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就放心吧,我又不是第一次陪爹進山啦!你放心,我絕對聽話。”顧心邊往外走,邊揮手說道。賀氏站在院牆門口看著逐漸遠去的父子兩人:“憨貨啊,家裏的柴火夠使了,時候差不多就早些回來吃飯啦。冬天裏,天暗得快,山上容易著涼。”
“知道啦!天天就知道喊喊喊,喊得村裏人都聽了去,還讓別人看了笑話,本家兄弟還以為咱家娘們當家呢?”顧明邊走邊嘟囔著。顧心在後麵用手直直的推在顧明的背上,小跑的把顧明往前麵推。
顧心說:“父親大人,父親大人不要生氣啦,母親這也是在意你才這樣真情流露,平常啊對別人都是不假顏色的。”“她還敢給別人顏色看?”“哎呀,自是不敢啦,走走走,咱們早些上山,早些把柴火打好,回家吃上那香噴噴的飯菜,這日子多美。”
顧心一個側步來到前方,倒著向山上走,顧心眯著眼看著顧明說:“我昨天可看見了,母親到村東頭買了一大塊肉,就等著今天咱們山上忙完了回去吃呢。”
“哼,這還差不多。”聽到回家有肉吃,顧明這才臉色稍緩。
小半個時辰,父子又來到了當初的那棵大樹下。顧明說:“心兒,今天還是在此處打柴吧,雖說你身子長大了些,但畢竟年紀還小,氣力不足就不往遠處走了。”顧心說:“那我們先把柴火打好,然後再去上次的位置摘些木楓果給娘親帶回去。”
父子兩人分開幹活速度也算是快,現在顧心不過八九歲的年紀,卻有一副踏實的身軀。
兩袋煙的功夫,顧明便捆好了兩大一小三捆柴火,顧心拖著一個樹杈走過來說:“父親,就打這些嗎?我也可以擔一擔啊。”
“不用,你抱那一小捆,回家有個交代,你現在年紀還小,肉還不緊實挑不得擔子。”顧明開口拒絕道。
“爹啊,我可以的。”顧心把樹杈往地上一丟。
“不用啦,我們兩人都擔滿了柴火,誰還有力氣給你娘帶果子啊。你說是不是?”顧明看著顧心說道,“柴火放這裏,我們往前走,給你娘摘果子去。”
顧心拗不過,隻好跟在後麵,一個山坳過去,又來到三年前的位置,顧明正準備往前麵砍開障礙物呢。顧心在後麵說道:“爹,六爺說這後山頂上有一口泉眼,是以前仙人打架用拳頭捶出來的,你能帶我去看看嗎?”
“看那個幹什麽?一口泉眼而已,早些摘了果子早些回去。”顧明好像對泉眼不太感興趣,畢竟自己已經去了那麽多回,現在顧明心中隻想早些回去吃上那香噴噴的豬肉。
顧心原地靜靜的站著:“爹,我想去看,來都來的了。這次回去十來天之後又要過年了,過年之後我想去讀私塾,將來入了學也不知道多久才有空閑來山上一趟。”
顧明猛地扭過頭來,滿臉的欣喜,甚至有些難以置信的味道,畢竟顧心這孩子原先不想去私塾倔的跟頭牛一樣,怎麽勸都沒有作用,不知今日怎麽改了性子。顧明有些不信的問道:“孩,這兩年你不是都在家自修,閑暇時光也是到處聽人講故事,不願意去私塾入學的嗎?現在你想通啦?”
“對啊,爹,來年開了春,我想去私塾讀書,將來準備考取功名,將來好光宗耀祖。”顧心一臉認真的說道。
“好好好,走走走,我帶你去看那泉眼。”聞言,顧明心情大好,大聲應道。
一大一小兩人就奔著山頂而去,隨著山峰越來越高,樹木越來越少,石頭倒是越來越多。一時半刻,兩人行至山頂,顧明手往前指:“喏,前麵的就是,非常顯眼。”顧心抬頭望去,還真有!
池子不大,一丈見方,左上有四個孔洞,每個孔洞兩尺方圓,每個孔之間間隔三五尺,各有泉水向下流出,於中間位置聚攏成池。
“爹,就這個嗎?這個就是仙池?神仙打出來的?”“對啊,就是這個。村子裏說的就是這個,傳言仙人打架,一招下去開山裂石,就成了這仙池了。我每次打獵路過此地都要打些仙水呢。”
“哈哈哈,哈哈哈”顧心看著池子輕聲笑起來。顧明走上來拍了拍顧心的肩膀,說:“笑什麽呢?”
