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魂穿胎穿全身穿,全齊活
婚後初見:她的枕邊風初學者指南 作者:西街王二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她們聚在一起,是有正經事的。
溫宴希身為京都第一才女,受到了桂宮夫人的邀約,要去參加幾日後的春梅宴。
她知道那天定然會被要求作詩,於是便求著沈霄月,借她家梅園一用。
找找靈感。
沈家梅園之大,恐怕隻有京郊行宮才比得上。
白雪落枝頭,與白梅融為一體,與紅梅交相輝映。
梅園裏有七八處亭子,沈霄月特別選了周圍既有白梅,又有紅梅,甚至還有幾株青梅的亭子用來做圍爐。
八角亭子用竹簾子罩著,外麵又罩了一層薄紗,裏麵又加了一層絨紗。
亭子八柱下各放了燒的正旺的炭盆,正中間的炭盆外依舊罩了紅梅鬧春的白瓷缸。
舒妙趴在白瓷缸邊,把吃完了的栗子殼丟在炭盆裏,燃燒出好聞的栗子味道。
外麵風雪依舊。
透過這層層疊疊的紗,隻看得到白雪與紅梅。
溫宴希踱步垂思。
“雪壓霜欺未肯降,幽香冷豔自芬芳。隻緣春色關情重,獨向枝頭笑夕陽。”
才女就是才女,不過幾息之間就做出一首七言絕句。
雲川在一旁急忙記下。
溫宴希倒是眉頭皺著,顯然不滿意。
又是幾個來回的踱步,做出了修改。
“雪壓霜欺未肯降,一枝先發占春光。身居鬧市無車馬,心在深山有棟梁。”
舒妙的手肘撐在白瓷缸邊,微微有些發燙,但又不舍得離開。
她支著腦袋看向溫宴希,一邊和沈霄月說話:“喲,這詩是在點你呢,說你家朱門酒肉臭,隻知道吃吃喝喝,不看百姓疾苦呢。”
沈霄月就把手邊的桂圓砸了過去,正中她腦門。
“聽不懂就說聽不懂,哪有你這麽亂翻譯的。”
舒妙揉著腦袋有些茫然:“不是嗎?她這詩不是在借紅梅映射豪門大戶有車有馬,卻不如住在深山裏的人更關心江山社稷嗎?”
這意思曲曲折折的,還真給她對上了一半。
沈霄月斜她一眼,抬頭和溫宴希說:“桂宮夫人向來逃避朝廷之事,這詩不好。”
溫宴希回過神,一拍腦袋:“哎呀,忘了這事了,得虧你救我。”
她沒了靈感,索性盤腿坐在厚厚的蜀褥上,搶了舒妙烤好的柿子吃。
舒妙好心給她倒了杯紅棗茶水,放在了她那邊的白瓷缸沿上。
此情此景,竟然和半年前初遇時一模一樣。
大半年前,舒妙才成為閻太太,首次出現在京都的太太姑娘社交圈裏。
蔣夫人身為舒妙的“親生母親”,自然不好在人前和她太生疏。
從前的蔣小姐身體不好,蔣夫人倒還有推辭的理由,如今“嫁”了人,各位夫人太太的邀約倒是不好拒絕了。
那次,還是菡萏公主的生辰,來往皆富貴。
閻月朗再被皇上看中,但到底是沒給什麽升職,依舊還是個空有虛名的翊軍將軍,他的幹娘一家當然不夠格來參加這樣的宴會。
倒是蔣夫人收到了請柬,帶著舒妙一起來了。
宴會在一艘畫舫上,氣派的很。
可舒妙的位置很尷尬。
在夫人太太那一欄裏顯得年輕,在姑娘那一欄裏又顯得別扭。
大家心知肚明她除了過了門,梳了頭,別的和姑娘沒區別。
菡萏公主又是個喜歡熱鬧的,於是就叫舒妙和她們這群姑娘坐在一起。
舒妙倒是沒所謂,反正到哪不是吃,這桌吃完吃下桌。
席間,貴女之間的戰爭就明晃晃的貼臉開始了——當然和舒妙無關。
也不記得是誰家的姑娘起的頭,說是給菡萏公主寫祝福詩,到了最後全讓當時才初露頭角的溫宴希作詩。
一首又一首。
舒妙覺得自己吃完了一大盤子的羊骨肉,那邊還在作詩。
最終製止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人,是坐在菡萏公主下首的沈霄月。
她說,好詞都給她一人說盡了,改日見了聖上和娘娘們,你們又該說什麽?
