心一寂靜以後,會出現很多功德,慈悲喜舍,各式各樣的作用,我們一般這種叫三昧。


    癸二、問進


    又見佛子 未嚐睡眠


    經行林中 勤求佛道


    前麵的精進,是說一個初心菩薩,強調一種點點滴滴的定課。那麽這個老參,他為了要突破,他有一些固定的加行。


    又見菩薩,他在某一個時間必須要有一種加行。怎麽回事呢?“未嚐睡眠。”比方說般舟三昧,就是常行三昧,他九十天當中不坐不臥,在山林中經行,勤求佛道。他為什麽做這件事情呢?他不是修無益的苦行,他是為了要以這種功德來回向無上菩提。我們一般的精進,我們前麵說過,必須在一種穩定的環境,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正常!但是偶爾在一年當中做一兩次的精進,參加個佛三、佛七,做一個激發,做一個突破,這個是有必要的。這是說老參。


    我們說,初學者需要的是安忍的力量,你要耐得住寂寞;老參他要有一種衝力,因為老參沒有動力了,他要有一點衝力。有時候做一個衝勁,他會有所突破的。這個是精進。


    癸三、問戒


    又見具戒 威儀無缺


    淨如寶珠 以求佛道


    “又見具戒”,這個“具戒”不是出家的具足戒,蕅益大師說這個是圓滿的菩薩戒法,它從一個初心自利自受用的戒變成一種他受用的戒。這個菩薩戒法的受持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威儀無缺。”對前麵的十波羅夷的重罪要嚴格持守,就算有違犯,馬上懺悔;第二個,對於其他的微細戒要“淨如寶珠”,對其他的就護持如寶珠一樣。為什麽呢?“以求佛道。”


    古德說,前麵的持戒是舍國出家,是難舍能舍。對初學來說是強調舍,通過舍心來成就持戒。這個地方是戒度圓滿,是難持能持,重點在持守。菩薩戒的確不好持,因為菩薩戒的所緣境可不是誓斷一切惡,它還誓修一切善,還誓度一切眾生。菩薩戒等於是用佛陀的標準來要求我們凡位菩薩。所以蕅益大師說:菩薩戒法,“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皆名破戒者。”


    那怎麽辦呢?它是這樣的,我們持菩薩戒是兩種心態:第一個是十重戒,這個是要嚴格持守的;其他的四十八輕戒,其實很多很多是做不到,特別是在誓度一切眾生還有誓修一切善,這個很多做不到。那麽我們的態度就是增上慚愧。增上慚愧就是說:我做不到,但是我盡心盡力去做,這第一個;第二個,我不斷地自我反省、自我調整,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所以菩薩戒的微細戒是論心不論境。


    你看菩薩戒的很多戒法,尤其是很高標準的,佛陀說,如果一個菩薩已經盡力在做了,但是他的煩惱一直調整不過來,這個菩薩是不犯戒的。因為你已經盡最大努力,你已經在改變當中了,這個是不犯的。所以“威儀無缺”是要嚴格持守;對於輕戒的話,它偏重在你的心態,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盡心盡力、決不放棄!


    其實菩薩戒最怕的就是:我做不到。那就完蛋了!你講出“我做不到”這句話,那比什麽輕罪都還嚴重,因為菩薩戒最怕你畫地自限。你應該說我慢慢做。因為,“我慢慢做”表示我在隨順,“我做不到”表示你放棄了。菩薩戒最可怕的就是你放棄努力,這最可怕了。如果你現在對哪一個戒法,你的心態是“我做不到”,那我要提醒你,可能這個菩薩戒你要重受,你的戒體已經有點問題了。這個菩薩戒的“淨如寶珠”,就是說,我盡心盡力,我決不放棄,我做多少算多少。是這種概念。這個是菩薩戒的一種精神。


    癸四、問忍


    又見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惡罵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道


    前麵的忍辱偏重在個人的自修,這個地方的忍辱偏重在對外的弘化,就比較複雜了。我們看,菩薩從一種自利轉成利他的時候,他的所緣境不一樣。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他有一種忍辱的功德。他是怎麽回事呢?“增上慢人,惡罵捶打。”其實會對菩薩產生障礙的,一般還不是惡人,是“增上慢人”,就是說未得謂得,或者少得謂多得。這種人,他本身沒有真實功德,但是他自認為有真實功德,就是特別我慢、自以為是的這些人。他本身沒有什麽真實實力,但是他自己認為自己了不起。這種人在菩薩的弘化過程中,就很容易說三道四,“惡罵捶打”,以種種粗惡的言辭來謾罵菩薩,或者以種種的手段來捶打菩薩。那麽菩薩應該怎麽樣?安忍不動。以這種安忍的功德來追求佛道。所以古德說,前麵的忍辱偏重在自修的過程,在調伏內起、內在的妄想;這個地方的忍辱是對外弘化,逆緣不動。這個忍辱會更難,因為它來自外在的刺激。當然,這個很重要。