顧心蹲下來喝了一口水,還挺甜,回頭對顧明說:“沒什麽,這山泉水還挺甜,喝的是時候過濾一下,富含礦物質。多喝些對身體有好處?”
“什麽過濾?什麽什麽礦物質?”“沒什麽啦,爹,下山啦摘果子去咯。”顧心說完,一溜小跑往下走。
“走慢些,走慢些,這下山路啊滑的很。”顧明在後麵大跨步的跟上來,“這孩子盡說些糊塗話,走慢些,等等爹。”
哪裏有什麽仙人打架,哪裏有什麽一拳開山,都是凡人臆想罷了,這也不知是什麽年代,或者管他哪個年代呢?或許是泱泱五千年文明長河中的一朵浪花吧,或許在這個年代謀個功名,求個功名,保一方平安,又或者在不影響後世的情況下,把腦袋還記著的後世用品,做一些簡易替代品出來,在這個年代也能換來不菲錢財吧,做個富家翁也是不錯。顧心邊走邊想,似乎心中下定了某種決定。
兩人手腳也是利索,下山速度可比上山快多了。來到山腰采上一些果子,挑起柴火下山去了。
院內賀氏坐在台階上看著院子裏擺弄柴火的父子倆也不說話,顧心轉身看見室內桌上四個菜用海碗蓋著,一看這場景心念一想,要糟,回來晚了。
顧心趕緊從懷裏掏出木楓果,遞了上去:“娘,嚐嚐,過了第一道風霜的果子,格外的甜。”賀氏抬手接了一個,也不言語,靜靜品嚐。顧心順勢坐在賀氏身旁,繼續說道:“娘,我想好了,等來年開了春,我就去私塾讀書,苦讀聖賢書,為家裏搏一份功名,你看怎麽樣?”賀氏一聽這話,瞬間眼裏聚起光芒:“真的?可不準拿娘尋開心。”
“當然啦,娘,我已經在家自學兩年,已有功底,進了私塾,有了夫子引導自然突飛猛進,說不定能早早參加考試拿個秀才呢。”顧心邊給賀氏捶著肩膀,一邊說道,“看咱這村子,三麵環山,風景秀麗,待我將來攢下些錢財,在這村裏置辦一份家產,我陪著二老過上這‘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豈不是美哉?”
“什麽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啊?聽倒是蠻好聽的。還得說上一房媳婦,再帶上幾個孩子,哈哈哈。”賀氏扭頭看向身後捶背的顧心。
“娘啊,我才八歲啊,過了年才九歲呢,說這些還早了些吧,但是我先應下,將來時機成熟了,一定照辦。”顧心捶完又改捏肩,“娘啊,今天我們在山上去逛了那口仙泉,所以……”
“下次可要早些回來,這天寒地凍的,受了風寒,著了涼可不好。”賀氏回頭看著還在院子裏擺弄柴火的顧明說道,“別在那擺來擺去了,柴火都被你盤的包漿了。我去把飯菜熱一熱,你們洗手準備吃飯吧。”說完,賀氏便起身去熱菜了。
顧明走過來拍拍顧心的肩膀:“行啊,你小子,有眼色啊,不然就得吃冷飯冷菜咯。哈哈”顧心說:“你替我解惑啊,我替你解圍啊。”
“什麽解惑?
