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爺爺奶奶”麵前,李輝翔也是思緒萬千,恰在此時,兒子李淏陽叫了他一聲,將他飄飛的思緒,強行拉回了現實。
“爸爸,是不是我的童年結束了?”
李輝翔走到兒子身旁,輕笑著伸手,摸了兩下兒子的頭,說:“不是,不過你要知道,三歲、六歲是童年,六歲之後,你就是少年了,何況你已經十二歲了,再過兩年,你就正式步入青年行列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都要有所變化了,爸爸說的,能懂嗎?”
“懂。”李淏陽看著自己父親,若有所思說:“有誌不在年高。”
李輝翔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可我還是想不明白,我要認識、了解、麵對、直至戰勝的黑暗,到底是什麽?”
“你已經麵對了,隻是你並不認識,更談不上了解,所以這兩日,你才會這般不開心。”
李淏陽恍然大悟。
“跟我來。”李輝翔轉頭看了一眼兩所墳墓,然後朝前走去。
土坯青瓦房的後方是一條長滿雜草的小路,李輝翔回頭看了一眼兒子,最終還是選擇沒有從這裏走。
“現在爸爸帶你去看看,你爺爺這一輩子的心血,你可以邊走邊思考一個問題,什麽是為人師表?”
聞言,李淏陽頓了一下,待他回神,父親李輝翔已經跨過了土坯青瓦房旁邊的一條小溝渠。
“有青苔,會打滑,小心一些,在爸爸還沒有你現在這麽大的時候,爸爸的奶奶,就從這裏摔下去過,那時候,這下方,有一窩竹子,你老祖祖背著一背簍豬草,就摔在了竹子旁邊水坑裏,水坑很淺,中間有一塊大石頭,你老祖祖的頭,就撞在在那塊石頭上麵。”
李輝翔看著自己兒子,看著早已經消失無蹤的那窩竹子,看著早已大變曾經無比熟悉的地方,低聲自語‘什麽物是人非?物不是,而人......也不是。’
他看著這條溝渠,陷入了回憶。
20世紀90年代中期,那時候,別說是雲南大山深處的小村落,就是許多地區級城市,隔三差五都會停電,跟燈火璀璨,完全沾不上邊。
李輝翔來到這個世界,是1988年的冬天,一個屬龍年,他的姐姐,比他大兩歲。
九幾年的時候,他們家還沒有搬到縣城,父母帶著兩個孩子,一家四口的住所,還是他們的父親,找了團轉(方言:附近鄰居的意思)幾個關係好的,一起幫忙壘起來的土坯房。
在父親給李輝翔講這房子‘曆史’之時,房子主體是就地取材,挖糞坑的土,就用來摏了房子的牆,房子一樓是豬圈與廁所,二樓是住人的,二樓上麵還用竹片混合泥土又隔了一層,用作存放一些雜物、農作物等。
至於房頂,青瓦是揣著五毛錢,去當時的瓦廠交了定金,先行把瓦背了回來,至於後續款項,似乎至今也沒有給,那時候的五毛錢,已經是這個家庭所有的積蓄了。
而撐瓦的房梁等木材,則是趁夜裏,翻山越嶺,跑到很遠的深山老林裏去扛回來的(說是扛,其實就是偷,不過並不是偷伐,而是偷別人偷伐的,現成的。)
“爸爸。”
李淏陽來到父親身邊,叫了一聲‘爸爸’,李輝翔並沒有回應,李淏陽又叫了一聲:“爸爸。”
這才將李輝翔拉回現實,他看著兒子李淏陽,說了句‘走吧。’
“爸爸,你剛剛在想什麽?還有,為什麽隻有我們的房子這麽爛,別人家的都是......”
李淏陽的發問,讓已經邁出步伐的李輝翔,又停在了原地。
他抬眼看了看,然後手指著他們父子此時所站之地前方十幾米,那隻有一層,且完全由石頭砌成的平房說:“這就是我們家的新房子,咱們家有這處新房子的時候,這個村子,大多數人家的房子,都是土坯青瓦房,有那麽幾戶,住的還是茅草屋,不過,那時候你爺爺建這房子,不是給自己建的,而是給爸爸的三叔與小姑,也就是你的三爺爺,還有在廣州的,你的小爺爺,你看見那煙囪了嗎?”
