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頭腦是有點的,但邏輯不太好
婚後初見:她的枕邊風初學者指南 作者:西街王二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蹊蹺的是,換了新衣服的楊小妹渾身血汙,一個弱女子竟然也追上了走出將近十裏地的隊伍。
她說,她姐姐被人殺了,她是逃出來的。
問她郡守呢?
她搖了搖頭,說是聽見郡守下的令,所以才不管不顧的追了上來,尋求庇護。
這事不但閻月朗覺得蹊蹺,根本就沒和郡守接觸過的舒妙都覺得蹊蹺。
一個女子而已,郡守閑的沒事瘋了才要殺她。
但顯然,現在已經不合適再回寧安縣了。
楊小妹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她似乎有意把郡守和這幫拐子扯上關係。
頭腦是有點的,但邏輯不太好。
那幫拐子是閻月朗要帶著去北疆做苦力的,從一開始就隨著大隊一起走。
他既沒有打算把人交給寧安縣郡守,寧安縣的郡守也不曾過問過這些拐子。
倘若郡守真的和拐子有關,那他為何不設計殺了這些拐子,反倒殺了受害的姑娘?
邏輯不通。
然而閻月朗沒有時間叫人回去處理事情,他急著趕路,隻能就這麽帶著楊小妹一起了。
在馬車上,舒妙閑來無事就會寫一些趣事,攢上幾日就隨著軍裏送信的一起送回京都給沈霄月去看。
眼看著晃過去一個月,兩人也隻來回各收到了一封信。
楊小妹留在這裏自然不是做大小姐的,她便有意討好舒妙,一邊研磨一邊時不時探頭去看她的字。
舒妙倒也沒藏著掖著,任她去看。
寫完一封信,還忍不住誇她:“你這墨研的真好,不濃不淡。”
楊小妹害羞的低了低頭:“小時候常常為家裏的兄長研墨,也就隻有這個拿得出手了。”
明明前日還在為楊大姐的死而悲傷,今天就換了一副樣子。
舒妙沒點破,看著悅喜用細紗吸幹了紙上的墨水,便親自拿來折成了一個四方形,塞進了信封裏。
“我去送信。”
楊小妹伸手想要去拿,舒妙倒是一抬手:“我自己去吧,正好我坐車坐的屁股疼,出去透透氣。”
離北疆越近,閻月朗就越謹慎,事務就越繁忙,和舒妙待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
他見著舒妙從馬車裏出來,緊皺的眉頭才微微鬆散了下來。
“想要騎馬嗎?”
舒妙不是個多事的人,她少有的才會在行走途中下車。
她被拉上了閻月朗的馬。
兩人耳鬢廝磨間,卻聽舒妙氣聲說:“你那封信倒是可以同我的信一起寄出去。”
閻月朗愣了愣。
他看著懷裏的小姑娘,猛的翹起嘴角,抬手點了點她的鼻尖。
沒說話,卻夾了馬肚子,兩人就跑到了隊伍前麵去。
他是有一封信想要悄悄的送出去,隻是還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後麵護送那些姑娘的將士們還未到寧安縣,閻月朗就在縣城裏留了人,若是那郡守真的如同楊小妹說的那樣,和拐子有關係,那麽後麵護送的將士們也會有危險。
為了後麵將士們的安全,閻月朗一開始就想要去探明寧安縣的真相,隻是相比起郡守是反賊這件事,他更懷疑楊小妹。
不好打草驚蛇。
沒想到,舒妙倒是了解他。
舒妙從懷裏掏出已經裝好的信,將信紙抽出來,換了閻月朗的密信進去,又封了口,毫不避諱外人的交給了信使。
她和沈相爺家的姑娘有來往向來不是秘密,也就沒人在意這件事。
三日之後,回信就來了。
信使悄悄的將信送進了閻月朗的帳子裏。
果然如他所料,楊小妹才是說謊的那個人。
閻月朗的信前腳送到,護送女孩們的隊伍後腳就到。
探子來不及打聽事情,急急忙忙的先攔住了即將進城了隊伍。
領頭的先令官聽到來龍去脈知道事情要緊,便推遲了一日才進城。
他派了兩個小將隨著探子回城去,隻用了一夜,就把事情查的清清楚楚。
原來楊大姐沒死。
