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多子多福才有福氣
歡歡善撩多嬌,太子為她折腰 作者:一朵辛夷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承熙今日一大早便出發回東宮,聽說阮盡歡來了裴府赴宴,便來尋她。
他一身太子冠服,白衣上繡四指龍紋,戴鑲玉金冠,因著這是女眷宴席,他在幾丈遠堪堪停住。
眾人忙離席對他禮,“見過太子殿下。”
蕭承熙頜首,“打擾諸位了,孤來接太子妃。”
阮盡歡提著裙擺施施然起身,“裴夫人,裴小姐,多謝招待,本宮告辭。”
裴玉潤讓仆人選了一盆紫色菊花給她,阮盡歡致謝離去。
眾人齊齊靜默,太子極少參加京中宴會,更別提女客宴席上,他是真寵愛太子妃。
菊花宴過後,阮盡歡那兩句詩沒少被人品評,有不少好事者試圖補齊另外兩句,但都不得其法,沒人能跟得上那兩句詩的氣勢。
阮盡歡知道後有些好笑,怎麽可能補得上?誰若是能補得上,腦袋也要搬家了。
蕭承熙問她:“歡歡,你是怎麽想到這兩句詩的?”
阮盡歡告訴他,是在一個話本裏看到的。
“那個話本裏有位書生出身平民,他受門閥士族排擠,鬱鬱不得誌,後來他就造反了,將瞧不起他的世家,按照族譜一個個殺過去,直殺得血流成河,屍首堆積如山。”
“殿下,其實那兩句詩前麵還有兩句——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蕭承熙將四句聯在一起吟誦,神色不由一震。
“話本上還說,自此以後,世間再無門閥,有人還寫了一首很長很長的敘事詩,我隻記得其中幾句,殿下要不要聽一下?”
“......好。”
“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蕭承熙久久無語,阮盡歡從來沒有在他臉上看到這麽凝重的神色。
“......天街踏盡公卿骨。” 他苦笑,“我蕭氏就是起於門閥,是天底下最大的世族。”
照這麽來看,他一直以來的想法是對的——不能再讓門閥製度繼續下去,要逐步瓦解掉才行。
他神色更加凝重,“歡歡,此事你不能再對其他人說起。”
“殿下放心,我隻會告訴你。”
蕭承勉強一笑,“好。”
世間會有這種話本?
無論那首反詩還是那首敘事詩,水平都是一等一的,有如此才能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
皇後又派徐嬤嬤來送藥,蕭承熙歎口氣,“多謝嬤嬤,請轉告母後,孤會去鳳儀殿看母後。”
夜間躺在榻上,蕭承熙翻了個身,“歡歡,你想生孩子嗎?”
“......殿下想要嗎?”
黑暗中阮盡歡的額頭被人親了親,“你願意生我就要,但不必喝那些藥。”
阮盡歡往他懷裏靠了靠,“那就順其自然,有了就要。反正咱們也沒做避子措施。”
她有些不太明白,世間為何有避子湯這種東西,那些玩意兒很容易汞中毒。
避孕非常非常簡單:隻要別播種種子就行,這是最有效的措施。
男人肯定也知道這個,之所以還這樣做,大概是因為他們想爽,避孕的事就交給女人了。
想起那些縱情孟浪的場景,蕭承熙有些臉熱,“好,我聽你的。”
兩人同去見皇後,皇後看著阮盡歡,心裏舒服多了,折梅告訴她,太子妃雖然嫌藥苦,但每日都按時喝。
皇後想開後話也多了起來,“多子多福才有福氣,兒子要生,女兒也要有。”
她隻有蕭承熙一個兒子,並沒有女兒,如果太子妃頭胎是個女兒她能接受,總之要多生,一定要生下兒子。
花如月與梁王的婚禮到了,蕭承熙帶阮盡歡前去觀禮。
梁王喜氣洋洋,雖然前段時間被吳王坑了一把,但想到他得了丞相之勢,這點不快也消散了。
吳王妃捧著肚子坐到阮盡歡身邊,低低對她說了幾句,阮盡歡臉色苦笑,劇情果然很強大,即便沒裴玉潤做引子,阮昭成還是與趙如眠搞在一起了!