    這個對外的弘化,我覺得有兩個重點。這個忍辱是有一些基礎的。


    第一個,包容。我們一個菩薩要忍辱,你把標準要定出來。我們對自己的標準叫做高標準,就是“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風”。我們要用滿意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但是你對別人,千萬不要期待別人讓你滿意。世界上沒有那麽多人讓你滿意,你隻要可以接受就好了。所以我們對別人是畫底線,就是你不要踩到我底線就可以了。沒有包容就談不上忍辱。就是說,你如果把標準定得很高,你很難忍辱。很多弘化事業是要很多人合作的,你把標準定這麽高,你什麽事也辦不成了。所以這個忍辱的前提就是,你要學習包容。麵對自己,定一個高標準;麵對別人,你隻要把底線畫出來。我做人處事有一定底線,你隻要不踩我底線,我就可以接受了。這第一個,包容。


    第二個,就是懺公師父說的:學吃虧。我們當然喜歡占便宜,我們希望付出少而收獲多,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其實,這對自己是一個不利的思想。我們要讓自己覺得說,我付出的多,但是我受益少。你知道為什麽嗎?你不學吃虧,你隻是得到福報的受用。當一個人學吃虧以後,你知道有一個人會回報你。那個人是誰,你知道嗎?真如本性。就是我們說的:“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後麵那句話太重要了,你一個人知道退後!你看插秧,插秧是怎麽插,你知道嗎?是往後插的,是退後。其實菩薩道就是在不斷的讓步當中增加你的功德力。


    其實我講實在話,你什麽都講道理,你就別幹菩薩道了。什麽都講道理,很多不合理的。當然,你可以用很多佛法來安住,比如說消業障,或者說是增長我的忍辱波羅蜜。總之,整個忍辱波羅蜜,跟你的包容心,跟你學吃虧的心態有關係。你能夠有包容、學吃虧,其實忍辱就不難了,再加上一點智慧觀照。就是,反正這個就是我一個曆練的對象。


    癸五、更問禪


    又見菩薩 離諸戲笑


    及癡眷屬 親近智者


    一心除亂 攝念山林


    億千萬歲 以求佛道


    這個禪定指的是老參菩薩最後晚年的收心。


    “又見菩薩,離諸戲笑。”菩薩,尤其淨土宗人,到了晚年的時候要做三件事:第一個,離開一切的遊戲。會讓自己散亂放逸的境界,都要放棄;第二個,遠離愚癡的眷屬。這個人的思想就是追求五欲快樂的,你就不能跟他在一起了,因為兩個人不同見,不同行;第三個,親近智者。親近有智慧的善知識、同參道友。幹什麽呢?“一心除亂,攝念山林”,好好專注在心中所修的法門,安住在寂靜的處所,“億千萬歲,以求佛道”。


    所以我們講,菩薩道是三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安忍的學習;第二個是以菩提心來曆練,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最後一段也是回歸到收尾,生命的收尾,這一段對淨土宗更重要。最後的五年,你的收心收得好不好,就直接影響你往生的正念。


    癸六、問施


    或見菩薩 肴膳飲食


    百種湯藥 施佛及僧


    名衣上服 價值千萬


    或無價衣 施佛及僧


    千萬億種 栴檀寶舍


    眾妙臥具 施佛及僧


    清淨園林 華果茂盛


    流泉浴池 施佛及僧


    如是等施 種種微妙


    歡喜無厭 求無上道


    前麵的布施是麵對一般的凡夫眾生,這邊的布施是菩薩去供養三寶。供養三寶就比較講究了,我們看他布施的情況。先看所施的物品,再看能施的心態。


    所施的物品有四段:


    “或見菩薩”,他以“肴膳飲食”——這個肴膳就是煮過的熟食,或者以種種的湯藥,就是醫藥、醫療用品,來施佛及僧,供養三寶;或者以貴重的衣服,價值千萬,或者是有難得稀有的衣物來供佛及僧;或者以千萬億種的栴檀寶舍,一種珍貴的栴檀木或者七寶所做的房舍,種種美好的臥具,施佛及僧;或者以清淨的園林,這當中有很多的茂盛的花果,或者有很多的流泉浴池來施佛及僧。就有四種所緣境。那麽他布施的心態呢?“如是等施”,種種殊勝的微妙的資具,他內心是歡喜,而且是無厭,來求無上道。


