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琛點點頭,華容繼續說:“太子趙竑對史彌遠非常不滿,曾經在自己的書桌旁邊貼了幾個字:“彌遠當決配八千裏”。史彌遠得知後大為恐懼,於是陰謀廢立,趁宋寧宗去世之際,再次偽造聖旨,廢掉太子趙竑,另立自己選中的皇室子弟趙昀為皇帝,九年後又逼迫被封為濟王的趙竑自殺。”
孟瑤微笑著說:“史彌遠專權二十多年,公開的弄權納賄,直到病重才退休回家,任命自己的親信接替自己,死後被封為衛王。他的七個親信也是個個無法無天,被民間稱為“四木三凶”。
陸小芳想了想說道: “史彌遠這種混蛋、人渣,貪汙受賄、任用奸人、專權欺主、陰謀廢立、枉殺大臣、坑害百姓、賣國求榮,所有古代權臣能幹的壞事都被他一個人幹完了。按照儒家倫理,他所幹的這些事,無一不喪盡天良。如果他是一個外戚、武將或者太監,那麽他在曆史上的名聲一定臭不可聞、家喻戶曉,生前或死後也一定會遭到清算。但他不僅平安著陸,而且直到南宋滅亡,都沒有遭到過任何形式的清算。甚至直到今天也沒什麽罵名。這是為什麽呢?”
華容接著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如孟子說的:“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史彌遠作為當權者,堅決維護而不是觸犯權貴集團的利益。宋朝最大的權貴集團就是文官士大夫集團。史彌遠是純粹的儒家士大夫,宋朝理學的堅定支持者,文官集團的傑出代表。”
孟瑤莞爾一笑:“他忠誠的維護著自己這個集團的利益,對上限製皇權,嚴厲打擊武將和外戚勢力,帶頭縱容官僚集團貪汙腐敗,同時大力推崇理學思想,追封理學大師朱熹為太師、信國公,為一大批被韓侂胄打擊迫害的理學學者平反,深得文官集團的歡心。隻要他代表的這個權貴集團繼續掌權,他就不可能被清算。 ”
陸小挑眉道:“反之,曆史上其他著名的權臣,如霍光、張居正這些人物,他們當權的時候秉持的是天下國家的公心,大力整治權貴集團,以鐵腕改革來使國家強盛。權貴們對此恨之入骨。
華容憤怒的說道:“等他們一死,立刻就會被反攻倒算,輕則抄家,重則滅族。所以呢,並不是說大臣專權,犯了皇帝的忌諱就會被清算,還要看有沒有“得罪於巨室”。如果你代表巨室專權,隻要巨室不倒,皇帝也拿你沒辦法。”
孟瑤歎了口氣:“宋朝滅亡以後,那些投降元朝的儒家學者在編寫宋史的時候,拒絕把史彌遠列入奸臣傳,而是大力為他粉飾,把陰謀殺害韓侂胄寫成俠肝義膽之舉,違反宋寧宗遺誌非法廢立太子也被寫得名正言順,至於降金乞和則隻字未提,史彌遠是進士出身,他的父親又是著名儒家學者、進士出身的高級文官,這麽根正苗紅的人,要是成了奸臣,那讓以後的皇帝還怎麽重用士大夫?至於為了恢複中原獻出自己家產和生命的韓侂胄,因為是外戚而且打擊理學,則被列入奸臣傳大加鞭撻。
陸小芳輕聲道:“所以呢,北宋為什麽會亡於金?南宋為什麽會亡於蒙古?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養戰馬的地方,不是因為蒙古和金帝國過分強大。核心原因,就是這個社會的統治階層,文官集團結黨營私腐敗無恥。”
華容低聲說:“擺在你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不去加入這群該死的混蛋,要不就殺了這群混蛋,免得到時候改名換姓,又要犧牲幾千萬人。”
