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心看著這桌上熱氣騰騰的四個菜,最重要的那個燜兔擺在了自己的麵前。顧心就這樣靜靜的看著這桌飯菜,旁邊的賀氏可看不下去了,湊近了過來看著顧心:“心兒,可是不合口味?”


    顧心用手揉了一下眼睛,把即將流出眼睛的淚花給擦了去。顧心看了一眼坐在上席的顧明,又看了看坐在對麵的賀氏,說道:“是這飯菜太香了,熏著了眼睛。這可是我來這裏的第一頓年夜飯啊。”賀氏笑著說:“又在說胡話了,心兒你可來我家六年整啦,這種團圓飯也吃了六年啦。”


    顧心說:“是我不對,又忘事了。吃飯吃飯哈哈。”顧心手上不動聲色的把那一砂鍋燜兔移到了上席。“哈哈哈,心兒你也太不小心了些,總共隻有四個菜,你這動作也太顯眼了吧。”


    顧心低下頭扭捏的說道:“我想爹多吃一些,爹爹這些年最是辛苦,為了我處處奔波勞累,爹爹不多吃一些,我實在是良心不安啊。”


    顧明看了看顧心,扭頭對賀氏說:“心兒確實是長大了,個子也高,心智也全。我們家算是苦盡甘來。哎哎哎哎,怎麽說幾句還哭了呢?”賀氏聽完父子說的話,想起這三五年來受的苦難,淚水是止不住的流啊,拿著一塊灰色手帕來回的擦拭。


    “爹,娘。這六年來感謝爹娘的悉心照顧,沒有爹娘的照顧就沒有心兒的今天。”說完這句話。顧心來到廳堂中央,對著飯桌上的父母“乓,乓,”就是兩個響頭,頭上留下一個兩指寬鮮紅的印子。


    顧心這突然的行為可把這對夫婦給嚇壞了。賀氏一把把顧心從地上拉了起來:“哎呀,你這是幹什麽啊?可別把腦袋磕壞了。”顧明站在桌前:“沒事吧,腦袋沒事吧”顧心輕輕推開賀氏的手:“請父親母親上座。”


    顧明說:“回來吧,看著孩子似乎有話要說。”賀氏聞言坐回原位。“咚”的一聲,顧心又是跪在了地上,看著顧明和賀氏:“父親母親在上,請受孩兒一拜。”“乓”又是一個響頭,賀氏站起來想去拉,右手被顧明緊緊拉住:“坐下。”


    顧明接著說道:“爹娘在上,爹娘養育之恩,孩兒無以為報,來日定當苦讀聖賢書,為我顧家搏一份功名。”賀氏掙脫顧明的拉扯說:“起來吧,心兒。有這份心就好了,我們一家團團圓圓,健健康康就行。”


    顧明抬頭看著顧家夫婦:“祝父親母親大人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是什麽呀?”兩夫妻對視了一眼,眼神中充斥著不解。


    顧明說:“就是新的一年裏開開心心的意思。”“哦哦哦那就是恭賀新禧的意思。”顧明在旁邊說道,顧明輕輕地把賀氏扯過來,側耳輕聲的說:“心兒自從病好了之後,話是會說了,這說的話也太老成了些吧。”


    “老成懂事還不好嗎?這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將來等身子養好了一定是一塊讀書的好料子,將來保不準咱家還真能出一位狀元郎呢嘻嘻嘻。”賀氏掩嘴輕笑。


    “你去把他扶起來吧。”顧明用筷子指了指地上還跪著的顧心說道。


    賀氏走上前去兩手把顧心扶了起來,又從袖口掏出一個小荷包說:“這是你父親給你的壓祟錢,希望你來年邪祟不沾身。”“我可以打開看嗎?”


    “當然可以啊,現在就是你的東西啊,你當然可以看,看不出來我們的心兒還是小財迷啊。”賀氏沒好氣的說道。


    “哈哈哈哈”顧明坐在上席哈哈笑著。


    顧明解開荷包的繩子口子朝下,把錢倒在自己手上,是十個大錢,是銅幣。顧心看著十個大錢,是銅的,圓形,但不是內方外圓的銅錢,就是實心的銅幣,看著手中的十個大錢,顧心心中的疑惑已經有了三分定論。


    “莫要嫌少了,來年村裏來了買糖葫蘆的可以自己買些嚐嚐。”賀氏看顧心盯著錢袋許久以為是給的少了,於是拍著顧心的背說。顧心說:“不少了不少了,謝謝爹爹,謝謝娘親。”


    顧明坐在上位可是吃了個半飽,說:“你們再不吃飯我可就把這半盆燜兔吃個精光了,你還真別說油水還真足,味道也是真棒。哈哈哈”“哎呀忘了這茬了,快快上桌,可別讓你爹吃了獨食了。”


