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亂起
皇帝寵臣?不,我一身反骨! 作者:倫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也是季博常直接開門見山告訴博喜,從今天開始我後背交給你的原因。
對於這位自己本就天閹又在皇宮裏長大的弟弟來說。
家族對他的虧欠太多了些。
而選擇姑父為工部尚書也是深意在內的。
因為他這位新帝實在是足夠年輕,所以姑父的工部尚書位也隻是一個過渡而已。
寶蓋沒有回到東海,他要守在定遠做他該做的事。
寶蛋還在北夷,他們的爹老季豕正在執掌北境民生政事。
這個安排之前有很多人不理解,但現在豁然開朗。
因為老季豕也是個過渡,他的過渡將在對北夷動兵之後結束。
所有人都明白一點,現在公子要的隻有一字。
穩。
隻有夠穩,才能擁有絕對的優勢和主動權去拿北夷。
他的麾下知道季博常要的是什麽,那些藏在暗處之人自然也知道。
季博常要的是穩,而他們要的就是破了這穩。
隻有不夠穩,才能讓季博常顧此失彼。
正月二十,季博常準備回返定遠。
這次皓月等人都會陪同一起,劉六和紀老已是傳來消息。
山脈皇城主體已完成八成,最多兩月後可徹底完工。
這就是擁有水泥鐵筋的好處,所有大柱均為水泥澆灌而成。
速度奇快且更加牢固,牆體以水泥磚修砌。
而最為耗時耗力的石階,在有了水泥鐵筋之下也變得不再有任何難處。
主體對木料的需求銳減,而其餘材料又從拆除的帝都處送來。
毫無疑問,大興皇宮的修建速度一定會創造從未有過的奇跡。
雍盛帝已死的消息季博常早就收到了,但對於這件事他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仿佛那個前朝皇帝在他眼裏已經沒有了任何價值。
然而就在季博常的車輦剛剛離開小戶莊不久,一封密信被送到了他的手中。
信來自江南,來自季節明。
季博常讓他去江南轉轉,他便當即動身去江南開始亂轉。
如今的江南已無戰事,從東海新式學堂結業之人也開始進入江南各地縣衙。
這個過程有些難度,但有大軍在這個難度也不會太大。
從東海到帝都的水泥路早已鋪設完成,這也是帝都被拆掉材料能快速運送到定遠的原因。
帝都到北境的水泥路修了一半。
因為北境的天氣還足夠寒冷,待春暖花開時北境之內的水泥路也會被快速鋪設。
江南戰停之時,阿九就提出江南優先修路通往定遠,然後是東南到江南。
如此兩地到定遠的時間就會被大幅縮減。
無論商還是兵卒調動,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江南水係眾多,修堤之事也要提上日程。
而想把江南大堤全部用水泥加固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要耗時很久才能完成。
所以在江南修築水泥路乃是必行之事。
可問題就出在了這。
一開始極為順利,因為江南之內作亂之人被屠殺殆盡。
左相已死再無任何掣肘,但路修到興希城卻再無法推進。
剛修過的路幾日後便會破碎不堪,明明堅硬如鐵的水泥在這卻軟的像樓子裏老鴇的胸脯子。
軟塌塌不說,一腳下去就能踩碎一大片。
水泥都是從東海運過去的,負責監工之人也全都是參與過大堤修築的兵卒。
原材料沒問題,配方和施工的過程也是嚴格執行的。
之前修築的都沒問題,偏偏到了這興希城卻怎麽也推進不下去,也找不到是原因在何處。
而接連返工十餘次皆是如此,最後導致謠言四起。
興希城,乃大雍太祖興起之地,更為上天眷顧之所。
如今上天顯靈,大雍不當滅!
大雍不當滅又被上天眷顧,那季博常就成了不被上天承認的篡國之賊。
謠言這東西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以訛傳訛,說的多了就會被人當成真的。
更有謠言說左相非季博常所滅,而上天降下天罰懲處其禍亂大雍所致。
申逐鹿被天罰所滅,那下一個上天要滅誰還會很難猜嗎?
