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怪不得…怪不得
皇帝寵臣?不,我一身反骨! 作者:倫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季博常中毒的消息傳進禦書房的時候。
雍盛帝隻是淡淡說了一句。
“朕仁至義盡了,讓他去侍奉父皇吧。”
季博常是對的,雍盛帝之前真的沒打算殺雁斡集。
他是先帝留下輔佐自己的老臣,也是自己當初能夠登基的功臣。
雁斡集曾說過樓生一太自傲了,自傲到以為和皇權等同 ,能夠和皇帝以友相交的地步。
但他在雍盛帝眼裏又何嚐不是第二個樓生一?
雍盛帝相信雁斡集真的能做出毒殺季博常的事,因為雁斡集也是個偏執的人。
自己給了他應有的體麵,但他卻置若罔聞去毒殺季博常,這再一次觸怒了雍盛帝。
去侍奉先帝,就已經注定雁斡集必死。
因為這叫欺君。
“我小看了他,哪怕我已經看出他的圖謀卻依舊小看了他,到現在才明白,他算準了我會去找他,他也一直等我去找他。”
官緝司天牢內,已是平靜下來的雁斡集自嘲一笑。
“他有恃無恐的倚仗,就是他足夠弱小,弱小就沒人相信他能做出什麽天大的圖謀。”
“但他更大的倚仗,卻是算準了陛下和左相都覺得能將他輕易拿捏在掌心之內。”
“錯了,都錯了。”
雁斡集坐在陰暗天牢的稻草上自嘲搖頭。
“所有人都小看了他,包括我在內,他知道陛下沒有殺我之意,所以他給了陛下一個殺我的理由,我死了,也就再沒人提醒陛下他所能造成的危害。”
“盡管他的方法看似漏洞百出,但卻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
“而他,也能踩著我的屍體爬到更高的位置,成為陛下和六皇子的真正心腹。”
雁斡集說完看向站在身前之人。
“如果我所料不錯,就連你都在他的算計之內,因為想踩著我屍體向上爬的可不止他一個。”
“你這個我一手調教出來並引薦給陛下的學生,甚至比他還想讓我死。”
站在雁斡集身前之人一身青色長袍,身上帶著書生獨有的文靜儒雅。
但他此刻看向雁斡集的眼神裏,卻有著書生不該有的陰毒和得意。
“雁師,您到現在還是沒能明白,您落到今日下場都是您不識時務造成的後果。”
“和任何人都無關。”
“您一直教導學生要忠君愛國,但您卻連聖意為何都揣測不出,不知曉聖意又何來忠君之說?”
“而您的愛國偏頗更甚,您是先帝留給陛下的人,也身負先帝所托,但先帝已入皇陵,現在龍椅之上的是陛下不是先帝更不是太祖。”
“為臣者失了臣者之心也就沒了敬畏之情,沒有敬畏之情的臣子又何來愛國之言?”
雁斡集看著昔日在自己麵前從來都是躬身聆聽,今日卻口若懸河的學生微微搖頭。
“六皇子說的沒錯,我真的老了。”
“老到沒能第一時間看出季博常所圖,更老到就連身邊之人都看不清的地步。”
“周懷世,你拜我為師那一刻,已經想好了今日的取而代之吧。”
周懷世聞言微微一笑。
“雁師,您看不透不是因為老了,而是自負蒙蔽了您的雙眼,您被取而代之是注定之事。”
說著,周懷世微微揮了揮衣袖。
“您不會覺得您在陛下心裏的地位,隻是因為您從攻訐季博常才開始改變的吧。”
這話讓雁斡集眼神一凝。
“你是說,陛下早就已經暗中接觸過你了?”
周懷世搖頭,眼神之內有著濃濃的嘲諷之意。
“是我們,是所有被陛下暗中選中的太學子,而接觸我們的也不是陛下,而是六皇子殿下。”
雁斡集聞言一滯,隨後言哈哈大笑,隻不過那笑聲裏充滿了悲哀,也充滿了自嘲。
原來,陛下早就放棄了自己,而自己沒看透的也遠不止一個季博常。
原來自己在陛下心裏…從來都不重要啊。
一個本就不重要之人卻覺得自己很重要,還要每日奔走訓誡諫言,怪不得,怪不得…
“您根本就不知道陛下所想,更不知道陛下所謀,所以您所謂的季博常竊國之言在陛下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您乃先帝老臣,留下的用意便是助陛下登基,如今您心願已了,也該到了去侍奉先帝的時候了。”
說完,周懷世從懷裏拿出一個瓷瓶放在雁斡集麵前。
“雁師,一路走好!”