    那麽這個地方的重點,為什麽菩薩要供養三寶呢?你看,我們初一十五要上供,就是跟三寶結緣。因為你未來的善根的啟發,你要靠三寶。因為你一個凡位的菩薩,經過流轉以後,基本上是有隔陰之迷的,必須有三寶的住世,才能夠把你過去的善根啟動起來,讓你能夠相續。如果你不跟三寶結緣,那就沒有東西可以啟發你了,你的善根就沒辦法啟發了。


    所以,在古德解釋裏麵,對三寶的布施,它強調一種增上意樂。這個地方有六種法:


    第一個是廣大,就是所緣境廣大。比方說我們講到這個肴膳、飲食、衣服、臥具、房舍等等,都要廣大的所緣境,第一個;第二個,善好。這些東西要是一個美妙的殊勝的資具;第三個,歡喜。這個地方有歡喜、無厭;第四個,無厭,心中沒有厭足,永遠覺得不夠;第五個,念恩,你心存感恩;第六個,清淨,不求回報,安住菩提心。當然,你不求回報,那真如就回報你了,就這個概念。一個人無所得,其實你會得到更多的東西。這個是對三寶的布施。


    癸七、問慧


    或有菩薩 說寂滅法


    種種教詔 無數眾生


    或見菩薩 觀諸法性


    無有二相 猶如虛空


    又見佛子 心無所著


    以此妙慧 求無上道


    古德說,這段經文是前麵十五個問的最後總結。菩薩做了這麽多,其實就是成就三種智慧:一個是後得智,一個是根本智,一個是加行智。


    第一個,後得智,就是菩薩的善巧。


    “或有菩薩,說寂滅法。”我們對於已經善根成熟的菩薩,就不是教他修人天乘了(造善成就安樂果報而已),要跟他講到一種出世的解脫之法。那麽出世的解脫之法,怎麽辦呢?種種方便的教誨,來度化廣大的眾生。


    “說寂滅法”,有兩種寂滅法。我們前麵也說過了,一個人放不下,有兩種情況:


    有的人放不下子女,放不下家庭,結果他往生產生障礙。麵對這樣的眾生,你怎麽辦呢?如果他放不下,這當中有很嚴重的貪愛,那你要下重藥。要講無常,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就是帶有苦諦的空性,就是滅色取空,斷滅性的空。因為這個人他有貪愛,所以你要用苦諦來對治他。


    有些人他放不下,隻是來自於責任感。他其實對子女沒有貪愛,他是責任感而已。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直接講緣起性空,就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人生就是因緣的開合,你其實得不到什麽東西。人生隻有過程,沒有結果。


    他這種執著是來自於貪愛,還是來自於責任感,你先判斷。所謂“種種教詔”,你要通過判斷,然後再跟他講寂滅法。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根本智。


    度化眾生以後回到佛堂,我們怎麽辦呢?“或見菩薩,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我們自己修止觀的時候,是“觀諸法性,無有二相”。這個法性就是二空真如。其實,我們自己在空性跟緣起當中要抓到一個平衡點,性空不礙緣起、緣起不礙性空,它是沒有對立的。就像虛空,它本身沒有相狀,但是它能夠包容一切的相狀。就是,菩薩對於真空跟妙有,你要想辦法抓到平衡點,這是你的根本智。


    第三個,加行智。


    “又見佛子,心無所著,以此妙慧,求無上道。”當我們走出佛堂、麵對六度萬行的時候,就是無所得。我們前麵說過,其實你說權位的菩薩真的沒有所得嗎?未必。他是對人天果報無所得、對涅盤無所得。“我今發心,不為人天福報,二乘涅盤,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是有所得。隻是他這個“有所得”是追求佛道,所以我們也認為他是無所得,至少他不求人天果報、不求涅盤。也就是說,前麵的權教菩薩是放棄了因緣果報的回饋——我布施,我不求因緣回饋我;我持戒,我也不求因緣給我尊貴的果報;我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以此妙慧,求無上道”,他是用功德來轉換無上菩提,是這個概念。