季博常看完手裏的密信眉頭微微皺起。
出現這種情況隻有一個解釋,水泥本身出了問題。
但水泥出自東海被搬山軍掌管,所以這問題一定出自東海內部。
搬山軍出了問題。
如今的搬山軍在季博常麾下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
非但負責水泥的燒製和水泥磚的製作,拆除帝都城牆以及建設新都都有搬山軍的影子。
就連西南最後堡壘被破,都和搬山軍有著直接的關係。
“公子,要不要通知糾察司?”
博喜的意思很明顯,既然問題出在了搬山軍,那搬山軍的內部一定出了叛徒。
江南修路的水泥出現問題不算大事。
但如今正在修建新都,對水泥的消耗堪稱巨量。
若是水泥出了問題,那直接影響的就是新都修建的進度和防禦力。
而且更加重要的在於。
修堤。
定遠大堤有多堅固有目共睹,如今九大人張羅全境修堤也不是秘密。
但若是用摻假的水泥去修築大堤,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才是問題的根源,也是最為致命的地方。
季博常聞言轉頭看向車窗之外,足有十幾息之後方才開口。
“沒理由。”
搬山軍沒理由背叛自己,寶蓋連老爹都不放過,當初從定遠去往無憂城的那些人。
祖宗十八代都被寶蓋查的清清楚楚。
而且沒有季博常,他們現在估計早就死了。
所以沒理由。
季博常把視線從窗外收回,轉頭對著一旁的博喜挑了挑眉。
“我最擅長也最喜歡的,就是似是而非。”
這話博喜沒聽懂,因為這句話本身也是那麽的似是而非 。
“負責水泥押運的主官是誰?”
博喜聞言連忙拿起一旁的厚厚典冊翻看。
“伍輕言,出自東海新式學堂,三十四歲,三月前被任命為運送的押運主官。”
季博常微微點頭。
“東海人人?”
博喜手拿典冊搖頭:“不是,出自定遠新軍校尉。”
季博常聞言再次點頭。
“命糾察司在江南之人即刻去往興希城。”
說完之後輕輕攬了攬衣袖。
“讓季節明接著轉。”
對於這位自己本就天閹又在皇宮裏長大的弟弟來說。
家族對他的虧欠太多了些。
而選擇姑父為工部尚書也是深意在內的。
因為他這位新帝實在是足夠年輕,所以姑父的工部尚書位也隻是一個過渡而已。
寶蓋沒有回到東海,他要守在定遠做他該做的事。
寶蛋還在北夷,他們的爹老季豕正在執掌北境民生政事。
這個安排之前有很多人不理解,但現在豁然開朗。
因為老季豕也是個過渡,他的過渡將在對北夷動兵之後結束。
所有人都明白一點,現在公子要的隻有一字。
穩。
隻有夠穩,才能擁有絕對的優勢和主動權去拿北夷。
他的麾下知道季博常要的是什麽,那些藏在暗處之人自然也知道。
季博常要的是穩,而他們要的就是破了這穩。
隻有不夠穩,才能讓季博常顧此失彼。
正月二十,季博常準備回返定遠。
這次皓月等人都會陪同一起,劉六和紀老已是傳來消息。
山脈皇城主體已完成八成,最多兩月後可徹底完工。
這就是擁有水泥鐵筋的好處,所有大柱均為水泥澆灌而成。
速度奇快且更加牢固,牆體以水泥磚修砌。
而最為耗時耗力的石階,在有了水泥鐵筋之下也變得不再有任何難處。
主體對木料的需求銳減,而其餘材料又從拆除的帝都處送來。
毫無疑問,大興皇宮的修建速度一定會創造從未有過的奇跡。
雍盛帝已死的消息季博常早就收到了,但對於這件事他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仿佛那個前朝皇帝在他眼裏已經沒有了任何價值。
然而就在季博常的車輦剛剛離開小戶莊不久,一封密信被送到了他的手中。
信來自江南,來自季節明。
季博常讓他去江南轉轉,他便當即動身去江南開始亂轉。
如今的江南已無戰事,從東海新式學堂結業之人也開始進入江南各地縣衙。
這個過程有些難度,但有大軍在這個難度也不會太大。
從東海到帝都的水泥路早已鋪設完成,這也是帝都被拆掉材料能快速運送到定遠的原因。