周懷世說完轉身離去,看都未再看雁斡集一眼。
雁斡集看著眼前的瓷瓶,他當然知道這裏麵裝的是什麽。
但和之前一臉灰敗不同,他的臉上竟然出現了一絲輕鬆解脫之意。
一口將瓷瓶裏的毒藥吞入腹中,雁斡集又是哈哈一笑。
“陛下啊,當真是老臣看不透您的用意嗎?不是,而是您變得再也聽不進逆耳之言了。”
“您太自信了,自信到以為一切都在您的掌控之中,您聽不進逆耳之言,那您的身邊就會出現太多太多隻會揣測您心意之人。”
“老臣可死,但老臣死了您就真的再也聽不到一句實話了。”
“陛下,您總說先帝是昏君,但現在的您啊也是個剛愎自用的昏君了…”
“那季博常一定會成為大雍的心腹大患...而您身邊那些所謂知曉你所謀之人...也都會成為阿諛奉承的讒臣...”
坐在那裏的雁斡集身體猛然一抖,大片黑色血跡從唇角滴落。
“先帝...臣..還是辜負了..您的囑托...”
隨著一滴泛黑血跡滴落,這位太學院首,曆經兩帝真正一心為國的老臣就此氣絕。
死的無聲無息。
帶著濃濃的遺憾和不甘,死在了這個陰暗潮濕的天牢之內。
就在雁斡集死去當夜,一道消息傳遍帝都。
太學院首,禦史台大夫於家中病發長辭。
翌日。
雍盛帝下旨追封雁斡集爵位,葬入皇陵之側肱骨園。
這是榮耀,給為大雍鞠躬盡瘁老臣的榮耀。
至此,數月之內大雍連隕兩位禦史台大夫。
且全部是突然病發暴斃而亡。
這樣的消息在如今大戰將起之時,引動不了太大的波瀾。
人們會惋惜追悼這位太學院首,但也隻是惋惜而已。
人,死了也就死了。
生前留下的痕跡,會在時間的衝刷下點滴不存。
不論身份地位如何高貴,所有人皆是如此。
雍盛帝隻是淡淡說了一句。
“朕仁至義盡了,讓他去侍奉父皇吧。”
季博常是對的,雍盛帝之前真的沒打算殺雁斡集。
他是先帝留下輔佐自己的老臣,也是自己當初能夠登基的功臣。
雁斡集曾說過樓生一太自傲了,自傲到以為和皇權等同 ,能夠和皇帝以友相交的地步。
但他在雍盛帝眼裏又何嚐不是第二個樓生一?
雍盛帝相信雁斡集真的能做出毒殺季博常的事,因為雁斡集也是個偏執的人。
自己給了他應有的體麵,但他卻置若罔聞去毒殺季博常,這再一次觸怒了雍盛帝。
去侍奉先帝,就已經注定雁斡集必死。
因為這叫欺君。
“我小看了他,哪怕我已經看出他的圖謀卻依舊小看了他,到現在才明白,他算準了我會去找他,他也一直等我去找他。”
官緝司天牢內,已是平靜下來的雁斡集自嘲一笑。
“他有恃無恐的倚仗,就是他足夠弱小,弱小就沒人相信他能做出什麽天大的圖謀。”
“但他更大的倚仗,卻是算準了陛下和左相都覺得能將他輕易拿捏在掌心之內。”
“錯了,都錯了。”
雁斡集坐在陰暗天牢的稻草上自嘲搖頭。
“所有人都小看了他,包括我在內,他知道陛下沒有殺我之意,所以他給了陛下一個殺我的理由,我死了,也就再沒人提醒陛下他所能造成的危害。”
“盡管他的方法看似漏洞百出,但卻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
“而他,也能踩著我的屍體爬到更高的位置,成為陛下和六皇子的真正心腹。”
雁斡集說完看向站在身前之人。
“如果我所料不錯,就連你都在他的算計之內,因為想踩著我屍體向上爬的可不止他一個。”
“你這個我一手調教出來並引薦給陛下的學生,甚至比他還想讓我死。”
站在雁斡集身前之人一身青色長袍,身上帶著書生獨有的文靜儒雅。
但他此刻看向雁斡集的眼神裏,卻有著書生不該有的陰毒和得意。
“雁師,您到現在還是沒能明白,您落到今日下場都是您不識時務造成的後果。”
“和任何人都無關。”
“您一直教導學生要忠君愛國,但您卻連聖意為何都揣測不出,不知曉聖意又何來忠君之說?”
