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寫奏章給李隆基說:
“太子少保劉幽求、詹事鍾紹京,覺得自己立了大功,都隻當了個小官。
他倆對皇帝心懷怨恨,牢騷滿滿。”
李隆基說:
“讓禦史台派人抓他倆審問。”
在唐朝對皇帝心懷不滿也是犯罪。可是一審問,兩人都不肯認錯領罪,將要入獄關押。
姚崇給李隆基上奏書說:
“劉幽求、鍾紹京,鏟除韋氏奸黨,都立了大功。
如今他倆隻當了沒有實權的閑官,心裏不滿意,難免有怨言。
如果把他們下獄關押,恐怕驚動朝野,人心不服。”
李隆基說:
“不用再追審了。”
貶劉幽求為睦州刺史。
貶鍾紹京為果州刺史。
侍郎王琚,也被貶往澤州,他是先天之變幫李隆基謀劃除去太平公主的功臣。
李隆基很有些薄情寡義,不善待為他立過大功的人。
時過境遷,這些人在他眼裏沒用了,他看見他們心裏添堵,就把他們貶得遠遠的。
禦史中丞薑晦,監察禦史郭震,他們這些人好像我們今天的監察部官員,專門監察懲治領導幹部失職瀆職、貪汙腐敗的。
他倆就跟李隆基說:
“韋安石、韋嗣立、趙彥昭、李嶠四個人,他們光拿工資不給國家幹事。
他們四個都是隻會阿諛奉承,諂媚討好皇上,當老好人的圓滑太平官。
朝廷給他們發著錢,養著他們有什麽用?”
李隆基想了想,他們四個人還真是這樣。那就別讓他們占著位置瞎胡混了,下詔把他們貶往各州任職去了。
又查出廣州都督周利貞曾和他表弟崔湜狼狽為奸,殘忍殺害神龍政變桓彥範、敬暉、袁恕己三個功臣,還殘酷剝削廣州的老百姓。
李隆基判他殘害大臣罪,賜死了他。這正義也來得夠遲,他已在廣州當土皇帝,作威作福多年。
劉幽求是李隆基重用他,他就心情舒暢,不重用他,他就心裏犯憋屈。
他當太子少保本來就心裏委屈不滿,發牢騷被人舉報差點坐牢,被貶成睦州刺史心裏更憋屈。
到任睦州沒幾天,劉幽求就生悶氣憋屈死了。人一生悶氣就會憋出大病。
其它被貶官的人心情也好不到哪兒去,都先後死在外地。
溫王李重茂當過幾天皇帝,出居房州,也沒過多久,開元二年就病死了。
李隆基重用姚崇治國。趕走全國寺廟中的濫竽充數的和尚尼姑三萬多人,釋放宮女一千多人。
開元二年(714年)七月初十,李隆基頒布詔令:
皇宮使用金器銀器,由有關部門負責收集熔化成金汁、銀汁,再鑄成金錠銀錠,以供財政支出。
凡屬皇宮珠寶玉器,錦繡織物,均在太極殿前銷毀,反奢靡之風,從皇帝本人做起。
又規定皇宮嬪妃不準穿錦繡華服。下令關閉長安、洛陽的織錦作坊。不再織造奢華織品,自然沒人穿了。
李隆基又下令毀去建在洛陽的武則天政績形象工程“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柱”。
這根當時世界上最高大的柱子是四方胡夷如波斯、東夷、高麗等幾十個國家湊錢修建的。
銷毀天樞柱雖然得到大量的銅和鐵,但是得罪了四方胡夷,他們想:那是天樞柱我們湊錢捐造的,改周複唐你們就把它銷毀?引發了斷交潮。
