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獵完畢,李隆基返回臨時行宮,便和姚元之縱談天下事。


    姚元之知道李隆基雄才大略,有心治理好國家,便把古今治國之道,暢快淋漓地跟他談論。


    李隆基聽了好長時間,幾乎姚元之說的每句話,他都點頭稱是,聽得入神忘了疲倦。


    等姚元之說完,李隆基說:


    “朕每早知你是治國之才,你可以當宰相幫助我治理國家。”


    姚元之說:


    “現在我不敢接受任命。”


    李隆基問:


    “這是什麽原因?”


    姚元之跪地回答:


    “臣向陛下請求十件事,陛下未必答應,因些不敢接受任命。”


    李隆基說:


    “你姑且說說看。”


    姚元之說:


    “一、要仁政,不要酷刑。


    二、幾十年內不要打仗。


    三、不準宮內太監過問政事。


    四、不準後妃皇親掌控大權,不準外戚幹預朝政。


    五、執法要從近臣開始,不能包庇縱容他們。


    六,廢除苛捐雜稅。


    七、停造寺廟,節省花銷。


    八、善待臣子。


    九、鼓勵臣子批評天子朝政過失。


    十、裁撤多餘官員。”


    李隆基聽他說完這十件事,開心愉快地說:


    “這十件事,朕都能照你說的做到,你不要顧慮”。


    姚元之聽了磕頭拜謝。


    第二天,李隆基授任姚元之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消息傳出,宮內群臣和宮外百姓都額手稱慶說:


    “皇帝這回選對人了。”


    隻有中書令張說,平時和姚元之性格不和,暗中指使禦史大夫趙彥昭對李隆基說:


    “姚元之不應擔任宰相。”


    李隆基不采納。


    張說又派殿中監薑皎去對李隆基說:


    “陛下打算選一個人去擔任河東總管,如果苦於找不到滿意的文武全才,我如今總算想到一個合適的人了。”


    李隆基說:


    “你推薦的這個人是誰?”


    薑皎說:


    “姚元之去最合適。”


    李隆基生氣地說:


    “這是張說的小心思,你當我看不出來?你怎麽能拿這樣的話來糊弄朕?”


    薑皎聽了嚇得惶恐謝罪。


    李隆基啟程回到長安皇宮,群臣聯名上書,請求李隆基建立尊號,稱為“開元神武皇帝。”


    並且請求改變官吏名稱,改仆射為宰相,中書省改稱紫微省,門下省改成黃門省,侍中改稱“監”。雍州政稱京兆府,洛州改稱河南府。


    長史改稱尹,司馬改稱為少尹。


    李隆基即命姚元之為紫微令。


    姚元之避開“開元”尊號,又恢複原名叫姚崇。


    姚崇即擔任宰相,選用賢能官員,罷黜奸臣,裁撤光領工資不幹事的閑官。


    姚崇每遇事做了決定,再奏明李隆基,李隆基無不批準。朝政煥然一新。


    這時張說急壞了。他害怕姚崇報複他,將來保不住官位,因此心裏有鬼,一天到晚惶惶不可終日。


    張說暗想王公大臣中,隻有岐王李隆範佐命有功,深得李隆基賞識。


    李隆範尚文好學,張說借著自己的文才,與李隆範聯絡,托他庇護。


    張說退朝後及休班的空餘時間,動不動就乘坐馬車趕到岐王府宅談天說地,談論詩詞文章。


    姚崇知道後,暗想:找到排擠張說的機會了。


    有一天,姚崇和李隆基在偏殿隨便聊天,姚崇走路時一隻腳一跛一拐的,看上去有些瘸。


    李隆基問:


    “你的腳有毛病麽?怎麽弄得這樣了?”


    姚崇說:


    “我的病不在腳上,有病在心裏。”


    李隆基見他話裏有話,便對身變傳從說:


    “你們暫且退下,我同姚宰相有話說。”


    李隆基問姚崇:


    “出了什麽事情麽?”


    姚崇說:


    “岐王是陛下您最喜愛的弟弟,張說身為朝廷重臣,經常乘車出入岐王家。


    我不知他有什麽意圖,如果岐王被他煽動鼓惑,張說製造出災禍可是不同尋常。


    這種情況,使我憂慮成病了。我渾身不得勁,連腳都瘸了。”


    李隆基吃驚地說:


    “有這樣的事情麽?朕不能不查究。”


    這天傍晚,即有詔旨頒布,秘密吩咐禦史中丞,審查張說有無違法犯罪行為。


    張說壓根不知道皇上已安排人查他了,還安心地坐在自己家中,嘴裏哼著小曲。


    忽然門吏進來,遞給張說一張求見名帖。(相當於今天的個人名片)


    張說一看名貼,是賈全虛求見,心裏又氣又煩:


    “他來見我幹什麽?不見!”


    門吏說:


    “他說有緊急事,關係您全家安危,特來求見一回。”


    張說說:“讓他進來吧。”


    賈全虛入見張說,兩人相對而坐,不免感慨萬千。


    張說為什麽心裏有疙瘩不想再見到賈全虛呢?