總不能祝福詞比不上一個公主的吧。
那貴女拉不下臉,笑的比哭還難看,也沒忘記給自己找補。
“那就讓溫七姑娘對此情此景再作詩一首,就此便罷。”
反正她也不管人家願不願意,就像遊戲裏的npc,隻管發布任務。
溫宴希那時候在溫家如履薄冰,心裏把人罵的狗血淋頭,臉上是一點也沒敢表露出來。
思慮再三,腦子就像被擠幹了的海綿,一個字也寫不出了。
那也是她穿過來後,第一次做了“文抄公”。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兩句詩一出來,就惹得滿堂彩。
巧了不是。
舒妙剛好知道這詩的後兩句,下意識就接了上去。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說完,她才意識到自己沒管住嘴,急忙用羊骨頭塞進嘴裏,嘟嘟囔囔的打算混過去。
好在她聲音的確小,隻有她身邊的一個姑娘聽到了,卻沒聽清,原來是打算問她的,結果一轉頭就看她抱著一塊羊骨頭啃著。
還是算了吧,可能是聽錯了。
這姑娘放棄了,但舒妙引起了沈霄月和溫宴希的注意。
宴會後的次日,沈霄月就親自給舒妙和溫宴希下了帖子。
“坦白局”的約會地點在城郊湖畔的湖心亭。
亭子裏隻有三人圍坐。
沈霄月一張口就是:“我知道你們的身份了。”
嚇得舒妙以為替嫁的事情被丞相抓包了。
接著卻聽到沈霄月冷清好聽的聲音念出了那首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到了這個地步,其實也沒了什麽隱瞞的必要性。
三個姑娘就是在那天,在那裏,成為了在這個異世界裏難得一見的“老鄉”。
舒妙的故事很短,爸爸是亞洲最大投行的老板,小時候養在澳門,長大之後在阿美莉卡讀書,後來死於腳滑。
溫宴希的故事很簡單,普通的家庭,拚了命考進北大,結果死於落水,穿進來的時候,隻有七八歲的真正的溫宴希已經被莊子上的小孩們按在泥窪裏溺死了。
沈霄月的人生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她從小就在農科院的大院長大,父母都是院士,她從小耳濡目染,最終走上了和父母一樣的道路,成為了農科院的碩士,結果就在準備畢業論文的時候,死在了采風時的雲南山區,泥石流,把他們那棟房子全淹了。
等她再有意識的時候,自己已經成了沈相爺夫人肚子裏的足月胎兒。
溫宴希身為京都第一才女,受到了桂宮夫人的邀約,要去參加幾日後的春梅宴。
她知道那天定然會被要求作詩,於是便求著沈霄月,借她家梅園一用。
找找靈感。
沈家梅園之大,恐怕隻有京郊行宮才比得上。
白雪落枝頭,與白梅融為一體,與紅梅交相輝映。
梅園裏有七八處亭子,沈霄月特別選了周圍既有白梅,又有紅梅,甚至還有幾株青梅的亭子用來做圍爐。
八角亭子用竹簾子罩著,外麵又罩了一層薄紗,裏麵又加了一層絨紗。
亭子八柱下各放了燒的正旺的炭盆,正中間的炭盆外依舊罩了紅梅鬧春的白瓷缸。
舒妙趴在白瓷缸邊,把吃完了的栗子殼丟在炭盆裏,燃燒出好聞的栗子味道。
外麵風雪依舊。
透過這層層疊疊的紗,隻看得到白雪與紅梅。
溫宴希踱步垂思。
“雪壓霜欺未肯降,幽香冷豔自芬芳。隻緣春色關情重,獨向枝頭笑夕陽。”
才女就是才女,不過幾息之間就做出一首七言絕句。
雲川在一旁急忙記下。
溫宴希倒是眉頭皺著,顯然不滿意。
又是幾個來回的踱步,做出了修改。
“雪壓霜欺未肯降,一枝先發占春光。身居鬧市無車馬,心在深山有棟梁。”
舒妙的手肘撐在白瓷缸邊,微微有些發燙,但又不舍得離開。
她支著腦袋看向溫宴希,一邊和沈霄月說話:“喲,這詩是在點你呢,說你家朱門酒肉臭,隻知道吃吃喝喝,不看百姓疾苦呢。”
沈霄月就把手邊的桂圓砸了過去,正中她腦門。
“聽不懂就說聽不懂,哪有你這麽亂翻譯的。”
舒妙揉著腦袋有些茫然:“不是嗎?她這詩不是在借紅梅映射豪門大戶有車有馬,卻不如住在深山裏的人更關心江山社稷嗎?”