宋王李成器,請求獻出興慶坊各王住宅作為朝廷離宮。
興慶坊就是長安隆慶湖邊的五王子宅隆慶坊。自從李隆基為太子,避諱隆字,改名“興慶坊”。
李隆基命人製作超級寬大被子,做了超長枕頭。
他有時間把兄弟們喊到一起,吃了晚飯躺在一個特寬床上聊天和睡覺。
即位後,李隆基和宋王李成器、岐王李隆範等相見,隻行家人禮。
至此宋王入請,改舊宅為興慶宮,李隆基仍為他的兄弟們圍著興慶宮另建造了住宅。
李隆基有時間就和兄弟們在樓上聚會,坐在一起吃喝交談,和稱帝前沒有兩樣。
這時有黑白斑紋的小鳥一千多隻,被叫做民間“兄弟和睦義氣鳥”,飛落在皇宮麟德殿,過了十天才飛走。
長史魏光來對李隆基說:
“陛下您友善兄弟、才有這樣的吉祥征兆。”
李隆基友善兄弟,兄弟們也都維護他。沒有一個給他拆台的,更沒有懷有二心,同他爭奪皇位的。
唐朝廷為了籠絡控製突厥,派使者去友好訪問。
默啜可汗派兒子楊我支來長安請求和親通婚。他兒子名字好奇怪,可能是突厥語的漢語音譯。
李隆基允許把蜀王李愔女兒南河公主,嫁往突厥,需要到婚期才能嫁過去。
默啜可汗多次請求約定婚期,很久沒有得到批準。
突厥人脾氣暴躁,喜怒無常,開元二年春,默啜派另一個兒子名叫同俄特勒、及妹夫火拔頡利發百失畢,領兵攻打北庭都護府。
都護郭虔瓘命唐軍才在城外埋伏,等同我特勒前來,伏兵突然殺出,立刻把同俄特勒刺死城下。
火拔頡利發失畢大驚,立即拚命回逃,又被郭虔瓘領唐軍追殺一路,突厥兵死了一大半。
和默啜可汗的兒子同俄特勒一起來的,現在同俄特勒死了,怎麽向可汗交代?火撥頡利很害怕,不敢回去見默啜,逃到哪兒去安身?去投奔唐朝吧。主意拿定,就領著老婆孩子投奔了大唐。
並州長史薛訥(薛仁貴的兒子),聽說突厥敗退,打算乘勢討伐奚契丹,奚契丹前不久剛殺了唐軍兩萬人,這回得報仇雪恥了。
這時是農曆七月時節,天氣還很炎熱。
姚崇對李隆基說:
“炎熱季節出兵打仗,害處多利處少。不能選這時候出戰。”
薛訥上書給李隆基說:
“盛夏下了幾場透地大雨,草原上草木蔥蘢茂盛,契丹人的牛羊忙著生育羊羔牛犢呢,我軍可以繳獲宰殺可以他們的肥牛肥羊當軍糧。
這正是用兵的好機會,順利的話,一舉殲滅契丹胡虜。”
李隆基覺得前不久冷陘一戰,唐軍吃了大虧,被契丹殺死兩萬多人,特別憎恨奚契丹。
他覺得薛納說得對,授命薛納與左監門衛將軍杜賓客,定州刺史崔宣道,共領兵六萬,出擊奚契丹。
薛訥親領兩萬唐軍,主要是步兵。
步兵披著沉重鎧甲,行進緩慢。從幽州出兵,途經密雲,杜賓客向薛訥建議:
“我軍鎧甲厚重,又攜帶糧草眾多,天氣炎熱,行軍緩慢,容易遭到伏擊。
建議在密雲紮營,養精蓄銳,秋風涼了再出兵。”
薛訥急著殺敵立功,說:
“天氣炎熱,敵人也疲勞啊。”
拒絕了杜賓客的建議。
唐軍繼續行進,一路上隻是偶遇奚契丹小股騎兵,唐軍順利將其擊潰。
薛訥想:奚契丹不頂打,一觸即潰。