出事那晚,安置兩姐妹的驛站突然失火,火勢很快蔓延到了二樓兩姐妹的房間裏。
眾人好不容易滅了火,卻隻在房間裏發現了腰上插著一把刀,又被燒花半張臉的楊大姐。
楊小妹卻不知所蹤。
有人斷定是匪徒劫財不成卻帶走了楊小妹。
郡守派人四處勘查,卻一無所獲。
那火是從後院靠著一樓的馬棚燒起來的,正在楊家姐妹房間的下麵。
按理說起火的時候還有時間逃跑,甚至也沒人聽到有打鬥聲,但楊大姐還是受了傷。
她昏迷不醒,仵作就來幫她檢驗傷口。
閻月朗的探子一瞧就明白,那刀傷是個女人刺上去的。
匕首不長但很重,又平著刺進了她的後腰,也就是說動手的人和這楊大姐身高差不多。
刀刃進肉後還有旋轉的動作,隻是因為力氣小,旋轉的幅度很小,也因此保住了楊大姐的命。
隻有女人才會轉不動。
再加上那些附近人的證詞,根本沒有外人進出,幾乎就能斷定是楊小妹下的手了。
她是很想自己姐姐死在那。
而郡守的確和那夥拐子沒任何關係。
他身家算不上絕對清白,但就比較而言,已經算是個為民請命的好官了。
護送隊伍的先令官這才安心把人交給了他。
閻月朗幾乎是在被窩裏看完的這封信。
他覺得楊小妹跟著隊伍上來,這隊伍裏一定也有了某個被她迷惑了的人。
信紙被火舌吞噬。
看著舒妙的睡顏,緊皺的眉頭終於放鬆了下來。
他輕聲走到榻邊為舒妙攏了攏被子,盯著她看了許久,才在她額頭上輕輕落下一吻,起身出了帳子。
護送的隊伍沒了姑娘們拖累,快馬加鞭,不過一日就追上了他們。
此時,領隊的先令官已經在帳子裏等著閻月朗了。
“一路上,可套出了什麽消息來?”
閻月朗派的這位秦小將非常機靈,他不負眾望,將事情調查的一清二楚。
“……大多數姑娘確實不是那四個拐子拐來的,她們在自己家鄉被不同的人拐來,本身要來的地方也不是北邊,卻好像有人刻意買了她們來這邊,再交給了這四人,但唯獨楊家姐妹是一開始就在這四人身邊的。”
閻月朗一邊聽著,一邊轉著小手指上的金戒指。
她說,她姐姐被人殺了,她是逃出來的。
問她郡守呢?
她搖了搖頭,說是聽見郡守下的令,所以才不管不顧的追了上來,尋求庇護。
這事不但閻月朗覺得蹊蹺,根本就沒和郡守接觸過的舒妙都覺得蹊蹺。
一個女子而已,郡守閑的沒事瘋了才要殺她。
但顯然,現在已經不合適再回寧安縣了。
楊小妹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她似乎有意把郡守和這幫拐子扯上關係。
頭腦是有點的,但邏輯不太好。
那幫拐子是閻月朗要帶著去北疆做苦力的,從一開始就隨著大隊一起走。
他既沒有打算把人交給寧安縣郡守,寧安縣的郡守也不曾過問過這些拐子。
倘若郡守真的和拐子有關,那他為何不設計殺了這些拐子,反倒殺了受害的姑娘?
邏輯不通。
然而閻月朗沒有時間叫人回去處理事情,他急著趕路,隻能就這麽帶著楊小妹一起了。
在馬車上,舒妙閑來無事就會寫一些趣事,攢上幾日就隨著軍裏送信的一起送回京都給沈霄月去看。
眼看著晃過去一個月,兩人也隻來回各收到了一封信。
楊小妹留在這裏自然不是做大小姐的,她便有意討好舒妙,一邊研磨一邊時不時探頭去看她的字。
舒妙倒也沒藏著掖著,任她去看。
寫完一封信,還忍不住誇她:“你這墨研的真好,不濃不淡。”
楊小妹害羞的低了低頭:“小時候常常為家裏的兄長研墨,也就隻有這個拿得出手了。”
明明前日還在為楊大姐的死而悲傷,今天就換了一副樣子。
舒妙沒點破,看著悅喜用細紗吸幹了紙上的墨水,便親自拿來折成了一個四方形,塞進了信封裏。
“我去送信。”
楊小妹伸手想要去拿,舒妙倒是一抬手:“我自己去吧,正好我坐車坐的屁股疼,出去透透氣。”
離北疆越近,閻月朗就越謹慎,事務就越繁忙,和舒妙待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
他見著舒妙從馬車裏出來,緊皺的眉頭才微微鬆散了下來。
“想要騎馬嗎?”