    自從顧心病好了之後,口齒也伶俐,讓村裏人刮目相看了,自此跟村裏人來往也密切了一些。平常家中有事顧心便在家陪著母親洗衣做飯,沒事的時候顧心也會去村中玩耍。


    顧心最愛去的地方還是村口那棵老樹下,因為老樹下經常有村老在下棋,顧心會在旁邊看著他們下棋,聽他們講年輕時候的故事講那些神鬼雜談。


    “三爺,六爺你們又在下棋啊。”“是小心啊,今天又想來聽故事啊。”樹下兩位老者回應道,頭也沒回便知道是顧心來了。“三爺,你說我們現在的位置在哪來著?昨天你講了,我又忘掉了,感覺腦子都沒有好幹淨。”顧心邊說邊往這邊走,“外麵的世界大嗎?我都沒有出去過。嚐嚐這個,我從家裏帶出來一些果幹。”


    顧心說完便從小挎包裏拿出一小袋果幹,就是年前用木楓果曬幹而成的,平常顧心出門散心總會帶些在身上,休息時拿出來打打牙祭,解解乏。


    三爺也不客套,隨手接過一塊顧心遞過來的果幹,放在嘴裏慢慢的嚼著。三爺靠在那村口的老樹上神神叨叨的搖頭晃腦:“我們這個村子叫顧家堡,顧名思義呢這個村子的大部分的人都姓顧。基本上都算是本家。除了一小部分外地遷過來的外來戶。”


    “嗯嗯,那外麵呢?外麵是什麽啊?這幾個月來我都沒有出過堡。”顧心坐在石凳上看著三爺。


    三爺側了側身子,麵向著顧心:“其實你是出去過的,隻不過啊你那個時候都不記事,是你爹娘用牛車拉著你出去尋醫問藥的。”三爺隨手往外一指:“呐,你看,沿著村口一直往外走,約十裏路程就到了咱們鎮上,咱們這個鎮便叫做土田鎮。”


    “那土田鎮又歸哪裏管呢?三爺喝水。”說完,顧心趕緊把茶杯遞上,果幹裏加了糖,不喝水可甜的慌。三爺接過水杯,抿了一口,接著說道:“土田鎮啊當然屬於千嶺城管啦,你猜猜它為什麽要叫千嶺城呐?”


    “千嶺千嶺,肯定是因為山嶺特別多而得名。”“哈哈哈,心兒真聰明。因為我們這邊山嶺眾多,所以那座城池就取名叫千嶺城,千嶺城算是我大吳國比較偏僻的城池了。”三爺喝了口水,又拿了一塊果幹放進嘴裏,“我們這吳國啊地大物博,大小不知道方圓多少千裏,人口不知凡幾。”


    “那國主姓孫嗎?”顧心又接著問道。“可不敢亂講話,國主姓楊,這吳國啊是楊家的天下。”六爺趕緊接上話茬,“不過你也是童言無忌,當不得真,不過將來出了遠門切記不可這般亂語。”顧心撓撓頭:“曉得啦曉得啦六爺。”


    “好啦,好啦,不聽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啊,這些事啊誰都知道,也就哄哄你剛剛開始記事兩三個月的小娃娃。“六爺嚼了嚼嘴裏的果幹,“他這些事就是哄你玩,真正的故事啊,你得聽我的。”


    顧心坐直了身子,六爺一看顧心這麽認真也是來了勁頭。六爺喝了口水,潤了潤喉,接著說道:“在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時候,我們村的上空有過仙人打架,我那太爺爺就看見兩個光影在天上互轉,一個光影把另一個光影一拳捶下天空,砸進了山裏,便變成了山頂上那口泉水。我們平常打獵砍柴啊都去那裏喝水。”


    “還有這樣的故事啊。”顧心往六爺的茶杯裏倒上了茶水。聽著六爺的故事。三爺又來了精神了:“這小六子這種故事算什麽故事,都是他瞎編的,心兒你別聽他亂講。他才是糊弄小孩呢。“你才是哄小孩呢,”“你才是你才是”“你才是你才是呢。”


    …………


    “兩位爺爺啊。可別吵了,喝茶喝茶。”顧心夾在了中間,左右倒茶,“哎呀,天色不早啦啊,我得趕緊回家吃飯去,不然娘又要來喊啦。”


    顧心趕緊逃離了這是非之地,一溜小跑往家裏走。顧心一步一步的往家裏走,心裏卻是百般念頭:我這是在哪裏?是古代嗎?應該像是古代,大家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都是古裝模樣,三國時期嗎?也不太像,這裏是吳國,但是國主又不姓孫,姓楊。千嶺城在哪裏,印象中也沒有聽說過。顧心從胸口拿出那幾枚銅板,翻來覆去的看,這裏用的也是銅錢,但不是外圓內方的通寶模樣,說是銅板,用銅幣稱呼更加合適。


    哎,那這裏到底又是哪裏呢?顧心這般細細想著,不知不覺來到自家籬笆牆外,低著頭,發著呆。門口的賀氏可是看見了:“到家了怎麽不進來啊。飯菜都準備好了,這就可以吃飯啦。”


    “哎,來啦,娘親。”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顧明每日奔波山野之間,賀氏和顧心操持家裏,日子也算是越過越紅火了些,就這樣日子不知不覺便過去了三個春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凡人小修歸鄉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酸我苦辣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酸我苦辣鹹並收藏凡人小修歸鄉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