薛訥領大隊唐軍步兵到達灤河穀。(位於今天的河北承德)。
杜賓客再次勸阻薛訥:
“這個山穀兩側地勢險要,契丹可以埋伏伏兵,建議屯兵山穀外麵,先偵察有無埋伏,不可貿然進前山穀。”
薛訥還是不聽,他想通過山穀,尋找奚契丹主力決戰。
唐軍進入山穀,奚契丹兩萬精兵埋伏在灤水穀兩側山上。
一聲號炮響,伏兵一起呐喊著殺出來。山穀口兩側山坡滾下石塊,堵住了山穀口。遠處的前路也被從山坡上滾下的石塊堵住。
四麵被圍,兩萬唐軍一下子陷入絕境。契丹兵一起射箭,頓時萬箭齊發,在山穀上空形成密集箭雨。
唐軍兵士被紛紛射殺,陣腳大亂。唐軍將士唯一的心思就是突圍逃生。
一頓廝殺下來,唐軍十個人中死了八九個,滿山亂跑成功逃脫的兵士沒有多少。
崔宣道領兵在薛訥後麵,得知薛訥領的唐軍被圍困,故意停下來不往前走了,不敢前去解圍援救。
薛訥身上有多處受傷,隻領著幾十名騎兵將士逃了出來。
向李隆基報告失敗情況,薛訥把戰敗原因不說自己冒進,都歸罪於崔宣道及唐軍中胡族將領李思敬等八位將領救援不力。
李隆基下詔令把崔宣道等八人斬首示眾。
不久吐蕃入侵,李隆基重新起用薛訥為羽林將軍,兼隴右防禦使。
命他與和太仆少卿王唆,領兵共同打擊吐蕃軍隊。
吐蕃自從讚婆歸降唐朝,讚普(吐蕃國王叫讚普)器弩悉弄,暗暗對大唐懷有畏懼,不敢讓軍隊深入唐境,還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和。
唐朝廷發生多次內亂,勉強議和。
沒多久,吐蕃南部發生叛亂,器弩悉弄親自領兵前往討伐,他自己病死在軍帳中。
一時吐蕃國內無主,各個蕃王爭位,多虧吐蕃朝上廷幾位大臣,領兵削平亂事。
幾個大臣擁立器弩悉弄七歲的兒子棄隸縮讚為新國王。
吐蕃國派使者至唐朝廷報喪,乞求簽和平條約。
後來吐蕃又派大臣悉熏熱向唐朝進貢黃金,順便求婚。
中宗李顯命將雍王李守禮的女兒金城公主,許配吐蕃讚普(國王),待讚普棄隸縮讚成年,方準迎娶。
轉眼到了睿字李旦景雲元年,吐蕃派人來迎娶公主。
李旦命左驍衛大將軍楊矩,持符節送行。
金城公主到了吐蕃,讚普特意命人修築宮殿,讚普和金城公主同住新殿。
吐蕃國王用黃金賄賂楊矩,請求把唐朝河西九曲之地送給吐蕃,說是給金城公主當湯沐邑。(收取賦稅的食邑)
楊矩代為申請,李旦昏了頭,竟然不把割讓國土當回事。送上皇室的女兒,還搭上一塊國土。
河西九曲正好卡在關中盆地以西、渭河穀地和河西走廊結合處,吐蕃占有了這裏,既能和唐朝爭奪西域,又能威脅長安。
這裏土地 肥沃,水甜草茂,最適宜放牧馬牛羊,繁育牲畜。
吐蕃得了這裏,以此為跳板,開始窺探唐朝邊境。
開元二年八月,吐蕃宰相坌達延領吐蕃兵十萬,進犯臨洮,進攻蘭州、渭州。
楊矩正留任鄯州都督,聽說吐蕃借占有的河西九曲之帝地入侵,他又後悔又害怕朝廷查究問罪,慨歎說:
“割大腿上的肉喂狼,惹得狼撲來吃整個人了!當初我收他們那一箱子黃金幹啥呀!”