    原來張說四十歲時納了一個十七歲愛妾寧醒花,寧醒花聰明美麗。


    盡管張說和她年齡相差很大,但因張說是宰相,寫詩詞作文章當朝第一,又因為張說疼愛她,寧醒花很滿意。


    張說有一個老朋友的兒子叫賈全虛,到京城長安來趕考,特來登門拜訪張說,想探聽一些考試門路。


    離考試時間還很長,張說見賈全虛精明多才,便把他暫時留在相府中當記室(記事記賬秘書)。


    也是張說腦海裏缺根弦,這就引狼入室了。


    日子一長,賈全虛跟張府的人混得熟了。


    寧醒花聽說賈全虛是張順老朋友的兒子,漸漸不再避嫌,同她有說有笑地漸漸熟悉起來。


    寧醒花文才不錯,張說讓她掌管相府中文牘書簡等事。


    賈全虛從擔任文秘記室,同寧醒花常有接觸。


    張說位極人臣,滿腹經綸,但畢竟是四十歲多的半老老頭,他妻妾成群,寧醒花時常孤枕獨眠。


    寧醒花見賈全虛英俊瀟灑,風度翩翩,便產生了“恨不相逢未嫁時”的感慨。


    隻要有機會碰麵,寧醒花便用言語旁敲側擊去挑逗賈全虛。


    賈全虛是文才風流少年,也貪愛美色。


    他倆逐漸開始你寫一封相思信,我回一首情愛詩。從隱約暗示當大膽直白。


    賈全虛寫信試探寧醒花,寫道:


    “張公貴為宰相,算是金屋藏嬌。你們郎才女貌,稱心如意,你應該特別幸福!”


    寧醒花回信說:


    “當年紅拂女不愛蒼老多病的權臣楊素,跟青年才俊李靖私奔。如今處境相似,我怎麽會幸福呢?”


    她又在信中寫了一首詩,表達幽怨和求愛心切:


    桃紅柳綠思如煙,


    幽恨獨坐小庭前,


    沉沉良夜誰共語,


    最是難眠五更天。


    唐朝有朝臣在夜晚輪流值班製度,有一天,輪到張說在宮庭值班,整晚不回家。


    這個夜晚就成了寧醒花和賈全虛私下幽會的好時機。


    寧醒花太陽沒落山就吃了晚飯,滿懷期待地盼望夜晚來臨。


    夜幕降臨,她悄悄走出臥室,去西廂房和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相會。


    賈全虛正坐在蠟燭燈光下看書,書齋門半閉半開。他忽然看見一天不見就思念的寧醒花飄然而至。


    他喜出望外地對寧醒花說:“這是真的麽?好像在夢裏遇見你。”


    他驚喜交集地拉著寧醒花的手進入內室,兩人情不自禁地擁抱在一起。


    兩人拉手進入床帷之內,寬衣解帶,雲雨纏綿,極盡人間風流,暫時了卻幾個月來愛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賈全虛對寧醒花說:


    “咱倆如何才能天長地久地相守?”


    寧醒花說:


    “唯一的辦法,就是效仿漢朝卓文君、司馬相如私奔,以及隋朝紅拂女和李靖遠逃他鄉。”


    兩人商量己畢,收拾些金銀細軟,第二天天亮前從後門逃走了。


    張說值班回來,家人報不見了寧醒花和賈全虛。


    郎才女貌兩個小年輕同時失蹤,張說認定二人必是通奸出逃。


    立即報知官府,紅衣捕吏迅速出動,騎快馬四處搜捕。


    寧醒花和賈全虛徒步外逃,兩條腿的人不如四條腿的馬跑得快,他倆經不起巡捕快馬追趕,都被抓捕回來,交給張說處置。


    張說對他倆大罵:


    “我哪裏對不起你們了?一對狗男女!


    你們對得起誰?無恥!無義!我一定處死你們!”


    寧醒花不感到羞恥,神色坦然地說:


    “請相公暫息雷霆之怒,容妾進言。


    隋朝時候,紅拂女本是楊素寵愛的婢女,但楊素認為她和李靖是年齡相當的才子佳人,任其遠走高飛。


    現在相公您是德高望重的賢明宰相,卻不能容忍醒花私奔麽?


    請相公切莫以一小妾而損千秋美名。”


    賈全虛也毫不惶恐,朗聲說道:


    “愛美戀色,人之常情,即被抓住,大丈夫死而無憾。


    隻是明公為一女子,竟要殺死少年才俊,難道明公永遠顯貴,沒有需要人幫助的時候麽?”


    張說這時氣消了,對賈全虛說:


    “你不該偷我愛妾,現在木已成舟,都怪我自己大意失防。


    我就把醒花,贈給你當妻子吧!你必須好好待她!我放你們走吧。”


    他們離去時,張說還贈送豐厚嫁禮。


    賈全虛帶著寧醒花離開張說相府,又找到他父親的另一個好朋友,托他通過宮廷內侍謀得一個差使,在內宮機要處當了一名錄事。


    從此大臣密奏,皇上決定,他往往後比別人先知道。


    當他得知李隆基派人查張說的事以後,下了班立即前來報知張說。


    張說聽了不知所措,連說:


    “事已至此,怎麽辦?”


    賈全虛說:


    “我蒙受張宰相您的大恩,特來報答。不敢不替恩公想辦法。


    隻請恩公不惜重寶,交給我,我去代為打通關節,必然重罪輕判。”


    不知賈全虛私下找的誰,送禮給了誰,這些史書上查不著記載。


    此後查究張說之事就此擱置,張說隻被貶為相州刺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