    整個菩薩道的修學,到最後收尾到三種智慧:後得智、根本智跟加行智。


    所以你看菩薩是這樣子:他一開始是開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他一個一個慢慢學;他六度走過以後,你看這個菩薩,越到晚年他的心是越往內收。其實,收到最後他得到什麽?就得到一念的智慧。就這樣子。一開始是“一心萬行”,到晚年的時候,你看一個人到晚年他的心越來越單純,“萬行一心”,收歸到智慧的觀照。


    辛六、問他土供養舍利


    文殊師利 又有菩薩


    佛滅度後 供養舍利


    又見佛子 造諸塔廟


    無數恒沙 嚴飾國界


    寶塔高妙 五千由旬


    縱廣正等 二千由旬


    一一塔廟 各千幢幡


    珠交露幔 寶鈴和鳴


    諸天龍神 人及非人


    香華伎樂 常以供養


    文殊師利 諸佛子等


    為供舍利 嚴飾塔廟


    國界自然 殊特妙好


    如天樹王 其華開敷


    前麵的六度,是佛在世的時候怎麽去教導初心菩薩修六度,還有老參菩薩怎麽去修六度;現在是講佛滅度以後到底發生什麽事。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供養舍利。”菩薩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令三寶久住。當然,佛陀不在,就把佛陀的舍利子拿出來,用塔廟來供養。怎麽供養呢?“又見佛子,造諸塔廟,無數恒沙,嚴飾國界。”你就蓋出一些塔廟,把佛陀的舍利子放在塔廟裏麵。幹什麽呢?莊嚴國界。就是古德說的,用塔廟的莊嚴來莊嚴這個國界。


    那塔廟是多大呢?“高妙”,高度“五千由旬”;“縱廣正等,二千由旬。”這個很重要。諸位!所有的塔廟乃至於你的佛堂設計,一定要注意左右的平衡。你左邊放一盞燈,請你右邊也要放一盞燈,它是縱廣正等,否則就不好了。作為一個寺廟,你左青龍,右白虎,不一樣大,住眾就不平安了。就是這個佛堂,小至佛堂設計,大至一個道場,左右的平衡是很重要的。


    “一一塔廟,各千幢幡。”每一個塔廟,有百千種的幢跟幡,還有很多的珠寶編織成的寶幔來裝飾。塔廟的周圍有寶鈴,掛很多的寶鈴,微風一吹動,很多和雅的音聲。這個時候就會招感佛教的天龍八部、諸天鬼神、人非人等,他們就以香花伎樂來供養佛陀。


    這個地方就是說,你供養塔廟,第一個,你讓你的國界莊嚴;第二個,你招感很多龍天護法。或者你家裏麵供養佛堂,有龍天護法來供養,你也能夠風調雨順,家宅平安。這兩種功德。


    “文殊師利,諸佛子等,為供舍利,嚴飾塔廟”,使令這個國界就很自然地殊特莊嚴,“如天樹王,其華開敷”。這個天樹王,就是指的忉利天有一種樹,叫做波利質多羅樹。這個花一開的時候,整個忉利天就非常美妙。這比喻說,我們今天供養佛陀的舍利,供養佛陀佛像,會讓你整個家庭乃至整個國界莊嚴美妙,等等。


    佛陀滅度以後,其實是有兩件事要做。我們看,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第一個就是經典的結集,第二個是舍利子的供養。佛陀滅度之前,佛陀兩大弟子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都往生了。排第三號的迦葉尊者,他老人家喜歡修苦行,就是在墳墓、山野間修行。所以,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僧團趕快派人把他請回來,說佛陀滅度了,你趕快回來主持大局。迦葉尊者一回來以後,他講一件事情,他請求所有阿羅漢不要滅度。因為佛陀滅度對阿羅漢的打擊很大,他頓失依怙。阿羅漢,有很多之所以延續生命,就是因為佛陀在。就像佛陀說的,阿羅漢是把自己當做小象,依怙大象。那大象不在了,阿羅漢認為我住世無益了,很多阿羅漢選擇要入滅。那麽迦葉尊者就召開羯磨法說,請諸位阿羅漢慈悲,暫時不要滅度。我們有重要的事要做,要結集經典。所以就有小乘的結集,以迦葉尊者、阿難尊者為主。還有大乘的結集,文殊菩薩的結集。這第一個。


    第二個,是舍利子的供養。不過迦葉尊者當時的指示是,把舍利子的供養交給居士,由國王、大臣、龍王去負責。這件事我們出家眾別管,重點在經典的結集。為什麽要這樣做呢?因為要形成一個住持三寶。


    你看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他說有一個將軍,去蓮池大師的雲棲寺拜佛。這個將軍是有大威德的,帶了幾個侍童官,到了大殿的時候,他不拜佛。看這個意思,這個將軍是學過禪宗的。蓮池大師說,你為什麽不拜佛?他說,這是一個石頭做的像,我們學佛要緊是內心的覺悟。蓮池大師馬上訶責他說,你沒有外相哪有覺悟呢?