第二天早晨,鄯州官署的仆役打掃院子,發現廊亭木梁上蕩悠著繩子懸掛著一個人已經氣絕,原來是都督楊矩又後悔又自責,懸梁自盡了。
“太子少保劉幽求、詹事鍾紹京,覺得自己立了大功,都隻當了個小官。
他倆對皇帝心懷怨恨,牢騷滿滿。”
李隆基說:
“讓禦史台派人抓他倆審問。”
在唐朝對皇帝心懷不滿也是犯罪。可是一審問,兩人都不肯認錯領罪,將要入獄關押。
姚崇給李隆基上奏書說:
“劉幽求、鍾紹京,鏟除韋氏奸黨,都立了大功。
如今他倆隻當了沒有實權的閑官,心裏不滿意,難免有怨言。
如果把他們下獄關押,恐怕驚動朝野,人心不服。”
李隆基說:
“不用再追審了。”
貶劉幽求為睦州刺史。
貶鍾紹京為果州刺史。
侍郎王琚,也被貶往澤州,他是先天之變幫李隆基謀劃除去太平公主的功臣。
李隆基很有些薄情寡義,不善待為他立過大功的人。
時過境遷,這些人在他眼裏沒用了,他看見他們心裏添堵,就把他們貶得遠遠的。
禦史中丞薑晦,監察禦史郭震,他們這些人好像我們今天的監察部官員,專門監察懲治領導幹部失職瀆職、貪汙腐敗的。
他倆就跟李隆基說:
“韋安石、韋嗣立、趙彥昭、李嶠四個人,他們光拿工資不給國家幹事。
他們四個都是隻會阿諛奉承,諂媚討好皇上,當老好人的圓滑太平官。
朝廷給他們發著錢,養著他們有什麽用?”
李隆基想了想,他們四個人還真是這樣。那就別讓他們占著位置瞎胡混了,下詔把他們貶往各州任職去了。
又查出廣州都督周利貞曾和他表弟崔湜狼狽為奸,殘忍殺害神龍政變桓彥範、敬暉、袁恕己三個功臣,還殘酷剝削廣州的老百姓。
李隆基判他殘害大臣罪,賜死了他。這正義也來得夠遲,他已在廣州當土皇帝,作威作福多年。
劉幽求是李隆基重用他,他就心情舒暢,不重用他,他就心裏犯憋屈。
他當太子少保本來就心裏委屈不滿,發牢騷被人舉報差點坐牢,被貶成睦州刺史心裏更憋屈。
到任睦州沒幾天,劉幽求就生悶氣憋屈死了。人一生悶氣就會憋出大病。
其它被貶官的人心情也好不到哪兒去,都先後死在外地。
溫王李重茂當過幾天皇帝,出居房州,也沒過多久,開元二年就病死了。
李隆基重用姚崇治國。趕走全國寺廟中的濫竽充數的和尚尼姑三萬多人,釋放宮女一千多人。
開元二年(714年)七月初十,李隆基頒布詔令:
皇宮使用金器銀器,由有關部門負責收集熔化成金汁、銀汁,再鑄成金錠銀錠,以供財政支出。
凡屬皇宮珠寶玉器,錦繡織物,均在太極殿前銷毀,反奢靡之風,從皇帝本人做起。
又規定皇宮嬪妃不準穿錦繡華服。下令關閉長安、洛陽的織錦作坊。不再織造奢華織品,自然沒人穿了。
李隆基又下令毀去建在洛陽的武則天政績形象工程“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柱”。
這根當時世界上最高大的柱子是四方胡夷如波斯、東夷、高麗等幾十個國家湊錢修建的。
銷毀天樞柱雖然得到大量的銅和鐵,但是得罪了四方胡夷,他們想:那是天樞柱我們湊錢捐造的,改周複唐你們就把它銷毀?引發了斷交潮。