“嗯。”李淏陽目光落在高出一層平房些許那紅磚煙囪上,點頭回應。
“雖然建了新房子,但這新房子,並不是一次性完成了,一開始真正的房子隻有三分之一,另外一邊,隻有牆,沒有樓頂沒有門也沒有窗,而煙囪所在的這三分之一,當時,你爺爺弄了一個酒廠,你別看外麵這個樣子,裏麵可是挖了地道,是當時用來儲酒用的。”
“另外一邊,是因為有了酒廠,後來才......”李淏陽正說著,便是看見李輝翔含笑搖起了頭,立即反應過來,自己想錯了方向,後麵的話也就沒有說出來。
“無論是這房子還是酒廠,故事有很多,爸爸會給你講清楚的,不過,要一步一步來,有一點,爸爸要提前告訴你,這些故事的主角是你爺爺,所以,講你爺爺的故事,爸爸要先讓你了解,你爺爺是什麽樣的人。”
“好啊。”李淏陽來了興趣,滿懷期待的同時,還露出了思索之色:“等我們回去昆明,見到爺爺奶奶之後,我就可以和爺爺講,我知道爺爺所有的故事,也了解爺爺是什麽樣的人了。”
李輝翔看著兒子,露出了笑容。
“走吧,那就從你爺爺這輩子的心血開始。”
說著,李輝翔已然邁步,繼續朝前走去。
“那些是什麽?”走出去沒多遠,李淏陽的聲音再次響起。
李輝翔回頭看向兒子,隻見李淏陽手指著兩棵柚子樹下方那些四四方方的木盒子,李輝翔竟是有一瞬間的失神。
“那是蜜蜂的家,這些四四方方的木盒子,全都是你爺爺親手做的。”說完,李輝翔繼續朝前走去,走出去十幾步之後,他站在了一棵李子樹下,轉身朝李淏陽招手:“過來。”
李淏陽聞聲走了過來。
“看見了嗎,這幾個由石頭砌起來,像小型水庫一樣的東西,就是你爺爺這輩子所有的心血。”
“爺爺這輩子的心血,是這四個小型水庫?”
“這不是水庫,而是魚塘。也不是四個,而是六個。”
“六個?”李淏陽一臉疑惑,接著又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數了一遍,“明明就是四個啊,哪裏來的六個。”
李輝翔瞥了一眼李淏陽,然後隨手摘了一片李子樹葉含在嘴裏,“因為這四個,建在了那兩個看不見的上麵。”
“那兩個在地底下。”李淏陽恍然,接著又疑惑說:“那那兩個的意義又是什麽?不見天日的魚塘,怎麽養魚?”
“那兩個,是在地底下,不過,不是地麵之下這個地底。”
“那是那個地底?”
“九泉之下那個地底。”
聞言,李淏陽愣住了,他雖然隻是一個小學六年的學生,但是‘九泉’的意思,他又怎會不明白?
“你眼前這四個魚塘,還有地底下那兩個,都是由石頭砌成的,砌成它們的石頭,每一塊,都是你爺爺一錘一錘鑿出來的,在魚塘的那一邊,也有一條小溝渠,要過去看看它嗎?”
“好啊。”
“我們從魚塘上麵走過去,魚塘主體很高,敢走嗎?”
“敢。”
不一會,父子二人便是來到了魚塘另一邊的溝渠。
“這是.......”看著眼前溝渠,李淏陽似乎聯想到了什麽,顯得有些難以置信。
“沒錯,這四個魚塘,全都建在一整塊光滑的石板之上,這是因為咱們腳下這座山,主體就是光滑的石板,原本這溝渠是順著這座山天然主體往低處流,這光滑的石板,有傾斜角度,切麵雖然有高有低,但怎麽也不會出現這般平整且垂直的切麵,你所見到的這些切麵,就是你爺爺鑿出來的,一把手錘、一跟鏨子,十數年如一日開鑿,方才讓它成了如今這模樣,方才留下了這幾個魚塘。”
“爺爺的毅力,還真是......”
“這算什麽?”李輝翔眼中閃過一抹驕傲,眼前忽然出現了父親的身影,大平頭、國字臉......
“你爺爺是石匠,是木匠,還是電工,在爸爸都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你爺爺管著這個村唯一的一個供電變壓器,毫不誇張地說,在當時,這個村,所有人家裏的電線布局,你爺爺都出了力,都是無償地在幫這些人,可是後來.......”
李輝翔忽然就不說了,李淏陽不由得追問了一聲:“後來怎麽了?”
“你還記得剛剛我們停車的時候,開門走出來‘繞’了一圈那個人嗎?”
“記得啊。”
“那人姓段,按輩分算,要高爸爸一輩。”
“我知道了,待會兒如果又見到,我會叫他一聲爺爺。”
聞言,李輝翔不由皺了下眉,沉思了一下之後,緩緩點了點頭,然後轉頭看著李淏陽,“如果爸爸告訴你,他們家是蒙你爺爺恩最大的一家,但同時也是害你爺爺最狠的一家,再見到,你是否會改變?”
李淏陽本想說‘不會’,忽然想起,先前停車之時,李輝翔也並沒有與那人打招呼,隻是與那人對視了一眼,此時,他竟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想不出答案,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你可以結合一下,爸爸讓你思考的問題。”
“爸爸,是不是我的童年結束了?”