舒妙不是個多事的人,她少有的才會在行走途中下車。
她被拉上了閻月朗的馬。
兩人耳鬢廝磨間,卻聽舒妙氣聲說:“你那封信倒是可以同我的信一起寄出去。”
閻月朗愣了愣。
他看著懷裏的小姑娘,猛的翹起嘴角,抬手點了點她的鼻尖。
沒說話,卻夾了馬肚子,兩人就跑到了隊伍前麵去。
他是有一封信想要悄悄的送出去,隻是還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後麵護送那些姑娘的將士們還未到寧安縣,閻月朗就在縣城裏留了人,若是那郡守真的如同楊小妹說的那樣,和拐子有關係,那麽後麵護送的將士們也會有危險。
為了後麵將士們的安全,閻月朗一開始就想要去探明寧安縣的真相,隻是相比起郡守是反賊這件事,他更懷疑楊小妹。
不好打草驚蛇。
沒想到,舒妙倒是了解他。
舒妙從懷裏掏出已經裝好的信,將信紙抽出來,換了閻月朗的密信進去,又封了口,毫不避諱外人的交給了信使。
她和沈相爺家的姑娘有來往向來不是秘密,也就沒人在意這件事。
三日之後,回信就來了。
信使悄悄的將信送進了閻月朗的帳子裏。
果然如他所料,楊小妹才是說謊的那個人。
閻月朗的信前腳送到,護送女孩們的隊伍後腳就到。
探子來不及打聽事情,急急忙忙的先攔住了即將進城了隊伍。
領頭的先令官聽到來龍去脈知道事情要緊,便推遲了一日才進城。
他派了兩個小將隨著探子回城去,隻用了一夜,就把事情查的清清楚楚。
原來楊大姐沒死。
出事那晚,安置兩姐妹的驛站突然失火,火勢很快蔓延到了二樓兩姐妹的房間裏。
眾人好不容易滅了火,卻隻在房間裏發現了腰上插著一把刀,又被燒花半張臉的楊大姐。
楊小妹卻不知所蹤。
有人斷定是匪徒劫財不成卻帶走了楊小妹。
郡守派人四處勘查,卻一無所獲。
那火是從後院靠著一樓的馬棚燒起來的,正在楊家姐妹房間的下麵。
按理說起火的時候還有時間逃跑,甚至也沒人聽到有打鬥聲,但楊大姐還是受了傷。
她昏迷不醒,仵作就來幫她檢驗傷口。
閻月朗的探子一瞧就明白,那刀傷是個女人刺上去的。
匕首不長但很重,又平著刺進了她的後腰,也就是說動手的人和這楊大姐身高差不多。
刀刃進肉後還有旋轉的動作,隻是因為力氣小,旋轉的幅度很小,也因此保住了楊大姐的命。
隻有女人才會轉不動。
再加上那些附近人的證詞,根本沒有外人進出,幾乎就能斷定是楊小妹下的手了。
她是很想自己姐姐死在那。
而郡守的確和那夥拐子沒任何關係。
他身家算不上絕對清白,但就比較而言,已經算是個為民請命的好官了。
護送隊伍的先令官這才安心把人交給了他。
閻月朗幾乎是在被窩裏看完的這封信。
他覺得楊小妹跟著隊伍上來,這隊伍裏一定也有了某個被她迷惑了的人。
信紙被火舌吞噬。
看著舒妙的睡顏,緊皺的眉頭終於放鬆了下來。
他輕聲走到榻邊為舒妙攏了攏被子,盯著她看了許久,才在她額頭上輕輕落下一吻,起身出了帳子。
護送的隊伍沒了姑娘們拖累,快馬加鞭,不過一日就追上了他們。
此時,領隊的先令官已經在帳子裏等著閻月朗了。
“一路上,可套出了什麽消息來?”
閻月朗派的這位秦小將非常機靈,他不負眾望,將事情調查的一清二楚。
“……大多數姑娘確實不是那四個拐子拐來的,她們在自己家鄉被不同的人拐來,本身要來的地方也不是北邊,卻好像有人刻意買了她們來這邊,再交給了這四人,但唯獨楊家姐妹是一開始就在這四人身邊的。”
閻月朗一邊聽著,一邊轉著小手指上的金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