宋王李成器,請求獻出興慶坊各王住宅作為朝廷離宮。
興慶坊就是長安隆慶湖邊的五王子宅隆慶坊。自從李隆基為太子,避諱隆字,改名“興慶坊”。
李隆基命人製作超級寬大被子,做了超長枕頭。
他有時間把兄弟們喊到一起,吃了晚飯躺在一個特寬床上聊天和睡覺。
即位後,李隆基和宋王李成器、岐王李隆範等相見,隻行家人禮。
至此宋王入請,改舊宅為興慶宮,李隆基仍為他的兄弟們圍著興慶宮另建造了住宅。
李隆基有時間就和兄弟們在樓上聚會,坐在一起吃喝交談,和稱帝前沒有兩樣。
這時有黑白斑紋的小鳥一千多隻,被叫做民間“兄弟和睦義氣鳥”,飛落在皇宮麟德殿,過了十天才飛走。
長史魏光來對李隆基說:
“陛下您友善兄弟、才有這樣的吉祥征兆。”
李隆基友善兄弟,兄弟們也都維護他。沒有一個給他拆台的,更沒有懷有二心,同他爭奪皇位的。
唐朝廷為了籠絡控製突厥,派使者去友好訪問。
默啜可汗派兒子楊我支來長安請求和親通婚。他兒子名字好奇怪,可能是突厥語的漢語音譯。
李隆基允許把蜀王李愔女兒南河公主,嫁往突厥,需要到婚期才能嫁過去。
默啜可汗多次請求約定婚期,很久沒有得到批準。
突厥人脾氣暴躁,喜怒無常,開元二年春,默啜派另一個兒子名叫同俄特勒、及妹夫火拔頡利發百失畢,領兵攻打北庭都護府。
都護郭虔瓘命唐軍才在城外埋伏,等同我特勒前來,伏兵突然殺出,立刻把同俄特勒刺死城下。
火拔頡利發失畢大驚,立即拚命回逃,又被郭虔瓘領唐軍追殺一路,突厥兵死了一大半。
和默啜可汗的兒子同俄特勒一起來的,現在同俄特勒死了,怎麽向可汗交代?火撥頡利很害怕,不敢回去見默啜,逃到哪兒去安身?去投奔唐朝吧。主意拿定,就領著老婆孩子投奔了大唐。
並州長史薛訥(薛仁貴的兒子),聽說突厥敗退,打算乘勢討伐奚契丹,奚契丹前不久剛殺了唐軍兩萬人,這回得報仇雪恥了。
這時是農曆七月時節,天氣還很炎熱。
姚崇對李隆基說:
“炎熱季節出兵打仗,害處多利處少。不能選這時候出戰。”
薛訥上書給李隆基說:
“盛夏下了幾場透地大雨,草原上草木蔥蘢茂盛,契丹人的牛羊忙著生育羊羔牛犢呢,我軍可以繳獲宰殺可以他們的肥牛肥羊當軍糧。
這正是用兵的好機會,順利的話,一舉殲滅契丹胡虜。”
李隆基覺得前不久冷陘一戰,唐軍吃了大虧,被契丹殺死兩萬多人,特別憎恨奚契丹。
他覺得薛納說得對,授命薛納與左監門衛將軍杜賓客,定州刺史崔宣道,共領兵六萬,出擊奚契丹。
薛訥親領兩萬唐軍,主要是步兵。
步兵披著沉重鎧甲,行進緩慢。從幽州出兵,途經密雲,杜賓客向薛訥建議:
“我軍鎧甲厚重,又攜帶糧草眾多,天氣炎熱,行軍緩慢,容易遭到伏擊。
建議在密雲紮營,養精蓄銳,秋風涼了再出兵。”
薛訥急著殺敵立功,說:
“天氣炎熱,敵人也疲勞啊。”
拒絕了杜賓客的建議。
唐軍繼續行進,一路上隻是偶遇奚契丹小股騎兵,唐軍順利將其擊潰。
薛訥想:奚契丹不頂打,一觸即潰。
薛訥領大隊唐軍步兵到達灤河穀。(位於今天的河北承德)。
杜賓客再次勸阻薛訥:
“這個山穀兩側地勢險要,契丹可以埋伏伏兵,建議屯兵山穀外麵,先偵察有無埋伏,不可貿然進前山穀。”