“那口仙泉啊。”
“一口泉水有什麽好解惑的?”“哈哈,不告訴你,洗手吃飯咯。”
“你這小子。”顧明笑罵道。
午後時分,冬日裏的一抹暖陽啊最是喜人,三爺和六爺依舊在村口閑談,喝著熱茶,曬著太陽好不自在啊。
村口一位跛腳貨郎挑著一個小貨擔搖搖晃晃走來,來到兩位大爺跟前:“兩位大叔啊,我是行走的貨郎,有些雜貨,二位要不要看看啊。”三爺和六爺睜開被太陽曬迷糊的眼睛,三爺揉了一揉眼睛:“哎呀,年紀大了,曬個太陽還睡著了。”
六爺敲了敲手裏的小煙袋:“小貨郎啊,都有些什麽啊?”貨郎把貨擔子往前一提,跟前一放,拉開蓋子:“小孩吃的糖果啊,女人家用的針線女紅啊都有一些。二位大爺要不要來點。這還有一些毛筆硯台啊,家裏有讀書郎的話也可備一些。”
“喲?還有硯台啊,給我拿上一塊。”六爺往貨擔裏扒拉著。隻見那貨郎蹲下來,手在盒子裏一翻:“這位大爺,您看哈,這個是上好的硯台啊,給家裏的讀書郎用,將來必定金榜題名啊。”
三爺捏了捏一雙虎頭鞋,轉身對貨郎說:“這都年關了,怎麽還不在家準備過年,還在外地行商賣貨啊。”那貨郎說:“這就是年關將近啊,把貨物清一清,得些銀錢好過年不是?”“那予我兩塊糖,我拿去逗逗小孩。”“好嘞您二位。”
貨郎收拾妥當,正當要走,又坐了下來,:“二位爺,我想回鎮上去,從這村子裏穿過去可行?”“穿過去?那你可回不到鎮上咯哈哈。”六爺看著手上的硯台愛不釋手,頭也不回的說道,“我們這堡啊,三麵環山,百多戶人家,方圓十裏就這一村,進出啊全靠你來時的那條路,後麵都是山,無路可走,鑽進去可就出不來啦。”
貨郎低頭沉思了一下:“三麵環山,這倒是個好地方啊,看來我這最後一單要落在這裏了。”“對嘛小娃,就我們這,你這做完最後一單,早些回去和家人團聚,過個好年啊。”三爺笑著說,“你這糖還真是甜啊,我得給小心留上兩顆。”
“那二位大爺你們歇著,我這就進村看看,把貨清一清,看看這能不能讓我過個好年,哈哈哈。”
那貨郎自挑著貨擔進村去了,不多時又從村中轉了出來,笑嗬嗬地跟二位大爺打聲招呼,離村去了。隻見那貨郎來到村口,扭扭那跛腳,左右旋轉一下啪啪作響,隻見貨郎再往前走,這腿竟然不跛也不瘸!
待到了出村小道和官道交界處,那貨郎左右打量一下四下無人,隨即用腳踩著棵小樹往村子的方向倒去,並且壓上一塊圓潤大石。做完這些,隻見那貨郎回頭用眼角瞟了一眼村子的所在,便挑著貨擔晃晃悠悠往遠方而去。
劈裏啪啦,劈裏啪啦。
十來天轉瞬即去,今天又是新年,家家戶戶鞭炮齊鳴慶團圓。
“知道啦!天天就知道喊喊喊,喊得村裏人都聽了去,還讓別人看了笑話,本家兄弟還以為咱家娘們當家呢?”顧明邊走邊嘟囔著。顧心在後麵用手直直的推在顧明的背上,小跑的把顧明往前麵推。
顧心說:“父親大人,父親大人不要生氣啦,母親這也是在意你才這樣真情流露,平常啊對別人都是不假顏色的。”“她還敢給別人顏色看?”“哎呀,自是不敢啦,走走走,咱們早些上山,早些把柴火打好,回家吃上那香噴噴的飯菜,這日子多美。”
顧心一個側步來到前方,倒著向山上走,顧心眯著眼看著顧明說:“我昨天可看見了,母親到村東頭買了一大塊肉,就等著今天咱們山上忙完了回去吃呢。”
“哼,這還差不多。”聽到回家有肉吃,顧明這才臉色稍緩。
小半個時辰,父子又來到了當初的那棵大樹下。顧明說:“心兒,今天還是在此處打柴吧,雖說你身子長大了些,但畢竟年紀還小,氣力不足就不往遠處走了。”顧心說:“那我們先把柴火打好,然後再去上次的位置摘些木楓果給娘親帶回去。”
父子兩人分開幹活速度也算是快,現在顧心不過八九歲的年紀,卻有一副踏實的身軀。
兩袋煙的功夫,顧明便捆好了兩大一小三捆柴火,顧心拖著一個樹杈走過來說:“父親,就打這些嗎?我也可以擔一擔啊。”
“不用,你抱那一小捆,回家有個交代,你現在年紀還小,肉還不緊實挑不得擔子。”顧明開口拒絕道。
“爹啊,我可以的。”顧心把樹杈往地上一丟。
“不用啦,我們兩人都擔滿了柴火,誰還有力氣給你娘帶果子啊。你說是不是?”顧明看著顧心說道,“柴火放這裏,我們往前走,給你娘摘果子去。”
顧心拗不過,隻好跟在後麵,一個山坳過去,又來到三年前的位置,顧明正準備往前麵砍開障礙物呢。顧心在後麵說道:“爹,六爺說這後山頂上有一口泉眼,是以前仙人打架用拳頭捶出來的,你能帶我去看看嗎?”