紀琛捏了捏她的臉蛋:“一個國家隻有幾百個高官,就是這幾百個高在官在帶頭腐敗,如果不殺了他們,朝廷遲早要改名換姓。隻有等我殺完了貪官汙吏,將所有資源重新分配,我保證從此不會有腐敗分子。”
孟瑤眨了眨眼睛:“等我的羽翼豐滿,就要殺進朝廷修改法律,隻要貪汙腐敗一萬元,我就要殺他三代人,我看還有人敢不敢腐敗?現在的官員又在崇尚儒家思想,說的直白一點,這種思想不能治理國家。”
陸小芳想了想說道:“關於儒家思想,很久以來就有爭議,就是它應該叫儒學還是叫儒教。如果它是一門學問,那就是供大家研究討論,誰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見對它進行修改,如果它是一門宗教,那就是強製灌輸到大家腦袋裏麵,容不得信徒對其提出質疑,隻能盲目服從。”
華容接著說:“這種思想很顯然,同時具有儒學和儒教的雙重特征。隨著儒家文官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大,它作為儒教的性質也越來越突出。儒教性質開始起主導作用的標誌,應該就是從韓愈提出“道統”這個概念開始,也就是道學的產生。把儒家的一些理論原則視為不可違背的天道,而這個天道是在聖人之間傳承的,一切要以聖人的說法為準,其他人隻能遵守、學習,不能質疑。”
孟瑤尷尬一笑說道:“若認為天道是客觀存在的,個人不能質疑,那麽它就跟宗教信仰差別不大了。反之,若認為天道隻是一種理論說法,大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闡釋它、改進它,那就不是宗教。”
陸小芳接著說:“儒學本身不是宗教,把儒學理論神化的道學則可以視之為一種宗教了,而且還是一神教。天道就好比基督教中的上帝,孔子孟子等聖賢就是天道的福音傳播者。道學家們也把自己的信仰稱之為名教或者禮教,儼然也已經以宗教自居了。”
華容想了想:“朱熹和程頤等理學家,再把道學思想加以理論係統化。其在儒教發展史上的地位,就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托馬斯,阿奎那用亞裏斯多德的,哲學思想來把基督教神學加以理論化。盡管加進去了哲學理論係統,但不過是強化了神學的權威,托馬斯阿奎那也反複聲稱哲學是神學的婢女。羅馬教廷把阿奎那奉為聖人,把他的思想作為神學正統,因為它有利於基督教統治。”
孟瑤接著說:“道學思想被文官集團奉為儒家正統,也是因為他們需要用這種天道信仰來強化自己的統治。”
紀琛聽到這裏,佩服的五體投地,差點親了一口她的紅唇,孟瑤喝了一口茶水,低聲說:“我們休息一分鍾,再講給你。”
孟瑤微笑著說:“史彌遠專權二十多年,公開的弄權納賄,直到病重才退休回家,任命自己的親信接替自己,死後被封為衛王。他的七個親信也是個個無法無天,被民間稱為“四木三凶”。
陸小芳想了想說道: “史彌遠這種混蛋、人渣,貪汙受賄、任用奸人、專權欺主、陰謀廢立、枉殺大臣、坑害百姓、賣國求榮,所有古代權臣能幹的壞事都被他一個人幹完了。按照儒家倫理,他所幹的這些事,無一不喪盡天良。如果他是一個外戚、武將或者太監,那麽他在曆史上的名聲一定臭不可聞、家喻戶曉,生前或死後也一定會遭到清算。但他不僅平安著陸,而且直到南宋滅亡,都沒有遭到過任何形式的清算。甚至直到今天也沒什麽罵名。這是為什麽呢?”