薛訥還是不聽,他想通過山穀,尋找奚契丹主力決戰。
唐軍進入山穀,奚契丹兩萬精兵埋伏在灤水穀兩側山上。
一聲號炮響,伏兵一起呐喊著殺出來。山穀口兩側山坡滾下石塊,堵住了山穀口。遠處的前路也被從山坡上滾下的石塊堵住。
四麵被圍,兩萬唐軍一下子陷入絕境。契丹兵一起射箭,頓時萬箭齊發,在山穀上空形成密集箭雨。
唐軍兵士被紛紛射殺,陣腳大亂。唐軍將士唯一的心思就是突圍逃生。
一頓廝殺下來,唐軍十個人中死了八九個,滿山亂跑成功逃脫的兵士沒有多少。
崔宣道領兵在薛訥後麵,得知薛訥領的唐軍被圍困,故意停下來不往前走了,不敢前去解圍援救。
薛訥身上有多處受傷,隻領著幾十名騎兵將士逃了出來。
向李隆基報告失敗情況,薛訥把戰敗原因不說自己冒進,都歸罪於崔宣道及唐軍中胡族將領李思敬等八位將領救援不力。
李隆基下詔令把崔宣道等八人斬首示眾。
不久吐蕃入侵,李隆基重新起用薛訥為羽林將軍,兼隴右防禦使。
命他與和太仆少卿王唆,領兵共同打擊吐蕃軍隊。
吐蕃自從讚婆歸降唐朝,讚普(吐蕃國王叫讚普)器弩悉弄,暗暗對大唐懷有畏懼,不敢讓軍隊深入唐境,還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和。
唐朝廷發生多次內亂,勉強議和。
沒多久,吐蕃南部發生叛亂,器弩悉弄親自領兵前往討伐,他自己病死在軍帳中。
一時吐蕃國內無主,各個蕃王爭位,多虧吐蕃朝上廷幾位大臣,領兵削平亂事。
幾個大臣擁立器弩悉弄七歲的兒子棄隸縮讚為新國王。
吐蕃國派使者至唐朝廷報喪,乞求簽和平條約。
後來吐蕃又派大臣悉熏熱向唐朝進貢黃金,順便求婚。
中宗李顯命將雍王李守禮的女兒金城公主,許配吐蕃讚普(國王),待讚普棄隸縮讚成年,方準迎娶。
轉眼到了睿字李旦景雲元年,吐蕃派人來迎娶公主。
李旦命左驍衛大將軍楊矩,持符節送行。
金城公主到了吐蕃,讚普特意命人修築宮殿,讚普和金城公主同住新殿。
吐蕃國王用黃金賄賂楊矩,請求把唐朝河西九曲之地送給吐蕃,說是給金城公主當湯沐邑。(收取賦稅的食邑)
楊矩代為申請,李旦昏了頭,竟然不把割讓國土當回事。送上皇室的女兒,還搭上一塊國土。
河西九曲正好卡在關中盆地以西、渭河穀地和河西走廊結合處,吐蕃占有了這裏,既能和唐朝爭奪西域,又能威脅長安。
這裏土地 肥沃,水甜草茂,最適宜放牧馬牛羊,繁育牲畜。
吐蕃得了這裏,以此為跳板,開始窺探唐朝邊境。
開元二年八月,吐蕃宰相坌達延領吐蕃兵十萬,進犯臨洮,進攻蘭州、渭州。
楊矩正留任鄯州都督,聽說吐蕃借占有的河西九曲之帝地入侵,他又後悔又害怕朝廷查究問罪,慨歎說:
“割大腿上的肉喂狼,惹得狼撲來吃整個人了!當初我收他們那一箱子黃金幹啥呀!”
第二天早晨,鄯州官署的仆役打掃院子,發現廊亭木梁上蕩悠著繩子懸掛著一個人已經氣絕,原來是都督楊矩又後悔又自責,懸梁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