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這麽多年過去了,我們是越來越看不懂你,我們都知道你心裏有抱負,我們跟不上,也不明白,但是有些話我不得不說,你別總是一個人孤零零的,找個人成親吧。”
“就像這一次,若不是崔姑娘一定要我大老遠給你送月餅,我們幾個根本就不會這麽麻煩,不會親自做月餅,更不會大老遠送過來,甚至根本就不會把中秋節當回事兒,沒想過團圓,畢竟這些年都是這樣過的。”
“我跟了你很多年了,沒崔姑娘的時候咱們什麽都顧不上,腦子裏隻有幹活辦事,平時一起吃個飯都少,可有了崔姑娘就不一樣,感覺像是有一個家,會有人問吃了沒,問累不累,過節也會有人惦記,會有人大老遠送月餅過來。”
“我不知道老大你到底想要娶一個什麽樣的姑娘,就是覺得崔姑娘挺好,對小公子好,對咱們這些當手下的好,對你也好,最重要的是老大你看起來並不抗拒她出現在生活裏。”
“這些年也就她一個姑娘能做到這些,你若是跟她結了親,大家都願意看到,尤其是小公子,他現在別提有多開心,這若是換成別的姑娘,可做不到對他這麽好。”
十五的月亮圓圓滿滿掛在天上,本該睡覺的楚晏站在窗邊看著月色,久久未動。
吳老三說了很多話,說崔知意對他不一樣,說周家還在惦記她,說她對別人能躲多遠就多遠,拒絕的話更是從不委婉。
隻有對他是不一樣,那麽注重男女之防的她輕易接受跟他住在一起,接受他的好意,很多事情不避著他。
吳老三還問他為什麽不一開始就住安置院,卻要跟崔家兄妹住在一起。
為什麽跟崔家兄妹住在一起?
安置院有住的地方,他一來就可以住在安置院,還能把孩子帶過去,會有專門的人照顧。
他卻選擇跟崔家兄妹住一起,跟一位姑娘家住在一個宅子。
就像吳老三說的,他向來恪守禮儀,卻做出禮儀之外的事情,究其緣由終歸是她與旁人不同。
都待彼此不同,便不要顧慮太多。
吳老三都知道的道理,他卻沒做到。
楚晏抬頭望著天,眼前迷霧散盡,天上的雲也散開,一輪圓滿的明月高高懸掛,一片遮擋的雲都沒有。
——
吳老三回去了,日子繼續過著。
中秋之後崔知意變得很忙,經過幾個月的生長桑葉長勢喜人,從養蠶大省買來的蠶種已經孵化出許多蠶卵。
養蠶方麵的能人也請來了,開始養蠶。
雲州當地是有上了年紀的人會栽桑養蠶,繅絲織綢,隻不過從養蠶、結繭、抽絲、紡織,最後變成一塊價格極高的絲綢,中間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精力。
絲綢昂貴,一般人穿不起,想賣出去也沒什麽人買,慢慢的就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還不如棉麻來得方便耐穿。
金貴物在這裏沒什麽銷路,又沒有商人來這邊,本地人根本不會花大價錢買這些華而不實的絲綢。
這一次崔知意想在這裏栽桑養蠶,一開始不被看好,尤其是老一輩的人。
就連她吸引年輕姑娘喜歡綾羅綢緞來打入當地進行栽桑養蠶,學刺繡,也有人以過來人的身份勸她不要做這種賠本買賣。
她聽過各種聲音,知道這裏百姓擔憂的是什麽,也知道想要把這裏的東西運出去賣有多不劃算。
絲綢是富貴人家才會用的好東西,想要賣出去自然要運到繁華的城鎮。
雲州距離那些繁華城鎮很遠,想要運出去光是路費就需要投入很多。
成本增加,這裏的繅絲織綢手藝又不夠成熟,可以說沒有太顯眼的優點,占據不了其他地方產出的絲綢市場。
這些問題她都知道,但是這裏想要發展,光靠屯田搞農業根本不可能,必須發展商業。
她兄長和楚晏也是這樣說,在這方麵很支持她,說是她負責好好幹,以後隻要織出絲綢,運輸的事情他們能解決。
有了他們兜底,她根本就不需要擔心運不出去,至於銷路,隻要質量好,就不怕銷不出去。
這裏的百姓說賣不出去,那是因為沒找對地方。
如今絲綢價格可以說居高不下,因為經過之前的戰亂,如今休戰幾年,各國之間開始互市,絲綢已經成了外銷的好東西。
就像是西兀的青金石和玉石,北蠻的寶馬,都是出了名的好賣,別人搶著要的好東西。
桑樹已經抽了不少葉子,到了養蠶這一步,崔知意又要為下一步做準備。
養蠶之後是繅絲,這是一個巨大的工作,織綢也一樣。
眼看崔知意一直在忙著這些事兒,周家母女在周延的提醒下又一次找到崔知意。
崔知意還沒忙完就聽到別人說周家母女過來了,對方說是有重要的事情找她,隻好見見。
“崔姑娘,這是我們周家能拿出的家底。”
崔知意看看放在桌上的銀票,再看看態度極好的周母,覺得莫名其妙。
“周夫人是什麽意思?你的家底不好好收著拿到這兒來做什麽?”