    諸位!可能我們現在學佛很久了,請你回憶一下你當初是怎麽學佛的?絕大部分都是唱一下<爐香讚>嘛,是不是?或者看到寺廟,或看到佛像。諸位!沒有相狀,沒有文字,你沒有通過經典的文字,沒有佛像的莊嚴,就沒有文字般若;你不可能生起觀照般若;沒有觀照般若,就沒有實相般若。所以,這就是為什麽佛陀滅度以後必須要創造一個假相來啟發後人,就這個意思。就是蓋塔廟、結集經典,讓三寶流通後世。


    末法時代沒有佛陀了,沒有聖人了。末法時代我們覺得很悲哀。但是,你別忘了,“末法”,好歹有一個“法”。你連末法都沒有,那就是黑暗時代了。哪一天這個世界上看不到佛像了,看不到經典了,那你就知道怕了。末法時代,雖然沒有三寶的功德,隻有三寶的相狀,但好過連三寶的相狀都沒有。你說,欸,就一個佛像,又不能說法。但也好過連佛像都沒有,因為眾生可以通過佛像來啟發善根。所以,佛滅度以後的結集經典,創造塔廟,讓三寶住世,這個動作是很重要。


    這個地方都是講到權位的菩薩的修學,就是佛陀在沒有講《法華經》之前,施設方便,用六度的功德來引導菩薩。就是說,《法華經》當然就是單純了,《法華經》是先入一念心性,先入那一道光明,從光明裏麵來修六度。但是,如果這個權教的菩薩一時半刻見不了光明,因為他沒有學《法華經》,那沒關係,你先到功德去,通過功德再回向光明。兩階段說,佛陀是為實施權,開權顯實。


    這個地方是說明什麽事?為了真實而施設方便,所以這個方便沒有離開真實。就是說,佛陀在度化這些權教菩薩的時候,沒有擺明地說其實是要把他帶到光明。佛陀說我給你創造功德,其實他們是趨向光明了,就是即權而實,即實而權,就是權實不二。也就是說,佛陀沒有擺明要讓你回歸心性;但是,我創造功德,那其實是讓你回歸心性!這樣你們聽懂嗎?是這個意思。權也不離開實。隻是到了《法華經》佛陀講得更直白了:所有的涅盤寂靜、所有的功德,都是一時的方便;你就是要安住一念心性,稱性起修,這個叫做直趣佛道。


    就像淨土宗一樣,修什麽法門都趕不上持名,因為它是直接的“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淨土宗的持名,就很像大乘佛法的《法華經》一樣。就是說,你通過回向,那就間接了。如果你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修所有的法門都是功德莊嚴。


    當然,佛陀沒有講《法華經》之前,也隻能這樣子,通過六度的功德來安撫菩薩,然後再把這個功德回向無上菩提。


    所以,諸位!我們現在要慢慢體會兩件事情:光明跟無量的法門,這個有什麽關係?真實法跟方便法,光明創造法門,法門引導我們趨向光明。所以你要把一念心性跟萬法的關係搞清:一心而創造萬法,幹什麽呢?萬法還是回歸一心。如果你要有一點覺悟的話,你聽到這就應該知道,雖然佛陀還在入定,你應該也聽出一點消息了。


    佛陀為什麽施設涅盤寂靜?他目的是要你回到佛道的,佛陀可沒有說讓你得到涅盤。佛陀是“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佛陀也不是要菩薩成就布施的功德,那是因為,我告訴你回歸一念心性,你沒辦法接受,那我先施設——哦,有個功德讓你住。


    所以,我們要知道,放光現瑞,光明是根本。這個瑞相,這些所謂的一切的佛法的施設,其實就是要我們趨向光明。當然,這個時候佛陀都還沒有出定,到這裏都是彌勒菩薩請問他所看到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彌勒菩薩真的是演什麽像什麽,他真的是把自己觀想成權教菩薩。他所問的都不是問光明是怎麽回事,他到目前為止所問的,都是光明所現的這些三乘的修學。但是,以下的文殊菩薩的回答就真的講到光明了,他是扣著光明回答的。我們下一次就可以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妙法蓮華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音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音0並收藏妙法蓮華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