“看那個幹什麽?一口泉眼而已,早些摘了果子早些回去。”顧明好像對泉眼不太感興趣,畢竟自己已經去了那麽多回,現在顧明心中隻想早些回去吃上那香噴噴的豬肉。
顧心原地靜靜的站著:“爹,我想去看,來都來的了。這次回去十來天之後又要過年了,過年之後我想去讀私塾,將來入了學也不知道多久才有空閑來山上一趟。”
顧明猛地扭過頭來,滿臉的欣喜,甚至有些難以置信的味道,畢竟顧心這孩子原先不想去私塾倔的跟頭牛一樣,怎麽勸都沒有作用,不知今日怎麽改了性子。顧明有些不信的問道:“孩,這兩年你不是都在家自修,閑暇時光也是到處聽人講故事,不願意去私塾入學的嗎?現在你想通啦?”
“對啊,爹,來年開了春,我想去私塾讀書,將來準備考取功名,將來好光宗耀祖。”顧心一臉認真的說道。
“好好好,走走走,我帶你去看那泉眼。”聞言,顧明心情大好,大聲應道。
一大一小兩人就奔著山頂而去,隨著山峰越來越高,樹木越來越少,石頭倒是越來越多。一時半刻,兩人行至山頂,顧明手往前指:“喏,前麵的就是,非常顯眼。”顧心抬頭望去,還真有!
池子不大,一丈見方,左上有四個孔洞,每個孔洞兩尺方圓,每個孔之間間隔三五尺,各有泉水向下流出,於中間位置聚攏成池。
“爹,就這個嗎?這個就是仙池?神仙打出來的?”“對啊,就是這個。村子裏說的就是這個,傳言仙人打架,一招下去開山裂石,就成了這仙池了。我每次打獵路過此地都要打些仙水呢。”
“哈哈哈,哈哈哈”顧心看著池子輕聲笑起來。顧明走上來拍了拍顧心的肩膀,說:“笑什麽呢?”
顧心蹲下來喝了一口水,還挺甜,回頭對顧明說:“沒什麽,這山泉水還挺甜,喝的是時候過濾一下,富含礦物質。多喝些對身體有好處?”
“什麽過濾?什麽什麽礦物質?”“沒什麽啦,爹,下山啦摘果子去咯。”顧心說完,一溜小跑往下走。
“走慢些,走慢些,這下山路啊滑的很。”顧明在後麵大跨步的跟上來,“這孩子盡說些糊塗話,走慢些,等等爹。”
哪裏有什麽仙人打架,哪裏有什麽一拳開山,都是凡人臆想罷了,這也不知是什麽年代,或者管他哪個年代呢?或許是泱泱五千年文明長河中的一朵浪花吧,或許在這個年代謀個功名,求個功名,保一方平安,又或者在不影響後世的情況下,把腦袋還記著的後世用品,做一些簡易替代品出來,在這個年代也能換來不菲錢財吧,做個富家翁也是不錯。顧心邊走邊想,似乎心中下定了某種決定。
兩人手腳也是利索,下山速度可比上山快多了。來到山腰采上一些果子,挑起柴火下山去了。
院內賀氏坐在台階上看著院子裏擺弄柴火的父子倆也不說話,顧心轉身看見室內桌上四個菜用海碗蓋著,一看這場景心念一想,要糟,回來晚了。
顧心趕緊從懷裏掏出木楓果,遞了上去:“娘,嚐嚐,過了第一道風霜的果子,格外的甜。”賀氏抬手接了一個,也不言語,靜靜品嚐。顧心順勢坐在賀氏身旁,繼續說道:“娘,我想好了,等來年開了春,我就去私塾讀書,苦讀聖賢書,為家裏搏一份功名,你看怎麽樣?”賀氏一聽這話,瞬間眼裏聚起光芒:“真的?可不準拿娘尋開心。”
“當然啦,娘,我已經在家自學兩年,已有功底,進了私塾,有了夫子引導自然突飛猛進,說不定能早早參加考試拿個秀才呢。”顧心邊給賀氏捶著肩膀,一邊說道,“看咱這村子,三麵環山,風景秀麗,待我將來攢下些錢財,在這村裏置辦一份家產,我陪著二老過上這‘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豈不是美哉?”
