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說,20%的人手裏掌握著80%的財富,另外80%的人卻隻擁有20%的財富,這是一種財富的不均衡現象,更是一種社會規律。
例如:20%的強勢品牌占有80%的市場,一個企業80%的利潤來自它20%的項目等等。既然是一種普遍規律,那麽也可以用來解釋體製內的一些現象。
一、20%的核心部門
在鄉鎮和街道層麵,內設科室細分有十來個,但是關鍵的科室隻有辦公室、黨建辦和民政辦等,其他科室當然也重要,但是隻管局部不管全麵,幹部成長慢,從鄉鎮和街道提拔上去的,一般都有這三個核心科室的工作經曆。
在縣市級以上層麵,單位和部門更多,七八十家甚至一百多家,每個部門都有相應的職責,都很重要,但是真正核心的部門其實也就那麽幾個,例如兩辦(委辦和政府辦)、組織部、紀委、政研室、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發改委等等,這些部門離領導近,學習的機會多,而且內部的年輕人比較多,相互競爭促進,內生動力強。這些部門更容易掌握政府運轉規律和核心工作,相對來說見多識廣,因此一般主政一方的領導都有這些部門的工作經曆。
二、20%的能當領導
體製內,大多數人都是螺絲釘角色,跟傳統意義上的“當官”沒有太大的關係。不管哪個單位,能夠成長為中層領導班子的就那麽20%的人,這些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地方“官員”。科級單位工作的很多人一輩子可能都在為一個“副科級”領導職務奮鬥,處級單位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為一個“副處級”職務而拚搏努力。
三、20%的拚死拚活
體製內忙閑不均是常態,也是痼疾。忙的人可能一個月能有那麽一兩次按點下班就算慶幸,閑的人可能一個月有那麽幾天加班就算忙。有人說,體製內20%的人幹80%的工作,剩下80%的人幹20%的工作,雖然誇張了些,但是體製內真正拚的人,真正全力以赴的人,可能真的不到一半,其他人,能夠將本職工作做好,保證工作不掉鏈子,已經是不錯了。
如果從悲觀的層麵看,二八定律給人的感覺是無可奈何。但是聰明的人總能夠從絕望中看到希望。
例如你是領導,那麽你將會充分運用二八定律來管理你的下屬,牢牢將關鍵少數抓在手上,隻要有那麽20%的人肯幹事、幹勁足,那麽你的團隊就可以運轉得很好。
如果要想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那麽80%的時間就應該聚焦重點關鍵,用來攻堅,20%的時間用來處理一般性事項,工作一定會取得突破。
這個社會,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可言。看清這種現狀才會更加理智,接受這種現狀才會表現從容,駕馭這種現狀才能更好成長。
例如:20%的強勢品牌占有80%的市場,一個企業80%的利潤來自它20%的項目等等。既然是一種普遍規律,那麽也可以用來解釋體製內的一些現象。
一、20%的核心部門
在鄉鎮和街道層麵,內設科室細分有十來個,但是關鍵的科室隻有辦公室、黨建辦和民政辦等,其他科室當然也重要,但是隻管局部不管全麵,幹部成長慢,從鄉鎮和街道提拔上去的,一般都有這三個核心科室的工作經曆。
在縣市級以上層麵,單位和部門更多,七八十家甚至一百多家,每個部門都有相應的職責,都很重要,但是真正核心的部門其實也就那麽幾個,例如兩辦(委辦和政府辦)、組織部、紀委、政研室、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發改委等等,這些部門離領導近,學習的機會多,而且內部的年輕人比較多,相互競爭促進,內生動力強。這些部門更容易掌握政府運轉規律和核心工作,相對來說見多識廣,因此一般主政一方的領導都有這些部門的工作經曆。
二、20%的能當領導
體製內,大多數人都是螺絲釘角色,跟傳統意義上的“當官”沒有太大的關係。不管哪個單位,能夠成長為中層領導班子的就那麽20%的人,這些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地方“官員”。科級單位工作的很多人一輩子可能都在為一個“副科級”領導職務奮鬥,處級單位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為一個“副處級”職務而拚搏努力。
三、20%的拚死拚活
體製內忙閑不均是常態,也是痼疾。忙的人可能一個月能有那麽一兩次按點下班就算慶幸,閑的人可能一個月有那麽幾天加班就算忙。有人說,體製內20%的人幹80%的工作,剩下80%的人幹20%的工作,雖然誇張了些,但是體製內真正拚的人,真正全力以赴的人,可能真的不到一半,其他人,能夠將本職工作做好,保證工作不掉鏈子,已經是不錯了。
如果從悲觀的層麵看,二八定律給人的感覺是無可奈何。但是聰明的人總能夠從絕望中看到希望。
例如你是領導,那麽你將會充分運用二八定律來管理你的下屬,牢牢將關鍵少數抓在手上,隻要有那麽20%的人肯幹事、幹勁足,那麽你的團隊就可以運轉得很好。
如果要想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那麽80%的時間就應該聚焦重點關鍵,用來攻堅,20%的時間用來處理一般性事項,工作一定會取得突破。
這個社會,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可言。看清這種現狀才會更加理智,接受這種現狀才會表現從容,駕馭這種現狀才能更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