李輝翔走到兒子身旁,輕笑著伸手,摸了兩下兒子的頭,說:“不是,不過你要知道,三歲、六歲是童年,六歲之後,你就是少年了,何況你已經十二歲了,再過兩年,你就正式步入青年行列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都要有所變化了,爸爸說的,能懂嗎?”
“懂。”李淏陽看著自己父親,若有所思說:“有誌不在年高。”
李輝翔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可我還是想不明白,我要認識、了解、麵對、直至戰勝的黑暗,到底是什麽?”
“你已經麵對了,隻是你並不認識,更談不上了解,所以這兩日,你才會這般不開心。”
李淏陽恍然大悟。
“跟我來。”李輝翔轉頭看了一眼兩所墳墓,然後朝前走去。
土坯青瓦房的後方是一條長滿雜草的小路,李輝翔回頭看了一眼兒子,最終還是選擇沒有從這裏走。
“現在爸爸帶你去看看,你爺爺這一輩子的心血,你可以邊走邊思考一個問題,什麽是為人師表?”
聞言,李淏陽頓了一下,待他回神,父親李輝翔已經跨過了土坯青瓦房旁邊的一條小溝渠。
“有青苔,會打滑,小心一些,在爸爸還沒有你現在這麽大的時候,爸爸的奶奶,就從這裏摔下去過,那時候,這下方,有一窩竹子,你老祖祖背著一背簍豬草,就摔在了竹子旁邊水坑裏,水坑很淺,中間有一塊大石頭,你老祖祖的頭,就撞在在那塊石頭上麵。”
李輝翔看著自己兒子,看著早已經消失無蹤的那窩竹子,看著早已大變曾經無比熟悉的地方,低聲自語‘什麽物是人非?物不是,而人......也不是。’
他看著這條溝渠,陷入了回憶。
20世紀90年代中期,那時候,別說是雲南大山深處的小村落,就是許多地區級城市,隔三差五都會停電,跟燈火璀璨,完全沾不上邊。
李輝翔來到這個世界,是1988年的冬天,一個屬龍年,他的姐姐,比他大兩歲。
九幾年的時候,他們家還沒有搬到縣城,父母帶著兩個孩子,一家四口的住所,還是他們的父親,找了團轉(方言:附近鄰居的意思)幾個關係好的,一起幫忙壘起來的土坯房。
在父親給李輝翔講這房子‘曆史’之時,房子主體是就地取材,挖糞坑的土,就用來摏了房子的牆,房子一樓是豬圈與廁所,二樓是住人的,二樓上麵還用竹片混合泥土又隔了一層,用作存放一些雜物、農作物等。
至於房頂,青瓦是揣著五毛錢,去當時的瓦廠交了定金,先行把瓦背了回來,至於後續款項,似乎至今也沒有給,那時候的五毛錢,已經是這個家庭所有的積蓄了。
而撐瓦的房梁等木材,則是趁夜裏,翻山越嶺,跑到很遠的深山老林裏去扛回來的(說是扛,其實就是偷,不過並不是偷伐,而是偷別人偷伐的,現成的。)
“爸爸。”
李淏陽來到父親身邊,叫了一聲‘爸爸’,李輝翔並沒有回應,李淏陽又叫了一聲:“爸爸。”
這才將李輝翔拉回現實,他看著兒子李淏陽,說了句‘走吧。’
“爸爸,你剛剛在想什麽?還有,為什麽隻有我們的房子這麽爛,別人家的都是......”
李淏陽的發問,讓已經邁出步伐的李輝翔,又停在了原地。
他抬眼看了看,然後手指著他們父子此時所站之地前方十幾米,那隻有一層,且完全由石頭砌成的平房說:“這就是我們家的新房子,咱們家有這處新房子的時候,這個村子,大多數人家的房子,都是土坯青瓦房,有那麽幾戶,住的還是茅草屋,不過,那時候你爺爺建這房子,不是給自己建的,而是給爸爸的三叔與小姑,也就是你的三爺爺,還有在廣州的,你的小爺爺,你看見那煙囪了嗎?”