不會是還沒死心把這些當成聘禮吧?還是說用這些銀票讓她提供在京城能結交的人脈。
銀票太多,單單提供結交名單不可能花這麽銀票,說不定是要她配合一下,寫信給京城的人脈,讓他們在周家回去之後幫扶周家。
若真是這樣,那周家這算盤打得是真低級。
“崔姑娘,我看你最近又是種桑樹又是養蠶,還開始召集一些會繅絲織綢的人,我知道你準備做生意,想弄出絲綢賣出去,做這門生意需要投入極大的銀錢,正好我們快要回京了,想做點小生意,你看這樣好不好,你這門生意帶我一個。”
她兒子都打聽清楚了,前些年穆家生意都是崔知意在管,莊子也是她在管,賺了不少銀錢,生意也做得不錯。
如今來到雲州能買山種桑樹,開始養蠶,而且之前已經帶動一些人熱火朝天學習繡花。
相信很快這裏會織出絲綢,很快能賣出去。
正好她要回京,準備做點生意,但是不知道要做什麽生意,怕京城這個生意盤子進不去。
若是搭上崔知意,依照崔知意這些年在京城做生意的人脈,借著崔知意的名頭做生意,賣出崔知意生產的絲綢和繡品,那麽她就不需要摸索,也不怕被人坑。
說不定到時候那位穆家公子知道鋪子的東家是崔知意,哪怕由周家當掌櫃的鋪子也會給麵子,給他們生意或是提點。
無論如何,如今他們周家能搭上的人脈就是崔知意,如果不能讓崔知意成為她的家人,那就讓人家成為合夥人。
反正一個是家庭合作,一個生意合作,不管怎麽想周家都不會虧,說不定回京之後還會得到意外的好處。
她丈夫和兒子都是這樣想,還把他們這些年存下的銀錢都拿出來,就為了跟崔知意搭上關係。
她相信丈夫和兒子的眼光,也相信崔瑾和楚晏。
崔知意可是崔瑾和楚晏護著的人,有他們在身後保駕護航,根本就不用擔心。
雲州基本上已經成了崔瑾和楚晏的地盤,要山有山,要地有地,要人有人,就連送出去都有他們護送。
可以說有了他們的支持,崔知意絕對不會虧。
“崔姑娘可是嫌這些銀兩少?若是嫌少,你說說需要多少,我們周家能湊一定湊。”
眼看周母麵帶急色,崔知意看著一遝銀票,一時間不知道該不該收。
銀票是好東西,合作也是好的。
雖說周家唯利是圖,可她確實需要有人在京城開鋪子。
若是周家在京城開鋪子,銷出的東西是雲州這邊的織出的絲綢,也算是一條銷路。
但是周家目的性太強,保不定以後會生出別的心思,她就算需要銷路,也不能這樣輕易答應。
崔知意想了一會兒拿起銀票走到周母麵前。
“周夫人,您也看到我這剛剛起頭,離織出成品還遠著呢,這些銀票您先收著,若是真想合作,咱們先各自想想自身訴求,等想好了咱們再約時間商談。”
“商量出一個章程後寫下契書,最後你邀請一位見證人,我也邀請一位見證人,在兩位見證人的見證下簽訂合作契書,屆時哪些責任由誰擔都要寫清楚,這才是合作嘛。”
崔知意說著把銀票塞回周母手裏,補充了一句。
“夫人,我多一句,您別嫌我多嘴,眼下你們要回京,回京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京城的宅子很貴,鋪子也不便宜,你們是一家子進京,到時候多少錢都是不夠花的,加上周公子該娶妻,周姑娘也到了嫁人的年紀,聘禮和嫁妝都是要準備的。”
“依我看,做生意急不得,兒女親事更重要,若是聘禮少了,或是嫁妝少了,兒女親事都不好過,況且做生意短時間內可收不回本,虧本也是常有的事兒,若是生意虧了,兒女親事又在關鍵時候,因為銀錢不夠而耽誤了兒女親事,得不償失,孰輕孰重,夫人可要好好想想。”
“就像這一次,若不是崔姑娘一定要我大老遠給你送月餅,我們幾個根本就不會這麽麻煩,不會親自做月餅,更不會大老遠送過來,甚至根本就不會把中秋節當回事兒,沒想過團圓,畢竟這些年都是這樣過的。”
“我跟了你很多年了,沒崔姑娘的時候咱們什麽都顧不上,腦子裏隻有幹活辦事,平時一起吃個飯都少,可有了崔姑娘就不一樣,感覺像是有一個家,會有人問吃了沒,問累不累,過節也會有人惦記,會有人大老遠送月餅過來。”