帝都到北境的水泥路修了一半。
因為北境的天氣還足夠寒冷,待春暖花開時北境之內的水泥路也會被快速鋪設。
江南戰停之時,阿九就提出江南優先修路通往定遠,然後是東南到江南。
如此兩地到定遠的時間就會被大幅縮減。
無論商還是兵卒調動,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
江南水係眾多,修堤之事也要提上日程。
而想把江南大堤全部用水泥加固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要耗時很久才能完成。
所以在江南修築水泥路乃是必行之事。
可問題就出在了這。
一開始極為順利,因為江南之內作亂之人被屠殺殆盡。
左相已死再無任何掣肘,但路修到興希城卻再無法推進。
剛修過的路幾日後便會破碎不堪,明明堅硬如鐵的水泥在這卻軟的像樓子裏老鴇的胸脯子。
軟塌塌不說,一腳下去就能踩碎一大片。
水泥都是從東海運過去的,負責監工之人也全都是參與過大堤修築的兵卒。
原材料沒問題,配方和施工的過程也是嚴格執行的。
之前修築的都沒問題,偏偏到了這興希城卻怎麽也推進不下去,也找不到是原因在何處。
而接連返工十餘次皆是如此,最後導致謠言四起。
興希城,乃大雍太祖興起之地,更為上天眷顧之所。
如今上天顯靈,大雍不當滅!
大雍不當滅又被上天眷顧,那季博常就成了不被上天承認的篡國之賊。
謠言這東西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以訛傳訛,說的多了就會被人當成真的。
更有謠言說左相非季博常所滅,而上天降下天罰懲處其禍亂大雍所致。
申逐鹿被天罰所滅,那下一個上天要滅誰還會很難猜嗎?
季博常看完手裏的密信眉頭微微皺起。
出現這種情況隻有一個解釋,水泥本身出了問題。
但水泥出自東海被搬山軍掌管,所以這問題一定出自東海內部。
搬山軍出了問題。
如今的搬山軍在季博常麾下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
非但負責水泥的燒製和水泥磚的製作,拆除帝都城牆以及建設新都都有搬山軍的影子。
就連西南最後堡壘被破,都和搬山軍有著直接的關係。
“公子,要不要通知糾察司?”
博喜的意思很明顯,既然問題出在了搬山軍,那搬山軍的內部一定出了叛徒。
江南修路的水泥出現問題不算大事。
但如今正在修建新都,對水泥的消耗堪稱巨量。
若是水泥出了問題,那直接影響的就是新都修建的進度和防禦力。
而且更加重要的在於。
修堤。
定遠大堤有多堅固有目共睹,如今九大人張羅全境修堤也不是秘密。
但若是用摻假的水泥去修築大堤,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才是問題的根源,也是最為致命的地方。
季博常聞言轉頭看向車窗之外,足有十幾息之後方才開口。
“沒理由。”
搬山軍沒理由背叛自己,寶蓋連老爹都不放過,當初從定遠去往無憂城的那些人。
祖宗十八代都被寶蓋查的清清楚楚。
而且沒有季博常,他們現在估計早就死了。
所以沒理由。
季博常把視線從窗外收回,轉頭對著一旁的博喜挑了挑眉。
“我最擅長也最喜歡的,就是似是而非。”
這話博喜沒聽懂,因為這句話本身也是那麽的似是而非 。
“負責水泥押運的主官是誰?”
博喜聞言連忙拿起一旁的厚厚典冊翻看。
“伍輕言,出自東海新式學堂,三十四歲,三月前被任命為運送的押運主官。”
季博常微微點頭。
“東海人人?”
博喜手拿典冊搖頭:“不是,出自定遠新軍校尉。”
季博常聞言再次點頭。
“命糾察司在江南之人即刻去往興希城。”
說完之後輕輕攬了攬衣袖。
“讓季節明接著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