“嗯。”李淏陽目光落在高出一層平房些許那紅磚煙囪上,點頭回應。
“雖然建了新房子,但這新房子,並不是一次性完成了,一開始真正的房子隻有三分之一,另外一邊,隻有牆,沒有樓頂沒有門也沒有窗,而煙囪所在的這三分之一,當時,你爺爺弄了一個酒廠,你別看外麵這個樣子,裏麵可是挖了地道,是當時用來儲酒用的。”
“另外一邊,是因為有了酒廠,後來才......”李淏陽正說著,便是看見李輝翔含笑搖起了頭,立即反應過來,自己想錯了方向,後麵的話也就沒有說出來。
“無論是這房子還是酒廠,故事有很多,爸爸會給你講清楚的,不過,要一步一步來,有一點,爸爸要提前告訴你,這些故事的主角是你爺爺,所以,講你爺爺的故事,爸爸要先讓你了解,你爺爺是什麽樣的人。”
“好啊。”李淏陽來了興趣,滿懷期待的同時,還露出了思索之色:“等我們回去昆明,見到爺爺奶奶之後,我就可以和爺爺講,我知道爺爺所有的故事,也了解爺爺是什麽樣的人了。”
李輝翔看著兒子,露出了笑容。
“走吧,那就從你爺爺這輩子的心血開始。”
說著,李輝翔已然邁步,繼續朝前走去。
“那些是什麽?”走出去沒多遠,李淏陽的聲音再次響起。
李輝翔回頭看向兒子,隻見李淏陽手指著兩棵柚子樹下方那些四四方方的木盒子,李輝翔竟是有一瞬間的失神。
“那是蜜蜂的家,這些四四方方的木盒子,全都是你爺爺親手做的。”說完,李輝翔繼續朝前走去,走出去十幾步之後,他站在了一棵李子樹下,轉身朝李淏陽招手:“過來。”
李淏陽聞聲走了過來。
“看見了嗎,這幾個由石頭砌起來,像小型水庫一樣的東西,就是你爺爺這輩子所有的心血。”
“爺爺這輩子的心血,是這四個小型水庫?”
“這不是水庫,而是魚塘。也不是四個,而是六個。”
“六個?”李淏陽一臉疑惑,接著又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數了一遍,“明明就是四個啊,哪裏來的六個。”
李輝翔瞥了一眼李淏陽,然後隨手摘了一片李子樹葉含在嘴裏,“因為這四個,建在了那兩個看不見的上麵。”
“那兩個在地底下。”李淏陽恍然,接著又疑惑說:“那那兩個的意義又是什麽?不見天日的魚塘,怎麽養魚?”
“那兩個,是在地底下,不過,不是地麵之下這個地底。”
“那是那個地底?”
“九泉之下那個地底。”
聞言,李淏陽愣住了,他雖然隻是一個小學六年的學生,但是‘九泉’的意思,他又怎會不明白?
“你眼前這四個魚塘,還有地底下那兩個,都是由石頭砌成的,砌成它們的石頭,每一塊,都是你爺爺一錘一錘鑿出來的,在魚塘的那一邊,也有一條小溝渠,要過去看看它嗎?”
“好啊。”
“我們從魚塘上麵走過去,魚塘主體很高,敢走嗎?”
“敢。”
不一會,父子二人便是來到了魚塘另一邊的溝渠。
“這是.......”看著眼前溝渠,李淏陽似乎聯想到了什麽,顯得有些難以置信。
“沒錯,這四個魚塘,全都建在一整塊光滑的石板之上,這是因為咱們腳下這座山,主體就是光滑的石板,原本這溝渠是順著這座山天然主體往低處流,這光滑的石板,有傾斜角度,切麵雖然有高有低,但怎麽也不會出現這般平整且垂直的切麵,你所見到的這些切麵,就是你爺爺鑿出來的,一把手錘、一跟鏨子,十數年如一日開鑿,方才讓它成了如今這模樣,方才留下了這幾個魚塘。”
“爺爺的毅力,還真是......”
“這算什麽?”李輝翔眼中閃過一抹驕傲,眼前忽然出現了父親的身影,大平頭、國字臉......
“你爺爺是石匠,是木匠,還是電工,在爸爸都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你爺爺管著這個村唯一的一個供電變壓器,毫不誇張地說,在當時,這個村,所有人家裏的電線布局,你爺爺都出了力,都是無償地在幫這些人,可是後來.......”
李輝翔忽然就不說了,李淏陽不由得追問了一聲:“後來怎麽了?”
“你還記得剛剛我們停車的時候,開門走出來‘繞’了一圈那個人嗎?”
“記得啊。”
“那人姓段,按輩分算,要高爸爸一輩。”
“我知道了,待會兒如果又見到,我會叫他一聲爺爺。”
聞言,李輝翔不由皺了下眉,沉思了一下之後,緩緩點了點頭,然後轉頭看著李淏陽,“如果爸爸告訴你,他們家是蒙你爺爺恩最大的一家,但同時也是害你爺爺最狠的一家,再見到,你是否會改變?”
李淏陽本想說‘不會’,忽然想起,先前停車之時,李輝翔也並沒有與那人打招呼,隻是與那人對視了一眼,此時,他竟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想不出答案,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你可以結合一下,爸爸讓你思考的問題。”