“我不知道老大你到底想要娶一個什麽樣的姑娘,就是覺得崔姑娘挺好,對小公子好,對咱們這些當手下的好,對你也好,最重要的是老大你看起來並不抗拒她出現在生活裏。”
“這些年也就她一個姑娘能做到這些,你若是跟她結了親,大家都願意看到,尤其是小公子,他現在別提有多開心,這若是換成別的姑娘,可做不到對他這麽好。”
十五的月亮圓圓滿滿掛在天上,本該睡覺的楚晏站在窗邊看著月色,久久未動。
吳老三說了很多話,說崔知意對他不一樣,說周家還在惦記她,說她對別人能躲多遠就多遠,拒絕的話更是從不委婉。
隻有對他是不一樣,那麽注重男女之防的她輕易接受跟他住在一起,接受他的好意,很多事情不避著他。
吳老三還問他為什麽不一開始就住安置院,卻要跟崔家兄妹住在一起。
為什麽跟崔家兄妹住在一起?
安置院有住的地方,他一來就可以住在安置院,還能把孩子帶過去,會有專門的人照顧。
他卻選擇跟崔家兄妹住一起,跟一位姑娘家住在一個宅子。
就像吳老三說的,他向來恪守禮儀,卻做出禮儀之外的事情,究其緣由終歸是她與旁人不同。
都待彼此不同,便不要顧慮太多。
吳老三都知道的道理,他卻沒做到。
楚晏抬頭望著天,眼前迷霧散盡,天上的雲也散開,一輪圓滿的明月高高懸掛,一片遮擋的雲都沒有。
——
吳老三回去了,日子繼續過著。
中秋之後崔知意變得很忙,經過幾個月的生長桑葉長勢喜人,從養蠶大省買來的蠶種已經孵化出許多蠶卵。
養蠶方麵的能人也請來了,開始養蠶。
雲州當地是有上了年紀的人會栽桑養蠶,繅絲織綢,隻不過從養蠶、結繭、抽絲、紡織,最後變成一塊價格極高的絲綢,中間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精力。
絲綢昂貴,一般人穿不起,想賣出去也沒什麽人買,慢慢的就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還不如棉麻來得方便耐穿。
金貴物在這裏沒什麽銷路,又沒有商人來這邊,本地人根本不會花大價錢買這些華而不實的絲綢。
這一次崔知意想在這裏栽桑養蠶,一開始不被看好,尤其是老一輩的人。
就連她吸引年輕姑娘喜歡綾羅綢緞來打入當地進行栽桑養蠶,學刺繡,也有人以過來人的身份勸她不要做這種賠本買賣。
她聽過各種聲音,知道這裏百姓擔憂的是什麽,也知道想要把這裏的東西運出去賣有多不劃算。
絲綢是富貴人家才會用的好東西,想要賣出去自然要運到繁華的城鎮。
雲州距離那些繁華城鎮很遠,想要運出去光是路費就需要投入很多。
成本增加,這裏的繅絲織綢手藝又不夠成熟,可以說沒有太顯眼的優點,占據不了其他地方產出的絲綢市場。
這些問題她都知道,但是這裏想要發展,光靠屯田搞農業根本不可能,必須發展商業。
她兄長和楚晏也是這樣說,在這方麵很支持她,說是她負責好好幹,以後隻要織出絲綢,運輸的事情他們能解決。
有了他們兜底,她根本就不需要擔心運不出去,至於銷路,隻要質量好,就不怕銷不出去。
這裏的百姓說賣不出去,那是因為沒找對地方。
如今絲綢價格可以說居高不下,因為經過之前的戰亂,如今休戰幾年,各國之間開始互市,絲綢已經成了外銷的好東西。
就像是西兀的青金石和玉石,北蠻的寶馬,都是出了名的好賣,別人搶著要的好東西。
桑樹已經抽了不少葉子,到了養蠶這一步,崔知意又要為下一步做準備。
養蠶之後是繅絲,這是一個巨大的工作,織綢也一樣。
眼看崔知意一直在忙著這些事兒,周家母女在周延的提醒下又一次找到崔知意。
崔知意還沒忙完就聽到別人說周家母女過來了,對方說是有重要的事情找她,隻好見見。
“崔姑娘,這是我們周家能拿出的家底。”
崔知意看看放在桌上的銀票,再看看態度極好的周母,覺得莫名其妙。
“周夫人是什麽意思?你的家底不好好收著拿到這兒來做什麽?”