回到東宮,她思量一番後,還是叫過蕭承熙,將阮昭成的身世說出。
“他與我是親兄妹,但他不是我父親的孩子,是我母親與別人所生。”
蕭承熙訝然,“你是如何得知的?”
“是無意中偷聽到的,母親當年因有了身孕才下嫁我父親,我父親一直被蒙在鼓裏。”
“你可知阮昭成的生父是誰?”
阮盡歡定定神,“隻知道他是犯官之後,他父親全族都被抄家了。”
蕭承熙握住她的手,“苦了你,守著這麽一個秘密。”
如果此事被皇帝知道,阮家說不得會受牽連,而最不能接受此事的怕是阮奮,他理解阮盡歡不將此事告訴阮奮的心情。
“還有一件事要告訴殿下,阮昭成與吳王的趙孺人有私。”
蕭承熙愣住了,“什麽?” 以吳王的性格,若是知道此事,他怕是要瘋,瘋得不成樣子。
“我本想讓吳王自己發現此事,以他的性格為了顏麵,必不會聲張此事,但他極有可能會報複我家人,阮昭成死就死了,但我父親妹妹等人是無辜的,當然,我母親與她婢女不無辜,我也無救這二人之心。”
既然當初她們選擇留下阮昭成,那苦果就得由她們承受,何況她們騙了阮奮二十來年,不付些代價說不過去。
說出這些後,阮盡歡輕鬆多了,她一直想告訴蕭承熙這件事,但苦於沒有合適的時機。
蕭承熙笑了,“有我在,你家人不會有事的。”
阮盡歡想起夏琳來,覺得可以效仿一二,她也可以去資助書生,一是幫他們,二是來日好讓他們為蕭承熙效力。
她從沒想過蕭承熙不做皇帝的可能,一個太子如果不做皇帝,他大概隻能死了。
既然他將來要做皇帝,那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不要小瞧寒族與平民的勢力,大世家畢竟隻占一小部分。
她拚命回憶著書中劇情,將幾個人名寫下來,但此事不能由東宮的人直接出麵。
想了想,便傳裴長照入東宮,此女深諳人心,機敏大膽,是個極好的人選。
裴長照是個知趣的,來東宮她自然不敢穿男裝,特意換上了女裝 。
見阮盡歡摒退宮人,裴長照笑了笑,訝然道:“太子妃這是打算與我有私?”
他一身太子冠服,白衣上繡四指龍紋,戴鑲玉金冠,因著這是女眷宴席,他在幾丈遠堪堪停住。
眾人忙離席對他禮,“見過太子殿下。”
蕭承熙頜首,“打擾諸位了,孤來接太子妃。”
阮盡歡提著裙擺施施然起身,“裴夫人,裴小姐,多謝招待,本宮告辭。”
裴玉潤讓仆人選了一盆紫色菊花給她,阮盡歡致謝離去。
眾人齊齊靜默,太子極少參加京中宴會,更別提女客宴席上,他是真寵愛太子妃。
菊花宴過後,阮盡歡那兩句詩沒少被人品評,有不少好事者試圖補齊另外兩句,但都不得其法,沒人能跟得上那兩句詩的氣勢。
阮盡歡知道後有些好笑,怎麽可能補得上?誰若是能補得上,腦袋也要搬家了。
蕭承熙問她:“歡歡,你是怎麽想到這兩句詩的?”
阮盡歡告訴他,是在一個話本裏看到的。
“那個話本裏有位書生出身平民,他受門閥士族排擠,鬱鬱不得誌,後來他就造反了,將瞧不起他的世家,按照族譜一個個殺過去,直殺得血流成河,屍首堆積如山。”
“殿下,其實那兩句詩前麵還有兩句——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蕭承熙將四句聯在一起吟誦,神色不由一震。
“話本上還說,自此以後,世間再無門閥,有人還寫了一首很長很長的敘事詩,我隻記得其中幾句,殿下要不要聽一下?”
“......好。”
“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蕭承熙久久無語,阮盡歡從來沒有在他臉上看到這麽凝重的神色。
“......天街踏盡公卿骨。” 他苦笑,“我蕭氏就是起於門閥,是天底下最大的世族。”
照這麽來看,他一直以來的想法是對的——不能再讓門閥製度繼續下去,要逐步瓦解掉才行。
他神色更加凝重,“歡歡,此事你不能再對其他人說起。”
“殿下放心,我隻會告訴你。”
蕭承勉強一笑,“好。”
世間會有這種話本?