“什麽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啊?聽倒是蠻好聽的。還得說上一房媳婦,再帶上幾個孩子,哈哈哈。”賀氏扭頭看向身後捶背的顧心。
“娘啊,我才八歲啊,過了年才九歲呢,說這些還早了些吧,但是我先應下,將來時機成熟了,一定照辦。”顧心捶完又改捏肩,“娘啊,今天我們在山上去逛了那口仙泉,所以……”
“下次可要早些回來,這天寒地凍的,受了風寒,著了涼可不好。”賀氏回頭看著還在院子裏擺弄柴火的顧明說道,“別在那擺來擺去了,柴火都被你盤的包漿了。我去把飯菜熱一熱,你們洗手準備吃飯吧。”說完,賀氏便起身去熱菜了。
顧明走過來拍拍顧心的肩膀:“行啊,你小子,有眼色啊,不然就得吃冷飯冷菜咯。哈哈”顧心說:“你替我解惑啊,我替你解圍啊。”
“什麽解惑?
“那口仙泉啊。”
“一口泉水有什麽好解惑的?”“哈哈,不告訴你,洗手吃飯咯。”
“你這小子。”顧明笑罵道。
午後時分,冬日裏的一抹暖陽啊最是喜人,三爺和六爺依舊在村口閑談,喝著熱茶,曬著太陽好不自在啊。
村口一位跛腳貨郎挑著一個小貨擔搖搖晃晃走來,來到兩位大爺跟前:“兩位大叔啊,我是行走的貨郎,有些雜貨,二位要不要看看啊。”三爺和六爺睜開被太陽曬迷糊的眼睛,三爺揉了一揉眼睛:“哎呀,年紀大了,曬個太陽還睡著了。”
六爺敲了敲手裏的小煙袋:“小貨郎啊,都有些什麽啊?”貨郎把貨擔子往前一提,跟前一放,拉開蓋子:“小孩吃的糖果啊,女人家用的針線女紅啊都有一些。二位大爺要不要來點。這還有一些毛筆硯台啊,家裏有讀書郎的話也可備一些。”
“喲?還有硯台啊,給我拿上一塊。”六爺往貨擔裏扒拉著。隻見那貨郎蹲下來,手在盒子裏一翻:“這位大爺,您看哈,這個是上好的硯台啊,給家裏的讀書郎用,將來必定金榜題名啊。”
三爺捏了捏一雙虎頭鞋,轉身對貨郎說:“這都年關了,怎麽還不在家準備過年,還在外地行商賣貨啊。”那貨郎說:“這就是年關將近啊,把貨物清一清,得些銀錢好過年不是?”“那予我兩塊糖,我拿去逗逗小孩。”“好嘞您二位。”
貨郎收拾妥當,正當要走,又坐了下來,:“二位爺,我想回鎮上去,從這村子裏穿過去可行?”“穿過去?那你可回不到鎮上咯哈哈。”六爺看著手上的硯台愛不釋手,頭也不回的說道,“我們這堡啊,三麵環山,百多戶人家,方圓十裏就這一村,進出啊全靠你來時的那條路,後麵都是山,無路可走,鑽進去可就出不來啦。”
貨郎低頭沉思了一下:“三麵環山,這倒是個好地方啊,看來我這最後一單要落在這裏了。”“對嘛小娃,就我們這,你這做完最後一單,早些回去和家人團聚,過個好年啊。”三爺笑著說,“你這糖還真是甜啊,我得給小心留上兩顆。”
“那二位大爺你們歇著,我這就進村看看,把貨清一清,看看這能不能讓我過個好年,哈哈哈。”
那貨郎自挑著貨擔進村去了,不多時又從村中轉了出來,笑嗬嗬地跟二位大爺打聲招呼,離村去了。隻見那貨郎來到村口,扭扭那跛腳,左右旋轉一下啪啪作響,隻見貨郎再往前走,這腿竟然不跛也不瘸!
待到了出村小道和官道交界處,那貨郎左右打量一下四下無人,隨即用腳踩著棵小樹往村子的方向倒去,並且壓上一塊圓潤大石。做完這些,隻見那貨郎回頭用眼角瞟了一眼村子的所在,便挑著貨擔晃晃悠悠往遠方而去。
劈裏啪啦,劈裏啪啦。
十來天轉瞬即去,今天又是新年,家家戶戶鞭炮齊鳴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