不會是還沒死心把這些當成聘禮吧?還是說用這些銀票讓她提供在京城能結交的人脈。
銀票太多,單單提供結交名單不可能花這麽銀票,說不定是要她配合一下,寫信給京城的人脈,讓他們在周家回去之後幫扶周家。
若真是這樣,那周家這算盤打得是真低級。
“崔姑娘,我看你最近又是種桑樹又是養蠶,還開始召集一些會繅絲織綢的人,我知道你準備做生意,想弄出絲綢賣出去,做這門生意需要投入極大的銀錢,正好我們快要回京了,想做點小生意,你看這樣好不好,你這門生意帶我一個。”
她兒子都打聽清楚了,前些年穆家生意都是崔知意在管,莊子也是她在管,賺了不少銀錢,生意也做得不錯。
如今來到雲州能買山種桑樹,開始養蠶,而且之前已經帶動一些人熱火朝天學習繡花。
相信很快這裏會織出絲綢,很快能賣出去。
正好她要回京,準備做點生意,但是不知道要做什麽生意,怕京城這個生意盤子進不去。
若是搭上崔知意,依照崔知意這些年在京城做生意的人脈,借著崔知意的名頭做生意,賣出崔知意生產的絲綢和繡品,那麽她就不需要摸索,也不怕被人坑。
說不定到時候那位穆家公子知道鋪子的東家是崔知意,哪怕由周家當掌櫃的鋪子也會給麵子,給他們生意或是提點。
無論如何,如今他們周家能搭上的人脈就是崔知意,如果不能讓崔知意成為她的家人,那就讓人家成為合夥人。
反正一個是家庭合作,一個生意合作,不管怎麽想周家都不會虧,說不定回京之後還會得到意外的好處。
她丈夫和兒子都是這樣想,還把他們這些年存下的銀錢都拿出來,就為了跟崔知意搭上關係。
她相信丈夫和兒子的眼光,也相信崔瑾和楚晏。
崔知意可是崔瑾和楚晏護著的人,有他們在身後保駕護航,根本就不用擔心。
雲州基本上已經成了崔瑾和楚晏的地盤,要山有山,要地有地,要人有人,就連送出去都有他們護送。
可以說有了他們的支持,崔知意絕對不會虧。
“崔姑娘可是嫌這些銀兩少?若是嫌少,你說說需要多少,我們周家能湊一定湊。”
眼看周母麵帶急色,崔知意看著一遝銀票,一時間不知道該不該收。
銀票是好東西,合作也是好的。
雖說周家唯利是圖,可她確實需要有人在京城開鋪子。
若是周家在京城開鋪子,銷出的東西是雲州這邊的織出的絲綢,也算是一條銷路。
但是周家目的性太強,保不定以後會生出別的心思,她就算需要銷路,也不能這樣輕易答應。
崔知意想了一會兒拿起銀票走到周母麵前。
“周夫人,您也看到我這剛剛起頭,離織出成品還遠著呢,這些銀票您先收著,若是真想合作,咱們先各自想想自身訴求,等想好了咱們再約時間商談。”
“商量出一個章程後寫下契書,最後你邀請一位見證人,我也邀請一位見證人,在兩位見證人的見證下簽訂合作契書,屆時哪些責任由誰擔都要寫清楚,這才是合作嘛。”
崔知意說著把銀票塞回周母手裏,補充了一句。
“夫人,我多一句,您別嫌我多嘴,眼下你們要回京,回京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京城的宅子很貴,鋪子也不便宜,你們是一家子進京,到時候多少錢都是不夠花的,加上周公子該娶妻,周姑娘也到了嫁人的年紀,聘禮和嫁妝都是要準備的。”
“依我看,做生意急不得,兒女親事更重要,若是聘禮少了,或是嫁妝少了,兒女親事都不好過,況且做生意短時間內可收不回本,虧本也是常有的事兒,若是生意虧了,兒女親事又在關鍵時候,因為銀錢不夠而耽誤了兒女親事,得不償失,孰輕孰重,夫人可要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