無論那首反詩還是那首敘事詩,水平都是一等一的,有如此才能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
皇後又派徐嬤嬤來送藥,蕭承熙歎口氣,“多謝嬤嬤,請轉告母後,孤會去鳳儀殿看母後。”
夜間躺在榻上,蕭承熙翻了個身,“歡歡,你想生孩子嗎?”
“......殿下想要嗎?”
黑暗中阮盡歡的額頭被人親了親,“你願意生我就要,但不必喝那些藥。”
阮盡歡往他懷裏靠了靠,“那就順其自然,有了就要。反正咱們也沒做避子措施。”
她有些不太明白,世間為何有避子湯這種東西,那些玩意兒很容易汞中毒。
避孕非常非常簡單:隻要別播種種子就行,這是最有效的措施。
男人肯定也知道這個,之所以還這樣做,大概是因為他們想爽,避孕的事就交給女人了。
想起那些縱情孟浪的場景,蕭承熙有些臉熱,“好,我聽你的。”
兩人同去見皇後,皇後看著阮盡歡,心裏舒服多了,折梅告訴她,太子妃雖然嫌藥苦,但每日都按時喝。
皇後想開後話也多了起來,“多子多福才有福氣,兒子要生,女兒也要有。”
她隻有蕭承熙一個兒子,並沒有女兒,如果太子妃頭胎是個女兒她能接受,總之要多生,一定要生下兒子。
花如月與梁王的婚禮到了,蕭承熙帶阮盡歡前去觀禮。
梁王喜氣洋洋,雖然前段時間被吳王坑了一把,但想到他得了丞相之勢,這點不快也消散了。
吳王妃捧著肚子坐到阮盡歡身邊,低低對她說了幾句,阮盡歡臉色苦笑,劇情果然很強大,即便沒裴玉潤做引子,阮昭成還是與趙如眠搞在一起了!
回到東宮,她思量一番後,還是叫過蕭承熙,將阮昭成的身世說出。
“他與我是親兄妹,但他不是我父親的孩子,是我母親與別人所生。”
蕭承熙訝然,“你是如何得知的?”
“是無意中偷聽到的,母親當年因有了身孕才下嫁我父親,我父親一直被蒙在鼓裏。”
“你可知阮昭成的生父是誰?”
阮盡歡定定神,“隻知道他是犯官之後,他父親全族都被抄家了。”
蕭承熙握住她的手,“苦了你,守著這麽一個秘密。”
如果此事被皇帝知道,阮家說不得會受牽連,而最不能接受此事的怕是阮奮,他理解阮盡歡不將此事告訴阮奮的心情。
“還有一件事要告訴殿下,阮昭成與吳王的趙孺人有私。”
蕭承熙愣住了,“什麽?” 以吳王的性格,若是知道此事,他怕是要瘋,瘋得不成樣子。
“我本想讓吳王自己發現此事,以他的性格為了顏麵,必不會聲張此事,但他極有可能會報複我家人,阮昭成死就死了,但我父親妹妹等人是無辜的,當然,我母親與她婢女不無辜,我也無救這二人之心。”
既然當初她們選擇留下阮昭成,那苦果就得由她們承受,何況她們騙了阮奮二十來年,不付些代價說不過去。
說出這些後,阮盡歡輕鬆多了,她一直想告訴蕭承熙這件事,但苦於沒有合適的時機。
蕭承熙笑了,“有我在,你家人不會有事的。”
阮盡歡想起夏琳來,覺得可以效仿一二,她也可以去資助書生,一是幫他們,二是來日好讓他們為蕭承熙效力。
她從沒想過蕭承熙不做皇帝的可能,一個太子如果不做皇帝,他大概隻能死了。
既然他將來要做皇帝,那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不要小瞧寒族與平民的勢力,大世家畢竟隻占一小部分。
她拚命回憶著書中劇情,將幾個人名寫下來,但此事不能由東宮的人直接出麵。
想了想,便傳裴長照入東宮,此女深諳人心,機敏大膽,是個極好的人選。
裴長照是個知趣的,來東宮她自然不敢穿男裝,特意換上了女裝 。
見阮盡歡摒退宮人,裴長照笑了笑,訝然道:“太子妃這是打算與我有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