這意思曲曲折折的,還真給她對上了一半。
沈霄月斜她一眼,抬頭和溫宴希說:“桂宮夫人向來逃避朝廷之事,這詩不好。”
溫宴希回過神,一拍腦袋:“哎呀,忘了這事了,得虧你救我。”
她沒了靈感,索性盤腿坐在厚厚的蜀褥上,搶了舒妙烤好的柿子吃。
舒妙好心給她倒了杯紅棗茶水,放在了她那邊的白瓷缸沿上。
此情此景,竟然和半年前初遇時一模一樣。
大半年前,舒妙才成為閻太太,首次出現在京都的太太姑娘社交圈裏。
蔣夫人身為舒妙的“親生母親”,自然不好在人前和她太生疏。
從前的蔣小姐身體不好,蔣夫人倒還有推辭的理由,如今“嫁”了人,各位夫人太太的邀約倒是不好拒絕了。
那次,還是菡萏公主的生辰,來往皆富貴。
閻月朗再被皇上看中,但到底是沒給什麽升職,依舊還是個空有虛名的翊軍將軍,他的幹娘一家當然不夠格來參加這樣的宴會。
倒是蔣夫人收到了請柬,帶著舒妙一起來了。
宴會在一艘畫舫上,氣派的很。
可舒妙的位置很尷尬。
在夫人太太那一欄裏顯得年輕,在姑娘那一欄裏又顯得別扭。
大家心知肚明她除了過了門,梳了頭,別的和姑娘沒區別。
菡萏公主又是個喜歡熱鬧的,於是就叫舒妙和她們這群姑娘坐在一起。
舒妙倒是沒所謂,反正到哪不是吃,這桌吃完吃下桌。
席間,貴女之間的戰爭就明晃晃的貼臉開始了——當然和舒妙無關。
也不記得是誰家的姑娘起的頭,說是給菡萏公主寫祝福詩,到了最後全讓當時才初露頭角的溫宴希作詩。
一首又一首。
舒妙覺得自己吃完了一大盤子的羊骨肉,那邊還在作詩。
最終製止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人,是坐在菡萏公主下首的沈霄月。
她說,好詞都給她一人說盡了,改日見了聖上和娘娘們,你們又該說什麽?
總不能祝福詞比不上一個公主的吧。
那貴女拉不下臉,笑的比哭還難看,也沒忘記給自己找補。
“那就讓溫七姑娘對此情此景再作詩一首,就此便罷。”
反正她也不管人家願不願意,就像遊戲裏的npc,隻管發布任務。
溫宴希那時候在溫家如履薄冰,心裏把人罵的狗血淋頭,臉上是一點也沒敢表露出來。
思慮再三,腦子就像被擠幹了的海綿,一個字也寫不出了。
那也是她穿過來後,第一次做了“文抄公”。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兩句詩一出來,就惹得滿堂彩。
巧了不是。
舒妙剛好知道這詩的後兩句,下意識就接了上去。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說完,她才意識到自己沒管住嘴,急忙用羊骨頭塞進嘴裏,嘟嘟囔囔的打算混過去。
好在她聲音的確小,隻有她身邊的一個姑娘聽到了,卻沒聽清,原來是打算問她的,結果一轉頭就看她抱著一塊羊骨頭啃著。
還是算了吧,可能是聽錯了。
這姑娘放棄了,但舒妙引起了沈霄月和溫宴希的注意。
宴會後的次日,沈霄月就親自給舒妙和溫宴希下了帖子。
“坦白局”的約會地點在城郊湖畔的湖心亭。
亭子裏隻有三人圍坐。
沈霄月一張口就是:“我知道你們的身份了。”
嚇得舒妙以為替嫁的事情被丞相抓包了。
接著卻聽到沈霄月冷清好聽的聲音念出了那首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到了這個地步,其實也沒了什麽隱瞞的必要性。
三個姑娘就是在那天,在那裏,成為了在這個異世界裏難得一見的“老鄉”。
舒妙的故事很短,爸爸是亞洲最大投行的老板,小時候養在澳門,長大之後在阿美莉卡讀書,後來死於腳滑。
溫宴希的故事很簡單,普通的家庭,拚了命考進北大,結果死於落水,穿進來的時候,隻有七八歲的真正的溫宴希已經被莊子上的小孩們按在泥窪裏溺死了。
沈霄月的人生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她從小就在農科院的大院長大,父母都是院士,她從小耳濡目染,最終走上了和父母一樣的道路,成為了農科院的碩士,結果就在準備畢業論文的時候,死在了采風時的雲南山區,泥石流,把他們那棟房子全淹了。
等她再有意識的時候,自己已經成了沈相爺夫人肚子裏的足月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