華容接著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如孟子說的:“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史彌遠作為當權者,堅決維護而不是觸犯權貴集團的利益。宋朝最大的權貴集團就是文官士大夫集團。史彌遠是純粹的儒家士大夫,宋朝理學的堅定支持者,文官集團的傑出代表。”
孟瑤莞爾一笑:“他忠誠的維護著自己這個集團的利益,對上限製皇權,嚴厲打擊武將和外戚勢力,帶頭縱容官僚集團貪汙腐敗,同時大力推崇理學思想,追封理學大師朱熹為太師、信國公,為一大批被韓侂胄打擊迫害的理學學者平反,深得文官集團的歡心。隻要他代表的這個權貴集團繼續掌權,他就不可能被清算。 ”
陸小挑眉道:“反之,曆史上其他著名的權臣,如霍光、張居正這些人物,他們當權的時候秉持的是天下國家的公心,大力整治權貴集團,以鐵腕改革來使國家強盛。權貴們對此恨之入骨。
華容憤怒的說道:“等他們一死,立刻就會被反攻倒算,輕則抄家,重則滅族。所以呢,並不是說大臣專權,犯了皇帝的忌諱就會被清算,還要看有沒有“得罪於巨室”。如果你代表巨室專權,隻要巨室不倒,皇帝也拿你沒辦法。”
孟瑤歎了口氣:“宋朝滅亡以後,那些投降元朝的儒家學者在編寫宋史的時候,拒絕把史彌遠列入奸臣傳,而是大力為他粉飾,把陰謀殺害韓侂胄寫成俠肝義膽之舉,違反宋寧宗遺誌非法廢立太子也被寫得名正言順,至於降金乞和則隻字未提,史彌遠是進士出身,他的父親又是著名儒家學者、進士出身的高級文官,這麽根正苗紅的人,要是成了奸臣,那讓以後的皇帝還怎麽重用士大夫?至於為了恢複中原獻出自己家產和生命的韓侂胄,因為是外戚而且打擊理學,則被列入奸臣傳大加鞭撻。
陸小芳輕聲道:“所以呢,北宋為什麽會亡於金?南宋為什麽會亡於蒙古?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養戰馬的地方,不是因為蒙古和金帝國過分強大。核心原因,就是這個社會的統治階層,文官集團結黨營私腐敗無恥。”
華容低聲說:“擺在你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不去加入這群該死的混蛋,要不就殺了這群混蛋,免得到時候改名換姓,又要犧牲幾千萬人。”
紀琛捏了捏她的臉蛋:“一個國家隻有幾百個高官,就是這幾百個高在官在帶頭腐敗,如果不殺了他們,朝廷遲早要改名換姓。隻有等我殺完了貪官汙吏,將所有資源重新分配,我保證從此不會有腐敗分子。”
孟瑤眨了眨眼睛:“等我的羽翼豐滿,就要殺進朝廷修改法律,隻要貪汙腐敗一萬元,我就要殺他三代人,我看還有人敢不敢腐敗?現在的官員又在崇尚儒家思想,說的直白一點,這種思想不能治理國家。”
陸小芳想了想說道:“關於儒家思想,很久以來就有爭議,就是它應該叫儒學還是叫儒教。如果它是一門學問,那就是供大家研究討論,誰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見對它進行修改,如果它是一門宗教,那就是強製灌輸到大家腦袋裏麵,容不得信徒對其提出質疑,隻能盲目服從。”
華容接著說:“這種思想很顯然,同時具有儒學和儒教的雙重特征。隨著儒家文官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大,它作為儒教的性質也越來越突出。儒教性質開始起主導作用的標誌,應該就是從韓愈提出“道統”這個概念開始,也就是道學的產生。把儒家的一些理論原則視為不可違背的天道,而這個天道是在聖人之間傳承的,一切要以聖人的說法為準,其他人隻能遵守、學習,不能質疑。”
孟瑤尷尬一笑說道:“若認為天道是客觀存在的,個人不能質疑,那麽它就跟宗教信仰差別不大了。反之,若認為天道隻是一種理論說法,大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闡釋它、改進它,那就不是宗教。”
陸小芳接著說:“儒學本身不是宗教,把儒學理論神化的道學則可以視之為一種宗教了,而且還是一神教。天道就好比基督教中的上帝,孔子孟子等聖賢就是天道的福音傳播者。道學家們也把自己的信仰稱之為名教或者禮教,儼然也已經以宗教自居了。”
華容想了想:“朱熹和程頤等理學家,再把道學思想加以理論係統化。其在儒教發展史上的地位,就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托馬斯,阿奎那用亞裏斯多德的,哲學思想來把基督教神學加以理論化。盡管加進去了哲學理論係統,但不過是強化了神學的權威,托馬斯阿奎那也反複聲稱哲學是神學的婢女。羅馬教廷把阿奎那奉為聖人,把他的思想作為神學正統,因為它有利於基督教統治。”
孟瑤接著說:“道學思想被文官集團奉為儒家正統,也是因為他們需要用這種天道信仰來強化自己的統治。”
紀琛聽到這裏,佩服的五體投地,差點親了一口她的紅唇,孟瑤喝了一口茶水,低聲說:“我們休息一分鍾,再講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