“而您的愛國偏頗更甚,您是先帝留給陛下的人,也身負先帝所托,但先帝已入皇陵,現在龍椅之上的是陛下不是先帝更不是太祖。”
“為臣者失了臣者之心也就沒了敬畏之情,沒有敬畏之情的臣子又何來愛國之言?”
雁斡集看著昔日在自己麵前從來都是躬身聆聽,今日卻口若懸河的學生微微搖頭。
“六皇子說的沒錯,我真的老了。”
“老到沒能第一時間看出季博常所圖,更老到就連身邊之人都看不清的地步。”
“周懷世,你拜我為師那一刻,已經想好了今日的取而代之吧。”
周懷世聞言微微一笑。
“雁師,您看不透不是因為老了,而是自負蒙蔽了您的雙眼,您被取而代之是注定之事。”
說著,周懷世微微揮了揮衣袖。
“您不會覺得您在陛下心裏的地位,隻是因為您從攻訐季博常才開始改變的吧。”
這話讓雁斡集眼神一凝。
“你是說,陛下早就已經暗中接觸過你了?”
周懷世搖頭,眼神之內有著濃濃的嘲諷之意。
“是我們,是所有被陛下暗中選中的太學子,而接觸我們的也不是陛下,而是六皇子殿下。”
雁斡集聞言一滯,隨後言哈哈大笑,隻不過那笑聲裏充滿了悲哀,也充滿了自嘲。
原來,陛下早就放棄了自己,而自己沒看透的也遠不止一個季博常。
原來自己在陛下心裏…從來都不重要啊。
一個本就不重要之人卻覺得自己很重要,還要每日奔走訓誡諫言,怪不得,怪不得…
“您根本就不知道陛下所想,更不知道陛下所謀,所以您所謂的季博常竊國之言在陛下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您乃先帝老臣,留下的用意便是助陛下登基,如今您心願已了,也該到了去侍奉先帝的時候了。”
說完,周懷世從懷裏拿出一個瓷瓶放在雁斡集麵前。
“雁師,一路走好!”
周懷世說完轉身離去,看都未再看雁斡集一眼。
雁斡集看著眼前的瓷瓶,他當然知道這裏麵裝的是什麽。
但和之前一臉灰敗不同,他的臉上竟然出現了一絲輕鬆解脫之意。
一口將瓷瓶裏的毒藥吞入腹中,雁斡集又是哈哈一笑。
“陛下啊,當真是老臣看不透您的用意嗎?不是,而是您變得再也聽不進逆耳之言了。”
“您太自信了,自信到以為一切都在您的掌控之中,您聽不進逆耳之言,那您的身邊就會出現太多太多隻會揣測您心意之人。”
“老臣可死,但老臣死了您就真的再也聽不到一句實話了。”
“陛下,您總說先帝是昏君,但現在的您啊也是個剛愎自用的昏君了…”
“那季博常一定會成為大雍的心腹大患...而您身邊那些所謂知曉你所謀之人...也都會成為阿諛奉承的讒臣...”
坐在那裏的雁斡集身體猛然一抖,大片黑色血跡從唇角滴落。
“先帝...臣..還是辜負了..您的囑托...”
隨著一滴泛黑血跡滴落,這位太學院首,曆經兩帝真正一心為國的老臣就此氣絕。
死的無聲無息。
帶著濃濃的遺憾和不甘,死在了這個陰暗潮濕的天牢之內。
就在雁斡集死去當夜,一道消息傳遍帝都。
太學院首,禦史台大夫於家中病發長辭。
翌日。
雍盛帝下旨追封雁斡集爵位,葬入皇陵之側肱骨園。
這是榮耀,給為大雍鞠躬盡瘁老臣的榮耀。
至此,數月之內大雍連隕兩位禦史台大夫。
且全部是突然病發暴斃而亡。
這樣的消息在如今大戰將起之時,引動不了太大的波瀾。
人們會惋惜追悼這位太學院首,但也隻是惋惜而已。
人,死了也就死了。
生前留下的痕跡,會在時間的衝刷下點滴不存。
不論身份地位如何高貴,所有人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